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第1张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精选6篇)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从袁隆平身上汲取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持独立思考,敢于突破自我,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豪情,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篇1

1947年6月,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非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老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老师朝他打量一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够,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心想:自己从8岁开始,在随父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走水路来重庆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从此自己下决心要学会游泳,今后能遇难救人。9岁逃难到了重庆,每到夏天,放学回家后自己就要去长江边的“龙门浩”戏水。渐渐地,他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甚至可以搏击嘉陵江和横渡长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赛的场合去试一试。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奔向比赛的游泳场,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同行。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老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汉口的预选赛中获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两个第一名,而其他同学都名落孙山。接下来,袁隆平又夺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口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这件事给予袁隆平很多启迪:凡符合实际的“不服气”思想,不一定是消极因素,有时可以变成积极因素。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催他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去争取胜利。也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在他科研实验中遇到更大困难时,总是给他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高峰!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篇2

您曾说,您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穷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您让世界数十亿人民摆脱了饥饿。

这是您离世的那天,我在海边偶然间拍到的一张照片。一株嫩绿色的芽儿,正从沙砾中萌发。凑近一瞧,那绿油油的叶子上,还零星地挂着几颗沙砾,在夕阳的余晖下闪闪地发着金光。一阵海风吹过,这株芽儿便开始舞动着、摇曳着、舒展着。

您看到了吗这株嫩绿色的芽儿,充满了生机,孕育着希望。您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您可知,这是谁洒下的种子也许,这颗种子曾随着风的律动,从您的稻田里散落到了这里,扎根在这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您瞧,那粗壮有力的根茎,钻开了沙砾,冲破了束缚,奋力地向上生长着。

您看到了吗不远处,一家人正沉浸在这惬意的时光里。初夏的傍晚,阳光褪去了那份炙热,大人们并肩坐着,一边聆听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一边眺望着远方的天际。您瞧,孩子们将沙子和着海水,堆成了城堡的形状,玩累了,就钻进父母的怀里打起了盹……我想,假如您也能看到这幅场景,您一定会感到欣慰吧!您热爱这片热土,更热爱这片热土上的人们。

您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您曾说,您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不图名,湖南省农科院院长的职位曾被您以“耽误研究”为由给婉拒了;您不图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金被您全部捐了出来。您图的只是“想要人民不再挨饿罢了”。是的,您更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

您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在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前,您穿着深色的西装,您说:“到北京去领奖,是非常庄重的一个事情,所以我要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周围的人问:“您觉得自己帅不帅”您点了点头,又立马“害羞”地否认:“现在不能讲帅了。”您的一席话,逗得身边的人哈哈大笑。您曾给妻子写情书:“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是的,您更是一个浪漫体贴的人。

人们说,您从泥土中来,终到白云中去。于是,我仰起头,凝望着被夕阳染红的天空。此时,一缕阳光从云缝中钻了出来,暖洋洋地洒在沙滩上。夏日傍晚的阳光,温暖得能让人睡去。您说,您梦里的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也许此刻,您正在梦乡里酣睡。

您听到了吗千万人的送行队伍中,人们一遍又一遍呼唤着您的名字。袁爷爷,一路走好!愿您禾下乘凉,梦里稻香满园……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篇3

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立志学农,躬耕田野,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多年以来,袁隆平始终没有放弃对杂交稻的研究,哪怕耄耋之年,仍然锲而不舍在稻田里搞研究。为了让人民远离饥荒,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孜孜不倦、一以贯之的坚守,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源于坚定的信仰,源于福谋天下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厚植殷殷爱国情,培育拳拳赤子心,以信念为笔,初心不改,担当作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没有任何一项科学技术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丰硕的“幸福果”必然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从湖南、云南到海南,他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哪里有希望就去哪里。如同大海捞针一样,袁隆平奔走在田野,埋头于实验室,靠着吃苦耐劳、不断探索的精神坚持、靠着矢志不渝、奋斗以成的无私奉献。即使鲐背之年,袁隆平依然谈笑风生称自己是“90后”,他说,“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涵养有“十年磨一剑”、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经得起挫折、耐得住辛苦、忍得受寂寞,坚忍不拔、拼搏进取、勇挑重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高产、再高产、更高产、超高产!”这是袁隆平毕生所求的梦想,更是支撑他敢于创新的信念。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全世界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学者数不胜数,但大多数人都在攻坚过程中被固有思维局限,导致失败放弃,错失了发展机遇。而袁隆平院士却一直甘于当好开拓创新的“有心人”,依靠科学理论、发扬创新精神,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了新机遇,找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为杂交水稻开辟了“新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从袁隆平身上汲取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持独立思考,敢于突破自我,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豪情,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一粒种子,一生追梦;一种情怀,一生坚守。您是真正的英雄,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向您致敬,愿您一路走好!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篇4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外界对袁爷爷最动人的一句评价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粒种子是怎么找到的,14天,14万株水稻,他左手持放大镜,右手拿镊子,弯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终于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袁爷爷发现一株稻株结出了230多粒稻子,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的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在袁爷爷的努力坚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研发,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水稻亩产从700公斤突破到1200公斤,袁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们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想他的这个梦,已经快要实现了。回忆曾经缺粮的苦,他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一个国家的拯救者吗?

