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知道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西安,但是洛阳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交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成功通过。
洛阳,作为遗产沿线唯一一个拥有“汉魏洛阳故城”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这两个遗址点的城市,显得尤为特殊。那么接下来这条长廊上的展板,即是我们为丝绸之路相关内容所作的专题展示。
洛阳城建成后,隋炀帝命全国上万家商贾大户迁入洛阳,同时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运输。一时间洛阳城内冠盖云集、百业俱兴,洛阳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成为了杰出的运河城市,吸引着众多商人,同时推动了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流域,桑蚕、丝织业自古非常发达,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始于东汉,魏、晋继之,隋唐达到鼎盛。自洛阳向西,丝绸之路成为隋唐时期洛阳与西域之间的通道,横跨五千多公里,辗转七千多公里,通过了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七河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路线图结束)
隋初、洛阳与西域的交通时断时续。唐初,丝绸之路因突厥势力强盛而一度受阻,直至7世纪中叶,唐军攻灭西突厥后,丝绸之路交通才再度繁荣。(过渡行走)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运输,使富庶之地的粮食以及丝绸、瓷器、茶叶等商货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运抵东都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陆交通线路,使得洛阳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散的枢纽。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作为桑蚕业和丝织业的重要基地,奠定了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物质基础。从图上可以看出唐代我国蚕丝的产地是洛阳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区以及齐鲁地区,都是分布在大运河沿岸。唐代洛阳及周围地区不但丝产量居全国之首,而且丝织技术也是全国最先进的。唐玄宗时天下诸郡每年上贡中丝织品之精细者,如十花绫、罗、纹绫、双丝绫等,均系河南府上下至洛阳地区所出。而洛阳,凡蚕桑产地的丝织物都可以汇聚于此,从而可以保证洛阳作为全国最大的丝织品集中城市的牢固地位。
陆羽《茶经》提到的唐代名窑有越、鼎、婺、岳、寿、洪、邢七州,大都分布在南北大运河或与其相连通的天然河流附近。这些名窑的产品都会通过运河集中到洛阳,所以洛阳的唐墓中出土许多尊、罐、瓶等白瓷和青瓷。而在伊朗首都的德黑兰郊区的累依遗址中发现了八至九世纪的邢窑白瓷盆、菱花盘,还有越窑的青瓷片和刻花碗;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的阿比路特遗址中同样发现了邢窑的白瓷和越窑的青瓷。这些瓷器是先集中到洛阳,然后转输而去的。
通过中西贸易,西域了解到了东方有一个地大物博、盛产美丽丝绸的大国。洛阳城——“赛里斯”(Seres即中国人)一度被古代西方人当作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大国的名称,中国古代输出的主要商品丝绸也被西方赋予同一个名称并沿用至今。如果说瓷器是中国的象征,那么丝绸就是洛阳的代称。(丝茶分布图结束)
隋唐时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唐朝更为当时亚洲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政府实行开放性的外交政策,对外国的来华采取优待的政策,所以各国外交使节纷纷来华,这种对外交往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大业年间,西域诸国先后来东都朝贡,经商的达30余国,炀帝令在洛阳建国门外设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方馆,以接待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他也曾两次在东都洛阳大规模招待以西域为主的各国来宾,并举办国际贸易大会。唐代也设有四方馆,但不同的是,唐时领辖于中书省,且位于皇城中。武则天时期在从善坊设来庭县廨,以领四方藩客,后归鸿胪寺。这一机构的设置对推动隋唐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与对外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唐高宗、玄宗东封泰山时,四方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使节,都以洛阳为中心聚集。(帝王礼遇)
东都洛阳经济的发达、文化的昌盛、航运的便利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周邻各国纷纷派遣使团和商队沿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来到洛阳。那一时期坊市制度非常严格,政府设有市署管理市场,胡人来此经商须向市署申请到市籍才能从事买卖活动,并且严禁临街开店。东都洛阳的三大市场(丰都市、通远市、大同市)依水而设,商人云集,盛况空前。其中南市(隋代称丰都市)最为繁盛,周八里,开十二个市门,市场内分312个区,商铺3000多家,仅行业划分就有120行,商品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直至唐末五代至宋时期,临街开店铺成为普遍现象,坊市制度逐渐衰落。(南市遗址)
除了政府的管理之外,商家也自我结成商行,维护自己的利益。
隋唐时期,来自大秦、印度、波斯等地众多的香料由波斯商人或通过陆路运销洛阳,或通过海道由交趾等地再由汉族商人销往洛阳。当时洛阳有专门经营香料的香行,龙门石窟(中间展板图)就留有唐代“北市香行”所刻的“北市香行社造像龛”,香行主要经营安息香(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曹国、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唐宋时因以旧名。)
龙门石窟古阳洞(面向展板右侧图)刻有“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八个大字,说明这座石窟是北市彩帛行开凿的。(龙门石窟刻字展板)
下面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隋唐时期朝廷在经营西域时,政治、军事方面的作为。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开始经营西域的活动。隋炀帝派吏部侍郎,著名的地理学家裴矩在河西走廊一带主管与西域商人互市,并了解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等情况为再次进入西域做好准备。裴矩把所获资料写成《西域图记》一书献给隋炀帝,供隋朝制定经营西域方略之用。
