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将朱可夫,百战百胜,但为何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第一名将朱可夫,百战百胜,但为何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还多?,第1张

朱可夫是二战时期苏联的第一名将,他指挥了诺门坎之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等二战中著名的战役,这些战役都以苏联军队的胜利告终,朱可夫也因此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然而朱可夫的常胜将军并不光彩,朱可夫打赢的这些战争,苏联军队的损失数量都要高于敌人。诺门坎之战中,苏联军队的人数是日军的2-3倍,重武器数量远超过日军,在战场上日本军队一直被追着打,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苏联军队的手中。然而战后统计伤亡人数的时候,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日本军队战死失踪8000多人,受伤9000多人。苏联方面战死9700多人,受伤16万人。苏联号称歼灭了6万日军,实际上诺门坎之战参战的日军只有5万多人,其中真正和苏联军队交手的不到3万人。从苏联多报歼敌人数的情况看,苏联的真正损失数很可能更大。

莫斯科保卫战时期,苏联军队损失了75万人,德国军队损失50万人。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苏联投入了数百万军队,在人数上远超德国军队,并且在战争后期整建制的消灭了德国的第6集团军。然而在这种前提下,苏联军队仍然损失了一百多万人,其中战死人数超过40万,而德国军队的损失人数大约在80万人左右,低于苏联的损失人数。柏林战役时期,德国军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朱可夫攻占柏林,仍然损失了30多万军队。艾森豪威尔讽刺的说:我们没有选择攻占柏林,拯救了十万盟军士兵的生命。这句话实际上暗讽了朱可夫攻占柏林损失人数过多。

朱可夫损失人数过多,只要是由于三个原因。第一点:苏联军队缺乏优秀指战员,苏联内部动荡后,苏联很多中高层军官都是从基层军官临时提拔上来的,这些人只能指挥几十个人的小规模战斗,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兵团作战。

第二点:苏联士兵的战斗力低,苏联能够战胜德国,靠的是工业生产速度快,人口基数大。苏联的坦克越打越多,士兵也越打越多,但是士兵的战斗力却一直没能提上来。苏联的士兵在训练上不如德国,特别是二战后期的时候,苏联士兵中新兵的比例非常大,整体战斗力并不高。第三点:朱可夫指挥不够灵活,假如朱可夫有曼施坦因的指挥艺术,那么苏德战争能够提前一年结束。朱可夫的打法是典型的“大炮兵政策”,依靠着人数更多装备更好的军队,来压制人数较少装备较弱的敌人。这种“大炮兵政策”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人数和装备的优势,缺点是打法死板,损失的人数往往更多。

朱可夫能够成为苏联第一名将,主要是由于苏联在内部动荡后,缺乏真正具备指挥艺术的将军。朱可夫虽然损失士兵多,但是毕竟能够打赢胜仗,相比于那些损失人数多,还打不赢胜仗的将军,朱可夫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

俄罗斯是一个盛产体育尖子的国家,历史上的著名运动员不胜枚举。前苏联举重运动员弗拉索夫、男子体操名将阿尔捷莫夫、朱卡林、季托夫、拉特尼娜等,他们对中国体操界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体操“冰美人”霍尔金娜、体操王子涅莫夫、艺术体操选手卡巴耶娃、击剑选手卡其莫娃、举重名将皮萨列夫斯基等,成绩突出,在奥运会上具有夺得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 历届夏季奥运会上,共获得525枚金牌,433枚银牌,408枚铜牌。 熟悉的NBA球员 基里连科 外号 AK47

  这是二战时苏联四大战将

  1、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121(俄历1119)~1974618),苏联元帅(1943118),伟大的军事家、统帅,四次苏联英雄(1939829,1944729,194561,1956121)。

  2、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去看看)

  3、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1895930—1977125),苏联杰出的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43),两次苏联英雄(1944729,194598)。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总参谋长,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柯尼斯堡的毁灭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他的回忆录《毕生的事业》一书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期间苏军最高统率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4、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1896年12月9日出生于大卢基市。 1914年加入沙俄军队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赤卫军。 1919年加入苏俄***(布尔什维克)。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在骑兵部队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先后进入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 1930年任苏联第7骑兵师师长,后改任苏联第15骑兵师师长。 1936年任苏联第5骑兵军军长。 1940年任苏联第9机械化军军长。 1941年7月任苏联西方方面军所属的苏联第16集团军司令。 1942年7月任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 1942年9月任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一起,率部与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激战,于次年2月俘虏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 1943年2月因苏联顿河方面军改编为苏联中央方面军,遂改任苏联中央方面军司令。 1943年10月任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 1944年2月,任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 1944年11月,任苏联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 1945年6月22日奉命担任24日莫斯科胜利阅兵式受阅部队总指挥。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会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被誉为“常胜元帅”。 1944年获得苏联元帅军衔。 1945年至1949年任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 1949年至1956年应波兰政府邀请并经苏联政府同意而出任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被授予波兰元帅军衔。后来则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监察长、国防部总总监组总监等职。 1968年8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

