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勃兰登堡协奏曲》关于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创作缘由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巴赫应了当时的勃兰登堡侯爵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的邀请而作,1719年巴赫为科滕大公利奥波德赴柏林选购钢琴的时候认识了这位侯爵大人,巴赫曾为他演奏。另一种说法则是巴赫在科滕创作了这些作品,并在接到邀请之后略加修改,献上了这6首作品。可以肯定的是,1721年3月24日,这些杰作和一封在我们看来措词相当谦卑的信一起寄给了勃兰登堡侯爵。
2、《马太受难曲》马太受难曲(Matthuspassion)BWV244,是一部清唱剧受难曲,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于1727年(在莱比锡担任教会指挥时),内容是根据马太福音里有关耶稣的受难。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英语:StJohnPassion)是巴赫两部完整的受难曲作品。整部作品演出时间长达3小时。
3、《哥德堡变奏曲》这部作品长期不受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前半叶。女大键琴家兰多夫斯卡(Landowska)的公开演奏及录音。之后,1955年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将其选作自己的第一张录音作品。而现在,哥德堡变奏被视为巴赫作品中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
4、《音乐的奉献》音乐的奉献(英语:TheMusicalOffering,德语:MusikalischesOpfer,BWV1079)是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一组卡农和赋格键盘曲集。整部作品的音乐主题为一段六声部里切尔卡,是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指定的。巴赫也将这段旋律称作“普鲁士赋格”。
5、《b小调弥撒曲》整首《b小调弥撒曲》的创作年份差不多有25年。研究巴赫的生平的学者一般都同意,巴赫本人并不打算创作一首真正的拉丁弥撒曲。 其中垂怜经及光荣颂,是1733年为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驾崩及奥古斯特三世加冕时所采用的音乐(因为奥古斯特三世信奉罗马天主教)。其他乐章则在不同时期中创作。
1、《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2、《勃兰登堡协奏曲》伟大的德国作曲家JS巴赫 (1685-1750)以精湛的对位技巧赋予复调音乐无限的魅力。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他众多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组。全曲共6首,每首的乐器组合各不相同。
3、《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1741年出版。全曲32段,全部演出40-80分钟。这部作品长期不受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前半叶。女大键琴家兰多夫斯卡(Landowska)的公开演奏及录音。
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
作者:(德)巴赫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码:53
·版次:2003年7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套装数量:1
内容简介
本曲集是通过深入研究巴赫的音乐风格,在比较众多权威版本并综合一些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定而成。在曲集中适当地编加了一些速度、表情记号以及对装饰音演奏的说明,旨在尽可能忠实于原稿的基础上,便于初学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巴赫的音乐风格,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第1至12首是为初学者而作的12首小前奏曲。其中第1、4、5、8、9、10、11首发现于巴赫指导他儿子学习用的《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剩下的5首则来自于巴赫的朋友、巴赫最热忱的崇拜者凯尔纳的手抄本。这12首小前奏曲最早由FK格里彭克尔收集并出版,曲目顺序按照调性同名大小调级进上行的规律来排列。
第13至18首是为初学者作为的六首小前奏曲,来自于福克尔的版本。其曲目顺序为巴赫本人所编排,分别为C大调、c小调、d小调、D大调、E大调、e小调。
第19首c小调二部小赋格曲,由凯尔纳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这首赋格是否为巴赫本人创作还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他人所创作的小提琴二重奏。
第20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大约为1732年创作于克森。以福克尔藏本为原稿印制。
第21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根据《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的手稿印制。
