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聆听历史当事人为您讲述历史 口述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 俞燮 文字整理 本刊记者 林儒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民海军迈向“蓝水”的历程令世人瞩目。抚今追昔,人们岂能忘记中国海军舰艇“婴幼儿”期那些可亲可敬的“保育员”。记者正是带着这样一种虔敬和求教的心情拜访了俞燮研究员,俞老如今退休在家,可帕金森病却困扰他多年了,但当记者提出问题,老人却马上兴奋起来,思绪一下回到了那个令他终生难忘的“火红年代”……
1 1954年8月,我完成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的学习。毕业前,组织上对我们进行了政治教育,要求每位学生坚决服从国家的需要。那时的人觉悟都很高。纷纷写决心书表示无条件服从分配。可到了离校的那一天,接收单位未了一辆卡车,我们拎着行李上了车,结果只开了十几分钟就到了离校不远的衡山路10号,实在大出我们的意料。说句实话,没能到天涯海角施展抱负,还有点“失落”。
衡山路是解放前上海的洋人居住区,环境很优美,马路宽阔,两边都种着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一幢幢洋楼、别墅显现着浓烈的异国风情,一度是西方冒险家的乐园。当然,离此不远就是穷苦市民的破旧里弄了。
我们单位的正式名称是“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管理局产品设计分处”。名头虽然很大,但当我们走进大楼却只见几个工人在粉刷墙壁。原来单位刚刚筹建,各路人马还未到齐。
根据中苏两国政府1953年6月4日签定的《苏联援助中国建造军舰的协定》(又称六・四协定),苏联有偿向我国提供了6601型护卫舰等五型舰艇的图纸、资料和建造所需的材料、设备并派专家来华指导建造。为了消化吸收这些技术,我国必须有一个相应的机构来落实具体工作,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技术文化水平最强的城市,又是造船中心,所以设计机构也就理所当然的落脚于此了。我也在这里奋斗了十一个春秋,在这里度过了自己宝贵的青春时光。
讲到这里,俞老拿起一张精心保存的衡山路10号的彩色照片,端详良久……
我们作为首批进驻的“先遣军”共二十多人,技术处主任兼总工程师李嗣尧同志那年才三十二岁,其他的人都不满三十岁,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
上岗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突击学习俄文,要求两个月之内速成俄文文法,还要记住一批舰船专用词汇。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下来,我们都达到了借助《俄文字典》阅读俄文资料的水平。
2 国庆节后正式上班,我被分配到四科,我们科有两个产品6604和6605(改型6610)。1954年底,苏联专家陆续到来。那些苏联专家大都四十多岁,对我们这些师弟很真诚,当时我们真是把他们当老大哥来看待。
在我们仿制6610基地扫雷舰时,苏联专家布里诺夫非常尽职尽责。甚至有些不在他工作范围内的事他也主动帮我们。例如他曾三次要求我们把甲板艉端和艉板相交处的棱角改为半径为500毫米的弧形。一开始我们不以为然,因为图纸没有那样的设置。但出于对专家的尊重,还是“不情愿”地改了。但后来试航时我们发现:当从水面收起带有支持浮体的扫雷索时,这些浮体都会很“听话”地像“鲤鱼跳龙门”那样,一个个顺着圆弧末端跳上甲板。而老式艇(不是圆弧的)则需要由专人用钩子一个一个地钩上来,费时又费力。到这时我才发现专家的良苦用心。布里诺夫曾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1958年他完成任务回国时,我们还和他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即使在“文革”中也没舍得毁了。
每型舰艇的图纸都有几千份上万张,把它们正确翻译复制出来是一件极繁重的工作。但我们的热情是很高的,不分节假日,说句“夸张”的话,真有点像唐僧在长安翻译佛经一样,“三更暂眠,五更复起,不舍昼夜”。弄完一批就发往造船厂,有了问题,就会同苏联专家到工厂现场解决,绝没有推诿拖拉的情况。
经过奋战,不到一年6604猎潜艇就完工了。1955年秋,在完成码头试验和工厂试航之后,1956年1月在舟山基地进行了国家试航。白巨源主任设计师带着我(主管船体)、杜有年(动力)和吴树基(电气)三个组长参加了试航工作。那时条件太差了,我们住在一个旧仓库里。水泥地上铺些稻草就是床了。那年舟山雪特别大,晚上走在回驻地的路上,真有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感觉。
