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充满浪漫主义帝国的刘备,是怎样做到的呢?

建立充满浪漫主义帝国的刘备,是怎样做到的呢?,第1张

汉末时期,天下大乱,为了能在乱世中求得一线的生机,不少能人志士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就拿《三国演义》来看,这个时代绝对是精彩的,虽然结尾仓促了那么一点,而在历史上三国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璀璨一页。期间诞生了无数英雄人物,最出名的也就要数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老板级的人物了,而今天的主角就是刘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曹操起兵之后,他的主要手下不是姓曹就是姓夏侯,尽管五子良将的实力和名声不低,但和前者相比他们依旧是基层员工。再看看孙权以及其它枭雄,大部分都是靠着自己的宗族起家,老家就是自己的根据地,手下都是自己的亲戚。与其相比刘备就显得特殊了一些,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刘备的身边几乎没出现过几个跟他同姓的人,这自然是有原因的。今天小编就再来讲一讲刘备这个人,看看他的特殊性。

刘备的起家方式

根据上文,刘备看起来有些略微的孤单,其实刘备并不孤单,即使是没有自家宗族的支持,刘备还是和其它军阀打的有来有回。虽然刘备自幼丧父,只能跟着母亲织席贩履为生,但这并不证明刘备就没有宗族,往大点看,整个汉室的宗亲其实都是刘备的族人,但关系好不好就是另一说了。

《三国志》——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刘备的老家就在涿郡,除了父亲以外,他自然也有其它叔父辈的亲戚,在史料中出现过的就有刘子敬和刘元起两位叔叔。其中刘子敬训斥过刘备,因为他拿家门口的大树当车盖,还把自己当皇上,后来因为孟达的字也是子敬,刘备让孟达改了字,原因可能是刘备避讳,也可能是刘备不想记起刘子敬。而刘元起跟刘备之间的关系就要好的多了,看刘备生活困难,他主动拿出钱财来资助刘备上学,至此刘备的人生才有了转机。

刘备的老师就不用多说了,他就是汉末三杰之一的卢植,而刘备的同学在记载中只出现了公孙瓒和刘远起的儿子刘德然。刘德然在历史中只是一个人名,但公孙瓒确实是个人物,在刘备后来创业不顺的时候,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刘备的学生时代,记载里称他并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除了舞刀弄枪,他还喜欢纠结同党。

《三国志》——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而这同党也不用猜是谁了,理应就是我们熟悉的关二爷和张三爷,史料中并没有具体表明这两人的具体身世,这一点让这两位主角连一些路人角色都没比过。只知道关羽老家在河东,因为犯了事才跑到涿郡,张飞算是刘备的老乡,是不是杀猪的就不知道了。当时刘备必定不只有关羽、张飞两人,在没有宗族的支持下,刘备聚集出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

当然要想征战天下光有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大量的金钱和一个机会,不过很快这两个必要条件就找上了刘备。当时中山国的两位富商苏双和张世平来到涿郡贩马,看到刘备后觉得他是个人物,就把钱财全赠与了刘备。但按理说,这一段记载很有可能被加工过,毕竟天上掉馅饼的事没那么容易发生,合理一点的解释就是刘备带领关张等人直接打劫了这俩富商。而后黄巾起义爆发了,天下大乱即将开始,刘备自然也看出了这是一个机会。

转战南北的刘备

借助黄巾军起义带来的混乱,刘备成功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当然这也少不了老同学公孙瓒的扶持,在孔融向刘备求救的时候,刘备怎么也没想到自已经开始出名。后来因为曹操和陶谦之间的矛盾,刘备得以进入徐州,此时他已不是当年那个鞭打督邮的小愤青了,为人处事也多了几分权谋。

《典略》——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馀下,欲杀之。

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刘备选择了一个很老套但很管用的办法,那就是和其他宗族进行联姻。糜夫人是刘备的老婆之一,而糜氏在当地可是富甲一方的存在,糜竺和糜芳两人开起来是刘备的手下,但实际上也是刘备的股东,只可惜他们的股份毁在后来曹操的穷追猛打之上。有了糜氏的支持,让情况不妙的刘备喘过了一口气,但也没有持续太久,离开袁绍后,刘备又去了汝南,被曹操再次击败之后,刘备才去了荆州

此时的荆州主人正是刘表,他是鲁恭王的后人,和中山靖王的后人刘备确实算是亲戚,只不过远的不能在远而已,但起码大家都姓刘呀,而且此时刘备也已经是个久经沙场的老油条了,成为刘表的北部幡镇,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刘备好像指望不上刘表什么,通过联姻来达到目的这件事,刘表做的比谁都过,导致在他死后,蔡瑁等人直接就霸占荆州的管理权。

