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分为哪些流派

美术分为哪些流派,第1张

美术流派这一概念时常包含地理位置的意味,如中国古代美术中的浙派、吴门派、华亭派;欧洲美术史上的威尼斯画派、佛兰德斯画派;又如现代中国的岭南派、欧洲的巴黎画派。在某一特定地域中从事创作的美术家群体,是美术流派通常包含的一类意义。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条件之下,于同一地域从事创作的美术家们往往会持有类似的艺术观念,关注类似的题材,采用类似的形式与材料,进而形成相近的艺术风格。因此,美术流派的概念也具有风格学的意义。如荷兰画派的成员多以写实风格描绘当地的日常生活与自然风光;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大多喜爱细致自然地表现枫丹白露地方的田园生活。中国明代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说”,便是借助不确切的地域划分来区别绘画风格,以标举他喜好的南宗画风。西方美术研究者时常将在一位有声誉的美术家的画室里或他周围工作的美术家们归为用这一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画派,如乔托画派和伦勃朗画派。古代中国也有将学习某一大师风格的艺术家归为一派的现象。在某一特定艺术机构中工作的美术家群体,也可能被归为一派,如中国的“院派”。通常,在这一类美术流派中的艺术家也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在历史上,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持有共同的艺术主张的美术家也常超出地域和艺术机构的限定而在创作中形成集团风格。接受特定创作观念,采用特定手法与风格的美术家便被归入特定流派。如现代艺术中的立体主义、超级写实主义等流派,有着纯粹的风格学的意义。在中国美术研究者那里,“流派”一词的内涵比英语中的school宽泛。在当代,中国美术研究者更多地用这一术语去界定不同的艺术风格。各种美术流派的产生发展决定于不同的文化、社会条件以及人们不断发展着的审美趣味。流派的产生,促进了艺术风格的成熟,并为美术的历史带来多彩的局面。流派之间的相互竞争与争鸣,为美术的发展带来活力。而各派过分的排他性,也会为美术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西方传统美术与西方现代美术两者之间有3点不同,具体介绍如下:

一、两者的特点不同:

1、西方传统美术的特点: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成自己的任务。

2、西方现代美术的特点:西方现代派美术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美术,也不包括现代的各种现实主义流派,它与现代的西方美术更不是同一概念,它在其中只占一席之地。

二、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1、西方传统美术的侧重点:西方传统美术的趣味偏重理性,在形式上的特点尤其表现在重视素描而轻视色彩之上。

2、西方现代美术的侧重点:西方现代美术则热衷与情感,它不像古典主义那样追求庄严、静穆、单纯、和谐的古典意蕴,而是强调自由、放纵的精神和富丽、壮观的气势,动荡激越的精神,在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艺术中充分表现出来,前者表现了对于文艺复兴古典趣味的反动,后者则体现出与新古典主义的格格不入。

三、两者的追求不同:

1、西方传统给美术的追求:西方传统美术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

2、西方现代美术的追求:西方现代美术不难看出其共同特征,即对于客观再现的漠视和对主观表现的强调。

-西方现代美术

-西方绘画

古典主义

Le Classieisme

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古典主义一词由此而得名。

法国是欧洲古典主义文艺的中心。从17世纪初起,法国诗人马莱伯等为反对一切方言与俚语,确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规 范做了大量工作 。 诗人梅莱在悲剧《 索福尼斯贝》中,最早实现了意大利学者提出的三一律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这是古典主义剧作家创作的基本准则。法国文艺理论家N布瓦洛的《诗艺》是一部具有古典主义文艺宣言性质的重要论著,概括和总结了几十年法国古典主义创作的实践,要求文艺“模仿自然”(包括人性的自然),“研究宫廷”,“认识城市”;把体裁(史诗、悲剧、喜剧等)分为界限分明的不同的等级,并对每种体裁进行严格规范;依据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提出理性至上的美学原则。古典主义在法国文学中的代表者有高乃依、拉辛、布瓦洛、莫里哀、拉封丹等;绘画的代表者有普桑、勒布朗 、大卫等;建筑中的代表者有芒萨尔、勒诺特尔等。他们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塑造了为崇高社会理想而服务的人物典型;他们的创作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古典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往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大卫《荷拉斯兄弟之誓》为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18世纪20年代起,古典主义思潮几乎遍及全欧。英国的代表者是复辟王朝的诗人约翰·德莱顿和深受布瓦洛影响的诗人蒲柏。德国的代表者是约翰·戈特舍德,曾据贺拉斯 、布瓦洛等的观点写成论著《为德国人写的批评中诗学试论》。俄国古典主义占有特殊地位,讽刺性突出,倾向减弱,其文学代表者是苏马罗科夫、罗蒙诺索夫和康捷米尔等,建筑的代表者是卡扎科夫、沃罗尼辛等。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金钱万能罪恶的小说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属优秀作品。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狂飙突进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门艺术界限。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派别是海德堡派 。代表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视民间文学,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此外,霍夫曼、荷尔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他们抨击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发展和丰富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说中的代表司各特善于把历史事件和大胆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世纪初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义规范 ,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莱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充满了革命激情,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思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以波兰革命诗人A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革命诗人S裴多菲为代表 ,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逐步被现实主义文学所取代。

