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风》观后感

《破风》观后感,第1张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破风》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破风》观后感1

 昨日,抵不住好友的夺命连环call,第一次来到影院,观看了这部**《破风》。

 《破风》讲述的是四个年轻人加入单车队顶级赛事,在残酷激烈的竞争中,每个人都需要对来自友情与爱情,名礼与牺牲,个人与团队等方面做出抉择和接受考验的故事。

 我也曾问过好友,为何会选择这样一部运动题材的**,她只回答了我四个字:梦想!坚持!

 对,梦想,坚持!或许这部影片真正打动人心的,便是选手们不断追梦的过程吧,不断坚持,绝不放弃!

 在室内自行车绕圈赛还剩最后一圈时,因为意外的发生黄诗瑶摔车受伤,脚踝跟腱严重断裂,当大家都以为她要中途退赛是,但是她却没有,她强忍着疼痛,继续爬起,用尽全力完成了比赛,虽然她最后并没有取得冠军,但她早已是人们心中的冠军!

 在腾格里沙漠公路赛中,高温路面因为某些意外,后勤补给车并没有跟上,选手们面对着生理的考验,酷热难耐,口干舌燥,当仇铭喝完水时,邱田将水递给了他,当对手郑知元的水喝完时,仇铭却将水递给了他。团队间的友谊令我感动,对手间的友谊令我震撼!进入雨区后,仇铭与郑知元的实力不分上下,但当仇铭的后轮卡住几根草而不得不停车时,作为对手的郑知元并没有乘人之危,而是也停下了车,等待着仇铭,与他进行真正公平的角逐!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部影片,更真实地记录了每个自行车选手为梦想奋斗的艰辛。曾非常喜欢一句广告词:你只闻到我的香味,却从未看见我的汗水。的确,我们或许只看到选手登上领奖台的喜悦,却从不知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在团队间,有竞争,有误会,有分歧,也会一时冲动而误入歧途,但为了最终的梦想,他们不会放弃,而是一齐并肩走向辉煌!

 当然,或许我们努力了,我们坚持了,可我们却还未成功,还未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至少我们努力过了,我们奋斗过了,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自己无悔了!

 影片结束,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献给所有为梦想不断打拼的你”

 这部热血,充满正能量的影片,正是对梦想与坚持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破风》观后感2

 跨越几座城市破风的过程中,他们淋过雨,摔过车,大大小小的破风疤成为了曾经拼搏过的印记,风在前,无惧。

 作为一枚体育小白,体育题材的**看的比较少。选择看这部《破风》,主要还是因为喜欢林超贤导演的作品,总是有创新,也总会有惊喜与感动。

 当我们谈论《破风》时,总会去谈论林超贤导演的上部作品《激战》,虽同是以体育为题材,显然《破风》更加纯粹一些,《激战》的主题还是讲人,MMA是贯穿**始终的线索。而《破风》却是由一场场自行车比赛组成的。

 明亮的色彩,激烈的比赛,引爆全场的配乐,无限放大的细节,以及与赛事进程同步的'详尽解说,紧张感既视感强烈,高清视觉观赏性超赞。让一个像我这样对自行车比赛一无所知的观众明白了:自行车比赛不只是一项个人赛事,比赛往往要以车队的形式参加,车队内部依据选手自身特点分工明确,赛前赛中有缜密、灵活的战略战术布局,冲线手是一个车队的主将,而破风手就像一名先锋,为冲线手挡风阻,卡车位,确保冲线手以最佳状态,在最好的时机顺利冲线。

 速度与激情之后,是爱情与基情登场,然而还是那个林超贤,就是不让男女主角好好的谈一场恋爱,一点都不浪漫。总是让基情蜻蜓点水般一闪而过,却温暖自然,一点都不做作。

 **题材的完成度很好。然而影片虽然包含了故事叙述上众多的元素,仇铭(彭于晏 饰)由于年幼时缺少母亲的关爱,形成了争强好胜的个性,总是想要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也是他赛场冲线最大的短板。邱田(窦骁 饰)的心魔是无法面对自己的生理极限,却以激进手段剑走偏锋。郑知元(崔始源 饰)作为一名天才级赛车手,骨子有一份高冷与骄傲,因此他格外看重比赛中的公平与公正。黄诗瑶(王珞丹 饰)由于比赛中的意外受伤,放弃了一直为之坚持的自行车运动,开始尝试学习划船。配合这些人物命运逐步推进的起承转合,特别是最后一场比赛的大反转,刻意的巧合,意料之中的设定,没有产生应有的戏剧张力与冲突,更没有将主题自然的升华至突破极限,超越自我才能打开人生新格局的境界。

 总是有创新,也总会有惊喜与感动,虽然这次《破风》少了一些感动,却多了一份被点燃的激情,有颜值,有演技,更是一部体育精神飞扬的创新之作。

《破风》观后感3

 今天看了林超贤的新片《破风》。这是一部讲述自行车竞技的体育故事片。剧情编排不算太高明,人物刻画勉强过得去(彭于晏、窦骁饰演的人物都算是有血有肉)。有些观众会联想到一战封神的实力派小鲜肉高富帅宁泽涛——甚至有网友建议导演尽快筹拍游泳主题的姐妹篇。

 我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体育类影片能够带给我很多积极向上,热血澎湃的观影体验。比如《破风》这部影片,自行车赛场的破风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比赛中,破风手负责为车队主将冲线手挡风阻、卡车位,为冲线手在冲刺前保存体力、创造最有利的冲线环境。因此,每个队的破风手既是冲线前的开路先锋,又是冲线时的幕后英雄。片名“破风”一词包含了勇敢前行和默默付出的双重含义。

 我在看**的时候,同样在思考育儿问题。在我看来,破风手要比冲线手更具男子汉气概,气质和一个家庭当中的父亲特别吻合。曾经,我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家庭的角色,把家看作是一条纽带,在我迷失的时候给我牵引,在我浮夸的时候给我束缚。现在,我的角色不同了,应当要站在父亲的角度重新审视家庭。人生好比是一场远距离的自行车赛,每一个家庭就像是一个车队。孩子代表着新生和未来,是这个车队的冲线手;而父亲沉着冷静,并且熟悉赛道的情况,是最好的破风手选择。

