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水粉画怎么画人物

新手水粉画怎么画人物,第1张

核心提要:没有色调的色彩等于玩完。什么是色调?色调就是你这幅画笼罩在一种怎样的颜色里。说白了,无论是不是头像,色调基本都是你衬布或者真人背景的颜色。

老人

暗部:土黄+深褐 农村老人可加些署红或橄榄绿(要看你的环境色了)。

亮部:还是以 土黄+深褐或熟褐为主(应为年龄比较大)加白或肉色。

注意:光源 环境色 整体色调(主色调偏暗土**为主)要有冷暖对比。

少女

以肉色为主可用土黄+赭炻+白

注意:光源 环境色 整体色调 要有冷暖对比。少女因为年轻要注意少用冷色保持皮肤看起来健康。

青年

青年和老年用色相仿只是色彩加量多少的不同,因为要显得健壮所以建议 画得偏黄一些,有一种阳光感。

水粉画彩头,刚开始要用淡色打形,构好图,后面可用素描的方法,从暗部画起,注意冷暖,虚实,饱和度的对比,亮部提亮。用水粉的好处,比较好覆盖,立体造型强,初学比较适合。

画好素描是画好色彩的基础,如果你告诉我你画不来色彩头像,那你素描画头像一样画不来,至少画不好吧?而素描画得好,色彩如果画不好,是存在理解上的问题,要勇于换脑筋,对照下面分析查找原因。

方法/步骤

一、狠抓整体型

即狠抓整体基本形的观察与把握,形准是首要的,形要稳要准,抓型要抓整体形,要抓外轮廓线。

形影相随,明暗对立。除了画面物体形体准确,也要稳、准光影形体。

二、固有颜色要保留

尊重固有色是色彩的必备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稍调颜色,但是不可违背物体的基本元素。

固有色一般都是画面物体的灰面部分,不能画脏,纯度也不能过高。

三、冷暖色调并行走

我们虽然强调固有色,但几乎画面每个色区都要表现冷暖关系,冷暖是色彩的独特表现手法。

1、在画面中,心中有大概的色调方向,在脑海中已经有画面与色调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大胆调色和上色就可以了。

2、在调色时可以大胆突破自己的色调,不要老是画自己熟悉的那套色调,要多学习,多去看别人的最好色调,记住,把它学会变成自己的色调。

3、每次色调变化是好的画法好的色彩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要放过任何改变自己的机会。

四、高长调

我们的色彩整体风格强调高长调的明度处理,高调是旨整个画面以高明度即浅颜色为主,长调是指画面色块之间有很低明度(即重色),同时也有中明度和高明度,画面主要色块最多的是高明度,其次是低明度,最后是中明度。高长调给人以整体视觉明快响亮的效果。高长调画法直接区别于传统(以素描关系和灯光效果为主要依据)的画法。

五、单个物体要精彩

1、把物体造型画得非常清晰,外轮廓要虚实结合,扫出去的颜色要虚弱点,不要大面积。

2、铺色的时候要画好固有色和环境色,丰富其色调要在反光和轮廓添加少许的冷色调,扫上去。

3、该重的地方要卡重色调,要自然点,不要太跳出来,给人不好看的感觉。

六、枯笔技法不可少

枯笔实际上是干笔的一种形式,它特别适用于短期作业主物和衬布的外轮廓线、明暗交界线、结构线、褶皱的表现。枯笔可以遮掩和弥补画面摆笔叠压刻画不够充分的缺点,短短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丰富画面层次。固有色,但几乎画面每个色区都要表现冷暖关系,冷暖是色彩的独特表现手法。

七、虚空间弱关照

虚空间不要抢画面的风头,明度和色彩与画面的主体基调重和谐,并要弱处理:比其它主体即衬布要灰一些淡一些。

八、三种层次要拉开

1、布纹和环境偏白,水果偏纯一点,不锈钢和瓶子偏重,暗部和投影有颜色偏向。

2、背景偏向灰紫的和灰白蓝色,让背景拉开空间,形成画面的进深感。

3、布纹和水果和瓶子形成三种层次,拉开每个物体的空间,画面响亮,色调高级。

用粉笔画好。用水粉画不怕干后掉色吗?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水粉画的性能材料及作画工具

