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的曲目

手风琴的曲目,第1张

  溜冰圆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5_246html

  多瑙河之波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4_245html

  杜鹃圆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4_244html

  单簧管波尔卡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4_243html

  小酸梅果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4_242html

  花儿与少年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4_241html

  牧童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3_240html

  小松树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3_239html

  手风琴 夕阳萧鼓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60html

  手风琴 威尼斯狂欢节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9html

  手风琴 时光畅想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8html

  手风琴 琴键上的小猫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7html

  手风琴 玛拉圭那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6html

  手风琴 古巴水彩画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5html

  手风琴 二泉映月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4html

  手风琴 打虎上山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3html

  手风琴 匈牙利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2html

  手风琴 土耳其进行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1html

  手风琴 马刀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50html

  手风琴 化妆舞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47html

  手风琴 黑眼睛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46html

  手风琴 二部创意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45html

  手风琴 颤抖的树叶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44html

  手风琴 士兵的光荣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36html

  手风琴 牧民之歌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35html

  手风琴 江河水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34html

  手风琴 加沃特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33html

  手风琴 傣家泼水节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10_132html

  手风琴卡门幻想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0html

  手风琴白毛女组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58html

  手风琴巴赫 F大调三部创意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57html

  手风琴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4/20080418_1051html

  手风琴 托卡塔与赋格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4/20080418_1050html

  手风琴 诺恩吉亚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4/20080418_1049html

  手风琴 蝙蝠序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4/20080418_1047html

  手风琴 e小调随想回旋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4/20080418_1046html

  手风琴 白毛女 八级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4/20080418_1045html

  快乐的女战士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2/20080214_662html

  快乐的啰嗦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2/20080204_545html

  霍拉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2/20080203_544html

  芬兰波尔卡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9_253html

  颤抖的树叶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9_251html

  巴哈进行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8_250html

  小司机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8_249html

  小牛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6_248html

  小步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1/20080125_247html

  福克斯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09html

  彩云追月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08html

  采茶灯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07html

  步步高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06html

  波尔卡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05html

  阿尔特克波尔卡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04html

  手风琴 邀舞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74html

  手风琴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73html

  手风琴 斯卡拉蒂E大调奏鸣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72html

  手风琴 诗人与农夫 序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71html

  手风琴 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70html

  手风琴 前奏曲与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9html

  手风琴 即兴幻想曲 OP66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6html

  手风琴 春之声圆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5html

  手风琴 施特劳斯 蝙蝠序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4html

  手风琴 京剧脸谱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3html

  手风琴 广陵传奇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2html

  促织幻想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05/20080523_1161html

  九级 练习曲第二首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13_1539html

  九级 练习曲第一首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13_1538html

  快乐的节日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07_1535html

  瑞典狂想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07_1534html

  让我们跳起占卡舞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06_1533html

  乒乓之恋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06_1532html

  娘子军操练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04_1526html

  南泥湾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30_1524html

  迷惑的华尔兹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30_1523html

  雷丽卡利奥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25_1521html

  猫咪的故事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25_1520html

  马里契科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25_1519html

  练习曲第一首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25_1518html

  火之吻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25_1517html

  桔梗谣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21_1516html

  家庭桑巴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21_1515html

  欢乐的眼睛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12html

  花好月圆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11html

  格巴科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0/20081019_1510html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吉尔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7html

  摩托通信兵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6html

  掀起你的盖头来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5html

  长鼓舞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4html

  大地之歌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3html

  东北好地方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2html

  快乐的人们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1html

  音乐会进行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50html

  加洛普舞曲 斯美塔那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49html

  在小宴会上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48html

  谐谑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47html

  西部牛仔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23_1546html

  匈牙利舞曲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14_1544html

  吉格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14_1543html

  九级 阿勒芒德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13_1542html

  九级 练习曲第四首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13_1541html

  九级 练习曲第三首

  http://ccgxyylmcn/channel2/sfq/200811/20081113_1540html

外国乐曲:

溜冰圆舞曲、多瑙河之波、威尼斯狂欢节、拉德斯基进行曲、孤独的牧羊人、匈牙利舞曲、等

中国乐曲:

二泉映月、傣家狂欢泼水节、骑兵进行曲、快乐的罗嗦、打虎上山、江河水、夕阳箫鼓、春节序曲、等

不知是否满意?