《三国志》——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后来的事情不用多说,曹操南下后又被打了回去,刘备借着江东的力量成功的打进了荆州,为了让孙刘联盟更稳固一些,刘备和孙小妹之间才有了充满了政治韵味的婚姻。在史料中,就是到了成为荆州之主,刘备身边也没出现他的同族,也许是史料作者刻意隐瞒了(但这不太可能),也许刘备的宗族依旧留在涿郡,过着与世无争的小日子。换句话说,留在刘备身边的一直是一群外人,就算关羽和张飞也不例外。

结语

进入益州后,刘备又娶了吴懿的妹妹,并将他立为皇后,这一举措,让益州的其它派系成功稳定了下来。而此时宗族所带来的支持对刘备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在华夏大地上转了一圈,聚集在他身边的人虽不是亲人,但也完全胜过了亲人。在刘备的带领下,一群充满浪漫主义的人物建立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蜀汉,就连其灭亡,都充满了故事,也难怪演义的作者会将刘备的事迹列为三国时期主故事线。

历史上,人们对于诸葛亮都有很高的评价。今天,本人斗胆也来谈谈我对诸葛亮的一些看法。

诸葛亮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感觉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实在是智!

诸葛亮神。他虽身在草庐之中 ,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面面俱到。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实在是神!

诸葛亮义。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效死不渝,“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是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没能实现刘备的遗愿了吧。以诸葛亮的才华与聪慧,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啊!人无完人,诸葛亮也确实有不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他实在是无愧于一个值得千秋赞颂的人。

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不贪权势,不谋私利,严于律己,知人善任,谦恭待人,治蜀有方,勤政为民,高风亮节。他提出了“跨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国方略。他儒法并用,以法治国,执法必严,赏罚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贤;他审时度势,不断的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他重视农业,打击豪强,安抚流亡,轻徭薄赋,发展经济;他亲率大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革新武器装备,全力北伐。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他也成为智慧的化身。

2

诸葛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智的化身。

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毕竟不是神,他也有缺点,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出在人事问题上。尤其是他对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刘备投降,诸葛亮居然根据骨相说他久后必反,这多么荒唐。虽然孔明未能杀死魏延,却对魏延抱有成见,认为他不忠不义。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实不是。虽然魏延不断被孔明排斥,却仍中心地效劳与蜀国,屡建奇功:斩王双,战张颌等都足以证明魏延是个不可忽视的人才。孔明最错的是在毫无根据证据之下,留下锦囊杀死了魏延。诸葛亮在人事上的失误还有让马谡守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中原失败、关羽守荆州的失误,从某种意义上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在识人方面,刘备明显比孔明胜一筹

大家公认的智慧者也有许多优点。刘备三顾茅庐后,说“如鱼得水”。这说明诸葛亮的确是个奇才。诸葛亮能严守军事机密,攻其不备。而且他办事很具有深谋远虑。诸葛亮让刘琦守江夏,其实是为了实施自己的战略思想。因为诸葛亮知道,新野小城,终不能长驻。他让刘琦守江夏,其目的不但要救刘琦,而且为后来躲避曹军奠定了退守的路。还有在安排刘备去东吴招亲时,孔明留下的三个锦囊,使刘备平安回到了荆州。

有人也许对诸葛亮让关羽去华容道劫曹操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关羽放走曹操诸葛亮没有预测到,其实我认为诸葛亮是故意让关羽去华容道放走曹操,因为杀掉曹操不是很好,假如在关羽在华容道上杀了曹操,孙权就回趁机占领北方,孙权势力大了,刘备就没有了安身之地,更别谈什么三国鼎立,复兴汉室了。因此孔明一方面让关羽放走曹操,落个人情,另一个方面就是让曹操抑制孙权,这一点更说明孔明真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诸葛亮不打无准备之战,他知己知彼,能巧妙对对方心理及天气季节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计策,对天时地理了如指掌,因此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少有的人才。

3

君子,本就应如内敛之玉,温雅,风度翩翩。

或说如千年之下沉淀的云墨,带着历史的沧桑和不易察觉的浪漫。——一如那个人。

题记。

君子——诸葛亮。

他是良臣,贤臣,忠臣。

他拥有过人的智慧。

他之所以是君子而不是英雄,是因为他足够仁慈,足够忠诚。

他隐居山林,却窥得天下;无意争霸,却算尽天下。

他才华横溢,却天妒英才;忠心耿耿,却未了心愿。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为复兴汉室的事业而出谋划策。