关于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范例1 A 《苹果与梨》(单个物体练习演示) A-1 通常我在画水果时,因为柠檬黄没有覆盖能力,所以利用柠檬黄颜色的透明性,先用柠檬黄薄涂一层打底,此目的是为了把握水果颜色的纯度与明度。 A-2 从物体的暗部入手,用固有色加深颜色先画出物体的暗部,再用纯度较高的颜色画出固有色。 A-3 在亮部加上一些浅**,形成苹果的调子关系。 A-4 画出投影,提高苹果亮部的明度。注意亮部要偏冷。 A-5 画出梨子的暗部与半调子。 A-6 用笔锋扫暗部反光。在梨的亮部加上少许柠檬黄和白色,使亮部冷一些。用尖头笔画出梨和苹果把。 A-7 加强梨的暗部。在苹果的亮部再做进一步塑造,使苹果的亮部色彩更丰富一些。 A-8 完成以后的苹果和梨。

范例2 As《苹果、梨、桔子》(单个物体练习演示)(说明)不同的水果呈现不同的固有色彩。

[ 小技巧] 固有色摆在中间调子上。 [妙点子] 冷颜色是浮在固有色上面的,它很微妙,切忌过冷,应与苹果的固有色保持联系。水粉画静物写生的着色步骤水粉画易于修改,初学者往往思想松懈,缺乏严格的方法步骤。应当每一步都不马虎潦草。有了严格的训练,才能进步得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水粉画干湿画法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基本上如前所述。要特别说明的是:干画法与湿画法的分界是以画笔含水量的多少来决定,一般人认为用粉及用色多了,画得厚了,就是干画法,这不准确,因为必须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为干画法。也有人认为粉少、画得薄就是湿画法,这也不确切,只有稀释颜料用水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湿画法。因此,可以说有粉多的干画法,也有粉少的干画法。与此相反,湿画法也有粉多湿画法和粉少的湿画法。但不管干也好,湿也罢,仍然以粉使用之得当为佳,这样才不失水粉画的特点。干画法和湿画法,二者在作画时应交叉运用,只是根据画面实际需要,有的湿画法运用多一些,有的干画法运用多一些。如果一幅画用水过多,全部采用湿画法来处理画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体松散,并失去色彩光泽。同样,全部采用干画法,靠堆积的颜色和白粉不断加厚画面,就会出现死板、干裂和颜色脱落的情况,画面也难以长期保存。

总之,干、湿画法只有根据作画步骤,由湿到干、由薄到厚的顺序合理运,才能发挥干、湿技巧的最佳效果。这是一般的作画过程所遵守的原则,真正运用还要在实践中根据画面要求灵活掌握。水粉静物画技法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单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第二步:这是一幅紫颜色的画面,紫色不易反复画。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黄与紫是强对比色,通过玻璃盘的灰紫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粉紫色衬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画得偏桔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较强,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桃子的质感。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桃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间的缝隙。而粉紫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绿味。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桃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玻璃酒杯的边缘用小笔细心画出细线,提出质感、粉衬布靠里边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白碗里的梨边缘也带了几笔。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使画面更完整。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水粉画的着色方法: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

1、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为主的画面,还是要先涂明亮的大色块,颜色稍薄一点,局部小面积的深重色后加上去。如果中间色为主,作画时先涂中间色,运用并置的方法,分别向面积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画过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3、从薄涂到厚画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过厚容易龟裂脱落,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

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

(1 )干画法和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 )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

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 )干湿变化的掌握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 )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b 、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c 、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 )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

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画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

水粉画颜料的个性差异

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

作画工具的选择

现在市场流行的水粉笔不外乎三大类——羊毫、狼毫及尼龙毛笔。羊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醮色较多,优点是一笔颜色涂出的面积较大,缺点是由于含水量太大,画出的笔触容易浑浊,不太适合于细节刻画。狼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少,比羊毫的弹性要好,适合于局部细节的刻画。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龙毛笔,在选择尼龙毛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质地,要软且具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过硬笔锋的笔往往很难醮上颜料,在画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颜色,使覆盖力大为降低。在选择笔的形状上,不同的种类都选择一些,如扁头、尖头、刀笔等,以备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作画之需。

颜料最好使用正宗美术用品生产厂家生产的锡管装的专业产品,它膏体细腻,色彩较饱和。切勿被廉价的劣质产品所迷惑。在纸张的选择上,应选用有纹理的优质水彩画纸作画,吸水性不能太强。有些劣质的纸张,不但吸水还吸颜色,使颜色干后发黑,用这样的纸张作画,画面的颜色难以明快亮丽。

  女性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从最常见的漫画式眼睛--“美女型大眼”的画法开始啦。先画一条向上弯的曲线,曲线最高处的线条要画得略微粗些。这里我们画的是脸部右边的眼睛(也就是人物的左眼),因此曲线左端要比右端高(日式的大眼睛眼角有些下垂,楚楚可怜的样子,不过垂得太厉害了,小龙女就会成老龙婆)。 其实这个还没成型眼睛的顶端并非完美的曲线,而是稍带些棱角。也有些类型的眼睛几乎完全在正顶端弯曲。