手风琴介绍

手风琴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簧片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除了独立演奏外,也可参加重奏、合奏,加之音高固定,易学易懂,体积小,携带方便,因此,手风琴很适合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自娱自乐,也可以很方便的携带到学校、剧场参加演出。

手风琴演奏需要双手同时参与,而且在练琴时,手指尖不停的与键盘和键钮进行不同速度、不同时间的接触,这样便增加了神经末梢与大脑信息的传递机会,手指肌肉的控制能力也相应提

高,久而久之,左脑与右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将会大大加强,反应能力提高,手指更加灵活,经常练习将会提高双手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在读谱并同时进行视奏时,注意力也会相应提高,注意力提高了, 记忆能力也随之增长。此外,当琴发出声音时,耳朵将听到的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需要对声音是否正确、音量是否合适、音符的长度是否符合乐谱的要求等等迅速做出判断,因此练习手风琴的同时也使得眼睛、大脑、手指以及上肢的肌肉同步反应能力逐渐变得快起来,思维速度也随之加快。随着程度的加深,表现能力、想象力与表达能力也会相应的丰富起来。

手风琴的发展以及分类

手风琴属于活簧类乐器。它是借鉴中国笙簧发音原理而形成的。

十八世纪下半叶,中国笙传入欧洲,随即便在欧洲开始出现了一些手风琴的前身乐器,但它们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风琴是由德国人布期曼(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 )在一八二二年创制的,后经奥地利人德米安(cyrillus Demian 1772—1847)在布斯曼琴的基础上,集当时手风琴的各种前身乐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为Accordion的手风琴。直到今天,在欧洲和美洲仍然沿用Accordion这个名称。

手风琴的种类和规格很多,从结构、形态上看,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全音阶手风琴,半音阶手风琴,键钮式手风琴和键盘式手风琴。

全音阶手风琴的结构非常简单,相当于口琴增加了风箱;右手部分有十来个键钮供演奏曲调,左手部分有两个和弦键钮担任伴奏;在同一键钮上,推拉风箱发出不同高度的两个音(与口琴发音相似);琴上没有背带,完全靠双手托琴;全音阶手风琴的最大缺点是不能转调,如若变调则需另换一架琴演奏。

半音阶手风琴首先是为转调带来了方便;左右手两部分的键钮数量都有所增加,加之此琴推拉风箱发音高度不同,所以这种琴音域很宽;半音阶手风琴也无背带,仍靠双手托琴演奏。

键钮式手风琴(亦称新半音阶手风琴)装上了背带,这对双手来说是一大解放;另外推、拉风箱发音高度一致,这样使风箱的变换和运用也获得了很大的自由;键钮式手风琴左手部分的键钮数量大大增加而且排列相当科学,因此沿用至今。

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键盘式手风琴

从此手风琴便分成键钮式、键盘式两大类,二者并行发展。键盘式手风琴左手部分其结构与键钮式手风琴完全一样,只是将右手部分的键钮改为钢琴式的键盘。可能是由于钢琴的原因,这一改进使手风琴这件欧洲民间乐器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最广泛的普及。

透过上述几种手风琴结构类型的变化,大致可以看出手风琴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当今键钮式手风琴主要是在苏联以及北欧一些国家中流行,在其它国家和地区流行最广泛的还是键盘式手风琴。

自手风琴的创制至今,在制造工艺、演奏技巧和手风琴专业音乐创作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变革性的发展。当今西德荷莱琴厂生产的185贝司的高级手风琴,已成为国际手风琴界所惊赞、神往、欲求不得的珍品。现代手风琴不仅可以担任伴奏、独奏,参加重奏、合奏、协奏,而且可以单独演奏古典各派音乐大师们的大型音乐作品的原作。随着手风琴这种乐器的不断完善和演奏技巧的迅速发展,手风琴专业音乐创作引起了众多作曲家们的重视,为手风琴专门写作的作品越来越多。总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手风琴由原来的雏形发展成现在这样完善精美的乐器,其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在乐器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

