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人生三境》( 王蒙 )原文

跪求《人生三境》( 王蒙 )原文,第1张

  人生三境

  王蒙

  逆境:人生的考验与挑战

  人总会遇到逆境,政治上被打击被列入另册是一种;碰到什么天灾人祸伤亡病痛也是一种;被有意陷害是一种;确有毛病,结果卷入某个不光彩的事件案件也是一种;再简单一点说老婆或老公要打离婚,儿子或女儿吸毒也是一种。有时候无缘无故地被一些流言蜚语所中伤,被一些风言风语所攻击,被一些文痞小丑所诬蔑,或许谈不上是陷入逆境,但也会造成自身的困扰。

  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当你受到至爱亲朋的背叛,当你受到市长的不了谅解直到冤屈,当你的劳动成果被诬蔑被损害,当你的诚实和善良受到恶意的怀疑,当你所最最轻视的不学无术的流氓无赖卑鄙小人耀武扬威颐指气使起来,就是说当黄钟喑哑,瓦釜雷鸣的时候,谁能不失望,不气冲牛斗,不恨不得拼一把呢?

  而当你确有缺失,弱点,错误并造成了严重乃至最严重的后果的时候,你能不灰心丧气,情绪一落千丈吗?

  但这也是最要紧的时候,你能不能稳住自己,能不能有足够的承受力,能不能不歇斯底里,能不能保持理性和尊严,能不能在困难中保持清醒,反求诸己而决不怨天尤人,也不必急于强词辩护,同时采取最可行的对应策略与步骤,尤其是不采取任何不智不妥无效有害的言语和行动。

  这是考验,这是挑战,这是要真本事的事,这又是课堂上学校里并不教授的本事。

  顺境:也许会成为陷阱

  人不仅会遇到逆境,也会偶尔或短期地碰到一通百通,一顺百顺,甚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升的时候。顺境之哦那个同样孕育了活孕育着更多的危险。表现为:会有一些格调不高的人包围着你,侍候你,歌颂你,向你表示衷心,向你汇报情况。你很难一概拒之于千里之外,你常常不能免俗地认定这样的人对你也有好处,至少是有用处。你以为你能够驾驭他们,但是你忘记了被这些人包围的另一面是正直正派的人离你远去,好人堆你失望。慢慢你对好人们也失望起来,好人堆你冷淡,你也对好人们冷淡。慢慢你就变质了——变成被趋炎附势的小人培养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大哥大”了。

  这里关键是清醒。当一个人到处吹捧你的时候,他也可能是藉此在吹捧他自己。你处于顺境中,你会成为一些人的旗帜,棍棒,招牌,附身符。你的一些诤友可能躲开你。你会从而变得日益庸俗,势利。你会有意无意之中搞成一个自己的小山头小团体,自以为得计,其实是下滑。

  第二个危险是顺境会带来某种方便直至某种特权,于是你享受其中,你玩物丧志,你贪婪无度,你违法乱纪,你自取灭亡。

  第三个危险是 顺境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和陶醉,于是你依恋顺境,你盼望顺境永远伴随着你,于是你拒绝苦干,拒绝点滴积累,拒绝学习进步,拒绝再像普通的工作人员那样生活和工作,拒绝任何委屈和一时的艰苦。你变得娇气和神经质,你变得气迷心窍和不辨是非。

  第四个危险是顺境专长人的脾气。你会易怒易悲,动辄伤害旁人,反而容易自处。

  第五第六第七,说也说不完。这里还要强调一个危险,一个本来有自己的专长和专业素养即有真本事真实力的人,长期处于顺境,将变得乐于到处曝光、讲空话、写序言、题词、剪彩、留影、宴会、荣华富贵、养尊处优,最后变成华威先生,变得一无所长,成了混混,成了寄生者,万金油和饭桶。

  记得周谷城先生对我讲过,解放初期,一次毛主席找他谈话,谈起了革命的曲折过程,毛主席说他深深的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周老便说,“陈年国共也是失败之母”。毛主席问什么意思,周老便说:“成功者易于骄傲、腐败、争权夺利呀!”毛主席沉吟了一下,周老怕毛主席不高兴,连忙说:“主席例外!”而毛主席说:“你讲得对!”

