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我为什么成为唐朝最牛逼的爱情诗高手?

李商隐:我为什么成为唐朝最牛逼的爱情诗高手?,第1张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此为李商隐的追忆之作,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不惑之年,他孑然一身,独上西楼,秋风拂面,往事如烟,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无限感伤的《锦瑟》,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和他曾经有过的青春年华。

写完《锦瑟》后二年,李商隐忧郁中死去,年仅四十五岁。

知道李商隐,因为他的另外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时候的纳兰秋刚上小学一年级,我的启蒙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就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我们要尊重老师,因为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因为他们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因为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启蒙老师还特意把这两句诗的作者李商隐写在了黑板上,要我们记住他,像李商隐一样,尊师重道。于是,在每年的教师节,我们都在送给老师的贺卡上写上这两句诗,以表示我们像李商隐一样尊师重道。

现在回想起来忍不住发笑,李商隐写这两句诗哪是为了什么尊师重道呢,而是纪念一个叫柳枝的女子,记念他刻骨铭心的初恋。

也许从那时候起,这两句诗就死了,死在中国人的断章取义上。

其实李商隐是唐朝最出色的爱情诗高手。

有一个困惑一直萦绕在心头,为什么多才多艺的诗人总有一个悲惨的身世?有时候不得不怀疑,那些史官们没有职业道德,为了突出诗人的伟大,故意捏造他们悲惨的身世。否则,为什么他们在年少的时候要么死了父亲要么死了母亲?更惨的是父母亲全死了?

很不幸,李商隐和柳宗元一样,八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岁的时候就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他曾经是唐朝王室家族的一员,可惜像他这样沦落到民间的王室后裔太多了,他与唐王室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没有人记得他了。少年时的落魄生活促使李商隐有一种强烈的走上仕途,求取功名的愿望,这好比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他的命运一样。

父亲不在的日子,李商隐的叔叔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他的这位叔叔上过太学,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只是由于性情的原因,终身不仕,过着平淡的隐居生活。叔叔的古文非常好,在叔叔的教导下,聪明的李商隐很快就成为古文高手。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你今后的命运,那么这个人对你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李商隐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在李商隐往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多重角色:伯乐、良师、益友、长辈、上司等等。

这就是令狐楚。

大概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李商隐写出了两篇优秀的古文:《才论》、《圣论》。这两篇古文很快就传到了当时在洛阳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的手中,同样也是古文高手的他对年纪轻轻的李商隐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快就接见了他,并聘他为自己的幕僚。

就这样,李商隐离开了他的家乡荥阳,来到了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洛阳。

就在洛阳,他邂逅了他的初恋情人柳枝。

比之于长安,洛阳是一个更容易发生艳遇、滋生爱情的城市,只因为那里有一种名为牡丹的花,开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而洛阳的女子亦如牡丹花一样,灼灼其华。每一个来到洛阳的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无不为洛阳的牡丹花和身如牡丹花一样的洛阳女子而叹为观止。

洛阳每年都有举办百花会的传统,期间全城出动,大摆宴席,以牡丹花作屏,把房子的梁、柱、栋、拱上都以竹筒储水,插上牡丹花,一次要用牡丹花上万朵。洛阳的豪门望族、官宦学士还通过赏花、赛花来评选牡丹名次,据说谁家的花开得好,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以加官晋级。

她是当年的牡丹花女,洛水河畔的长堤上摆满了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其中尤以牡丹为最,而她就是站在牡丹花丛中的绝代佳人,其妖娆妩媚之态比之牡丹更胜几分。满街都是看花人,懂花人看门道,不懂花的人看热闹。风流雅士,会聚一团,赏花品茗,举酒作赋,好不快活。

他看到了她,他像着了魔似的向她走近,他不敢正面看她,只是隔了牡丹花丛,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的背影。不料,她突然回过头来,目光正好落在他的面庞上,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他七魂没了六魄,爱情产生了。

有时候爱情就这么简单,仅仅需要一个眼神,如此而已。

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叫柳枝,是洛阳一个富商的女儿。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商隐,是客居在当时名声显赫的令狐楚府中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他爱慕她的芳华,她渴慕他的才华,落花有意,流水有情,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他们开始频繁的约会,记不清有多少次约会了,每一个次约会都是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她躲避着她的父母,悄悄的和他来往。每一次约会都是那么浪漫都是那么幸福,每一次约会他都会为她写一首诗。每一首诗她都如获至宝,捧在怀里,晚上,枕着它入眠。

可是好景不长,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两年后随风而去,柳枝被她的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最后一次约会了,从此两个人相忘于江湖。

