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蒙古舞的千字介绍

求蒙古舞的千字介绍,第1张

蒙古民族历来是欢歌乐舞的民族,宴会、婚礼、庆典、体育竞赛无不既歌且舞,而且宗教舞、宫廷舞、民间舞有着难以截然划分、千丝万缕的因缘关系,统治者宫廷中的盛大宴会,还保留着民间即兴舞蹈的习俗。《出使蒙古记》记载:“当他们举行盛大宴会时,他们全都拍着手,并随着乐器的节奏跳舞,男人们在男主人面前,妇女们在女主人面前。”蒙族民间舞如《踏歌》、《倒喇》、《筷子舞》、《酒盅舞》,至今流传在民间,成为娱乐性强的集体舞。

《踏歌》

蒙古族进入中原之前,流行氏族部落的集体舞,形式是绕树踏歌。《蒙古秘史》中有一段记载,说是立忽图刺(成吉思汗的叔祖)在成为合罕(部落的领袖)时,在豁儿害纳黑川举行了庆典,“蒙古之庆典则舞蹈筵宴以庆之”,既推举忽图刺为可汗,所以要“绕蓬松繁茂树而舞,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绕树而舞或围成圆圈起舞为游牧民族舞蹈的原始形式。“在繁茂的树阴下,跳舞欢宴,把杂草踏烂,地皮也踏破了”(均见《蒙古秘史》)。古代蒙古的游牧部落以“库伦”的形式居住,每个“库伦”都是圆形的,部落首领的帐篷居中,其他人家层层围着它,所以他们习惯于围成圆圈载歌载舞,还喜欢顿足踏步(莫德格玛《蒙古舞蹈文化》),元代从草原进入大都市仍流行这种舞蹈形式。而且在宫廷巍峨的殿堂里,宴会上也欢舞踏歌,《辍耕录》记载:“黄羊尾,文豹胎,玉液淋漓万寿杯。九殿高紫帐暖,踏歌声里欢如雷。”至今蒙古族民间的《安代》中还保留着这种即兴踏歌(还有移步动作)的形式,虽有种种不同的传说,但从动作特点看是和踏歌一脉相承的。莫德格玛的研究认为是《德布恩勒特踏舞》。

《倒喇》

《倒喇》(蒙语又歌又舞的意思)和现在流传于内蒙古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舞》(头上顶碗)以及广泛流行于鄂尔多斯民间的《筷子舞》、《酒盅舞》等,和佛教舞《灯舞》、《珠腊》都有很密切的渊源关系。《历代旧闻》曾谈到:“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清代人吴长元著《宸垣识余抄》曾指出,《倒喇》是金代和元代的戏剧名,而且还引用了陆次云的《满庭芳》词:“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奏,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烛,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从这一段生动的描绘,可以知道《倒喇》是一场优美动人的独舞,还有特技表演,不但头上顶灯,而且口里还吹奏着横笛。“双瓯分顶,顶上燃灯”,则指既顶双碗或顶点燃着的灯。蒙古族舞蹈艺术家莫德格玛集中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和鄂尔多斯的《酒盅舞》的精华,创编了当代的《盅碗舞》,再现了高贵、端庄、典雅、秀美的古代蒙古妇女的神态风韵,在表演时,三只瓷碗好像长在人体上的零件,头顶不离碗,手不离盅,被誉为“东方一绝”。

《黑山鸡舞》

这是流行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古老民间舞,模仿黑山鸡的动作和叫声,翩翩起舞,舞者边舞边吹口哨或用舌头作响,学鸡叫伴奏(《布里亚特蒙古史》)。

乐器、乐曲和舞曲

元代的乐器除蒙古族固有的胡琴、号角外,也吸收了汉族乐器,如方响、羯鼓、竽、拍板等,山西曲沃出土的元延佑元年的砖雕四乐伎就是典型例子。蒙古乐曲散见于《新元史·礼乐志》以及《辍耕录》等书中。这些乐曲都和汉族曲调不同,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色彩,除大曲、小曲之外,也有从新疆一带传来的乐曲,即所谓“回回曲”。