于是,他走入了那纷争。

一走,便是二十余年。

历史洪荒,世事沧桑。漫过千年岁月。他在为蛙声蝉鸣中战争部署而忧的紧缩眉头,他在夜深人静想起先帝时的暗自垂泪,他在昔日并肩的好友逐一死去后寂寞。

他一生不慕虚荣,不求富贵,安贫乐道,朴素严谨,克己奉公,知恩必报,忠贞不二,鞠躬尽瘁,严于律己。这样的忠臣,是多少明君梦寐以求的属下。

只可惜,先帝早逝。留下的,是那不成器的阿斗。

先帝临死托孤让这位蜀相站上蜀国的皇位。但是他拒绝了。

他是他,不是刘备,不是孙权,更不是曹操。

他是诸葛亮。

忠臣而非野心家。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那篇《出师表》里含着多少无奈的泪水,多少坦诚的忠心。从内政到军营,从司法到举贤。字里行间,尽是两朝开济老臣心啊!就是因为明白后主的无能,这位蜀相才会如此详细的安排这些事情。这哪是一章奏表,明明就是这位效忠于蜀国的老臣的一封遗书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位中途而亡的老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思去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的呢?应该是愧疚吧。没能完成先帝的遗愿,没能复兴汉室的基业。这是一个忠臣所想。或许这位老臣在永远的闭上眼睛的时候,那眉宇间的寂寞和忧愁也没能化开吧。

如此忠臣,如此君子。

如此谋略,如此才智。

即便千年已过,这段不朽的历史还是没有被泯灭于红尘之中。

在微醺的午后,端一杯清茶,捧一缕阳光。

静静的品读那忠臣之道,君子之心。

4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联吴抗曹,致力于统一事业,政绩斐然。尽管“出师表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韧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卓尔不群的人品,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我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德兼备的人物形象,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成了集智慧、谋略道德于一身的永恒的偶像。

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处事注重调查研究,瞻前顾后,深思熟虑,具有一个伟大政治家非凡的品格。所谓品格,顾名思义,即入的品质通俗地说,就是指人的“德行”。我国古代历来都十分重视人的德行,讲究人的品行修养的重要作用。关于诸葛亮的人品,突出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是诸葛亮处理国家大事善于集众思,广忠益,听得进不同意见和建议。刘备定蜀后,曾任命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前后跟随诸葛亮共事七年。期间,董和对于诸葛亮某些处理不当的事,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者是反对意见,有时其至连提十余次。但诸葛亮总是十分赞赏董和这种忠于国家的大无畏精神,说大家如果都能像董和这般认真、勤勉,“则亮可以少过矣”。在他担任蜀汉丞相后,经常教育下边的人说:“干工作,就是要集众思,广忠益。如果只因为一些小嫌隙,就听不进不同意见,难免要犯大错误。听了净言,获得了正确的结论,那就好比丢弃了废旧破烂而得到了珍贵的玑珠宝玉。”

其二是诸葛亮能够严肃无情地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引咎自罚,痛下针砭,深刻检讨,知过能改。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准备攻魏。虽然他制定的作战计划是正确的,但由于错用了马谡当先锋,结果在街亭打了大败仗,使整个北征计划受挫。事情发生后他即以《街亭自贬疏》上书,“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并坦诚深刻地检讨说:“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阅”。认为错误全在于自己用人不当,愿承担对这些过失所负的全部责任,并请求官职降低三等,以惩罚自己这个过错。

其三是诸葛亮通体光明,清廉谦退,不贪财、不求奢,毫无自私之利之心。诸葛亮临终前曾上表后主刘禅,表明他至死不要任何封赠赏赐,不使自己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心迹。他最终将自己铸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高度道德品质的人。对于他身后之事,也早就立下了遗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需器物”。全然不像有些官吏要搞厚葬:死后埋葬丘陇必巨,棺椁必重,衣衾必多,文绣必繁。由此观之诸葛亮对丧葬制度颇有超前的革新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处在我国封建社会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作文标题: 武侯祠

关 键 词: 武侯祠 初中初三 800字

字    数: 8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三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三800字的作文,题目为:《武侯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武侯武侯祠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这两句诗,指的就是坐落在成都南部的武侯祠--为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修造的祠堂。它始建于西晋末,明初时被毁,现在此殿宇是清康熙十一年重新修建的,武侯祠布局严整,庄严肃穆,精美的建筑,体现出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汉昭烈庙”(即刘备殿),后一部分才是“武侯祠”。

  穿过刘备殿,沿级而下,就来到诸葛亮殿。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在中,他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神态庄严。右侧是其子诸葛瞻,左侧为其孙诸葛尚。他们祖孙三代均为蜀汉政权做出了卓越贡献,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治水利、兴农业,操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诸葛亮那种为国家统一而献身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殿前楹联上写着“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留误后来沉蜀要深思”。高度概括了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政治方法,也高度赞扬了他宽阔的胸襟。殿对面的照壁上镶嵌着木刻的民族英雄岳飞亲手抄录的《出师表》。表达了岳飞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

  前厅楹联“三欧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洛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对蜀国的忠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抒发了人们对他未竟之志深为惋惜的感情。