6604艇仿制完成以后,我们马上转入自行设计057K港湾扫雷艇的任务。按照“六・四”协定苏联向我转让了6605基地扫雷艇的制造技术。我们后来也仿制成功并制造了几十条,这种艇在西沙自卫反击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该艇装备的“开口式”电磁扫雷具,需利用海水导电的特性形成一个闭合磁场才能完成扫雷,而淡水不能导电,所以该艇在河流入海口(是淡水)不能使用,而当时我们又需要这样一种扫雷艇。所以057K就出现了。本来苏联在“六・四”协定中还向我们提供了一种50吨级、代号6606型江河扫雷艇,但它是木壳的,对艇体材料要求很高,而我国又缺乏可用的木材,所以放弃了仿制。
但苏方提供的一套适用于淡水扫雷的“环圈式”电磁扫雷具,我们在自主设计057K时倒是借鉴采用了。从仿制到自行设计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经过努力,我们还是完成了这种适用于淡水港湾扫雷的170吨级057K扫雷艇。1972年,应越南方面的紧急请求,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海军派出了057K扫雷艇,在越南海防港水域成功地扫除了5枚美制MK52水雷,从而也有力地证明了这种艇的设计是成功的。
3 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之风,也吹进了我们单位。海军修造部于同年8月应东海舰队的要求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代号为“022型反潜护卫舰”的项目,大体要求是:排水量1000吨,采用燃汽轮机动力,航速40节,力争45节;武备为2座双100毫米主炮、3座双37毫米炮、4座8联装火箭式深弹发射器。我们根据要求,很快就做出了三个设计方案,其中两个方案的排水量超过了1000吨,动力装置采用2台5000马力燃气轮机加1台20000马力的,速度勉强才达到43节,第三个方案排水量满足了要求,但武备又减少了。
初步方案提出以后,上级让我们征求东海舰队的意见。那天,我们几个人由李嗣尧主任带队,到位于上海市水电路的东海舰队司令部向陶勇司令员汇报。我记得那天陶司令没穿军服,而是身着一件唐装,咖啡色缎面对襟中式棉袄。他说话很和气,不像一位威严的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我们报告完以后,司令员即席发表了意见,大意是支持我们自己设计护卫舰,只是要求排水量要在900吨左右,航速提高到47节,火箭、导弹最好都装上,这样也能对付敌人的巡洋舰,我小它大,有利于我,搞掉它一个就是一 本万利。
陶勇司令员的一席话,无疑给原本已经处于“高烧”状态的设计指标又加了“码”。本来我们的设计方案就是“空中楼阁”,因为动力和武备都是空想。陶司令再一加码就更是虚上加虚。那个方案即使在50年后的今天也仍旧实现不了。现在最新型的护卫舰航速也没有超过32节。“画饼充饥”空欢喜一场,大跃进的产物终究成了一堆废纸。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直到现在我偶尔还会想起荒诞的“022型反潜护卫舰”。
4 1959年初,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开始了015、016和017三型驱逐舰项目的方案化探讨工作。015是以苏联的56型(“科特林”级驱逐舰)为基础,作少量的中国化修改,它的图纸1958年苏方就提供了。016是选一艘北海舰队的07型老驱逐舰,艉部加装n-15导弹(即“上游1号”导弹),以验证导弹在舰上进行横向发射的可能性。017则是以导弹武器为主的新型驱逐舰,实际上这是一个分三步走的驱逐舰发展计划。后来,015就成了051(我国自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前身。
由于017是全新设计的驱逐舰,所以保密级别定为“特密”,只有俞伯良主任设计师和我与聂亚霆等很少几个人参与。同时,又聘请了曾任56型级驱逐舰副总师的苏联专家马斯连尼科夫来华担任“顾问”。他是位很优秀的专家,同时对中国人民充满了友好感情。他到任之后,就和我们一起进行方案探讨、总体布置等具体工作,指导我们制定了驱逐舰阻力系列试验计划:向五院提出了017舰导弹发射装置任务书。马斯连尼科夫还向我们介绍了苏联有关驱逐舰适航性、抗沉性和回转性的设计规则和标准,并作了56型驱逐舰设计经过的专题报告。总而言之,他对我们设计017帮助非常大。