《海青拿天鹅》

海青是鹰的一种,全身为白色,红嘴,红爪,善于擒拿天鹅,是成吉思汗部族的图腾。蒙古族放海青拿天鹅是很古老的习俗,因之也产生了反映这种生活的乐曲和舞蹈,叫做《海青拿天鹅》。元代诗人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描述了这首琵琶曲:“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

根据内蒙古札木苏记录,兴安岭南麓的狩猎歌舞《海青拿天鹅》为两人扮演的小歌舞,据说蒙古族舞蹈的顺拐和小碎步向前跑,都是模仿海青的,这可说是蒙古族图腾舞的遗迹,值得重视。

《白翎雀》

《白翎雀》是元代著名的《答罕曲》。“答罕”为蒙古语,亦名《白翎雀双手弹》,见《新元史·乐志》。杨维祯《元宫词》有“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之句(十三弦为筝,是用筝奏的曲子)。最初元世祖忽必烈令伶人硕德闾作曲,表现在朔漠之地能制猛兽又能驾天鹅的白翎雀。此鸟雌雄合鸣,声音悦耳,曲子开始缓慢柔和,曲终急促,表现“白草黄云日色薄”,“啾啁百鸟纷参错”的朔漠风光,动人心弦。此曲后为舞曲。张昱在《白翎雀歌》中描述了女真族舞伎作此舞时的妙丽多姿:“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盘带分两傍,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相颉颃。”

《白沙细乐》——《别失谢礼》

这是至今保存在云南省丽江县的元代歌舞曲。相传南宋末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取道吐蕃之地,过大渡河抵金沙江,丽江摩些(纳西族)部土司阿良对忽必烈表示拥护并帮助他进军大理。临别时忽必烈将乐曲十章和乐工、乐谱赠送给阿良。这就是《白沙细乐》——《别失谢礼》的来源。《丽江府志》记载:元太弟(忽必烈)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名曰细乐。据调查,现在元代遗音仍保留在纳西族丽江地区,成为纳西族的古典乐舞。而且配以舞蹈,这原是大型套曲,有十个乐章,但现在仅存乐曲《笃》(序曲),第一章为《一封书》(即堪蹉),第二章为《雪山脚下三股水》,第三章为《美丽的白云》,第四章为《多蹉》(即赤脚跳),第五章为《三思吉》,第六章为《劳曼蹉》(即《云雀舞》),此外还有《哭皇天》等,其他已失传。“蹉”即舞蹈,《堪蹉》、《多蹉》和《劳曼蹉》都是舞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劳曼蹉》(《云雀舞》),该舞由二人分别着黑白长袍,腰间系带,扮一对云雀,持黑白双扇绕场飞翔,曲调活泼,舞姿优美而敏捷,颇有元代遗风。这和硕德闾所作白翎雀及女真舞伎擅长的白翎雀舞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陈卫业曾向云南老艺人学习此舞。至今云南大理仍保存元代乐队陶俑,这些陶俑有的吹大号,有的吹竽,均着长袍,长靴,有的戴笠子帽。

《回回曲》

这是新疆一带的乐曲。《辍耕录》乐曲条说:回回有《马黑木当当》(当当即曲调)、《清泉当当》。《马黑木当当》很可能就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乐曲《木卡姆》。“木卡姆”当时称“马黑木”。成吉思汗西征,使东西交通畅行无阻。其后到至元间(1264年),忽必烈控制了岭北局势,势力已伸入畏兀儿(即维吾尔)地区,西域和边疆乐舞在元代非常盛行。“木卡姆”乐舞已成为大都(汗八里,即北京)和上都(开平)演出的重要节目,至今新疆地区仍保留“十二木卡姆”。据学者考证,“十二木卡姆”发源于南疆和田一带。

这篇关于少儿舞蹈:几个民族舞的特点,是 无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是藏舞,一般来说藏舞是专业艺校最先开的民间舞种课程,而且藏舞的剧目也很多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就目前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

 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

 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

 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

 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

 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

 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

 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

 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跳神”);

 以及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

 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

 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

 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但若从它的纵轴和横面关系上综合考察,仍大体上可归结为:“四系”、“四类”和“多品种”、“多风格”。

 “四系”,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

 “四类”,即民间舞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羌姆、祭祀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供云乐舞(嘎尔)等。

