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飘》与《白夜行》

书评∣《飘》与《白夜行》,第1张

虽然《飘》的知名度远远高于《白夜行》,但我是先看了《白夜行》,在那之后才看的《飘》。曾经非常佩服东野圭吾可以把他《白夜行》中的女主角唐泽雪穗写得如此与众不同,令人又敬又怕,翻遍很多文学作品都很难再找到一个这样的反派(也许它的续集《幻夜》除外);但在看了《飘》之后,发现唐泽雪穗身上的很多特质应该来源于斯嘉丽。

在雪穗十二岁时,笹垣刑警为调查杀人案到访西本家,发现雪穗在读的书就是《飘》。

不提这不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的书,东野圭吾故意让雪穗阅读着这本书,无疑暗示了这两位女主角命运的相似性。

▍关于决心

《飘》中最打动我的部分,除了书中后半部分瑞特的大段独白,应该就是斯嘉丽刚刚从炮火纷飞的亚特兰大一路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塔拉,却发现这里的处境其实更糟的一段。

战火过后,所有人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挨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挨饿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但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她真实细致的文笔确保了我们对斯嘉丽的境遇感同身受。简而言之,那种境况是极度地令人绝望,甚至于斯嘉丽这样坚强的女子也会在摆脱挨饿的局面很久很久之后,仍然反复不断地做着被灰蒙蒙的,压抑的雾气追逐的噩梦。

“我绝对不要再挨饿了。”

对我而言,整部书里也许就属这句话才是最震撼心灵的。以这句话为界限,斯嘉丽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决裂,也改变了她后半生的命运,在后半本书里,斯嘉丽从对金钱毫无概念的大**变得几乎将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成为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企业家,也许只是因为她永远记住了自己发下誓言那一刻的决心。

可以想到《白夜行》中的雪穗为什么喜欢斯嘉丽——她们同样遇到最绝望的处境,斯嘉丽依靠自己走了出来,雪穗凭着她自己,亮司,也许还有她的不择手段,最后也算是走了出来,她能做到这一切,也许正是受了斯嘉丽的鼓舞。

▍关于战争

书中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描述是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今天早上看到一句话,说之所以历史每隔几十年就会重蹈覆辙,是因为在和平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就会浪漫化战争。

但是,战争不仅仅意味着为国捐躯,为了崇高的事业献出生命,它也意味着通货膨胀,粮食紧缺,战死的士兵中可能有你的朋友,你的兄弟,你的家人,甚至你自己,意味着流离失所,土地无人耕种,人口大量流失,许多人可能因此而被饿死。

在《飘》中,斯嘉丽从来都不支持战争,作为一个南方人,她也没有作为南方人的那种“荣誉感”,她从不关心谁赢谁输,只盼望着这种无聊的事赶紧结束。不得不说她是在那种群情冲动,极易受到“崇高的事业”感染的环境下一个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者,战争这种大范围的群体催眠对她毫无作用。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瑞特也觉得这场战争是可笑的,并且对那些将战争视为神圣事业的年轻人出言嘲讽。多么勇敢啊,我忍不住要给他竖个大拇指,也要为那些年轻人竖个大拇指,他们虽然愚蠢,却仍然遵从着基本的法律与克制,没有出手伤害和他们看法不同的人或者对他的进口货打砸抢烧。如果换做现在的愤青们,估计瑞特现在的坟头草已经三米高了。

不过,瑞特最后还是被士兵间的情谊打动,在明知道不可能赢的情况下临时决定去参军,而且一去就是八个月,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口嫌体正直,他最后还是受那种气氛感染了,比起女人来,男人才更爱意气用事,斯嘉丽的头脑其实比他更清醒,也更能拎得清。

艾希礼也并不关心战争,他参军和复员都是顺势而为,即使身处炮火中,他也仍然活在他梦幻般的小世界里,战争丝毫没有改变他,他在书中的作用,也许就像红楼梦中的宝黛二人,是无用知识分子的典型。

▍关于友情

必须要说一下玫兰妮!她与斯嘉丽的友情好几次都感动得我差点哭了出来。

斯嘉丽与玫兰妮看上去像是两个相反的极端,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一个冷酷一个温柔,一个个性坚强,一个外柔内刚,斯嘉丽似乎代表着一切叛逆与对世俗的鄙视,而玫兰妮的外表与举止更像艾希礼般的人物,优雅,腼腆,拘谨,得体,心地善良,但与艾希礼不同的是,她的内心与斯嘉丽一样坚强。

