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简介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
荆楚部族的兴起
楚,也称荆楚,春秋时代的这个国家为什么叫做“楚国”呢。“楚”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做“荆”,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可用作薪柴等多种用途,人日常离不了。于是远自商代时,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但是,构成楚民族主体的,却并不是江汉流域的土著,而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楚人奉祝融为始祖),这支部族迁移到江汉流域,不断地与周围的土著民族(九黎、三苗的后裔)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一支强盛的荆楚大族。
荆楚部族在与北方商王朝的对峙中也吸收了先进的商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周朝初年,转投周王的荆楚族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支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从春秋开始,楚国迅速强盛起来,尤其是到了楚庄王时,楚吞并了周边的许多小国,成为一方大国。
先抑后扬的楚文化
楚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概念,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到一定的范围。当北方有炎、黄部落在创造中原文明的时候,南方江汉流域也兴起了九黎部落,并创造出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早期楚文化。然而这之后,随着九黎部落被炎、黄部落击败,以及后期的三苗部落被更强大的中原部落所征伐,楚地文化逐渐消沉了。楚地文化落后与中原的另一个原因是江汉流域多山林水泽,各氏族部落不能像中原地区的氏族部落那样较快地由采集和渔猎转入农耕和畜牧,这种生产力的缓慢发展相应地限制了文化的发展速度。因此,当北方已经出现了夏、商等奴隶制国家后,南方楚地仍停留在原始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散居的各氏族部落屡遭中原势力的压迫和征伐。但就是在这种持续千年的蛮荒背景下,逐渐孕育发展出楚民族以及其后的楚国家,并成为当时中国南方各部族融合的中心。楚人借天时、地利融汇了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开创了独具异采的楚文化。
楚文化的奇葩“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起于西汉。它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指战国后期由屈原等楚国诗人以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为基础创造的一种诗歌载体;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由西汉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后人模拟的作品,名为《楚辞》。由于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后人提及楚辞无不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并常以“骚”或“离骚”作为楚辞的代称。
楚辞的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间习俗。江汉水乡,民间巫风盛行,土俗尚祠祀歌舞,而且这一带很早就流传着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楚地民歌,这些因素都是楚辞得以产生的基础。虽然在《诗经》这样一部广泛采录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四方各国民歌的总集中,几乎没有收录楚地民歌(原因大概在于楚一向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楚地方言也难以被中原人接受等),但仅从各方典籍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楚歌来看,其内涵丰富,叙事抒情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楚辞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
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其后产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楚文化、荆楚文化同属一个概念,均指楚人、楚国创造而长期沉淀的文化实体和形态。我们这里说的它们是同属一个概念,是因为历史上荆、楚不分,荆、楚或荆楚、楚荆作为一种特定的称谓,已沿袭三千多年了。如《诗·商颂·殷武》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这里是“荆楚”联称,荆在前,楚在后。《竹书纪年》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这里是“楚荆”联称,楚在前,荆在后。另据《春秋》记载,鲁庄公(前693—前661)之前称荆,但自鲁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后,就改称为楚了。这样看来,荆或楚,荆楚或楚荆联称,其意思是一致的,似无多大区别。时至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释荆:“楚木也,从刑声。”释楚:“丛木也,一名荆也。”这样就把荆山、荆楚木、荆州、荆楚国,统一了起来,形成为系统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沈括《梦溪笔谈》也说:“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至此,荆楚约定俗成,成为一个专称楚族、楚国和荆楚地域的一个特有的称谓。当然,历史上也还有其他各种说法,如《诗·商颂》毛传说:“荆楚,荆州之楚国也。”又如《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秦庄襄王名楚,故改讳荆。”但不论何种说法,荆和楚早已溶合为一体了,绝不能截然分割开来。作为楚人族所创造的文化,并在荆楚大地得以长期沿袭下来,当然也就称之为楚文化或荆楚文化了。那种认为楚文化是专指为楚国时期的文化,荆楚文化则为荆楚地域自古至今的文化,即指楚文化,又指此地的一切时空文化,显然是不科学的。文化是传承性的,源流嬗变,涓涓不息,楚国虽亡,文化不灭。我们今天溯其源,观其流,又察其流,探其源,从时空的角度,研究荆楚文化,着力为建设现代文明服务,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的,但不能说这就是荆楚文化本身。楚文化或荆楚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有它本身的内涵和属性,有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科学体系,不能把荆楚地域内任何时期的文化、都称之为楚文化或荆楚文化。
