1所谓柱式和弦,是三个以上的音叠起来,像一根柱子,弹奏时要同时按键。在电子琴中也叫多指和弦。单指其实是不构成和弦的,柱式和弦是指同时奏响三个或四个和弦音。琶音和弦就是按顺序或倒顺序依次先后奏响和弦音,分解和弦就按一定的节奏型规律先后弹响和弦音。
2弹奏方法:先用P指弹低音,然后用i、m、a三指重复或不重复地弹出其余的和弦音。分解和弦与琶音的共同点是依次弹出和弦内各音,不同之处是琶音弹奏时值较短,往往要在一拍内完成,而分解和弦的弹奏时值较长,可以在4拍或更长的时值才完成整个和弦的分解弹奏。
分解和弦常作为伴奏织体,在主调音乐中应用。18世纪上半叶,早期钢琴音乐中著名的阿尔贝蒂低音,即为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也可作为曲调或声部进行的一种成分,具有旋律作用,并表示出和声内涵。18世纪以后到19世纪浪漫派作家的作品中,分解和弦的应用极为普遍,并愈趋复杂,为和声的一种重要织体类型。
全分解和弦就是把音顺次弹出的和弦,柱式和弦就是三个或四个音一起弹的和弦,对于钢琴伴奏,最普通且好听的就是根据右手弹的旋律相应的弹出左手的1 3 5 1的伴奏,主音和右手的第一个音相同,如对应不上可以等左手弹完了再弹右手。
半分解和弦是将和弦音部分分解,如单音+双音、双音+双音等。
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规律。
扩展资料:
分解和弦常作为伴奏织体,在主调音乐中应用。18世纪上半叶,早期钢琴音乐中著名的阿尔贝蒂低音,即为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也可作为曲调或声部进行的一种成分,具有旋律作用,并表示出和声内涵。
18世纪以后到19世纪浪漫派作家的作品中,分解和弦的应用极为普遍,并愈趋复杂,为和声的一种重要织体类型。
参考资料:
不好意思 你的问题 问的很奇怪 什么叫意大利,德国,法国 和弦?!那不勒斯六和弦 就是降二级六和弦,具体运用,在古典,浪漫派时期居多,我现在能记起来的就是 莫扎特 《复仇女神之夜》(可能中文这么叫) 《la reiner,de la nuit》,在声乐的钢伴里面就能看到。歌词进入小节算起,第六小节的 5 降7 降3就是 那不勒斯六和弦。对和声进行的作用问的比较不好回答,其实就是更加半音化得进行,获得或者说丰富更多和声色彩。希望我这么说你理解~呵呵。。。
和弦外音与和弦音一样,都是调性和声构成的材料,几乎没有一首作品是完全由和弦音所构成的,因为这既不现实,更不“艺术”,不符合和声美学的组织规律。正是在两者共同配合、共同作用下,方能胜任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形式构成与内容表现。可是,在和声学研究领域,和弦外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外音究竟对多声部作品的形式美的构成与内容的表现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究竟是如何在与和弦的对比与配合中体现自己的美学品质的?这都值得我们研究。
一、色彩美――不协和音响的重要来源
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无论是对丰富、复杂、微妙的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还是对于形态丰富、时而温柔、时而暴虐的大自然的描绘,单靠协和音显然是不能胜任的,不协和音的存在正是音乐表现对象的需要对和声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从和声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不同音乐发展时期对不协和的标准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但不协和音响却如同一块充满巨大磁场的磁铁一般紧紧地吸引着作曲家的目光,以致他们对于作品中不协和音响的关注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协和的关注,这可能是因为人的本质力量具有极大的挑战欲与征服欲的缘故。作曲家们热衷寻求不协和音响的做法始终伴随着和声的历史发展,所以勋伯格认为“和声发展史不是协和音的发展史,而是不协和音的发展史”。
而在对不协和音响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和弦外音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几乎成为不协和和弦产生的“摇篮”。正是在使用和弦外音的音乐实践中,一些三和弦与外音偶然结合而成的不协和的音响逐渐引起了作曲家的兴趣,他们发现,这些不协和音响与某些不谐和的现象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即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异质同构”关系),并且具有不同于协和音响的独特色彩、审美效果与表现力。出于音乐表现的客观需要,作曲家自身审美观,以及对于和声音响色彩的审美追求,这些外音与和弦之间耦合而成的新颖、独特的纵向音响结构也就渐渐地被纳入到了作曲家的审美视野,并逐步进化成为具有独立结构形态的和弦。综观各种较为复杂的不协和和弦形态,包括从七和弦到后来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高叠和弦,各种变和弦,再到各种带有附加音的和弦等,都不可避免地遗留有外音作用过的痕迹,并都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耦合”形态到“固化”形态的发展历程。