第22至23首是两前奏曲与小赋格曲,分别为d小调和e小调。其中e小调完全根据巴赫的手稿印制。d小调略带有管风琴音乐的性质,格里彭克尔所用的手稿已遗失。
第24首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来源于凯尔纳的手抄本。
巴赫的《音乐的奉献》(有几首键盘乐曲,也有几首未写明固定演奏形式)和《赋格的艺术》(未完成,原意用何种乐器演奏不清楚)都是复调艺术的伟大精品。《音乐的奉献》是1747年他同长子威廉·弗里德曼访问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宫廷时,根据皇帝指定的主题所作的一系列即兴创作。他先作了一首六部赋格,回到莱比锡后,又改写了一首三部的键盘乐里切卡尔、一首六部键盘乐里切卡尔、十首卡农和一首四个乐章的长笛、小提琴与通奏低音的三重奏鸣曲。《赋格的艺术》有十八首最严格的卡农和赋格,采用了最复杂的对位手法。
《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
1、《勃兰登堡协奏曲》
1721年巴赫收集了他的六首最好的协奏曲献给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这就是著名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Concerto)又名伯兰德伯格协奏曲,
展现了绚丽多彩而又富于独创性的对比,华丽而高超的复调手法,活跃而宏伟的旋律,可以说,巴赫用这首作品把大协奏曲这种当时已经趋于过时的体裁推向了最后的高峰。
2、《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3、《b小调弥撒曲》
巴赫于1733年写成了这部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Kyrie)和“荣耀颂”(Gloria)这两段,是为了奉献给萨克逊的选侯西格斯蒙德三世(Sopsmundm)的,当时这位选侯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长官,后来成为波兰的国王,
巴赫将这两段乐曲奉献给他并附有一信,请求选侯指派他为选侯的宫廷作曲家,信中还说:“这两首作品可以算作我的作品中非常有特殊意义的乐曲。”巴赫所说的完全是事实,这部作品确实是巴赫有非常意义的顶峰作品。
4、《平均律钢琴曲集》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GuidoVon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
5、《法国组曲》
法国组曲是巴赫献给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的,其中前五首包含在《为安娜玛格达莲娜的键盘曲集》,第六首是后来追加的。
作品大约写于1722-1725年,主要创作时间仍属于科藤时期(1717-1723),这段时期确实是巴赫创作器乐作品的一个高峰期。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死亡赋格曲黑色牛奶的含义是作为人类生命之源的牛奶却是黑的。
这首诗原题为“死亡探戈”,策兰在罗马尼亚文译本发表后改成“死亡赋格”。让人想到巴赫晚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赋格的艺术”。赋格一词来自拉丁文fuga(即幻想的飞行),是一种在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复调音乐,在巴赫手中变得完美。赋格建立在数学般精确的对位法上,其呈示部或主题,总是被模仿呈示部而发展的”插曲”(称为对句)打断。呈示部往往较短,与其他对句唱和呼应,循环往复。
据说,在奥斯威辛司令官的住宅常传出巴赫的赋格曲(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1944年,苏联作家西蒙诺夫(Simonov)在他的报告文学中,记述了某个纳粹集中营的日常生活:“许多高音喇叭播放震耳欲聋的狐步舞和探戈。从早上到白天,从傍晚到夜里一直喧嚣不停。”
众所周知,肖邦的直系前辈不多,他的艺术非常独立,富于自由创新,这在音乐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只有有限的几个音乐家具备这样的才能。对他有些影响的是我们现在不太熟悉的胡迈尔、费尔德、杜塞克等人,以及他所推崇的巴赫与莫扎特,尽管他和李斯特过从甚密,但是我们在作品风格中不太容易发现他受李斯特的很大影响,而李斯特却是贝多芬嫡传的一脉。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全音乐的全部和终结”
肖邦如是评价巴赫的这套作品。肖邦在书信集以及同时代人的一些回忆中有散论巴赫的一些言语,我们不妨抄在下面。
伦茨回忆录:
我问大师:“公演之前,您还要不要练琴呢?”肖邦回答:“我所做的准备就是整整两个礼拜闭门不出,只弹巴赫的作品,从来不练自己的曲子。”
缪勒夫人日记 :
一天上午,肖邦一口气弹了14首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我对大师这种非凡的记忆力赞叹不已,他却说:“巴赫的作品怎么能忘呢!”
杜布阿夫人回忆录 :
肖邦常说: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也是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研究
巴赫是职业音乐家发展事业并取得成功的捷径。
马蒂亚斯回忆录 :
肖邦的每个学生(无论程度如何)都必须练习克莱门蒂的《名手之道》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大师说过:“要想有长进,这是最好的方法。”
德拉克洛瓦日记:
肖邦认为: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种见解使我感到惊奇。
