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可以这么说:
闽南话:闽南语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在唐朝、北宋迁移致福建南部,发源地为福建泉州。现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广泛分布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和汕尾市地区、珠三角、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被广泛使用。
分支:潮汕话,台语
分布区域:
闽南语主要分布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新罗区的大部分和漳平市大部分、分布地区广阔,三明地区大田大部分、尤溪部分、宁德市的福鼎、霞浦小部分、蕉城区小部分、福清部分地区:福清市渔溪镇的部分自然村,一都乡的王坑的部分自然村,上迳乡、音西乡、阳下乡、东张等镇,宏路镇的龙塘,圳边、周店等村。泉州的回族和满族,蒙古族也会使用流利的闽南语,不在回族乡的泉州回族也会闽南语,闽南语在南方尤其被广泛使用。
唛唛 你唛搁唛搁偷偷离开(发音:mai mai li mai go mai go tao tao li kui)
(意思:不要 你不要再不要再偷偷离开)
唛唛 你唛搁唛搁偷偷离开 (意思:不要 你不要再不要再偷偷离开)
唛惊我不会 放你一人治那 (发音:mai gia wo bu hui bang li ji lang di hia)(意思:不要怕 我不会 放你一人在那
你想祙有人靠有人会疼 (发音:li xiu mei wu lang ko wu lang ye tia ) ( 意思:你想要有人依靠有人会疼)
唛呐 你雨伞雨伞赶紧打开(发音:mai na li ho sua ho sua ka gin pa kui)(意思:不要呐 你雨伞雨伞赶紧打开)
唛呐 你雨伞雨伞赶紧打开(不要呐 你雨伞雨伞赶紧打开)
唛闹 落大雨你淋雨我艰苦 (发音:mai nao lo dua ho li lam ho wa gan ko)(意思:不要闹 下大雨你淋雨我难过)
落大雨我没你会艰苦(发音: lo dua ho wa mo li ye gan ko)(意思:下大雨我没你会难过)
闽南语的常用语:
你好——li hou哩厚
大家好——dai gei hou逮给厚
吃饱了没——jia ba me(mei)假爸么/假爸美(后者为台湾音)
多谢——do xia多呷
再见——zai gian (第三音)
闽南语的日常用语:
打招呼:比较正式的交谈:你好!——你好!(līhe)
熟人打招呼通常会问:吃饭了没?——呷饭了没?(jia bèng mie) /吃没?(jiǎmia)
问路:XXX在什么地方?——XXX在什么所在?(XXX di xia mi so zai)
或者是省略一点的说法:XXX在哪?——XXX在哪?(XXXǐde)
这是哪里?——这是何落?(jià si de lo)
称谓:老人家通常没有直称,多数会区别性别称呼:
阿伯——阿伯(a bèi)阿婆——阿嫲(也可以用做奶奶的称呼)(a ma)
叔叔——阿叔(a z)阿姨——阿姨(发音同普通语相同)
闽南语简介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地区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
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潮汕话、雷州话、汕尾话(古代河南话)、学佬话等;在台湾亦被称为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Hokkien)或咱人话(台闽字写作咱侬话)。
闽南语说去玩了,有多种表达,但似乎更多地使用去“挑达”一词。“挑达”谐音:剔桃、铁桃、踢桃,等。诗经·国风·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闽南语取“挑达”这词来表达游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