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第七天》是悲喜交融的叙事风格吗?

小说《第七天》是悲喜交融的叙事风格吗?,第1张

余华的作品经常呈现出悲剧与喜剧相交融的写作特色。比如,《活着》中败光了家产的主人公福贵,最终却凭借着韧性战胜了生活的种种苦难;《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在生活困苦之际依旧苦中作乐,发明了“嘴巴炒菜法”对抗饥饿;《第七天》延续了余华悲喜交织式的叙事风格,形成了一种既冷漠又温暖,既质朴又怪诞的审美特质。

《第七天》在诉说悲剧性的故事时,采用了喜剧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某些漫画式的表达效果,如鼠妹在大厦天台准备跳楼时,楼下的围观群众不仅没人阻止,还穿梭着各种趁机推销产品的小贩;警察张刚被仇人杀害,张刚的父母想为儿子申请烈士,最后却把上访变成了获得免费旅游的一种手段,等等。余华采用嘲讽的笔调,把原本悲伤的故事用戏谑的手法表现出来,体现了社会伦理与道德的缺失。

《第七天》无情地揭露了社会的病象,在悲剧的故事中透露出悲悯与绝望的文学气息。杨飞与李青的爱情悲剧,27个死婴被当作医疗垃圾扔进河里的惨案,鼠妹与伍超等小人物的悲惨命运,都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冷峻写照。

然而在冷漠和丑恶背后,作者也没有忘记对伦理至善之爱的呼唤。玛莎·努斯鲍姆曾说:“小说阅读并不能提供给我们关于社会正义的全部故事,但是它能够成为一座同时通向正义图景和实践这幅图景的桥梁。”李月珍在活着的时候哺育“我”,死后又用母爱养育着27个死于非命的婴儿;父亲为了“我”的成长终身不娶,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之后又不辞而别。

伍超在鼠妹死后没有开启新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卖肾为自己的女友买一块墓地……他们之间的爱是不求回报、毫无保留的至善之爱。在描写亡灵世界时,作者采用了诗化叙事的手法,描绘了一个风景优美,令人痴迷的世外桃源,在这个世界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人们平等相待、和平共处,一切都显得安谧而美好。

作者在众多丑恶的情境中植入了这种至善的伦理之爱,既讽刺了当时时代对于真善美的缺失,又表现出试图以爱拯救人性之恶的精神诉求。洪治纲认为:“余华的叙述有些像美国的乡村音乐,舒缓、简约,却又弥漫着特有的温情,凸显了作家内心深处宽厚绵长的人道情怀,饱含了强劲的情感张力。”

余华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伦理的坍塌,看到了无数生命的悲剧和喜剧同台共舞,但他也看到了在卑微的生命中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泽,它就沉淀在杨飞、杨金彪、李月珍、伍超、刘梅等底层人民的心中,这些人类引以为荣的光泽,终究不会泯灭。

《第七天》以幽灵化的叙事昭示出虚无主义的精神情结,又在虚无中触碰神性与信仰的精神力量。虽然作品在出版后曾备受争议,有人说他的叙事是由热点新闻堆砌而成,有人说他的语言过于平淡没有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余华在《第七天》中大胆地吐露了作家对这个时代的困惑,挖掘了社会的病根,表现了创作主体的焦虑与思考,彰显着人文关怀与诗性正义,是一部代表着作者全部风格的佳作。

余华小说的复叙结构具有穿越时空的审美魅力。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这种叙事方式在审美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因为它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故事呈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余华小说中,这种复叙结构经常被用来探讨人性、命运、历史等深刻的主题,使得故事更加具有思考和思想性,同时,余华小说的文字简练而富有诗意,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呈现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因此,余华小说的复叙结构不仅在审美上具有一定的魅力,还能够引发人们对于人类命运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余华小说中常常采用复叙的叙事方式,不断穿越时空进行叙述,从而呈现出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故事世界。

余华是先锋派小说家,其创作风格是较为独特的,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被其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知。不断展现出对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迷惑、思考和怀疑,呈现出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怪圈,组成一幕幕人生悲剧。

写作特点又称“写作特色”,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所体现出来的鲜明个性和特殊之最。

首先。在内容上,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取材范围,对其又有着独特的发现与认识,因之,表现于文章或作品中隐主题、题材、情志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形式上,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生活涔验和艺术修养,在夏映客观事物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写作过程中,就会作出不同的艺术处理,采用的表现形式均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人物塑造、景物描写、事件叙述、结构安排、构思方式、语言运用、技法选择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独到的特色。形成写作特点韵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是文章内容、作者情志在文章中的综台反映,又是文章形式、艺术技巧在文章中的集中表现。

