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四种模式
许多人所理解的爱其实是被爱。我爱你,因为你给我带来快乐,和你在一起
很开心;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你必须对我好,让我开心。
如果两个寻求被爱的人相遇,就会互相索取,互相控制。如果是寻求被爱的
人遇到了真正爱他的人,就会一拍即合,互相依赖。但是,只有爱和爱相遇,才
会和谐。
一、控制
她被他的某种特质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他,和他在一起非常开心,如痴如
醉。为了独占他,她反对他和别人来往,对他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他心不在
焉或移情别恋,
就会跟他大吵大闹。
他很烦她,
也很怕她,
但是,
又对付不了他,
内心充满矛盾。为了把他拴住,她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迎合他,讨他欢心。她
很了解他的心思,能够把他哄得团团转。同时,她还发现,他并不完美,他的某
些特质并不是她所喜欢的,她责令他改变,想方设法改造他。他不愿意被改造,
于是两个人就发生冲突。
他对她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她的某种特质是他所喜欢的,所以他很
爱她。爱得深了,自然也就产生了独占欲。另一方面,她的某种特质是他所不喜
欢的,他要求她改变。如果她做到了,他会非常高兴;如果她做不到,他会很愤
怒。她知道,他这么嫉妒,这么霸道,都是因为爱她。但是,有时候,她会很受
不了。
他们爱得轰轰烈烈。他们是“欢喜怨家”,敌对共生,矛盾型依恋。
这两个人其实不懂爱,他们所追求的是被爱。从喜欢到依恋,到占有,偶尔
还有交易和报答,但是,没有关注、共情和支持,更没有奉献。他们根本没有意
识到对方是独立的个体,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感情。他们把对方物化,当作物
体来看待,就象一件珍贵的物品,爱不释手,很想占为己有。他们非常自恋,完
全以自我为中心,
周围的一切都得围着他们转。
如果对方遂了他的愿,
他就会很
高兴,并且加倍爱对方;如果对方不遂他的愿,他就不高兴了,他会教训对方,
改造对方,甚至毁灭对方。这就是反映性移情。
除了反映性移情,他们还有理想化移情,就是把对方的优点放大,觉得对方
非常完美,
所以才会爱得那么深。
事实上,
对方并不完美,
于是,
他们感到失望,
千方百计改造对方。
由于两个人都很自恋,同病相怜,志同道合,因而也有另我移情。
这样的两个人聚在一起,人际界线就完全没有了。两个人混在一起,合为一
体,互相感染,纠缠不清。
这种模式的爱情通常不会持久,激情一过,就会分道扬镳。但是,如果结婚
了,情况就难说了,可能会一辈子“敌对”下去,或者渐渐疏离,形同陌路。也
有可能,一方成长了,获得了爱的能力,能够包容和接纳对方。不过,这种可能
性是很小的,除非有意外或奇迹发生。
二、依赖
她是一个寻求被爱的人,而他已经具备爱的能力。她依恋他,独占他,控制
他,改造他,跟他无理取闹,他就关注她,理解她,支持她,包容她,接纳她,
为她而改变。他这样做不是为了迎合她,讨好她,取悦于她,而是因为尊重她,
信任她,
把她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这就是爱一个人和爱一件物品的区别。
即
使有一天,
她想离开他,
他也不会强迫她留下,
这是因为他把她的意愿放在第一
位。爱你就要让你开心,如果你要自由,我就把你放飞。这样做的时候,他可能
会很痛苦。但是,再痛苦,他也不愿意让她受苦。用我的痛苦换来你的快乐,是
很值得的。
她有反映性移情,而他对她百般呵护,认可她,赞许她,使她越来越自信,
一个夸大的自体渐渐产生了。
她有理想化移情,
而他的表现那么出色,
的确完美
无缺,她可以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他。她有另我移情,而他事事为她着想,设身处
地地理解她,支持她,她不再觉得孤单,她得到了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终于
有一天,她获得了爱的能力,能够象他那么爱别人。不过,即使没有获得爱的能
力,那也没关系,他会继续爱她、宠她。
自体心理学把获得爱的能力作为治疗目标,主张在“适度”满足咨客的自恋
需要(即反映性移情、理想化移情和另我移情)的同时进行分析和解释,让咨客
把自体客体(即咨询师)内化,形成志向、理想和才技。恋人不是咨询师,他没
有“治疗目标”,只是一心一意地爱她。如果她不想长大,他就永远做她的保护
伞。
多数情况下,她满足于现状,不会真正长大。其实,他的反应是不利于她成
长的。当她无理取闹时,他会觉得很受伤。他能做到关注、理解和支持,但很难
包容和接纳她对他的伤害,
于是撤回对她的爱。
结果,
她的被爱的需要无法完全、
彻底地得到满足。
因此,这种模式的爱情可以长期维系,也可能转变模式,变成“和谐”,或
者由于一方撤出而终止。
三、和谐
