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中,孩子是清晨花朵上闪著晶光的小露珠,无处不散发著纯洁与芬芳。下面是几篇描写我眼中的孩子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1
当清脆的啼哭声划过沉寂的天空,一个崭新的生命便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旅程。于是,欣喜、期盼、忧虑---时刻充盈在心。面对孩子的成长,大人们欣喜若狂。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便非常幸运的走近孩子,拥有和分享着他们每一个成长空间的喜悦,更时常留连在他们的周围,尽情的阅读和观望着属于他们的五彩斑斓、纯净的世界。
记得有这样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笔者用孩子的语气这样说道:“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您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这,就是孩子的渴望!这就是我眼中的孩子!
每每看到孩子们相互追逐、打逗欢笑时,我总会为之所感染,心情也会格外的好。然而,事物往往物极必反,孩子们活泼、兴奋过了头就免不了顽皮淘气、甚至搞点小破坏、恶作剧。
有几个孩子,小心翼翼的用积木搭出一座高楼或画了一张很漂亮的画,当我正在为他们的成功表示庆贺时,他们却毫不留恋的把它推倒或随手一丢。真为之惋惜,为什么毫不容易做出的东西这样不珍惜呢活动间隙,总有孩子乘机在活动室里地板上、椅子上手舞足蹈、作怪相,引得其他小朋友捧腹大笑,乱作一团。
孩子淘气的原因何在呢西方的心理学家把三岁前的儿童称为“躺着的儿童”,把三岁后的儿童称为“站着的儿童”。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接触的外部世界一下扩大了,在环境因素的 下,使他们在很多方面产生了“试一试自己力量”的意图。也许,孩子们的这些表现就是显示自己存在的一种行为方式吧。如果我们把这种行为方式看作是幼儿发展中的正常和健康的现象,那么,我们对此就不应过于责难,相反要理解、宽容和引导,同时,还需悉心了解幼儿的动机,因势利导,既要发现和肯定其中的积极因素,又要使幼儿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有时,不妨创设一些环境,多给幼儿进行各种实践和表新的机会,容忍一些“小破坏”,使他们从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获取新的知识。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慢慢地,我学会了去感受,感受孩子的一切,用我的言行去理解、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行为。我感到,尊重幼儿的前提是了解幼儿。这里的了解,蕴涵着许多的内容,如:幼儿的发展规律、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个性、意愿、能力、学习特点等。只有清楚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实现在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尊重。
只有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去揣摩,以幼儿的眼光来发现,才能真正的懂得幼儿,理解幼儿,从而真正发挥我们教师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有效功用。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对于大人之间的世故全然不知也全然不顾,任性,耍性子,要求别人迎合。孩子的愿望,总希望得到极力伸张。如果别人去“玩”而不带上自己,他会哭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
孩子最天真也最无情。孩子不会宽容和感恩。也许你得罪了孩子,隔天他却不跟你计较——那是忘记;如果你救了孩子,他却扑倒在满手糖果的朋友怀里,在你为此失落时,请记得他是孩子。
每当遇到挫折和失败,我总会去看看浪漫的孩子。他们如同镜子般惊醒着我:忘记痛苦与仇恨,尊重和赞美别人,单纯地看待世界并感受世界。
篇2
总是来不及反省,来不及演绎,甚至来不及后悔,就已匆匆地走过了人生的一程。女儿奶声奶气的叫着爸爸妈妈,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女儿已读初中了,在我这个粗心妈妈的记忆中,女儿好像只在玩耍、梦想,她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最不起眼的。
当女儿带着这个作文题走近我时,我搜肠刮肚,脑子里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别人眼中,自己也是从事教育工作,性情温和、知书识理,对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但回想起来,面对女儿常常正在做的一切,我却总是用我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她、用我眼中的现实去纠正她。
说到作为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时,我真的有些脸红。办公室同事的女儿非常出色,和女儿年龄相仿,却已经经常参与一些大型的主持和演出活动,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每每聊到孩子,我总是没了话题。有一次,同事的女儿在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回家后我实在忍不住地对女儿说起这件事,又拿出她的三等奖和别人比。
她居然一点也没有难受的感觉,反而和我开起了玩笑:人家妈妈为孩子付出了多少,而你呢连我是否参加比赛都不知道,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人家这是第几次了这一次我拿三等奖,下次我就会拿个二等奖,再下次,我也会获一等奖的。