袁爷爷的另一个梦想:是让全天下都能吃饱饭。他在湖南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来自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个学生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亲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称为世界人民的“爸爸”。袁爷爷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人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水稻,不仅是我,许多的外国专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爷爷的事迹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他造福世界的技术,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没有一项不令我佩服,而最让我钦佩的,却是他那专注、坚持、毕生逐梦的信念。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巨星会陨落,光芒永不灭!袁爷爷一定变成了天上的恒星,正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大地的五谷丰登吧。记得您曾说: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我想对您——我最最崇敬的人说:我会好好吃饭,也会努力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篇5

这两天的天气格外阴沉,云浓得像是要滴出水来而却迟迟不下。使人的心上莫名蒙上一层压抑,在这种日子里又听见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不禁感受心中空落落的,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可以说没有他,我们老百姓还是吃不饱,还是会挨饿,但是为了让人民吃饭,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你知道吗?1960年7月他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从此便开始独自研究杂交水稻,那时他的家人都不支持他,认为他一个大学生去种什么田。后来1997年,她才有了自己的团队来研究。而1960年——1997年这37年间,他都独自一人奋斗,在稻田与实验室间。

听过一个故事,就是在时期袁老将他保护级的实验品种在4分田中,后来,稻株被收,他看见一口深井中,竟还有几株竟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可以说没有这几株实验稻就没有今天的杂交水稻,袁老奋不顾身可以说今天的粮食是袁老拿生命换来的呀。

袁老在采访中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简简单单几句话虽使用了夸张却难看出他的雄心壮志。袁老,您逝世了,我们一定会完成您未完成的梦想的!

采访中,记者问袁隆平“如果您再次看饥荒您会怎么做……”主持人话音刚落袁隆平院士便马上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这是一个人对他产品的最大自信,也足以看出,他对杂交水稻的用心良苦体现了他的初心。2021年5月22日13时17分32秒袁隆平院士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当时许许多多的人站在医院门口目送车对远去路过之处设有几辆车,就算有也是停下鸣笛致敬。场面,一度十分壮观。本来我还想什么时候能见他一面,因为离得比较近吗?这下,可是再见不到了。

雨,落下来,又慢慢下大。这场雨带走了袁隆平院士,都将他印在了我们的心底。

袁隆平事迹感悟800字篇6

袁隆平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路,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两个梦想耳熟能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发“海水稻”的宏大构想。袁老说,“海水稻”研发成功以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产业化推广潜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广两亿亩,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两亿人!

梦想总是属于敢想敢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中国人再次牢牢端稳了饭碗!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脚踏实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把自己在一生浸润在稻田里。他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门规”——“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袁隆平曾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隐没于乡间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奔忙,还在努力带给中国和世界惊喜。多一些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多一些锲而不舍的追梦者,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就会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对英雄的呼唤和尊重。国士无双,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国民英雄,在他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世人也给了袁隆平的荣誉和礼赞。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后来人,是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音。我们看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内心的富足。全社会对抗疫英雄的爱戴,对航空专家的敬仰,从国家层面对袁隆平、钟南山一个个国民英雄的崇高礼遇,也在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

我们纪念袁隆平,也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大多不会成为袁隆平那样的国民英雄,甚至我们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经济走势的商业大佬,也不是时时关心国家大事的政界领导,但我们每个奋斗的个体,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我们可以像袁隆平那样,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坚定目标就能够坚持下去的人。那么我们便是自己的英雄——愿你我既能做那个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为那个被鼓掌的人。

最后借用钟南山团队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个坚持梦想的人致敬:感念我们在这个时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们的星空因为有了每个不同的你而璀璨。

近日,重庆大足区2米“巨型稻”试种成功,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预计亩产可达1500-1600斤~“巨型稻”有粗壮挺拔的稻秆。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终于成真了,爷爷,这盛世如你所愿。可是爷爷我好想你亲眼看到,亲自去地里摸一摸那比你还高的稻子,亲自搬把小凳子坐在禾下乘凉。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袁隆平爷爷在采访中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

近日,重庆大足区2米巨型稻试种成功,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预计亩产可达1500-1600斤~巨型稻有粗壮挺拔的稻秆。

据了解,这批巨型稻高度是常规水稻的两倍,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2米。巨型稻不光稻秆挺拔粗壮,而且还耐淹涝、耐盐碱、还能为植株带来充足的养分,为水产以及哺乳类动物提供了遮阴避凉的最佳栖息场所。同时,巨型稻所在的稻田还可以蓄更深的水,有利于开展稻鱼共生项目,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终于成真了,爷爷,这盛世如你所愿。可是爷爷我好想你亲眼看到,亲自去地里摸一摸那比你还高的稻子,亲自搬把小凳子坐在禾下乘凉。

明年开始,该品种水稻将在大足区大面积推广,并参与到稻鱼共生的项目。袁隆平爷爷的梦想成真了,我们可以在稻下乘凉了,您在天上看到了吗!

结语:

中国的农业,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到土地改革人民真正拥有自己的土地,再到如今的科技化,现代化,规模化农业发展,离不开无数让我们可歌可敬的科学家们。允许我们说一声谢谢!