正当我们的新舰设计步入正轨、小有收获的时候,中苏关系突然恶化。7月17日,李嗣尧主任仓促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他说苏联专家要在9月25日回国,要求我们在这两个月里,把有关017的所有技术难点都向马斯连尼科夫请教清楚。可谁也没想到。专家奉命8月7日就走了,所以好多问题还没来得及请教。在他离华之前,素有严格保密习惯的马斯连尼科夫,却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那天他把一个平常总是随身携带、记录各种关键技术数据的笔记本交给翻译,让他代为放到保密柜里。这实际上是暗示我们赶紧抄下来吧,我来不及帮你们了。而我们呢,“傻实在”――原封不动放到保密柜里了。等人家走了,我们这才醒悟过来,“事后诸葛亮”,管什么用辜负了人家“老马”一片好心!
接着就是三年困难时期,这三型驱逐舰计划都被搁置,当然“学费”没白交,这段时间的工作为日后051的设计建造还是做了很多技术储备。
5 上世纪六十年初,人民共和国正处于建国后最困难的时期。而恰在这时,越南南方伪政权却不断在南中国海一带挑衅闹事,抢占我岛屿,拦截毁坏我渔船商船。当时南海舰队的武力都是些吨位较小的扫雷舰、猎潜艇、小炮艇等,吨位最大的一艘“南宁”号护卫舰,排水量还不到1000吨,航速才15节。说来也叫人叹息不已,该舰原来是二战时日本的一艘“海防舰”,战争中被击沉,解放后打捞出水,修理一下,又从陆上拆了几门火炮装了上去,便成了南海舰队的“旗舰”。
为了应付南海严重的局势,1962年初,海军向我们下达了研制护卫舰的任务,要求抢时间、争速度,利用现有条件尽量采用先进技术。计划建造5艘,首舰要求在1965年建成,故定名为65型护卫舰。先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试造一艘,(所以国外也称其为“江南”级),余下的在广州造船厂完成。
65型护卫舰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全长9000米,宽1020米、最大排水量为12495吨、最大航速21节、续航力2700海里。武备为100毫米高平两用炮3门、双37毫米高炮4门、5管火箭式深弹发射器2座、深弹发射筒4座、深弹投掷架2座。
尽管要求不高,但有些还是办不到。100毫米舰炮不能制造,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用岸炮凑合,火炮指挥仪连图纸还没有。最伤脑筋的是动力,国外那时都采用上万马力的燃气轮机了,而我们连真正的大功率中速军用柴油机都没有,只能把一种过去用在民船上的6缸43/67型柴油机提高一下功率,达到3300马力,装两台才6600马力,还不如人家的零头。而这种柴油机体积庞大,重达70多吨。护卫舰的耳目――电子设备也是因陋就简,警戒雷达只能选用一种在快艇上用的,性能很差,而且它还有一个圆顶罩,装在护卫舰的主桅杆上,活像是个大人戴了顶小儿的瓜皮帽,实在是不相称。只好让雷达厂把罩子拆了,加大雷达天线尺寸,其实也只是为了好看点而已,性能一点也没提高。声呐也没有合适的,只能用猎潜艇上的凑合。
不管怎么讲,这也是我们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型千吨级军舰。参与设计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满怀热情团结一致,殚精竭虑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首舰终于在1966年上半年顺利试航,海军于当年8月1日正式签字验收。广州造船厂也在江南厂的全力支援下,到1969年上半年,也将承担的4艘65型全部完成。
由于该舰设计合理,所以在试航和服役中表现良好。虽然主机笨重,但“身大力不亏”,特别耐用。它可以长时间以20节的速度运行,而国外的同型舰虽然可以达到26节,但却不能长时间保持,往往18节以上就要限制使用。还有该舰选用“长首楼型”,干舷高,适航性好,能抗大风浪。1968年,一艘65型在执行任务时遇到强台风,风力达到12级,军舰最大横摇角达到63度。该舰与台风搏斗48小时后,安然返港。虽然65型护卫舰早已退役,但一些使用过它的老水兵,仍对其超常的抗风能力和耐用性称赞有加。
舰上武备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在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有3门双37毫米副炮集火射击,对空对海火力都可得到最佳发挥。虽然这些炮都没有指挥仪,但对付当时的南越海军绰绰有余,而且我们还都在炮位附近安装了电动扬弹机,节省了水兵体力。
65型护卫舰还创造了在舰上安装空调等我国军舰建造史上多个第一。
