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感情的叠词

表达感情的叠词,第1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前言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鉴赏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以“AA”或“AABB”等形式重叠起来使用的词,就叫叠音词,修辞学上称之为“重音”。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叠音词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叠音词运用得当不仅可使文章语言生动流畅,通俗亲切,还可以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从而收到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艺术功效。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善于启迪其领悟叠音词的结构和类型及其妙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和妙用叠音词,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现将叠音词独特的艺术功效分类浅析如下:

  一.妙用叠音词可很好地凸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的心理是纷繁复杂的,人的内心情感有时是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然而,我们在阅读中常常会看到许多名家高手往往仅借助于三两个比喻,甚至是几个叠音词就将人物的内心展现得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了。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的名篇《声声慢》,社会的动乱和丈夫的死,给女词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面对南归的大雁、落地的黄花、雨打的梧桐,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一生,不禁产生孤独、凄凉的感觉。词的上片,起首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叠字构成,十分深入细致地表现了作者无限孤独寂寞的悲思情绪。‘寻寻觅觅”,即是寻了这儿又寻了那儿,一无所获,只有“凄凄惨惨”而又“戚戚”了。“凄凄惨惨”表示境况,“戚戚”表示心中无限的悲哀。这七对叠词是全词感情的集中表现,放在开头,笼罩全词。词的下片描写了惹人愁绪的“点点滴滴”的秋雨,这“雨”打在梧桐叶上,更打在词人心上,“点点滴滴”重叠更透露出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排遣的愁绪。又同开篇的七组叠音词营造的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浑然一体。

  二.叠音词显态,栩栩如生。以叠音词来显现人物的神态,恰当、生动而又简约。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中有一个细节描写。“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句中的叠音词“抖抖索索”,既显现出了无名战士生命垂危时的虚弱无力,动作艰难,同时也凸现出了他对这非同寻常的七根火柴的无限珍爱。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有许多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走了。”作者将胡屠户吝啬的本性及其虚荣心、贪婪欲得到满足后的惬意舒畅之丑态都浓缩到了这“紧紧”“笑迷迷”之中了。

  三.叠音词妙用,能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景物。朱自清是写景状物的圣手。《荷塘月色》中,很多描绘自然景色、渲染环境气氛的叠音词使文章达到了情景交融、情貌无遗的境界。例如,作者写荷叶: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

  “田田”把荷叶平展相连的样子逼真的摹状出来,再加上是“弥望的”,就进一步把荷叶的多,从大处着笔,通过摹状来显其形,现其境。“亭亭”形容舞女的身材。我们可以想象到,年轻漂亮、充满活力且身材修长的舞女,身着绿色大摆舞裙,在翩翩起舞,而荷叶就像摆动的裙,楚楚动人,这样就把荷叶的美活灵活现地表现得淋漓尽致。“层层”描写出荷叶重重叠叠,突出了旺盛的长势,显现出高低起伏的壮阔美。“密密”形容很密很多,和“肩并肩的挨着”一起拟人化,这就把荷叶的茂密写得有灵气,生动形象。

  四.叠音词拟声很逼真。“落叶在它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林间飒飒地吹着,小虫在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其中的“沙沙”“飒飒”“嘤嘤”“笃笃”几个摹拟声音的叠音词逼真地描摹出森林里的声音,使人身临其境,达到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又如《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句中“嘈嘈切切”与“大珠小珠”拟绘出琵琶乐声高低粗细,急切沉重,缓慢低沉,铿锵清脆,增强了音响的效果。

  五.叠音词用得好可增加诗歌的审美意蕴。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就是一首富含色彩美、形象美及审美意蕴的诗。诗的前六句连用六个叠音词描绘了一幅色彩浓郁而浪漫的春日思妇图。诗的开头两句由远及近对环境进行渲染,先写远处河畔“青青”的青草,次写近前园中“郁郁”的垂柳,点明这是春深的情景。在这十分幽静的地方,诗人透过柳丝突然发现一个站在窗口的盛装的**:“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口。娥峨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这女子在一处重重封锁的环境中,无论她怎样“盈盈、皎皎、娥娥、纤纤”都显得黯淡无光了,陪伴她的只有空虚和无奈。诗人透过窗口感受到了思妇被束缚、青春生命白白耗费的无望的痛苦。诗中对环境的描摹更增加了思妇愁思的绵长,而诗中画面蕴含的审美意蕴主要依赖六个叠音词来传达,叠音词的运用构成了该诗的色彩美、图画美,诗人把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和理解都融入图画中。叠音词的运用,很好地完成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抒情目的,也增强了这首诗的审美感染力。

  叠音词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用来刻画人物,状摹事物,还是用来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等等,常常都会收到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产生震憾人心的音意美。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正是由于成功地使用了叠音词,不仅使描摹的形象更加鲜明,语言的音乐性更加强烈,作品的含蕴也更丰富,意韵也更深长。

兴冲冲、笑哈哈、笑眯眯、笑吟吟、笑嘻嘻 

笑盈盈、笑呵呵、笑哈哈、嘻哈哈、喜洋洋

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悠悠、乐熙熙 

乐陶陶、乐滋滋、乐颠颠、乐颤颤、乐哈哈

形容心情愉快的成语:

欢天喜地:[huān tiān xǐ dì]

例句

姐姐顿时欢天喜地,嘴咧得如同一朵绽放的荷花,久久地合不拢。

家家户户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来临。

姐姐手里举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欢天喜地跑回家向妈妈报喜。

中国人民欢天喜地庆祝党的生日。

小朱今年中考金榜题名,乐得一家人欢天喜地。

兴高采烈:[xìng gāo cǎi liè]

例句

婚礼上的宾友都兴高采烈,且笑逐颜开地向主人家贺喜。

大家听说总政歌舞团要来我们这里演出,个个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她跑来跑去地干活,手脚轻健,兴高采烈,身强体健。

兴高采烈欢天喜地乐不可支喜不自胜。

游客们登上山顶观看海上日出,个个兴高采烈。

心花怒放:[xīn huā nù fàng]

例句

今天两个老师都表扬了我,我心花怒放,快乐的滋味真是不言而喻。

去吮吸那旋花植物令人心花怒放的毒汁。

当小华接受了小强的求婚时,小强不由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李大妈的女儿大学毕业进了一个好单位,一家人乐得心花怒放。

李大妈的儿子在部队立了功,一家人乐得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

例句

这让东方胜欣喜若狂,看来今天晚上不用挨冷受冻了。

经过几百次的失败,试验终于成功了,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我拿着大蒜欣喜若狂地奔向卧室,准备好好大干一场。

哪怕明天就能升天成仙,料想她也不会欣喜若狂。

我欣喜若狂,总分全年级第一呢!

忽冷忽热

拼音: hū lěng hū rè 简拼: hlhr

解释: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出处: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难分难舍

拼音: nán fēn nán shě 简拼: nfns

解释: 分:分离,分别;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开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含情脉脉

拼音: hán qíng mò mò 简拼: hqmm

近义词: 脉脉含情 反义词: 横眉怒目、冷酷无情、爱理不理

解释: 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出处: 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96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