袁隆平爷爷: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永远怀念您!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点07分,袁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袁老去世的消息传开,举国哀悼。这位91岁的老人花了一生的时间试图让全世界的人都有饭吃。

有朋友说,袁老去世了。晚辈终于感受到了从当时父辈的长街被送进总理府的感觉。

小时候课本上的,电视上长大的,互联网上工作后的,袁老永远是那个乐观自信的爷爷,说起话来笑容惊人,但今天的笑容已经永远消失了。

番茄君怀着悲痛的心情,挖掘了央视为袁老制作的最后一部纪录片《为时代而唱歌》,缅怀他敬爱的爷爷袁隆平。

2015年,时年85岁的袁隆平接受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挪威电视台的联合采访。

袁隆平的衬衫没有口袋,记者找了很久才找到放话筒的地方。

当记者脱口而出“这件衣服没有口袋”时,幽默版的袁隆平立刻上线了。

85岁的袁隆平步履艰难地走在实验场上,被提问时眼睛发亮。

袁老自豪地用英语回答。因为产量很高、超高。

袁隆平看到了他对超级杂交稻的信心。我种了杂交水稻。说到杂交水稻,袁隆平兴奋得像个孩子。

站在田边,指着大米向外国记者炫耀这是“核武器”。

袁总是有自信的资本。2020年11月,两季杂交水稻最高产量达到千米。

得知这个数据的袁老说:“3000斤意味着接近河下清凉梦。”。

亩产3000斤是什么生产概念?明白新中国初期,水稻最高亩产在200公斤以下。

将来我们交配的水稻可能亩产更高,但袁老看不到。

1930年9月7日,袁兴烈一家在北京协和医院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袁兴烈夫妇只在孩子出生证明的姓名一栏写了“袁子”。

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小学英语老师。她从小就给袁隆平提供英语启蒙。

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中南大学文学系。我在铁路上当秘书。

父母都希望袁隆平继续走官路,孝敬祖先。

1936年,不满6岁的袁隆平被送到汉口最高小学接受教育。

然而,这一决定与他们的期望相反。

一年级学生去郊游了。袁隆平在园艺场看到了桃子和葡萄的丰收。所以我喜欢农业。

繁荣期不长。抗日战争于1937年爆发。这个已经很富有的家庭开始投靠他的父亲。七岁的袁隆平和他的父亲走遍了全国。曾在汉口、湖南、重庆等地小学就读。

土地的沦陷,战争,饥饿,贫穷,让袁隆平在童年时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想被别人欺负,只能靠自己强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9岁的袁隆平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

袁隆平不顾父母反对,坚持自己儿时的梦想,报考了重庆北碚下坝祥辉学院农学系。

毕业后,袁隆平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在湖南省怀化市安江农业学校任教。同年,他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

这所农业学校位于湖南雪峰山深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铁路。

袁隆平花了四天才到达他工作的地方。

也是这一年,土改政策在全国推行,耕者有其田。但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只有16683万吨,人均每日口粮只有15公斤。

但在当时,袁隆平的个人命运并没有和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

他先教俄语,然后被安排学红薯。学校没有重视红薯。

虽然他的梦想逐渐消失,但袁的爱情在这个时候到来了。他爱上了对面学校的一个女老师。

恋爱三年,袁先生对爱人倾注了全部感情,每周写两封情书。

这让袁隆平在偏远山区的孤独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但1960年结婚前夕,袁隆平恋爱了。先生嫁了别人,因为袁隆平自由,出身不好,不求上进。

这对袁隆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是一个痴迷的男孩。

结婚后,王先生后悔了,说要离婚。袁隆平等了她三年,后来她生了孩子。袁隆平再也看不到在一起的希望了,决定放下。

当袁老经历了爱情的痛苦,中国也经历了近代以来的痛苦。

三年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全国的食物短缺和饥荒。这让袁隆平想起了战后童年的梦想。

从失恋的恋情中走出来后,袁隆平觉得要吃饱饭,就要关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于是把全部热情投入到水稻的研究中。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观察稻田。他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大米,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袁隆平喜出望外,在水稻种植的第二年种下了1000株水稻,希望能得到成龙。结果令人失望。用老袁的话来说,没有一种植物能像它的老子一样优秀。

袁隆平很失望,但这个品种让他看到了水稻的杂种优势。一个人工培育杂交水稻的想法现在已经在袁隆平的脑海中形成。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体,自花授粉,遗传学认为没有杂种优势。当时先进的美国和日本研究杂交水稻,但都失败了。

/p>

在别人看来,一位中专教师提出的杂交水稻理念,无异于对经典学术理论的背叛和颠覆,甚至被视为对基础遗传学的无知。

这让袁隆平纠缠不清,但在1964年,有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这一年,在同事的介绍下,袁隆平和他的妻子邓哲在没有恋爱基础的情况下结婚了。

结婚后,妻子明确支持袁隆平研究混合水稻,并说:不长大的我们回家当农民。

就在这一年,袁隆平正式开始了对杂种水稻的研究。

要推广杂种稻子,一定要培育很多种子,但是要想使杂种稻子成功,走路的路很难。

袁隆平为研究自己的杂种水稻设想了三个步骤。

首先,我发现了基因异常的稻子。这些稻子的雌蕊异常,但是雄蕊没有花粉。

第二,找到另一种稻子,可以给雄蕊提供没有花粉的稻子授粉。

第三,只有找到其他水稻和这些水稻的组合,才能生产出混合水稻的种子。这些稻子的雌蕊能正常恢复,保持稻子的良好特性。

理论上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很难。1967年,袁隆平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年,袁隆平股手工检查了每股14万株稻穗。只有6株稻子的雄性没有花粉。

迈出重要一步后,袁隆平在中国科学院的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这意味着袁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混合大米的实验在那之后越来越大,组成了研究小组。