关于楚文化或荆楚文化的内涵,从目前大家比较习惯接受的角度概括,可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和民俗文化。这种概括,只是罗列荆楚文化所大致涵盖的内容,绝非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荆楚文化的本质性蕴涵。
在楚物质文化方面,应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城市与交通各个方面。在农业方面,主要是体现在各种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水利工程的兴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作物、农副产品的发展。楚国是南方的农业大国,铁农具先进与水利事业发达,是楚国农业两大特色。“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楚策一》,此乃历史公论,反映了楚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楚国手工业成就辉煌,主要体现在青铜器、铁器铸造、丝织业、漆器业、竹木器业、建筑业、造船业和料器制造业等各个方面。其中以漆器业、丝织业为最突出,可谓达到当时古代世界生产力水平的巅峰,其出土实物,至今为世人所倾倒。楚国历来重商,故楚国商业成就突出,它生产的产品,不仅输往大江南北各地,而且还远至中亚、东南亚地区。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货币也大有发展,除铜币外,还有金、银币。根据出土的情况看,已知的先秦金银币都是楚国的。楚国城市众多,水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这一切都属于楚物质文化的基本内容,表现了楚人的勇敢与智慧,“日益迅速地掌握了自然力,并为自己创造了‘第二自然’”高尔基语。“第二自然”,就是楚人在长期的奋斗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既见于文献记载资料,更直接见于考古发掘实证资料。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楚地出土文物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故有学者提出“考古意义上的楚文化”,“以体现在考古遗物上的为限,主要是物质文化”,张正明主编《楚文化志》的概念。其实,文物是文化活动过程的结晶,它既反映了楚人物质文化的成就,也体现了楚人精神文化的面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荆楚文化的八大内涵
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2、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
3、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江城武汉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8、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打响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 ,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 、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湖北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荆楚文化这八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创新特质,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
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
二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
三是“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
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
五是“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
荆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楚人以汉江上游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全盛时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建功立业,而且确立了其文化的历史地位,为同时代的中原许多区域文化所不及,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具奇秀,无与伦比。
汉江下游江陵一带有20代楚王建都。楚纪南故城,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被誉为“南国之壁”,千丈之城、万家之邑,楚国在此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人口500万众,一座城就占东周列国总人口1/6。城周宫殿等建筑145座,古陵墓2800多座。
当时在汉江流域及周边,有了最先进的采矿冶炼技术。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向世界昭示了楚人采矿冶炼技术上的惊人成就。“失腊法”等铸造工艺至今在高科技领域还有应用价值。在春秋战国时期,楚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和使用铁器,迄今可考的世界第一炉生铁锻炼是楚人,而且当时楚人的金币、银币——郢爰陈爰迄今出土最多,黄金最早被引入流通领域执行了货币职能。楚境出土保存完好的绣、锦、罗、纱、绢、绦等图案千姿百态,色彩如新,品种数量最多,漆器数量之大,工艺之精亦超越各国。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楚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产生了商品交易场所,称为“市”。春秋时期,楚国就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职,称为“市令”。当时三个商业和经济中心——鄂城、鄢城、纪郢,地处汉江之溪,辐射全国各地。
楚人还有独具风格的精神文化。楚辞文学是楚文化的最高结晶,最正宗产品,是中国第一流文化的第一等创作。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他作品中,创造了一种由神话传说、巫术礼仪、原始歌舞三位一体而组成的缤纷文学世界,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位。
楚国的天文历法也十分完备,有我国二十八星宿、星座全部名称的最早记载。
楚国更是音乐舞蹈之邦、绘画艺术之国。宫廷雅乐《阳春白雪》最早普及到市民中,著名琴师、乐音家瓠巴、伯牙、钟子期、钟仪等大都出在楚国。绘画艺术中,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堪称稀世绘画珍品。漆画“金秋郊游图”,组画中26个人物的尊卑等级从服饰举止情态上栩栩如生,是旷古罕有的彩画。
楚人的哲学以道家为主流。楚人先祖鬻熊是楚哲学的开山人物,著有《鬻子》。其后,道家学派的形成是以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的出现为标志。
总之,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以夏民族为核心所创造的中原文化,和以楚民族为核心所创造的汉江、长江流域的文化汇合而成的。楚文化的浪漫奇丽色彩与中原文化朴实的理性之光,交融汇合成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