  一走进武侯祠大门,只见甬道两旁古树参天,郁郁苍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幽深之感。沿着甬道往前走,左边是一只巨龟驮着的明碑,右边是被称为“三绝”的唐碑。碑高约4米,宽约一米,碑文至今清晰可见。继续向前拾级而上,就来到一片地势开阔的庭院,这是整个祠堂的中心。

  庭院正中是刘备殿。大殿雄伟高大,金**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辉煌。斗角飞檐,雕梁画栋,使大殿气势非凡,大殿的中央供奉着刘备的塑像。这位蜀汉君王面目慈祥,眉宇间显露出王者的尊严。两侧偏殿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的塑像,栩栩如生。大殿南两侧为文臣、武将塑像廊。28座泥塑个个色彩鲜明。文臣凝神静思,正在思考如何辅佐刘备平定天下;武将神采飞扬,大有疆场上叱咤风云的气概。在廊中驻足或徜徉,当年蜀汉百官上朝的情景便会浮现在眼前。

  走出武侯祠,回首眺望,红墙金瓦掩映在松柏之间。虽然在临街的大门上高悬的是“汉昭烈庙”,但所有的人都称这里是“武侯祠”。可见,人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有自己的尺度的。

  本!文 内容摘自中 国℅教育文摘

思路:根据三国演义内容展开。

收获:

三国之所以鼎立,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得地利,据长江之险;刘备得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三人都未统一天下,问题在他们还存弱点。

东汉未年,百姓遭天灾人祸,加之军阀混战,他们三人在人心向背上尚缺,诸葛亮既知三分天下,却又六出祁山,蜀汉国力耗尽。

孙权虽有长江之险,却错失赤壁战后联刘攻曹,杀关羽引发夷陵之战,两败俱伤;曹操虽雄据北方,几图大业,却忌贤妒能,杀孔融,诛弥衡,害杨修,尽失人心。

扩展资料: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的愿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在古代上百个政权当中,蜀汉绝对是人气最高的之一,这样一个国度,充满了浪漫主义,刘备本人,带着复兴汉室的理想,辗转多地,几次差点步入绝境,身经百战之后才赢下一片基业,也获得了关张等人至死不渝的追随。而在诸葛亮执政期间,孔明凭借一州之力,和强魏展开周旋,塑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奇迹,病逝五丈原,又增添了几分英雄迟暮、无力回天的悲凉气氛。

正因为如此,蜀汉也成为小说和评剧中的常客,刘关张以及诸葛亮,也因一部《三国演义》,形象更加鲜明。

当然,这毕竟是小说里的故事,兴亡百姓皆苦,而罗贯中所吹捧的蜀汉,或许没有诸位想得那么美好。

214年 ,围攻一年的雒城拿下,刘备大军随后包围了成都,说服刘璋出城投降,自领益州牧,总算获得了一块安稳的根据地。对于一直在生死场拼搏的刘备众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深谙人心的刘备,因此开始展开了大规模赏赐: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这些资金,自然是要从成都的库府中抽调,除此之外,根据裴松之所写《云别传》的记载: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刘备一度打算将成都的部分地产作为赏赐分发给诸将,在赵云的劝谏下没有进行。由此可见,政权交接的蜀中并不太平,利益的分割,是否又损害了川中百姓的利益呢?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面,刘备集团又先后经过了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

在刘备夷陵之战的两年前, “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 最终被李严带领五千人平定。

由于蜀国没有设置史官,导致很多记录缺失,甚至连部分官员的生卒年都无法确定,这一场叛乱也就被一语带过,以蜀国百万上下的人口来看,这一场暴乱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民众的生活也可想而知。

夷陵之战后,刘备集团丢失掉了荆州,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荆州集团和益州本土势力的矛盾也就逐渐浮现,这对于底层民众来说,却是更大的负担。

按照《通典》给出的数据,刘备章武元年(221年), “得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这个数据和263年刘禅递交降表时人数无异,相比较于吴国孙皓(这还是个昏君)时期 “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门二百三十万” ,蜀国96万人,却要供养4万名官吏,甚至超过了人口是自己两倍的东吴,足以体现出蜀国行政机构的臃肿。

为了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刘备在入蜀之后便开始进行钱币改革,发行直百五铢钱,取代原有货币,啥意思呢?一枚差不多大小的铜币,蜀汉官方机构却表示,这能够相抵过去的五百枚铜钱,并且开始强制推广,直接从民间进行强制性的收取财富, “数月之中,府库充盈”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急剧的通货膨胀,损失最大的自然是那些蜀中大户,百姓的日子却同样艰难。

刘备当然不是第一个这样干的人,西汉时期汉武帝发过五铢钱,而后来王莽和董卓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同样以小钱取代原有货币,结果弄得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到了三国时代,货币体系已经濒临崩溃,不少百姓干脆以粮食或者布帛进行以物换物。