65型服役后,在捍卫我南中国海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该舰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6 1965年5月,我奉调进京,到七院(舰船研究院)论证室工作。这样一来,工作性质有了很大变化,从设计转到论证。论证工作的实质就是进行形势分析、研究未来需要,结合新技术的发展,探讨新型号、新装备,并写出论证报告,供上级和决策机关参考。
我先后参与了二十多个预研型号的论证工作,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718”工程船队的论证,这也是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和历时最长的一次论证,
“718”工程因1967年7月18日由 国防科委向中央提出而得名。其中心内容就是组建一支可为我国洲际导弹全程飞行和卫星、飞船等重大航天试验活动服务的海上作业船队。由于涉及面非常广,该工程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由敬爱的周总理直接领导,全国数以千计的科研、生产、试验单位倾力合作,历时13年,到1979年完成。
我们论证组在“718”工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由于“718”是一支负有特殊任务的远洋船队,这对于我们国家的海军和造船工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工程开始之初的论证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单位分头进行的,缺乏综合通盘考虑,对于需要几型作业船、数量是多少,护航军舰几艘,各舰船间如何协调,怎样为最后完成运载火箭“数据舱”落水及早发现和最快打捞这样一个中心任务,众说纷纭极需统筹规划论证。为此,我带领一个小组,走访了有关单位,进行调研协调,共同研讨试验现场的动态作业过程,在取得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完成了《七一八工程船队编队作业方案报告》,并向上级领导作了详尽汇报。最后确定工程船队的组成和规模,从原先提出的“七型十四艘”改为“五型十二艘”。包括:“远望”号测量船2艘、海洋调查船1艘、大型打捞船3艘、油水补给船3艘、海洋救助拖船3艘。
实践证明,这个方案是合理的。
我们所起的第二个作用是,促成了“横向航行补给”技术的应用。由于我国海军一直是“近岸海军”,舰艇在海上逗留时间很短,不存在海上补给问题。而现在“718”船队要远涉重洋,往返一万海里以上,中途又不可能在别的国家港口靠泊补给,因此必须要进行海上补给。
世界上通用的海上补给有以下几种方法。锚泊靠帮补给需要在风平浪静的气象条件下和浅水锚地才能进行,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也很低,而且在茫茫大洋中,很难找到这样的条件。纵向补给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它只能输送油、水等液货物,不能补给粮、弹等干货。以上两种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的补给方式,西方先进国家早已摈弃,而改用横向补给了。
所谓横向航行补给就是受补舰与补给船平行航行,相距约30米,在两者之间临时架起一根被称为“高架索”的索道,高架索上用滑轮挂上蛇形软管,输送燃油、柴油和淡水,软管前端有探头,可自动与受补舰的接口对接。高架索上还可以加装滑车和吊篮运送干货。横向补给还可以同时为两艘舰补给,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脱开。横向补给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由于海上波浪和舰船摇摆的联合作用,两船时而分离时而靠拢,这就可能造成高架索产生松、紧等状况。为了防止高架索被拉断,必须有一种被称为“恒张力绞车”的自动控制装置,用以控制高架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但这个装置研制难度较大,这也是力求稳妥的领导对横向补给提出异议的主要原因。还有来自舰艇部队的代表认为,两舰平行航行,水动力影响比较复杂,两船之间会产生吸力容易发生碰撞,操舰没把握。设计部门提出,051舰在设计中并没有考虑海上横向补给的问题,采用这种方式时,高架索位置较高,输油软管位置自然也高,所以输油压力也很大,而051舰油舱壁承受不了这样的高压,会导致膨胀或破裂。