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60~70年代,一些在罗马的画家曾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格学院主义原则范围以外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画奇怪异常而最为突出,其《梦魔》一画着重刻画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国画家和诗人布莱克在基督教神话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精心构制的宇宙论,他的水彩画技巧精美绝伦。在后来一代的画家中康斯特布尔和泰纳把水彩画技法的鲜艳性和油彩结合使用。康斯特布尔画英国乡村景色,探索了大气的光和色的复杂性。泰纳发挥了光的自然效果,创造出有动力感的构图,使观众如历其境,似乎在随画面一起游动。在德国,风景画家龙格力图以象征手法把个人的心灵气质描绘为普通的自然灵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诚的宗教徒 ,他以高入云霄的一棵孤树或十字架之类形象来暗示自然和心灵的可敬可畏。在法国,采用历史和文学题材的主要浪漫主义画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进行实验外,他以雄健的笔力表现了他的感情。异国的主题,特别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热情洋溢地描绘动物生活的作品 ,反映了他和热里柯相似的兴趣,后者在选择当代事件作为创作题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德拉克洛瓦《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油画)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 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英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浪漫主义音乐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论作曲或演奏,都以个性为重点,注重感情表现。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于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所致。17世纪的作曲家是受托为贵族保护人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则依靠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就这一意义来说,贝多芬上承古典主义时期,下启浪漫主义时期,因为他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把自己的音乐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从而为19世纪作曲家树立了重要的典范。一般认为CMvon韦伯是真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开端 。 他以《魔弹射手》建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随后有舒伯特、柏辽兹 、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大量作曲家。他们分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不论在浪漫曲还是在器乐方面,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吸取灵感。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更加自由 ,它服从于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识地带有片断或即兴的性格 ,对远距离和声和调性关系的探索使和声语言大为扩展。把浪漫主义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19世纪的大歌剧,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布景和服装,描述性音乐 ,以及交响和声乐配曲所显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音乐的因素。

现实主义

Realism

19世纪30年代 后欧洲文艺 中占主导地位的 文艺思潮和流派;也指文艺创作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发展史 德国诗人席勒在1789年4月27日致歌德的信中第一次从美学意义上使用“现实主义”这个词 。1850年9月21日,法国作家尚弗勒里在《秩序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法国画家库尔贝的文章《艺术中的现实主义》。1855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库尔贝的两幅画遭到主办者贬抑而未能入选 。库尔贝便在博览会旁边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之后,尚弗勒里同小说家兼批 评家杜朗蒂一起 ,创办了一个名为《 现实主义》的刊物(共出6期) 。1857年尚弗勒里在论文集《现实主义》的序言里,称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方法的创始者之一;并同时列举了狄更斯、萨克雷、 C勃朗特 、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一批英国和俄国作家的名字,企图给现实主义提出某种纲领性的东西。欧洲一个以“现实主义”正式命名的文艺流派和文艺思潮,即由此而来。

现实主义在19世纪 30~40 年代形成 并取代浪漫主义 ,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文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 ,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此外 ,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都促使进步作家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们不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主观理想和个人的叛逆精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法国的梅里美、巴尔扎克,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普希金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

特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原则 ,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①它偏重对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②典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典型化和个性化不可分割,每个典型又是“这一个”。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序言中说:“不仅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则。”别林斯基认为果戈理的小说是“现实在其全部真实性上的再现 。在这里 ,关键在于典型”。③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现象,以及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悲惨遭遇 。④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为其基本形式,但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它具有广阔的审美可能性,不排除采用假定、夸张、荒诞、变形、意识流等多种手法。它重视社会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是它的艺术特征之一。⑤思想基础一般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谴责社会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平等地位,但一般未触及社会矛盾和现实关系的真正根源。