可是,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他怎么忘得了呢?于是,他为她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风虽无力,也令百花残,百花虽无力,也令东风难,东风若有意,莫叫百花残,百花若有情,莫叫东风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商隐对柳枝的爱情宣言,悲哀的是,千载以后,这两句诗成了被误读最多的两句诗。

走了柳枝,来了宋华阳。

宋华阳是李商隐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他与她的爱情因为两个人的身份而遭到后人的非议。

他们的爱情发生在一座道观里,李商隐和宋华阳都是修道之人。两个修道之人发生恋情,不亚于和尚犯了*戒,这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商隐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切得益于那个开放的朝代。在唐朝,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榜样作用,很多女子纷纷进入道观,明里修道,暗地里和纨绔子弟干着偷且之事。更有开放的女子,比如鱼玄机,把道观当成了青楼,明目张胆的诱惑一个又一个男人前来和她共渡春宵。

原以为此生只爱柳枝一人,她走了之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带着一颗看破红尘的心,他登上了玉阳山,企图以修道之心来减轻他失恋的痛苦。无奈,他尘缘未了,六根未净,道术还未修完一半,他又被爱情狠狠的撞了一下腰。

他遇见了比柳枝更让他心动的如花美眷——宋华阳。

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陪伴公主到玉阳山修道,居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里,而李商隐就居住在灵都观对面的灵隐观,两观只相隔百余米。

公主是不是真心来修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宋华阳肯定不是真心来修道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有着世俗的七情六欲,只是迫于公主的权威,她才入了道观。于是,这个可怜的女子一面陪着公主心不在焉的研习道术,一面在脑海里憧憬着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快点到来。

感谢上天对她不薄,就在那个春雨潇潇的午后,她遇见了她的白马王子李商隐。

当时李商隐走在路中,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带雨具的他正在踌躇之际,一把芬芳的雨伞已经悄然举过了他的头顶,他回过头来,一双清澈的眸子炽烈的看着他。

那一刻,他忍不住牵起她的红酥手,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这样牵着一个陌生女子的手,漫步在雨中。很短的一段路程,他们走了很长时间。到了她的道观,他们分别。她把伞送给他,目送他离开。

就是那把伞吧,李商隐不做道士了,他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与她,干柴遇到烈火,很快就坠入情网。

在道观里偷情,这之前李商隐想也不敢想,而现在他不仅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

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与刺激,从未有过的巨大的欢愉,很快他们迷上了这种偷情,并变得疯狂。

疯狂的结果是宋华阳的肚子有了他们爱的结晶,纸包不住火,在一次干呕中,同为女人的公主觉察出了宋华阳的异样,在公主咄咄逼人的质问中,不谙世事,处于极度紧张与恐惧之中的宋华阳,把她与李商隐之间的风流韵事和盘托出。

公主的脸上只写了两个字:惊怒。

悲剧就这样发生,李商隐被公主赶下了山,而宋华阳却不知所终。

不知道结局的结局是最不好的结局,反正从那以后,李商隐再也没有见到宋华阳,也许她已经被遣回了宫,也许公主给了她三尺白绫……

站在山脚下回望玉阳山,他热泪汪汪,他永远会记得这座山,记得一个叫宋华阳的女子。

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李商隐的心开始如一潭死水。

他的忘年交,视他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的令狐楚看到他情绪低落的样子,关切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对于令狐楚,李商隐只有感激,没有隐瞒,尽管这属于一个人的隐私范畴。他把他与宋华阳的故事告诉了令狐楚,令狐楚听了他的诉说,明白了他的心,突然觉得李商隐也老大不少了,应该成家了。

一天,令狐楚把王带到了李商隐的面前,问他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结为连理。

李商隐只是麻木的点了点头,他不再奢望爱情,只想有一个家。

与元稹一样,李商隐对王的情感相当冷淡,甚至可以说没有感觉,然而日久生情,李商隐心中的那潭死水开始微澜。

慢慢地,他开始对妻子笑了,开始牵挂妻子了。李商隐成家之后,为了生计和功名曾多次离家,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万般柔情化作了无尽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让一个起初不愿意回家的男人变得频繁的回家,王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

可是,就是这样的好女人与韦一样,命不长久,还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不幸染病身亡。王死后,他悲痛不已,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他开始相信宿命,他这一辈子注定没有完整的爱情。