斯嘉丽一枪打死一个士兵,刚从病中恢复路都走不稳的玫兰妮在她身后提着刀,随时准备与她干同样的事;斯嘉丽成为全城众矢之的,玫兰妮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支持她;大批北军光临塔拉庄园,全家人受斯嘉丽的指示外出躲避,玫兰妮一个人骑马回来从火场里救出差点烧死的斯嘉丽;也许就像斯嘉丽后来醒悟的那样,玫兰妮一直站在她身后,是她的盾,是她的剑,是她的安慰,是她力量的源泉,这段感情一点也不轰轰烈烈,但那种无言的扶持与信任,甚至能超过轰轰烈烈的爱情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而雪穗几乎谈不上有朋友,也许只有亮司除外。她曾说过一句话:“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这份光指的便是亮司,雪穗与亮司的相处模式很像斯嘉丽与玫兰妮。在东野圭吾的另一本书《幻夜》中便有这样的句子: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黑夜中的道路前行。即便四周如白昼一样明亮,也只是不真实的白昼。对此,我们早已认命。”

如果说在《恶意》中还有作者对善良忍让的赞美,在《容疑者X的献身》中还读得出作者对真正爱情的赞美的话,在《幻夜》这本书里,什么都被打碎,什么都被解剖,什么都显得血淋淋冷冰冰,好像人性从来没有善过,一切从作恶的欲念开始,至作恶的欲念结束。

很多人猜疑《幻夜》是《白夜行》的续集,上面那句话也就意味着,在亮司死后,雪穗唯一的一点光亮也消失不见。

▍ 关于爱情

《飘》的作者文笔很好,可以让人对战争的悲剧与恐怖感同身受,可以切身实地地体会到挨饿的痛苦,但我读完了整本书也无法理解斯嘉丽为什么会喜欢艾希礼——而且还喜欢到了倒数最后一章。大概此人过于梦幻,梦幻到让读者无法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存在。而对于瑞特船长,在他去替斯嘉丽偷马的时候我就在暗暗地着急了:“哎,为什么斯嘉丽还没喜欢上他?”

这两个人最后的悲剧式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他们是一个类型的人,鲜明又生动,叛逆又可爱,如果斯嘉丽能早一点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如果瑞特能够不那么口是心非,如果两人之间不是隔着重重矛盾与误会,也许结局便不会如此发展,不过就像斯嘉丽说的那样,明天她一定会把他追回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让我们也暂且这样祝愿着吧。

小学时老师让写读后感,永远觉得什么都写不出来,现在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这次居然写了这么多,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也是吓了自己一大跳。如果是真正觉得好的东西,感想总是很多的,也许只是自己意识不到。

最后推荐一下这两本书,喜欢侦探小说的,再推荐一本《恶意》,它是东野圭吾与《白夜行》齐名的作品。如果说《白夜行》的主题是“为了爱粉身碎骨”,那么,《恶意》的主题就是“为了恨万劫不复”;两本都非常经典。除此之外,他的《容疑者X的献身》也是很值得一看的作品。

真情流露是对一个人的感情在不经意之间表现出的喜欢与爱慕、仰慕、爱护、感动之情。

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是共度时艰的互相鼓励扶持,

是美梦成真的欢喜,

是那下意识反应不过来的护在身后和泪流满面

摘要:《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不朽之作。她的成功在于对女主人公 斯嘉丽情感的 真实写照,塑造了一个独特人物形象。本文从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分析了 斯嘉丽 性格特征。战前的幼稚、任性的少女,战中的精明强悍、敢做敢为,同时又吝啬贪婪,战后的顽强奋斗。

小说《飘》原名GONE WITH THE WIND,意为随风而去,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193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中的主人公 斯嘉丽既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面对环境变化,更多表现出她的坚强、勇敢、拼搏、自强。 斯嘉丽生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本拥有美丽的容貌和智慧,因此她又拥有一般贵族**的缺点:骄傲、自大、虚荣、任性。 斯嘉丽是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我们把 斯嘉丽的生活经历和复杂性格形成大致分为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阶段。