公元608年,隋炀帝派军队攻降伊吾,并在此修筑新城,号新伊吾。联络铁勒诸部,大败今青海境内的吐谷浑。
公元609年正月,炀帝从洛阳出发西巡河右,至浩暨川(青海东北部),到燕支山(今甘肃威武),于吐谷(yu)浑旧地置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且末,西海(今青海都兰东)和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四郡。调人前往戍守,大开屯田,保障了洛阳与西域的道路畅通。西域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国国王或派使者,或亲自到河西晋见隋炀帝。事后,高昌王麴(qu)伯雅还跟随炀帝到京师,并娶了隋朝的华容公主为妻子,被隋朝册封为光禄大夫、牟国公、高昌王。
公元610年,隋朝政府在西域的伊吾设伊吾郡,在伊吾大兴屯田。对西突厥首领实施分化瓦解政策,以信义公主妻西突厥处罗可汗。
武则天时派大军收复“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后又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共同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是唐代在西域最高军政建制。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使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军政管理机构,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政治军事地域图)
近百年内洛阳出土的属于异族人物的墓志铭,反映出古代因丝绸之路而往来于洛西域阳的人物之繁忙。
和守阳是唐代任职西域的一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官员在他担任碛西支度营田判官的景龙年间(707-710),曾协助安西大都护郭元振与当时的权相宗楚客推行的错误边防政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后迁转北庭副都护、专知支都营田使,屯田积谷,始终十年,为加强唐朝西域边防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守阳还曾历任播川、陇西等郡的太守,在行政临民、治理地方上也有突出的政绩可纪。
隋唐时代,洛阳与西域诸国的社会交往更加发达,当时中外友好人士往来两地之间者无数,以唐初为例,除玄奘、义净游方天竺者外,一些著名人物的文化遗迹,近代以来也是有所发现,洛阳龙门石窟宾阳南洞的西壁,有初唐使印大使王玄策造像题记一品。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和守阳墓志)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的许多作品也体现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当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这一年,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诗中“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描写了边塞异于中原天气状况,突出了塞外独有的瑰丽景象。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也因其使用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也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因此也被收录在我们人教版八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成为学生们的必背篇目。
(《白雪歌》展板)
王玄策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人,与强汉时一样,与王玄策同时代的名将也多的举不胜数的,但是(在民间)知名度远远不能与李靖、秦叔宝、李绩(徐茂公)等相比,甚至连程咬金的名字都比他响亮,可是我看过他的历史后大吃一惊,王玄策简直是个奇人。
王玄策是洛阳人,与当时高僧玄奘同乡。公元六四一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唐,因而以对其答札之副使节身份,于六四三年前往、六四六年归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也是王的扬名之战,在下文将介绍)。于六五八年第三度被选为往印度之使节,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参拜。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旧唐书》卷九《西域传》、《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上》、八冯承钧“王玄策事辑”(《清华学报》)
出使战绩
王玄策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他所驱策的战场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在遥远的印度。公元六四七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阿尔裘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还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逃离了玛卡达。
王玄策这样就逃回了大唐吗?没有,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在这儿,他与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谈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太宗养女文成公主而与唐具友好关系的吐蕃(即今之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借兵。借用了七千尼泊尔骑兵,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
在激战之后,王玄策终于获得了胜利。于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包含象部队在内的阿尔裘那军战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大大地惨败。据推断,其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在是不容易。这个难度比常惠(经营了至少十年而且军力占优)用异国军队攻匈奴还难。
王玄策在俘虏了阿尔裘那、回复玛卡达国的和平之后,就率领尼泊尔军回到其母国。当然,这时也救出了其他留在牢狱中的部下,在俘虏提拉布阵提王阿尔裘那后,于六四八年将之献予太宗,回到了大唐。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玛卡达国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么说,王玄策的功绩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罗伯特·克莱夫匹敌,而他更是对领土及权利的欲望无缘,到底这是个人的资质呢?还是两人所属文明的价值观不同?