成就 由于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也各具特色。法国是现实主义的发源地。早期代表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真实地描绘了那个时候法国从外省到首都、从社会底层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深刻地揭示了法国社会矛盾的种种复杂的现实关系,是法国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创造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两千几百个人物形象,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此后,法国现实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福楼拜、莫泊桑等一批优秀作家。福楼拜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中,尖锐地揭露了教会、贵族、地主、资产者的恶行,生动地描写了第二帝国时代的社会风貌。莫泊桑的创作有力地鞭挞了法国社会的腐朽、黑暗,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复杂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精神探索。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现实主义发展迅速。狄更斯的小说描写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揭示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和资产阶级的伪善。萨克雷的《名利场》等小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中追名逐利 、腐化堕落等丑恶行径 。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登 》 、C勃朗特的《简·爱》 、哈代的《 德伯家的苔丝》,都是英国现实主义的名作。70、80年代后萧伯纳、高尔斯华绥等作家,运用社会心理小说和社会讽刺戏剧的形式,对英国社会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现实主义文学另有特色。以海涅为代表的早期现实主义的锋芒主要指向封建割据和君主专制。后期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等作家的创作,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讽刺了大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的贪婪无耻。在法、英、德之后,19世纪中期北欧各国的现实主义开始形成。挪威易卜生 的社会问题剧和丹麦的安徒生的作品,在世界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描写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下的黑暗现实,而且始终与俄国的解放运动紧密相连。普希金、果戈理、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谢德林、亚·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一批风格各异的作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和平民知识分子中的“新人”。到70、80年代西欧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已经削弱的时候,在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柯等的创作中,现实主义继续得到发展和深化。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80、90年代,比欧洲晚半个世纪。最早提倡现实主义创作的是豪威尔斯。在他之后,加兰、诺里斯开始转向现实主义。而主要代表人物则是马克·吐温。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原则,在20世纪仍在发展。它不仅继承了19世纪的传统,也吸收和创造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手法,从而艺术地揭示了20世纪的新过程和新特征,并且出现了像 R罗兰和法朗士 、海明威和德莱塞等一批优秀现实主义作家。

印象主义

Impressionism

19世纪后半期~20 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 、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印象主义美术 印象主 义作为绘画流 派出现于 法国 。1874年3月25日 ,C莫奈 、P-A雷诺阿、C毕沙罗、A西 斯莱、E德加、P塞尚、B莫里索等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展览会,因莫奈展出的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的题目被一位观点守旧的记者借用,撰文嘲讽此展览为“印象主义画家展览会” ,遂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 ,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 ,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他的《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音乐”加以赞扬。以后此词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并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其艺术表现手法有: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②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④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德彪西以后,虽然难于将某个作曲家截然归入印象主义的行列,但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手法的实际影响已遍及整个音乐世界。

印象主义文学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 ,但文 学中的印象主义表现如何 ,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 ,却众说不一 。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 欧一些文学 家的确 有类似印象派 绘画和音乐的那种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质,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者更注意这种瞬间感觉经验如何转化为感情状态。他们与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者相同,也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于是他们本人也成了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

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 之间有类通之处 ,它们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通常被认为象征主义的某些诗人,实际上更倾向于印象主义 ,例如象征主义领袖之一保尔·魏尔兰的《诗艺》一诗,与其说是在谈象征主义,不如说是一篇印象主义宣言。

法国文学史家把龚古尔兄弟作为印象主义小说的代表 ,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诗人、小说家皮埃尔·洛蒂,他的某些诗歌的确如印象派画家那样在“捕捉瞬间的感觉印象”,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纪法国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义的严重影响,某些小说中只剩下感觉印象的朦胧的追求。

英国19世纪末的王尔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义的倾向比较明显。1912~1918年在伦敦的一部分英美诗人组成的意象诗派,与印象主义一样强调感觉印象的描绘,但他们自称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们认为形象的模糊与不明确是浪漫主义的余风,因而全力加以攻击。但理论上的分歧在创作实践上有时却很难觉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国诗人艾·洛威尔、希·杜利特尔、约翰·高尔德·弗莱彻等人的许多作品与印象主义的诗无分彼此。

在德国文学中情况也相似,文学史家无法确认界线分明的印象主义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龙为首,包括理查·戴默尔、古斯塔夫·法尔克等人,被认为是德国印象主义倾向最明显的诗派,但他们强调如实记录事物给诗人的感觉经验,因此接近自然主义。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和阿尔诺·霍尔茨等人的许多诗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义倾向。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