1968年春天,一代人培育,这6株雄性不孕株增加到700株以上。

春天,700株稻子被袁隆平移植到大田,正式开始了大田实验。

某个雨夜之后,田里的稻子全部被拔了。

也许有人会嫉妒。可能也有人怀有恶意。这次试验田的水稻毁损是专业的。

破坏者将稻谷连根拔起破坏,相当于摧毁了长年的希望。

这给袁老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实验也因此延期了三年。

恶意动摇了袁隆平的信念。他写道:“能受到妖魔的真正的好汉,不会被人嫉妒是庸碌的。”。事件四天后,袁隆平在实验田旁的废墟中找到了五株剩下的稻子,才使实验继续进行。

之后,使用最初的6根稻子,进行了袁隆平和近1000根稻子组合3000多组交配的实验,结果都不理想。

随着实验失败,外界对袁老的指责越来越强烈,有人攻击他骗取了国家科研经费,有人说他是真正的科技骗子。

这没能打败袁隆平。他想扩大水稻的结缘关系。我可能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去了云南省元江县,去寻找新品种。

由于地震,袁隆平和工作组不得不在外面盖三个月的棚,劳而无功。他们在云南募集了大量的野生水稻资源。这让袁老很高兴。

但是,这些野生水稻难以维持性状,袁隆平不得不再次面临失败的局面。

但是,袁隆平坚决不动摇自己的判断,为了拉开大类的差距,袁隆平把寻找野生水稻的目光投向了海南岛。

袁老的两位助手正在找。我发现了雄性不孕株“野败”,养了2年。这种性状终于可以100%遗传。

1972年,国家把杂种水稻作为全国重点研究项目,开始了大规模的难关。几万次的实验加速了混合大米的产生过程。

新稻秸增产了70%。稻子反而减产了3%。

杂种米又开始吹牛了。

六年来,占据了国家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这种情况使袁隆平困惑,但他仍然有信心。

关于优势是在稻草上还是在稻上,可以进行技术调整。

功夫不抱人心,两年后,1974年秋,从湖南到广西喜讯频传,普通水稻亩产仅200公斤,但袁隆平杂交水稻亩产几乎都超过500公斤某试验田每亩生产再超过650公斤。

从混合水稻试验成功到现在,全国的大米产量为混合大米增加了4倍以上。

杂种大米的增产量可以使中国每年多扶养7000万人口。

同时,袁老的大风光明节在国家的普及下,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以及美国也实现了交配水稻的商业化生产。

1981年6月6日,袁老荣获中国首个特等发明奖。

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奖、第十四届世界杰出华人奖、马哈蒂尔科学奖、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中国著名科学家奖、2007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世界粮食奖、泰国国王金镰奖、乌尔夫奖等。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

在老一辈科学家中,袁隆平总是最温柔,最受人敬爱的那一个。

他的魅力不亚于任何人,演讲能吸引万名学生。

他有幽默感,说了很多有趣的话。不仅有很多表情丰富的作品,也有短片的动画,很受欢迎。

今天去世了。很多民众自发地在袁老灵柩车道旁来送行。

很多人流着泪喊:“袁老师,别去了。”。

车子被水也不漏的包围着,灵车走了很长时间才从人群里出来。

网上知道的人关于袁老的最后一次对话正在展开。

一个实验田的稻子怎么样?第二个是大家辛苦了,自己不行。

他在水田里摔倒了。这片大地的精灵又回到了母亲那里。

虽然不能防止死亡,但是我们可以永远留在记忆里。

希望我们能一直记得,珍惜粮食,大吃大喝,杜绝浪费,艰苦奋斗。

你不能把钱看得太重。

在某些人眼里,似乎袁隆平很有钱,但他是拿国家工资的科学家。他每月的总收入,包括工资和补贴,总计超过4000元。他乐呵呵地说,收入不低,够我花,于是把国际上几乎所有的奖项都捐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表彰和支持那些为农业科研做出贡献的人。此外,他还在教育方面做出了贡献。

他对钱的看法,一是不小气,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来,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他说,“钱是必须的,我们需要生活和生存。没有钱,我们就不能没有食物。”但是钱足够一般日常生活开销,有积蓄就够了。你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如果你太看重金钱,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你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自私自利,对社会和他人漠不关心的人。如果人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袁隆平对人生、金钱、地位甚至家庭都有透彻的理解。他对自己一直很吝啬,但对别人却很热心肠,很侠义。只要他能,他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别人。他是博士生导师,带了很多博士生,其中一个是农村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有一次,这个学生给他打电话,说他爸爸病重住院,急需用钱。他非常同情这个学生,从他的工资收入中给了他两千美元。

回复一个盲童。

作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自然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一封上海盲童的来信,信中既表达了对他的尊重,也透露了孩子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看着孩子们真挚的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写道: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的世界是美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虽然看不到,但是心里能感受到。爷爷,你身边的叔叔伯伯都在关心你,帮助你。你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孩子。好好学习,长大后你会比别人有更光明的未来。我想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故事。虽然双目失明,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从小就努力工作,在钢琴的键盘上创作出了美妙的乐章,使音乐伴随人类达到了一种史诗般的痴情状态。努力工作,儿子。虽然你是盲人,但你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可以看出,袁隆平对这封信的回复充满了真情实感。对于一封从未谋面的远方来信,袁隆平能够认真对待,动情而真诚地写了一封信。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这位科学家的心是多么善良,他的社会责任感是多么强烈,他的情操和人格是多么美好。

为小报做顾问

2001年8月21日下午,《致富快报》的记者走进袁隆平的办公室。袁隆平热情地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让秘书给来访者泡茶,递上香烟。他知道来访者是江西老乡,也是一家服务三农的实用型报纸的记者。他向农民传播党的惠农政策,为他们提供信息和可操作的技术。方向很对,农民喜欢。长期坚持,报纸才有生命力。