 在孩子的未来面前,父亲必定是勇敢的,坚忍的,无私的。破风手的格言:风在前,无惧。这句话父亲应该对孩子说。套用林志颖《期待》当中的歌词:期待明天,勇敢坚定,可以为你挡风遮雨。父亲的臂膀就是用来为孩子和家庭挡风遮雨的。然后,和破风手一样,父亲必须去承担一个家庭当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这是对意志和毅力的考验。艰难险阻硬骨头都交给父亲吧,冲线手只需要负责昙花一现。

 在家庭关系当中,父亲的无私是最容易理解的。引领了一大段距离之后,孩子必须向冲线手那样冲出家庭阵营,直面自己的机遇和挑战。这时候,父亲必须放手,必须让道,哪怕没有回报,哪怕没有感恩。破风手的使命就是为冲线手创造最好的冲刺环境。一旦父亲已经给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优结果,剩下的就要交给作为冲线手的孩子。

 当然,人生比自行车赛场要复杂得多。最重要的一点,在人生的道路上,车手面临着角色的转换。曾经的冲线手也要成长为破风手——这个意义来看,破风手的确是更具技术含量的角色:初出茅庐者冲线,沉稳老练者破风。

《破风》观后感4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励志片《破风》,这部**片是林超贤导演的自行车职业赛事非常出色,为梦想而拼搏,友情,成长,看完让人热血澎湃,斗志昂扬,充满正能量。

 同时也给我上了一堂科普课,自行车公路赛是一项“速度越快,风阻越大,风阻越大,越耗体能”的极限运动,为了让冲刺手保持体力用来最后冲刺,需要有团队来保护他,让他的风阻尽量减少。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俗话说的好,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难折断。破风手,任务相当艰巨,一方面要卡位(挡住别队的车手)突破,同时要保证冲线手占据有利、安全的位置,在最后阶段,破风手要保证团队在大集团中处于领先位置,冲线手要能始终在后面安全的跟着,要让团队最终能够冲出去。

 影片讲述仇铭和邱田为争当炫光队韩国籍冲线手郑知元的破风手各显身手。两人性格分明,前者桀骜不驯,自信好胜,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后者内敛,中规中矩耐力持久,两人通过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郑知元的破风手,三人形成了很好的团队,努力训练,为车队赢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炫光队因经营问题不得不解散,三人各奔东西,仇铭和郑知元分别成为了各自车队的冲线手,在各大比赛中争斗的很厉害,仇铭更是如日中天,势不可挡,于是仇铭开始被对手黑,破风手被人收买,关键时候总拖后腿,导致仇铭大怒,多次对破风手大打出手,被行业协会禁赛几个月。

 事情幕后黑手是郑知元的经理人,郑知元得知此事,解雇了经理人并暗中帮助仇铭重整旗鼓,邱田注射违禁药也成为了冲线手,一度超越郑知元,当丑闻曝光后远走异国,开始赌博,沦落到参加自行车赌博赛事,仇铭得知邱田的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赌上自己职业名誉,陪他一起赢得了一场黑赛事,帮其拿到护照,两人重新回到炫光队,仇铭成为冲线手,邱田为破风手。

 再后来,炫光队与郑知元的车队一同参加了最辛苦的沙漠环线赛事,在比赛中仇铭运用策略与郑知元拼火力,最终让邱田冲线赢得了比赛,在比赛中大家公平竞争,没有水喝,有爱,互助,不抛弃不放弃,既是对手又是一起成长的朋友,惺惺相惜,光明磊落。

《破风》观后感5

 “破风”一词,源自自行车比赛中的“破风手”。每个队的“破风手”都是冲线前的开路先锋又是冲线时的幕后雄。“破风”一词包含了勇敢前行和默默付出的双重含义。回顾**中的那些台词,有没有那样一刻想到自己,有没有刹那间感觉心潮澎湃,有没有感觉不禁模糊了双眼,有没有觉得内心得到洗礼,思绪万千。

 1、在生活的旅途中,你不知道暴风雨什么时候会降临,但要相信,彩虹一直都不遥远。---世界冠军?做白日梦啊你?这不是做梦,是梦想!!

 2、群山、沙漠、暴雨,人生的丰富与充盈在于一步一步地丈量这个世界,在于每一次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时间,是一个赛车手最大的敌人。

 3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即便我一次次跌倒,只要终点在那里,我总会拼尽全力去到达。---风在前,无惧!

 4、兔子和乌龟一个有着灵动的速度,一个有着持久的耐力,就如冲线手和破风手,每个人没有必要拿自己木桶的短板与他人相比,而要尝试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努力将其发挥到最大化。---取是能力,舍是境界!

 5、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情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互相交融,共生的过程,把两个人的梦想当成一个梦想来共同完成,共同见证彼此成为更好的人。---我的梦想里,怎么可以没有你!

 6、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个人荣誉的加冕,离不开团队的互相协作与帮助,就如同没有一个前锋,能通过单打独斗来获得比赛的胜利。人们或许只为进球的一刹那欢呼,但却别忘了背后传球和拦截的整支球队。------有我这只兔子当你的破风手,你就去跟知元斗到底吧!

 7、当冲线手要冲线的时候,破风手必须要让开。团队不是一个人的演唱会,而是一场集体舞的表演。---今天是你要冲线的时候,我必须让开!

 8、“更高、更快、更强”,运动的魅力和精髓,在于一次次更清晰的自我认知、一次次地实现自我超越。----自信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魔鬼。

 9、“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场上对手,场下朋友,公平竞争的问心无愧,远比虚伪的奖杯来得动人和温暖。----在我们这个世界,只有留下,或者离开

 10 血气方刚是青春的张扬与美好,但学习和沉淀才是成长最好的礼物。---你认为很遥远的东西,只要你争取了,就会离你不遥远了。梦想永远不会抛弃你!

