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地名的来历?

长春市地名的来历?,第1张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位于吉林省中部,是近百年来才在东北大地上崛起的一座年轻美丽的城市。然而长春”这个名字却早在200年前、甚至更早时就产生了。

在全国的城市中,像长春”这样耐人寻味的美称还不多见。那么,长春这个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1799年(清嘉庆四年),清政府查明,伊通河流域已垦地265

649亩,居民达2

330户之多。面对巨大的移民潮,封禁政策”已招架不住。吉林将军秀林鉴于垦民日多,益见繁复”,遂奏请清政府借地安民”。于是1800年(清嘉庆五年),在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领地长春堡附近设立了长春厅。这是该地设置最早的地方行政机构。从此长春”这个地名便在东北大地上正式诞生了。

关于长春地名起源的研究,近几十年,学术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6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长春之名源于长春花,说长春地方当年盛产长春花,故借用为地名;第二种说法,认为长春是沿袭辽金长春州之故名;第三种说法,认为当年长春厅治所设于长春堡附近,故借长春堡之名;第四种说法,认为长春是满语地名;第五种说法,认为长春是来源于长春河;第六种说法,认为是吉祥地名

长春名字的由来是根据古代的称呼音译来的。长春古称“茶啊冲”,虽然读起来非常奇怪,但它是古时肃慎人的祭祀时祈福说的话,且在当时“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称谓,汉译后就是长春的意思。

长春居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地处中国东北平原腹地松辽平原,西北与松原毗邻,西南和四平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哈尔滨接壤,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

长春的气候特征。

长春的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挡,削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故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

长春以前叫喜都。

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绰号和别称,北京是帝都、上海叫魔都、广州叫妖都这些一线城市之外,其他一些城市也有了类似称号,如南京-鸭都(吃鸭子花样多)、合肥-霸都、西安-废都(古代王朝的都城)、洛阳-神都(武则天给洛阳的称号)、长沙-脚都(修脚行业发达),这些有的是历史记载和官方说法,有的是文人传播,有的是网络亚文化所取。

地理位置:

长春地处中国东北平原腹地松辽平原,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长吉图战略腹地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长春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居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清朝初年,今长春地域是蒙古王公的领地。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清政府在今吉林省境内又修筑了一条柳条边,史称“新边”,又称“吉林柳条边”。“新边”从今新立城水库库区通过,当年柳条边上的伊通边门遗址,曾是长春市重要的 历史 遗迹,如今已经淹没在那粼粼的清波中,再也看不到了。每逢枯水时节,水库中就会隐隐露出一个小岛,那里便是当年伊通边门的位置。如果说先修建的盛京柳条边是盛京将军与宁古塔将军八旗驻防区域的分界标志,边外是宁古塔将军的镇守区域,那么“新边”则是清朝统治者为满族和蒙古族居住区域划定的分界标志。今天的长春、农安、德惠、九台(部分)等地域均在“新边”外,属当年的郭尔罗斯前旗领地,为蒙古族居住区域。虽然清政府修柳条边对东北实行局部封禁,但到乾隆年间,关内破产农民还是大量涌进东北,在边里、边外披荆斩棘,开荒种田。

1727年1月(清雍正四年十二月),清政府不得不承认进入东北各地农民的合法身份。当时,郭尔罗斯前旗不属于宁古塔将军驻防区域,因此,对在那里定居垦荒的农民,宁古塔将军未曾过问。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对违禁入境的垦荒者不但不予驱逐,反而愿意容留,并暗地征收地租(一般每亩收租粮四升)。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因土地肥沃,地租相对较低,加之地处伊通边门和大御道附近,水陆交通方便,所以前往定居的农民迅速增加。随着人口日渐增多,垦荒面积不断扩大,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恭格拉布坦不得不奏请朝廷,要求对已开发地段妥善安置。清政府认为,蒙古游牧地区,按例不准内地民人逾界开垦。但“蒙古招民垦种,事阅多年,相安已久,且蒙古每年收得租银,于生计亦有裨益。”便同意划出一块区域“借地养民”,令民“照旧纳租”,也不追究札萨克违禁责任,但今后“不得再增招一户,不得再多垦一亩。”

