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战争题材作品风格介绍

孙犁战争题材作品风格介绍,第1张

  读孙犁的作品,最早是从小说开始的。给我强烈的印象是风格别致。同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绘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那时最爱读的是《芦花荡》和《荷花淀》,至今一闭眼,便浮现出朦胧迷离的月光下,听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多细腻、传神的细节哟!

  也许是年龄小、阅历浅吧,那时不怎么爱读孙犁的散文,觉得太平淡,没有奇崛的句子,词藻也不花哨,写人叙事,多是白描。那时更喜欢浓妆艳抹,词藻华丽,热烈奔放,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假、大、空”式的抒情散文。随着年龄地增长,阅历地加深,才感到孙犁的散文讲究情感的节制,含蓄蕴藉,朴素洁净,像在水中淘洗过似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才领悟到浓妆艳抹易,平淡自然难,做到“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就更难。这时,爱其散文胜爱小说,对其新时期的散文更是钟情不已。《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无论怀人记事,思及故乡,追忆童年和战争岁月,还是咏物之作,都融入了深刻的生活感悟。孙犁先生不喜欢官场,远离热闹,自甘寂寞,正因有了这种难得的品性,才能长期以宁静沉潜的心态,进入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宏大深邃的艺术境界。

  孙犁先生的散文是“写人生”的散文。他是一位富于哲思的作家,他的这些哲理思考,大都伴随着形象和激情一起出现,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又帮助着其作品诗情画意地形成。他常常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升华出人生的感慨,在作品中凝聚、昭示着深沉的人生情致,不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更让人从中悟出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读其散文,如同聆听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平静随和地倾诉,需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品读。《黄鹂》中,他充满深情地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他赞喻贾平凹像是在一块不大的园田里耕耘不已的农民,同时又提醒作家:“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躁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经受得住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孙犁先生生活简朴,不慕荣华,他对头年冬季贮藏的大白菜根部生出的黄白色菜花喜爱之极,精心放在水盆里,摆在书案上。于是便有了那篇字字珠玑的美文《菜花》。他认为菜花小而平凡,但同样是美的。作者在结尾写道:“现在,我已衰老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相当于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1992年孙犁先生写了一篇意味淡远的《扁豆》。“白扁豆细而长,紫扁豆宽而厚,收获以后者为多。我自幼喜食扁豆,或炒或煎。煎时先把扁豆蒸一下,裹上面粉,谓之扁豆鱼。”写到这里,突然一转,切入1939年的生活记忆,与一个单身游击队员共同生活的时光。“每天天晚,我从山下归来,就坐在他的已烧热的小炕上,吃他煎的玉米面饼子和炒扁豆。灶上还烤了一片绿色的烟叶,他在手心里揉碎了,我俩吸烟闲话,听着外面呼啸的山风。”由物及人,对战争年代同志间生死与共、相见以诚的和谐关系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与怀想,朴实真挚,情理兼备,境界高远,细中见大,灵动飘逸,炉火纯青。

  文如其人。孙犁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低调为人,爱憎分明。作家谢大光在《孙犁印象记》中说得好:“孙犁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信赖的。这里可以借用他在纪念俄国作家契诃夫时所说的一段话:‘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认识他。……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理解他了。

问题一:孙犁是什么派的代表人物 荷花淀派

问题二:孙犁是什么流派 荷花淀派,他写了《荷花淀》,很朴实有爱!

问题三:孙犁被称为什么派因为他写作风格是 孙犁

“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

文如其人。孙犁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低调为人,爱憎分明。作家谢大光在《孙犁印象记》中说得好:“孙犁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信赖的。这里可以借用他在纪念俄国作家契诃夫时所说的一段话:‘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认识他。……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理解他了。

犁小说的艺术特色有三:首先,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调,是孙犁艺术风格最主要的特点。第二,孙犁的作品喷放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孙犁的小说是风格独具的美小说。第三,孙犁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不仅有一种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更具有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的过硬本领。

孙犁的小说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显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创造美的意境,充分体现艺术的含蓄,人物性格、风习民情等方面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用质朴的语言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学作品

问题四:孙犁是什么派代表作家? 荷花淀派”创始人

问题五:什么是荷花淀派?孙犁与荷花淀派有什么关系? 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安平人。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1942年加入中国 。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此外,还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评》。《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1949年后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顾问、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他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

问题六:赵树理,孙犁,周立波分别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1、赵树理:山药蛋派

孙犁:荷花淀派周立波:茶子花派

2、简介

1)