马拉多纳1960年10月30日 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埃利斯。自幼喜欢踢小皮球玩。13岁那年,他被吸进了一个叫“小洋葱”的少年足球队,16岁被送进了阿根廷国家足球队。1979年,他作为阿根廷队队长率队参加了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阿极廷队夺得了该届冠军。马拉多纳被评为最佳球员,在同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中,被评为全国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1980年和1981年,他又连续两次被评为阿根廷最佳队员和最佳射手,两次被评为美洲最佳队员。1982年,第十届杯赛开战,世界于迷都对他寄予厚望,可马拉多纳并没有扮演成功的角色。西班牙世界杯大赛后,又先后到西班牙的巴赛罗那俱乐部队和意大利那不勒斯俱乐部队效力。当第十三届世界杯在墨西哥拉开战幕时,马拉多纳作为阿根廷队的队长参赛了,最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世界冠军宝座。

阿根廷青年人队:166场116球

1976,11场,2球;

1977,48场,19球;

1978,35场,25球;

1979,27场,25球;

1980,45场,43球;

博卡青年队:40场28球

1981,40场,28球;

巴塞罗那队:58场38球

1982/83,35场,22球;

(该年与 皇马4次交锋,其中3场各进1球,联赛2比1进致胜球、国王杯两回合2比2、2比1,分别攻入1球)

1983/84,23场,16球;

(该年联赛巴萨在伯纳乌2比1击败皇马,攻入致胜球)

那不勒斯队:259场115球

1984/85,33场,17球

(30场联赛攻入14球,是那不勒斯头号射手,4比0击败拉齐奥为这一年的经典,马拉多纳上演帽子戏法,其中直接罚入一个角球,另一球为禁区外吊射)

1985/86,30场,13球,率队夺取意甲冠军

(29场联赛打进11球,队内最佳射手,罗马、维罗纳、尤文、 AC米兰、国际米兰的大门均被马拉多纳攻破,其中两破国米大门)

1986/87,42场,17球

(29场联赛打进10球,对AC米兰时连过3人(包括门将)打入一球堪称经典,再次成为那不勒斯的头号射手)

1987/88,整个赛季共打入21球,其中联赛15球,获得该年意甲最佳射手;

1988/89,整个赛季打进19球,其中联赛9球,意大利杯7球,联盟杯3球;

1989/90,整个赛季18球,其中联赛16球,率队夺取意甲冠军

1989/90,禁赛前共打入10球,其中联赛6球,之后因服用可卡因被禁赛2年。

塞维利亚队:28场7球

1992/93,28场,7球,其中联赛4球

纽维尔斯老男孩:5场0球

1993/94,短暂效力5场,无进球,94世界杯后又遭长期禁赛

博卡青年队:31场7球

1995/96,24场5球,其他赛事7场2球

阿根廷国家队91场34球

回答者:witchjasmine - 助理 二级 11-9 23:58

--------------------------------------------------------------------------------

http://wwwherobaggiocom/forum/printpageaspBoardID=11&ID=7871

回答者:joyond - 童生 一级 11-10 08:23

--------------------------------------------------------------------------------

http://wwwmm52com/occidentalidols/diego_maradona/cn_indexhtm

里面有个人资料和库

回答者:河上 - 童生 一级 11-10 08:24

--------------------------------------------------------------------------------

马拉多纳 资料简介:

全名: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英文名:Diego Maradona

生日:1960年10月30日(星期日)

身高:168 厘米

体重:78 公斤

这位阿根廷足球天才,统治世界足坛长达十余年。他的球艺可谓空前绝后,但他惹出的是非也无人能及。

1969年至1973年:率“小洋葱头”足球队连续四次获阿根廷全国少年冠军,创140场全胜记录

1976年:入选甲级队(阿根廷青年人队)

1977年:在联赛中进19球,首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与匈牙利队的友谊赛,出露锋芒

1978年:联赛进球26个成为第一射手,但未能入选国家队参加世界杯

1979年:26场联赛进26球,获最佳射手

1984年:以750万美元身价转会意大利那布勒斯队

1985年:为那不勒斯队进球14,获意大利联赛亚军

1986年:率阿根廷队第二次参加世界杯,在对英格兰队比赛中攻入“世纪之球”,但首演“上帝之手”,最终夺得世界杯冠军,个人独进5球并获最佳运动员;当年被国际足联评为“世界足球先生”

1989年:率那布勒斯队获欧洲“联盟杯”冠军。第二个女儿出世,与克劳迪亚完婚

1990年,第三次参加世界杯赛,在对独联体队比赛中第二次使出“上帝之手”;在与巴西队比赛中,一脚妙传使卡尼吉亚打进获胜一球,被称为“五秒钟的天才”;获亚军后拒绝领奖,至此与阿维兰热结仇

1991年:因吸毒被国际足联停赛15个月

1992年:解禁后以750万美元身价转会西班牙塞维利亚队

1993年:宣布挂靴后突然400万美元身价转会阿根廷纽韦尔老人队

1994年:第四次参加世界杯赛,两场比赛后,尿样呈阳性,被逐出世界杯,遭禁赛15个月枪击记者被起诉;被俱乐部除名,执教曼迪尤队

1995年:执教阿根廷竞技队,辞职后,转会博卡青年队;创办世界足球运动员工会;9月30日禁赛期满。

1996年:宣布挂靴

1976,11场,2球;

1977,48场,19球;

1978,35场,25球;

1979,27场,25球;

1980,45场,43球;

博卡青年队:40场28球

1981,40场,28球;

巴塞罗那队:58场38球

1982/83,35场,22球;

1983/84,23场,16球

那不勒斯队:259场115球

1984/85,33场,17球

1985/86,30场,13球,率队夺取意甲冠军

1986/87,42场,17球 1987/88,整个赛季共打入21球,其中联赛15球,获得该年意甲最佳射手;

1988/89,整个赛季打进19球,其中联赛9球,意大利杯7球,联盟杯3球;