1799年(清嘉庆四年),吉林将军秀林奉旨会同哲里木盟盟长查勘蒙地。当时,沿伊通河、沐石河、新开河一带,已有定居农民2330户,蒙荒已开垦熟地265648亩。清政府得到详报后,于1800年(清嘉庆五年)在聚居地段设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于吉林将军。国内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达成共识:长春城市纪元为公元1800年,即:清政府在今长春市净月 旅游 开发区新立城镇设置长春厅之年。这一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对长春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为长春成为吉林省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早在长春厅设置前,长春一带南北各有一个大村落,南为长春堡(今属朝阳区永春镇),北为宽城子(今南关区南部)。其中“长春堡”这个地名,在当时的一些官方文书中经常提及,民间流传也较为广泛,知名度较高,遂被沿用下来。然而,长春厅正式建置衙门时并未选在长春堡,而是建在伊通河东岸与长春堡隔河相望的新立城。

长春堡是清乾隆年间流民建起的屯落,在当时是一个较大的自然屯。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向清廷奏报被开垦的区域时,用“长春堡地方”5个字做开垦地段的代用词,清政府的文件中也使用这一代用词泛指开垦地段,例如委任长春厅首任巡检的文书,就直书“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这说明长春之名直接源于长春堡地名。又因这一带地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畔,土地肥沃,水草丰盛,适于垦植和放牧,山东、山西、直隶等地流民大量涌入此地,人口更为集中。他们以垦荒或放牧为生,逐渐形成了屯落。柳条边西(即“边外”)为郭尔罗斯前旗王公领地;柳条边东(即“边里”)是清朝“封禁区”,满族居住区域。这样,来伊通河沿岸的汉族人便被围圈在外边,与“边里”隔绝。为了生存,“边里”、“边外”的汉族人、蒙古族人、满族人都需要互通有无,相互交易。同时,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和清地方官府也需要通过发展农牧业来增加地租和捐税,遂于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在边西流民部落附近设伊通边门,每年春天开放一次,“边外”的蒙古人赶着成群的牲口,满族人带着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同汉族人交换粮食等产品。久而久之,即使春天过去了,也还有人越“边”交易。人们为了生活,总是希望这里的“春天”越长越好。吉林将军见此情景,采取了“明紧暗松”的办法来应付朝廷。“春天”在这里真的“长了”,渐渐地这个无名屯落伴随着春天交易时间的延长,便被人们称为“长春”了。随着交易的日趋活跃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酒馆、店铺和作坊等也在这里出现了。为防范盗贼,聚落周围还筑起了土墙。雍正年间官府取其俗称“长春”二字,并根据此地有了围墙,已形成了堡的规模,遂称此地为“长春堡”。这便是长春堡的由来。这个解释是否符合真实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此外,取“长春”两字还有一层意思,祈盼吉祥如意,长治久安。

关于长春厅名源于长春堡之说法,在《长春县志》中还有一段记载:“当日长吏奏疏均称为长春堡者以筑城地方原无村落,且其地属长春堡界,故举以名之耳。后人以与长春堡区别故又有新立城之名。”可见因设在长春堡境,所以才叫“长春厅”。也有专家考证,长春厅名是移用了辽代长春州名(关于长春地名的由来参见长春市篇)。

新立城长春厅衙署旧址位于今长春市净月 旅游 开发区新立城镇小街的南侧。在新立城水库大坝下,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上,便是当年长春厅衙署旧址的位置。地方虽小,可几十年来数易隶属关系。1962年为长春市郊区新立城人民公社卫星村新立城屯。1995年为长春市南关区新立城镇小街村。2004年划归净月 旅游 开发区。

关于长春厅衙署的地理位置,在《长春县志》中载:“长春厅之设非在长春堡,乃在堡东隔伊通河十里地方筑土城设治,因谓之为新立城。”