当然,远不是所有的外音与和弦的结合最终都会成为新的和弦形态。在音乐作品中,外音与和弦的结合具有无比丰富的可能性,会形成各式各样相对来说带有偶然性的纵向排列。它们虽然与不协和和弦一道同样在作品中担任着提供不协和音响的作用,但在使用中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外音的使用在特定的和声节奏内给和弦增添了附加的紧张度与新颖的和声色彩,并不同程度地对旋律线条、声部进行的流畅性与逻辑性、音乐趣味的产生或高潮的形成等方面产生影响。
二、动感美――音乐运动的动力来源
汉斯立克在举世闻名的《论音乐的美》中曾说道:“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①虽然言之过激,但此言却道出了音乐与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正是因为音乐与世间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都存在着运动的特征,音乐才有可能表现其他艺术形态所不能表现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事物与人的感情的运动。既然是运动,就需要有推进运动的动力,那音乐中的动力何在?
音乐作品就是一个大的矛盾综合体,内部包含着多种多样的矛盾,正是在各矛盾的内部,双方因素的相互斗争与统一、制约与配合下,音乐的运动才有了动力。在音乐作品中,存在着多种这样的矛盾运动,如调性的对比与统一构成了调性与曲式的运动、不协和与协和和弦构成了和声的富于逻辑的运动、级进与跳进构成了声部线条的运动……同样,外音,尤其是强拍上的延留音与倚音,与所在和弦也构成了一对重要的矛盾运动,它们与所在和弦所造成的不协和,会让听众产生紧张感与渴望进行到协和音响的期待,作曲家一般会安排协和音的出现(尽管安排的具体方式不一)以满足听众的期待,这种由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所给人的审美体验早在15世纪就为人们所认识。扎里诺说过,“耳朵被不协和音伤害之后,接踵而来的协和音会感到更美,更迷人。”②
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一方面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协和的追求,但解决的目的似乎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这种追求。音乐历史不是朝着协和的一面,却是朝着不协和程度加剧的一面发展,这似乎又反映着人们对不协和的追求。怎样解释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呢?“当我们将同时存在的追求摆在一起时,得出的结论是存在第三种追求,即对音乐运动的追求。”③外音的出现与解决正是提出矛盾、解决矛盾的运动过程,它们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增添了色彩。
优秀的作曲家总是善于巧妙而适度地在作品中制造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让音乐在矛盾的对比与冲突中去取得自身运动与发展的动力,而利用和弦外音,尤其是强拍上的外音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个效果。如延留音――这一被美国现代音乐理论家该丘斯称为“最富有对位特征的音”,早在对位音乐中就显示出其在多方面的价值功效,并由此得以大量应用。它能与其他声部构成节奏上的静与动的对比,能与所在和弦形成不协和音响的对峙,这些价值在主调音乐时期,在和声序进的有力支撑下获得了更为有力的音乐表现。倚音的运用也表现出同样的功效。很多作曲家都善于利用倚音来形成不协和音响,为音乐的发展提供动力,抑或在力度、节奏等因素的共同配合下来营造音乐作品的高潮。
三、旋律美――构建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旋律
外音之所以能够起到美化旋律的作用,主要在于:其一,外音的使用为旋律带来了更多的级进进行,从而为形成级进与跳进相结合的美的旋律线条提供了条件。级进与跳进的交替进行,是构建优美旋律线条的重要方法,其中级进在旋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旋律线的基础,玛采尔曾这样评价级进的功效:它“最平常、最自然、最富于逻辑性、最善于将旋律各音连成一个统一体”。④“不仅善于造成流畅的印象,也善于造成旋律线的充实性、音响的饱和感。”⑤有时,音乐作品中音与音之间并不存在级进的关系,但为了易于让听众的听觉把离得较远的音符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感知,则往往通过级进的隐伏旋律线加以实现,可见级进在音乐作品中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然而,单单是和弦音的分解与连接会由于缺乏足够的级进可能产生空洞、呆板、无生气、缺乏美感的旋律,而外音的应用则为旋律带来了丰富的级进,让声部进行更为流畅,在与跳进的结合中形成优美的旋律线条。其二,外音的运用为旋律增添了色彩与趣味,这突出地体现在半音和弦外音的使用上。半音和弦外音是指以变音的形式出现的和弦外音,它的出现为旋律带来了更多的半音进行,增添了旋律的色彩因素,丰富了旋律的表现力,“由这种变化的外音造成的导音关系的旋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常具有情绪的充实性和紧凑性。”⑥