 然而,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又可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找出传统藏舞中每个类型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的形态特征,归纳起来综合分析,得以一个比较系统而概括的认识。

 藏舞的特点

 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然后是东北秧歌,这个是汉族舞,要求表情韵味比较到位、相对藏舞来说稍微会难表现点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然后是蒙族。这个比较大气、豪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然后搬上舞台。以久负盛名的"筷子舞"为例,它原先是鄂尔多斯的民间舞蹈,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筷子舞自娱性很强,由坐式表演,逐步发展为边蹲、边站、边走、边巧妙自如地打击自己身体,变化不同画面的舞蹈形式,从而真切地抒发了牧民热爱生活,乐观欢快的性格和感情。

 发源于科尔沁草原的安代舞是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它动作简捷明快,歌声流畅自然,由众人边唱边舞,气氛和谐而热烈。安代舞最初是由萨满教巫者领唱,众人齐唱齐舞,用以医治病人,所以早期安代舞的歌词有宗教色彩。解放后,安代舞越来越生活化,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也常常搬上舞台。由于简单易学,参加者很快融为一体,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然后是胶州秧歌,是山东秧歌的一种,属于汉族舞。《一片绿叶》这个剧目可以去看下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

 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跨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

 “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

 如丁字拧部、提拧部、丁字三部等。这些脚步动作,舞动时,由于先内侧后外侧的碾转同时膝部则以先开后关、或先合后开的转动及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又由于舞者大腿与膝内侧拧动抬起时,支撑着主力腿的脚跟提起,而动力腿下踩时,主力腿又有控制地向外侧拧动落脚跟、再落脚的边缘,从而使其动作呈现了“碾”的律动特征,同时呈现出另一种重抬轻落的力度美感。

 胶州秧歌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在一个“扭”字上,所谓“扭”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形成流动中“三道弯”曲线特征,也和原来舞蹈踩矮跷有直接关系。“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表现出的一种力的性格,是通过小臂的绕 8字,手碗的有机配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以不间断的里的延伸美感。

“拧、碾、扭、韧、抻”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按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是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女性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

 过后是维族,维族跳起来很好看,如果说要简单的话就尽量选择一些转圈比较少的剧目跳,维族用腰和转圈比较多。

 风格与特点 由于新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同,使维吾尔族各种舞蹈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地区特色。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其特点还表现在:

 ①膝部连续性的微颤或变换动作前瞬间的微颤,使动作柔美,衔接自然。

 ②旋转快速、多姿和嘎然而止。各种舞蹈形式的旋转,均各具特色,通常在舞蹈的高潮时作竞技性旋转。

 ③音乐伴奏多用切分音、符点节奏,弱拍处常给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

 然后是朝鲜族。看似很简单,却是最不好跳出味道来的舞蹈

 朝鲜民族——朝鲜族民间舞蹈——鹤的心态在民间舞蹈中体现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潇洒典雅的风韵——崇鹤心态的体现

 鲜族民间舞蹈中有各种不同的节奏类型,细腻又具有跳跃感的12/8拍是主要的节拍型之一。人们还把不同节拍形成的节奏型称作“长短”,如“古格里长短”“他令长短”等。长短一词,是朝鲜语中形容乐舞的特有名词,包括有:节奏、节拍、速度、风格等含义。每种“长短”都有特定的鼓点与敲击方法,都有与它相应的特定舞蹈动作。而且舞者呼吸与“长短”相吻合中、与乐手默契交流,随着“长短”流畅地进行,其表演才能充分体现出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朝鲜族民间舞蹈富有艺术性,舞姿优美,技艺精湛,深受人们称赞。

 还有傣族,这个比较容易上手,音乐也好掌握,

 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旁一位手:双手手腕蛇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

 基本动律:

 1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跟下垂一样!

