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式汉服穿法教程

一片式汉服穿法教程,第1张

一片式汉服穿法教程如下:

第一步:先穿好上襦。

第二步:拿出襦裙,将其中一半裹住胸向另一侧拉。

第三步:捞出系带后将另一半向反方向拉,裹住另一半边。

第四步:将两根细带从背后交叉拉回胸前。

第五步:将两根细带在胸前打个结后将细带从一侧穿过缠绕几下。

第六步:缠绕好后稍作整理即可。

襦裙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短襦或衫,叫做“襦”,一般长不过膝,紧身长裙,还佩披帛,加半臂。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襦裙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样式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等。按是否夹里的区别,襦分为单襦、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近于袄,不同之处在于有无腰襴。

上古时期,中国服装大多分成两截,上体称“衣”,下体称“裳”。其中的“襦”指长不过膝的短衣,“裙”指布帛拼制而成上连于腰的下裳。从出土文物看,西周时晋国贵族已出现上身右衽短衣,下佩裙裳的衣着。

了解场地,根据走秀时长练动作

要了解t台长度,定点位置,合理分配时间。

定点:T型台的一般有3个定点,从侧面走到台中,一个简单定点(1个动作); 2径直走到台前,主要表演(至少3个定点动作);3走回后侧背景前,1个定点动作,下台。

定点动作

注意走秀和动作太连一气呵成, 定位的经典动作可以放慢慢慢慢慢来舒缓地做,好看的慢动作持续至少3秒,这样有充足时间让摄影师拍到好看照片

避免自己做不好的花哨动作(比如转不好扇子、舞不好剑 就别做),比赛一般只能发挥到平时练习水平的80%,所以不容易出错又好看的动作很重要

注意表情管理

非常重要,也是仙女们经常忽视的一点。和周围观众及镜头的互动,会让你加分不少,转身离开时要留头

汉服穿法如下:

工具/材料:中衣、下裙、曲裾、腰带、博带和腰封。

1、穿中衣,套上衣服,先系左边的两条带子,再系右边的两条带子。先系内,再系外,中衣就穿好了。

2、下裙的穿法与中衣的穿法顺序完全一致,把中衣包围起来,先系左侧的带子,再将裙子顺着腰部围起来,然后系下裙外的带子。

3、如果遇到没有裙子的系带,那只能按照无系带的穿法穿着了。将系带按着腰部的尺寸紧贴着下裙,可以按照个人喜好,适当地绕2、3圈后再系紧,绑一个蝴蝶结。这样,上衣和下裙就大体穿好了,接下来穿曲裾了。

4、曲裾穿法与中衣一致,先系左边带子,后系右边带子。再把曲裾围着腰部,缠绕腰部一周后系住末尾的带子,松紧程度按照个人体型而定,每个人不一样。

5、曲裾穿好后,再系上华丽的腰封,把腰封固定在腰部即可,然后系一个结,就全部完成了。

汉服:

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正名为“华夏衣冠”,因其基础制作理念为“上衣”“下裳”,故俗称“衣裳”,也可称为:汉衣冠、华服、华裳等,只有汉服可以称“衣裳”,她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

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两分多钟的有《南有嘉鱼》,3到5分钟相对简单的话,就《踏歌》了,莪学第一支就是它,莪也没有舞蹈基础的哦!

《南有嘉鱼》:http://meiruniniblog163com/blog/static/827220200836114332356/

《踏歌》: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E8%B8%8F%E6%AD%8C%20%E5%8F%A4%E5%85%B8%E8%88%9E_orderby_1_page_1html

还有很多的古典舞

适合穿汉服跳的小舞段如下:

穿汉服跳古代舞适合《牵丝戏》。《牵丝戏》旋律柔美,温柔深切,与汉服气质相配。汉服搭配这首曲子,古风韵味十足。

动作大的像是有高抬腿那种建议用表演服,不然踢腿时裙子接缝那里会敞开漏出里面的衣服,要转圈就得买大裙摆的(三米以上,襦裙或马面裙,但是超贵der,非汉服日常党慎买)。