对话余华让心灵有光的作文是一种以余华的作品为主题的文学评论或感悟。余华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朴实的语言,深刻的主题,幽默的风格,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余华的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等。对话余华让心灵有光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介绍你读过哪些余华的作品,以及你对他的作品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 分析你最喜欢或最感动的一个或几个故事情节,说明它们为什么能打动你,它们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或社会现实。

- 引用余华的一些经典语句或段落,解释它们的含义和美感,以及它们对你的启发和影响。

-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受,谈谈你从余华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或者你对余华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建议。

- 总结你对话余华让心灵有光的感受和收获,表达你对余华作为一个作家和一个人的敬佩和赞赏。

《古典爱情》是余华写于1988年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揭开温情的背后是血淋淋的恶魔性现实”,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柳生和惠**凄惨的爱情故事,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彰显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一、重复手法增加悲剧色彩

小说中大量使用了重复手法,重复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力,更为增强小说悲剧性起到了独特作用。

(一)增强人物命运悲剧性

小说开篇便是“柳生赴京赶考,行走在一条**大道上”,其后几次的进京赶考都要经过这条**大道,**大道既是实写,又象征着其通往皇室之路,暗含了柳生对功名的渴望,而**大道的反复出现,意味着他多次考取功名却并未得愿,塑造了一个不得志的书生形象,他的不得志使他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追逐名利的虚无,也正是由于他的不得志,使他有了接触社会最真实一面的可能,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柳生继承了他父亲的禀性——“爱读邪书,也能写一手好字,画几支风流花卉”。在柳生进京赶考的途中,母亲的布机声响都会出现在他耳边,无论是后来母亲逝去,甚至是布机不知所踪,布机声响都烙印在他心中,既是对他的一种鞭策,更体现出其家境穷困,每次买食物都是一张或几张薄饼,一碗茶水;每一次进京赶考行至城内都会作画卖钱等,这些情节的重复,塑造了一个穷困并难以改变命运的落榜穷儒形象。柳生连自己的命运都难以改变,却改变了惠**重生的命运,不由显得讽刺与令人悲叹。

每一次进京赶考,柳生都要到与惠**相识的绣楼看一看。当柳生第三次落榜后,他遇到了首次赴京时与惠**相识时一样的场景,他已经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做起了白日梦;以及当惦记起一些往事时,惠**的音容笑貌便会栩栩如生一阵子,塑造了一个重感情的痴心汉形象。正因为他的痴情,后来才会忍受不住好奇,挖开惠**的坟墓,导致惠**无法重生,最终阴阳两隔的悲剧结局。

(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强化悲剧的社会性

母亲布机上的沉重声响,到母亲去世,到布机无影无踪,是时间的变化,也是故事的发展。柳生第二次进京赶考重温与惠姑娘相识的绣楼,沉重的思念令他暂时不愿步入街市与人为伍,所以步入了一条僻巷,才有了后边对菜人市场的描写,因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菜人市场不仅体现了荒年时人食人的残忍现象,其中柳生所见妇人拿刀刺死同是沦为菜人的女儿的情节,为后文他刺死惠**做好了铺垫,这两个相似的情节表现出妇人的悲剧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当时社会情况下普遍存在的,这使得小说悲剧色彩的社会性得以增强。

二、对比手法突显悲剧性

小说中除了大量运用了重复手法来增强悲剧性,对比手法也十分突出。主要是通过第二次与第一次赴京考试、第三次与第二次的所见所闻形成对比。首次踏上**大道,是姹紫嫣红的春天景色,河流两岸芳草青青,一条白色鱼儿在水中游动,城内繁华无比,庙宇辉煌,惠**家也是一派荣华富贵的景象,十分气派。第二次踏上**大道,同是阳春时节,却是一片荒凉,青草已成了饥荒中人们争抢的食物,河流浑浊并将要干涸,城内破落冷清,庙宇破败,深宅大院已经成了一片荒地。第三次进京赶考,柳生所见又与第一次所见相同。再这样相似的循环对比中,让人感受到世事无常。繁荣的景象落败后尚能复原,而年少青春却一去不复返。在第三次重返与惠**相识之地,在相同的故事发展情节中,一盆冷水泼醒了梦中人,惠**已阴阳两隔,尽管是相同的情境,她不在便不会是相同的故事。这个时代对比表现出了柳生对惠**深深的爱,但曾经的美好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像那繁荣的景象一般死而复生,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