野兽主义

Faurism

1905年产生于法国的美术流派。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以H马蒂斯为首的一群青年美术家的作品参展,其狂放随意、无拘无束的形式为保守者们所震惊,评论家L沃塞列斯在这些粗野的作品中发现一件具有佛罗伦萨风格的小雕像,称其是“野兽群中的多纳太罗”,遂有“野兽”之绰号。作为一种绘画潮流,野兽主义认真追随V凡高、P高更等人所开创的艺术道路,竭力反对传统的模仿自然的写实主义 ,突出强调主观感受,注重采用变形、大色块和粗拙的线条相结合的夸张表现手法,追求平面化的装饰趣味,力图创造一种“单纯、宁静、均衡、和谐”的美学境界。主要代表人物有马蒂斯、A德兰、杜飞、Mde弗拉曼克等。野兽主义没有任何宣言和纲领,且存在仅有二、三年时间,但在西方20世纪早期的美术运动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是对西方传统艺术的观念和法则的重大叛逆,并为后来许多勇于探索的现代主义美术家打开一个突破口,因此被称为20世纪首次艺术革命 。

立体主义

Cubism

1907年出现于法国的现代美术流派。发起人为P毕加索和G布拉克。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油画《亚威农少女》,标志着立体主义的开端。1908年,布拉克画出油画《埃斯塔克的房子》,评论家L沃塞列斯曾这样描述道:“布拉克将一切都简缩在几何图形和立体之中……。”立体主义一词从此确立下来。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即在画面上将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肢解,然后再加以主观的拼凑、组合,以求所谓立体地表现出物体的不同侧面。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二度和三度空间,甚至表现出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时间(四度空间 )。可见,立体主义画家接受了P塞尚关于创造视觉立体形象的观念,进而转向一种对心理的立体形象的追求。其他代表人物还有J格里斯、F莱热、R德洛内等。立体主义美术运动的鼎盛期虽仅有7年 ,但却造成极其广泛的影响 ,尤其鲜明地反应在本世纪的建筑、装饰和实用工艺美术之中。

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ca>

民族性、民主性。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在音乐风格上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

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受到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的启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同时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发展了乐器作品的标题性,创作了大量的标量音乐。

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因而抒情性的个人心理刻划,自传性,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并促进了抒情体裁的发展。

幻想性。这是作曲家为了在他们的作品中解决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手法。浪漫主义作曲家之所以喜欢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选也题材和形象,正是由于从这里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任意驰骋的天地。

新精神。浪漫主义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观念上反对因袭守旧,而且在艺术上,在音乐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诸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人类的音乐文化。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白辽士,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

参考资料

网页链接

德彪西(1802-191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作曲家,有人将他比喻为两个世纪和浪漫派与现代派音乐之间的桥梁。在音乐史上,人们通常把德彪西与印象主义连在一起。有趣的是,德彪西本人从不认为自己是印象主义,并对“印象主义”这一习惯用语表示愤慨和憎恶。在谈到他的钢琴曲《意象集》时这样写道:“我试图加进某些新东西——即现实的东西(音乐中形象的、描述性的东西),这就是那些无知之徒称之为‘印象主义’的。这是一个主要被艺术评论家们尽可能地歪曲运用了的概念……”。

(一)18世纪之前的俄罗斯美术

1俄罗斯民族在文化初创阶段较多受到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2公元12世纪,形成了独具俄罗斯民族特征的弗拉基米尔画派。

3在13、14世纪出现了独具特色的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画派。

4.14世纪的拜占庭画师费阿凡·格列克将拜占庭圣像画成就介绍到俄罗斯。

5.15世纪前后,莫斯科公国一度出现过圣像画创作的繁荣期,安德烈·鲁布廖夫是当时圣像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俄罗斯美术史上最早成名的本民族画家(图5-50)。

6.16世纪的绘画作品体现了订制作品的人对生活细节和世俗对象的要求。

7.17世纪后,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开始向欧洲类型转变,同时结束了艺术服务于宗教的单一局面,沙皇政府设立的艺术创作中心对俄罗斯民族美术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18世纪俄罗斯美术

18世纪,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先进的西欧国家学习的社会改革计划,带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迅速发展。该时期俄国美术呈明显的“西欧化”特点。

1肖像画艺术

(1)盛装肖像

① 简介

处于早期阶段的肖像画创作往往偏重对人物姿势、服饰等外在因素的描绘,显得华丽有余、生动不足,被喻为“盛装肖像”。

② 代表人物

a尼基金(约1690~1741)

俄罗斯民族肖像体裁的奠基人,倡导了俄罗斯的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作有《哥萨克首领——盖特曼》(约1725)、《彼得一世像》(1722)、《戈洛甫金像》(约1724)等。

b安特罗波夫(А.Антропов,1716~1795)

18世纪中叶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作品注意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并有深度。其作品《彼得三世肖像》(1762)对人物及其环境特征有非常成功的描绘。