  俗境:生命的简单重复与“瞎浪漫”

  在当前人们聚精会神地搞建设的情况下,也许大多数人难于碰到特别的逆境和顺境,更多的是一种俗境:工作不好不坏,专业过得去但不出色,也并非滥竽充数,客观环境一般化,身体、心情、收入、地位、处境都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样的日子过得平常、平淡、平凡、平静、平和。这几个“平”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运气。我国南方就把“平”字当做一个吉祥的字。香港将“奔驰”(车)译成“平”字就很有趣。但这样的平常状态很容易被清高的、胸怀大志的、哪里也放不下的或多愁善感的人们视为庸俗。这样的生活有着太多的重复,太多的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太少的新鲜感、浪漫和刺激。静极思动,人们长期处在相对平静的生活中也会突然憋气起来,上起火来。契科夫就很善于写这种对平凡的小市民生活不满意的人的心态。

  这里有一个杀伤力极强的名词叫做“庸俗”。和配偶生活了许多年,双方都没有外遇,着似乎有点庸俗。饮食起居都有规律,没有酒精中毒,没有服用毒品,没有出车祸又没有患癌症,这是否也有点庸俗呢?没当上模范,没当上罪犯,没当上大官也没当上大款,没当上乞丐也用不着逃亡,没住过五星级宾馆大套间也没露宿过街头,没碰上妓女也没碰上骗子,没碰上间谍也没碰上雷锋,那怎么办呢?庸俗在那里等着你呢。

  对于这样的庸俗之怨庸俗之叹我毫无办法。我在年轻时最怕的也是庸俗。写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对抗庸俗。我甚至认为,许多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革命,不是像工农群众那样是由于饥饿和压迫,而是由于想拒绝庸俗——随波逐流、自满自足、害怕革命、害怕牺牲等等。后来,积半个多世纪之经验,我明白了,庸俗很难说是一种职业,一种客观环境,一种政治的特殊产物。商人是庸俗的那和平生活是庸俗的吗?英雄主义的政治与大众化的政治,究竟哪个更庸俗呢莫非庸俗需要疯狂来治疗?而一个人文博士,刚出炉的PHD,摆出救世主的架势,或是摆出只要有实惠可以向任何金钱或权利投靠的架势,究竟哪个是庸俗呢?真是天知道啊。诗是最不庸俗的吗?有各种假冒伪劣的诗,还有俗不可耐的诗人——我曾刻薄地开玩笑说这种诗人把最好的东西写到诗里了,给自己剩下的只有低俗和丑恶了。革命阵营中也有庸俗,除非革命永不胜利,革命永不普及,革命成为格瓦拉式的小股冒险。画家、明星、外交官、飞行员、水兵和船长这些浪漫的工作中都有庸俗者。正如行行出状元一样,行行也出庸俗。想来想去倒是恐怖分子绝对地不会庸俗。而另一方面滥用庸俗这个说法,孤芳自赏,如王小波说的只会瞎浪漫,则只能败坏正常与正当的人生。

  庸俗不庸俗主要还是一个境界问题,一个文化素养、趣味问题。与其哀哀地酸酸地悲叹或咒骂旁人的庸俗,不如自己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品位,扩大自己的眼界,同时理直气壮地在正常情势下过正常的生活。现如今流行一句话,叫做“大雅若俗,大洋若土”。真正的雅或洋并不是拒绝至少不对大众、一般、快餐、时尚、传媒、蓝领痛心疾首。阵阵难过的雅或洋并不会致力于表示自己的与俗对立,特立独行,天高云淡。只有旧俄作家笔下的乡村地主,才会留下十余年前在彼得堡听戏的戏票,时不时地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不俗。

  俗人并不可怕,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一切,排斥一切高尚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再向恶俗方面发展。还有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是自己已经俗得可以了偏偏以高雅自居,张口闭口都是旁人的庸俗。例如喜爱吃喝,绝非大恶,毋宁说那也是人生乐趣中的一部分。因贪吃贪杯而挥霍、而钻营、而丧失尊严、而丑态毕露那就是低俗了,而进一步用大吃大喝为手段结交坏人。共谋犯罪、巧取豪夺、违法乱纪,那就不仅是恶俗而是罪恶了。而如果是自己吃完了立刻抨击吃喝呢?