这一年,他唯一的良师益友,令狐楚也老去,一种莫大的孤独感寂寞感侵袭了他。

他截然一身,独上西楼,眼含热泪,写了不朽名篇《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凄凉的锦瑟啊,为什么有五十根柔弦?这一弦一柱的交错声中,使我想起了我曾经美丽的青春年华。就像庄子梦见了蝴蝶,引起他的痴念;又宛如望帝变成杜鹃,对故土无限流连。月华如水一样流泻在大海上,鲛人哭出了眼泪;温暖的太阳照射在蓝田上,金玉化作了云烟。曾经多情的往事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即使在当时也感到惆怅难言。

李商隐,谨以这首诗来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让我们记住她们的名字:柳枝、宋华阳、王。

1收集关于描写星星的诗句

  李煜 句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

  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李商隐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

  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孟郊 古意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白居易 岁晚旅望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骆宾王 送费六还蜀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

  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

  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刘禹锡 杂歌谣辞·步虚词 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王维 赠裴旻将军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 萧驸马宅花烛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

  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李白 酬崔侍御(一本此下有成甫二字)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刘禹锡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

  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白居易 独眠吟二首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杜牧 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 岁旦朝回口号 星河犹在整朝衣,远望天门再拜归。

  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 李商隐 常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王勃 易阳早发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韩愈 醉后 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

  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

  卢纶 杂曲歌辞·皇帝感词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张九龄 旅宿淮阳亭口号(一作宋之问诗)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杨炯 折杨柳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岑参 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

  温庭筠 春日野行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箭下妖星落,风前杀气回。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空嗟荐贤路,芳草满燕台。

  温庭筠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 叠鼓辞宫殿,悲笳降杳冥。影离云外日,光灭火前星。

  邺客瞻秦苑,商公下汉庭。依依陵树色,空绕古原青。

  孟郊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嫦娥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旅夜书怀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云母屏风烛影深 , 长河渐落晓星沉。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昨夜星晨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2有关星星的诗句

  1、《和长孙秘监七夕》唐代: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释义:

  初秋时分携带者美丽侍妓,七月七的晚上盼望得到仙女的巧技。

  河阳美女的身影在舞动,平津产的帷幕也色彩靓丽起来。

  似乎鹊桥从银河里浮现出来,龙车在九霄之外飞奔。

  因为露水打湿,佩饰显得低垂,云彩漂移,象是进献锦绣衣物。

  夜渐渐深了,**的月亮落了下去,面对的星星也稀稀拉拉地。

  空对着的灵台三星,正惭愧分辨不出那个是支机女(即织女星)。

  2、《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元代:孟昉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释义:

  空中的流星沿着银河闪动,有如浪花飞溅,露珠零落就像玉液涓涓。夜天里兰草虽已衰谢但还齐整如剪。碧蓝天空如绸练,波光摇动北斗星正横斜西天。

  3、《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释义: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4、《众星罗列夜明深》唐代:寒山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释义:

  众多星星像棋子排列,使夜空显得非常幽深。尚未西沉的月亮像一盏孤灯在山崖上点亮。

  光彩明丽、圆满如镜的月亮不用打磨也晶莹剔透。那挂在青天上的,就是我的一颗心哪。

  5、《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宋代:柳永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阳、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释义:

  拂晓时分,京城东郊出现了醒目的北斗七星,它仿佛在告诉京城里的人们春天来了。柳树已经吐出了新绿,花朵噙着清晨的露珠迎风绽放,整个大地因春天的到来而姹紫嫣红,到处生机勃勃。春天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把高大的台榭装点得分外美丽迷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创造了如图画般绚烂多彩,充满生机的美好季节。

  新科进士在朝廷的组织下游览京郊御花园,他们鱼贯成行俊美如画。御花园里微风习习,桃花浪暖,新科进士们如鲤鱼跃入龙门一步登天。新科进士游完了御花园又结伴游览京城。他们骑马飞驰,京城街区为之尘土飞扬。

  3描写星星的诗句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嫦娥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旅夜书怀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云母屏风烛影深 , 长河渐落晓星沉。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昨夜星晨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西江月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髟卤鹬担宸绨胍姑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满庭芳·夜思

  星汉无情,天河有意,东南西北相逢!