曹操、曹丕和孙权都尝试过印发五铢钱,不过曹魏因为推行难度大,最终选择了放弃,而孙权比刘备更加夸张,弄了个大泉当千,一枚大泉铜钱抵价一千,但是这已经是238年的事情,而且只坚持了九年,刘备所使用的五铢钱,却一直推行到蜀汉末期,对民间是极大的不利。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承认: “益州疲敝” ,而三国活化石廖化也认为:五铢钱 “苟作掊克,使百姓疲敝,以至今日” ,间接成为了蜀国部分地区叛乱不断的原因。

在诸葛亮主政蜀国,进行了数年的修生养息之后,蜀国境地的确要改善了不少,《三国志》描写: “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农业、水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诸葛亮不但积极开荒耕种,鼓励军事屯田,还开凿了汉中灌溉面积最大的 “山河堰” 工程, “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

这一切,却也是在为北伐所进行准备。

蜀国很大一部分军费的由来,取自织锦业,尤其是蜀锦的生产,《蜀都赋》有 “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籯金所过” 这样的句子,来形容蜀锦编织的盛况,然而蜀锦并不是什么廉价品,蜀国成都附近丝织工人,规模就达到了7万,城外可见大片面积桑树,但是劳动力的分配不均,对于农业并不是一件好事。

诸葛亮之所以要一次次地进行北伐,从路线上来看,并不是小说中一样为了消灭曹魏,以第一次北伐举例,诸葛亮西出祁山,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长安,而是试图和羌人取得联系,攻取凉州,扩充自己的根据地。

魏明帝曹叡在世期间,采用了大臣孙资的建议,也就是对蜀汉进行消极防守的策略,修生养息,因此魏国很少主动出击,曹真曾在230年尝试通过子午道进攻,也因为下雨和国内群臣反对而停止。反观诸葛亮,在知道实力不济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差距进一步被拉开,不得不采取频繁袭扰的方式。

魏蜀实力差距悬殊,在《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中,杨洪对诸葛亮说:“ 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男子上场打仗,女子负责运输,蜀国几乎是全民皆兵的状态,即便如此,例如第二、三、四次北伐,蜀军依然因为距离遥远,粮草运输不利而进行退却。

诸葛亮在平定南蛮之后,就将目光瞄准北方,然而南方依然不太平,例如诸葛亮离开前封吕凯为云南太守,王伉为永昌太守,其中吕凯在一年之后就被叛乱的南蛮杀死,而王伉没交代过程,却也 “守正节” ,大概率遭遇了不测。诸葛亮去世前一年,南蛮再次发生叛乱, “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 被马忠、张嶷平定。之后蜀国不得不在此地驻扎重兵: “嶷迁后,复颇奸轨。虽有四部斯臾及七营军,不足固守,乃置赤甲、北军二牙门及斯臾督军中坚,卫夷徼。”

诸葛亮去世前,蜀国尚且能够稳定局势,而后来的姜维失去了蒋琬费祎等人的牵制,用兵更加频繁,蜀国的条件,也就更加艰苦。

就在蜀国灭亡的两年前,261年,吴国使节薛珝出使蜀汉后回禀皇帝孙休,:“ 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 ”为灭亡埋下了伏笔。

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 ”在刘禅所递交的降表当中,成都官库的家当,已经只剩下这么一点,和此前刘关张等人 “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的赏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的。然而,现代的相当一部分读者、研究者对刘备形象却评价不高,甚至颇有非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刘备形象是“苍白无力”的。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罗贯中塑造刘备形象的得失,是一个关系艺术价值的问题。

  一、明君枭雄,一人两面

  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史书对这两方面都记载颇多。

  就“仁德爱民”而言,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而争取到了人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刘备领平原相时,郡民刘平不服,派刺客去刺杀他,“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补充道:“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在他于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荆州,适逢刘表病死,刚刚继位的少子刘琮不战而降。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琮而夺荆州,他却答道:“吾不忍也”,当他由樊城向南撤退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有人劝他抛开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在此安危之际,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裴注特引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评论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亦引此语,可见刘备之仁德有道,已得到历代史家的普遍承认。