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

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2)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3)“茶子花派”是中国当代很有实力的一个乡土型与审美型相结合的文学流派它的形成,除了湖南这块极具特色的地域环境,以及与这地域环境相谐配的乡土民俗、风物人情、历史传统、意识漓淀、现实变革等共性乡土条件和时代条件,对一个兴旺的作家群的多元化审美氤熏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周立波的深刻而广泛的文学影响

  小说家孙犁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后来被称为“荷花淀系列”,其中小说《荷花淀》是这一系列小说中的精品。小说创作于1945年5月15日,发表在《解放日报》上,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小说描绘了生活在冀中地区的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无畏的斗争生活,作品并没有直接对战争的惨烈进行描述,而是以一种散文化的语言,对生活、对人物、对环境进行深刻地描写,从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境之美。与当时强调激昂、雄伟崇高的战争小说、英雄小说相比,其所要表现的是普通人民的情感,是现实生活。他将残酷的现实斗争点染成无数新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现在中国文学史上难能可贵的艺术珍品。小说中的情境之美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有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情境之美,有革命精神所产生的情境之美,有人性光辉所产生的情境之美。本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给予读者一些启示,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一、自然环境的情境之美

《荷花淀》是一部充满诗意的作品,对于景物的描写,追求的不是一种华丽,而是质朴,体现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在小说的开头,作者用一种极为简单的笔墨对白洋淀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充满诗意的描绘。尽管“荷花淀”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区,但是它以白洋淀地区的自然环境作为依托,加上艺术化的手法,从而产生了如诗如画的艺术效果。

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也是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活动异常激烈,但是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闲情逸致,看到的是一种民居小院内的无限风光,看到的是平凡生活之中的诗情画意,看到的是对于浪漫主义美学的不懈追求。所谓情境,指的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尽管在外面的世界里充满了血腥与残酷,充满着惨烈与厮杀,但是在农家小院里,有着一份宁静,有着一份对于生活的向往,小院里的人都是普通的农民,但是充满了一种世外桃源之美。人物与环境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并不是直接的,而是用环境去烘托,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的人,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而言,都是美的。水生妻子的那种明秀,已经完全超脱了传统农家妇女的形象,当然也不是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而是非常独特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体现出的是一种精神之美。在描写水生嫂子时,这种用自然环境去烘托人物的手法表现得更为明显。作者写道:“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作者对于景色的描写是充满诗意的,让人不禁想到古曲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优美意境。

由此可见,孙犁对于环境的描写,不是一种纯粹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是人中有景,景中有情。只有将人物的内心与情感和客观世界产生共鸣,才能够产生情景交融,才能够产生情境之美。在孙犁的小说中明显具有一种田园式的想象,即便是在最为黑暗与恶劣的年代,他也没有放弃过对于世外桃源的一种向往。在他的作品中充分表达了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权利,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正是因为人民有权利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与快乐。作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自然风光的秀丽,也正是为了号召更多的人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对于每个普通的人而言,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就是最为美丽的地方,面对残暴的侵略者,我们没有必要恐惧、害怕,必须要勇敢地站起身来,拿起武器,进行斗争。

二、革命浪漫主义的情境之美

《荷花淀》是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小说,战争主题与革命主题是小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大部分战争小说不同,作者并没有针对敌我双方的战斗情况以及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是采用了一种虚化与幻化的手法对战争场面进行了处理,其所要表现的是人物丰富曲折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因而呈现出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的情境之美。这种情境之美更多地源自于人物内心的精神与环境之间所产生的共鸣。在小说中,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关注人物的生活、生产以及战斗,以一种极为浪漫的手法,描绘了女性角色在荷花淀中的一举一动。作者不仅从视觉角度进行了描绘,同时也充分动用了听觉效果,从而达到了一种立体式的描述。

人物与环境融为了一体,人物的内心与环境也融为了一体。例如,小说中这样写道:“几只野鸭扑楞楞的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这与李清照的“惊起一滩鸥鹭”颇为相似,作者用一种极为诗意的景象来表现敌人的出现,着实是颇具匠心的。接着枪声响起了,战斗开始了。但是,对于战斗场面,作者并没有去描写,而是通过战士妻子的紧张心情去衬托战斗的激烈。战斗中,妇女们的内心充满了纠结,她们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平平安安地归来,她们希望早日结束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但是,她们并不畏惧,作为白洋淀的女人,她们也有充满和敌人斗争的勇气,战斗胜利后,充满喜悦与胜利的不仅仅是生活在白洋淀的居民,还有整个白洋淀,一切都归于了平静。尽管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每个人的内心对于生活仍旧充满了一种激情,这种激情源自于对革命的信仰,对于幸福的追求,也正是因为这种革命精神,才让生活充满了异常的生命之美。