 2旁边起伏:下沉的时候出右垮,双膝向下弯,左膝住右脚的膝盖,上身向左比出,头向右看,反方向动作,出左垮,右脚点地向左腿,这个时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垮的时候上身不能前侵后仰,保持正直,顶出右腰,头往左看。

 3脚部的正步起伏:当身体下沉的时候都有个抬腿,勾回来的时候膝盖不能向前顶(因为傣族舞蹈穿的是桶裙)向前会很难看,一定要垂直向后踢腿,而且是勾脚,每当踢起时都要迅速,动作要做的干净,还要带有呼吸!当腿向后踢的时候上身有点左右起伏,不能直直的起伏!当起左腿的时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时候出左跨,这个动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苗族、彝族、侗族、瑶族、羌族、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海阳秧歌。等等、

1糖豆广场舞课堂的曲目

糖豆广场舞课堂专辑大全,萱萱广场舞 鸿雁High歌黑骏马一万个对不起一万个舍不得一曲红尘一物降一物下个路口见东北东北两只蝴蝶中华全家福表演中国吉祥中国味道中国歌最美中国美中国节中国范儿为你等待乌兰巴托之夜云飘飘人人都有好心情人生车站今夜舞起来今生无缘来生再聚今生爱的就是你今生相爱伤不起你是我的天籁你是我的罗密欧你是雄鹰我是翅膀俏姑娘倍儿爽倍儿爽歌词借点情借点爱偷心的郎傻傻的情歌唱出来兰花草兵哥哥冰雪天堂凤凰飞剪不断理还乱北江美千金难买e68a84e8a2ad7a6431333361303030我愿意千错万错爱你没有错卓玛印度美女原香草又见山里红吉米阿佳咚巴拉咪咕咪咕哑巴新娘哥哥妹妹哦想唐古拉唱春唱花儿的花儿善良的姑娘喜盈门回家就是年因为爱着你圣地 圣洁的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歌词大家一起来大辫子大风歌天下的姐妹天蓝蓝天马套马杆女大要出嫁女汉子好了伤疤忘了疼含好运来如果你不爱我请让我单飞妈妈的爱地久天长姑娘我爱你婆婆也是妈孔雀公主家乡的味道家乡风小妹听我说小小新娘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里江南山里红视频幸福爱河康定情人开门大吉开门红张灯结彩心乱乱心花开在草原上快乐广场快乐给力思密达恭喜发财情人鹤顶红情歌天下唱我不是高富帅我从草原来我们一起前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我最爱小花我爱大中国我的九寨我的小宝气我的玫瑰卓玛拉我要去 戒了爱情戒了你打住打住拜新年接新娘摇摆哥敖包再相会新天仙配新年财运到新时代女兵新走西口春天的滋味春天蝴蝶飞春花儿开最动听情歌最炫民族风最美最美最美 月亮传奇月亮传奇桃花运恰恰梅花泪梦中的蝴蝶梦缠绵梦里水乡欢乐山寨歌在飞水乡新娘泉水叮咚响浪漫的草原火了火了火火了爱火火的中国风火火的姑娘火火的爱火红的太阳火红的花儿火苗 辣的情热辣辣燃烧我的爱爱上草原爱上你爱从草原来爱在我们大中华爱就要爆灯爱情神马价爱我你就把我来追求爱的世界只有你爱要怎么唱牧羊姑娘玫瑰花玫瑰花儿香琴弦等着歌白马王子相恋相见真的不容易秋风无情等你等了那么久策马奔腾粉红色的回忆分解糖豆广场舞世界风01-江南style糖豆广场舞世界风-nobody糖豆广场舞赶月亮糖豆广场舞马上有钱糖豆课堂为你等待红尘情歌红山果红红火火红红火火闹新年纳木错纳西情歌绿旋风美丽中国年美丽姑娘花一样美丽的七仙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了美了美观不美观老婆最大自由飞翔偶像万万岁舞动中国花开万朵花楼恋歌花蝴蝶恰恰茉莉花草原一枝花草原上的月光草原情哥哥草原情歌草原的姑娘嫁我吧草原的月亮草原绿了草原舞曲荷塘月色莲的心事男声蝴蝶不懂花的泪蝴蝶翩翩飞蝴蝶飞西海情歌要抱抱要爱爱让祝福飞谁是我的郎财源滚滚来走天涯赶月亮跳到北京踏浪辣妹子的爱这条街迟来的爱送情郎遇上你我很快乐郎才女貌都是为了爱醉月亮醉相思采槟榔锦上南京问候你阿哥阿妹跳起来雪山姑娘飞歌醉情怀马上有钱高原蓝魅力无限广场舞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广场舞姑娘水晶晶广场舞我只想和你在一起dj广场舞我要做你怀里的一只猫广场舞拿出你的情抓住你的爱广场舞爱你一百岁广场舞真不是闹着玩广场舞说好了不再为你流泪千金难买我愿意。

