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如《晋书·麹允传》:“南开朱门,北望青楼。”邵谒《塞女行》:“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南梁时,刘邈《万山凶采桑人》诗首句云:“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不过这里说的“倡妾”,可能只是“家妓”而已。
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唐张籍《妾薄命》诗:“君爱龙城征战功,妾愿青楼欢乐同。”
清陈梦雷《拟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诗:“青楼当大道,高入浮云端。”
指妓院
相关文献:
八大胡同的青楼窑影
南朝梁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倡,古代泛指表演歌舞杂戏的艺人,也有指妓女,通“娼”,这边可能指家妓)唐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红粉追欢。”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姬蹙然敛袵跪曰:‘妾故某翰林之宠婢也,翰林将殁,度夫人必不相容,虑或鬻入青楼,乃先遣出。’”
借指在青楼内卖艺的女孩
多指卖艺不卖身的妓女,古代妓女中只有娼妓是卖身的,歌妓,舞妓等妓女一般都是不卖身的,称为清倌人。当然也有两个都卖的,称为红倌人。青楼里多是卖艺不卖身的妓女,也有卖身的,但数量很少,档次也比较高,接待的都是些达官贵人,风流才子,纯粹做皮肉生意的妓院称为“窑子”,档次较低。
相关文献:
唐温庭筠《塞寒行》:“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宋秦观《虞美人》词:“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宋晏几道《生查子》词:“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徧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清李渔《慎鸾交·席卷》:“华郎的心肠虽好,只怕他父亲到底执意,不容要我辈青楼。”《“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妙莲告花界书》:“惟我青楼一无举动。我本我的良心,想出几条办法,劝告我全国花界同胞。”
指南朝齐武帝的兴光楼
后也泛指帝王之居
相关文献: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可见,“青楼”原先乃是帝王之居。故三国时曹植有诗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青楼由来唐代至唐代,“青楼”两种意义仍参杂错出,甚至有一人之作而两意兼用的例子。如韦庄《贵公子》“大道青楼御苑东,玉栏仙杏压枝红”,与大道、高门相关,而与艳游、酒色无涉;而《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衣曲”,则指妓院。
宋元时期
宋、元以降,“青楼”的偏指大行于世,反而成了烟花之地的专指,不过比起平康、北里、章台、行院等词更为风雅。作为上等妓院,青楼中的妓女,一般是艺妓,卖艺不卖身,当然也有两种服务都提供的。但无论如何,吟诗诵词、弹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节目。她们中间不乏才华洋溢的诗人、说唱文艺家和戏曲表演艺术家,如薛涛、张窈窕、严蕊、周月仙、张玉莲、马湘兰、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
宁宗一先生在为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所作的序中指出:“她们在中国文艺史上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世界文艺史上,这倒也是我们中国的一大特异贡献。”
官妓与私妓
最早发明官妓的,是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他设置了拥有700名妓女的国家妓院。无独有偶,与管仲时代差不多的古希腊雅典的政治改革家梭伦,也开设了国家妓院,目的一是满足青年男子的要求,二是保护良家妇女不受骚扰。而管仲的妓院作用更大。一是通过税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社会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与敌,兵不血刃。管仲的发明很快被其他各国效仿,一时官妓大兴。
官妓中有一种专门为军队服务的,叫做营妓,最早的发明者是越王勾践,而正式成为制度则在汉代。汉代以后,家妓兴盛起来,到南北朝达到顶峰。家妓的地位处于妾与婢之间。妾是满足主人肉体之需的,婢是端茶扫地,铺床叠被的,而家妓的作用是为主人提供艺术服务的。家妓普遍受到严格的艺术训练,实际上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中国的音乐舞蹈不但是她们发扬光大的,也是她们传续下来的。但不论官妓家妓,都没有人身自由,主人对她们可以任意买卖和杀戮。
随着商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在官妓、家妓之外,出现了个体营业的私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楼妓女。私妓在先秦已经出现,到六朝时开始活跃,至唐代走向兴盛,一直持续到宋元明清,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一大奇观。
私妓可分两类。一类是向政府正式注册登记,隶属教坊的,叫做市妓。另一类无照营业户,是名副其实的私妓。私妓的艺术修养不如官妓和家妓,她们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宽,文化构成也比较复杂。所有这些,都使得青楼文化充满了变幻多姿的色彩。所以说一种是指古代富家女的住所,另一种便指妓院。
相关学说
古人给风月场所想了一个美丽的词:青楼。关于爱情,关于性欲,关于道德,这几项可以说是文学最基本的主题之一,而这几个最基本的主题可能通过妓女这一特定的角色而聚合在一起,因此文学从来都对妓女给予特别的青睐,古人还专门将这样的文学命名为“青楼文学”。
青楼似乎是古代文人除了庙堂、家庭、江湖以外必不可少的寄托之所,少了青楼文学,传统的文学大概就少了很多的韵味。自从新中国成立,彻底消灭了卖*这一丑恶现象之后,青楼文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文化土壤,但是,随着近些年某些地方的繁荣“娼盛”,妓女逐渐成为了当代小说中的重要角色。21世纪出版的《小说选刊》第10期,就有三篇小说都涉及到妓女和卖*的生活,一篇是石钟山的《一唱三叹》,一篇是阿宁的《米粒儿的城市》,一篇是乔叶的《解决》。这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但也足以说明作家们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程度。
卖*现象自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死灰复燃以来,至今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据专家估计,在全国范围内,21世纪商业化性质工作从业人员约为400万人。放眼城市的街景,在灯红酒绿、雕梁画栋的背后,涌动着的是不可扼止的欲望。所不同的是,古代的青楼是公开的,而现在的青楼是变相的,也许就藏在那些装潢艳丽的洗浴中心、歌舞厅、发廊等等场所的里面。这种社会现实的顽强存在,就在一点点地腐蚀和瓦解社会的道德精神世界。新青楼文学就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青楼文学是一份及时的社会档案,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性交易现象。这也正是的新青楼文学与传统的青楼文学的最大的不同所在。有人概括传统的青楼文学是一种诗化的青楼、浪漫的青楼。但对于的小说家来说,青楼不再是诗化的场所,作家们基本上是以批判现实主义的立场反映社会的“青楼”现象。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养成功名用世之志 ,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楼楚馆”,接触到“竞赌新声”,浪漫而放荡不羁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因此,青楼成了他常去之处。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一、科举屡次不中或官场失意,借酒消愁,逃避现实
古代的青楼之所以在诗中、文献中有广泛的记载,不乏其中的这些落魄的读书人,官场失意之人的青睐,他们通常来这里就是借酒消愁,逃避现实,例如:柳永、杜牧,柳永去世后,还是这些烟花女子为他捐钱安葬。
有些人问,那为什么不去酒馆或者在家里,非要去青楼呢?
