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音:kuài
二、组词:
筷子:用来夹饭菜或其他东西的细长状体。多用木,竹,金属等材料制成。
筷筒:插放筷子的器具,多呈圆柱形。
下筷:夹菜,动手吃饭。
火筷子:夹炉中煤炭等通火用的工具。用铁制成,形似筷子,一端有铁链连结。
筷子舞:蒙古族民间舞蹈之一。多流行于伊克昭盟地区。舞蹈时手持筷束,按节拍交替极大身体各部位,动作健壮,节奏快速。
公筷母匙:用餐时,为了保持卫生,避免疾病传染,公众夹菜,取汤时另置的筷子与汤匙。
kuài
筷kuài〈名〉后起字(会意字。从竹,快声。本义:筷子。也叫“箸”,夹取食物的用具),原本称“箸”,由于各地民间都有些避讳,比如舟行避讳住、翻,故改为筷。字形上边为竹字,表示竹制,下边为快,取其快速方便之意。)
同本义 [chopsticks]。如:筷筒(盛放筷子的器具);筷箧(盛放筷子的小盒);筷笼子(即筷筒);牙筷;竹筷;碗筷
:
1、筷子谐音“快”。寓意“快快乐乐,快乐一辈子”。
2、传统统上方下圆中式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
3、筷子体现了中国文化倡导“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
送筷子给结婚的新人。寓意:成双成对,合二为一,快生贵子。
送筷子给搬新家的人。寓意:快快发家,乔迁快乐。
送筷子给合作伙伴。寓意:合作而不会争功,表示精诚合作的意义。
送筷子给好朋友。寓意:双木成林,同甘共苦,好事成双,和睦相处,贴心地关怀对方的生活。
送筷子给小孩。寓意:表达“快长快长”的期望。
1、箸,汉语词语,拼音:zhù,本义:筷子。现可作名词,亦可作动词。多出现于古文中。
2、箸是什么
箸是中国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箸。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箸历史已有3000多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