手风琴是在全世界范围的,最为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在当代,手风琴不仅在专业乐坛上,而且在大众音乐文化生活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国便在特洛辛根市建立了一所手风琴专业学校。到一九四八年学校进而改为州立手风琴学院。在英国,则把手风琴作为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一九三六年建立了“英国手风琴演奏者学院”,为发展英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英国成为手风琴音乐创作最为繁荣、文献资料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在国际音乐组织建有国际手风琴协会,并经常举办国际性的手风琴比赛。在西方一些著名音乐校里都建立了手风琴系,在一些普通大学里,也设有手风琴专业。

在世界手风琴史上,苏联手风琴艺术的发展道路是值得注意的。 众所周知,手风琴在苏联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俄罗斯民间乐器。早在上世纪中叶,即在手风琴刚刚诞生不久,这种新生的乐器就流传到了古俄罗斯。俄罗斯人对这件还不够完善的乐器的热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法表示的,他们对手风琴掀起了一场改良再造的风潮。一时间,在俄罗斯各地,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经过改头换面的手风琴,意大利手风琴,德国式手风琴,多调式手风琴,双排式手风琴,改良式手风琴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过于狂热的行为,大概正是手风琴能够成为典型的俄罗斯民间乐器的重要原因。现在,苏联能生产专供手风琴乐队使用的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手琴,也生产专供管弦乐队使用的手风琴,还有大管、大号、低音大号、圆号、小号、单簧管等特种音色的手风琴。现代苏联生产的最大型号的键钮式手风琴的音域,从大字一组的E1音到小字四组的f 4之间,包托了所有七十七个半音音级,超出了六个八度,这在当今世界乐器王国里也是屈指可数的。

扎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活土之中的俄罗斯手风琴演奏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对手风琴专业音乐创作也发生着积极的影响。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都曾把手风琴用在大型管弦乐队中。尼古拉柴金为手风琴写的奏鸣曲和带有管弦乐队伴奏的手风琴协奏曲,引起国际手风琴界的重视。目前,苏联手风琴界,正在为手风琴在管弦乐队中争取一个固定的席位而不懈的努力着。

我国的手风琴艺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兴起和发展的。 从五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初斯,手风琴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启蒙阶段,并循着从部队到地方、从工厂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这样一条独特的路线,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普及。同时,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部分音乐艺术院校也逐步开设了手风琴必修课、选修课和主修课。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的手风琴教育事业和演奏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内外手风琴学术交流日益增多,专业手风琴演奏队伍和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一九八一年中国音协北京手风琴专业组的成立,一九八三年全国音乐艺术院校手风琴学术会议的召开,一九八四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学会的建立,一九八九年全国手风琴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手风琴演奏艺术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手风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手风琴艺术的繁荣,我国的手风琴制造工艺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天津、上海、营口三家手风琴厂已成为我国手风琴生产的重要基础。其中,天津手风琴厂和上海手风琴厂都成功地研制了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自由低音高级演奏手风琴,分别荣获国家金质奖章和银质奖章。

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手风琴艺术还太年轻,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手风琴基础理论研究上我们还是空白,专业手风琴音乐创作也才刚刚起步,高等手风琴专业教学体系还未形成,完整系统的教材建设更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相信,在我国广大手风琴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继续合作努力下,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特色的手风琴艺术之花,必将在我们社会主义百花园地里,开放得更加芬芳艳丽,手风琴所具有的作用,也必将在发展我国音乐事业、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手风琴基本演奏技巧

一、无视觉触感的需要。

众所周知,其它键盘乐器的键盘平面方向都是向上时。在演奏中,触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通过人体的两种触感来提供:第一是视觉触感,二是手指触感。手风琴的键盘平面和键钮平面却与众不同,是背向演奏者而向外的,演奏中一般要求不看键,因此,演奏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能靠一种触感来提供,即手指触感。这种有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要求我们在演奏中下定要贴键,才能改善手风琴演奏中,人体所提供的触感的不足。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生物的视觉触感是很差的,或者根本没有,但它们的其他器官的异常灵敏,弥补丁这种先天不足。如鼻子的嗅觉,触须的敏感,声纳的导向等等。手风琴的贴键演奏,实际上是增强了手指尖的灵敏度。

