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红《天地有节》选读二

黄耀红《天地有节》选读二,第1张

三、惊蛰

冬天安静的时光终于被一场乍暖还寒的春雨濡湿。这时候,庭柳渐渐泛青,斜风细雨中听得见草木汁液的怦然心动,春天的脚步,从响彻于风中到掬起于水上,最后颤动在枝头。

天空开始了沉思。它始终记得,大地之下还是一个沉睡的世界,它属于百虫。

终于,天空像神话里的盘古,凭借它蕴积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以闪电驱散沉默,以雷音震荡山川,令一声尖利的啸叫穿过地层。这一声惊天的霹雳,就是惊蛰。

《月令72候集解》:“二月节……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暖风是春天的手,惊蛰则是春天的声音。天地正位,日将月就,风雷相搏。雷,乃生命之能。

当惊蛰的雷声响起,你会豁然敞亮:原来没有哪一个季节,只有一副面孔。春天有细雨润花的阴柔,亦有云天炸裂的阳刚;有俯首低眉的切切呢喃,亦有金刚怒目的石破天惊。

惊蛰,响彻在梦与醒的边界。大地是百虫的温床,亦是人类的供养。它睡在沉默里,醒在时间中。

惊破百虫之梦的,是春天;叫醒人类之梦的,是黎明。然而,人类有自己的精神,会站在文明的角度,去重新定义梦与醒。人类的梦想,岂止像百虫一样穿越寒冬,它足以穿越生死,穿越千百年历史烟云。

历史可能沉睡,时代必然苏醒。唯其如此,我们才敬仰那些思想的“惊蛰”,那叫醒过一个时代的“惊蛰”。

惊蛰是一个春天的号令,又何尝不是千年春秋的号令?耕亦读,读亦耕。在千年农耕文明里,写字谓之笔耕,砚台谓之砚田。对我们而言,耕耘是最美的生命姿势,也是最大的生存哲学。有耕耘,大地就是文章,生命就有光亮。

惊蛰之美,有声之雄浑,亦有色之娇艳,音之婉转。“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此为古人所描述的惊蛰三候。

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桃花盛开的春天。那不只是不完整,简直就是失去了春之魂。

中国古人的爱情代言,其实不是玫瑰,而是桃花。桃花的美,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又呼应着心事隐秘的羞涩与缤纷。以桃花的气质与禀赋,实在没有理由不代言人间的缘分与爱情。

桃花开过,是杏花。杏花春雨里,黄鹂开始歌唱。那歌声,没有杜鹃的哀怨,只有花间的清新。与惊蛰的雷音不一样,黄鹂是春天的歌者,一个作词作曲演唱的全能歌者。

鹰化为鸠,为惊蛰的第三候,此时正是蔷薇花开的时候。鸠者,布谷鸟也。相对于黄鹂鸣叫,布谷声里多了一份催春的节奏。

当“布谷——布谷——”的声音在云天外响起,我们的心里是否也洇开一片烟雨水乡?所有春天的祝福,是不是也一颗一颗落入了软软的春之土壤?

四、春分

《月令72候集解》:“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90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然而春分之“分”,从来就不在那些具体而微的人事风景上,它属于超然形外的生命大时空。

太阳周而复始地行走在自己的空间和轨道,他的神意里只有众生。生命的秩序就在日将月就中形成。黑与白,昼与夜,阴与阳,此消彼长,相克相生。阴至极,而阳生;阳至极,则阴生。

阴阳,恍如奔流不息的血脉,悄然勾勒出一副无形的“太极”。天地间,充盈沛然之气。风云相搏,山水相依,众生相爱。

每年公历3月20日前后,太阳就出现在这个位置,不急不慢,不悲不喜,仿佛一场千古约定。

时空,是生命的确证。与宇宙“大空间”相应的,却是历史“大时间”。在“大时间”流动中,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历史的更替,文明的盛衰。

国人称历史为“春秋”。按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春秋不冷不热,天地均和,意味着我们在重现历史时不偏激,秉持一种“持平之论”。

春分之日,且以“持平之论”为立场,一起来回望东西方文明演进的轨迹吧。你发现,每一个当下都是时间的分野。背后,是历史的波诡云谲;前方,是未来的风雨迷蒙。

14世纪,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一个分水岭。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坐失文明再造的历史机遇。元明清三代,政治上专制,经济上统制,社会上管制,闭关自守300年,俨然成了自外于全球的一个“小宇宙”。他们对于欧洲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所带来的科技变革与社会进步,置若罔闻。自此以后的200多年时间,西方文明却一直在彰显其强劲的生命活力。

当宇宙大空间与历史大时间交汇成你的视野,你会不会看见另一种高远而深刻的“分分合合”呢?我们终归回到大地,回到每一个“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小时空。

春分到,桃红李白的时间都开在风里,天地间弥漫起酥软与芬芳。那微醺,亦如情欲蠢蠢。万物皆怀春,人类岂能自禁?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春分“三候”如此简朴而古老。

玄鸟,即燕子。其身黑白,如阴阳;其声柔美,如呢喃;其踪有信,如神迹。春风归,秋分去,燕子是时间的信物。此鸟筑巢堂前,与人类相亲相爱,如一串飘扬的音符,牵动着家园和远方;又像一把玄妙的剪,沿无形的中轴轻轻剪开春秋。