面对大家对横向补给的忧心忡忡,我们组的压力很大,如何才能达成共识,让大家接受我们的意见,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根据不同意见我们分别对待、“各个击破”。论证部的杨健副主任,过去曾任“太原”号驱逐舰(我国从苏联购回的四艘驱逐舰之一)舰长,坚定表示:根据他的经验,“两舰之间保持30米的距离以16节左右的速度(这也是横向补给时的速度)平行航行,操舰不会有问题”。为了验证杨副主任的说法,会议决定到海上进行实舰操练,结果证明了杨健同志的意见是对的。
对于051舰油舱的问题,我仔细研究051舰的油舱布置和管道系统,最后提出将舰舯的一个深油舱作为主受油舱,利用它作为中转站,以重力自流的方式向其它油舱输油,用以减小输油压力,从而保证了安全。
经过我们艰苦努力,特别是大连造船厂郑福明等同志研制成功了高架索和恒力控制装置等关键设备,横向补给技术的“拦路虎”终于被突破。1979年,“718工程”所有项目都完成了试验,可谓是万事俱备,单等“东风”(东风5型洲际导弹)了。
7 1980年5月1日,以“远望”号为核心的12艘远洋作业船。在6艘051型驱逐舰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奔赴南太平洋斐济岛西北海域。船队劈波斩浪数十次成功地进行了对051舰的横向补给(其它作业船都自带给养不需补给)。对此,外国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人成功地应用横向补给技术,为他们走向蓝水海军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5月18日10时,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东风一5型洲际导弹从酒泉发射中心起飞,历时30分01秒,射程9070千米,准确落在南纬7度10分、东经172度的南太平洋海域,绽开一朵翠绿的水花。早已升空等待的直升机在10分钟内就发现了“数据舱”,潜水员迅即下水,仅用5分多钟即将仪器舱打捞上直升机。而盘旋在附近海域上空、想乘机捡点“洋捞”的某西方大国直升机见此情形,徒唤奈何,只能悻悻地放下水桶,舀了一桶带有绿色染色剂的海水回去研究研究了……
虽然我本人没有参加这次试验行动,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化为国家真正实力,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
回首往事,当年在衡山路10号一起为建设强大海军而奋斗的热血青年,如今都已两鬓飞霜,有的还离我们而去,我就心潮难平。我们活着的人是幸运的,看着“中华神盾”驱逐舰,“远望”6号测量船、静音潜艇、新型核潜艇、穿浪型双体隐身导弹艇等新锐装备不断涌现,共和国海军发展史上一个“山花烂漫”的时代正在到来,这对于我们这些从“悬崖百丈冰”的艰难环境中奋斗过的老兵来说,内心的欣慰和喜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在本文的采访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船总武杰和李建球二位老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引伴”,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赶马女孩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脑。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这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他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地灵人杰,诚哉斯言。第三,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主脑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在这些手法上大做文章,但必须设法使学生领略文中的意境,感受作者创设的氛围。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分析得面面俱到,只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总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习、品味,而不是分析、评论。
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