三、残忍细节的平淡描述增强悲剧性

小说中写到菜人市场以及惠**被砍去一条腿,都是非常残忍的行为。在对这些残忍细节的描述时,作者采用了非常平淡、客观的语言。比如在菜人市场幼女被活解去手臂,“半晌,才长嚎几声,身子便倒在了地上。倒在地上后哭喊不止,声音十分刺耳。店主此刻拿住一块破布擦脸,伙计将手臂递与棚外一提篮的人。那人将手臂放入篮内,给了钱就离去。”写出了饥荒下人们的残忍与冷漠,屠夫杀活人就像肢解畜牲一样,棚外的看客与买客,竟然目睹了如此残忍的一幕而无动于衷。作者平淡的笔调却无法减淡那些血淋淋的画面给人的刺激,叙述者越是漫不经心的笔法,反而更激发了读者对情节的反复咀嚼与深入感受,其悲剧性跃然纸上。

《古典爱情》采用重复手法,塑造出柳生这一贫穷、不得志并且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悲剧人物形象,采用对比手法,不仅表现出他和惠**的悲剧,更表现出了社会悲剧。在对残忍细节的平淡描述下,血淋淋的现实却更加给人以疼痛感。因此,整部小说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及丰富的悲剧性层次。

内容简介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凤霞不幸变成了聋哑人。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 凤霞 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1]

创作背景

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物介绍

徐福贵

徐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不懂事,又赌又嫖,后来龙二设下赌局骗光了他的家产。败光家产后,幸得妻子不离不弃,他也决定发愤图强。但在去给生病的母亲请郎中时被抓了壮丁,加入了国民军。后被解放军俘虏,给他返乡钱让其返乡,与家人重逢。本以为就此以后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又不得不经历三反五反,大跃进的潮流更迭。更加让他惨淡的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跑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他本想着和那县长拼命的,但是后来却没想到连报仇都不行,因为这县长刚好又是他被抓去当壮丁时的战友春生。再后来他的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也因为大出血死在了这所医院,他的老婆家珍没过多久也因苦痛的命运而去世,他的女婿因为工地事故也死了,只留下了他和他的孙子。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连他的孙子也因为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了。

家珍

家珍本来是镇上米行老板的千金**,福贵对其一见钟情,后来嫁给了他。但没想到福贵结婚后越来越败家,越来越混账,但是家珍却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甚至怀着大肚子还去镇上,希望可以把福贵从赌场中拉走。后来不得而终,一个人挺着肚子走了十几里夜路回家。在福贵败光家产后,他的父亲将其接回家中,希望她与福贵不要再有往来。而在她生下有庆之后,她一个人背着有庆回到了家。后来因为有庆的死不肯原谅春生,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春生轻生,她又激励春生说:春生,你要活着,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来还吧。在最后,随着她的儿子,女儿的死去,生命的苦痛让这个好女人也活不下去,一睡不起。

凤霞

凤霞是福贵的大女儿,在福贵被抓去当壮丁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变成了聋哑人。从此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越来越懂事了。而后,福贵为了能够供有庆读书,将其送给了别人,但在后来,她跑回家了,福贵又不舍得送她走,就将她又留在了家里。在经历了少年时期的苦痛之后,凤霞嫁给了二喜,生活变得好起来了,过了段安生的日子。但在最后,却又死在了产床上。

有庆

有庆是徐福贵的小儿子,从生下来就经历穷苦的困扰。他喜欢跑步,鞋子经常穿坏,还被福贵责备,为了鞋子能够安好,冬天光着脚就去上学。后来听说要献血,第一个跑到了医院,但没想到却被活生生的吸死在了这里。

二喜

二喜是凤霞的丈夫,偏头,是个城里人,搬运工。二喜为人老实,为了福贵的一句话,因为要让凤霞结婚时喜庆点,花了大价钱来给凤霞撑场面。在结婚后,与凤霞很恩爱,但在凤霞死后,精神一直不好。活着都是为了他和凤霞的儿子苦根,最后因为工地事故被两块石板压死了,临死前只叫了一句:苦根。

苦根

二喜和凤霞的儿子,生下来母亲就死了,开始一直是二喜带着,二喜死后,福贵带着他。因为穷困,没有吃多少好的东西,有一天生病,福贵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分水岭。《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艺术特色

通过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活着》的材料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但是作者以精心布置的形式克服了题材,达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了净化,获得了艺术的审美。

余华用类似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余华家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作品中死亡的重复发生,除了福贵的父亲、母亲、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无不处于偶然:儿子友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最后福贵所有的其人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并且是那样乐观豁达的活着,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4]

作品评价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规。

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优美、善良的时刻……《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毁人的生活。

余华的风格简洁而有力,直抵人心。小说的结尾令人难忘,唯一活着的老人福贵给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贵。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同样召唤着读者。

小说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语调,织就了一幅人性的挂毯。其冷静的风格使读者与福贵同甘共苦,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们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们又会黯然神伤。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一个作家甚至因此称《活着》是"中国的《约伯书》"。

老农民福贵遇到一位游客,并由此回想了自己的过去……这对那永恒的中国时代老百姓生活的方式的成功描写正是利益于中国新浪潮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余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183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