二、地面引力偏向影响的需要。

我们在其它键盘乐器上触键时,手指的作用力正好与地面的引力方向相同,地面引力不会对手指产生偏向影响。在手风琴上触键时,手指作用力与地面引力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地面引力对手指会产生偏向影响。当然。克服这种偏向影响,主要是靠手臂力量的自我调节。但如果贴键演奏,手指与键盘之间的摩擦力也能起到一定的,抵消地面引力偏向影响的作用。提高手风琴触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减小动作幅度的需要。

手风琴构造决定了它的音量强弱不是靠右手触键的力度来控制的,而是靠左手的风箱。所以任何靠大幅度的手指动作,对音量的控制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再说,手风琴键盘的硬度与其它键盘乐器的硬度相比,只比电子琴稍硬一些,用不着大力度来按键。而且手风琴演奏的风格,应该是轻捷华丽的,不应带有笨重感。如果我们贴键演奏,这时手指与键盘距离最近,只要以微小的动作就可按下键盘。这样我们才能去掉使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的多余动作,而容易使手风琴的声音效果具有轻捷、华丽之感了。

  摘 要手风琴传统意义上被运用在民间或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的表演中,它从歌剧和轻古典音乐的全部曲目中改编而来。1如今,这种乐器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当今流行风格的乐曲中,如摇滚、流行摇滚音乐等等,有时甚至在严肃的古典音乐会上以及广告中使用。

  关键词 手风琴 音乐风格 传统音乐 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

  手风琴传统意义上被运用在民间或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的表演中,它从歌剧和轻古典音乐的全部曲目中改编而来。1如今,这种乐器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当今流行风格的乐曲中,如摇滚、流行摇滚音乐等等,有时甚至在严肃的古典音乐会上以及广告中使用。

  在传统音乐中的使用手风琴于1829年被发明出来后,就风靡全球,这种狂潮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当时流行的波尔卡音乐。“

  一度波尔卡在1844年春天成为巴黎和伦敦的时尚,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在1844年3月,波尔卡狂热了巴黎:普通民众、公务员、工人…设想一下,只要不是太守旧的人都会在首府的街道上伴随着波尔卡舞动。同时,这种热潮也很快蔓延到波尔多(法国西南部城市)和法国的其它城市。一个星期左右后,这个风暴也席卷了伦敦。波尔卡从这两个时尚、帝权,极具影响力的国家,迅速的扩散到了法国和英国的他城市以及世界的各个角落。”2

  除了1830年到1840年法国贵族在沙龙音乐会上演奏手风琴这一短暂时期,这种乐器一直是与普通老百姓紧密相连的。在1800年末期和1900年早期,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欧洲人迁居到世界各个国家,手风琴也风全球。

  18世纪中期手风琴成为人们喜爱的流行乐器有几个原因:独特的品质导致了新乐器的流行(在大众当中)。首先,他比所有老式民间乐器加在一起的音量还要大,甚至在最狂野的酒馆里的狂乱的舞步声中都能清楚地听见手风琴的声音。她也是“一人乐队”的雏形,就是左手拿着贝斯和弦乐器,右手是旋律的按钮,你可以一起唱,有脚打排子。这种乐器不需调音,随时就可以演奏,但对于早期六角形手风琴设计最独特的是令你的演奏效果不会太差,即使走调了也会听起来很动听。3

  自从手风琴被发明后,已广泛地与世界各种传统乐器类型融为一体,从欧洲的波尔卡和哥伦比亚的Vallenato(一种哥伦比亚民间音乐)到韩国的trot music狐步乐曲。请参阅并入手风琴的传统音乐类型目录。

  有时,某些传统音乐风格可能被某些手风琴风格所束缚,像为施拉莫尔音乐而演奏的施拉摩尔手风琴,或为演奏巴斯克音乐的Trikitixa(一种全音阶手风琴)。很难列举一个国家,手风琴在其音乐传统中不起到重要的作用,他甚至在文学作品中被理想化。4