1989/90,整个赛季18球,其中联赛16球,率队夺取意甲冠军

1989/90,禁赛前共打入10球,其中联赛6球,之后因服用可卡因被禁赛2年。

塞维利亚队:28场7球

1992/93,28场,7球,其中联赛4球

纽维尔斯老男孩:5场0球

1993/94,短暂效力5场,无进球,94世界杯后又遭长期禁赛

博卡青年队:31场7球

1995/96,24场5球,其他赛事7场2球

阿根廷国家队91场34球

回答者:Maxzeal - 助理 二级 11-10 10:23

--------------------------------------------------------------------------------

姓名:马拉多纳

国籍:阿根廷

生日:1960年10月30日

身高:169m

体重:70Kg

号码:10

场上位置:中场

曾效力的球队:博卡青年、巴塞罗那、那不勒斯、塞维利亚(西班牙)、纽维尔老伙计

上世纪,足球运动走过了最灿烂辉煌的100年。从足球诞生地英格兰到充满激情的亚平宁,从浪漫的法兰西到充满桑巴柔情的美洲大陆,从黑色的阿非利加到东方的亚细亚,所有生灵为之疯狂……从贫民窟腾飞的丑小鸭,天份的优越,苦练的血汗,失败的泪水,以及不挠的意志,让他成为上帝最眷恋的人。马拉多纳是20世纪世界足球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这个来自阿根廷首都郊区的球星曾经以他超群的足球天赋和不凡的球技让全世界的球迷为他而激动、狂欢、也以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让球迷们对他扼腕叹息。他曾为阿根廷一次次赢得荣誉,在一个把足球看得如同每日的食粮一样重要的国度,他几乎被视作一位神。

马拉多纳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贫民窟里,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5。 马拉多纳从小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早上他带着足球上学,晚上他抱着足球睡觉。正是从街头的足球游戏中,他学会了如何与比他年长而又高大的敌手相对抗。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历练,由于身材矮小,马拉多纳几乎与足球生涯无缘。

俱乐部的经历

虽然当时阿根廷青年俱乐部(Argentinos Juniors)的少年队教练弗朗西斯·科内霍(Francis Cornejo)对马拉多纳的技术和意识毫不怀疑,但他却认为这名个头矮小的左脚球员还不到可以在队中踢球的年龄。在确认了马拉多纳的生日后,这支球队终于接纳了他。迭戈没有让信任他的人们失望,很快他便成为这个地区的少年明星,13岁时的马拉多纳曾和他的“小洋葱”队的队员们创也了连胜140场的纪录。不久,他便被破格提升至俱乐部的二线队。进而在1976年10月20日,年仅15岁的马拉多纳代表阿根廷青年俱乐部首次亮相甲级联赛,对手是塔勒雷斯(Talleres de Córdoba)队。

在同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中,8场比赛进12球,被评为全国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1980年、1981年马拉多纳连续两年被评为南美最佳球员。马拉多纳1981年为博卡青年队获得联赛冠军。

西班牙世界杯大赛后,马拉多纳到了西班牙的巴赛罗那俱乐部队。马拉多纳在西班牙呆了两年。由于身受重伤且患有肝炎,他只为西班牙足球锦标赛踢了36场。1984年转会意大利那 不勒斯队,使原本不出名的那 不勒斯队一举成为全国冠军。这名身材短小壮硕的阿根廷球星协助那不勒斯在1987年与1990年夺得意大利甲组联赛冠军,以及在1989年夺得欧洲足总杯冠军,还有一次意大利杯和一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他赢得了那不勒斯队球迷们的爱戴,称他为足球之神。可以说,八十年代是马拉多纳足球生涯的光辉岁月。

1991年,马拉多纳因吸毒被停赛15个月。他离开了意大利,1992年他加盟西班牙的塞维利亚队,并为该队效力近一年。后来回到阿根廷,效力于老男孩队和博卡青年队,但他在这些球队中成绩平平,而他的吸毒丑闻却闹得沸沸扬扬。二十一年之后,1997年10月29日,马拉多纳率领博卡青年队(Boca Juniors)以2比1击败老对手河床队(River Plate),这是他最后一次在联赛中出现。

国家队的辉煌

马拉多纳首次为国家队效力是在1977年4月3日与一支地方队的友谊赛中。马拉多纳作为国家队的正式队员参加了对欧洲劲旅匈牙利队 的比赛。比赛结果,阿根廷队以5:1大胜匈牙利队。因为年纪实在太小,马拉多纳错过了1978年的世界杯。

1979年,第2届世青赛上,马拉多纳以精湛球艺助阿根廷队 以6战6胜的成绩夺得了该届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冠军,马拉多纳被评为最佳球员。他动作敏捷,善于捕捉战机,巧妙地突然启动,突破对方防守,在快速运动中当机立断,准确射门。至今,许多人仍会时常谈起马拉多纳所演绎的激动人心的经典场面——那是在阿根廷和苏联所 展开的决赛上,足足八十分钟过去了,比分仍是1∶1。完场前10分钟永远是多梦时刻, 马拉多纳宛如灵感爆发,中场推球疾走,几位苏联后卫先后上前,均如螳臂当车,只 能目送马拉多纳冲入禁区。未容对方门将思考,马拉多纳已起脚劲射——就是这关键的一脚,把阿根廷踢上了冠军宝座。赛后,世界各国都挂起了十号风球,号称“马拉多纳旋风”。

但第12届世界杯决赛中,马拉多纳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阿根廷队在揭幕战中负于比利时队,随后战胜了匈牙利队和萨尔瓦多队。马拉多纳在对匈牙利队的比赛中攻进了两个球,但却没能在第二轮对意大利队和巴西队的比赛中继续神奇的表现。事实上,在阿根廷队负于巴西队的那场比赛中,马拉多纳被盯防他的防守队员所遏制,以至最后恼羞成怒,因侵犯对方而被红牌罚下。 阿根廷队卫冕未成,败给巴西队。但马拉多纳高超的球技征服了场上所有观众,人们送给“小贝利”的美称。

