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又高级的礼物有很多:
1、钢笔,既高大上又不会太贵,平常练字,写字能用得上,不写字也可放家里当摆件。一般好看的钢笔是身份的象征。
2、手表,和钢笔一样,一些上流人物出席活动一般都会带一块配的上自己的手表,当然手表有贵的也有便宜的,送人的话,我觉得还是金属质感的比较好看,平时看个时间的,就算不看时间也可以当个饰品,是不错的选择。
3、防晒霜,现在不管男女,大都懂得管理自己的皮肤,防晒霜男女都可以用,也很平价,送出去也包含着自己的对对方的一片关爱之心。
4、杯子,其谐音是“一辈子”,适合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春夏送玻璃杯,秋冬送保温杯。
5、手套,其英文是“glove”,扩展开就是“give love”,也是朋友间传递情谊的礼物哦。
6、一本书,可以陶冶情操,如果那个人喜欢看书的话。
1 关于哲思的诗句
关于哲思的诗句 1关于对人生哲思的诗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关于对人生哲思的诗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关于哲理的诗句
古代哲理诗: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莱茵河不光是一条流淌在现代文明最发达地区的一条最静谧的浪漫之河,而且是一条流淌在人文繁盛、历史悠久的西欧的文化之河。这里的一切无不打上人文的烙印。从远古时代起,莱茵河便是德国人的“命运之河”。公元55年,凯撒大帝曾在科布伦茨以北的安德纳赫建造了一座跨河大桥,从此,莱茵河即成为罗马帝国与日耳曼各部族纷争的最后边界。她具有日耳曼民族性格的特质,一方面感情丰富,性情豪爽,另一方面却沉思默想又傲慢不逊,既好战又多情,善哲思又浪漫。因为这种特质,她为德国培养了许多艺术家。贝多芬在莱茵河畔写下了他的第一批乐曲。莱茵河也给了舒伯特、巴赫、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灵感。使他们创作出了不朽的乐章。除此更有莱茵河之子——歌德。莱茵河给歌德以诗篇,使陷入爱情迷惘的歌德重新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后来写成了举世闻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罗曼·罗兰也以莱茵河为背景创作了他的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正如法国历史学家费尔所说:“整个欧洲没有一条河能与莱茵河相匹敌。”莱茵河流淌在西方文明的心脏里!
舒伯特http://baikebaiducom/view/16965htm
巴赫http://baikebaiducom/view/4602htm
门德尔松http://baikebaiducom/view/16725htm
勃拉姆斯http://baikebaiducom/view/17613htm
歌德http://baikebaiducom/view/19304htm
罗曼·罗兰http://bbs10yancom/dispbbsaspBoardID=3&ID=112948
《约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这部小说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间,他因这部小说一举成名,并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小说共有十卷,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满庸俗、倾轧的社会里的奋斗历程。
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他们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祖父曾是王府乐队的指挥,父亲却经常酗酒,以至家境逐步败落。
小克里斯朵夫长相丑陋,但受到祖父的喜爱,常和祖父一起漫步田野,听祖父讲古代的英雄故事,使他从小就萌发了做大人物的想法。做厨娘的母亲胆小善良,一天,他在母亲帮佣的主人家遭到少爷、**作弄,因反抗受到主人毒打,母亲还让他赔礼下跪。这使他感到非常难过,更气愤人间的不公。
太多了~~
《生命的未来》([美] 爱德华 · 威尔逊)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h95Y-YCDUmS0A7z2urfAQ
提取码:d7qn书名:生命的未来
作者:[美] 爱德华 · 威尔逊
译者:杨玉龄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出版年份:2021-5
页数:276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我深信我们会做出明智的抉择。一个能拟想到上帝且向往太空殖民的地球文明,一定也想得出办法来保护这个星球的完整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缤纷生命。——爱德华·威尔逊
“伊甸园由人进驻后,就变成了一座屠宰场。”本书中,文采斐然的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将用真挚动人的文笔,讲述消无声息在世界各角落上演的物种灭绝故事,生命的多样性的富丽与骤然陨落构成鲜明对比。
美国南部海岸平原,象牙喙啄木鸟日渐凋零,归于静寂无声;哥斯达黎加的金蟾蜍,原是两栖类动物界的传奇,如今已消失了生存的踪迹;天性害羞、ZUI难繁育的苏门答腊犀牛,不知不觉在骤然衰减……甚至,许多珍稀动植物距离灭绝仅需100个心跳。种种令人难过的细节,各式各样的物种消灭模式,无不说明正是人类的贪欲、无知与不经意,迫使着全球生物踏上ZUI后的毁灭之路。
被灭绝的本是可被拯救的,威尔逊对生命的未来并未绝望。他坚信人类对自然的生命之爱,列举大量政府、民间组织与科技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勾勒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他以对生命的真挚热爱与JI大敬意,完成这部面向大众的科普名作,出版后赢得公众与学术界的一片赞誉,NATURE杂志更是辟专栏倾情推荐,国际影响深远。
编辑推荐
1 “最后的博物学家”、生物多样性之父、两度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威尔逊,深情讲述全球各角落的物种灭绝的故事,用丰富的细节和鲜活的案例展示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2一封给梭罗的信,写出我们时代的《瓦尔登登湖》。威尔逊跨时空与梭罗对话,将深厚的生命之爱娓娓道出,充满了浪漫与哲思。
3融合爱德华·威尔逊30多年环保实践经验,结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提供大量环保与经济并重的成功案例与具体设想,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生境。对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公民环保意识的增进具有很大启发。
4上佳译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经典作品,获得国内外果多个奖项,赞誉不断。获第二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金签奖,DISCOVER杂志年度好书;amazon网站编辑评鉴年度好书;英国年度具影响力的科普著作,NATURE杂志辟专栏倾情推荐,获自然世界年度图书奖。潘文石、刘华杰、郑也夫赞誉推荐。
作者简介: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
生于1929年,当今国际生物学界翘楚,蚂蚁研究权威,世界上ZUI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时代》 杂志将他评选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世纪人物”。目前担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荣誉馆长。
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与麦克阿瑟共同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美国学界与民众的大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他获有100多项大奖,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泰勒环境成就奖、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
他非常擅长著述,是极具文采的科学家。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此外,代表作还有《社会生物学》《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等。
1 关于哲思的诗句
关于哲思的诗句 1关于对人生哲思的诗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关于对人生哲思的诗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关于哲理的诗句
古代哲理诗: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