他乃是在印度这样的异国中,率领着尼泊尔异国的军队,与象之大军作战而获得胜利的人。让这个人以英雄之姿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这个人其实曾经三度前往印度,最初并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第二次前往时则升为正使,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而率领了尼泊尔的骑兵大为活跃。其后他还曾经再一次前往,去做什么呢?其实他是去寺庙中参拜。是个立下了大功之后,挥挥双手就回去的人。中华的智慧与谦让表现的淋漓尽致,太让人佩服了!
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发挥。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这个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过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详细的记录留传,叫做《中天竺行记》,可惜如今已经散落,几乎没有留存下来。
关于这个人,田中芳树先生认为“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日本玄幻文学宗师田中芳树的名字,对喜爱玄幻文学的中国读者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另一大“拿手好戏”当属历史小说,尤其是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具有浪漫英雄主义特色的历史小说。《天竺热风录》就是以盛唐时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真实故事为线索,再现了那段几乎被遗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被俘逃脱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此时统治天竺众多诸侯小国的戒日王病逝,帝那伏帝国君阿祖那趁乱篡位僭立,并实行残酷的宗教迫害。阿祖那听说大唐使节来到,竟派出千余兵将伏击唐使,将王玄策一行全部投入牢狱。
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冒险越狱,并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下,逃出天竺北上至尼泊尔,借得尼泊尔骑兵七千及吐蕃骑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与阿祖那的数万大军展开激战,杀死敌军数千、溺毙万余、俘虏一万多人,又巧布“火牛阵”,一举摧毁阿祖那亲自统率的七万战象部队,生擒阿祖那,使天竺诸国恢复了安定与和平。
虽为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经历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究其原因,田中芳树不无幽默地表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夺目光彩淹没了与之同时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较低,在正史当中不可能单独为他树碑立传。一个人出名是要靠宣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最终为世人所遗忘。
田中芳树与王玄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30多年前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他在大学图书馆翻阅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亚洲历史百科词典》,读到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唐代使节的条目时,不禁惊呆了。田中说,当时自己还没有成为作家的打算,只是单纯地出于好奇心,想对此做一番深入的探究。又过了十多年,他决心将这段历史写成小说。这样,《天竺热风录》从构思到最终完稿,用了整整20年。
向这位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致敬!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该词条!——伊兰白檀
出使天竺
唐年间,在葱岭南有国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国崇尚佛法。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国。
贞观年间,有唐僧玄奘,俗家姓陈,为求西两面三刀佛法,历尽坚苦,往天竺求佛经。至中天竺见得天竺国王尸罗逸多。那天竺国国王又称摩迦陀王,武功过人,颇有勇略,东征西讨,象不驰鞍,转战多年,征服另四天竺国。待得见大唐高僧,喜不自禁,与唐僧语日:"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 唐僧乃与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中原平乱,降服四夷等功绩,使得番夷诸国尊誉曰:天可汗。摩迦陀王闻之大为仰慕:"如汝所言,吾当东行面圣,朝觑汝王。"
唐僧在天竺游历十数年,采集经论六百五十余部,带回中土。摩迦陀王多变派使臣偕唐僧东来,谒见太宗皇帝。太宗亦喜,命云骑怀儆,持节往抚天竺。摩迦陀王召国人大臣曰:"东土有天朝,名摩诃震旦。从古至今从未与我天竺往来。今摩诃震旦有圣人人遣使到此,理当拜迎。"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爱诏。复亦遣使大唐,献火珠郁金菩提树,谒见太宗。两国遂建交往来。
贞观二十二年,摩迦陀王尸罗多逸逝世,国内陷害大乱,叛臣阿罗顺那自立为主,僭夺天竺宝器,伪立为王,因地遥天远唐廷居然未闻。
时年,太宗皇帝派王玄策出访天竺。玄策带了副使蒋师仁和唐僧的师弟辩机和尚做翻译。从骑五十余,从长安出发,行了数月,总算进入天竺境内。
摩迦陀王已死,阿罗顺那篡位,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玄策,师仁及五十从骑都是久经沙场,虽慌不乱,排成雁行阵把应该辩机夹在阵中,奋力杀出丛围。直逃入吐蕃境内,松赞干布闻讯亲带千骑往援,结果只救出了玄策,师仁,辩机三人,从骑尽皆战死,全队覆没。
玄策大怒之余,檄召邻近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属国,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师仁为先锋,一仗击溃天竺数万头象骑,直取茶和罗城。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伎俩:云梯,石车,火攻,狠攻了三月余,终攻得茶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杀,斩天竺兵将三千,另大半赶入恒河中溺死。