他说:目前农民朋友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相当多的农民朋友渴望脱贫致富,却暂时找不到门路。你们这些高级职员肩负着沉重的负担。据说《致富快报》的价格全年不到50块钱,一天不到一包美雀烟。我觉得农民朋友买得起。你的报纸是给穷人和弱势群体的,所以你注定也是穷人。也是媒体中的弱势群体。在现阶段,这是正常的,但不是很正常。在我看来,我们不能低估穷人。毛主席有句名言:卑微的人最聪明,因为富人和城里人是由亿万穷人养活的。

当他意识到记者大热天千里迢迢代表报社来请他做报社顾问,请他题词时,他欣然同意:好。反正我有60多个头衔,多一个也无妨。但是,头衔太多,累到反而成了负担。但是你的报纸是给农民朋友看的,我愿意当顾问,没有军衔。

然后,他伏在桌子上,很认真地在白纸上写下了两个字:祝农民朋友们早日富裕,祝《致富快报》有更好的未来。

随后,在记者的要求下,袁隆平和参观人员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一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多次辞职,卸掉了许多著名的头衔,却欣然为一家默默无闻的小报担任顾问。这个故事很快作为美谈流传开来。

中国最富有和最贫穷的人

接近袁隆平的人说,袁隆平穿着随便,根本没注意。

有一段时间,他购物的欲望非常强烈,每个周五下午,他都会去商场购物。但是他有一个怪癖。他只买便宜的东西,对贵的东西不感兴趣。有一天,他和妻子邓哲逛街,看到集装箱里有打折到10元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元,每个12元。售货员笑着说,你是个奇怪的同志。人家讲价要东西,你就增加,不讲理,不讲理。他笑着回答,一口气买了10多块。这件衬衫很好,所以去田里的时候很容易穿。不用担心弄脏。笑着对妻子说。对生活习惯了如指掌的邓哲不多说,只是微笑。

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也不会超过800元的;他不可能买200元以上的皮鞋。他穿着这些昂贵的奢侈品,比如意大利老人头,鳄鱼牌,感觉不舒服,不舒服。但国内某权威评估机构报告称,袁隆平身价超过1000亿元。所以,就个人物质财富而言,除去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最穷的人。

而最富最穷的人,对自己漠不关心,对社会却极为慷慨,有极大的忧患意识。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将125万美元的世界粮食奖捐给了由他发起的科技奖励基金会,用于帮助新人。

装修要花钱,何必浪费呢?

由于工作需要,学院几次决定给袁先生一个大点的办公室,装修一下,但袁先生不同意,说,这个办公室挺好的。习惯了,有感情了。况且装修要花钱,何必浪费呢。我们打不过他,只好算了。他是袁隆平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每年拿着几千万。按理说,为了公私目的,弄个更大更装修的办公室是合理的,但他就是不同意,让人在一开始不理解之后恍然大悟。这才是袁隆平的本色。梅花高洁,香自苦寒。

骑摩托车去试验田

袁隆平手握数千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生活却异常简朴。

长期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埂。一有时间,他就去试验田里观察,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去试验田的交通工具从最初的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他认为它又轻又快。没想到,玩摩托车和赛车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地里的幼苗正在枯萎、抽穗、开花和结果。他骑上摩托车,冲到马路上,拐进小路,溜上山脊。他矫健的身影闪现在绿色或金色的稻田里。十几年来,他换了八九辆不同品牌的摩托车。现在,虽然他已经70多岁了,但他仍然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野里转悠。

2001年底,在朋友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家用车。一个朋友告诉他,骑摩托车是铁裹肉,开车是铁裹肉,还是开车比较安全。他渴望学车,感觉很好。有时,他把车开到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驾照。

在钱上好商量的人

2001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刚刚结束对委内瑞拉的应邀访问,飞往香港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的仪式。通常,他根本不打领带。为了出席正式场合,他和同龄人一起逛街买领带。他的同伴都建议他买一条金利来领带。他嫌太贵,拒绝购买。他带着他的同伴到小摊上买了一条100元的领带。他接过领带,在胸前试了试,笑着说:

挺好看的。怎么样?精力充沛。这叫物美价廉。比名牌差不了多少。来,来买吧。

不,不,当然是袁先生?身份不一样,就算穿在你身上最差的东西,都成了名牌,我们做不到,还得靠名牌撑场面。

看到同伴不愿意买,他只好自己买了一些。他调侃道,哦,原来如此。不买就舍不得付钱。我是个大方的老袁。送别人一个免费的怎么样?

当时,袁隆平的三儿子和三媳妇都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听说这件事后,他们在街上买了一条金利来领带,晚上在爸爸住的酒店给他系上。他们让爸爸明天参加典礼的时候买这件,但是第二天他就把在地摊上买的那件绑好了,去了香港中文大学。事后,他把媳妇买的领带留给了儿子。

可能有人会说,花自己的钱疼,但是花公家的钱不一样。这个说法差!应该说他对公家的钱比对自己的钱更吝啬。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2006年2月25日,他飞到北京,为3月3日召开的一年一度的两会开了个头。临行前,他沉下脸告诉买机票的人:

不买头等舱,只买经济舱。就算买了头等舱也要退。

原来有个买机票的同志,曾经考虑到自己工作好几天,为了能在飞机上舒服地休息,买了头等舱。登机前,他发现是头等舱,就逼着他的秘书退头等舱,改经济舱。上飞机后,头等舱有一个空座位,空姐很了解他,也很尊重他,所以几次邀请他去头等舱。因为没花什么钱,他就去了。事后身边的同事都嘲笑他坐免费头等舱。他说空的时候浪费资源很可惜。

