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日漫粉丝,如果说我心中有哪一个动漫颜值天花板,那么一定是火影忍者这部经典的作品。
在火影忍者中,旗木卡卡西、漩涡鸣人、春野樱以及宇智波佐助等人物形象设计十分出色,深入人心。作为一部全球知名的动漫,火影忍者中的人物形象精妙设计,每一位角色的外貌、内心、性格都有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旗木卡卡西不管是在时光倒流的关键时刻,还是在大战时的动作和语言,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回忆。他是一位懂得尊重、关爱、培养年轻一代的良师益友,传递给年轻人的精神是充满正能量的。旗木卡卡西的形象不仅拥有高颜值,还给人们展示了一位可敬、可爱的“忍者”。
漩涡鸣人则是一位拥有男子气概的主角,虽然是一个经历过苦难的孤儿,但他的毅力和热情,始终振奋着人们心灵。他的形象让人感到非常爽快,不仅拥有高颜值,还有强大的忍术和武力,可谓是无人可挡。
春野樱则是一个胆小却冷静和聪明的女性角色。虽然外貌上不是那么起眼,但是她的毅力和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顶尖的医疗忍者,并且成为了宇智波佐助的妻子,这也让她成为了不少女性观众的女神。
最后是宇智波佐助,他的形象诠释了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佐助不仅拥有着绝佳颜值,更是一个拥有非凡智慧的忍者,他作为 “一个“不是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人,他来到你身边,大家就会将你当成是依然拥有希望的样子”。
总之,火影忍者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吸引了无数的粉丝和观众,不仅是因为他们拥有高颜值,还是因为他们给人们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忍者精神和青春正能量。火影忍者成为日漫界的经典之作,不仅是人物形象设计十分出色,更是因为它展现了更多人性,更多故事,更多的精神层面,成为了每一位看过它的人心中的青春与回忆。
摘 要:《哈姆雷特》和《红楼梦》是中西文化中两部悲剧氛围浓厚的经典作品。主人公哈姆雷特和林黛玉都具有忧郁气质而且在充满凋零美的墓园景中都流露出对污染和腐败的焦虑。《哈姆雷特》的墓园散落着丑陋骇人的尸骨,他以一种理性和科学的眼光打量着真实的死亡实体,并在其用丰富的记忆和想象构建的具有西方传统和特色的“忆境”(remembrance environment)中任记忆和思辨蔓延;《红楼梦》的墓园中则飘零着落花,林黛玉以情感充沛的心灵在其以情感和想象营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并在情景交融中感知和思忖死亡。
关键词:骷髅 落花 凋零美 记忆 情感
莎士比亚和曹雪芹并非同时代人,莎士比亚写作的是戏剧和诗歌,曹雪芹笔耕的是小说,但二者作为中西文学巨匠,其作品都是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对二者的研究会让我们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因之加深对中西文化孕育出的其他文学硕果的认知和赏识。另外,相比“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红学”的世界声望却相形见绌。本文以《哈姆雷特》和《红楼梦》为例,对二者的凋零美学进行探究,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学者来开垦这块中西宝藏,也让“红学”借着中国经济腾飞之翼在世界舞台上红起来。
成书于1599年至1601年之间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悲剧之一,可以说是西方悲剧的代言作品,问世于1784年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以悲剧意境著称。二者都充满着死亡意象,同时又给人以美感,笔者认为这两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都具有凋零美学的特质。凋零美学① 是威廉恩格尔提出的一个他认为能很好地统合死亡与记忆这两个重要主题的概念(William E Engel,8)。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分析两个墓园景,来探究死亡和美在记忆或情感的发酵下融和而成的凋零美。钱锺书有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不过在相同的主体基调上,异质文化的光彩也在两个墓园场景中绽放。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比较它们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试图在差异表象的基础上探究深层的文化异同,在文化异同的总体观照下进一步加深对差异表象的解读。