  接下来,我们来画眼睛的下半部分。为了确定其位置,我们从上眼线的边缘开始向下轻轻画两条斜线作为辅助线。辅助线的倾斜程度决定眼睛会有多大多宽。你可看看本页后面的例子,来体会线条倾斜度所产生的变化效果。通过辅助线画出下眼线,眼角稍微向下往右倾斜一些,右下角的线条要画得略粗些。

  擦掉辅助线,在眼睛里面画一个长的椭圆形。也有些漫画人物的虹膜(就是眼珠子)是个大的圆形, 不过这里我们把它画成细长的椭圆形,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形状调宽些。椭圆形上部将被上眼线所遮盖--其实不论哪种风格的眼睛,我们都无法完全看到整个眼珠,上部几乎都要被眼框边缘掩盖(当然惊恐、愤怒时例外)。

  下一步,画出眼珠高光的轮廓线。通常漫画人物的眼睛会有一些阴影。漫画中女孩一般也都具有明显的阴影和光泽。确立你画中选择的光源,并且在整个画面中都是始终不变的。举例来说,如果在一张画中光线是从左边照射的,那么画面其余部分的高光区也必须源于左边,否则光线所产生的明暗关系就不协调了(除非你使用了多个光源,不过本教材不涉及此范围)。画两个长椭圆形: 大的椭圆形在虹膜(眼珠)的左上部(与虹膜的边缘重叠,如图所示),很小的那个在眼睛的另一边。

  接着,在高光的下面画上瞳孔。高亮区一般位于上端,千万别把瞳孔画到高光下面了。 再画出睫毛,我们所画的这个眼睛,睫毛是从眼睛右上部长出的连续的穗状物。睫毛要顺着眼睛的曲线来画,看起来才会像是由眼上长出的,别光画些粘在她眼睛上的“Z”形的折线^_~ 其实睫毛就是从眼皮上边生出的细小曲线啦。

  (此处所述为PS的功能)点击层面板上的选框,将层1设定为 "保护区透明区"(Preserve Transparency),如左图所示。这样你只能在已有的线条上加色,而不会把没涂颜色的空白处弄脏。 它的作用非常重要。:)选一支大的画笔,用纯黑色(0,0,0)在整个画面上涂抹。 所勾的边线将会变成它应有的黑色。 :)

  好,现在我们开始画另一种风格的眼睛--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一种。 这种类型更细长、优雅,看起来也写实一些, 所以比较严肃的动、漫画中常常采用。这种特殊的眼睛属于Deedlit “Lodoss War”(是不是《罗德岛战记》?)类, 比杀手还要酷得多的造型(这种眼睛始于杀手!)。先画一条细长的曲线。左边应该比右边低,而且线左边的转折处要锐利一点。

  为了便于定义眼睛的底边,从眼睛的边缘开始轻轻画两条对角交叉线作为辅助线。与上面的教程不同,此处的辅助线没那样垂直。辅助线越趋于水平线,眼睛将会越小。但是也别画得太过于平直,因为你不会希望这双眼睛变成斜视吧。通过辅助线画出眼睛的底线。

  擦掉辅助线,画出虹膜(眼球)的轮廓线。 如果没有眼皮,眼球将会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然而,眼球既被眼皮的边缘挡住,则我们看不到眼珠的顶端和底部。眼球不要画太小,至少你能看见完整的物体。(除非你想要传达某种情绪,比如忿怒或者惊奇,不过这是另一部分所讲述的内容了)

  下一步,画出虹膜上的高光,其位置及画法如前所述,不过这里眼珠自身的亮光要小很多,也要更圆一些。然后,我们在眼睛的上面画出双眼皮。

  在虹膜的余下部分画好眉毛(?)及阴影。记得在高光下面画好瞳孔,并且无论你把眼珠的其它部分画得多暗,相比之下瞳孔都要稍微突出一些。

  你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画出这些不同风格的女性眼睛。试着去观察每种风格的区别,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虽然形状和比例有所改变,眼睛最高的边缘总是比较厚;眼珠上总是画出多层的阴影,等等。虽然这些有的确实是素描速写稿,看来有点散乱,不过希望这对大家仍然有所帮助。

  接下来,我们将要画一些男人的眼睛。一般男性的人物会被漫画爱好者们疏忽,因为很多画友觉得男性比较难画(画女人难,画男人更难,画得不男不女的倒是比较简单,区分漫画里的男女,对读者和作者都考验),其实真的也并非是那么“老大难”的问题,虽然两者的区别确实比较大。 大多数男性的眼睛比女性的眼睛要瘦些、窄些,当然有时也有例外。这种类型的眼睛 ( 应该是属于Fushigi Yuugi的Hotohori(这部片子没看过),比其他女性的眼睛狭窄,而没有那么瘦,看起来似乎属于那种比较黑暗、可疑的人。^_^ 开始画一根粗的,比较长的曲线,类似于一条水平线,但是仍然有一点弧度的曲线。线条的边缘要稍微向内弯曲,左端更明显些。