1986年第13 届世界杯赛上,马拉多纳大放异彩,他以队长的身份,作为全队的核心和灵魂,统领三军全力以赴,以高超的技艺和顽强的意志拚搏,为祖国阿根廷再次夺得世界杯,他个人打入五球,并助攻五次。在对英国四分之一决赛中,他射进了号称"上帝之手"的一球,五分钟后,又射进了足球史上最漂亮的一球。马拉多纳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球技和大将气魄,征服了亿万球迷,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新球王,被评为杯赛最佳球员 ,成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新球王”马拉多纳的球艺登峰造极,身体 如铁塔,在场上横冲直撞,天马行空。他的那只价值3000万美元的“世界第一左脚”已达到 随心所欲的境界,控球、盘球、射门技术均炉火 纯青。而且,他在场上高度兴奋,全身心投入, 意志坚强,既带动全队,也常常力挽狂澜。

90年,他又以卫冕者的角色参加了世界杯的比赛。这届世界杯的举办地在意大利,当时马拉多纳正在那不勒斯队效力,其间他帮助该队赢得了两次意甲联赛冠军和一次欧洲联盟杯冠军(UEFA Cup)。尽管由于严重的踝伤他的体力有所下降,但作为****,他所保持的强烈的求胜欲望帮助他的球队一一战胜了巴西队、南斯拉夫队和意大利这些强硬的对手。然而布雷默(Andreas Brehme)的点球帮助德国队最终夺冠。在国家队中,马拉多纳91次出场完成的34个进球。

马拉多纳的最后一次世界杯经历也是最糟糕的一次。在1994年的美国,他帮助阿根廷战胜了希腊队和尼日利亚队。然而,由于在兴奋剂检查中被检出服用了禁用的麻黄素,他被取消了比赛身份。随后,没有了主心骨的阿根廷队接连负于保加利亚队和罗马尼亚队,提前退出了世界杯赛场。对尼日利亚的比赛是马拉多纳代表国家队的比赛,他共为国家队出场91次进34球。

2001年10月10日,在博卡青年队的主场La Bombonera体育场,阿根廷人为马拉多纳美丽但褒贬不一的足球生涯举行了告别比赛。身穿10号球衣的马拉多纳率领国家队战胜了世界全明星队。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遵循惯例,但这一次主题有所不同:它表达了阿根廷对她最喜爱的足球之子的安慰。

成功后的马拉多纳也遭到了不少非议。他的拥护者用“诚实”和“拒绝背叛”为他辩解,而他的批评者也不乏贬低他的素材:他毕竟曾用气枪朝记者射击,还在国家级的电视节目上辱骂教皇,他总能让人对他既爱又恨。然而在球场上,马拉多纳是不折不扣的王者,他不过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对别人来说那也许穷其一生也无法办到。法国足坛巨星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这样称赞马拉多纳的天赋:“我在球场上所能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就象摆弄一个橘子一样毫不费力。”

当人们发现没有了马拉多纳之后的世界足坛日渐凋零、星光暗淡之后,才开始怀念起这位百年来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星,而当初将这位球技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绿茵之神”臭骂得一钱不值的也是这些人。

另附相关信息:下面这里面有更详细的信息还有精彩录象哦~~~~~~~~~

http://2002fifaworldcupyahoocom/02/cn/pf/h/cp/arg/maradonahtml

回答者:cby198065 - 试用期 一级 11-10 11:59

--------------------------------------------------------------------------------

姓名:马拉多纳

国籍:阿根廷

生日:1960年10月30日

身高:169m

体重:70Kg

号码:10

场上位置:中场

曾效力的球队:博卡青年、巴塞罗那、那不勒斯、塞维利亚(西班牙)、纽维尔老伙计

上世纪,足球运动走过了最灿烂辉煌的100年。从足球诞生地英格兰到充满激情的亚平宁,从浪漫的法兰西到充满桑巴柔情的美洲大陆,从黑色的阿非利加到东方的亚细亚,所有生灵为之疯狂……从贫民窟腾飞的丑小鸭,天份的优越,苦练的血汗,失败的泪水,以及不挠的意志,让他成为上帝最眷恋的人。马拉多纳是20世纪世界足球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这个来自阿根廷首都郊区的球星曾经以他超群的足球天赋和不凡的球技让全世界的球迷为他而激动、狂欢、也以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让球迷们对他扼腕叹息。他曾为阿根廷一次次赢得荣誉,在一个把足球看得如同每日的食粮一样重要的国度,他几乎被视作一位神。

马拉多纳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贫民窟里,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5。 马拉多纳从小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早上他带着足球上学,晚上他抱着足球睡觉。正是从街头的足球游戏中,他学会了如何与比他年长而又高大的敌手相对抗。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历练,由于身材矮小,马拉多纳几乎与足球生涯无缘。

俱乐部的经历

虽然当时阿根廷青年俱乐部(Argentinos Juniors)的少年队教练弗朗西斯·科内霍(Francis Cornejo)对马拉多纳的技术和意识毫不怀疑,但他却认为这名个头矮小的左脚球员还不到可以在队中踢球的年龄。在确认了马拉多纳的生日后,这支球队终于接纳了他。迭戈没有让信任他的人们失望,很快他便成为这个地区的少年明星,13岁时的马拉多纳曾和他的“小洋葱”队的队员们创也了连胜140场的纪录。不久,他便被破格提升至俱乐部的二线队。进而在1976年10月20日,年仅15岁的马拉多纳代表阿根廷青年俱乐部首次亮相甲级联赛,对手是塔勒雷斯(Talleres de Córdoba)队。

在同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中,8场比赛进12球,被评为全国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1980年、1981年马拉多纳连续两年被评为南美最佳球员。马拉多纳1981年为博卡青年队获得联赛冠军。

西班牙世界杯大赛后,马拉多纳到了西班牙的巴赛罗那俱乐部队。马拉多纳在西班牙呆了两年。由于身受重伤且患有肝炎,他只为西班牙足球锦标赛踢了36场。1984年转会意大利那 不勒斯队,使原本不出名的那 不勒斯队一举成为全国冠军。这名身材短小壮硕的阿根廷球星协助那不勒斯在1987年与1990年夺得意大利甲组联赛冠军,以及在1989年夺得欧洲足总杯冠军,还有一次意大利杯和一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他赢得了那不勒斯队球迷们的爱戴,称他为足球之神。可以说,八十年代是马拉多纳足球生涯的光辉岁月。