在古代,文人相轻,但他们却又十分爱好面子,如果整天在酒馆喝得烂醉,被别人读书人看到岂不是要被笑话,所以他们基本不会选择酒馆。而在家里则更不行了,古代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道德标准,家中的妻子很难理解丈夫酗酒的行为,搞不好还会在一边碎碎念,所以他们宁愿选择青楼那疏解心中的愁苦,而青楼的那些女子,一般都有着一定的才艺和文化,她们或多或少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再者不理解在一旁弹弹琴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二、纯粹过来欣赏歌舞,吟诗作对
事实上,青楼中的女子不乏因家道中落而被迫卖艺的大家闺秀,她们不仅有颜值和气质,更难得的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子们不仅可以在此吟诗作对,还能欣赏到女子的才艺,算是一种不错的精神享受吧。
三、朋友间的聚会、交际应酬
一般青楼都装修都比较典雅,建筑也比较讲究,可以看过现在酒店里的包间,朋友们在此聚会、商谈要事,还可看到艺伎们的表演,算是一种高级交际场所了。古代青楼女子并不简单,她们的文化素养非常高,是普通女子都远远赶超不上的。在当时去青楼的一般都是文人墨客,那是他们休闲聚会的场所。那有人就会郁闷了,这些才子们怎么会喜欢去青楼呢?那是因为,古代青楼女子不仅有美貌,而且非常有才华。在古代,那些寻常女子们、**们只注重相夫教子。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要说琴棋书画了,能识字就不错了。
青楼女子因为谋生需要,则会学习很多东西。还有一些家道中落被迫沦落青楼,这些青楼才女,都个个有本事,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样样行。她们跟文人吟诗作赋自然不在话下。当时也只有青楼女子才懂得欣赏文人们的浪漫,懂得他们的情怀,能够不加掩饰与他们交流。所以文人都愿意结交青楼女子。逛青楼往往还是要炫耀一下富贵的,整备酒席,讲究排场,延亲邀友。过程中要请女子伴歌伴舞或是劝酒,当然是有一定代价的。出场女妓的出场费、服装、乐器等都是要给钱的。所以逛一次青楼花费几两银子都是很正常的,如果要刻意显摆或是邀请有名的妓女,那耗费几十甚至上百两银子都是可能的。
古代青楼其实是一处高雅的场所,男人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发泄私欲,而是为了寻找红颜知音、附庸风雅和陶冶情操。
我们看电视剧和古代小说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青楼女子这个词,很多人不加思索就认为青楼就是古代的“窑子”或者妓院,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古代的青楼和妓院还是有分别的,青楼是古代上流社会消费的场所,里面的青楼女子都有一定素质和才华,到青楼消费的人也都是富贵人家或者家庭条件好的文人墨客,甚至连一些王候将相和帝王也慕名而来微服私访,想见识这些姑娘们的才情。
青楼是古代烟花之地的代名词,烟花之地大意是指比较繁华热闹的地方,青楼也是用来形容古代装饰华丽精致的楼房。古代的青楼装修非常讲究,里面摆有上流社会和文人们喜欢的琴棋书画、笔墨纸砚,还有古董瓷器、各种花卉,随时备有清茶和热酒。年轻美丽、富有才华和气质的姑娘们也在阁楼中静静地等待,客人们来这里多是吟诗作对,喝茶饮酒与姑娘们倾心而谈,抒发自己在家里不能随意表达的情感。姑娘们则会尽量讨客人的欢心,她们会陪客人作词写诗,也会翩翩起舞轻歌一曲让客人高兴,但她们一般都是卖艺不卖身的,这一点来青楼的客人也早就知晓,他们来青楼也不是为了发泄私欲,而是为了陶冶情操、寻找能让自己吐露心声,排遣生活压力的红颜知己。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就是出生于青楼的女子,但并不代表她们过往的历史就为人所不齿,实际上很多才华横溢的青楼女子都受到了历代男人的追捧和尊重,比如李香君、苏小小、李师师等人,更有无数的青楼女子被达官贵人看中,赎回家做了老婆。
青楼有三种意思:一、指妓院 二、借指青楼中的女子,多指妓女 三、指南朝齐武帝的兴光楼,后也泛指帝王之居。
“青楼”,自唐宋以来,多代称妓院其实,这是一种误传“青楼”最早是指帝王的住所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 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可见,“青楼”原先乃是帝王之居故三国时曹植有诗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最早称妓院为青楼则出自南梁刘邈的《万山采桑人》一诗,内有“娼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句中的“青楼”就因袭前人而误传此后的文人墨客们便以讹传讹,皆称妓院为“青楼”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