  就“尊贤礼士”而言,刘备的表现尤为突出。建安十二年(207),时为左将军领豫州牧、年已47岁、被视为天下大英雄的他,满怀诚意,三顾茅庐,恭请年仅27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留下千古美谈。隆中对策时,诸葛亮称赞他“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并非虚言。建安十九年(214)夺取益州之后,对于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附,他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其中益州名士黄权曾坚决劝阻刘璋迎刘备入蜀,刘备攻取益州时又坚守广汉,直到刘璋投降后方才归顺,刘备却不计前嫌,任命黄权为偏将军,信任有加;刘备称汉中王,兼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刘备称帝后,亲率大军伐吴,又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以防魏。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黄权无法退还蜀中,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得率兵降魏;蜀汉主管官员为此要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照样优待黄权的妻子。对此,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黄权传》时由衷称赞道:“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悬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另一位名士,荆州零陵人刘巴,与刘备作对的时间更长:当曹操南征荆州时,众多荆州士人都追随刘备南撤,刘巴却归顺了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命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欲与刘备抗衡;由于刘备及时夺得三郡,这一图谋失败了,刘巴无法回去交差,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却拒绝了,远远地跑到交趾,使“先主深以为恨”;后来,刘巴由交趾辗转到达蜀中,当刘璋欲迎刘备入蜀时,他又一再劝阻;直到刘备夺得益州,刘巴才表示归顺。而对这位刘巴,刘备表现得更加宽容大度:进攻成都时,他就号令军中道:“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平定益州后,他很快便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刘备此时的主要官职是左将军,西曹掾主管府内官吏的任用);刘备称汉中王,以刘巴为尚书;法正去世后,又将刘巴晋升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这些,充分表现了刘备作为开国君主的雅量。特别是章武三年(223)四月他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有几个皇帝愿意或者敢于像刘备那样托孤当然,刘备并非鼓励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亮尽力辅之;但如此气度胸襟,仍罕有其匹。还是陈寿在《先主传》末的评价比较公允:“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尊贤礼士的另一面,便是知人之明。用人之长,如重用诸葛亮、庞统、法正,当然是最好的“知人之明”,对此不必多论;而知人之短,也是了不起的“知人之明”。比如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深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却特别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来马谡虽曾在诸葛亮南征时出过“攻心为上”的好主意,但他刚愎自用,丢失街亭,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却证明了刘备的先见之明。至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的人才,刘备用其长而避其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之举,非明君不能为。在这方面,就连素有“知人善任”美誉的诸葛亮似乎也略逊一筹。

  作为“枭雄”,史书记载也不少。所谓“枭雄”,意思是“骁悍雄杰的人物”。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之后,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曹操作为“赘阉遗丑”,虽然家庭名声不及袁绍光彩,但其父曹嵩官至太尉,既有权势,又家资巨富,曹操也因此很早便进入仕途),也没有孙权那样继承自父兄的大片地盘,几乎是白手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乱,群雄并立之时开创江山,没有几分骁悍之气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实上,“枭雄”恰恰是刘备的一大特色,成为当时许多人对他的定评。例如: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刚去世,鲁肃建议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便称刘备为“天下枭雄”。建安十四年(209),当刘备至京城见孙权时,周瑜曾上书孙权,亦称刘备为“枭雄”,主张将其扣留于吴。次年,周瑜卒,临终前上书孙权,又称“刘备寄寓,有似养虎”。这种骁悍之气,主要表现有四:一是冒险精神。刘备从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便经常亲冒矢石,不避艰险。早年兵少力微,加之年轻,他动辄“力战有功”,“数有战功”,固属必然;赤壁之战时,面对生死存亡之机,他“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也不奇怪。及至建安二十四年(219)争夺汉中之役,他已59岁,手下兵多将广,但在“矢下如雨”之际,仍亲当矢石,奋勇向前,便可见其冒险精神,至老弥笃了。彭羕背后发牢骚时称他为“老革”(犹言“老兵”),正是反映了这一特点。二是机变权略。建安元年(196),兵败投奔他的吕布趁他与袁术相攻之机,袭取徐州;他失去立足之地,只得向吕布求和,屯驻小沛,可谓能屈能伸。建安三年(198),吕布被擒杀后,他随曹操至许都,可谓暂栖虎穴。建安四年(199),与曹操对食论英雄,借雷霆之威掩饰震惊之情,可谓随机应变。随后以截击袁术为名,离开许都,从此摆脱曹操控制,可谓见机而作。凡此,均可见其机变权略。三是坚忍不拔。在汉末逐鹿天下的群雄中,刘备屡遭挫败,有时甚至败得很惨;但他从不灰心丧气,而是败而不馁,折而不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每每转危为安,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三分鼎立中的一方。四是某些时候、某种程度的霸道。最典型的是杀张裕之事。张裕原为刘璋从事,刘备入蜀与刘璋相会时,曾与张裕互相嘲弄,裕因刘备无须,戏称其为“潞涿君”(谐“露啄君”之音)。刘备因其不逊,积怒在心。后因张裕私下对人说:“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这确是大为犯忌之言,刘备乃以“漏言”之罪,下令诛之。诸葛亮上表询问为何要将张裕处死,刘备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这就有些强词夺理了。尽管这种霸道行径不多,但足以使人看到,刘备毕竟不可能避免封建君主固有的专制性。

  纵观历史,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真正有所作为的开国之君,差不多都有几分骁悍之气。从汉高祖刘邦到唐太宗李世民,从宋太祖赵匡胤到明太祖朱元璋,均可称为枭雄。而在封建时代,枭雄与明君并非截然对立,而往往是同一君主的不同侧面。从公认的明君唐太宗身上,我们不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吗