她爱他,关注他,理解他,支持他,尊重他。在她看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是正确的。
即使她觉得有些不妥,
也会认为那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完全了解事情
的来龙去脉。
一旦了解了,
就会理解的。
存在就是合理。
她对他很包容,
很接纳,
很信任。
他对她也是如此。
他们无话不谈,没有秘密,用不着考虑措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无意
中伤害了对方,
那也没关系。
他们相信对方不会故意伤害自己,
即使有些话不太
中听,那也是有原因的,譬如对方心情不好,这时候更需要理解和支持。
自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放在对立面,按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别人的言
行作出反应。这样的反应是“应答性”和“对抗性”的,不利于和谐。和谐的基
础是共情,
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体验对方的体验,
感受对方的感
受,悲伤着她的悲伤,快乐着她的快乐。
共情不同于投射,它是设身处地的理解,而不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于对
方。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他问她:
“你心情不太好,是吗?什么事啊?”这就
是共情。
如果他说:
“你心情很不好,
一定是有人欺负你了,
他是谁?你别否认,
不要瞒我。”这就是投射。共情是对对方的感受的认同和接纳,投射是对对方的
感受的否定。这样的否定也是一种控制,就是让对方放弃、否定、压抑自己的真
实感受,接受别人强加给她的“正确”但不真实的、“应该如此”的感受。否定
别人很容易,理解却很难。因此,共情永远都是试探性的,需要通过对方的反馈
来验证。高度和谐的两个人也许会有心灵感应。但是,即使有感应,也不能把验
证的工作省略掉,以免产生误会。过分相信感应和直觉,也是自恋的表现。
共情可以化解对抗性反应。如果有人伤害了你,你一定会很伤心,或者很生
气。这就是对抗性反应。如果你知道他为什么伤害你,用心感受他当时的情绪,
譬如无助、委屈、误会,你自己的情绪反应(如伤心、生气)就会大大减轻。这
时候,
你感受到的主要是他的感受,
而不是自己的感受,
因为你已经跳出了自我,
转换了角色。
没有对抗性反应就不会出现对抗。共情越多,越准确,两个人的思想和感受
越一致,关系也就越和谐。但是,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人与人之间就是有差异
的,这就需要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爱并不排斥被爱。爱的基础还是被爱。如果你不喜欢他,你就无法爱他。你
为什么喜欢他呢?因为他身上有你喜欢的东西,
他给你带来快乐。
有了爱,
被爱
就成了额外的奖赏。有人说,我并不喜欢某个人,但是,我可以爱他。他所说的
是“大爱”、“博爱”,跟我们所讨论的不是一回事。
这种模式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即使分开了,也会心心相印,互相祝福。
四、追逐
一方有爱或被爱,另一方什么也没有,只是在应付,不是特别喜欢,也谈不
上不喜欢,决心未定,见机行事。这就叫“剃头担子一边热”。人们常常把找对
象叫做“追求”,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具有爱的能力的人,一旦看上一个人,就会关注她,呵护她,尊重她,
包容她。对方只要对他不是太反感,就会被他慢慢“溶化”,享受着他的爱。这
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被爱的需要,被人爱抚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但是,她并不
爱他,一旦遇到真正喜欢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甩掉。也许,她是一个讲情
面、重义气的人,很难把他彻底放下,从而产生内心冲突,藕断丝连。很多人都
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应该选择一个爱我的人,
还是我爱的人?据不完全统
计,选择“爱我”的人多于“我爱”的人。
如果他发现,他的爱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快乐,他就不会强迫她接受。
寻求被爱的人一旦看上一个人,表现是非常夸张的。他会没命地追,大献殷
勤,大张旗鼓,威逼利诱,死缠烂打。胆小的人可能会被吓跑。也有一些人很喜
欢被追、被爱的感觉,非常享受,尽管她实际上并不爱他。她的矜持强烈地刺激
了他的占有欲和征服欲,他爱得更加轰轰烈烈。最近,她终于被感动了。但是,
她并没有真正爱上他。
时间长了,他渐渐发现,自己一直都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不幸的是,许