我们试看这封比较重要的回忆:
我们谈起了音乐,这似乎使他感到很高兴。我请他说明,是什么东西使音乐给人以一种逻辑的感觉?他于是给我解释和声与对位,说明在音乐里面,赋格又如何与纯逻辑相适应,并让我了解,精通了“赋格”曲式就能理解音乐里的一切道理与旋律展开的因素。我想,要是我能懂得这些为那班肤浅的音乐家所断 然不懂的东西,我将会多么高兴啊。它使我领会到了一些真正的哲学家在科学中 发现的那种快乐,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真正的科学,并不象我们从它字面上所理 解的那样,好象是和艺术相当无关的一部分学问似的。不,它决不是那样的科学 ,根据象肖邦这样的人的看法和见解,它本身就是艺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艺术也并不象一班普通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种没来历的空洞的灵感,自己盲目地活动,或者只是表现了一种花花绿绿的东西,事物的外表而已。不,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这里,我再回过头来看看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区别。正如肖邦对我所说的那样 ,“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莫扎特却从来不这样。他的作品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节奏,各部之间虽也很和谐,但却能独自成章,恰到好处。这也就是对位,就是“一点对住一点”的意思所在。他又说,一般都是在对位之前,先学和声,这就是说,先从音符的承续学起,逐渐再学和声。在柏辽兹的音乐里,则是先弄好和声,然后他再去尽可能完美地填充乐程。
肖邦对于巴赫的重视可见一斑,巴赫的平均律曲集是他经常研究的,它在里面吸收了很多结构的技巧,肖邦的大量音乐语汇富于浪漫气息,可是精巧的结构安排几近于古典,这与巴赫不无关联。巴赫非常重视赋格的技巧,写了大量的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是几乎所有音乐家的必修,包括贝多芬,贝多芬年幼时便由老师传授巴赫的平均律键盘钢琴曲,这套曲集哺育了很多音乐家。赋格曲式,凡是听古典音乐的应该都比较熟悉。我自己的体会是,赋格简单来说就是在对位的基础上主题的一种发展曲式,但不同与奏鸣曲式,比奏鸣曲式更复杂一些,虽然二者有传承的关系,但赋格很大程度上节奏比较平稳单一,有时候听觉上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也难怪有人说赋格是八股文,奏鸣曲是小说。先不说赋格所表现的内容,赋格曲式却是音乐思维必不可少的,在那个时代,一个音乐家要是没有写出几首像样的赋格,那么会被视为缺乏音乐思维的表现,贝多芬因此年轻的时候被某些论敌借此讥讽过。赋格曲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结构,主题不断地显现,不断地隐去,不断地发展变形,最后回归,形成以比较均衡的调性布局,给人一种非常立体的美感,相比奏鸣曲式确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很多人极其耐心地品尝巴赫这些作品中的结构美,获得比听觉上更深入的享受。肖邦说只有赋格才是音乐中纯粹的逻辑,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肖邦的很多作品肢体脉络都是很精致,即使是一些即兴曲也是这样。他在研究巴赫德音乐中很大程度上获得的是肢体脉络的组织形式,并且把这些形式放在浪漫化的外表上了。肖邦作品的内蕴非常强,恐怕也得益于此,精雕细琢的让人每次品味都有新东西。听肖邦的音乐,五光十色的音色和旋律中有某种东西在控制着,想象力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游荡,那些很浪漫的夜曲也是如此,这些和声、色彩、旋律以及那些精灵般的装饰音都在比较平衡的调性上展开,并且很少越过界限。肖邦的音乐思维与巴赫确实很像,但是肖邦却又是独创的。深入肖邦的音乐,会感觉到一种比较高贵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具备鼓动性的感官特性,但是却深刻的让人心弦颤动,这是平衡匀称的结构加上特殊的音乐素材带来的独特美感,他的很多作品需要一种宁静的心情去体验,他写的似乎是情感的自白书,每一首作品都似乎是一种终结和遗言,诉说着心底最诚挚的感情,没有情感的嘈杂和不安,只有一种几乎安详的生命体验,这种内容不是贝多芬式的结构能表现出来的。
音乐的逻辑,这一点对于肖邦来说很重要,他探索的途径和贝多芬不一样。对于浪漫派作曲家来说,能否给大量的不断涌现的灵感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始终是个问题。古典音乐家一贯构造比较庞大的作品,浪漫派音乐家灵感都非常丰富,想象力非常自由,尤其擅长小规模的音乐表现模式,而钢琴无疑是首选。贝多芬选择了管弦乐,钢琴也是他的试验田,肖邦选择了钢琴,管弦乐只是烘托钢琴,不起到主要作用。这种选择是很正常的,也不值得奇怪。从哲学上讲,情感的肆意妄为会导致价值的紊乱和丧失,反映在艺术上就是漫无目的的遨游,这一点困扰着很多浪漫派文学家和音乐家,肖邦寻求音乐的逻辑,也是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点,以使自己的音乐作品真正具备内涵和生命力,给人一种启发,美感是重要的,但是仅仅是美感还不够,美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触发,内在的价值才具备持久性,规范了的情感才具备值得回味的价值。贝多芬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力求使主题简短明确,越是干巴巴的主题越好,以便在结构的安排上和调性的布局上自由一些,这样造成作品的骨架非常结实,一触摸就让人感觉到力量的涌动,但这也却符合贝多芬的情感表达。