  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从1910年前后开始直到1960年左右,在流行音乐中会频繁的听到手风琴独特的声音,这半个世纪经常被称作“手风琴黄金时期”。三个演奏者,比其他的更多,开创了手风琴的流行纪元,所有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人:Pietro Frosini和他的两个兄弟Count Guido Deiro和Pietro Deiro。在Vaudeville(歌舞杂耍表演)时期他们的演出遍及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因此而成名。他们为维克多留声机公司、哥伦比亚唱片、德卡唱片、爱迪生唱片、Cylinders和其他唱片公司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录音记录5。他们中的Guido Deiro是1910和1920年之间最著名的手风琴家,拥有跑车和美女,过着明星般的奢华生活6。当时许多流行乐队,例如Paul Whiteman管弦乐队,专门雇佣了手风琴师。

  1929-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歌舞剧院纷纷倒闭。而在这不景气的时期,手风琴师仍就能找到在电台中教授和演奏手风琴的工作, Charles Magnante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美国通俗手风琴家。在他的职业顶峰时期,他每周在无线电广播中现场演奏30首乐曲,在演播室录制8首乐曲7。另一位显著的美国流行乐手是Dick Contino,他和Horace Heidt管弦乐队巡回演出,被列为世界最著名的手风琴演奏者。他创下为The Ed Sullivan Show(美国电视综艺节目)演出队表演48次的记录8。此外,在1930年、1950年到1960年期间,John Serry, Sr和Shep Fields and His Rippling Rhythm多次在百老汇剧院巡回演出爵士乐;著名的音乐家、手风琴演奏家Myron Floren在Lawrence Welk(音乐剧综艺节目)的出色表演,又掀起了手风琴的狂潮。然而,随着1950年末期和1960年早期摇滚乐和新一代年轻人的出现,手风琴渐渐退出了流行音乐,因为新生代认为手风琴是他们父辈和祖辈们喜爱的轻松愉悦的音乐的缩影,并不是他们所喜爱的时髦的,流行的,时尚的音乐。

  这种乐器也经常用在迪斯尼歌曲《鲸鱼的传说》中,《唐老鸭》歌曲《嘎嘎嘎》中,也经常用在圣诞节背景歌曲《圣诞果》中。

  在古典音乐中的运用

  尽管手风琴最初被人们认为是一件民族乐器,但使用它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也越来越多。现存最早为手风琴而写的音乐会片段是由巴黎手风琴师、业余作曲家Louise Reisner**于1836年写成的,至今还广为流传。

  俄罗斯作曲家Piotr Ilyitch Tchaikovsky,在他的C大调管弦乐组曲2号中加入了全音阶手风琴,简单地在第三乐章中添加了一点谐虐、滑稽的色彩。

  意大利作曲家Umberto Giordano,在他的歌剧Fedora(1898)加入了全音阶手风琴。

  1915年,美国作曲家查尔斯,在他的管弦乐2号中加入了全音阶手风琴(或六角形手风琴)——还有两架钢琴、钟琴、竖琴、风琴、齐特琴和泰勒明电子琴,手风琴部分——仅为右手演奏部分。上述全部乐曲由作者为全音阶键钮式手风琴而写。

  第一个专门为半音阶手风琴(能演奏半音阶的12个音)谱曲的作曲家是Paul Hindemith,1921年,他在Kammermusik No 1,中加入了脚踏式风琴,由12个演奏者演奏四个乐章,但后来他将原脚踏风琴的部分改写成了手风琴。其他的德国作曲家也为手风琴谱曲。

  1922年,奥地利作曲家Alban Berg奥尔本伯格,在他的里程碑式的歌剧Wozzeck第7乐章中加入了简短的手

  风琴舞台表演部分,在美国,几位作曲家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其中包括John Serry, Sr,他的特色体现在为传统手风琴和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写作中。

  在20世纪的前半叶为手风琴谱曲的著名作曲家是:

  ·Virgil Thomson: Four Saints in Three Acts (1928) 《四位圣者的三幕剧》

  ·Serge Prokofiev: Cantata for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op 74 (1936)《纪念10月革命20周年大合唱》·Paul Dessau: Mother Courage (1936) and Die Verurteilung des Lukullus (1949)