(2)内心肖像

“内心肖像”诞生于18世纪下半叶。代表人物有:

① 罗科托夫(1736~1808)

他的创作标志着俄罗斯肖像画达到新境界,其作品《诗人玛依柯 夫》(1765)、《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像》(1770)等都能满足人们精神交流的要求。

② 列维茨基(Д.Левицкий,1735~1822)

他的创作则体现了“内心肖像”的进一步发展,为俄罗斯18世纪肖像艺术提供了范例。代表作有:为维斯摩尔尼高级女子学院学员所作的肖像组画、《聂丽多娃像》、《阿雷莫娃像》(1773)等

③ 博罗维科夫斯基(1757~1825)《玛·伊·洛普希娜肖像》(1797)等作品属于对人物刻画入微的佳作。

2雕塑艺术

(1)兴起背景

俄国生活方式的“西欧化”以及城市建设的繁荣直接影响了艺术内 容、种类的变化,使得雕刻艺术颇受欢迎。它不仅被广泛用于建筑、园林装饰,而且也成为制作人物肖像的理想形式。

(2)代表人物

俄罗斯专业雕刻的早期成就体现在肖像创作方面。

① 18世纪上半叶

意大利籍雕刻家拉斯特列里(1675~1744)所作的彼得一世系列胸像。

② 18世纪下半叶

杰出雕刻家舒宾(1740~1805)。其知名作品主要是为同时代知名人物所作的塑像,如《戈里岑像》(1775)、《罗蒙诺索夫像》(1793)等。

(3)俄罗斯的古典主义美术

① 俄国古典主义形成较晚,其代表人物为洛先科(1737~1773)。代表作有《符拉季米尔与罗格尼达》、《赫克托尔与安德洛玛刻告别》(1773)、《亚伯拉罕的供奉》(1765)等。

② 俄罗斯的古典主义美术的地位

a古典主义风格的美术在学院教育中得到倡导,它巩固了素描基础,深化了对构图学的规律及理论的分析。

b在绘画方面,古典主义促进了主题性创作的形成。

c在雕刻方面,古典主义解决了创造英雄纪念碑的形象问题。

(三)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美术

19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开始让位于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又遇到现实主义学派日益强劲的冲击。在雕塑中,古典主义的追随者马尔托斯(И.Мартос,1752~1835)所作的《米宁与波热尔斯基》纪念碑(图5-21)是俄罗斯民族雕刻的代表作。

图5-21 米宁与波热尔斯基

(马尔托斯 1818)

1.俄罗斯的浪漫主义美术

(1)浪漫主义代表

① 基普连斯基(1782~1836)是绘画中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骠骑兵达维多夫》(1809)使他获得院士称号。1827 年,为普希金所作的肖像曾受到普希金本人的肯定。

② 风景画家谢德林(1791~1830)的作品中反映了浪漫主义的进步因素。代表作有《卡普里岛》(1826)、《海滨露台》(1828)等。

(2)风俗画的发展

① 特罗皮宁(1776~1857)

在19世纪上半叶的造型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画过各阶层的人物, 代表作有《花边女工》(1823)、《琴师》(1839)等。他的艺术具有浪漫主义情调,但更倾向于风俗性,为莫斯科画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 韦涅齐阿诺夫(1780~1847)

韦涅齐阿诺夫是对俄罗斯风俗画发展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画家。19 世纪20年代初转向开拓风俗题材。代表作有《春耕》(1820)、《女地主的早晨》(1823)、《耕地》(1830)等。

③ 布留洛夫(К.Брюллов,1799~1852)

到19世纪下半叶,学院派艺术衰落。布留洛夫折衷地吸取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学派的创作因素,以一幅《庞贝城的末日》(1833)享誉世界。

④ 伊万诺夫( ,1806—1858)

19世纪上半叶,历史画创作也已向现实主义迈进。伊万诺夫的《基督显圣》(1833~1845)利用宗教题材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 识。

2.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1)产生背景

19世纪40年代以后,艺术家逐渐摒弃宗教神话题材的虚构形式,转而揭露他们所处社会的时弊,批判现实主义正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

(2)代表人物

费多托夫 ,1815~1852)的艺术包含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萌芽。他留下了不多但极具社会意义的作品,,如《少校求婚》

(1848)、《贵族的早餐》(1849)、《年轻的寡妇》(1851)等。

(四)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美术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美术形成了强大的、进步的艺术潮流,如巡回展览画派的创立,以及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对人才的培养。

1民主主义美术

(1)代表人物:佩罗夫(IIepoв,1834~1882)