  轻轻画两条对角辅助线,以助于定义下眼框,辅助线从上眼框的两边出发,彼此几乎成垂直。不要画得太斜或太平直了,否则眼睛的尺寸就不那么准确了。画出眼睛的下眼框线,通过辅助线帮助你确定其位置。

  擦掉辅助线并画出虹膜。虹膜是一个完美的圆形, 但一部分会被眼皮遮住。眼球别画太小,至少要能看见完整的物体。(除非要表达强烈的情绪,比如:惊奇或忿怒, 请参考教程《情绪篇》的内容)

  男性人物的双眼同样是光彩熠熠的,不过一般高光的区域没那么大与明显而已。在眼珠的左边缘画一个椭圆形,右角画一个尖形作为高光区。

  画好瞳孔、亮光及较深的阴影,特别是如果人物有一双颜色很暗的眼睛。再画双眼皮和睫毛。男性人物的眉毛一般都较黑,较粗,所以记得别画成细细的柳叶眉了。这个可不难,没错吧^_^ 用不着担心眼睛看起来太女性化,其实往往很难讲清哪些眼睛一定属于男人哪些一定得属于女性(眼睛毕竟不是区分性别的标志)。某些风格的眼睛也能男女通用。

  纤细、狭长类的眼睛常常(当然也不是绝对)和那些比较黑暗、深沉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坏人一般都长着较狭窄的眼睛,不过也别把所有长这种眼睛的角色都当成敌人。要画这种风格的眼睛,先画一条长的曲线,注意曲线左端要比右边斜。

  接着,从上眼框的两边出发画两条对角辅助线,其角度和教程的前三篇讲的有些不同:左边一条要比右边一条平很多。参考辅助线画出眼睛的下面部分,它应该是弯曲的,并非一条直线,所以整个眼睛象一个拉长了的尖的椭圆形。

  擦掉辅助线画好虹膜。虹膜应该被上眼皮复盖,否则,虹膜就是一个完美的圆形。把眼睛右角的线颜色加浓。

  画出高光,和眼睛上面的双眼皮。

  加上瞳孔并在虹膜上画好阴影,再添上眉毛后,这只眼睛就画完了。最后把线条处理平滑、加暗就搞定了。^_^

  这里收集了一些男式的眼睛。注意有些不能用于女性,男女之间眼睛的区别不总是那么明显,尤其是在画小孩子时。这里大部份类型的眼睛要比女性的眼睛狭窄,而且男性的眼睛上框线没有那么粗。男性人物的眼睛并非总是有高光,但习惯上总爱画得闪闪动人些:)

  画过了右眼后,或你也会想再画一下左眼。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原来那只眼睛画一个精确的镜像图。但是,摆放第二只眼睛的位置需要些技巧。动画中的眼睛, 无论什么风格,双眼总是相距一只眼睛的长度。其间距可能会或大或小,不过用单只眼睛的长度来测量是较好的方式(就是常说三亭五眼)。

  可能你不会总画人物脸部的正面,所以应该了解在不同的角度要如何排列眼睛的位置。在《常规面部画法自学指导》的“头部” 内容中,你会看到如何通过曲线作辅助线来定义眼睛摆放的位置。初学时都用画辅助线的方法以助于确定眼睛的位置,直到自己真正熟练后便不必如此了--你不会希望眼睛会偏离中心吧。注意左图中,右边的眼睛比左边的小很多也平得多,对,因为它离你较远些。

  这一幅也非常相似--除了头是往另一个方向仰起的。在此图中,左边的眼睛比右边的小,但双眼仍然是顺着脸部的曲线。如果两只眼睛的位置摆得不适当,那看起来会很糟糕的,所以--哼哼,小心点!