正是因为外音在构建优美旋律线方面的独特功用,使得它几乎成为旋律华彩不可缺少的因素。旋律华彩是指在一定和声进行的基础之上对旋律声部进行的装饰美化,常以旋律或节奏音型化为表征。它可以使声部的节奏与旋律音调更丰富、更富于流动性,旋律的表现力自然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器乐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表情美――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
外音不只是在形成旋律华彩、增加音乐动力与和声色彩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本身就是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有力手段。如前文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外音始终伴随着音乐表现人类情感的脚步,不同类型的外音在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表情特性,从而成为作曲家塑造特定音乐形象、表达情感所惯用的重要手法。
延留音特有的旋律线条与节奏对位,以及二度下行音调,使得它在音乐表情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获得了独特的表现力,从而在诸多外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如旋律学家托赫认为,延留音是“和声外音中最重要、最有趣的音,具有丰富、深刻、内在的表现效果”,⑦延留音特有的旋律线条以及与解决音的交错出现,则“特别显示了女性的温柔、美丽和爱情”。⑧玛采尔也认为,延留音多与抒情的(广义的)表现范围有关,“它大多表现公开的、明显的抒情情绪――从多愁善感的或悲伤的‘叹息’到热情的爆发,从浪漫主义的‘忧伤’到激动的、高涨的情绪。”⑨特别是作品中连续应用延留音的下行二度进行,更是成为表达悲怆情绪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某些作曲家如柴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中,这种延留音的使用几近成了一种表情的必需要素而成为风格标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倚音与延留音,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颇为相似的特性,两者下行二度的“叹息”音调,在表达忧伤、痛苦、思念等情绪方面有着特殊的表现力,因此,在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著名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中的开始动机,就是利用倚音来表达难以名状的痛苦。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各种类型的弱拍上的外音,无论在表现情感的广度还是深度上,与强外音相比都显得稍微欠缺,就像托赫所说,它们“无论如何都具有一种或多或少的嬉戏的性格”,⑩但它们同样也是重要的表情手段。半音经过音的连续运用所构成的半音化几乎贯穿整个和声发展的历史,它既可以描绘天色朦胧、薄雾笼罩、朝阳出升等自然美景,也常用下行的形式表现悲伤、痛苦、恐惧等情绪,或是上行的形式表现果敢、坚定等情感状态。先出现的音律的抑扬格节奏往往成为勾勒活泼情绪的常用手段,而和弦音与辅助音构成的二度音响,常是我国音乐中民族风情的特殊体现,往往与欢快的或是诙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热情的爆发还是低吟的倾诉,无论是狂热的欢喜抑或是难以名状的痛苦,我们都可以用外音去表现无比丰富又微妙细腻的情感世界。
结语
和弦外音与和弦音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在两者的配合下才使得和声充满前进的动力,不断地在“协和――不协和――协和”的链条中彰显出逻辑美感,才使得旋律的进行充满了“变数”,让听者在一次次的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中享受旋律所带来的趣味,也才使得多声部作品呈现出一幅幅动静交织、浓淡交错、张弛相间、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还须说明的是,外音的使用在不同时期、国家、地区、流派的作曲家手中会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特点,因此,对和弦外音的深入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才能对其有更多、更深层次的认识。
注释:
①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50.