佩罗夫是19世纪60年代民主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他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了俄国废除农奴制后的社会面貌,在俄国知识界享有极高威望,被称为“莫斯科的教皇”。

(2)代表作品:《复活节的宗教行列》(1861)、《送葬》

(1865)、《三套车》(1866)等。对平民阶层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切的关注之情。

2巡回展览画派

(1)简介

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在1870年至1923年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俄国各地举办了近50次巡回展览。该派画家们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

(2)代表人物

① 列宾、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谢罗夫成为巡回画派的中坚力量。

② 著名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1824~1906)是巡回画派的有力支持者。

③ 富有的企业家、艺术收藏家特列恰科夫(1832~ 1898)几乎从巡回画派开始活动起,就立志要为进步的民族艺术画廊奠基。

④ 克拉姆斯科伊(1837~1887)是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代表作有《荒野中的基督》(1872)、《月夜》(1880)、《无名女郎》(1883)、《悲痛》(1884)。

图5-22 无名女郎

(克拉姆斯科伊 1883)

(3)风俗题材绘画

① 风格特点

巡回画派在接受过去画家揭露性传统的同时,使主题更加深化和开阔。从表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个人之问的社会冲突,转向表现整个阶层之间的冲突。

② 代表人物

a米亚索耶多夫(1835~1911)的《地方自治局的午餐》(1872)。

b萨维茨基(1844~1905)的《修筑铁路》

(1874)。

c马科夫斯基(1846~1920)的《银行倒闭》

(1881)。

d雅罗申科(1846~1898),最重要的画家,他的

《司炉工》(1878)引起对资本主义新的剥削形式的反抗。

(4)历史题材绘画

巡回画派在历史题材中进行的改革对发展民族美术有重要意义。

① 盖依(1831~1894)的创作成为该画派在历史题材上的奠基之作,他的《彼得大帝审讯阿列克谢王子》一画(1871)是在俄国历史画中首次将两种社会力量对抗的冲突场面表现出来的杰作。

② 瓦斯涅佐夫(1848~1926),他的《三勇士》(1876~1896)把久远传说中的勇士用当代人的形象表现出来,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5)风景题材绘画

在风景题材的发展中,巡回画派同样功勋卓著。萨夫拉索夫(1830~1897)的《白嘴鸦飞来了》(1871)、希什金(1832~1898)的《麦田》(1878)及《松林的早晨》(1889)、波列诺夫(1844~1927)的《莫斯科的院落》(1878)、库因吉(1842~1910)的《乌克兰的傍晚》(1880)及《白桦树林》(1879)等作品,在探求民族风景画的创作道路上均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

(6)其他代表

① 韦列夏金(1842~1904)

韦列夏金的主要创作脉络是军事题材。虽然他不是巡回画派的成 员,但受到巡回画派创作思想的影响。他的组画《土耳其斯坦》揭示出战争带来的威胁。

② 列宾( ,1844~1930)

列宾艺术活动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彩~24)、《索非亚公主》(1879)、《伊凡·雷帝杀子》(1885)和《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1880~ 1891)、肖像画《祭司长像》(1877)、《胆怯的农民》(1877)、

《克拉姆斯科伊像》(1882)、《斯塔索夫像》(1883)等,还包括以

《意外归来》(1883~888)为代表的系列政治风俗画。

③ 苏里科夫(1848~1916)

苏里科夫在历史画创作中体现了巡回画派的最高原则。他的历史画《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1882~1887)、《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村》(1883)等作品深刻揭示了重大历史事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3.19世纪下半叶的雕塑

(1)代表人物

安托科利斯基(1843~1902)

(2)代表作品

《伊凡·雷帝》(1871)是其在彼得堡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他在这件作品中探求了历史的真实性以及伊凡·雷帝的内在社会心理。

(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美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俄国资本主义矛盾空前集中的时期,也是俄国美术发展最为复杂的时期。

1.列维坦(1861~1900)

(1)“情绪风景”画

这个时期风景题材发展迅速,并出现“情绪风景”作品。“情绪风 景”的任务是使大自然人格化,通过自然状态表达人类的感情世界。列维坦就是确立“情绪风景”画的画家。

(2)主要成就

① 《伏尔加河上的傍晚》(1887~1888)、《金色的普辽斯》

(1889)等作品使得列维坦获得全俄的声誉。

② 1892年他所作的《弗拉基米尔小路》(图5-23)是历史的有力见证。

图5-23 弗拉基米尔小路

(列维坦 1892)

③ 列维坦在风景画中的天才贡献已成为人类精神

世界的瑰宝。

2.阿尔希波夫(1862~1930)