  接下来,我们将要画一些男人的眼睛。一般男性的人物会被漫画爱好者们疏忽,因为很多画友觉得男性比较难画(画女人难,画男人更难,画得不男不女的倒是比较简单,区分漫画里的男女,对读者和作者都考验),其实真的也并非是那么“老大难”的问题,虽然两者的区别确实比较大。 大多数男性的眼睛比女性的眼睛要瘦些、窄些,当然有时也有例外。这种类型的眼睛 ( 应该是属于Fushigi Yuugi的Hotohori(这部片子没看过),比其他女性的眼睛狭窄,而没有那么瘦,看起来似乎属于那种比较黑暗、可疑的人。^_^ 开始画一根粗的,比较长的曲线,类似于一条水平线,但是仍然有一点弧度的曲线。线条的边缘要稍微向内弯曲,左端更明显些。

  轻轻画两条对角辅助线,以助于定义下眼框,辅助线从上眼框的两边出发,彼此几乎成垂直。不要画得太斜或太平直了,否则眼睛的尺寸就不那么准确了。画出眼睛的下眼框线,通过辅助线帮助你确定其位置。

  擦掉辅助线并画出虹膜。虹膜是一个完美的圆形, 但一部分会被眼皮遮住。眼球别画太小,至少要能看见完整的物体。(除非要表达强烈的情绪,比如:惊奇或忿怒, 请参考教程《情绪篇》的内容)

  男性人物的双眼同样是光彩熠熠的,不过一般高光的区域没那么大与明显而已。在眼珠的左边缘画一个椭圆形,右角画一个尖形作为高光区。

  画好瞳孔、亮光及较深的阴影,特别是如果人物有一双颜色很暗的眼睛。再画双眼皮和睫毛。男性人物的眉毛一般都较黑,较粗,所以记得别画成细细的柳叶眉了。这个可不难,没错吧^_^ 用不着担心眼睛看起来太女性化,其实往往很难讲清哪些眼睛一定属于男人哪些一定得属于女性(眼睛毕竟不是区分性别的标志)。某些风格的眼睛也能男女通用。

  纤细、狭长类的眼睛常常(当然也不是绝对)和那些比较黑暗、深沉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坏人一般都长着较狭窄的眼睛,不过也别把所有长这种眼睛的角色都当成敌人。要画这种风格的眼睛,先画一条长的曲线,注意曲线左端要比右边斜。

  接着,从上眼框的两边出发画两条对角辅助线,其角度和教程的前三篇讲的有些不同:左边一条要比右边一条平很多。参考辅助线画出眼睛的下面部分,它应该是弯曲的,并非一条直线,所以整个眼睛象一个拉长了的尖的椭圆形。

  擦掉辅助线画好虹膜。虹膜应该被上眼皮复盖,否则,虹膜就是一个完美的圆形。把眼睛右角的线颜色加浓。

  画出高光,和眼睛上面的双眼皮。

  加上瞳孔并在虹膜上画好阴影,再添上眉毛后,这只眼睛就画完了。最后把线条处理平滑、加暗就搞定了。^_^

  这里收集了一些男式的眼睛。注意有些不能用于女性,男女之间眼睛的区别不总是那么明显,尤其是在画小孩子时。这里大部份类型的眼睛要比女性的眼睛狭窄,而且男性的眼睛上框线没有那么粗。男性人物的眼睛并非总是有高光,但习惯上总爱画得闪闪动人些:)

  画过了右眼后,或你也会想再画一下左眼。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原来那只眼睛画一个精确的镜像图。但是,摆放第二只眼睛的位置需要些技巧。动画中的眼睛, 无论什么风格,双眼总是相距一只眼睛的长度。其间距可能会或大或小,不过用单只眼睛的长度来测量是较好的方式(就是常说三亭五眼)。

  可能你不会总画人物脸部的正面,所以应该了解在不同的角度要如何排列眼睛的位置。在《常规面部画法自学指导》的“头部” 内容中,你会看到如何通过曲线作辅助线来定义眼睛摆放的位置。初学时都用画辅助线的方法以助于确定眼睛的位置,直到自己真正熟练后便不必如此了--你不会希望眼睛会偏离中心吧。注意左图中,右边的眼睛比左边的小很多也平得多,对,因为它离你较远些。

  这一幅也非常相似--除了头是往另一个方向仰起的。在此图中,左边的眼睛比右边的小,但双眼仍然是顺着脸部的曲线。如果两只眼睛的位置摆得不适当,那看起来会很糟糕的,所以--哼哼,小心点!

  动画里鼻子和嘴巴的造型都十分可爱,不用通过练习各种不同风格来一步一步学习,下面的这些例子会让你受益非浅。

  此处所示为基本动画风格的鼻子和嘴巴。它由三基本的简单形状所组成:一片楔形的鼻子,一条细长的线作为嘴,还有定义下唇的一条较短的线(不过这条较短的下唇线也并非一定要画出来) 在如图的正视图中,你可以先用笔轻轻画出一些线条来确定鼻子和嘴的位置。鼻子和嘴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不同的人物而调整,但必须保证它们在一条直线上,为助于定位,你可以画一条如图所示的垂直辅助线。上图二是一张侧面的脸,但是口、鼻仍排列在一条曲线上,表现其处于脸的中心位置。