玄策以师仁为先锋,自为后应,趁势攻入中天竺,发誓要尽灭天竺。天竺兵将与唐军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奈只好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东天竺王尸鸠摩的援兵,接着再收集散兵残将,欲反攻唐军。
玄策欺天竺不通兵法,只知蛮斗,设了分兵伏杀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皆坑杀。
阿罗顺那的妻子尚拥兵数万,据险坚守朝乾陀卫,也被师仁击破,逃的逃,降的降。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遂灭,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
因东天竺援兵阿罗顺那,玄策欲顺势再亡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执阿罗顺那及一干降臣,绑俘长安,太宗皇帝大喜过望,下诏封赏玄策,援朝散大夫。
当真是:
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
出尘有诗赞曰:
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
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
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贞观十年,沙门玄奘至其国,将梵本经论六百余部而归。先是遣右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天竺,其四天竺国王咸遣使朝贡。会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立,乃尽发胡兵以拒玄策。玄策从骑三十人与胡御战,不敌,矢尽,悉被擒。胡并掠诸国贡献之物。玄策乃挺身宵遁,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擒获之。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于是天竺震惧,俘阿罗那顺以归。二十二年至京师,太宗大悦,命有司告宗庙,而谓群臣曰:“夫人耳目玩于声色,口鼻耽于臭味,此乃败德之源。若婆罗门不劫掠我使人,岂为俘虏耶?昔中山以贪宝取弊,蜀侯以金牛致灭,莫不由之。”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国王曷利失尸罗迭(逸)多(梵语:Harsha Sīlāditya,即戒日王)继玄奘访问该国之后致书唐廷,唐命云骑尉梁怀璥回报,尸罗迭多遣使随之来中国。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次年回国。贞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尸罗迭多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Arunasva)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Narendra-deva;)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高宗显庆三年(658,一说显庆二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今印度达班加北部)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飞升到天宫里去成为仙人。
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在外面这么争气,自然是惊喜不已,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
那个奇怪名字的天竺和尚那罗迩娑婆不知道通过何种手段“潜伏”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接着,李世民就命他给自己造“延年之药”,隔三差五就拿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药丸来给李世民皇帝吃,不久李世民中毒而死。此时距王玄策归国仅仅一年。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
玄策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了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图三卷,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近年,人们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了王玄策的造佛像题记。
李白和苏轼都是豪放的人,诗歌也都很奔放大气。并且各为唐宋巅峰时代的文坛霸主。他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一,早年都是天才,不世出的天才。
王士祯说过汉魏之后二千年间诗人中能成为“仙才”的人,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
二、李白和苏轼的性格对比
李白豪放,嗜酒成性,超脱世俗,一生都不会刻意逢迎、不事权贵。同时他又有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极丰富的想象力和脱离实际的举动,放浪形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
三、李白和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先说李白,李白的文学成就,在唐代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对文坛后世的影响尤其巨大,这主要表现在李白的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两个方面。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极大的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深深感染了后世士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人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他那气挟风雷的诗作,使后世无数诗人为之倾倒。他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对后世诗人有巨大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均受其影响。他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旷世奇才,他给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
再说苏轼,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博采众家思想之长,从而形成了他在人生态度上达到了超脱旷达的境界,在处世方式上做到“独善”与“兼济”的统一。他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