  ·Dmitri Shostakovich: Jazz Suite No 2 (1938)《爵士第2组曲》

  ·Jean Fran·aix: Apocalypse According to St John (1939) 《圣约翰的启示》

  ·Darius Milhaud: Prelude and Postlude for "Lidoire" (1946) 《"Lidoire"的序幕和终曲》Henry Brant: All Soul's Carnival (1949) 《灵魂嘉年华》

  ·George Antheil—of Ballet mécanique fame: Accordion Dance for accordion and orchestra

  (1951) 《手风琴和管弦乐的舞蹈》

  ·John Serry, Sr: American Rhapsody (1955), to name a few[16] 《美国狂想曲》

  自由低音手风琴在古典乐中的运用尽管手风琴表演者和组织者努力把手风琴作为一种严肃乐器带到古典音乐世界,并想进一步突破成为严肃音乐圈的主流,但并没能如愿,直到一些著名的手风琴师或多或少地摒弃了传统低音手风琴,接受了自由低音手风琴,作曲家发现自由低音手风琴更吸引人,也容易谱曲,因为它从低音和预制按钮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尽管早在1912年被发明出来,手风琴直到20世纪中叶才开始普及,被古典手风琴师所“发现”。丹麦手风琴师Mogens Ellegaard,被许多人认为是手风琴革新运动之父,他介绍手风琴时这样说道:“ “我起初完全没有手风琴这方面的文化,除非你把手风琴文化定义为“oom-pah-pah”或那一类东西。自由低音手风琴不存在,当我还是小孩子时他完全不被大家所了解,在那个时代手风琴世界处于光荣的孤立之中,与外面的音乐世界隔绝,音乐会对于我们是由Frosini,Deiro节目或民俗类节目所组成。获得正式、高品质教育的可能性在手风琴方面几乎为零。手风琴不被任何一所高等院校所接受……独奏者、最好的乐者只能通过夜总会、星期六演出等地方使用它……这就是我还非常年轻时所做的事。“

  Ellegaard继续说:“但是在1953年第一架自由低音手风琴在丹麦被采用,巧合的是,我是最早得到这种乐器的学生之一……1957年,钢琴家Vilfred Kjaer也是我国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为我写了首协奏曲,通过他热心联系,他将组织Jubilesse infameuse举行世界首场公演,这为低音手风琴带来了希望,但无论怎样这仅是开始。也是巧合,在那场音乐会上,作曲家Ole Schmidt正坐在观众席上,他不赞赏Kjaer的作品,但很喜欢这种乐器,他后来坦率地告诉了我。所以我挑战性地写了更好的曲子。1958年,他为手风琴和管弦乐写了《交响乐的幻想和急速乐章》,这是由一位好作曲家第一部为手风琴而作的真正严肃的作品。”9

  作曲家指挥的《交响乐的幻想和急速乐章》由丹麦广播交响乐团首次公演,Ole Schmidt对这次演出发表了评论“我过去憎恶手风琴直到遇见了Mogens Ellegaard,他使我决定为他写一部手风琴协奏曲”。

  其他丹麦作曲家迅速步了Schmidt的后尘:

  Niels Viggo Bentzon为手风琴写了协奏曲(1962-63),为六个手风琴队,弦乐队和打击乐队谱写了《在动物园里》和《交响协奏曲》。

  Per N·rg·rd写了手风琴独奏曲《Anatomic Safari》(1967),手风琴和管弦乐《回想》(1968),他从师丹麦手风琴学院主任Lars Dyremose门下。

  Karl Aage Rasmussen写了《发明》(1972)

  Hans Abrahamsen写了手风琴独奏曲《合组歌》(1977-78)

  Steen Pade,Nrgrd的学生,写了一部手风琴协奏曲和三个独奏作品:《绕道远足》(1984),《开花

  的日子》(1987)和《装饰乐段》(1987)Vagn Holmboe谱写了《奏鸣曲》。

  在欧洲,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演奏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人们认为这种乐器在音乐殿堂中值得认真的研究。