马利诺夫斯基 出生在黑海地区大城市敖德萨,一战时才15岁的他便投军被派到连队负责机枪射击。战争中其数次负伤,获得了圣乔治十字勋章。战后其随军加入红军,在西伯利亚与白军作战,历任营长,团长。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马利诺夫斯基以「 ”志愿军”身份到西班牙为西班牙 助战,之后被派至「 ”伏龙芝军事学院”担任总教官教授作战课程。卫国战争爆发后其任军长率军抗击德军,被公认是红军少数具有指挥大军团作战能力的将军。战争开始一年后其便被升为方面军司令员,在高加索地区与德军作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其率军历经一番恶战击退纳粹装甲军,确保了战役的最终全胜。随后其率军攻入乌克兰,把盘踞在顿巴斯富庶工业区德军扫荡赶跑,1944年5月,马利诺夫斯基被任命为第2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实施了雅西—基什亚战役全歼了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解放了巴尔干地区的国家。纳粹德国投降之后马利诺夫斯基被派至远东对日军作战。战后其任苏联远东军队统率,训练并补给军事物资给北朝鲜「 ”朝鲜人民军”与中国 。斯大林去世后其担任国防部部长。 在1964年11月7日的苏联 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招待会上,马利诺夫斯基曾当着中国代表团成员贺龙元帅面前提出推翻 的言论,当即引起贺龙以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的 ,并导致中苏关系一度紧张,最后苏共中央被迫向 中央道歉。1967年其去世,享年69岁。 托尔布欣 生于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省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圣彼得堡商学院,作为在圣彼得堡会计师工作。1914年一战时被征入伍,在骑兵部队作战。十月革命后其在家乡参加红军,在北部战线和西部战线同白卫军作战,一直在军队中层徘徊。苏德战争时期,他优秀的军人素质表现得更为突出。他忠于职守,英勇善战,具有杰出的才能,对待下级宽厚诚恳。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其任集团军司令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地域设防,艰苦奋战达3个多月予德军重大杀伤。战后其升任方面军司令,率军突破德军「 ”东方壁垒”,解放了乌克兰全境显示了其非凡的组织才能和统帅天才。随后其率乌克兰第3方面军攻入南欧成了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解放者。战后其任保加利亚管制委员会主席,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等职,1949年托尔布欣因心脏病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享年55岁。 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 1913年应征入伍。一战编入西南方面军在加里西亚作战。二月革命后,被选入团委员会加入红军。参加过国内战争。国内战争结束后到高级骑兵学校指挥人员进修班,1938年起任骑兵第6军军长率该军参加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卫国战争时其任西方面军副司令,造成了基普会战红军的惨败,并在突围战斗中负了重伤。斯大林格勒会战时其被再次起用任东南方面军 司令员,负责斯大林格勒防御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他很好的把握了城市攻防战的特点,以劣势兵守住了防线。随后其任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转战与东线各地,但战绩平平。战后其任喀尔巴阡军区司令,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0年去世,享年78岁 。▼更多精彩简史,请关注我们▼ 一个历史的记录