古代跳舞也有专门的衣服的,个人认为性价比最高的是表演服,真的想穿汉服可以买唐制襦裙(裙子腰围至少比你的腰围多四十厘米,转圈圈一般没问题,踢腿不要太高不然裙摆会滑到大腿根),马面裙(大摆的适合转圈圈超级美,就是太贵),当然具体看你跳什么舞,礼仪之邦那种穿曲裾都能跳。

1十里桃花霞满天,玉簪暗暗惜年华。对花影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2你若粗茶淡饭,与我共苦同甘,我便披诚露胆,陪你海枯石烂。你若齐眉举案,给我嘘寒问暖,我便重惜轻怜,护你一世长安。

3现在许多人喜欢穿汉服。有些汉服真的很好看。

4岁月如一指流沙,缓缓的在指尖流淌。我静坐在流年里。捻一抹心香,执一盏清茗,携一抹阳光,笑看红尘过往。

5一定要找一个你很喜欢很喜欢的人然后一起喜欢汉服。

6愿安好,慕尔如心愿相守,一叶落而知秋至,从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

7青丝蘸白雪,来路生云烟

8十年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9暮霞如烟,浮云千幻,石竹清音枫铃杳;闲人庄生诗酒仙,借酒一杯任逍遥。郢都布衣,孤风诗月,去留无意梅梅鸟;栀子花开土花翠,秋塘寒玉雨荷老。

10希望出来时樱花 还在,可以穿汉服出去溜达

关于儿童汉服妆容教程分享如下:

对于一些喜欢古风、传统文化的家长们来说,为孩子们打扮成可爱的古装儿童,体验汉族民俗文化,是一种别样的享受。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儿童汉服妆容的教程,以及需要准备的化妆品和工具。

1、准备工具,化妆棉和卸妆液、面部清洁剂等清洁用品。面霜、乳液、底妆、粉底液、眉笔、眼线笔、眼影、口红等化妆品。粉扑或化妆刷、眼睫毛夹等。

2、准备肌肤,先清洁脸部,使用卸妆液彻底清洁上一层残留的化妆品。然后使用面部清洁剂进行深度清洁和保湿,再通过搓泡按摩手法,把面部清洁干净。最后涂抹适量的面霜或乳液做好基础保湿工作。

3、打底妆,采用遮瑕能力强的粉底液,适量涂在脸部及颈部,用粉扑或化妆刷均匀推开。注意不能让边角留白,否则妆容会显得不自然。

4、修眉部和画眼线,使用眉笔轻轻描绘出眉毛的形状和纹理,选择颜色时尽量接近孩子真实的发色。接下来便可进行眼线的描绘,使用浅棕色、浅黑色的眼线笔依据眼形轻描淡写即可。

5、眼影和口红,选取淡色的眼影,轻轻涂抹于眼睑处,在眼尾呈流线状晕染开,营造温婉可爱的效果。可以选择散粉定妆或者遮瑕粉协调整体妆感。最后以粉色系、橙色等明亮鲜艳的色系,涂抹与孩子服装相得益彰的口红。

总之,儿童汉服妆容需要注意保持真实、朴素、自然的风格,尤其是针对儿童皮肤来说,多使用清新/淡妆可大大减轻肌肤的负担。惊艳的儿童汉服妆容需要家长们耐心的学习和实践,让孩子们在健康、愉快的气氛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服穿衣的教程如下:

1、里面穿一件自己的内搭,然后将上襦整理穿好。上襦系带用系蝴蝶结的方式系上。然后两片式齐、胸裙子分为前后两片,短系带为背面,将两跟短系带从后面拉至胸前上方,系蝴蝶结。长系带为前片,将裙头覆盖短系带。

2、长系带则从腋下位置绕过背部,拉至胸前。将两跟长系带在胸前打单结。拉出长度13—16厘米的兔儿部分。然后拉紧,进行适当调整。左右两边方法一致。然后在手里拿一把颜色相近的扇子,这样就完成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

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3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