中心主任袁隆平坐飞机花钱很小气,审批费更是小气。当初中心给分子实验楼装修铺地砖的时候,经理给他提交了一份购物清单。他一看,一块600x600的地砖单价50元,太贵了,就仔细问怎么回事。经理回答说,分子实验楼的实验经常用到化学溶液,而这种地砖耐酸、耐碱、耐腐蚀、防滑,材质不同,所以价格贵。袁隆平同意购买。

农民米菩萨

曹,1960年出生,湖南郴州市北湖区花塘镇踏水村农民。他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因为他出生在粮食饥荒的年代。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温暖了大地,有着一副活泼脑瓜的曹率先在村里种上了杂交水稻。他家责任田的粮食产量年年丰收。此外,他的蔬菜和水果比其他人更好,他培育了无籽苦瓜的新品种。90年代后,他把地里的活交给妻子,自己改行养蜂,口袋渐渐鼓了起来。不久,他被郴州地委表彰为科技致富典型。

怀着对袁隆平的感激和敬意,他萌生了自费为袁隆平雕刻一尊汉白玉雕像的想法。为了得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收到曹的亲笔信后,袁隆平让他的同事回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说,你和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更光荣。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也是应该的。因此,请不要浪费你的钱为我雕刻任何石像。我真的受不了你那种爱。请尊重我的意见,原谅我没有给你发照片。

后来,曹为了表示对这位米菩萨的敬意,拿出自己的五万元积蓄,请袁隆平雕刻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像。工程完工时,村民们放鞭炮,跳秧歌,并在雕像前献上象征长寿和祝福的桃子。在村民眼里,袁隆平是恩泽村的米菩萨。袁隆平听后很不高兴。但后来,当我听说曹家因为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时,袁隆平很快就找人给他送去了2万元。由于日晒雨淋,曹无力维护雕像,老实的农夫只好再次来到长沙,希望袁隆平能给它一些支持,但这一次碰壁了。袁隆平听说要钱维护雕像,他坚决不肯出一分钱。

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中国。

袁隆平拿了很多奖回来后,有媒体记者问他: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贡献?

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领导,一个学科的代表。我给你讲个故事: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研讨会,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来自6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12名来自中国。因为签证的原因,我晚到了两天,在典礼的第一天下午就到了。当我到达时,来自中国的12个人欣喜若狂,说:袁**,你终于来了。我们很焦虑。你来了以后,我们的地位提高了。因为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5人中,剩下的4人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中国。

一位坦率而直率的科学家。

2004年10月下午,袁隆平应邀为爱荷华大学的师生做了一场

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问:“虽然我们在国外,但我们总是关注国内的新闻。我们早就听说你为我们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也知道你的一些背景材料。”我们想知道,你从小就喜欢农业吗?

袁隆平乐呵呵地回答:小时候很贪玩,爱好很多。我学习,认真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考试得高分;如果对课程不感兴趣,只需要三个好点,通过即可。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评价——爱好:自由;特长:慢。散散步,我一个人。至于学农业,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的。小学一年级,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一个私人园艺场。我看到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串的,花儿很美。当时看的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正在上演。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窗外有葡萄,两者的印象是叠加的。感觉真的很田园,长大了想学农业。如果当时老师带我们去的是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去学农业。

观众哄堂大笑,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坦率和坦诚鼓掌。他毫不掩饰自己人格的长处和短处,让中外大学生感到更加可敬可亲,完整真实地展现了伟大与普通科学家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1、祖籍为江西省德安县的袁隆平,1930年农历7月初9出生在北平一个旧职员的家庭,父亲袁兴烈,母亲华静,都是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袁隆平的童年是在动荡迁徙的生活中度过的。袁隆平有五个兄弟,他排行老二。袁隆平1953年从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偏远荒凉的湘西南一隅的黔阳安江农校当老师。

到校的第一个学期,因缺少俄语教师,组织上安排袁隆平教俄语,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了任务。此后,袁隆平还教过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为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光荫荏苒,袁隆平大学毕业一晃就几年了,已到了大龄青年的他仍然是孑然一身。同事朋友们纷纷热心给袁隆平张罗对象。但是,总是介绍一个吹一个,姑娘们都对袁隆平敬而远之。有一次,一位男同事陪袁隆平去“相亲”,袁隆平与女方见面后,女方没有相中袁隆平,反而相中了介绍人,让人啼笑皆非。为什么呢?因为年轻时候的袁隆平生活太随便,他不仅衣着朴素,而且不修边幅。

2、正当袁隆平为婚姻而苦恼的时候,爱神却悄无声息地向他走来,1956年,袁隆平被派到邻近一中学去代课,一位慧眼识珠的年轻女教师为袁隆平的才华和抱负所倾倒,他们很快就双双坠入爱河。在长达三年的热恋中,他们都把爱情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对方。袁隆平沉浸在温柔的爱河里深深地陶醉了。

同事和朋友们都为袁隆平感到高兴,他们催袁隆平趁热打铁,快点结婚。不料,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运动却搅黄了他的好梦,在反右斗争中,袁隆平由于平时不太关心“政治”,又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安江农校出现了批判袁隆平的大字报,他险些被划为“中右”。

消息传开,学校领导找那位女教师谈话了,“要爱情还是要进步?”在强大的政治压力面前,这位慧眼识珠的姑娘也终于退却了。30岁的袁隆平倾刻陷进了失恋的痛苦之中而不知所措。

1960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块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便萌生了要搞杂交水稻研究的大胆设想。杂交水稻研究属于世界性难题。因为传统理论认为,水稻为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交优势。袁隆平立志要攻克这道世界难题。