  时尚和开拓的作曲家如Sofia Gubaidulina, Edison Denisov, Luciano Berio, Per Norgard, Arne Nordheim, Jindrich Feld, Franco Donatoni, Toshio Hosokawa, Mauricio Kagel, Patrick Nunn 和 Magnus Lindberg为自由低音手风琴谱曲,这种器乐越来越频繁地与新音乐和即席创作的群体融为一体。

  在美国,很少听说自由低音手风琴,直到1960年,通过音乐大师的努力,手风琴的成就能与古典钢琴作品相媲美,尽管在大的音乐场景下从没成为主流,但这种与传统古典音乐的集合推动了年轻的手风琴师与古典音乐最大限度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此之前是从没体验过的。

  当在国家最好的音乐会场演奏时,许多美国乐器演奏家在诠释管弦乐自由低音的独特性能上的表演是成功的。这个过程中,他们鼓励同时代的作曲家为这种乐器谱曲,包括重要的管弦乐艺术家John Serry, Sr,一位音乐会手风琴师,独奏者,作曲家和爵士合奏者,也在广播电视直播中演奏,是20世纪早期的杰出的

  古典音乐家和指挥家,他的经过改良的诗歌艺术为正式音乐会使用的乐器——自由低音手风琴获得了尊重。此外,他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协奏曲》在1966年完成,展示了这种乐器广阔的管弦乐的潜力。

  近来,由于把大众风格和古典形式融合在一起,并且广泛地应用了自由低音,Guy Klucevsek赢得了声誉。纽约的William Schimmel,创作并表演了许多风格的乐曲,是“五度音”类型自由低音系统的主要倡导者,并与斯特得拉低音系统进行广泛的合作。

  在加拿大,几位表演者也力推自由低音手风琴作为整个北美管弦乐合奏的一个重要成员,在这些主要的表演者、教师和作曲家中,Joseph Macerollo作为当代和古典作品的演绎者收到了广泛的欢迎。

  参考文献

  1Henry Doktorski,《Guido Deiro》中CD小册子说明:《完美录音作品》第1卷

  2Charles Keil, Angeliki V Keil, Dick Blau,的《欢乐波尔卡》(坦普尔大学出版社,Philadelphia: 1992), 9, 11

  3Christoph Wagner,《关于手风琴如何改变世界的短暂历史》。六角形手风琴的CD小册子说明,有不同艺术家演奏。

  4Wallace, Len《手风琴——大众的乐器》(1989)

  5《手风琴的黄金时期》,作者Flynn, Davison和Chavez,第3版本(Schertz,德克萨斯:Flynn联合出版公司,1992)

  6Henry Doktorski,《Deiro兄弟和他们的手风琴》

  7编辑Helmi Strahl Harrington《Charles Magnante的故事:美国伟大的手风琴家自传》,或Zello Cassolino第四版(Harrington艺术中心,2002)

  8《手风琴人》:《传奇Dick Contino》(父子出版,佛罗里达首府塔拉哈西,1994)

  9Mogens Ellegaard,在访谈中引用《加拿大通讯:古典手风琴社会》

  研究方向:手风琴演奏与教学

  (文章来自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6级研究生/婷婷)

本书是献给从事手风琴教学和演奏工作的同行及广大手风琴爱好者的一本综合性的实用手风琴曲集。

在曲目编排上,本书力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从基本训练入手,既有适用于初学者的初、中级作品,也有也供专业人员演奏的乐曲。在演奏技巧的编写上,突出了风琴传统的演奏方法,也注意吸收和运用钢琴等乐器的表现手法。

本书所选曲目既有外国名曲,也有中国乐曲;既有欧洲古典时期以来一些音乐大师的名作,也有特别适合于手风琴演奏的探戈、伦巴、爵士及民间舞曲。读者从中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查看全部>>

手风琴第二圆舞曲是七级曲子。《第二圆舞曲》是由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前苏联肖斯塔科维奇作曲的音乐作品。手风琴是一种既能独奏,又能伴奏的键盘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从历史上来讲,琴的种类和规格很多,从结构、形态上看,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全音阶手风琴、半音阶手风琴、键钮式手风琴和键盘式手风琴。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在布斯曼的基础上,集当时手风琴的各种前身乐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为accordion的手风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54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