汉江、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在缔造和发展统一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为人类的进步贡献了力量。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湖北省博物馆是荆楚文化保存和传播的殿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馆藏文物十分丰富,达到了24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达16件(套)。
为了更好地发挥荆楚文化的特点,在该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即将竣工之际,准备将现有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大“镇馆之宝”,扩容到十大“镇馆之宝”。
12月13日,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备受人们期待的“十大镇馆之宝”正式出炉,除了原有的四大镇馆之宝外,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6件文物入选。
那么这十大“镇馆之宝”的来历如何呢?下面就一起和大家分享。
1、曾侯乙编钟
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出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奏,可以旋宫转调。
2、越王勾践剑
1965年于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佩剑。
3、郧县人头骨化石
1989年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出土,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
4、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2006年于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这件梅瓶腹部设有四个开窗,分别绘制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故名“四爱图”,是元青花瓷器中的精品之作。
5、曾侯乙尊盘
和曾侯乙编钟一同出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6、云梦睡虎地秦简
1975年于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记录当时的法律及公文,是研究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史料。
7、虎座鸟架鼓
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是一件珍贵的东周时期漆器,出土于枣阳市九连墩2号墓,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
8、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1987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漆奁外壁彩绘了战国时代车马出行的场景,画家以5棵迎风飞舞的树分隔出4组互有关联的画面,26个人物姿态各异,是中国最早的“连环画”。
9、石家河玉人像
出土于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面庞写实,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玉器发展的高峰,具有鲜明特征的玉文化。
10、崇阳铜鼓
此铜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绝世之珍品。
楚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不离赞谤不名之清净传承。文化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品更是独步海内外。本期的湖北文化,为你解析。
楚人,与中原华夏氏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楚人的祖先来自中原,为华夏族南迁的一支,给楚地带来了华夏文明的先进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楚文化。从统属而言,楚于西周初年为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统治。而且实物资料也表明,西周时期,楚文明的个性特征尚不明确,它还保留着相当大的中原文明特点,到春秋以后才逐渐形成既别于中原姬周文明又别于其它区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独特文化。
楚文明的初步兴起与其它文明一样,也应具备相应的文明诸要素,我们可以此来考察楚文明兴起的大致时间。
楚自鬻熊至熊绎受封的阶段,文献均记其“居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而非“都丹阳”,加上又无相应的考古学资料相印证,当时丹阳只是一个地名,而非都城,也无城邑的建制,大型礼仪建筑也尚未发现。
就是怀疑为楚国制作或断为楚国所有的青铜器,不仅未见于考古发掘,即使是传世品中也一无所见,文字就更不用说了。此时,楚“辟在荆山,筚路蓝缕”,可见生产力之低下,其生产关系也只能是以较单纯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楚的社会形态自然也比较原始。
安徽寿县古城:楚文化的发源地
想像中的寿州城,有楚故都浪漫高蹈的风韵,有八公山上修道成仙迷幻的韵致,有淝水之战凛冽的风骨……应当是雄浑大气的,毕竟,古城承载的历史深沉厚重。然而,今见寿县,我却大大地惊诧于它的纤小精致,绕城一周的7141米城墙锁定了古城365平方公里的面积,小则小矣,神态却森然凝重。古城基坚墙固,古朴雄伟、气势磅礴,如苍龙环绕。现城墙为南宋重筑,高8米多,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不少墙砖面隐约可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砖石用糯米汁、石灰等物弥合,固若金汤,有“铁打的寿州城”之誉。外壁下部有两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倾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成就了寿州金城汤池的铿锵声名。
古城有四门,各按地理位置取名,东为宾阳门,南为通淝门,西为定湖门,北为靖淮门。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有“歪门斜道”之说,这种门向的特殊设置,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闸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这一水利设施,曾被誉为古水利工程的一颗明珠。
打小就在城墙根下长大的老伯说,最让他骄傲的是,别处的古城墙因年代久远早已完成历史使命,但寿县古城墙,直到现在还在护卫着古都的居民。“最近经常听到报道,许多城市都存在排水防洪问题,寿县虽古,却很坚实。1954年淮河泛滥,洪水围城,最高水位离北城墙顶部不到半米。1991年特大水灾,洪水围城50多天才退去,但城内的10万居民安然无恙!”