  二、强此弱彼,有得有失

  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对政治家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枭雄色彩。

  首先,作品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演义》第1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他第一次担任官职———安喜县尉,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纷纷为之苦告(第2回)。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太史慈语,见第11回)。陶谦临终,以徐州相让,刘备固辞,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12回)曹操擒杀吕布,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20回)。这表明他占据徐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受命屯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第34回)。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35回)

  从建安六年(201)到十三年(208),刘备寄居新野达7年之久。在他辗转奔走的前半生中,这算是时间最长、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一面把人才置于战略的高度,努力求贤;一面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第41回)。就这样,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避免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故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明知此言有理,却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行至当阳,果然被曹操亲自率领的精兵赶上,十余万军民顿时大乱。刘备在张飞保护下且战且走,天明看时,身边仅剩百余骑,不禁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同上)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自觉选择,在《三国演义》写到的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中是独一无二的,决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其次,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庞统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尤其是对他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的描写,更是具有典范意义。

  历史上的徐庶,归属刘备的时间不算长,除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外,在政治、军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算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曹公来征……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一见徐庶,便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责。在先后打败吕旷兄弟、曹仁之后,刘备更视徐庶为天下奇才。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虽然难以割舍,但为顾全其母子之情,仍忍痛应允。分别的前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次日一早,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宴罢,仍“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直到徐庶骑马远去,刘备还立马林畔,“凝泪而望”,甚至“欲尽伐此处树林”,原因是“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第36回)。这些描写,尽管主要是为“走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作铺垫,却足以见出刘备求才之诚,爱才之深,颇具艺术感染力。对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倚重,《三国演义》更是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反复皴染,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出山以后,《演义》又充分突出其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竭力强调刘备对他的高度信任与倚重。我在《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一文中分析道:

  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大大提高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地位明显高于所有文武官员,而又使读者觉得可信。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历史上的庞统,在刘备领荆州牧后归之,开始“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后经鲁肃、诸葛亮荐举,“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演义》则在史实的基础上,发挥浪漫主义想象,写庞统刚投奔刘备时,刘备以貌取人,仅命其为耒阳县令;一旦得知庞统半日了断百日公务,刘备立即自责:“屈待大贤,吾之过也!”及至看了鲁肃的荐书,听了诸葛亮的评价,刘备“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敬请庞统到荆州”,并“下阶请罪”,遂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第57回)。如此虚己待人,不能不令贤士感动。这种君臣遇合,鱼水相谐的关系,乃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最渴望的理想境界。

  总之,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摆脱了以往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中刘备形象的草莽气息,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

  对于刘备的枭雄色彩,《三国演义》有意加以淡化,或者不写,或者来个移花接木。最明显、最容易被人想到的例子是“鞭打督邮”。按照《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和裴注的记载,历史上鞭打督邮的本来是刘备。事情的经过是:由于朝廷下诏,要对因军功而当官的人进行淘汰。正在当安喜县尉的刘备担心自己用鲜血换来的官职也可能保不住;正好督邮来到安喜县,准备遣还刘备;刘备前往馆驿求见,督邮却称病不见;刘备一气之下,带人闯入馆驿,将督邮捆起来,绑在树上狠狠打了一顿;然后解下自己的印绶,挂在督邮的颈子上,扬长而去。历史上的刘备原本号称“枭雄”,性格刚毅,此时又年轻气盛,受到欺辱时自然不愿忍气吞声,这样做也并不奇怪。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把刘备塑造为理想的“明君”,便把此事移到张飞头上,这样既不损害刘备“宽仁长厚”的形象,又有利于突出张飞性如烈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可谓一举两得。本文第一部分剖析的刘备枭雄性格的四个主要特点,《演义》着重表现了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对其机变权略也有所表现,这里不作详论。如此安排,自然是为了有利于突出刘备的“明君”形象,但也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病:其一,强此弱彼,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其二,过分淡化刘备的枭雄色彩,无形中降低了刘备作为刘蜀集团领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这位历尽艰辛的开国明君少了几分英雄之气,却多了几分平庸之感。

  三、多重视角,成功形象

  长期以来,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研究者的批评也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种意见。我们不妨对此略加讨论。

  批评之一:“形象苍白”。不止一位学者认为,刘备形象的血肉不够丰满,个性化特征不强,显得比较苍白。确实,与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刘蜀集团的主要人物形象相比,刘备形象是给人比较单薄的印象。其中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

