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白》里,所有的杀人动机都不是仇恨,而是欲望。
真正杀死森口老师女儿的并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过是制作出能直接杀害森口老师女儿的电击设备,从而获得别人对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制作出的电击器并没有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所以他才会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将森口老师的女儿丢进游泳池,这直接导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掩人耳目销毁证据,而是他觉得少年A没能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但他可以。
森口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平静地讲述了这件事以后,就开始准备复仇。
而她复仇的第一步,就是欺骗这两个孩子,说自己已经将艾滋病的血液混合着牛奶,并让少年A和少年B喝下。
随后森口老师离职,告别了这个班级。
这个班新来的老师叫维特,恰好是森口老师的丈夫——樱宫正义的追随者,他信奉樱宫正义的“用爱来感化孩子”这一观点。
森口利用这一点,指引维特每周去看望少年B,而此时的少年B已经被艾滋病和愧疚折磨得失去了理智。在维特老师持续的看望下,少年B越发疯狂,甚至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但是少年A发现了自己其实并没有患上艾滋病这一事实,甚至他也不在乎这件事。只要得到母亲的注意,无论是染上艾滋病,自杀,甚至是杀人都没有关系。
对于生命的寡淡,使得少年A决定在毕业典礼上弄出个大新闻——他在毕业典礼的讲台下安装了一个炸弹,这样就可以得到母亲的注意,哪怕一次。
没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上,炸弹并没有如期爆炸,原来是森口老师拿走了炸弹。森口了解少年A的性格,知道死亡对这个学生来说并不是最大的报复,森口甚至告诉少年A,那个炸弹已经被转移到少年A母亲的办公室里——也就是在刚刚,少年A按下了遥控炸弹爆炸的按钮。
少年A跪了下来,终于是得到了恶报。
而森口此刻也流着眼泪笑着说:开玩笑的呢。
《告白》讲述不仅是主角的复仇,更是对庇护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他的小说《彷徨之刃》里也有对于《少年法》的批判,相比于《彷徨之刃》,《告白》里对于这项法律的思考要更阴暗,也更深刻一些。
本人是一名烧脑**狂热爱好者,纵使头脑风暴使我快乐,可我在第一遍看《告白》的时候仍觉得有点吃力。阴暗压抑的画面配上较为欢快的音乐,凌乱的剪辑和大量的自述,无疑加大了观众理解这部影片的难度。
《告白》的主要人物有三人:女老师、少年A和少年B。从故事本身来看,**更像一个精心安排的复仇计划。女老师报以复仇者的怜悯,对学生进行了一堂关于生命的教育课。整个过程可谓摧残人性,变态至极。影片没有追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推理,重在描述不同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尤其是那些撕心裂肺的瞬间还有一念之差。有部**曾说,杀掉一百个人后,你心中还能去爱别人么?要么爱人,要么杀人。这长大成人,有时候怎么就那么难了。
有人说以暴制暴才是真理。以暴制暴的后果就是如影片那样,只是少年A和少年B的人生以后会正常吗?一条命毁掉两个人的生命外加两个少年的人生,这个等式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把两个少年关到劳教所里或者直接枪毙掉好了。
女老师的复仇是因为爱女被杀,少年A杀人是因为要得到母亲的关注和爱,少年B杀人是因为要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少年A交往的朋友。《罪与罚》说没有人能够决定另外一个人的生死即使那个人罪无可赦。《告白》里的罪是一种无辜,更是人性的一种原罪。残忍吗?但不要忘了,真正的残忍的是我们这些大人,而不是那些小孩。小孩只是犯了罪。
〖见字〗第536期
原来所有**都在讲爱
01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怦然心动》
02
“你觉得我们的爱可以创造奇迹吗?”
“我想可以,正是因为爱每次都把你带回我身边。”
——《恋恋笔记本》
03
请抬起你的头,我的公主,不然皇冠会掉下来的。
——《罗马假日》
04
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侧耳倾听》
05
对于我们最爱的人,不说永远,只说珍惜。
——《时空恋旅人》
06
“我养你啊!”