宜昌城区哪些地方好玩
宜昌城区比较好玩的地方是宜昌博物馆、长坂坡遗址、夷陵广场、西陵长江大桥、宜昌世界和平公园、世纪游轮、清江古城、宜昌海底世界等等。
宜昌什么地方好玩
宜昌好玩的地方,推荐以下七个地方:
1、三峡大坝旅游区
三峡大坝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蓄水和生态等多开发目标型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目前对游客开放了坛子岭、185平台和截流纪念园。三峡大坝旅游区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2、三峡人家风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三峡西陵峡境内,由山上人家、水上人家、溪边人家三个区域组成。游客可以通过船游与步行结合的方式,领略三峡原生态自然风光。景区每天还有民俗表演,可以参与其中深刻感受古老而神秘的巴楚文化。
3、清江画廊
清江是古代巴人的发祥地、土家人的母亲河,有诗云:“三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清江画廊因此得名。。游客可以乘坐景区内的仿古游船,欣赏清江两岸25km的峡谷风光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4、三峡大瀑布
三峡大瀑布为国家4A级景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景区,也是神农架探秘的必经之地。其中最壮观的是高102米、宽80米的白果树大瀑布,游瀑中全国独一无二的零距离“穿”瀑,让人充分感受“集体湿身”的欢快和刺激,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5、西陵峡风景区
西陵峡风景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景区可玩的点非常的多,其中三游洞、白马洞、三峡猴溪等都是必到的,建议的话最好是夏季的时候去所看到的景色才会是最好的。
6、屈原故里
屈原故里是以屈原祠、屈原衣冠冢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旅游园区,正对着三峡大坝,来此地旅游不仅可以瞻仰屈原,更能在景区的观景台上远眺三峡大坝的雄伟身姿。
7、三峡竹海
三峡竹海旅游区自然景观融山、水、竹、树、洞、瀑为一体。山景奇特,有玉兔峰、枫竹岭、金鸡报晓,人与佛等自然景观。这里有猕猴、野山羊等几十种野生动物繁衍栖息,为景区平添了无限的生机,是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区。
宜昌有哪些亲子主题乐园,宜昌最大的儿童游乐场在哪里
假期是父母带孩子出去游玩的高峰期,游玩不光可以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带孩子增长见识。那么宜昌有哪些亲子主题乐园?宜昌最大的儿童游乐场在哪里?相信有不少家长不了解不是很清楚,下面将会详细地介绍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宜昌的蓝之美童梦小镇 是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的水府庙村,里面有亲子世界,花海,刺激战场,蹦床,水上乐园等五十多个娱乐项目,非常适合家长与孩子游玩。 欢乐世界游乐场 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众创科技园,里面有过山车,摩天轮,激流勇进的三十多个惊险的游玩项目,是孩子游玩的天堂。 宜昌市海底世界 也是一个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据了解, 宜昌最大的亲子游乐园是蓝之美童梦小镇 ,它位于夷陵龙泉镇,占地约为1150顷,投资5亿元,斥巨资打造现代高科技农业,亲子游乐,水上乐园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综合体。非常适合家长带着孩子在假期一起游玩,增进亲子感情。
综上所述,宜昌有很多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游玩的游乐园,其中蓝之美童梦小镇,欢乐世界游乐场,海底世界都是很受孩子喜欢的,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宜昌海底世界海狮表演的两只海狮叫什么名字
海狮好像是有四只吧,大宝、娜娜、辛巴和七仔,以前在长风海洋世界极低白鲸表演馆看过一场大型的动物舞台剧叫做《上海侬好》,所以记忆比较深刻,小海狮们吹口琴、憋气、弹钢琴、贴墙舞和后空翻,动作非常灵活,也很滑稽搞笑,海狮值得看看的。而且现在可以直接在长风海洋世界官网在线订票方便多了。;