知足吧,你!别人是种瓜得瓜,可你是啥也没种,还得了颗小豆。嘿,听了这话,我真的是哭笑不得。这就是我的女儿:聪慧且极具个性,外表沉静但思维敏捷;不愿表达但语句生动活泼;酷爱阅读,脑中装满了问号,经常会说一些在我看来很有智慧和见解的话语,初中的地理、历史和生物都是她非常喜欢的科目。
女儿大了,辛苦、自觉、烦恼和快乐也伴随着她在成长。从小学刚刚步入中学,特别是成功学校,学习很紧张,压力也更大。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感觉到她会有莫名的烦闷,想骂人,甚至还想打人。
一想到女儿的这些变化,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心疼。这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之前看到了她的学习状态,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女儿和大多数孩子一样都习惯于表扬,习惯于呵护,受不了批评,所以考虑到她刚进中学学习方法的改变等不适应,对于此次成绩,我没有多说什么,原本的高期望也藏在了心里。
女儿是个很内敛的孩子,性格像极了她爸爸,不太爱说笑,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知道她是个很有思想的孩子。所以我只对她说了句尽力就好,她没说话,但我感觉到了这句话的份量!在我的心里,女儿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对她一直很有信心。这信心不是盲目的,只因为她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篇3
在我的眼中,孩子是清晨花朵上闪著晶光的小露珠,无处不散发著纯洁与芬芳。今年7月,我有幸地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事我深深向往的这份职业,守护在孩子们的身旁,一起体会他们成长中的酸甜,他们的纯洁,他们的五彩缤纷。
孩子是净化心灵的一抹良剂,喧嚣的社会,生活的压力,都会在你进入孩子世界的那一刻起抛之脑后。因为孩子的可爱与无邪,会使你会心地发自内心地开心起来。孩子的顽皮淘气,孩子的天真烂漫,孩子的童言无忌,都能无时无刻地围绕你,改变你。
区角活动的时候,孩子的一句顶真的话语会使我们顶真地融入其中,在玩娃娃家时候,我轻轻地走到孩子们的身边,小宇突然抬起头,用充满神采的小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我的玉米烧好了,你过来吃吃看好吃吗”本来是想观察孩子活动情况的我,领会地捧起了他盛放玉米的小碗,大口大口地吃起“香玉米”来,他高兴地“咯咯咯”直笑,“老师,我下次再烧给你吃”。
户外游戏的时候,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会深深地打动我们,在用小呼啦圈玩开小汽车的游戏的时候,程程用她的小手牵起我的手,示意我和她一起玩,一股亲切无比的感觉会油然而生,于是我牵起了她的手,一起“嘀嘀嘀”开起小汽车来。“程程,小汽车开到哪里去呀”“开到上海去”程程愉快地回答我。我们在塑胶操场的路途中开始了我们快乐的车程。
在我的眼中,孩子的一个温柔拥抱能深深地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自由活动的时候,田田不小心自己摔了一下,他哭着跑到我的身边,我蹲下去问他情况,田田看到我蹲下来,一下子把头埋在我的脖子里,一双可爱的小手抱住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也抱住了他,在他的小耳朵旁轻轻地安慰他:“田田最棒了,没关系的,田田是个男子汉,下次走路的时候自己小心点哦!”田田点了点头。
在我的眼中,孩子就是联络家庭,联络社会,联络感情的一条五彩缤纷的纽带。每天早上,孩子在爸爸或妈妈或其他家长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大声地喊:“老师早”,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了,但是相信每个幼儿园教师都会活在这种简单的快乐中,因为这就代表并且意味着孩子正在你的眼中一点一滴地成长著,滋润着。孩子在傍晚离园的时候说的一句“老师再见”也会让教师在其中乐此不疲,回味很久,因为孩子的礼貌代表着他记得你,尊敬你,舍不得你。
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拥抱,一句话语,一声道别都能让每一个幼儿园教师记忆犹新,铭记在心,因为孩子等于是自己的孩子,他的疼是我的疼,他的乐是我的乐,他的悲是我的悲,每一举动,每一行为都是深深牵连在一起的。在我的心中,我和我的孩子们是同根连株的小植物,彼此谁也不能离开谁。
在我的眼中,孩子就是阳光中跳跃着的那一道道五颜六色的光影,值得我们期待和追随……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会慢慢地能够分辨各种颜色,并且会对某种颜色特别钟爱。一般情况下,女孩子都比较喜欢暖色系,如粉红色;男孩子都比较喜欢冷色系,如蓝色等,有些则比较例外。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孩子喜欢的颜色代表着什么的相关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果:孩子喜欢的颜色通常反应着他们内心世界以及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如果家长们想要更好地了解孩子,那么这份“色彩语言”家长要了解。
很多家长都好奇该什么时候教孩子分辨颜色,并能够从颜色中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下科普了孩子认知颜色的年龄及具体内容,家长们了解一下。
宝宝4-5个月
宝宝在出生后的4-5个月就开始认识颜色,只是这个时候他们 只能分辨黑白色 。这个时候认知颜色对孩子不具备心理作用。
宝宝一周岁
宝宝在一岁左右就 能分辨红、绿、黄以及蓝色 了。有研究表明,宝宝在一岁左右会对**表现得比较兴奋,所以**会更加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3岁
3岁以后宝宝基本就能认识红、橙、黄、绿、蓝、紫颜色了 ,如果你家宝贝在这个时候还不认识颜色或者只认识一两种颜色的话,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随着孩子对颜色的认知度提高,家长就可以从孩子喜欢的颜色分辨他们的内心世界了!