首先,在《哈姆雷特》的墓园场景中,死亡以狰狞可怖的物理实体——骷髅呈现在哈姆雷特面前,他以一种相对科学客观的眼光来审视它;而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却在百花凋零中看到了死亡,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注其中,在美的意象中实现情景交融。《哈姆雷特》的墓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散落着尸骨的人的墓园:骷髅、挖坟者、观望和思考骷髅者,以及之后等待入土的尸体和围绕着死者展开的搏斗画面,勾画了一幅墓园实景。哈姆雷特捡起其中的一块骷髅,并放在掌中,凝视、想象、回忆和思考都集中在这块死亡残片上。在中世纪后期,骷髅被视为死亡的一个象征,意为“记住死亡也会降临到的你身上”。尽管骷髅丑陋腐臭,可是它就是真实的死亡,无论我们怎么回避它,它还是客观地存在那里。莎士比亚作为西方文化巨匠,和文艺复兴时期很多其他作家一样,把骷髅真实地展示出来,并让哈姆雷特对其进行肢体接触。哈姆雷特对挖坟者提出的问题“尸体在坟墓里存放多久之后会腐烂”更是客观冷静。挖坟者的回答也很科学缜密,体现着西方文化的分析性思维,他告诉哈姆雷特,本身已有痘疮的尸体八年或九年之后就会腐烂,不过硝皮匠可以耐九年。似乎一群人体解剖专家正在研究一具尸体,或木乃伊制作行家在考量哪具尸体更有制作潜质。
《红楼梦》的葬花场景同样笼罩着死亡氛围,不过充盈其中的不是让哈姆雷特嗤之以鼻的丑陋腐臭的骷髅,而是零落成泥可能依然“香如故”的落花。林黛玉将主观情感投入到客观对象落花中,从而营造了主客交融、花亡人亡两不分的凄美意境。花鸟与人一样皆被赋予了魂魄,借着想象和情感的羽翼林黛玉想像鸟一样飞到一芬芳之地(段江丽,274)。像“庄子梦蝶”中梦与现实、蝶与庄子交融难分一样,林黛玉、花与鸟成为一体难以区分。
林黛玉的“葬花吟”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一个充满凄凉意味的反问句开始,将死亡从凋谢的落花中展现出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风刀霜剑”,像哈姆雷特面对的“无尽困难”一样,摧残着花儿。花儿美丽却脆弱的生命在残酷的现实摧残下会很快凋零,万人瞩目的盛放之后却是无人留意的谢落。在林黛玉的眼中,眼前的花就是人,花的命运就是她未来的命运。林黛玉对未来的人的命运的悲观前瞻,在《哈姆雷特》中却是现实。哈姆雷特讽刺性的反问犹如对林黛玉逆时的回应:“这儿本来挂得有两片嘴唇皮,吻过我不知有多少回。你的挖苦现在哪去了?你的蹦跳呢?你的歌儿呢?你那逗得满座哗笑的奇横的谑浪呢?现在一个都没有了,来嘲笑你自己这般露着牙齿的苦笑?”(《哈姆雷特》,128-129)。林黛玉的哀悼和哈姆雷特的嘲讽都是“ubi sunt”主题的不同变体。拉丁语“ubi sunt”主题就是表达对过去已逝东西的追问:“那些在我们之前存在的人和物都去哪了?”这既体现在林黛玉的哀悼中,又化身于哈姆雷特的嘲讽里,稠密的失落感化为凋零美震撼着当事人以及读者与观众。我们可能会接着他们的反问问我们自己,十年前的闭月羞花之美今在何处?一星期前还绚烂绽放的水仙花哪去了?双亲的满头乌发何处觅寻?
将人类的命运比做落花使得林黛玉黯然神伤心口发痛,伤感的泪如染红了湘妃竹的泣血,加重了此刻的悲剧氛围;当哈姆雷特一想到人死后化为白骨几根,被掘墓人用铲子抛来抛去时,他也心口发痛。林黛玉的心痛是针对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以及整个世界的稍纵即逝性,哈姆雷特的心痛在考虑人类普遍命运的同时更着眼于伟人死后差异性的消泯。人类尤其是曾经叱咤风云的人死后的虚无甚至化入卑贱尘土使他心痛;贫民的脚趾头可能会紧挨着朝臣的后脚跟以及亚历山大的尸骨有可能会被用来堵住啤酒桶的窟窿让他心痛。