——《喜剧之王》
07
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整个世界。
——《两小无猜》
08
爱就意味着,你永远不必说抱歉。
——《爱情故事》
09
最深和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
——《天使爱美丽》
那只是拍**的一种手法,其实质的意义,是每个人去看了,感觉到不一样的感受罢了。具体的意思是无法说出的,一种让观众看后,引发你去回想,实际上就是嚎头手法。
我昨天看了日本**《告白》,当看到老师说到,她四岁的女儿是被13岁的学生A和B害死时,我就看不下去了,这部**的手法和《罗生门》有几分相似之处,但内容和情节实在不敢苟同。
**里的人物和内心世界,是不同于常人的心态尺度,看完整个片子,不管是视觉血腥残暴和心理强烈扭曲来说都是一种冲击,看完**的人压抑难受,我非常反感这种**,直白宣扬人性无聊,消极,丑恶,自私,硬生把看到的生活环境描写成人间地狱。
什么是人间地狱,只有做恶死去的人才知道,如果活着的人想知道,就去看影片吧,当你难受时,就明白。
压抑很久,像一口气喘不上来,在网上查了一下其它人的影评,有人提出片子反应了许多重要问题,像是师生亲子关系如何有效沟通、校园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惩罚该如何拿捏、如何与疑似有问题的学生相处来预防犯罪、如何落实个别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规章是否该检讨等等,适切地用个人的自白故事点出当今教育出了问题的因果所在,不否认社会风气也是影响着人性行为指示,所以希望大的环境能是一个良性循环,进化人性的丑陋。
其中有人提,这种片子,也只有日本人才拍的出来,倒是一语点醒,这个片子只能说从侧面反应出日本人这族类的心胸的狭隘。他们确实不同于其它社会的人,表面的冷静,内心的狂乱,人性无聊变态恶心的颠峰之作都会出自于这类人之手。唾泣陋视这种嚎头。。。。。。
我相信大环境中,存在瑕疵,就像“人无完人”道理,但总存在大体的方向性,在日本也有宣扬美好,励志的影视,而且还拍摄相当不错,像宫崎峻的动画作品集,得到世界影视的肯定。人类是非常需要有精神力量支撑的,曾经感动过多少年青人的《烈驹》《阿信》。。。。。。
所以让我们来多多欣赏美好事物,多多体会人间亲情,多多享受温馨时光,多多回味内心感激,多多相信人性的情爱。
一个你加一个我,像接力棒,转递宣扬着心中的信任与和蔼,还有我们同共的大爱。。。。。。。
**《告白》是2010年中岛哲也执导的一部日本悬疑片。观看这部**之前我跟很多人一样以为是一部浪漫的爱情**,但是其实是一部在不声不响的残忍中完成复仇大计的黑色剧情片。**讲述女教师森口的女儿爱美在学校泳池溺亡,警察调查结论是意外事件。森口悲痛万分,但其实他心知肚明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名男生退下泳池。她不声不响制定复仇计划,在几个月之后的班会上,向凶手宣告,“这件事不会就这么了结,我会用超乎想象的方式来对你们进行惩罚。”,而所谓的“告白”正是指对凶手下的战书。森口辞去工作,展开报复行动,她用的手段不是以牙还牙式的惩罚,而是罪与罚的最高阶惩罚:诛心。
凶手时两个未成年人,下村、修哉是直接凶手,但面对老师的拷问他们不以为意,在他们心里生命渺小到可以随意践踏。修哉发明了一个类似电棍的东西,为了测试性能竟然不满足在白鼠小动物身上做实验,而要以女老师的女儿为目标证明自己虚妄的不凡。爱美还小抵受不住电流导致在泳池溺亡,面对下村毫无悔意的做法,森口的复仇是掐灭他人生的希望,让他始终活在黑暗当中。这才是比灵与肉的惩罚让人绝望的存在。
森口在结尾说的:从现在开始是你重生第一步,开玩笑的!
这是曾经凶手假装悔恨站在窗边佯装跳楼时对森口的嘲讽,“开玩笑的”意思是你以为我会跳吗?不,不可能的。被逼疯的下村,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在房间变得疯疯癫癫。对他们精神的折磨才是终极惩罚。
这其实是一部很丧的**。我们总以为孩子小不值得一般计较,实际小朋友很明白自己身上有一层童真的外衣,儿内在有多邪恶只有他们自己卸下伪装之后才心知肚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