2糖豆广场舞课堂的介绍

《糖豆广场舞课堂》是由糖豆网出品的一档运动健身节目,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档针对广场舞的教学视频课程。节目分为正面演示教学,背面演示教学,慢速口令教学,重难点提示,舞蹈小常识等板块,每周学习三首流行的广场舞曲目,每首曲目分为上下集教学。旨在普及广场舞运动,推广全民健身。自2012年6月18日开播以来,深受全国广大舞友的喜爱,仅开播一个月累积播放量已达一百万次。

3谁料皇榜中状元 糖豆广场舞正面演示 背面示范分解动作教学

糖豆广场舞《谁料皇榜中状元》由君君编舞。该视频在糖豆等多个网站有上传并可下载舞曲。输入舞蹈名称就可以搜到。

歌曲:《谁料皇榜中状元》

演唱:童丽

所属专辑:《黄梅小调》

歌词: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

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照啊,

照婵娟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为了多情的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

4糖豆广场舞课堂的往期节目

20120723 吉米阿佳(上)zhidao20120724 吉米阿佳(下)20120725 小小新娘花(上)20120726 小小新娘花(下)回20120727 哑巴新娘(上)20120728 哑巴新娘(下)20120730 最爱小花(上)20120731 最爱小花(下)20120801 傻傻的爱傻傻的等待(上)20120802 傻傻的爱傻傻的等待(下)20120803 莲的心事(上)20120804 莲的心事(下)20120806 草原答绿了(上)20120807 草原绿了(下)20120808 粉红红色的回忆(上)20120809 粉红红色的回忆(下)20120810 幸福爱河(上)20120811 幸福爱河(下)20120813 花蝴蝶(上)20120814 花蝴蝶(下)20120815 草原情哥哥(上)20120816 草原情哥哥(下)20120817 泉水叮咚响(上)20120818 泉水叮咚响(下)20120820 我不是高富帅(上)20120821 我不是高富帅(下)。

5糖豆广场舞课堂2015草原歌曲有哪些

爱情在草原

词曲:陈玉建

演唱:夏兰

茫茫的天涯茫茫的路

茫茫的草原碧蓝的天

草原上有你我的爱恋

爱你的心永在心田

草原的姑娘洁白雪莲

奔驰的骏马越过山涧

清澈的河水映着你的脸

就像晚霞惹人留恋

你带我飞驰在草原

我和你飞翔在蓝天

你送我美丽的格桑花

我送你幸福和祝愿

你带我飞驰在草原

我和你飞翔在蓝天

你我的爱情在草原

草原在你我的心田

里面集中展示了蒙古族长调集,呼麦,马头琴,乌力格尔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整体产生了一种空灵深邃意境,突出了强烈的时代感,展现了草原文化的丰富性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信心和实力。

心在敖包上祈祷话在酒杯中激荡情在月色中缠绵爱在毡房里流淌祝福在哈达上诉说恋歌在小河边欢唱信念在马背上锤炼收获在牧场上飘香啊 这浪漫草原我生命的摇篮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爱恋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眷恋的地方心在篝火旁放飞话在歌声中飞扬情在奶茶中沸腾爱在琴声中荡漾梦想在风暴中洗礼友情在真诚中闪光昨天在故事里留恋

今天在腾飞中辉煌

啊 这浪漫草原我生命的摇篮啊 这浪漫草原

我永远爱恋的地方

啊 这浪漫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

我永远眷恋的地方

心在敖包上祈祷话在酒杯中激荡情在月色中缠绵爱在毡房里流淌祝福在哈达上诉说恋歌在小河边欢唱信念在马背上锤炼收获在牧场上飘香啊 这浪漫草原我生命的摇篮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爱恋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眷恋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我生命的摇篮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爱恋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5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