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事业上的袁隆平,终于感动了一位贤淑的姑娘,这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邓哲。

邓哲本来就是袁隆平的学生,经老师和同学牵线,本来就对袁隆平满怀敬意的邓哲满口答应了。他们没有过多的花前月下,也没有置办任何结婚物品,两个相知恨晚的大龄青年,利用邓哲来安江农校参加运动会的机会(邓哲是业余篮球运动员),仅用50元钱的喜糖举行了一个非常俭朴的婚礼。结婚时,袁隆平33岁,邓哲25岁。

3、要研究杂交水稻,首先必须在自然界中找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株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时不仅没有实物可利用,而且连中外的科研资料上也没有记载。袁隆平认为,既然自然界存在有天然杂交稻,肯定就有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决定在茫茫的大自然中去寻找。新婚妻子邓哲全力支持丈夫的科研事业,她跟随丈夫一道踏上漫漫的寻找之路。

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必须在水稻吐穗扬花的时候,深入到稻田的海洋中逐株逐株去寻觅。盛夏的稻田里骄阳似火,田间地头的气温通常高达40摄氏度。

夫妻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忍受着密密匝匝稻叶的切肌之痛与昆虫的叮咬,每天都一头扎进一眼望不到头的稻田里大海捞针。中暑了,吃几粒仁丹丸吞几片消凉片,累了就靠在田埂上歇一歇。从1964年6月开始至1965年7月,袁隆平带着妻子邓哲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所有稻田,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袁隆平把两年来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写出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4期上,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4、然而,杂交水稻研究刚刚起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意想不到的是,已列入“黑名单”的袁隆平碰到了救星,他们在翻查袁隆平的档案,准备新帐旧帐一起算时,发现了国家科委九局致安江农校的一封便函救了他。袁隆平因此被列入保护对象而免遭了一场劫难。

5、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上级为了让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研究搞下去,决定调袁隆平到省农科院工作,而妻子邓哲未能随调,只好带着孩子留在了黔阳。袁隆平这一走,夫妻双方就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异地分居生活。理解支持丈夫的邓哲毫无怨言,独自用弱肩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邓哲为袁隆平共生养3个儿子,一个自己有工作的女人拖着3个年龄都只差两岁的男孩子,其艰难困苦之情可想而知。后来奶奶和外婆家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两个70—80岁的高龄老人生活无着,邓哲又把两个老人接到身边一起生活。此后近10年的时间里,邓哲一个人带着3个半大的孩子,外加两个生活需要照顾的老人。赡老抚幼,耗尽了心血。

6、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就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了,在国内国际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人民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坎坷人生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通用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1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关袁隆平的**。就觉得袁隆平给了我很多启发。

 还记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可是,暴雨是无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细心栽培的水稻瞬间化为乌有,虽然当时受损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却痛在袁隆平的心里呀!

 过了一会儿,袁隆平的心情开始缓缓地平静了下来,因为他在一污浊中找到一株幼苗,这真是燃烧的希望,生命的奇迹啊!此时的袁隆平心里又充满了自信与希望,因为他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渐渐地接近尾声,时间在慢慢地流逝。看完这部**,我觉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坚强的伟人。他的坚决感动了我。每当他遇到挫折时他总会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并且吸取给多的教训与经验。

 袁隆平真伟大,是他让人们的天敌——饥饿消失;袁隆平真伟大,因为他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坚强,要用尽一切努力去达到目标。

 袁隆平真伟大因为是他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

 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3

 前不久,中非农业研讨会上,年届90岁的袁隆平用流利的英语完成了直播演讲,赢得网友的纷纷点赞。近日,袁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

 即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袁老依然坚持上班。他的办公室码放着成堆的资料,而桌上的眼镜和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他表示:首先用眼镜,眼镜不行就用放大镜。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他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实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高粱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现在,每公顷稻子的产量可以高达18吨。当记者问他希望稻子能高产到什么份上时,袁老说:“这个是没有尽头的,不封顶。”

 微言大义:梦想不熄,行动不止。90岁高龄的袁老坚持用大爱和担当为世界奉献着光和亮,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梦想奋斗呢?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4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

 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

 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5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6

 “袁隆平”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不仅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获得过联合国“科学奖”哩!今天,我要说的是我家的“袁隆平”。

 我的外公七十多岁了,身体特别硬朗。退休前,他是县里分管农业的领导。听妈妈说,外公是华中农学院的高材生,不过看上去就像个庄稼汉!因为外公每天早出晚归,骑一辆破自行车,整天和泥巴、庄稼打交道。为了试验新品种,他常常从早到晚地泡在田间地头,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种苗的生长时间和收获率。虽然戴个大草帽,皮肤还是被晒得黝黑,活像个非洲人。

 终于退休了,外公总该享享清福了吧,可他还不肯闲下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研究他的老本行。今年,退休已经十多年的外公又研究起“巴西旱稻”来。他说,这种旱稻的耐旱本领特别大,如果试验成功,能很好地解决庄稼缺水这个大问题。为了试验,一大把年纪的外公自己动手开了一块试验地;为了保证早稻的健康成长,他自己动手拔田里的野草,捉稻秧上的害虫,比照顾我还要细心;为了得到“巴西旱稻”详细的生长资料,他天天下田观察、记录,常常忘了按时回家吃饭。家里人常笑他,说他的干劲比年轻时还大。

 年轻时的外公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我无法见证,但是现在的外公在我心中和袁隆平一样了不起!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7

 我最崇敬的人就是袁隆平爷爷,国际上有许多家机构高薪聘请袁隆平爷爷出国工作,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爷爷说: “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您一生的缩写。袁隆平平爷爷,您是一位科学巨匠,一颗闪耀在科学天空中的巨星。作为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我对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

 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

 爷爷,您的一席话深深地教育了我,您是我最崇敬的人。今天,我是天真浪漫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明天,我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一定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为祖国作贡献。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8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但是,袁隆平爷爷却在2021年5月22日13:07,他却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的逝世就像突如其来的巨石,打破了人们心中一道美好的时光。袁隆平爷爷的逝世让全国人都十分悲伤,大家都处于悲伤的阶段中,而在悲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袁隆平爷爷的精神,袁隆平爷爷逝世了,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成为"他,像他一样努力不放弃!