颜色虽然只是一种认知能力,但是孩子的喜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家长不了解背后的原因,孩子形成了不好的性格,家长则很难改变。
粉色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喜欢粉色代表他们: 心理上很依赖家长,主见性较弱 ,内心比较脆弱,渴望家庭的爱和保护。
红色
喜欢红色的孩子他们性格热情奔放,处理事情比较独立自信。缺点就是做事容易冲动,比较粗心大意哦。
蓝色
蓝色是一个大海般的颜色,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蓝色,那么他们通常 为人处世会比较宽容(人缘会不错)、心思细腻、看起来比较淡定 、平常也属于安静型的孩子(沉默寡言)。
橙色
橙色是一种比较乐天的颜色,孩子喜欢这种颜色,代表他们属于 天生的乐天派主义、 凡事都往好处想、积极乐观向上。缺点就是做事比较粗心、不懂为他人着想。
**
**寓意太阳:温暖又刺眼。爱好**的孩子 充满着正能量 ,但是好胜心比较强,容易出现输不起的现象。伴随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性格很要强。
绿色
绿色是一种天然舒服的颜色,喜欢绿色的孩子他们情绪 性格比较平和稳定,人比较沉稳 ,属于爸爸妈妈眼中的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以上分析了比较孩子们常见的喜欢颜色,这些颜色暗示的性格通常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习惯中便可以得知。但是你的孩子喜欢下面这种颜色,家长需要引起警惕。
孩子喜欢紫色的心理暗示
紫色,在大人的眼里,紫色代表着梦幻浪漫。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可不是这样,心理学研究里这样形容孩子喜欢紫色的原因:喜欢紫色通常 代表着孩子内心很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而且比较多愁善感。
孩子喜欢紫色,家长需要这样应对
发现了孩子喜欢紫色,并且符合了以上的性格特征,那么家长需要 做好如下几点帮助孩子缓解心理上的焦虑:
上个周末因为疫情原因,2天都在家里发呆,后来想着给孩子整个错题集看看,做封面的时候,搜到了一些关于每个学科的名言警句来激励孩子。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然望孩子能真正爱上每个学科的学习,激发出自己的源动力,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深耕细作,享受学习,享受努力的中学生活,这将是终生美好的记忆。
地理里有着山川大海的浪漫、美术里有行笔走墨的挥洒、生物里有物竞天择的道理、数学理有各种线条的交集、物理里有星辰大海的征途、英语是献给世界的礼物、语文是真善美的大观园、政治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坚持。
不知道有没有激励到孩子,我承认自己被激励和感动了。
中古欧洲 儿童是缩小版的大人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现在走在十几世纪的欧洲街道上,我们不会看到穿着童装、手里拿着可爱玩具的小朋友,被父母亲像宝贝一样疼爱着,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我们所看到的,将是穿着大人一样服装的小孩,在工作(穷苦家庭出身者)或识字念书(知识阶级家庭出身者)。「儿童」与成年人只在身形上及生理上有所差异,儿童只不过是「缩小版的大人」(miniatureadults)。
既然算作是大人,就不能只顾自己玩耍享乐,要能为自己的生存负起一点责任,要能对实际的社会生活有所贡献。因此,稍大一点的孩子作些简单的劳力工作或帮忙带小孩,减轻父母的教养负担,就变成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与价值观,而一个人的「童年时光」也就变得一点也没有什麽特别之处。