阿尔希波夫在继承巡回画派传统的基础上,作了绘画新技法的探求,如他的《洗衣妇》(1899)和《奥卡河上》(1890)等。

俄罗斯画家协会另一名成员科罗温(1861~1939)的作品和阿尔希波夫的作品一样,从颜色的处理以及尽量避免情节的叙述方面都可以看到印象派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女演员柳巴托维奇肖 像》(1880)、《西班牙姑娘》(1886)。

3《艺术世界》创作联盟

(1)成立背景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俄国的画家和评论家们一直思考着风格问题,从而导致了1893年《艺术世界》创作联盟的组成。

(2)联盟宗旨

① 《艺术世界》力图争取艺术中唯美的成分,将艺术从“功利主义”的作用下解脱出来。

② 《艺术世界》利用它的同名刊物在俄国艺术界宣传“世界主义”。

③ 《艺术世界》推崇具有国际风格的艺术,巡回画派和学院派美术则成为它反对的目标。

(3)发展状况

1889年至1904年间,《艺术世界》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创作联盟具有兼容不同类型艺术家的特点,以致它自己难以形成确定的标准风格。

(4)代表人物

《艺术世界》创作联盟的基本成员有伯努瓦(1870~1960)、索莫夫(1869~1939)(图5-63)、巴克斯特(1866~1924)、兰谢列(1875~1946),后来还吸收了勒里希(1874~1947)和库斯托季耶夫(1878~1927)等画家。

(5)艺术成就一般来说,《艺术世界》在舞台美术、书籍装帧、实用美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更具有突破性意义。

4.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雕塑艺术

这个时期的雕刻比起19世纪下半叶的雕刻来说有了长足进步。

(1)科年科夫(1874~1971)反映1905年革命的第一件作品是《工人战斗员伊尔·楚尔金》(1905),另一件作品《尼开》引用希腊胜利女神之名,实则刻画的是俄罗斯姑娘的形象。

(2)女雕刻家戈卢布金娜(1864~1927)的创作命运也与革命运动紧紧相连。她的作品《行走的人》和《坐着的人》

(1912)均刻画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形象,在雕刻技法方面她吸取了印象派的经验,使作品具有生动效果。

5.谢罗夫(1865~1911)

(1)谢罗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国造型艺术的现实主义学派中最有成就的艺术家。

(2)谢罗夫往往突出形象的主要特征,甚至强调模特固有的但又是偶然表现出来的姿态、手势,并大大强调了轮廓线的作用。

(3)早期代表作品有肖像画《少女与桃》(1887)和《阳光下的少女》(1888),创作繁荣期推出的杰作有《叶尔玛洛娃像》。

6.弗鲁别利(1856~1910)

(1)弗鲁别利的创作呈现比较复杂的艺术现象。因被修复壁画的工作所吸引,专门赴意大利去研究纪念碑式壁画。他具有独特的绘画风 格,其创作倾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现代派艺术。

(2)代表作有《西班牙》(1894)、《天鹅公主》(图5-24)、《坐着的天魔》(1890)等等。

图5-24 天鹅公主

(弗普别利 1900)

7.现代派艺术潮流世纪之交,现代派艺术出现在俄国。

(1)兴起背景

① 20世纪初,宣传西欧现代派艺术的刊物相继问世。

② 接着,法国的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英国、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被大量介绍到俄国。

③ 同时,越来越多的俄国艺术家赴西欧了解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等艺术动向。

(2)发展情况

俄国的现代派艺术既有向西欧现代派艺术学习的成分,也有在俄罗斯传统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资源基础上独立发展的方面。

① 抽象主义艺术

他们最早开始探索和实践抽象主义艺术。代表人物为康定斯基

(1866~1944)、马列维奇(1878~1935)等众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

② “立体—未来主义”流派

早期俄国现代派艺术以20世纪初叶的“立体—未来主义”流派为核 心,这个艺术思潮涉及文学、造型艺术、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在绘画中主要表现为强调反逻辑性,运用文字、拼贴等手段进行创作。

③ “辐射主义”

画家拉里奥诺夫(1881~1964)和贡恰罗娃(H.