  画侧面的鼻子和嘴比画正面或3/4侧面要困难些(其实写实画法正面要难啊)。主要因为嘴唇不太好确定,不能象上面那样用简单的直线就能搞定,必须自己老老实实地画。前辈教导我们: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如果画得好,效果会相当不错。首要考虑的是鼻子、嘴唇及下巴构成的曲线。上唇要向内弯曲,而下唇(在侧面像中要稍微靠后些)是向外的曲线。这只有多练习才行,不然--可能会把人物的脸画得很怪异或者成了瘪嘴巴。

  脸的下部由一些反差很大曲线所组成。注意这两幅的画法,鼻子的曲线对着脸部,然后在上唇上面往右边微微弯回来。上唇向内弯,而下唇的曲线则向外。下巴不是一条单纯的直线,它是一条圆滑向外的曲线。

  在此例举一些不同风格的嘴和鼻子。有些可以用于不同性别的角色,也懒得再分类了^_^ 。注意有些风格的嘴巴只是一条细的直线,而其他一些风格里,嘴唇画得更好些。动画中嘴一般不太大,除非角色正在大喊大叫,因此相对要画得小些。鼻子的画法各异:有些画成楔形, 有些具有阴影,而有的画得很细致,你甚至可以看得见鼻孔(如果再细节一些^_^)。 女性人物的鼻子趋于小巧,着墨较少,而男性的鼻子一般久长,棱角分明。

  这里例出了更多侧面的鼻子和嘴的造型。即使比例和表情有所改变,但仍都遵循上述基本形状的要求。当画这种角度的脸孔时,注意不要把鼻子画得太尖,脸画得太平整。面部曲线应确定恰当,否则画的这张脸看起来就不自然了。

  本篇将讲述动画造型中不同角度脸部的基本画法。虽然这里只以标准动画女性脸作范例,但只要调整其比例,你就能随心所欲地画出各种人物了。

  正视图

  首先画一个大的圆形,将其水平三等分,再用一条垂直线把它对半分开。水平线的间距不一定要十分准确,其比例取决于你所想画的人物面部造型。不必太过苛求啦。

  下一步,在圆形正下方作个小标记(一条短线, 不一个点)。 在本图中,从圆形到标记的距离与圆形第三等分的长度相同。标记位置即人物的下巴,因此画成一条短线比一个点的效果会好些,不然下巴就变得太尖了。下巴标记位置的高低是调整脸的形状及脸部外观的一种方法。接着,画两条对角辅助线,必须是圆周的切线(tangent中学数学呀), 并与下巴标记的边缘交叉。

  然后,要让脸部丰满起来,它不可能那么瘦吧。 在脸的两边画出两个圆角的三角形。调整三角形的厚度及颧骨(就是三角形弯角的地方)的高度则可改变脸的形状及外观,你就能画出不同的人物造型了。

  现在脸的下部已经成型了,让我们来加上眼睛,鼻子和嘴巴。不同人物眼睛的位置会稍微不同,但它们通常位于圆形较低的部分。鼻子大约在脸下方的中间(即圆周下面的区域),而嘴则直接在鼻子之下。(日式的这种画法脸部靠下,人物看起来会年轻些,用传统的三亭五眼作比例要简单写实些)

  接着,擦掉辅助线并填好眼睛的细节部分。现在可以看到大致完成的脸基本形状了,而且你可以加上你喜欢的所有细节,比如头发、衣服、珠宝、纹身、伤痕等等(当然也非多多益善,不然就成蛇足了)。

  3/4 视图

  先画一个大圆形,就象正视图中那样的,不过现在要把辅助线转到左上方。 头部的这一部份是个三维空间的球体,所以不论你把它旋转到哪个方向,辅助线都应该与球体的曲线一致。将脸部水平分成三份,再垂直分为二等份。当然,由于我们所画的圆形的角度,辅助线不会将其分为完全相等的部分,但是必须记住如果你把球形又旋转成前视图,那么它看起来应该和教程前面所写的一样,是完全相等的了。

  接下来,将垂直辅助曲线延长到球体下方,在球体下选择一个点表现下巴的位置。从圆周到下巴的距离应该比圆形第三段的长度长一点。画两条与圆周边缘相切并且和下巴标记位置接触的辅助线。左边的一条辅助线应比右边的要陡一些。

  稍微将脸部轮廓画得圆润些,在辅助线两边画两个圆角的三角形。脸的左边应该弯出与圆周相接触,而右边的曲线应该平滑倾斜一点。想要画得好,练习少不了。

  接着画眼睛,鼻子和嘴。眼睛位于圆形的较下部的那一半里。你可以参考本教程中“动画人物眼睛画法”来了解这种角度下应如何排列眼睛的位置。五官都要沿着中央的辅助线来排列,千万别画歪了!不然看起来会很难看的 ;)鼻子一般在眼的正下方,嘴巴一般在鼻子的正下方(这话蛮熟--唐僧骑马咚里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注意一点,嘴巴别伸到鼻子的左边去了;在这个角度看,它的大部份是处于垂直辅助曲线的右边。

  将线条进行一些优化后,3/4视角头部的基本形状就大功告成了。 把你喜欢发型、珠宝都给她加上吧!

