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一、七夕节的来源
七夕节来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户贫苦人家,家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牛郎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子一起度日。嫂子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
一天,有许多美丽的仙女下凡游玩,在河里洗澡。牛郎听了老牛的提议,偷偷取走了织女的衣裳藏了起来,织女找不到自己的衣裳,没有办法和其他仙女一起回到天上,便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结婚以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知道了这件事,勃然大怒,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生生把一对恩爱的夫妻给拆散了。老牛不忍牛郎妻离子散,就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谁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也动了恻隐之心,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二、七夕节的流传从那以后,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就会有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架起一座鹊桥,牛郎带着儿女在鹊桥之上与织女相会。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七夕之夜定情长生殿,立下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后人,从此,七夕定情的风俗就流行了起来。
七夕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扩展资料:
牛郎织女的传说
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之一,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因为有一条“爱情”的主线,善良的人们就把鹊桥相会的夜晚定为“情人节”。现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认可。
这个故事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织女三星像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虽然如此,也不能织布成纹,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驾车。
《史记天官书》描述天体运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其北织女,织女,天孙女也”句。河鼓,就是牵牛星,中间大星,左右两小星,这就是牛郎和一对儿女的原型。织女星,又名天孙,这也是神话中织女是天帝第七孙女说的来源。
到汉代末年,《古诗十九首》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已经把织女和牵牛看成一对情人了。所以秦汉时代应该是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阶段。湖北云梦睡虎地区出土的“秦简”中就有了“牵牛以取(娶)织女而不果”的记录。
“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在南朝梁时殷芸的《小说》中已有粗略的梗概。当时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周处的《风土记》,都有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而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搜神记》中“田昆仑”和宋初《太平广记》中“郭翰”这两则故事,对明清时代牛郎织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响。
“田昆仑”的故事传说,田昆仑是穷汉,一天看到三个仙女在河中洗澡,于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结果两个年长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风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后来嫁给了田昆仑。他们生了个儿子田章,后来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现了儿子田章寻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是这郭翰是个“姿度美秀,善谈论,工草隶”的文人,说他有天在庭院中观月,忽见织女下凡,两人情投意合,就私订了终身。此后,织女夜夜来往于天上人间。有一天织女忽然对郭翰说:天帝知道此事后,命我不许再来,我们永别了。
这郭翰悲伤成疾,织女在天上知道后,派了个使女下凡,赠诗两首,其中一首说:“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这则记述可以说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文人化。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这一天,中国古代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
—七夕节
中国一般把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但是随着国外文化的交流,每年的公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也会过。 七夕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等,在这一天女性会偕同闺中好友一起祭拜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因为传说里这也是牛郎织女一年中见面的日子,所以也被认为是爱情的节日。 织女是传说中王母娘娘手下负责纺织天边云霞的女仙,她纺织的技术高超,可以织造出万变的云霞,但因为王母娘娘每天都要,所以一直十分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休息,生活的十分苦闷。后来在去凡间洗澡的时候被牛郎藏了衣衫只能嫁给了他。 织女逐渐被凡间的生活吸引不愿意回到天上,但是王母娘娘发现织女下凡之后大怒,直接抢了织女回来,并且划下了宽阔的银河阻挡牛郎织女相见。后来经不住织女的哀求就规定两人可以在七夕这天见一次。 所以七夕是织女和牛郎相见的节日,织女又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民间的妇女们就会在这天摆上时令的瓜果,对织女进行祭祀,希望织女可以保佑自己也拥有一双和她一样灵巧的双手,可以在针织女红上娴熟,这就是“乞巧”。 在这天女子们还会玩“穿针乞巧”的游戏,就是比赛穿针。大家摆上自己的彩头,结彩线,穿七孔针,穿得越快,就代表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除了穿针还可以投针,就是将绣针放入形成水膜的容器里,看针是不是能漂浮、或者在容器底部形成图案,这个玩法在明清十分盛行。 “乞巧”是因为女子们在古代需要以女红的高低来评价她的德行,女红好会增加女子婚姻幸福的可能,所以古代女子十分重视乞巧节,当然除了“乞巧”,女子们一般还会在这天祈祷织女保佑自己婚姻美满,未生育的妇女也会祈祷织女保佑自己早日生子。 中国人的情人节应该是哪一天2 七夕节or元宵节,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到底是哪天? 在很多人印象中,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其实这是千百年来的一种误解,真正的古代情人节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这天。 七夕节,在古代被称作“乞巧节”,起源于汉代,是指女子拜祭纺织高手、女红大师织女以乞求心灵手巧的意思(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后来又演变成求子、求美等寓意,是古代以女性为主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唐宋时期很流行,也有些地方称七夕节为“女儿节”(这一天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娘家)和“晒书节”(这一天把书拿出来晒)。 其实,中国古代历史上,七夕节并不是情人节,只是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加上古代文人的描绘,最著名的如宋代诗人秦观在《鹊桥仙》诗中描写这一天“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慢慢的就有了情人节的味道。 到了清末明初,这一节日逐渐淡出,到了现代,随着西方情人节在中国的流行,人们给七夕节赋予了新的内涵——情人节。 那么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到底是哪一天呢? 答案是: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农历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男男女女相约一起逛庙会、闹市,猜灯谜,赏花灯,看舞龙舞狮,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我们知道,古代未出嫁女子平时不得出门,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独守在自己的闺房里,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有句古语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这个意思。一年到头,只有在元宵节这一天,她们才会约着闺蜜们一起上街玩耍。比如杜丽娘,在闺房里经常感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而年轻男子呢?为了功名,往往是寒窗苦读,或者红袖添香。同样元宵节这天,风流才子们就会到大街上吟诗作对,展现自己的才华,俊男少女,才子佳人在这一天,因缘际会,一见钟情的,最终成了对方的心上人,等后来男人考中功名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关于元宵节最有名的诗,就是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诗最能体现当时元宵节晚上灯火辉煌、尽情狂欢的景象,特别是最后一句,讲的是一对恋人在这一天一起游戏玩耍又互相牵挂的爱恋之情。 中国人的情人节应该是哪一天3 中国真正情人节是哪一天你知道吗? 虽然七夕和元宵节都声称自己是中国版的情人节,但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版情人节的节日叫上巳节! 上巳节是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见于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琉球亦有此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而“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有个很独特的风俗,它同时是政府为男女青年举办的狂欢节,《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其中的“奔”便是指男女于户外各自约会,在河边的男男女女除了临水沐浴,此时于聚会期间的私情欢爱并不算违反常礼规范。人们也在这天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高禖为何人众说纷纭,通说女娲,尚有简狄、伏羲、勾芒等说法。 春游踏青也是上巳节的习俗,人们又会野餐、采花。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好时机,此时野合有所不禁。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但近世仍未绝迹,清光绪《善化县志》中就有记载。 近年一些上巳节习俗式微的汉族地区也有复兴上巳节的趋势,亦因为有春游踏青、男女相会谈情的传统,部分人认为相比传统没有约会习俗的七夕,上巳节更适合称为“中国情人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