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浪漫主义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西游记的浪漫主义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1张

西游记》的浪漫主义特色

《西游记》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一)奇特的人

《西游记》中作者创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奇特人物。比如:孙悟空,他出生的地方就很奇特。作者把他的出生设计在东胜神洲敖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上,通过“天地真秀,日月精华”的孕育,破石而出,显然是个“天产石猴”。而他所学的本领不是一般的十八般武艺,而是有七十二种变化,可谓是变化无穷。他那“上天下地,翻江搅海,担山赶月,换斗移星”的壮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奇人就有奇宝,那特别武器——“定海神针”真是奇妙至极,那么重的定海神铁,在孙悟空手里却能够变化自如: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孙悟空靠这块神物变化而成的金箍棒,搅地府,闹天宫,在向西天取经的路上,击败了不计其数的妖魔鬼怪,克服了重重的艰难险阻,许多的妖魔鬼怪都败在这条能大能小、变化自如的金箍棒下。作者吴承恩借用这条金箍棒,运用在孙悟空身上,通过孙悟空来表现“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的壮举,从而表达出作者自己的匡世救民的思想内涵,引人入胜。作者赋予孙悟空不仅有一条神奇的金箍棒,还赋予了很多神奇的特征。看他身上的是根根毫毛,却能随心所欲的变化;他的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他的火眼金睛能善辨人妖和善恶;他的大公无私,正直有义,积极乐观,敢于反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事业,勇敢奋斗,这是古代英雄人物的特点。同时,作者又赋予他人类的弱点又极像猴子的特性:秉性骄傲,争强好胜,好出风头,急躁冲动等。作者始终把他作为一个机智勇敢、不怕生死的人来描写,只是不同于一般的人,而是具有动物的外形和超人的本领的奇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神奇的东西,孙悟空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英雄人物,也正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才使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故事中,像孙悟空这样的奇人还有很多。不但孙悟空是个“奇人”,而且那位性格懒惰、蠢笨的猪八戒也称得上是“奇人”。大家知道,猪八戒一出生就闹了个天大的笑话:天蓬元帅触犯天条,被贬下凡间,却错投到了猪胎,长成了一个长嘴大耳、身粗肚大的黑猪。而且他的毛病也很多,比如:贪恋女色,好占小便宜,对孙悟空心怀嫉妒,遇到困难常常动摇……当然,作者插入这个猪八戒的形象,目的应该是用来体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同时也增加一些喜气的气氛,使故事情节更为真实。他虽然傻气十足,还经常说愚蠢话,甚至办愚蠢的事。可是他的本领还是不错的,比如他那风里来雨里去的能力,手握九齿钉钯,打起仗来也很勇敢,又很搞笑,当然他也就成了孙悟空的好助手。

《西游记》中的众多妖精,作者在他们身上溶入了社会生活中人的欲望和思想感情。作者写他们作恶害人正是反映现实社会中一切邪恶势力。作者写他们除了具有人的欲望和情感外,还写了具有动物、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理习性,如白耗子精,居住在深洞;杏树精手拿杏花,长着胭脂般的面容;蜘蛛精,肚脐里可以放出无数丝缕等。但他们又不是自然界生物的原型,而是某种物类所变化而成的精灵,他们的所作所为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给读者强烈的想象。作者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还塑造了很多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似妖非妖的艺术典型,作者奇妙的把人、妖、兽结合起来。在这些典型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间社会中人的思想性和秉性之类的社会属性,也能看到兽的外形与习性之类的自然属性,并且可以了解到妖怪的神通、超人本领等传奇性。人、妖、兽奇妙结合,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以人的社会属性为主导的艺术典型,使人读了回味无穷,久久难忘。作者巧妙地把猴的特点、妖的本领、人的个性和谐地巧妙地统一在一起,自然地、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总之,《西游记》中的奇人真是太多了,除孙悟空、猪八戒外,还有沙和尚,二郎神、哪咤,妖精中的牛魔王、铁扇公主等,举不胜举。他们都是神通广大,变化多端,法力无穷的,作者对他们的描写也花了不少的心思,作者对他们的描写的手法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二)奇特的环境