  放眼关外,哪记旧寮蓬。

  儿时山河幼时语,几曾见,友朋西东。

  别更久,推杯换盏,醉靥双颊红。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银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王勃《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沈德潜-《枫江夜泊》

  野宿随寒雁,辞家第一宵。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曹操 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嫦娥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描写星星的诗句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4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9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古诗十九首》)

  10蚕娘吟弄满星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李贺《湘妃》)

  11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李贺《神弦》)

  12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秋望》)

  13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戴复古《月夜舟中》)

  1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

  15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5描写一颗星星的优美句子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

  淘气的小星星在蓝幽幽的夜空划出一道金色的弧光,像织女抛出一道锦线。

  严冬的夜晚,几颗赤Luo的星星可怜巴巴地挨着冻,瑟瑟发抖几乎听得见它们的牙齿冷得捉对儿厮打的声音。

  小星星在寒空中摇晃,仿佛冷得在颤抖。

  星星充满了感情,像顽皮的孩子,在稚气、执著地注视着人间,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讲述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

  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着走的蜡烛一般,悄悄地闪烁着出现在天空上面。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极美的星夜,天上没有一朵浮云,深蓝色的天上,满缀着钻石般的繁星。

  亮晶晶的星儿,像宝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满了辽阔无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银河,从西北天际,横贯中天,斜斜地泻向那东南大地。

  夏天的星星就像调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爱。

  几颗大而亮的星星挂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儿提着灯笼在巡视那浩瀚的太空。

  星空倒映在这汹涌的海面上,便随波上下跳舞,时现时灭。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清晨,大风雪停下来了,不过还得过好久才天亮。几颗残星偷偷地睁开眼窥视那一片雪白的银白世界。

  渐渐地,残星闭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晨空中退隐消失。

  好一颗流星在夜空里划出银亮的线条,就像在探寻着世界里最美好的未来。

  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们既不眨眼,也不闪烁,是恬静的,安详的。

  这是多么凉爽清明的秋夜!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亮,都要大……就像银灰色的天幕下缀满一颗颗夺目的宝石,撒下晶莹柔和的光辉,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静。

  6描写星星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1从遇见你开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2山海错落,你是人间星光。

  3神明把光风交给霁月 把樱花交给春天 把黑夜交给星光 把心跳交给脸红 把你交给我。

  4You are as romantic as starlight(你与星光同样浪漫)

  5你是踩碎星光

  落入我梦境的一袋幻想

  6你是世间最可爱的小星星我爱了整个宇宙只为和你碰头。

  7你是晚夏遗留在深海里的星星,想把我所有的温柔都碾碎了撒给你。

  8你像星河一样美好,落入我心里 。

  9你是我仰的万梦星河,是我书的九万情意,是我陷的无色茫海,一瞬对视便心中有鹿来,人间不值得,但你值得。

  10山野千里,你是我藏在星星里的浪漫。

  11你眼里星光弥漫 我一生过目不忘。

  12你是银河散落的孤星刚好落进我的眼里。

  13我会带着月亮的温柔和星星的光亮顺着银河进入你的梦里。

  14星星醉酒到处跑 月亮跌进深海里我 以前从未觉得人间美好 直到你来了。

  15月亮被嚼碎成了星星,而你就藏在那满天星光里,我栽一段星河赠你,好让你不逊色于这人间错落烟火。

  16遇到你的那一天我的星河才亮起来。

  17我携漫天星辰以赠你,仍觉满天星辰不及你。

  18 你掀起山河奔向我

  踏尽星辰来看我

  而我有整个银河想讲给你听

  张开嘴 却说不出半粒星 。

  19天地辽阔四处皆可流浪

  但倘若你应允

  我最想抖落一身星光

  从此长居你心上

  20你是晚风渐息 星河若隐一场小别离 你是破晓清晨 灿烂眼中的光景 你是时光轻轻哼唱 宛若星辉铺满小巷

  21樱花在风的诗里,春天被折进纸里。

  星光溜进了梦里,而你藏在我心里。

  22世人皆如满天星,而你却如皎皎洁月,众星捧月,唯你耀眼。

  23我是银河里的流浪家,你是月球里的常驻民,我环游整个宇宙,只为找寻你的踪迹。

  24世间美好有千千万万千万种,日出日落一种,星星大海二种,你的风情万种。

  25你是落日弥漫的橘,天边透亮的星。

释义:“你我夫妻生死相隔已经十年了,我在心底强忍着不去思念你,可内心仍旧难以忘怀曾经和你相处时的美好回忆。你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我心底的凄凉不知对何人诉说……

料想在那本该家人团聚的明月夜里,你却独自沉睡在荒芜的短松冈上,年年为我柔肠寸断。”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先生的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当时苏轼先生因不满王安石变法,两人关系闹得很僵,苏轼便自请出京,到密州做了知州。

对于年仅20岁,便名动京师的苏轼而言,这样的待遇委实有些憋屈,所以他在怀念妻子王弗的时候用了一句“无处话凄凉”。

王弗葬在苏轼老家四川眉山,眉山和苏轼所在的密州相隔很远,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千里”二字便已经足以说明“异地恋”的艰辛,更何况,他俩还是阴阳相隔。

对苏轼而言,这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便是当你在心底思念一个人的时候,却只能在梦中去回忆彼此曾经相处时的点点滴滴

生和死的距离,是苏轼和妻子之间,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在我的印象中,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仿佛再大的困难也无法让他低头,唯独在涉及亡妻的时候,他才会在世人面前呈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先生心中那种相爱的人却不能长相守的遗憾和孤独,该是多么让人痛心呢?