这种小孩与大人只有外型上差异的看法,叫做「预先成形论」(preformationism),这种想法其实并不仅存在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开发程度比较缓慢的社会,或一个社会里比较贫苦的阶级中,也有类似的看法存在。环境上并不优渥的生存条件,使所有可用人力都必须发挥最大边际效用,因此小孩只要长到一个能够开始付出的年纪(在埃里耶斯的书中提到的年龄是7岁),就应在体力智力能负荷的范围内,为自己张口吃饭的权利尽一点义务。
孩子,是现代父母心中的宝贝,却是古时候打杂换取温饱的小小长工。
原罪观念 儿童需要被拯救
埃里耶斯认为,影响中世纪长达一千年左右教养观的主要因素是宗教教义。特别是受到16世纪清教徒的原罪观念影响,使儿童除了被视为是小大人之外,更被视为是邪恶、顽固而需要救赎的。儿童像是需要修剪的树枝或可以被型塑、铸模的蜡,只要经过大人的导引就可以改邪归正,变成良善的基督的子民,因此家长与教会必须联合起来,引导儿童避开邪恶、走向光明,而在正式教育(formalschooling)逐渐兴盛之后,学校机构也加入这个拯救儿童灵魂的行列。
这样的看法在20世纪70年代,被一些心理历史学派(psychohistorians)的学者过度延伸为后来被称为「黑暗童年传奇」(theblacklegendofchildhood)的论点。DeMause(1974)在其著作《TheHistoryofChildhood》中主张,中世纪的父母不但不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看,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施虐更是家常便饭。Shorter(1976)则认为,所谓的好妈妈完全是现代社会的发明,在「黑暗世纪」里,妇女对待两岁以下孩子的态度完全是冷漠与残酷的。Stone(1977)则提到16世纪时学校机构对儿童的箝制与体罚──儿童必须穿着硬梆梆毫不舒适的衣服,以维持大人般的姿态,而且只要稍有不顺从,换来的便是老师的一顿毒打。
因此,DeMause说:「我们只要把历史追溯得愈久远,我们就会发现儿童受照护的程度愈低,被杀害、遗弃、鞭打、恐吓、性侵害的机会愈高。」整个儿童观念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进步史,对照现代父母对儿童无微不至的呵护,启蒙时代以前的儿童简直像活在人间炼狱里。
生活条件苛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易使父母将孩子视为累赘或出气筒,是我们可以理解之事,但将亲子关系描述成以施虐者和受虐者关系为占大多数之常态标准,如此一来还能维持一个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无论如何是令人难以信服之事了。后来80年代许多学者找到更多证据,例如Pollock(1983)分析16世纪以来英、美两国的416本日记,才改写了中世纪及清教徒父母残暴不仁的形象。Moran&Vinoskis(1986)认为这些家长尽管对待孩子严厉,这些残酷的管教手段却不至于成为主流生活方式,许多清教徒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对孩子的爱与情感仍然会让他们尽量避免使用极端手段。
80年代的学者们还发现,儿童是成年人的缩小版的看法,并不如埃里耶斯所想的那麽广泛与普遍;儿童与成人仍然具有本质上差异的观点,在中古欧洲其实也还是有不少人信仰──纵使埃里耶斯发现,中世纪的玩具本质上不是用来取悦儿童,而是用来取悦所有人,以及,观察当时的绘画艺术作品可以看到,画中的儿童都穿着大人般的服装──这并不能代表当时的人就没有「童年」的观念。中世纪史学者从中古医疗记录中知道,当时的人也有医治儿童专属疾病的治疗观念及记录,保护儿童的法令也开始出现,显见「儿童」与「童年期」的意义,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即使与现代人并不完全一样,也不至于到完全没有概念的地步。
因此,对照中世纪与现代西方的儿童观、父母教养观,一个比较中肯的结论是,儿童在当时的形象并不如现在那麽「幼稚」,承受的家庭责任与生存压力也比较多,儿童与成年人
间的概念界限比较模糊,但随着时代演进,「儿童」的概念慢慢脱离了成年人,而有了自己愈来愈具体的内容与意涵,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理性主义 引导儿童分辨善恶
16世纪,清教徒移民到美洲,便把父母有责任严厉管教儿童的观念带到这块新大陆上来。