,1881~1962)在“立体一未来主义”的基础上于1912年提出了“辐射主义”,强调画面形象的动感及线条向四外辐射的特点。

④ “至上主义”绘画

马列维奇和另外两名未来主义诗人和音乐家合作创作了歌剧《战胜了太阳》,宣布传统艺术的死亡,歌颂新艺术形式的胜利。1915年,马列维奇在此基础上提出纯粹几何抽象形式的“至上主义”绘画。该主义极端排斥绘画中的物象形式,通常把方形、十字形、圆形等几何图案作为它的表现对象。

⑤ 超现实主义绘画

犹太画家夏加尔(M.IIIaraJi,1887~1985)的创作则主要描绘了俄罗斯乡村、宗教和民族生活的内容,并带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色, 其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民族风格。

⑤ “构成主义”艺术

a该主义将雕塑的重点转移到对空间和时间因素的研究上,反对艺术模仿具体事物,认为雕塑应该具有自由形态,能够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形态产生影响。

b“构成主义”的一些观念与注重产品功能的工业设计思想有相通的地方,对实用美术、工业设计产生了影响。后成为苏联工业设计的主要思潮,在建筑领域中也产生了重要的构成主义建筑流派。之后一部分人离开俄罗斯将“构成主义”等艺术思潮带到西方,影响到整个20世纪工业设计和艺术创作的发展。

c“构成主义”雕塑家主要以塔特林(1885~1953)、佩夫斯纳(1885~1953)、加博(1890~1977)为代表。

很难想象,《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朱老是一个美学大家,可文笔细腻到写这种小小书,让人感到很是意外。朱老可以说是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一本经典之作。在《谈美书简》中,朱老以亲身的经验,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而且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这是一本对于美学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们的很需要的参考书。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学术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习,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作品赏析《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1956年,全国开展了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朱光潜先生承认自己过去“站的是唯心主义立场”,“用的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方法”,信奉的是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 到80年代,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而且他讨厌对美下定义,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第三封《谈人》朱光潜先生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它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报的意志“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强调反“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进而强调“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这一命题。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写过一部美学或文艺理论的专著,说不上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等一些误解,朱光潜先生说,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完整体系“是长期发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要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先生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储存的”。生产劳动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这是一个双向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自然经过人的改造而日益丰富化,成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使其在改造自然中“对象化”了,因而也肯定了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日益加强和提高了。人类历史就这们日益发展下去,以至于达到“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第六封《冲破文艺创作和审美学中的一些禁区》“四人帮”统治时期,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部与部分的关系。部分并不能代表或取消全体,肯定阶级性并不是否定人性”。“人道主义”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心和精神生活。人道主义可以说是人的本位主义。”“在文艺作品中人情味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最富于人情味的母题莫过于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在阐释“共同美感”时,朱光潜先生援引了马克思“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论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也就是“人类的共同美感”。第七封《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在这封信里,朱光潜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生理学知识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美与美感,如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而且向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其“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节奏感,而不应一味高昂”“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各有类型”等观点。第八封《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朱光潜先生认为,为弄清形象思维问题,首先需要界定一下“什么叫思维”“思维就是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思维本身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思维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色、声、嗅、味、触之类感官所接触到的形式和运动都在头脑里产生一种映象,这是原始的感性认识”,叫做感觉、映象、观念或表象。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可以经由两种途径或方式,这就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目的都在于获得对事物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把从感性认识所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和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叫形象思维;“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这是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形象思维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九封《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文学是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事物的观念。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艺术门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文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第十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朱光潜先生反对将“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这样的本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称呼硬套到其它时代与民族的文艺创作上去,而主张从“浪漫主义的”或“现实主义的”这样的创作方法的角度,对各时代和民族的文艺作出分析。与此同时,朱光潜先生认为不能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绝对化。“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情感和幻想较占优势”;“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这两种创作方法虽然是客观存在,却不宜过分渲染,像旗帜那样鲜明对立。要“从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第十一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环境”指“行动发生的具体场合,即客观现实世界,包括社会类型、民族特色、阶级力量对比、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总之,就是历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典型环境起着决定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观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恩格斯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看作现实主义的主要因素。第十二封《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悲剧与喜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具有两种不同的审美特性。悲剧与喜剧很难截然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就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分出悲喜,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戏剧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世界对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思考的人是个喜剧。”我们中华民族的喜剧感向来很强,而悲剧感却比较薄弱。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诗的正义感”很强,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好大团圆的结局,很怕看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像我们自己一样的好人因小过错而遭受大的灾祸”。第十三封《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朱光潜先生对来信问到关于学外语和美学问题朋友们提出忠告:“学美学的人入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学好马列主义”;其次,“掌握一种外语到能自由阅读的程度”,“掌握国际最新资料”;第三,“要随时注意国内文艺动态”,“最好学习一门性之所近的艺术:文学、绘画或音乐,避免将来当空头美学家或不懂文艺的文艺理论家”。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绘画/美术”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1&zdhhr-11y13r-436660408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cgwangcom/course/shcoursemobile/zdhhr-11y13r-436660408

在“绘画/美术”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47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