比翼鸟是古人描写爱情时,常用的意向,这几句白居易用来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感情深厚的诗句,传至今日早已是人尽皆知的千古名句了。

比翼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古人认为它们只有一目一翼,必须一雌一雄合力才能飞舞起来。而连理枝,是一种自然奇观,它描述的是两棵树在生长过程中树干相抱的样子。

人当然不可能像彩凤那样长出双翼比翼齐飞,李商隐说道:但咱们内心就像灵犀一样,心意相通。

“身无”和“心有”本是相互冲突的两个词,李商隐将它们和飞翼、灵犀放到一起后,却巧妙的达成了一种平衡。

思念一个人的样子是什么模样呢?

点秋香的唐伯虎本尊给出了画面:从早上看天色云霞直到夜晚,我行走的时候内心在思念你,坐着的时候也在思念你,真可谓是无限相思在心头呢。

柳永是一个奇才,他以男女双方的角度,写下了男子醉心科举,辜负女子心意后,双方的情感独白。

苏武的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开头两句诗是描写夫妻和睦,相亲相爱。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开头有多甜蜜,后面就有多不舍。后来,奉命诗人上战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夫妻俩才能再相见。

想到这里,内心是十分的不舍与无奈。再去战场之前,诗人还不停的安慰妻子,表达自己的忠贞不渝:如果我有幸活着回来了,肯定会马上来到你的身边;如果我不幸,那么我也会永远想着你的。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1],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逝于郑州。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2]

本名

李商隐

别名

李义山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出生日期

约813年

逝世日期

约858年

主要作品

《李义山诗集》

主要成就

诗歌成就

字号

字义山

官职

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

祖籍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配偶

王晏媄

人物关系

李衮师

儿子

精品荐读

李商隐的忧郁一生: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作者:少读红楼

快速

导航

文学成就

个人作品

史籍记载

人物评价

轶事典故

亲属成员

个人生活

历史争议

后世影响

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曾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习文,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此外,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一手好文章。

李商隐

唐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绹等交游[3] ,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并“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文,在科举上虽一再失败,但在写作上则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此后他很少再写散文。

唐大和七年(833年),令狐楚调任京职,李商隐离太原返乡,此后,李商隐曾在王屋山学道二、三年,这对其思想与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开成二年(837年),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并由于令狐绹的延誉,李商隐得中进士。[4] [5] [4]

应举之路

李商隐画像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7] 。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他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与陶进士书》),但如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从李商隐在开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

“樱花烂漫几多时”是出至李商隐的《无题》。

无题—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这是李商隐的一首古诗。这首樱花是属于七言古风,七言古风相对于七律和七绝来说简便一些。它的形式活泼,体裁多样,句法和韵脚处理较为自由,而且富有极强的抒情,叙事的表现力。

樱花又名山樱花、山樱桃花、三月红云等,为蔷薇科落叶乔木。秦汉时期,已在宫苑内栽培,至唐代普遍出现在私家庭园中。樱花4月至5月开放,有单瓣和复瓣两种,有洁白、粉红、深红、鹅黄、淡紫、碧绿等多种颜色。雅逸高洁,花香浓郁,因此樱花多为浪漫的爱情象征。

扩展资料: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参考资料:

李商隐—

“樱花烂漫几多时”是出至李商隐的《无题》。

无题—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这是李商隐的一首古诗。这首樱花是属于七言古风,七言古风相对于七律和七绝来说简便一些。它的形式活泼,体裁多样,句法和韵脚处理较为自由,而且富有极强的抒情,叙事的表现力。

樱花又名山樱花、山樱桃花、三月红云等,为蔷薇科落叶乔木。秦汉时期,已在宫苑内栽培,至唐代普遍出现在私家庭园中。樱花4月至5月开放,有单瓣和复瓣两种,有洁白、粉红、深红、鹅黄、淡紫、碧绿等多种颜色。雅逸高洁,花香浓郁,因此樱花多为浪漫的爱情象征。

扩展资料: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参考资料:

李商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4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