②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69
③郭龙论解决[J]音乐探索,1989(2):28.
④⑤⑥⑨玛采尔论旋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77-133.
⑦⑧⑩恩斯特・托赫旋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122-136.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配和弦的需要两点规律,一是和弦的变化规律,二是每一个小节中的主要音(强拍音、次强拍音等)与所配和弦中的大致相同。所谓变化规律,就是下一个和弦与上一个和弦要有一定的关联,不能胡乱搭配。和弦有大调和小调之分,凡大调,雄壮,气势宏伟,各种进行曲即是,多以1和5开头和结尾,其主和弦以1、3、5三个音构成,题中的例子其实就是这样的,整个小节中全部都是5和3组成,最后一个4在弱拍,在可以忽略的位置上。当然,还得说一说小调,即那些轻快、抒情、浪漫的歌曲,多以3或6开头和结尾,其主和弦的根音是6,以6、1、3三个音构成。
如果三个音同时发出就是一个小三和弦。如果先后出现就是分解和弦。
fa la do,即F位下属三和弦的转位和弦。
分解和弦常作为伴奏织体,在主调音乐中应用。18世纪上半叶,早期钢琴音乐中著名的阿尔贝蒂低音,即为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也可作为曲调或声部进行的一种成分,具有旋律作用,并表示出和声内涵。18世纪以后到19世纪浪漫派作家的作品中,分解和弦的应用极为普遍,并愈趋复杂,为和声的一种重要织体类型。
一般地,先用P指弹低音,然后用i、m、a三指重复或不重复地弹出其余的和弦音。分解和弦与琶音的共同点是依次弹出和弦内各音,不同之处是琶音弹奏时值较短,往往要在一拍内完成;而分解和弦的弹奏时值较长,可以在4拍或更长的时值才完成整个和弦的分解弹奏。
例如C和弦是由1(do)、3(mi)、5(sol)三个音组成的。分解和弦就是要把这三个音依次弹响,(注意:不是同时弹响!而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弹响)不管是按什么顺序,这就叫分解和弦(顾名把和弦拆分依次演奏)。
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就是的“浪漫主义”。它是一种“势如破竹的、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式的运动,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横扫西方文明。”(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
在文学史上,浪漫主义一般指1830—1850年代的创作,而音乐的浪漫主义稍晚于文学,并且延续的时间较长,可以说浪漫主义在音乐的领域里,基本上贯穿整个19世纪。我们说:浪漫主义不仅是一个创作方法和作品风格的问题,而更是一个内容复杂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问题。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形成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它的奠基者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和德国作曲家韦伯。前者的创作是抒情歌曲、交响乐、室内乐等,后者则主要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歌剧作曲家。
1830年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促使各国任命革命意志的奋发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形成了进步的浪漫主义思潮的高涨,出现了法国的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和波兰的肖邦等作曲家。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己的一些风格特征。浪漫主义的艺术侧重感情,理性属于次要地位,对整个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都通过个人的主观感觉来表现。因此,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就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反映了纯主观的个人感情,但也有一定的社会典型性。