多人是在结了婚以后才醒悟的。他们以为,结了婚,成了一家人,过去的付出就
可以得到回报了,而结果根本不是这样。对方仍然不冷不热,享受着被爱,却不
思回报。
结婚以前,他所采用的策略主要是交易和软控制,如顺从、讨好、迎合、利
诱、乞求、施苦肉计等。结婚以后,不得不改变一下策略,用上了硬控制,如监
视、限制、批评、教育、改造、处罚、威胁、打骂。
其实,
她的内心也很痛苦。
她并不爱他,
但是,
他对她那么好,
那么在乎她,
她很受感动。
如果他一直对她这么好,
她的心理也可以平衡。
可是,
结了婚以后,
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没有以前那么对她好了。原来,他是有目的的。他怎么是
这样的人,过河拆桥。她感到很失望,甚至有些后悔。如果只是不象以前那么好
了,那也罢了,他居然监视她,限制她的人身自由,挑她的毛病,还凶她。这怎
么行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这种模式的爱情通常不会持久。
普罗旺斯三大浪漫所在:
一、薰衣草之乡
普罗旺斯著名薰衣草观赏地分别为鲁伯隆山区、施米亚那山区。
1鲁伯隆山区(Luberon)塞南克修道院的花田是该区最著名的熏衣草观赏地,也是《山居岁月》一书的故事背景,号称全法国最美丽的山谷之一。山上有一座12世纪的修道院,塞南克修道院前方有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是由院里的修道士栽种的,有不同颜色的薰衣草。
2施米雅那山区(Simiane-la-Rotonde)施米雅那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山城,山顶矗立着一座建于12至13世纪的城堡罗通德,环绕着一大片的熏衣草花田。站在施米雅那城镇里,随处可见到紫色花田,无边无际地蔓延。
二、马赛和伊福岛
马赛的著名,多少归功于《马赛曲》。它处在地中海北岸,是法国第二大城市。这里没有巴黎的繁华,却有地中海沿岸最迷人的景色:水天一色的蓝,和人之间毫无间隔,站在海岸,却仿佛立在水中央。市内贾尔德圣母院、圣让堡垒、博物馆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而一部《基督山恩仇记》,却把游人的目光从马赛的古老繁华中拉到了海中略显孤独的伊福岛,因为那里就是基督山伯爵被关押的地方。从马赛港坐船20分钟就到了伊福岛。一边手拿小说,一边沿着书中描写的道路探寻,别有一番情趣。
三、嘎纳
提起嘎纳联想到的是**节。那么多世界级的明星都会齐集在此,想必一定是个不错的所在。从马赛到嘎纳,坐车只需1小时。除了著名的嘎纳**节,当地为了吸引游人,还有很多其它节日。因此无论你什么时候去,都能碰到好日子,不必因为没有遇到众星云集的盛况而失望。
法式浪漫风格,指的是法兰西国家的建筑和家具风格。主要包括法式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新古典风格、帝政风格等,是欧洲家具和建筑文化的顶峰。
法式风格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在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气息。
开放式的空间结构、随处可见的花卉和绿色植物、雕刻精细的家具所有的一切从整体上营造出一种田园之气。
洛可可的历史发展:
洛可可最先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路易十五登基,给宫廷艺术家和一般艺术时尚带来了变化。在老国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设计逐渐被有着更多曲线和自然形象的较轻的元素取代。
这些元素在尼古拉斯Pineau的建筑设计上有明显的表现。在摄政时期,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最初在皇宫,然后是整个法国上层社会。纤细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设计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的过度统治而来。
相较于前期的巴洛克与后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除此之外,此派画家受到当时外来文化的启发,在创作中添加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特色。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高度发展,并受到中国风的影响。这种风格从建筑和家具蔓延到油画和雕塑,表现在让-安东尼·华托和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像和精细的图腾。不过在这一点上,它已经开始与大量不同的特征融合,包括东方风格和不对称组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