俄国红军在作战时除了以人海战术去取得胜利外,很少有其他战术。如著名的朱可夫元帅,他几乎所有的胜利都是在兵力较敌军有较大优势的情况下取得的。俄国的一些高级将领们也证实了这点,如叶廖缅科元帅在点评「 ”常胜将军”朱可夫的「 ”军事艺术”的特点时称:他必须要有比敌人多 5 到 6 倍的兵力,否则就不会战斗。战争结束后俄国极力掩盖朱可夫的缺点和败绩。比如在官方历史中几乎见不到「 ”火星作战”的记载。因此很少有人知道,朱可夫军事生涯里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强悍的苏军火炮 1942年春天,朱可夫向斯大林建议发动代号「 ”火星”的作战计划,进行战略反攻。参战部队两个方面军,总兵力190万,火炮24000门,坦克3300 辆,战机1100架。「 ”火星”作战体现了朱可夫的典型风格:利用人数优势进行正面强攻。但最终「 ”火星”作战以惨败告终:俄军阵亡和被俘26万余人,伤残 50万人,损失坦克1847辆(超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俄军参战坦克的总和),大炮 1100门。而德军的伤亡在4万人左右。德军第9集团军12月15日的战报,算是对朱可夫「 ”火星”作战的盖棺定论:敌军统帅一旦遭遇不测和伤亡以后,立刻失去理智,疯狂而徒劳地冲击坚固的防线。俄国人本质上迷信蛮力,崇尚压路机式的战术,不会随机应变。 俄军会打仗吗? 俄军会打仗吗?俄军与德军不成比例的人员伤亡数字除了解释为苏德双方极为悬殊的作战能力差距之外,几乎不可能存在其他更符合逻辑的解释。换言之,与训练有素的德军相比,俄军基本上不太会打仗,至少在苏德战争时期大体上是如此。 苏军坦克部队有力的空中配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苏德战争爆发时交战双方的兵力、兵器的数量对比情况。根据索科洛夫的记载,在1941年6月前,仅坦克一项,红军的装备总量就达到了25000多辆,其中有约14000辆部署在面对德国势力范围的西部边境军区。同时,索科洛夫在其《二战秘密档案》的第二章「 ”虽胜犹败:卫国战争胜利的惨重代价”中还提供了如下数据: 「 ”俄国空军大约有作战飞机19000架,其中部署在西部的几乎有11000架。有3719架新式飞机(其中主要是战斗机)性能至少与德国空军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M-109不相上下。而6月22日前德国部署在东线的M-109最多不超过500架。德国空军能够用于进攻俄国的总共也只有1830架作战飞机。300架芬兰飞机、400架罗马尼亚飞机——大部分是老式飞机——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空中的力量对比关系。炮兵方面的优势也明显在俄国一方——60000门大炮对付德军的43000门大炮。” 苏军坦克部队 接着,索科洛夫进一步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数据: 「 ”俄军在数量上所占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1941年6月22日前夕,俄国部署在西部边境的陆军和空军部队人数达到了2719000人,海军人数达到了216000人,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部队人数达到了154000人。此外,在4月至6月间又召集了大约1200000名预备役军人和延期服役者。到战争开始时,德军部署在俄国边境的陆军部队人数为250万人,即俄军人数是德军的16倍。要知道,当时俄军还向西部边境投入了第二梯队的77个师。到6月22日时,其中16个师已经到达西部边境军区,使得俄军人数扩大了202000人,大炮增加了2746门,坦克增加了1763辆——相应地,俄军总人数达到430万人,大炮迫击炮达59787门,坦克达15687辆,其中包括约1500辆T-34坦克和克伏重型坦克(以克利姆·伏罗希洛夫命名的俄国重型坦克型号——译者注)。仅坦克一项,俄国所占的优势就是敌人的4倍多。要知道德国人在东线只有不超过3650辆的坦克和突击火炮——其中还包括230辆不带炮弹装置的指挥车。” 需要指出的是,在索科洛夫提供的数据中有关德军在东线的坦克数字中就还包括了突击火炮,也就是说,如果严格计算坦克的数量,则德军甚至还达不到3650辆的规模。英国著名战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和艾伯特·西顿提供的德军坦克数字,分别是3550辆和3300辆。因此,大致上可以肯定:1941年6月德军侵苏时投入的坦克总数量应在3300辆到3550辆之间。与俄军惊人的坦克规模相对应,平均每一辆越过俄国边界的德军坦克都要面对4到5辆敌军坦克的阻击。 现在读一读索科洛夫对于俄军战斗实力的评价吧: 不知为什么人们习惯上认为,俄军只在战争的第一年里战斗素质较低,实际上,甚至在德军突然袭击的影响消失后,情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甚至在柏林战役接近尾声,也就是整个欧洲战事接近尾声时,尽管俄军在人员数量和战斗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战术优势,即善于作战的优势,仍属于德国。 我们直到战争最后几个星期也没能够学会作战。同时还总是忙忙碌碌的,巴望着胜利快些到来,不惜用俄军战士成千上万的尸体铺就胜利之路。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断,索科洛夫列举了一些生动的战斗事例,这里不妨梳理下: (1)普罗霍罗夫克坦克战。 在这场战斗中,俄军近卫军第5坦克集团军拥有850辆坦克和自动火炮,而与其对阵的德军豪谢尔将军率领的党卫军第2坦克军团只有273辆坦克和突击火炮。当战役结束时,德军共有5辆坦克被毁,另有54辆坦克和突击火炮受损,而俄军竟然有334辆坦克和自动火炮被毁,另有约400辆受伤。俄军与德军的主要作战装备的损失比例竟超过了12:1。 (2)塞罗夫斯克高地强击战。 在这场战斗中,俄军一个营的兵力对德军的一个碉堡发起进攻,结果,俄军营长在进攻中失去了所有的连级指挥员和几乎所有的排级指挥员。最后那支原有700多人的俄军营只剩下了不到100人。而碉堡中只有两名德军机枪手,其中一个机枪手竟然已经疯了,因为他受不了面前堆积如山的俄军尸体。 (3)在莫斯科城下的反攻作战中,在1941年12月17日至19日期间,俄军西部方面军仅一个第323师的阵亡和失踪人数就达1696人,平均每天死亡人数为565人。