1991年,马拉多纳因吸毒被停赛15个月。他离开了意大利,1992年他加盟西班牙的塞维利亚队,并为该队效力近一年。后来回到阿根廷,效力于老男孩队和博卡青年队,但他在这些球队中成绩平平,而他的吸毒丑闻却闹得沸沸扬扬。二十一年之后,1997年10月29日,马拉多纳率领博卡青年队(Boca Juniors)以2比1击败老对手河床队(River Plate),这是他最后一次在联赛中出现。

国家队的辉煌

马拉多纳首次为国家队效力是在1977年4月3日与一支地方队的友谊赛中。马拉多纳作为国家队的正式队员参加了对欧洲劲旅匈牙利队 的比赛。比赛结果,阿根廷队以5:1大胜匈牙利队。因为年纪实在太小,马拉多纳错过了1978年的世界杯。

1979年,第2届世青赛上,马拉多纳以精湛球艺助阿根廷队 以6战6胜的成绩夺得了该届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冠军,马拉多纳被评为最佳球员。他动作敏捷,善于捕捉战机,巧妙地突然启动,突破对方防守,在快速运动中当机立断,准确射门。至今,许多人仍会时常谈起马拉多纳所演绎的激动人心的经典场面——那是在阿根廷和苏联所 展开的决赛上,足足八十分钟过去了,比分仍是1∶1。完场前10分钟永远是多梦时刻, 马拉多纳宛如灵感爆发,中场推球疾走,几位苏联后卫先后上前,均如螳臂当车,只 能目送马拉多纳冲入禁区。未容对方门将思考,马拉多纳已起脚劲射——就是这关键的一脚,把阿根廷踢上了冠军宝座。赛后,世界各国都挂起了十号风球,号称“马拉多纳旋风”。

但第12届世界杯决赛中,马拉多纳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阿根廷队在揭幕战中负于比利时队,随后战胜了匈牙利队和萨尔瓦多队。马拉多纳在对匈牙利队的比赛中攻进了两个球,但却没能在第二轮对意大利队和巴西队的比赛中继续神奇的表现。事实上,在阿根廷队负于巴西队的那场比赛中,马拉多纳被盯防他的防守队员所遏制,以至最后恼羞成怒,因侵犯对方而被红牌罚下。 阿根廷队卫冕未成,败给巴西队。但马拉多纳高超的球技征服了场上所有观众,人们送给“小贝利”的美称。

1986年第13 届世界杯赛上,马拉多纳大放异彩,他以队长的身份,作为全队的核心和灵魂,统领三军全力以赴,以高超的技艺和顽强的意志拚搏,为祖国阿根廷再次夺得世界杯,他个人打入五球,并助攻五次。在对英国四分之一决赛中,他射进了号称"上帝之手"的一球,五分钟后,又射进了足球史上最漂亮的一球。马拉多纳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球技和大将气魄,征服了亿万球迷,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新球王,被评为杯赛最佳球员 ,成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新球王”马拉多纳的球艺登峰造极,身体 如铁塔,在场上横冲直撞,天马行空。他的那只价值3000万美元的“世界第一左脚”已达到 随心所欲的境界,控球、盘球、射门技术均炉火 纯青。而且,他在场上高度兴奋,全身心投入, 意志坚强,既带动全队,也常常力挽狂澜。

90年,他又以卫冕者的角色参加了世界杯的比赛。这届世界杯的举办地在意大利,当时马拉多纳正在那不勒斯队效力,其间他帮助该队赢得了两次意甲联赛冠军和一次欧洲联盟杯冠军(UEFA Cup)。尽管由于严重的踝伤他的体力有所下降,但作为****,他所保持的强烈的求胜欲望帮助他的球队一一战胜了巴西队、南斯拉夫队和意大利这些强硬的对手。然而布雷默(Andreas Brehme)的点球帮助德国队最终夺冠。在国家队中,马拉多纳91次出场完成的34个进球。

马拉多纳的最后一次世界杯经历也是最糟糕的一次。在1994年的美国,他帮助阿根廷战胜了希腊队和尼日利亚队。然而,由于在兴奋剂检查中被检出服用了禁用的麻黄素,他被取消了比赛身份。随后,没有了主心骨的阿根廷队接连负于保加利亚队和罗马尼亚队,提前退出了世界杯赛场。对尼日利亚的比赛是马拉多纳代表国家队的比赛,他共为国家队出场91次进34球。

2001年10月10日,在博卡青年队的主场La Bombonera体育场,阿根廷人为马拉多纳美丽但褒贬不一的足球生涯举行了告别比赛。身穿10号球衣的马拉多纳率领国家队战胜了世界全明星队。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遵循惯例,但这一次主题有所不同:它表达了阿根廷对她最喜爱的足球之子的安慰。

成功后的马拉多纳也遭到了不少非议。他的拥护者用“诚实”和“拒绝背叛”为他辩解,而他的批评者也不乏贬低他的素材:他毕竟曾用气枪朝记者射击,还在国家级的电视节目上辱骂教皇,他总能让人对他既爱又恨。然而在球场上,马拉多纳是不折不扣的王者,他不过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对别人来说那也许穷其一生也无法办到。法国足坛巨星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这样称赞马拉多纳的天赋:“我在球场上所能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就象摆弄一个橘子一样毫不费力。”

当人们发现没有了马拉多纳之后的世界足坛日渐凋零、星光暗淡之后,才开始怀念起这位百年来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星,而当初将这位球技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绿茵之神”臭骂得一钱不值的也是这些人。

另附相关信息:下面这里面有更详细的信息还有精彩录象哦~~~~~~~~~

2006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投资仅仅350万,就收获了2350万的票房,一跃成为了当年票房的黑马。

宁浩导演可以说是小成本喜剧**的鼻祖了,尽管在这之后不断有人模仿,但却难超《疯狂的石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3年之后,他又推出“疯狂”系列的第二部《疯狂的赛车》,这次不用愁没有钱,拿到了1000万投资,最终收获110亿票房,又是一次成功的以小博大。#影视杂谈#