燕子,岂止于低低飞过的诗意?它是神圣而至尊的生命来处。然而,燕子的庄严与神性,终究淹没在诗性里。自《诗经》起,它始终背负着一个古国的春天。

燕子飞过的天空,偶尔有深灰浅灰的雨云,在山前山后暗暗涌动。雨下了,不再在花叶间沙沙细语,它敲响亮地敲响黑色的瓦楞,敲响暮鼓与晨钟,并伴随电闪和雷鸣。

在混沌初开的岁月里,一道闪电就是一道生命的惊恐。人类的高贵与理性,就在于惶恐之后的探寻。

东汉王充率先将雷电从神坛拉下,认定它是自然现象。至于雷电之形成,古人将之归于哲学。崇尚实证的西方人不同,他们以探究为驱动,以知性为理路,一步步打开了“闪电”之门。至18世纪,美国的富兰克林将风筝放至雷电交加的雨云之下,通过实验,将雷电描述为正负电荷。他是人类第一位正确阐述了“电”之性质的科学家。

自然的天启与神示,终将落脚为人类的发现与创造。电的发现,开启了一个文明的时代。电气成为继石器、青铜、铁器之后的时代表征,正如“移动互联网”之于当下,“智能机器人”之于未来。

春分涵蕴着哲学的和谐与从容,何尝又不是一种科学昭示?好奇、玄思与实证,都将推进人类春天的进程。

表达爱的方式是直接而绝对的,是非常有行动力的,因此他们喜欢异性类型是坦率、纯真、不矫柔造做,带有点野蛮女友味道,不喜欢整天哭哭啼啼的女人。

当金星天蝎,一旦一开始陷入一段感情,金星天蝎是很疯狂的,因为对金星天蝎来说,一直以来都没有人,可以符合自己的灵魂感,而一旦有一个人可以的时候,金星天蝎将会义无反顾的去对待对方,因为对金星天蝎来说,这种可以符合自己灵魂感的对象,甚至会比生命还重要,当然这也是盲点的开始,一般来说金星天蝎的人,去面对自己灵魂感的对象,是会把全部给他的。

当我们脑海里出现浪漫爱情的字样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温馨,唯美,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大多数人对爱情的理解,都停留在浪漫之爱上。

但是这种感情最令人困惑,因为浪漫的爱情,有时候只是昙花一现。一个人遇到另一个人的瞬间,产生电光火石般的爱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狂热和悸动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少。甚至,逐渐消失。于是,失去这种感觉的人,就对浪漫爱情失去了信心。

当我看了法国**《芳芳》之后,才深入了解了浪漫爱情的本质。故事是男主角亚历山大是一个即将结婚的男人,却突然遇到让他一见钟情的女主角芳芳,并且还认定芳芳是他生命里的真爱。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勇气,告诉自己的未婚妻罗荷。但他更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因为他和罗荷在一起没有浪漫的爱情了。

但他同时也害怕,有一天芳芳也和罗荷一样的结局,失去浪漫爱情的本质。究竟一段浪漫的爱情,该如何去面对。

大多数浪漫爱情的发生,都会依赖于心理唤醒。以及将这种唤醒的原因,归咎于另一个人。也就是说我们相信内心传达出来的强烈信号。并且相信这种信号,是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发生的。

心理唤醒:是指我们体验到浪漫爱情时,会发现内心有很明显的变化: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心里变得兴奋和紧张。

这时大脑就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是发生浪漫爱情的首要条件。当我们确定了这种感觉,是由对方引起的,我们就确定了两个人之间存在浪漫爱情。这就是我们坠入浪漫爱情的过程。

所以,这种浪漫爱情的本质。是一种被特定对象唤起的强烈心理反应。但是很难长久,这种心理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唤醒反应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反应。既然是心理反应,人就不能永远维持一种特定的心理反应。让我们永远都保持激动的心理状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浪漫的爱情里,人的大脑因为对伴侣越来越熟悉,再无法像初恋时,那样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于是,唤醒的反应就减弱了。两个人之间的心跳,悸动和紧张的感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地消退。

刚开始对一个人拥有甜蜜的幻想,有一部分是我们对伴侣的幻想。越是了解,幻想的空间就会越小。当两个人进入日常生活中锁碎的相处中,在一段亲密关系里,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的自己。这种幻想就很大程度的被削弱了。

没有幻想的空间,只要不断熟悉的彼此。从而神秘感就不复存在了,浪漫的爱情,让人失去理智,从而盲目的随从。但是随着彼此不断深入了解之后,盲目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原来我们加在伴侣身上的理想光环,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理想化的失去,也是失去浪漫爱情的重要因素。

刚进入一段浪漫的爱情里,我们常常在这段关系里,感受着新奇感。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对方的内心世界,令我们感到好奇和着迷。

心理学家:阿瑟阿伦曾经提出了一个“自我延伸”的概念,这个理论认为,在一对伴侣刚认识的阶段。大家会对彼此带来新的体验和角色的转换。这种自我扩展的感觉,这种自我扩展的感觉,会让我们在一段浪漫爱情里,体验到强烈的亲密感。从而缓解了我们的孤独感。

那么当一对浪漫热烈的恋人,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在浪漫逐渐消退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将走向何方?

有人认为,爱情在失去了浪漫之后,随着时间的相处,最终也能变成亲情。

还有人在一段又一段的关系里徘徊,和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对象,寻找浪漫爱情的感觉。甚至,就算步入自己的婚姻生活,还对浪漫爱情的感觉念念不忘。

但是这似乎也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想要把一段关系维系在浪漫之爱里。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因为浪漫的爱情,并不是人们在日后长久维持婚姻幸福的主要因素。

有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在浪漫爱情的背景下,也能产生深厚的友谊。恰恰就是这种深厚的友谊,就是浪漫爱情的生命之源:相伴之爱。

这种爱产生的浪漫爱情,不是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而是催产素。催产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们彼此互相信任,加深彼此的依恋。只有产生这种信任和依恋,浪漫的爱情才能天长地久。

在一段浪漫的爱情里,把浪漫之爱变成相伴之爱,把相恋变成相处,这才是浪漫爱情的延续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70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