 在今天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视频,从视频中我看到袁隆平爷爷在世时满脸的皱纹,看到了91岁的高龄人应有的仓促,但是却发现袁隆平爷爷的心却是永远年轻的。我了解了他的一生,袁隆平小的时候成绩优异,父母想让他走重点大学。但是他自己却觉得,学农是一门更好的专业,因此跨进了"农门"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当上了一名中级教师,他那个时候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长得又挺立又健康,这时便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斤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他在一次讲座上还说过,“我的人生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水稻遍布全球梦。”

 袁隆平爷爷,我们以后会好好吃饭,不剩一粒米,我们会永远记住您。虽然您已经逝世,但是真正的死亡是遗忘,我们不会忘了您,你永远在我们心里,你的精神会长存。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9

 前几天,我看了《袁隆平》这部**,当我走出**院时,我热血沸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主要讲:袁隆平爷爷是一位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意志坚强、奋斗终身、的人。以前的水稻产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爷爷的不懈努力下,反复地研究和实验,终于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了“水稻之父”,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在工作中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要具备的,这使我深有感触。昨天,我在楼下学玩滑板,我刚站上去,妈妈还没来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个四脚朝天。我连忙站起来,拍拍屁股上得尘土,说:“什么破玩意儿呀?还没等我站上去就给我送了个礼!”我赌气地说:“不学了,不学了!”妈妈看着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将法说:“ 以前你总是缠着要我给你买滑板,现在给你买了,可你又不敢学。嘿——我还是把它送给别人算了!反正留着也没用!”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勇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我想:我不能让妈妈小看我,我要让她对我刮目相看。这时,袁隆平爷爷的影子仿佛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给了我巨大的鼓励。我下定决心,今天我一定要学会玩滑板。可我刚一站上去,又摔了下来,害得我青一块,紫一块,手也擦伤了。妈妈看着有点心疼了,也劝我暂时不练了,可我却不依了。经过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我终于学会了玩滑板。

 通过观看了这部**和我学滑板地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永不言败是驶向成功的风帆!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要让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做到不畏艰险、脚踏实地。在学习中,要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为生命奏响动听的乐曲!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10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平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袁隆平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11

 禾下乘凉梦,一生永为“稻粱谋”。袁老,您一路走好。《题记》

 狂风呼啸,雨点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为湛蓝的天际织了一张灰色的大网。遮天蔽日的乌云遮住了光彩夺目的太阳,灰暗的天际,无边的乌云,空旷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静静的!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切看上去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一代伟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16时许,灵车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而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车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梦,一个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吃饱一顿饭,袁爷爷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实无华的。

 袁爷爷的一生与杂交水稻从未分离,那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一辈子为了他们任劳任怨,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让世界吃饱饭的功臣,平凡的瑰宝。袁隆平爷爷曾说过,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他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先走了。袁爷爷,梦想尚未实现,您怎能以这样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爷爷,您常说自己有着七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多岁的心态,更有二十多岁的肌肉弹性。这么乐观的您,怎能不辞而别?

 迈入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的年龄,您却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从心了,因而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虽紧,但岁月无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壮志就是老骥伏枥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牺牲了自己,满足了世界,任岁月变迁,任世事无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终有您,历史的长河中,您的身影不会消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我是多么不相信这句话,多么希望您与与世长辞的消息是个谣言。如风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晶莹的泪花从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现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我的榜样袁隆平优秀作文 篇12

 袁隆平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路,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两个梦想耳熟能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发“海水稻”的宏大构想。袁老说,“海水稻”研发成功以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产业化推广潜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广两亿亩,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两亿人!

 梦想总是属于敢想敢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中国人再次牢牢端稳了饭碗!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脚踏实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把自己在一生浸润在稻田里。他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门规”——“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袁隆平曾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隐没于乡间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奔忙,还在努力带给中国和世界惊喜。多一些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多一些锲而不舍的追梦者,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就会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对英雄的呼唤和尊重。国士无双,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国民英雄,在他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世人也给了袁隆平的荣誉和礼赞。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后来人,是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音。我们看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内心的富足。全社会对抗疫英雄的爱戴,对航空专家的敬仰,从国家层面对袁隆平、钟南山一个个国民英雄的崇高礼遇,也在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

 我们纪念袁隆平,也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大多不会成为袁隆平那样的国民英雄,甚至我们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经济走势的商业大佬,也不是时时关心国家大事的政界领导,但我们每个奋斗的个体,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我们可以像袁隆平那样,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坚定目标就能够坚持下去的人。那么我们便是自己的英雄——愿你我既能做那个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为那个被鼓掌的人。

 最后借用钟南山团队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个坚持梦想的人致敬:感念我们在这个时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们的星空因为有了每个不同的你而璀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448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