在距长春堡直线距离五六公里的地方,修建长春厅衙署和巡检衙门,周围又筑起土围墙,便把这里命名为新立城。在新立城如今尚能见到长春厅衙署遗址,小街南边有一片略呈方形的房基地,高出周围的稻田地03米左右,面积约1万平方米,当地农民称为“衙门地”。在此东南30余米处,还有一处略高于地面的基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巡检衙门旧址。这里的农民在田间耕作时,在这片宅基遗址中经常发现青色砖瓦残片、铜钱、白石灰残块、甚至银元宝等。这里的青砖略小于辽金时代的青砖,而比现代的砖又大些,很明显为清代遗物,在巡检衙门基址,也常有清代砖瓦等建筑构件出土。1994年长春市文物考古部门对这里进行了挖掘,曾出土一排整整齐齐的青砖,发现一座坐东朝西的完整的房屋基础。这是一座面阔近13米,进深近7米,一座三间的东厢房。房子由中间开门,门坎里外用青砖铺垫。居中的一室两侧有炉灶,后侧有烟囱,用半壁单砖隔成的南、北二室都发现了炕的痕迹。据载,即使到了民国初年,长春一带官府的办事人员仍保持着清代满族遗风,即在炕上办公。常常是在火炕上放几张炕桌,办事人员盘腿而坐,摇动着手中的毛笔,写一会儿,就下地踱一阵方步,呷两口当差的送来的扣碗茶,或者躺在火炕上抽几口大烟袋,一边抽着一边还谈着公事。根据这座房址在长春厅遗址中的位置,它应是理事通判衙门的东科房。

在科房的南侧有仪门一间,两边二门各一间。在西南约15米处发现了仪门东侧的一间二门,对称的柱洞、砖砌的墙基,柱洞中木柱的残渣碎屑还保存着。

在理事通判衙门200多米外,还有一座非常完整的建筑物,长方形,面积近60平方米。外墙都是双层的顺砌半壁砖墙,墙心用黄土充填,四角都有立柱,一道单壁砖墙将房址分隔成内外两室,外室门朝南开,有砖砌的炉灶,内室有火坑,地表还有砖铺地面的残存,这是伊通边门守门兵丁住房的遗址。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长春厅的本来面貌显出了大致的轮廓。每座建筑必有火炕,不敷瓦的平顶房,柳条边上的兵丁房……这一切都为我们勾画出了200年前长春地方的 历史 风貌。由于长春厅在新立城时间较短,其性质又为“借地设治”,所以筑城及衙署规模均不很大,至今在文献中还未找到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关于新立城小街的记载,史料中同样也是少而又少。仅在《长春县志》中有寥寥几笔。衙门在新立城时,小街东西长约05公里,有小杂货店、手工作坊等数十家。到光绪年间,街道两旁排列着杂货店、药铺和各种手工作坊等共40余间房,逐渐发展成一座小集镇。当年在新立城小街老庙宇也很多,东北角有“城堡庙”,西南角有“关帝庙”,街中部有“娘娘庙”,等等。可惜均早已拆毁。据讲这些庙宇所建年代都很久远,初建时规模也很大,为四方村民烧香敬神的主要场所。

1825年(清道光五年),长春厅衙门向北移20公里,迁至宽城子。其原因有二:一是新立城位于下辖五乡之南端,距五乡的人口、田亩偏远,交通不便;二是新立城地处低洼河滩,伊通河水常泛滥,殃及衙门和附近居民。

据《长春县志》载,自长春厅衙门迁至宽城子后,新立城“从此遂降为市镇矣”,清光绪年间为“最繁盛时代,后渐次仅存小本营当数家。”文献中记载的杂货铺之类的房舍现多数还在,均集中在今小街西南面街道两旁,排列长百余米,共40余间。这些房舍中建筑年代最早者为清朝,以后又陆续有所增建。现在有的继续做为食杂店、小百货店。这些房舍均为弧形平顶,青砖构筑,比较矮小。如今有的经过修缮,改用红砖挂面,但其主体结构并未改动。

新中国成立后,新立城成为一小集镇,二十世纪60年代新立城为公社政府驻地,由驻地聚落而得名,故称新立城人民公社。那时的小街是很热闹的集市,每逢农历三、六、九,附近十里八村的农民都聚到这里赶集,出售自家的农副产品。至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公社迁移,这里便萧条了。1994年长春市政府在小街南,重建了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长春厅衙门仿古建筑群,供人们参观、访古。初建时曾热闹过一阵,可后来似乎被人们遗忘。

今天的新立城小街虽没有昔日那般热闹,但农民的日子都好了起来,新立城水库 旅游 区、西山滑雪场、长春厅仿古建筑群等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小镇带来新的生机。

重庆(双重喜庆)

长安(东莞)

安庆

承德

四平

安稳

香港

金门

龙门(四川南充)

云南

红河

玉溪

会泽(云南)

瑞丽

泰山

元阳(云南)

琅中(四川)

阳朔

漠河

高雄

鸡西

甘肃

新乡

赤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7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