  这里列出了一些不同角度的头部。 每一个都如前面的教程中所做的那样,在一个基本的圆形上增加辅助线而成(有关绘画侧面头部的更多资料--如本图左上中的例子,参考“鼻子和嘴”的教程)。可能这些脸部的比例并不是很完美,因为作为例子这些,完全是不同类型的脸型(有许多是画的男的)^^

  通常的类型,动画人物的头发将十分复杂。不过,如果你把它们分解成基本元素来绘画,将会简化此过程。

  如同现实中的头发,漫画式头发也是由许多股发线组成。然而,比起单独画出每一股头发来,更好的方法通常是把它们画成不同大小、形状的发丛。如图所示,这是每种头发风格的一些最简单的形式。注意在大多情况下,在发丛的底部的线条更弯曲一些--如例图中最左上的例子尤为明显,较低的线比上边的线条曲度更大,让头发更富有深度,更加漫画化(anime- ish?)一些。 有时头发表现得很夸张,有时却仅能让人瞧见,不过大多数的漫画发型中,每股头发都会是这种基本的形状。

  现在我们开始练习一些稍微复杂的形状。注意如何改变每一股头发的大小和形状使其具有不同的特征。每一股头发可以是纤细而直长的,也可以是粗而弯曲的。注意你可以把头发画得非常细致,或非常简单,全在于你所绘头发股数的多少了。

  当你知道该如何画好每一股头发,就可以开始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漫画风格的发型了。看看本图的每个例子(作者自己都不解左下角那组头发干嘛要打折) ,注意从第一步开始的基本发线是怎么运用的。那些相似的形状通常贯穿于许多不同的发型之中。 在每一股头发上酌情画一条向外弯的曲线作为发丝,将会让头发显得更形象一些。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描绘头发的细节,只需要增加头发的缕数即可。

  这里例出了一些基本的发型。 注意头发在弯曲、旋转的时候,其内部是如何重叠、嵌套的。总之,凭些两点你就可以画出相当有意思的发型了:1、头发是带有卷曲的;2、认真看完本教程

  改变动画人物的表情并不难,但是了解在不同情绪下面部表情的特征会很有益。本教程将说明脸上不同部位是如何协调运动来传达不同情绪。一旦你掌握随心所欲改变面部表情的方式,就可以画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表情。在开始学习之前,请阅读其他关于面部绘画的教程,这将有助于掌握五官位置、比例的专业知识。

  首先,我们开始学习“悲哀”表情的画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通的情绪。本图是一个典型的动画人物的脸, 但是注意一下已产生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物情绪的最明显特征是眉毛。请注意眉毛内部的顶端是如何向上弯曲的。同时她的下眼框略微向上弯曲,而上眼皮呈更明显的圆形曲线。弯曲下眼框能表现压迫,悲伤或忿怒的情绪;而在这情况下,眉毛的形状向我们说明人物处于悲伤状态。另外,注意嘴的形状,它很小,且嘴角向下弯曲。所以从整体来看,好像她就要大哭一场了(所谓:樱唇微开娥眉蹙,一颦一泪总关情)。

  看看这幅图:他的悲哀就要含蓄些了。人物看起来很沮丧,但没有上图中那么忧伤。他的眼睛比较小(也许因为是男的吧),嘴也比较大并且向下弯曲得也不是很明显。眉毛的角度以及呈拱形的下眼框仍然会让你觉得他正在为某事心烦(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

  这一张图里的人物表情介于悲、愤之间。眉毛明显地弯下来,嘴巴看起来像在喊叫,两者都表明他处于疯狂状态,不过他的眼珠还是画得非常大。这使他看起来像是在生气,或受到了伤害或者在为谁谁谁心烦意乱。

  这家伙明显是在斥责谁,即使他并没有大喊大叫(with the sound of silence)。^_~现在你可以画出正在生闷气的人物了。在本图中,眉毛贴着眼睛并且眉角画得很尖(我也在眉间画些皱纹),嘴角也明显地向下弯。双眼睛很窄,而且眼珠非常小,这会让他的神情看起来更生气(这种表情感觉蛮阴鸷)。