宜昌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宜昌,正在崛起的旅游之都 宜昌的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门类齐全,山、水、洞、林、草、花、石,既有古遗址、古文化,又有现代文明、当代文化。形成了多条“精品线”,“特色线”。 为让游人选择旅游景点和线路,全面了解宜昌旅游现状,笔者对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产品进行简略介绍,以共游人选择: 世界级旅游品牌 在宜昌,最有卖点的是旅游产品,要数“长江三峡、三峡工程和屈原故里”三大世界级品牌。长江三峡,是上苍赐给人类的自然奇观,是宜昌自然风光中的极品,高山雄奇,长江汹涌,山水绝配,相得益彰。三峡工程蓄水后,高峡出平湖,新老三峡风光并存,使三峡风光更具魅力。除此之外,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与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大坝之间的“百里画廊”,构成了世界独有的“两坝一峡”景观,是三峡蓄水后仍保持着原有风貌的三峡地段。“两坝一峡”之间的“百里画廊”,原汁原味,已成为长江三峡的“绝版”,必将成为世界旅游关注的热点地区。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的人文奇迹。它的建成,除发电、防洪、航运外,其自身更是一个称雄天下的旅游景点。屈原,是世界古代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造就的文化奇才。屈原故里的文化遗存,是世界游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三峡工程的人文景观、屈原故里的文化巨匠,为宜昌旅游成为“中国顶极、世界精品”的创造了先决条件,也是宜昌旅游走向世界的最大卖点。 秀美的山色风光 除长江三峡外,宜昌山色是奇妙的,以山色为特色的景点,在宜昌占重要位置。宜昌的名山景点有:三峡极顶--黄牛岩(夷陵区境内);巴人发祥地--武落钟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中武当天柱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绝壁悬崖景观石牌(夷陵区境内)、小峰(夷陵区境内)、五爪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泗溪(秭归县境内);丹霞地貌鸣凤山(远安县境内);峰柱峡谷--柴埠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九湾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岚(兴山县境内);佛教名地玉泉寺(当阳市境内)、梁山(宜都市境内)、文佛山(点军区);宜昌小桂林百宝寨(当阳市境内);野花四季的香山宋山(宜都市境内)。 独特的文化景观 宜昌的文化丰富多彩,从而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化景点,通过这些景点的游览,对宜昌文化会有一个大致了解。 丰富的动植物景观 宜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有高等植物5682种,其中珍稀植物100多种,森林动物414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63种。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宜昌大批动植物景观。后河自然保护区是宜昌市惟一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也是森林旅游观光的胜地。三峡野生动物世界,有老虎、狮子、黑熊等珍稀野生动物1000多头只,是宜昌最集中的野生动物观赏地。中华鲟园,三峡风园长江水族馆是中华鲟等水生动物的大观园。除此之外,全市现有森林公园10个,分别是:大老岭(夷陵区)、玉泉寺(当阳)、清江(长阳)、柴埠溪(五峰)、龙门河(兴山)、三峡坝区、金银岗(夷陵)、磨基山(点军)、宋山(宜都)、西塞国(夷陵)。另外,长阳天柱山度假村、西陵峡口仙人溪、枝江四陵坡白鹭、长阳仙人寨猴群、渔洋关大鲵、当阳陈院铁坚杉、西陵区沙河白鹭,都是动植物观光的好地方。 别致的草原风光 由于宜昌多高山,山上山下气温反差大,城中穿单衣,山上穿棉袄。在高海拔的山顶,形成了独特的草原风光。