值得一提的是,张国立也是本片的出品人和监制,在某次节目上透露自己这个**赚了300多万的利润。

《疯狂的赛车》依然延续多线条的叙事风格,错综复杂的同时,又有爆笑不断的意外收获,豆瓣高达81分。

一、第一条线——赛车手耿浩

第一条线是黄渤饰演的赛车手耿浩,与前作中饰演的配角小偷不一样的是,他在这里演的是主角。

这可以说是黄渤开启影帝人生的第一部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饰演主角,原本他是要像前作一样饰演小喽啰的,但是宁浩觉得他当配角可惜了,于是请他演了男主角。

2009年年初上映《疯狂的赛车》,年中黄渤主演的《斗牛》也上映了,宁浩和管虎的这两部作品让他彻底的红了起来,从此慢慢走入了演员的一线行列。

在片中,耿浩是一个很倒霉的赛车手,他在一场比赛中和第一名差了001秒,最终落败变成第二名。

但这不是最惨的,更倒霉的是他代言李法拉(九孔饰)的饮品,里面含有兴奋剂之类的药品,导致他被终生禁赛。

他的师傅(马少骅饰)被气到在雨中痛殴他一顿,导致自己气晕了,最后瘫痪了只能坐在轮椅上,耿浩为了养活自己和师傅做了5年海鲜送货生意。

据说雨中那场戏,黄渤站在雨中惨被痛打了一天,试问现在还有多少明星能做到。

五年后,耿浩在电视上看到李法拉代言广告,师傅被活活给气死了,于是他想给师傅风光大葬,他找了安葬公司,这里的老板是由徐峥饰演的。

安葬销售地中搞得像一个房地产公司,墓地有“豪华精装修墓地”、复式小洋楼、后花园,还有黑 社会 十八相送、甚至还有美丽的小纸人

徐峥当年能出演《疯狂的石头》,得益于看了宁浩给小陶虹的剧本,有了上次的合作,徐峥这次又加入了进来。

因为是“墓地销售”,宁浩让他表现的极尽夸张,在语速上一定要快,有种“嘚吧嘚嘚吧嘚”的状态。

最终徐峥完成的非常好,满口金句,值得一生典藏。你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青年,你想跟我学东西这很好啊,但是学东西就要有个学东西的态度嘛。

二、第二条线——两个笨杀手:姐夫和妹夫

和《疯狂的石头》一样,这里也有笨杀手,由王双宝和巴多饰演的两个农村人,为了挣钱娶媳妇,当上了杀手。

起初他们是被李法拉雇佣去杀他的老婆的,结果却被李法拉老婆以高出一万的佣金成功策反。

但是因为其中一人为了学电视剧,总是把目标的照片杀掉,所以他们抓错人了,他们抓到了泰国的毒枭兼杀手察猜。

察猜来头不小,扮演者Worapoj Thuantanon是泰国著名功夫明星,曾是泰国的泰拳冠军。

两个笨杀手为了行事方便,还扮成警察骗了耿浩的车,这样一来,耿浩、李法拉、泰国毒枭的线全都连接了。

这条线中,最精彩的还是李法拉和妻子博弈的那场戏,两人都互相发现了对方要杀自己,两个杀手也因为两人是夫妻而决定不干这个买卖了,甚至当起了和事老,说什么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李法拉面对强壮的妻子,只能跪在地上求饶,但在推搡中,不小心用刀把老婆杀死了,老婆满身是血倒在他身上。

明明是杀人现场,但是配乐却放得是刘桂琴唱的《百媚千娇》:

在这个幽静晚上,搂你在怀抱,

你好像花儿一样,羞红了脸庞,

百媚千娇,让我六神出窍,魂儿都丢掉。

萨克斯和口风琴极其浪漫和悠然的,与李法拉的惊恐和满地鲜红的血液交织在一起,即旖旎又令人心惊胆战。

歌词唱的是郎情妾意,好像在回味两人初识时候的浪漫,满地的血泊与昨日的情意交织演绎。

三、第三条线——台湾省黑帮四人组

前面泰国毒贩为了逃避警察,把毒品放到了李法拉车上,耿浩又去找李法拉讨债,李法拉为了把老婆的死嫁祸给他,于是把钱也给了他,而且耿浩的指纹留在了凶器上。

等耿浩走后,李法拉又捅了自己一刀,想把全部罪责嫁祸给他,但他扎自己的时候,被两个笨杀手看见了,于是杀手改行,变成了贼,想偷钱走人。

耿浩有了钱给师傅风光大葬,于是他去了徐销售那里,特地要了“十八相送”但因为他无缘无故帮李法拉背黑锅,他又变成了亡命逃犯。

就是因为点了黑 社会 的“十八相送”,耿浩以为门口的黑帮四人组是自己交的套餐,他把骨灰递给了他们,东海老大(戎祥饰)以为这是白粉,就把钱给了他。

出于“诚意”,他走后在出租车上验货,发现是假的,大哥,味道不对啊。

第二个尝粉的小弟阿杰同样来头不小,侯孝贤曾评价他:高捷塑造的黑帮老大是“没有痕迹的表演”。在许多港片中也有他的身影,诸如《94独臂刀之情》、《赌侠1999》等。

看到他们的奇葩行为,出租车司机透过后视镜看着都笑疯了:

那味儿能对啰?脑子让门挤了吧。

这个台词只有两三句,但是又极其抢戏的出租车司机是由导演宁浩饰演的,本来开机前已经在广州找好了演员,但后面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演员没有来,可是这个角色又很重要,最后宁浩决定主动请缨。