但是这种「toughlove」的观念,已经慢慢脱离纯粹宗教上与道德上的意义,在理性主义逐渐抬头的17世纪,引导儿童分辨是非善恶的力量,不再只是根据教会颁布的各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教义谕令,而是人类自身的理性(以及父母本人的理性)。因此父母有能力,亦有责任培养子女的理性能力,虽然儿童仍然是需要拯救的对象,拯救的力量却已经逐渐从教会里的神父让渡给孩子的生父,这批清教徒也就变成了最早专为儿童撰写读物的一群人。
当然,这些最早的「童书」都是些文以载道的宗教读物(这部分也是由于当时的婴儿死亡率与幼儿夭折率很高,使儿童必须赶在不可预知的死亡来临之前尽早学习阅读圣经),但无论如何,儿童开始慢慢有了自己专属的文本,儿童本身也就开始逐渐被纳入文本之中,他们的天性、本质、学习方式,就变成思想家感兴趣的议题。
宗教的约束力量式微,人们才开始有兴趣、有余力将关爱的眼神投向社会里被污名化的弱势的一群──儿童。儿童真的满身都是罪孽、岌岌可危到不打不成器的地步(thedangersofsparingtherod)?当时的英国哲学家洛克(1690)反对这种看法,在他看来,儿童不是什麽需要修剪的树枝,而是一张白纸(tabularasa),成年人在这纸上写了些什麽,便决定儿童日后成为什麽样的人,「学校里的体罚只会让儿童体验到恐惧与愤怒」,因此需要约束的不是儿童,而是父母师长自身的言行以及对待儿童的方式。
洛克还注意到儿童期对后来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而进一步主张儿童必须从年纪小时就开始接受教育,尤其是阅读方面的学习。尽管如此,这却不是说要强迫他们学习读书认字。大
人必须尊重儿童与成人的不同,在适当的时机施以适当的教育即可,毕竟这位哲人对于前人将孩童视为乱窜树枝,需要三不五时就动刀动剪的「修理式教育方式」是非常反感的。
不过,这项儿童必须接受阅读教育的看法,却不必适用在每个人身上,对于那些无福接受父母供养的儿童,洛克认为必须教导他们实际的求生之道,所以3岁时就必须被送到「workingschool」,学习谋生的技艺,自食其力。洛克这种提升儿童正面形象的主张超越当时的人很多,虽然不能立即产生匡正的效果,但却像颗种子般地逐渐在当时人心中发芽。
浪漫主义 孩子是高贵的野蛮人
72年后,法国哲学家卢梭(1762)在18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下,便写下了影响欧美幼稚教育非常有力的一本书:《爱弥儿》(Emile)。在这本书里,儿童本质究竟为何的钟摆,大幅由中间摆荡到与「原罪性恶说」极度对立的一端;卢梭比洛克更进一步地加强了我们现今所认知的儿童地位与形象。儿童不但不是撒旦的化身,也非空空如也的一张白纸,只被动地等待成年人的塑造。卢梭说,儿童有与生俱来分辨善恶的道德感,有他们独特的感情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孩子,是「高贵的野蛮人」(noblesavages)。他们依照内在设定好的计画、步调,各自依自己的方式成长,因此大人的教导只是人为干预自然的一种破坏,孩子应当避免成人的影响,自由自在地学习。大人不但不应该「引领」幼童,反而应该以幼童为师。
还只在两、三百年前,孩子仍被视为要接受救赎的堕落的灵魂,如今已经被视为上帝的使者(messengersfromGod)。人一生的发展,不是如教会所说趋善避恶向上提升的过程;对向往湖滨野趣大自然中的浪漫派人士来说,恰恰相反,任何人类文明的机制,才是一种腐败堕落的力量,人的成长反而是一个由纯洁、天真走向邪恶愚蠢的向下沈沦。
卢梭以及浪漫派的看法,当然是相当「儿童中心」(child-centered),以及绝对符合中上阶级的智识乐趣的。他们的主张,大幅度地改变中世纪以来经由宗教所赋予孩子的地位及形象,为今日美国幼教界偏向中产阶级意识型态的主流教育哲学,奠定了难以撼动的基础
现实主义更适合孩子。
“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手法和态度,即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人们的生存境遇,揭示生活本质和时代特质,从而书写人类丰富饱满的心灵世界,因此现实主义更适合孩子。
现实主义是客观看待现实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哲学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