夷陵区百里荒草原,是距三峡大坝最近的一处草原风光,百余处“侏儒石林”、5000亩火杞、连片华山松林、独立古怪松、4万亩丘岗式草原形成了独特的南方草原风貌;秭归县朱祺荒,兴建了滑雪场,跑马场,夏季观草,冬季滑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草原,则是一个盛产高山蔬菜大“农场”,新兴的集城在草原和蔬菜的包围之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迷人的深山瀑布 宜昌的瀑布也是三峡一绝。夷陵区白果树瀑布,宽30多米,落差近100米,加上能移动的瀑布彩虹,是三峡最壮观的瀑布;秭归泗溪的三吊水瀑布,形成五个阶梯,自天而降,落地成花;仙人溪瀑布群以细柔见长,滚动成白色水花;长阳九湾溪瀑布群落地形成竹节、抛成梅花;长阳五爪观兰草谷有大小瀑布10多处,终年使峡谷水雾弥漫;车溪天龙云窟的瀑布从草间流过;长阳大溪瀑布群中,有两道瀑布落差约500米,有可能挑战亚洲之最。而情人泉的“三叠泉”,则是洞中瀑布奇观。至于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大坝泄洪形成的飞瀑,则更加壮美。 与山水亲近的漂流 宜昌溪河纵横,为开发旅游漂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漂流参与性强,很受游人欢迎。目前,宜昌已建、在建的大小漂流项目有12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有兰草谷冲浪(贺家坪镇)、丹水漂流(高家堰镇)、九湾溪漂流(资丘镇)、清江漂流(渔峡口镇)、天池漂流(渔峡口镇),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有柴埠溪漂流(渔洋关镇),夷陵区有野人谷漂流(黄花乡)、古龙溪漂流(黄花乡);秭归县有九畹溪漂流(周坪乡);远安县有灵龙峡漂流(正在开发);点军区有卷桥河漂流(联棚乡);宜都市有古潮音洞水渠漂流(聂河镇);峡口风景区有下牢溪漂流。其中兰草谷冲浪、丹水漂流、野人谷漂流、九畹溪漂流、柴埠溪漂流(又称洞河漂流)、古龙溪漂流、灵龙峡漂流为大型漂流项目。 奇特的石林景观 点军土城乡的三峡石林,石皮尖绉,石峰尖削,连片成线,如航拍的昆仑山脉,号称“鬼街”;五峰长乐坪的梦幻石城,由石峡、石洞、石雕三层组成,方园数公里;长阳的方山石林,峰柱独立,粗大高耸,雄霸一方;夷陵区百里荒的侏儒石林,高不过三尺,浑身灰白,密密地一片,如“侏儒集会”;宜都奥陶季石林,如兽如怪,漏透无常。长阳、宜都、五峰都还有大量未被列入开发计划的石林资源。
1、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
2、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处在盘龙湖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水,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也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到距今约3200年,属商代早期和中期。
3、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别名红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南麓的阅马厂北端,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坐北朝南,布局为“山”形,大楼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砖木结构,面阔73米,进深42米,主楼两层 。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遗存有都督府会议厅、黎都督起居室、卫官室等 。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武昌首义体现了为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而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和建设新社会的建设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4、明楚王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南40公里处江夏区龙泉山,系明朝八代九位楚藩王的陵寝。明楚王墓,各寝占地均在百亩以上,除墓冢外,原都有碑亭、茔城、大殿、配殿、祭台等建筑物,现多已不存。
明楚王墓,1982年对昭王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整。龙泉山和明楚王墓群现被辟为风景区。
5、江汉关大楼(Hankow Customs House),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