作者对于革命精神的理解以及对于革命精神的描述,与解放区文学以及十七年文学中的大部分作者与作品是不同的。他所关注的不是个别的英雄人物,革命精神不是英雄人物所独有的,它是每一个热爱和平、热爱生活,向往希望、向往光明的人所共有的。哪里有黑暗,哪里就有革命。当时的文学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对于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人物的描写存在普遍脱离现实的情况,革命者甚至被超人化了,尽管在一定时期内的确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但是这种夸张式的描写对于文学艺术而言并不是有利无弊的。在《荷花淀》这部作品中,作者更多的是将笔墨奉献给了底层人民,献给了女性,其所要表现的是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革命精神。作者所要讲述的也并不是一个传奇故事,而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家家户户的平常事。战争是沉重的,但是在小说中,我们丝毫没有感受到这种沉重,因为沉重的心情不可能解决沉重的现实,在青年女性的身上,作者看到一种生命的张力,一种巨大的承受力,战争中的女性甚至比男性拥有更为顽强的意志,充满着无限的革命激情。也正因为如此,斗争环境异常激烈的白洋淀变得如诗如画。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为人称道的一部作品集,透露出作者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和心情,实乃一本自传。这部超越了时代的伟大作品,有如一幅水墨长卷——落墨不多、色彩不重,却是层次隽永、意境高远。虽然问世于动荡纷乱的战争期间,仍以难得的清新优雅赢得了今天众多读者的喜爱,并将久久流传。

《白洋淀记事》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以《荷花淀》为例,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这些善良、朴实、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地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丈夫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

孙犁的文笔是婉约而流畅的,无论是感情的抒发还是人物活动的叙写,都同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合起来,使得每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这就是他的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作为一位扎根民间、扎根时代的伟大作家,孙犁的创作既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又融合进了浪漫主义的情调。《白洋淀纪事》中的每篇作品都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芳香,激荡着他对故乡的爱。而其中的农村青年女性们,更是被孙犁描写得犹如圣洁的地母——不仅有美丽的容貌,更是我们这个曾经苦难的民族坚强的支撑。

孙犁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并塑造了一大批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形象。水生妻、秀梅、昊召儿、春儿、妞儿……孙犁不仅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和特殊素养,而且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孙犁小说的优美意境浸透着现实,它把生活本来的真正的美显示了出来。《荷花淀》中,我们所见到的是一幅幅月白、风清、湖光、花香的如诗如画的场面。这就是孙犁小说的又一大特点——景物诗化。小说的景物描写像诗又像画,并且很有深意。比如《荷花淀》开头关于水生嫂编席的几处描写:“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文中通过描写干净的院子、深夜编席,写出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通过周围的景物抒写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把写景、抒情、心理刻画融合在一起,像一曲随风飘来的乐曲,又像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乐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

《白洋淀纪事》中的作品都像诗一般美妙而富有韵味。在这些作品中,孙犁着力追求的正是诗一般的意境。虽然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的农村为创作背景,却丝毫没有说教和冷冰冰的革命语言,而是用最可爱的言语,自然、真实地再现了河北人民生活和战斗的情景。在描绘这些场面的时候,他不是正面地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艺,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为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如雪的苇,粉红色的荷花箭,衬托出冀中大地的子民们迎接全新生活的愉悦及其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

  茹志鹃的创作风格。小说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不正面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从中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以精细挖掘和描绘,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精神世界的变化。由此我想到了在微型小说领域中,小小说宁可让故事平淡些,也要把人物写鲜活。它往往通过一个镜头、一个片断、一个场景、一种心绪、一个瞬间的心灵感悟……记录生活的律动,见证生活前行的足迹。通过作者精巧地雕琢,从而达到震撼心灵的力量 <<百合花>>写的只是解放战争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以那条枣红色底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情节纽带,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十九岁的小通讯员,腼腆、纯朴、关心群众,当他得知借来的被子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时,他又要“送回去”;新媳妇羞涩、真诚,当她知道了人民军队是为了老百姓,她为自己没有把被子借给小通讯员而深感内疚。后来,小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就用自己的这唯一的嫁妆——洒满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

  赵树理小说以其贴近农村和农民生活而著称,他的文章质朴清新,有乡村题材作品特有的诙谐与幽默《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代表作之一,他以农民视角、农民语言和农民立场来写作,是真正走入农村生活的作家

  孙犁的主要风格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从艰难的战争岁月中发现生活的美和人性之美《荷花淀》这篇小说主要写,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一种氛围,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铺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2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