肖邦的情感绝对不同于贝多芬,他比贝多芬更敏感、更为柔弱,他没有贝多芬的那种明确的指向性,即便是在肖邦最炽热的作品中,听众依然可以发觉那不是在呐喊发泄,实在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对美好的寄托,只是形式变化了一点而已,从这一点说,巴赫与莫扎特应该是肖邦的榜样,莫扎特是肖邦的神,巴赫是肖邦的形,经过肖邦的萃取,终于身形具备。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肖邦没有巴赫的那种热情的情感,巴赫有神的寄托,其虔诚的信仰是非常热烈的,肖邦却是孤独的,解救他的永远是那种对美好事物的依恋,肖邦临终的时候,画家克维亚特科夫斯基为他花了几张画,留下了这样的话:肖邦像泪珠一样的纯洁。我认为极其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肖邦。肖邦如果研究巴赫的B小调弥撒,我不知道他会作何结论,至少我认为,这部作品中的赋格尽管出神入化,但不符合肖邦的情感,而赋格的艺术和音乐的奉献,他肯定会非常垂青的。我们看到肖邦与贝多芬对待巴赫有着不太相同的态度,尽管两个人都非常崇拜巴赫。肖邦说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我认为也不是很恰当,这取决于力图表现的内容。贝多芬力求突破赋格这种古老的曲式平衡的一面,融入奏鸣曲这种比较富于戏剧化的曲式中,但保留了赋格发展的逻辑和紧凑,使得作品更富于动力性,给人一种不同于一般赋格的奔腾活跃感,这也是结构变化必然带来的感官特点。我们知道贝多芬晚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赋格,但是不同于肖邦所推崇的巴赫,是在奏鸣曲基础上的某种融合,但是贝多芬的音乐有着指向性,结构的安排始终不会像巴赫那么匀称。贝多芬有两首赋格非常值得注意,均出于他的弦乐四重奏中,一首是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第三号的末乐章,一首是原定晚期四重奏第13号的末乐章,前者统称成小赋格,后者被习惯于称为大赋格,比较这两首作品与巴赫的赋格,很明显贝多芬动力性强,巴赫匀称性占优,巴赫的更精美,贝多芬的更粗犷。以肖邦的情感和理念,他不会赞成贝多芬的赋格吧。
我们看肖邦自己说的: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我们再看他对贝多芬的评论: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
我们一听音乐,就反反复复会遇到法则这个名词。从广义上说,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包括音乐,否则就是混乱。我们的情感凝结起来,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要符合音乐本身的法则,我想这一点是肖邦所力图贯彻的,因此巴赫和莫扎特始终是他的榜样,他们的音乐中存在着某种永恒的法则,规范着情感的表达。而贝多芬的音乐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法则的破坏,尽管他的音乐有一种巨大的结构美感,并且在剧烈的冲突中保持着平衡,但是却近乎一种音乐法则破坏后产生出来的怪物,这个怪物以专断的意志统一着整部作品,让人惊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让人难以忍受。肖邦说贝多芬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这话说得尽管有些过分,但还是比较客观一点的。贝多芬的晚年,一切发生悄然的变化,“专制的暴君开始大赦天下”,奏鸣曲式几近瓦解,自由平衡逐渐复归,很多人说贝多芬的很多晚期作品富于自由浪漫性,但这些作品中精巧的结构安排,更富于肖邦所推崇的美感和趣味,那里面恢复了秩序和法则,音乐的气氛呈现出一片安然恬静,认真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贝多芬的这一转变令人深深地感动。也许贝多芬的性格和经历,影响了他的情感表达,使得他经历了这个令人激动的过程。肖邦,自始至终谨守着自己的音乐理念,没有太多的冲突,一贯探索着符合永恒法则的情感表达方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这也是音乐的不同走向而已。
浪漫派大量的音乐家对贝多芬推崇备至,他们把贝多芬中期的作品那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作为自己的先驱和榜样,寻求动力性的和声与结构,力求使得作品激动人心,肖邦守着自己的那片天地,寻求养育情感的最适宜的土壤,这些土壤无疑在巴赫与莫扎特那里最容易找到并且获得精心改良。肖邦的音乐似乎是良好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生长出来的鲜花和树木,但是我们能借此否定那些在沙漠中生长出来的仙人掌和胡杨么?贝多芬的作品结构很明显和巴赫、莫扎特、肖邦的不一样
在调性的布局上面,也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来
肖邦的作品赋予独立性,和贝多芬的传承关系并不是很多
但是不能否认贝多芬对肖邦没有影响
肖邦非常喜欢贝多芬的第12奏鸣曲,并且照搬了这首奏鸣曲的结构
写成了知名的第2奏鸣曲,而贝多芬这首奏鸣曲却经常遭到忽视,很少有人注意,要弹肖邦与贝多芬,从这两首奏鸣曲入手最合适不过了
月光奏鸣曲也是肖邦非常喜欢的,总之吧,肖邦不侧重于作品的动力性,所以结构安排的比较适中宽和,作品的听觉便不会像贝多芬那样充满力量和气魄,楼主最后总结出来的一段话我认为非常好,音乐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我还是比较侧重于沙漠里面的仙人掌和胡杨,原因只是品味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