作者设置的环境很奇特,经常跨越时空的想象,极度夸张。当我看着书时,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经常看着看着,自己仿佛来到了奇丽多姿的幻想世界中。作者把孙悟空放在“鸟语花香,无忧无虑”的花果山。孙悟空在不伏麒麟管,不伏凤凰辖,又不受人间王位所约束的自由王国里,过着“山中无甲子,岁寒不知年”的逍遥自在生活。在那里,猴子们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看他们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模的摸,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松树林下任他玩,绿水池边随洗濯。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是作者理想的“快乐之土”。同时,作者还注意以现实为基础,幻化出天宫、地府、龙宫,以及西天路上种种险山恶水。作者让孙悟空去闯龙宫,搅地府,闹天宫。不仅阎王爷,就连东海龙王也被孙悟空闹得战战兢兢,惊恐万状,甚至那位掌管“三界”、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几乎也被赶下宝座,被迫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天宫曾被欺骗管过“御马”,作过“未入流”的“弼马温”,住过“齐天大圣府”,权管过蟠桃园,上至三十三天的兜率宫、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下至掌管人类命远的幽冥地府,都是孙悟空随意往来的幻想环境。不过,孙悟空战斗的环境主要还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西天取经历经十四年的漫长岁月,长途跋涉十万八千里。虽然孙悟空有腾云驾雾、翻筋斗云的本领,但为了保护法师唐僧,还是要艰苦步行,在地面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东土大唐走到西天的。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们不知有多少自然险阻挡住去路;不知有多少妖魔作怪想吃唐僧肉而带来痛苦。但一个个灾难都被孙悟空的不屈不挠所斩尽荡清。作者创设这些这些奇特的环境,目的在于把英雄人物放置在险恶的环境里,与一切邪恶势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这个幻化的世界里,作者吴承恩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任意在天际翱翔。不仅在时间上不受限制,而且在空间上也没有制约。比如:太上老君在八卦炉前炼丹,天兵天将在南天门站岗守卫,玉皇大帝坐在灵霄宝殿上,掌管着天上人间,阴森恐怖的森罗殿上,阎王、判官掌管着人世的生死,东海底的水晶宫里,老龙王在发号施令,那些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在波浪中滚翻。这些天宫、地府、龙宫等都是现实社会的一个个缩影,都是为理想英雄人物所设置的典型环境。

(三)奇特的故事

孙悟空所做的事也是神奇莫测的。比如:他为了保住花果山这块神圣的“乐土”,竟然冒着很大的危险飘洋过海,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得了超人的本领;为了找件称心如意的兵器,他竟敢闯进龙宫索宝。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千辛万苦,他终于获得了如意金箍棒;为了保持永久长生,不受地府阎王的主宰,他还敢闯进地府索取生死簿,勾消猴类的名号;为了蔑视权位,他树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为了战胜西天路上的恶魔鬼怪,他还变化各种古怪的物类;至于他身上的那许许多多的毫毛,更是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真是神乎其神,变化莫测,栩栩如生。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作者设置的奇事也很多。比如有方圆八百里“寸草不生”的地方;有“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灰”的火焰山;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的“流沙河”;有搧一搧就可以把人搧出八万四千里的“芭蕉扇”;有四肢俱备、五官俱全、形状如三岁孩童,吃一个可活四万七千岁的“人参果”;有饮了水就可以怀胎的“子母河”……这些事例,真是光怪陆离,美不胜收的,给我们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久久扣住了我们的心弦。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是在一个假想的天地里,攫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变幻现象作为魔术性形式来描写故事或人物。正如《西游记》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是离奇的,甚至是用超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就其本质来说,又是真实的、典型的、深刻的,并且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不是凭空虚造的。《西游记》这本小说就是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一部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浓烈的作品。它所描写的人物并不是按照现实生活中原来人的样子来加以描写、刻划,而是经过高度的艺术夸张的手法,使之具有很强的幻想色彩和理想成分。《西游记》中的人物虽然是奇特的,夸张的,但并不使人感到荒诞和不可理喻。比如孙悟空虽然有奇妙的变化,但他所变的东西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熟悉的东西。变化后所做的事也使人们感到亲切有趣,容易理解的。为了战胜妖精,他可以变化战术钻到妖精肚子里进行挖心战术。这当然是夸张的、虚幻的,甚至是荒唐的,但他在妖精肚里那种头顶脚踢的奇特战术,又容易使人们理解。为了惩治凶恶狡猾的老魔鬼,他从妖精肚里出来,还怕妖精不老实,便从头上拔根毫毛变作绳子,系在妖精的心肝上。当妖精出尔及尔时,他便在空中牵着绳子往上一提,往下一放,像放风筝一样,弄得妖精痛苦难当,只得求饶。这种情形,乍看上去是非常荒唐的情节处理,但仔细回味却又感到非常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小说中,作者注意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小说中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

总之,这种真与幻的结合,就像春天放风筝一样,虽然是五彩缤纷的风筝,任意在天空中飞舞,但它飞得再高再远,还是会让读者感到有一条线拉在作者手里。也就是说,《西游记》虽然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它却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因此,它能使读者明知虚幻而不觉其幻,情知非真而信以为真,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浪漫主义小说说到底就是理想主义,西游记是神话小说,整本小说都是在幻想、离奇等下描述。人物造型也是在作者理想下塑造。个人理解西游记不单纯是本神话浪漫注意小说,有兴趣你可以看下黄易大师的《文明之谜》中关于西游记的看法。

http://tiebabaiducom/p/194835020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西游记》的情节、思想、语言都很有浪漫主义色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55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