而在同年12月11日至31日间,整个德军东部集团军全部的所有150多个师平均每天的阵亡和失踪总人数也不过就是686人。索科洛夫为此感叹道: 这简直令人震惊,我们一个师的伤亡竟然相当于德国150个师的伤亡,可见,我们的死亡人数有时是德军的100多倍。 (4)1942年,在向勒热夫登陆场里亚宾克村旁的一座高地发起进攻时,俄军在一次进攻中就牺牲了800人,而德军只损失了17人。 苏军坦克部队 (5)1941年11月,罗科索夫斯基率第58坦克师进驻莫斯科城下参与莫斯科保卫战,结果,这个师在战斗中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坦克和三分之一的人员,而这个师却几乎没有给德军造成什么损失。当时,罗科索夫斯基还组织了第17和第44两个骑兵师向德军发动进攻,结果全军覆没。 (6)一位名叫B·佳特洛夫的营长在回忆1943年12月的一次战斗经过时写道:开始冲锋了。我们摆起了一条散兵线,弯弯曲曲像条黑色的长蛇。紧跟在它的后面又是一条散兵线。而且这些黑色的弯弯曲曲、又蠕动着的长蛇在白皑皑的雪地上是那么的荒谬,那么的不正常!黑白相映,简直就是一个活靶子。于是德国人的子弹像雨点一般飞了过来。许多火力点也开始了射击。大口径的机枪开始从第二条防线的堑壕里向外扫射。散兵线纷纷倒下。营长拼命地喊着:冲啊!向前冲!冲啊! 不可能再次发起进攻了。想像一下吧,在枪林弹雨中怎么可能从地上爬得起来,不管怎么说,指挥员们到底还是把黑色的农村步兵组织起来进行了几次进攻。但是,这是徒劳无益的。敌人的火力实在太密集了,还没走上两步,就都像柱子一样纷纷倒下。 (7)一位俄军惩戒营的营长记载说,有两个俄国军营参加了一次十分钟的袭击战,结果,总数为306人的惩戒营最终只剩下了7人。 苏德战争中类似的战例当然远不仅是上面列举的这些,可用不胜枚举来形容。所以索科洛夫援引德国人的话说:在俄国人进攻时,导致他们毁灭的最大障碍就是进攻时的密集冲锋。俄国人进攻时,一波接着一波,德国人简直就是砍瓜切菜一般,这样强攻的结果就是一波波的俄国人被击毙。 冲锋中的苏军 从这些生动的记述看,俄军的战术素养非常值得怀疑,他们的进攻战术似乎还在沿袭着冷兵器时代的模式,靠人海战术往前平推不惜牺牲任何士兵的生命以谋求「 ”胜利”。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列举的那些例子基本上都是战斗性质的,没有包括大的战役,有关重大战役中苏德的伤亡情况我想在另文中叙述。 索科洛夫在其著作中有一句总结性的论点:红军在作战时除了以无数的生命为代价去取得胜利外,根本就不会打仗,俄国的一些高级将领们也证实了这点。 对于俄军的高级统帅们的指挥才能,索科洛夫同样是大不以为然的,譬如对于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朱可夫元帅,他就引述了另一位俄国元帅叶廖缅科(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 ,Андрей Иванович Еременко1892-1970)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士兵)鲜血换来的。 不仅如此,索科洛夫还毫不客气地指出,大多数俄军的指挥官都是象朱可夫那样去指挥战斗的。对于这样的认定,我想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去反驳,因为事实是明摆着的: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几乎无法找到俄军在没有数量优势的前提下战胜过德军的战例。而恰恰相反的是,二战德军在东线战场制造了为数众多的以少胜多、以弱势军力重创优势俄军的战役、战例。一支军队的战斗风格和战术素养是和它的指挥官的能力分不开的,倘若俄军的指挥员们普遍具有良好的战术战役指挥能力,则二战苏德战争中,交战双方不成比例、近似荒谬的伤亡数字就不可能产生。 除了指挥官的素质低下(这造成了部队战术能力低下),对士兵生命缺乏应有的珍惜也是造成俄军巨大伤亡的重要主观原因之一。

1941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划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向总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战后,他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占区最高行政长官,1946年,朱可夫回国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后又被调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他性格倔强、豁达又喜欢自夸,处世作风大胆果断,工作方式独特并富有创造性。斯大林逝世后,他又于1953年3月出任苏军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两年后出任国防部长。1957年10月,又因政治上的原因被免除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58年3月被迫退休。历史是不容歪曲的,人民不会忘记为保卫他们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1966年朱可夫终于得以恢复名誉。1974年朱可夫病逝。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实事求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堪称“奇才”。他作风果断,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合围。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他所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较好地体现了前苏联的军事学术原则。

主要参加指挥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突破列宁格勒封锁、库尔斯克战役、第聂伯会战和柏林战役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4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