第二,哈姆雷特和林黛玉都表达了对污染和腐败的深层焦虑。据基督教信仰看来,亚当和夏娃堕落后,人类被印上了无法根除的污点原罪,世界也沉入了日渐堕落腐败的轨道,因此污染和纯洁也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理智和记忆的纯洁或被污染就是《哈姆雷特》关注的一个主题(Stephen Greenblatt, 211)。老哈姆雷特死后克劳迪欧斯统治的丹麦宫廷在哈姆雷特的眼中就是一个野草丛生和毒气密布的花园,以至于他认为自己的记忆都被卑污的成分所沾染。当老哈姆雷特要求哈姆雷特记住他时他还说了一句“不要玷污了你的心地”(哈姆雷特,34)。这短短的几个字在哈姆雷特的心中却形成了重负:净化腐败的宫廷却不被污染给他形成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甚至在哈姆雷特还未来得及开启他的宏伟工程时,他就在错杀朴罗纽司之后被腐蚀了。当哈姆雷特指责他妈妈葛忒露特堕落时,他让她扔掉心中腐坏的一半,并靠着剩下的纯洁的一半过活。在墓园场景中,哈姆雷特关于尸体多久腐烂的问题也显露了他对腐败问题的持久焦虑。
这幅画的本意不是如此,这里借用是为了表达元朝末年百姓生活痛苦,与死亡共舞的惨状。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李嵩创作的绢本设色团扇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整个画面非常祥和欢乐,毫无惊怖,应是一个流动的携家带口的提线木偶(傀儡)艺人的一场演出,主要描写妇女与儿童生活的一个欢乐场景。
中文名
骷髅幻戏图
作者
李嵩
创作年代
南宋
材质
绢本
画作类型
设色团扇画
画作内容
此《骷髅幻戏图》为扇面册页,左侧署有李嵩的名款,画面有“信公珍赏”“会侯珍藏”等多方收藏印章。[1]画面中心人物是一戴幞头、穿透明纱袍的大骷髅,席地而坐,左腿曲折着地,左手按左大腿,右腿弓起,右肘支右膝,坐姿十分舒适自便。右手提控一小骷髅,应为提线木偶(傀儡),上下牙列开张,似在说笑。小骷髅即提线木偶(傀儡)右脚着地,左脚抬起,两臂做招手状,很是活泼。小骷髅对面为一小儿,其左手与双足俱着地,昂首伸右臂,似要伸手抓小骷髅,顽皮而好奇。小儿身后为一青年妇人,双手伸出似作阻拦状,表情看似有些干着急。大骷髅身后安坐一青年妇人,半袒胸,怀抱中小儿正食其乳。目光安详,稍侧身,正注视着眼前之事。人物描画十分生动细致,仿佛能听见他们各自的声音。特别是骷髅的造型十分精准。
对幅有王玄真书黄公望《醉中天》曲:
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寻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个羞那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曲末题署: 至正甲午春三月十日大痴道人作,弟子休休王玄真书,右寄醉中天。
创作背景
宋元时期,骷髅乃是一种习见的关于人的谐谑式隐喻,但随着时光流逝,其比喻义已逐渐被人遗忘,这正是今天人们对此图感到骇异的根本原因。道家的齐物、乐死,佛家的寂灭、涅檗,是骷髅幻戏的思想渊源,该画作就展示了李嵩个人谐谑有趣之格调,并体现了这种思想渊源。
艺术鉴赏
主题
画幅之核心主题,当为生死转化及其因果轮回。画家将画一分为二,生死各半。左边画一大骷髅,头戴朴头,身着色衣,关节以线穿连,为艺人的演戏傀儡,含有死之意;右边则画一小儿,手足着地,仰首伸臂,带有生之欲。生死既分,却又互相吸引,故画幅中央被大骷髅戏弄的小骷髅,面向小儿,作躬身招呼状。此是戏中之戏,亦是精心之笔。啸髅躯架刻画准确,小儿动态神气表现生动,大骷髅身後,一妇人袒胸露乳,喂哺幼儿,神色不安地注视着骷髅戏婴之情景,与画幅右边神情恐惧、伸手阻拦那趴地小儿的另一妇人恰成对照,呈现一种静与动、思与行的对立。
此图还存在着三重幻戏结构:一是两个操控,即大骷髅对于小骷髅的操控,无形之手对于大骷髅的操控;二是交相生发的幻术结构,甚至观图者也会不自觉地落入其中;三是各种背反之表现,尤其是观者明、当局者迷,令人难忘。
构图
构图的黑白市置上,画家将示死气之骷髅衬于密线重墨组成的墩子、货担之前,增添了阴森、黑暗及恐怖的气氛;同时,却将表现生的小儿置于简写的土地及大片空白的背景上,加强了晴朗、光明及欣喜的感觉。
技巧
单纯从笔墨技法上看,李嵩发挥了自己擅于勾勒、界画之才能,线条坚韧扎实,墨色精致细腻。衣纹用线劲利,或纤柔、或飘动、或挺拔,皆依形态动作而生变化。器物用笔工整严细,笔笔送到,不见轻率浮滑。骨骼、肌肤用笔略有差别,前者刚健,凝重,后者圆转,富于弹性。至于浓淡设色,基本为层层渲染,渐次加深浓重程度,直至轮廓空间毕现方止。染工严谨、古雅,颇具宋朝院体画之特色。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余有李嵩骷髅图,团扇绢面,大骷髅提小骷髅,戏一妇人;妇人抱小儿乳之,下有货郎担,皆零星百物可爱。”
后世影响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风俗画杰作,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