当然了,也许这个演员都没有找,众所周知宁浩是最喜欢客串的,在他内心深处估计一直有个当演员的梦吧。

黑帮四人组惨兮兮,没拿到货,钱也送出去了,本地的帮会太没礼貌了。

东海这条线,除了剧情之外,最有意思的是他出现第一次,和他最后一次出现的配乐,由他本人演唱的闽南语歌——《浮沉的兄弟》。

他们兄弟四人的命运真的一如歌词一样浮沉: 乱七八糟一大堆,失败一次搁一次。

戎祥饰演的黑老大,阴狠而有手段,宁错杀不愿放过一个,但是一口台湾省腔调又可以说贡献了全片一半的笑点,这是一个很棒的演员,很可惜在2013年就不在了,享年43岁。

四、第四条线——立功心切的警察

因为耿浩涉嫌杀人,他被警察追捕了,小眼镜警察是由王迅饰演的,可能褪去了《疯狂的石头》里,小会计的狡猾、奸诈的形象,他在这里饰演的警察,算是发挥稳定吧。

为了抓到耿浩立功,他一路跟着耿浩来到了自行车比赛现场,耿浩扮成赛车手混入比赛,一瞬间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五年前的赛车手生涯,于是不管不顾的,忘了自己在逃命似的比了一场赛。

两个警察的车后面跟着的,是误以为他们是毒贩的笨贼 ,两人又实现了一次职业跨越,由贼到毒贩,说好的专业呢,说好的干一行爱一行呢。

最后耿浩和经历爆炸后幸存的东海大佬,来了一场巅峰对决,不过还是被警察赶到了,王迅他们的功劳被别人给抢了。

两人坐在车前感慨,没想到那两个笨贼拿着毒品找上门来了,两人最终误打误撞成了警队的功臣。

**的结局和《疯狂的石头》有些相似,最终那二十万美金落入了洗脱冤屈的,耿浩的师傅“手里”。

就好像《疯狂的石头》里,最后那颗宝石,被郭涛当成了假的石头送给自己的妻子一样,宝石最终失去了宝石价值连城的“价值”。

除此之外,**中的一些小细节也特别巧妙,第一处,东海的手下开头和结尾都扔了打火机,为什么他老是这样干呢?

因为开头在船上他也是扔打火机的,为了吸引对手的注意方便偷袭,没想到最后一次丢打火机,点燃了屋子的煤气,最终害死了自己;

第二处,两个警察的车在追耿浩的时候为什么突然没油了?因为东海一行人在耿浩家门口给油箱放了油,试图点燃出租车报复他们口中欺人太甚的“本地帮会”;

第三处,李法拉最后想要逃走,但是刹车为什么坏了呢?这是“笨杀手”干的,他们最早想伪造车祸杀死李法拉老婆,可是被她发现了,这才有了后面的“策反”;

第四处,泰国毒枭最后被冻死了,这不就呼应了他杀死真正的泰国赛车手,把他塞入冰箱里的一幕吗?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因果轮回”的感觉,好人有好报,坏人必定死于自己的手里。

佛家善恶有报的理念,在宁浩导演的**中也完美的呈现了出来,诚如他所言,他是一个二流导演,他想要超越第二成为第一,可在我看来,他早就是小成本喜剧片的第一了,至今无人能超越。(撰文:宋居寒)

《飞驰人生》作为春节档喜剧片,笑料很多,也有情怀,总的来说比较精彩。沈腾和尹正组合保证了笑料,尤其沈腾作为“长在观众笑点上的男人”,非常懂得怎么一本正经的贱贱的搞笑;韩寒作为导演,也越来越摸索出应该用怎样的套路来输出自己的情怀并让观众产生共鸣。

首先,沈腾饰演的前赛车手张驰,刚出场真是非常落魄,单亲父亲带着儿子在底层挣扎,曾经的光辉岁月也因为自己地下飙车而断送,看起来就是一个人生失败又颓又丧的中年大叔。他准备东山再起,“捡回失去的光荣”,结果还是被“扒了个精光”(字面意义)。本来是一个自“作”自受,谁都可以啐一口踹两脚的人,结果我们却发现他是为了搞定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被人遗弃在自己车上)的户口才和别人地下飙车,这个人设瞬间就高大了一点。然后就是腾妹耍宝专场了,沈腾很知道什么时候抖包袱,怎样能搔到观众笑点,再加上他那张萌贱的脸和生动的表情以及利落的嘴皮子,**院里笑声真是此起彼伏。当然,“潮汐海灵”尹正也是搞笑起来毫无偶像包袱,作为张驰的领航员,孙宇强(尹正饰)在张驰的复出道路上真的是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张驰和孙宇强为了拉赞助给大哥(腾格尔饰)献歌献舞的时候,歌有没有很好的拍到马屁我不知道,反正尹正的舞姿真是让我叹服,那钢管舞没点基础还真跳不出来(并没有),关键那个妖娆潮汐海灵就把握得很好……

其次,韩寒,作为《飞驰人生》的导演兼编剧,他的**所选的题材都是他想表现的情怀,比如《后会无期》的公路片题材,《乘风破浪》的小镇生活与那个时代的青年热血,还有《飞驰人生》的赛车手生活,他想输出的情怀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和记忆点,所以想让观众产生共鸣也不很容易。《后会无期》作为初次尝试给我感觉有些凌乱和稚嫩,但《乘风破浪》就明显打动了我,这次的《飞驰人生》情怀输出也是成功的。就像张驰说的,这次复出,你是为你没有故事的人生创造故事,我是为我故事众多的人生写下结局。拉力赛真的是速度与激情的碰撞,大量的镜头中险峻的山峰,急转的车道,引擎的轰鸣声中夹杂着沙砾摩擦和呼啸的山风,意境真的就出来了。过气车手,过气领航员,因伤退隐的车队技师,很草根,在命运的风尘中灰头土脸,但他们曾经不凡,内心的热血从未凉过,他们挣扎着,努力着,奋斗着,上一秒被生活无情击垮,下一秒就嘴角带伤重新振作。赛车,热血,拼搏,东山再起,让我这个完全的赛车门外汉都热血沸腾了(有一个拉力赛冠军导演真是不错)。曾经的韩寒是孤傲,有才华,又有些格格不入的,现在他似乎早已和世界和解,收起棱角(性格和体型兼有),用**讲述自己的热血和情怀,并且逐渐精于此道。

《飞驰人生》有笑料有情怀,剧情完整,叙事流畅,值得一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81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