  其一,作为一位“明君”,尽管《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描写大多以史籍记载为基础;但从上面的论述已经可以看到,在“仁德爱民”与“尊贤礼士”两大特征中,其“仁德爱民”的历史依据和生活依据其实还相当有限。这就是说,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而言,刘备的“爱民”,更多的是一种愿望,一面旗帜,甚至是一种姿态,一个口号,而实实在在的行动,真真切切的利益却并不太多。算一算刘备的生活年表便可知道,他一生戎马倥偬,东奔西走:赤壁大战前,接连不断地征战,接二连三地挫败,一次又一次地寄人篱下,他基本上没有真正拥有一块巩固的地盘。赤壁大战后,建安十四年(209)始称荆州牧,拥有江南四郡,十六年(211)便领兵入蜀;建安十七年(212)借故进攻刘璋,经过两年征战,建安十九年(214)才平定益州,二十年(215)便与孙权争荆州,二十二年(217)又与曹操争夺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夏据有汉中,但不久便失去荆州,损失头号大将关羽和大批精兵;章武元年(221)四月才称帝,七月便率军伐吴,次年遭到惨败,再过一年病卒。可以说,他实在没有多少机会去实践“仁德爱民”的主张。再进一步说,即使他有足够的机会,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其“爱民”也只能是统治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不可能真正达到普通百姓的期望。通俗文艺作家对此缺乏深切的感受,自然难以在小说中把刘备的爱民写得足够生动感人。

  其二,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是诸葛亮。除此之外,在刘蜀集团诸人物中,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乃是关羽。至于刘备,虽系刘蜀集团的领袖,却主要是承担“明君”的道义责任,而少有富于个性的言行举止。这样的刘备形象,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给人以“扁平”的感觉。

  其三,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作者有意强化刘备的明君形象,淡化其枭雄色彩,不仅损害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而且降低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实际地位,使他少了几分英雄之气,却多了几分平庸之感。这样,要想把刘备形象塑造得象诸葛亮、关羽、张飞那样活灵活现,就难乎其难了。

  应该说,罗贯中在塑造刘备形象时,因过于追求理想化的明君形象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艺术的辩证法,结果欲益反损,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未能充分彰显。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在缺乏足够的艺术积累的情况下,罗贯中能把刘备形象写到如此程度,已属难能可贵。只要把《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三国戏、《三国志平话》中的刘备加以比较,便应该肯定罗贯中的努力是基本成功的。

  批评之二,“长厚似伪”。持此看法者不少,影响也很大,对此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

  其一,目的与手段、功利追求与道德向往的矛盾,使刘备难以避免“似伪”之举。作为一代英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刘备要想兴复汉室,统一全国,而又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割据者都像陶谦那样以礼相让,就只能夺取版图于他人之手。既要夺取,机巧权谋都是少不了的。试以取益州为例。早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就制定了“跨有荆、益”,伺机两路北伐的战略方针①,这关系到刘备集团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奋斗目标。而在占据荆州之后,刘备对是否夺取益州曾经有过疑虑:

  (庞)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事情很清楚:刘备要么坐守荆州,不再进取;要么入主益州,取而代之。而如果益州被他人(例如曹操)所取,那对刘备集团将是大大不利。所以刘备采纳了庞统的意见。而在益州真正夺到手时,面对刘璋这位软弱无能而心地还算仁厚的同宗兄弟,刘备不可能毫无内疚。“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第65回)这正反映了政治领袖人物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常有的矛盾心态。为了争取人心,他们可以爱民,可以敬贤,却不可能对竞争对手处处“长厚”。这里无法完全避免诈伪,但如果一概斥为“诈伪”,就未免太偏激了。

  其二,《演义》对刘备爱民的描写,确有过头失真之处。如第41回写刘备携民渡江,见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绝,刘备不禁大恸,这是合乎情理的,与他后来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的行为是一致的。但作品紧接着写他“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这就太过头了,反而显得不真实。作者一心想美化刘备,但夸张过分,却反而造成了“似伪”的不良效果。

  其三,《演义》第42回写赵云将冒死救回的阿斗交到刘备手中,“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后人对此时有讥刺,民间甚至有“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俗语,似乎这也是诈伪。其实,在古代争夺天下的政治人物心目中,心腹大将有时似乎比妻子更重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明确记载,在遭受当阳之败时,“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演义》的描写,可以说是这一史实的自然延伸。古今政治道德观念有异,乱世英雄与普通百姓的选择不同,对此不宜作简单化的负面理解。

  其四,对于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之举,《演义》第85回在史实的基础上,写得颇为动情。我在前面已经对史实作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如果把这视为“诈伪”,不仅没有贬低了刘备,而且也损害了诸葛亮的形象,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此外,“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其言行确有“似伪”之处;但从形象的整体来说,其“长厚”大体上还是真实可信的,是其形象的基调,“不是伪”。

  结论是:综观中国小说史,在众多的国君形象,尤其是开国之君形象中,《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是后来绝大多数同类形象难以企及的。因此,尽管他还不是充分典型化的,但仍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1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