  至少,也还可以提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建议: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不论你的工作你的专业是治国平天下还是宇宙地球,是争夺冠军还是清理厕所,是花样无穷还是数十年如一日,你总可以读点名著,看点名画,听听音乐戏曲,赏赏名山大川,用人类的文化、祖国的文化点缀丰富一下自己的局促的生活吧,用艺术的自然的美丽来补充一下抚慰一下自己的平凡的日子与难免有时感到寂寞的灵魂吧,着比孤芳自赏自恋自迷强得多啦。

  一 生存与学习

  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一扇窗子,多一种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多一重生命。

  二 我是学生

  有价值的思想是美丽的,学习着是美丽的,思想着是美丽的,认识着的实践是美丽的。

  三 人生之化境

  这就是说,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不仅善读书,更要善于在生活实践中汲取了悟,既学到书本知识,又学到另类知识,既学到身外之学,又学到身内之学。

  四 人际二十一条

  自市场经济进入中国以来,几乎没有人不去崇拜人际关系,甚至作为一种“学”来教授。不过“人性恶不一定只属于别人”,“人际关系是双向的”,要躲避“同盟”,还有非战车论。那么我自己所奉行的人际准则有哪些呢最好的人际关系是“忘却”,这又是什么意思

  五 我的无为观

  “无为”本是道家哲学,尽管我们要“学学老子”,但也要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无为观”。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做那些无益、无效、无趣、无聊的事,更不是去做蠢事。无为是要理智地把握好“不做什么”。无为是一种效率原则、养生原则、成事原则、快乐原则。

  “无为”是一种境界

  求诸人莫若求诸己

  “饥饿效应”与“陌生化代价”

  人比人,气死人?还是学学老子

  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才

  有一种人“生下来就过时”

  六 什么是价值

  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人生总要有所珍视和眷恋

  困惑:价值的尺度是什么

  “低调原则”与“价值民主”

  “狗屎化效应”与真理的追求

  七 人生健康论

  生命的健康固然需要有健壮的身体,但这绝不是生命健康的全部意义。真正的生命健康乃是非痛苦的、非歪曲的人生。

  一个具有普泛性意义的人生价值标准

  “大”境界与“小”乐趣

  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

  八 人生处境论

  人的一生总要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境遇中,无数的不同特定境遇连续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线段。这个处境线段既不可能是圆的,也不可能是直的,你会遇到逆境、顺境和无奈的俗境,你也会因此而产生种种不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也会在同类的境遇中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这正是许多人境遇相同而命运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所在。

  俗境:生命的简单重复与“瞎浪漫”

  激情的抑制与理性的选择

  “畏惧”是什么

  纸老虎怎样变成了“纸老鼠”

  等待:一个无奈下的积极概念

  九 大道无术

  “道”是自然、规律、必然、真理;“术”是技巧、手段、本事,二者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然而在人生的历程中,道非常道,术非常术的事则是屡见不鲜的了。

  中国人的一种“概念崇拜”

  “术”与“道”之异同

  大智无谋与“小花活”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我的人生经验与“惭愧”

  十 人生之有为

  此前,提供的多是“否定式的忠告”,这无疑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排除法”。如果人的一生能够知道不要去做什么,不能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那么就称得上是大智者、大哲人了。在本章中我提出了“人生即燃烧”的命题,并从我如何决定了自己的一生的选择的经历,讲述了如何把握自己命运的道理和怎样去获得成功;讲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话题,这也许会为哪一片“死水”激起新的浪花吧!

  人生即燃烧

  “冷”与“热”的平衡

  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

  超脱是一种更大的境界

  悲壮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不可”——在这里留下你的“记录”

  十一 享受老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里没有伤惋,也没有无奈,不管古今人们对此做何解释,黄昏至少是一种壮美。你不欣赏或不去欣赏不会欣赏,不等于那美景不在。所以要“享受老年”。读一读本章中的“黄昏哲学”不仅对步入老年的人们可能是有趣的,就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也会有意义。

  我的“黄昏哲学”

  我宁可没朋友也不要“异化”

  朋友没有绝对的

  “友谊不必友谊”

  怀旧的滋味与品位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不要讨人厌

  惟“专长”是不倒的倚托

  座右铭:笑向夕阳觅古诗

  只要心儿不曾老

  十二 人生漫笔

  既然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哲学,那么我们真该用哲学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这种哲学的态度,至少应该是求实的、两点论的,而不应该是形而上的、偏激的,只有这样才会减少人生的曲线的弯度。

  我的处世哲学

  我喜欢幽默

  善良

  不设防

  逍遥

  安详

  做好你自己的事

  宽容与嫉恶如仇

  杂多与统一

  雅与俗

  忌妒

  恭喜声中话轻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68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