下面我将具体谈一下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特点:
对音响、音色的追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突出特点。浪漫主义时期讲求音响的丰满、和谐、充实、舒适;而且要求色彩性强,无论乐器还是人声,都追求新的音色。到浪漫主义末期,管弦乐队的人数一般达到一百人;铜管、木管、打击乐得到了更充分的使用,铜管增加了长号、大号、圆号和小号的数量也有增加;木管增加了低音巴松、低音单簧管、英国管,而短笛成了固定的成员。乐队的中音区乐器得到扩充。此外,有时还使用三角铁、竖琴等色彩性乐器。这是的乐队音响辉煌、宏伟。声乐方面,丰富的歌剧创作提供了多样的音色,男高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时游乐各种不同的风格,如活泼轻快、热情洋溢、充满感情的法国风格,强有力的戏剧性的歌剧男高音风格,歌剧中英雄性的男高音风格,呜咽凄凉的意大利风格,圆润伤感的俄罗斯男高音风格等等。
旋律的重要地位在古典全盛时期就已经显示出来了,到浪漫主义时期更加突出。
旋律的歌唱性、抒情性成了十九世纪浪漫风格的重要特点。在贝多芬时期,器乐音乐的主题与艺术歌曲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浪漫时期,情况不同了。舒伯特及其歌曲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的歌曲作品通过一些流浪者、失恋者、梦幻者及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可怜人,以自我感受的方式,生客地反映了他对黑暗社会的感受和痛苦。其中以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姑娘》和《冬之旅》最为典型。这些作品说明了当时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歌曲创作的抒情性的典型特点。舒伯特的歌曲中旋律最有个性,也是他的作品最突出的地方,当然也是此时期的创作特点的一个体现。在风格上,他的歌曲旋律有浪漫主义的甜美和忧郁风格,如《流浪者》、〈你是安宁〉。这一点领导并体现了烂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在旋律上的一个特点。这种歌唱性的旋律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在大型交响乐和抒情钢琴小品,弦乐四重奏以及协奏曲等等各类体裁之中得以体现。
浪漫时期的旋律结构与古典时期有所不同。古典时期较多为平均、平衡、闭合,以进为主,若有隔音跳进或大跳,均要与其反向的级进进行相平衡,形成“拱型”结构,而浪漫风格的旋律则为了表情的需要。喜欢使用大跳音程,常常是六七度,甚至四个八度的大跳和许多增减音程的跳进。为了在乐曲中进行充分的展开,浪漫风格的主题旋律本身包含多种变化的可能性。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动机继承了贝多芬的传统,具有动力性和对比性。其器乐作品的旋律带有交响性的紧张度。甚至在歌剧中也得以运用。另外,采用它的旋律经常采用或模仿民族舞蹈的曲调和民间音乐的特点,构成不规则的句法或大小调音节交替等。
在节奏方面较古典时期自由了一些。最常见的是交叉节奏的使用。快速不规则的音响与稳定节拍的结合,以及两个或更多节奏型的同时使用等,都是这个时期节奏的特点。
和声调性方面。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中,和声的发展和变化十分突出。许多浪漫作曲家恰是以其和声的独特而显示出个性的。这是为边县丰富多样的情感所决定的,也体现欧洲文化及思维的特点。
通过调性上、音区上、和声上、的色彩性变化来刻画音乐形象,刻画个人心理状态的发展,这种力求多方面地刻画一个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富有特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典时期不大使用不协和和弦,假使使用,也大多以功能的方式出现,如增强属主的紧张度,或在转调中使用。但浪漫主义作曲家却经常使用变化音及色彩和声。他们把不协和和弦提高到了协和的地位。浪漫主义时期还开始在三和弦的基础上,用三度叠置构成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后期则采用多种方式写出持续和弦,造成乐曲更强渴望的、寻求解决的效果。
在调性上,浪漫主义广泛使用十二个调,同时小调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提供了自由运用变化音的可能性,也使音乐具有了戏剧性。当时这个时期,仍然以主调为主,但复调也占重要位置,音乐有了和谐丰满、戏剧性强等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