  这幅的表情不蛮确定,他既有些困惑又像是心里又对谁不快。高低交错的眉角让人觉得他心里又乱又疑。为了增强表情,也可以把嘴的中间稍微留些空白。

  漫画里的人物好像总爱闭着眼说话,其实会有多少人说话时真的那样?但无论如何,闭着眼睛可以表达多种情绪。这幅图里,人物表现得性急或烦恼,但是闭上眼睛的样子也能表达平静,快乐或自以为是的心情。双眼呈弧线向上弯曲,这也能表达极度悲哀和激动的心情。本图中,眉头画得向下些而且嘴是张着的。注意人物的左上唇有些翘起--不论你想表现哪种消极的情绪,不论是你是要画忿怒,不爽或急躁--这种嘴型都是适用的。

  在漫画里“快乐”是最常见的情绪之一,而大大的眼睛,高扬的眉毛和一张微笑的大嘴(^0^应该就这样了吧?)通常最能表现欢快和兴奋的心情。当然也包括其它的特征,例如:双眼中放大的高光和向上弯曲的下眼线。注意,大多数kawaii(?不解)人物的眼睛都很大, 而鼻子和嘴都比较小( 除非他们的嘴象本图中那样是张开着的)

  这位也蛮快乐的,不过表现的程度没有上例中那么夸张,他的情绪更加细腻些。注意眉毛画得较低(尽管仍然有些弧度),并且嘴的曲线画得非常纤细。下眼线呈弓形,双眸仍然相当大,所以虽然人物愉悦的心情不那么明显,但他的好心情还是显而易见的。

  要表达惊讶或震惊的情绪,可以把眼睛画得很大而瞳孔相对画小些。这是漫画人物脸部独特的夸张方式,当人物极度吃惊的时候,他/她的眼睛几乎会撑满脸上空白部分(有个笑话:人体的哪个部位在激动时会成倍扩大,答案是--且听下回分解)在本例中,嘴画得很小,但其他四官(除了嘴就是4官吧?)的大小将会协调画面D。

  这家伙不是特别抢眼,他只瞧着有些恼怒。眼珠很小,眉毛弧形向下,嘴也很小且有些撇到一边。这幅就没什么可多说D了 ^_^

  对不起 没有传上来

希望采纳

找一些水彩动漫,最好推荐几个水彩插画师

人推荐

男鹿和雄(宫崎骏御用背景画师,风景类的)

KimMin-ji(韩国的画师,童话类的)

伊吹五月

绿校(是团体,它里面的青年艺术家包罗万象)

宋洋(是乌鲁木齐的那个)

于驰洋也可以黑荔枝画的不错也出过许多画册

水彩插画手绘教程

水彩插画手绘教程方法如下:

用橙色水溶色铅笔画草稿。再用03自动铅笔勾线。用水彩笔沾水轻轻地涂抹草稿线条,然后再用面巾纸吸掉水,草稿就大致清除了。

先调好浅黄、浅蓝和浅紫颜色,然后用大笔刷给纸张整体铺上一层水,最后快速地点上调好的浅色(人物脸部不要上色),让颜色自己扩散融合。

趁湿在人物脸部涂上淡**,然后再在脸颊和脖子点上红色,用清水笔(水彩笔沾清水)晕开。等底色完全干后,用土黄加柠檬黄加点赭石调出类似金**,然后平涂给头发上底色。

在头发底色里再加入褐色调出头发阴影的颜色,等底色完全干后上阴影颜色。用紫红接普鲁士蓝画出眼珠的底色。用普鲁士蓝加灰色调出上眼皮颜色,画出上眼皮和睫毛。

给膝盖、脚趾和后跟铺上水,然后再点上**。趁湿再点上一些红色。用紫色加洋红调出紫红色,给衣服边上色,下面再接上普鲁士蓝。用上一步同样的方法完成边边和飘带的颜色。

用普鲁士蓝画衣服上面,紫红画一些点花纹。背景图案用刚刚调色盘里剩余的颜色画,可以再加一些绿色,这都看个人喜欢。色调保证在紫红色调为主就可以。

如何用水粉画动漫人物

准备材料:纸铅、笔、水粉颜料。

一、先画出要上色的铅笔稿。

二、用圆珠笔将铅笔稿部分描黑,添加阴影部分。

三、使用蓝色颜料时,注意阴影部分颜色要加深。

四、服装上的阴影特别重要,阴影部分可增加2D效果。

五、最后把蝴蝶结用红色颜料画完整即可。

准备材料:纸铅、笔、水粉颜料。

一、先画出要上色的铅笔稿。

二、用圆珠笔将铅笔稿部分描黑,添加阴影部分。

三、使用蓝色颜料时,注意阴影部分颜色要加深。

四、服装上的阴影特别重要,阴影部分可增加2D效果。

五、最后把蝴蝶结用红色颜料画完整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7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