一、战前优越的生活造就 斯嘉丽骄傲、自大、虚荣、任性

作为一个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女儿 斯嘉丽,她身上有一种温和的、过分讲究教养的海滨贵族血统和精明而凡俗的爱尔兰贫民血统相混合的不和谐气质。她既沿袭了父亲豪爽、粗犷、不拘小节和脾气暴躁的性格,又从小受到母亲良好的道德观念的熏陶,她既想做个像母亲那样有着大家闺秀风范的淑女,骨子里又有背叛种种道德规范的意识。这使得她爱慕虚荣、单纯而又实际,却不乏狡黠,不擅长缜密地思考问题。这一 性格特征在战前表现得比较突出。战前,她作为拥有众多黑人奴隶的塔拉农场主的女儿,拥有着财富和地位,生活安逸、富有魅力的外貌赋予她很强的虚荣心,不喜欢读书。对于艾希礼及媚兰所谈及的音乐、诗歌、书本知识一概不感兴趣,她只热衷于舞会、引人注目的漂亮衣服,迷恋骑马及穿梭于众多男子之间,成为各种聚会的中心,时时关注如何引人注意,如何出风头本。“人家谈话要是不拿她当作主要的话题,她就不耐烦得很”。此时 斯嘉丽是一个如此单纯的小女孩,她的虚荣心与简单的个性使她相信以她的魅力和手段能够掌握世界上的一切,尤其是男人。在这里,一个坦白、单纯而极具虚荣心,时常无知,却并不以为然的女性形象应运而生。她“决不能容忍人家爱别的女孩子而不爱她”,当汤家兄弟告诉她卫希礼马上要跟媚兰结婚时,她在心里说:“啊,这不是真实的,是他哥儿俩弄错了,希礼是不能爱她的。像媚兰那样一个小耗子一般的小个儿是没有人会爱上她的。”她竟天真地相信卫希礼其实是喜欢她的,甚至跑去要求阿希礼同她私奔。看得出,由于天生的丽质, 斯嘉丽这时已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而正是这种优越感和她的自信自负使她的爱情成为必然的悲剧。在遭到阿希礼的拒绝后,为了报复希礼,她居然赌气地答应跟自己一点也不爱的查尔斯结婚,而且说越快越好。这就足见 斯嘉丽**的幼稚和任性。但即使是结婚,也是为了气阿希礼。本在她内心深处,他从未放弃阿希礼,从未放弃自己的初恋,永不放弃!这就是一贯娇生惯养过着优雅生活却高傲自负固执虚荣的 斯嘉丽。她的这一举动反映出了她的不曾涉世、任性和天真幼稚,她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小女孩,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水果糖或玩具而哭闹不休。越是得不到越是想要得到!也就哭闹得越凶。而这颗水果糖或者说这尊玩具就是她的初恋———阿希礼!

二、战中过多的磨难迫使 斯嘉丽坚强、勇敢、拼搏、自强

在战争中的经历,同时也是这个女主角的转变过程。在这段时期 斯嘉丽从一个随心所欲、贪图享乐的**变成了一个精明强悍、敢做敢为,同时又吝啬贪婪、斤斤计较的当家人。她身上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惊人毅力。她在前一个阶段的自私、任性到这个时候已被她对命运的顽强抗争精神掩盖得不那么明显了。

由于战争的爆发,不久 斯嘉丽旋即成了寡妇,因为她的丈夫病死沙场。对于丈夫的死,她没有多少痛苦,因为她不爱查尔斯,但她不得不面对这场战争。 斯嘉丽一方面由于受阿希礼的委托要照顾即将生产的媚兰;另一方面又受到母亲病危的精神折磨。她如普通人一样也想抛弃媚兰回到母亲身边,但她没有这样做。即使自己对接生的事一窍不通又没有大夫时,听到媚兰痛苦的呻吟声,她感到仿佛有个牛轭沉重地落在她的头颈上,仿佛上面加了重负,这重负使她每跨一步就觉得十分吃力。在那个时代,一般的年轻妇女们可能早已晕倒在地上, 斯嘉丽却坚强挺了下来。这种骨子里的坚强让她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斯嘉丽拖着刚生过孩子的奄奄一息的媚兰和已被炮火及北军吓坏的孩子逃离亚特兰大。途中她们遇到一头她们很怕的老母牛,可是她一下子就把自己本来的角色本转换过来,以前她是“连袜子也懒得捡”的庄园千金,可现在她们需要这头可怕的老母牛,媚兰的孩子需要喝奶,而且她们要吃。她怕牛,但最终她还是用自己唯一的一条完整的裙子撕成布条,一条条连结起来,直累得起泡的手指流出血来,颤抖不已才制服了这头牛。

斯嘉丽一心想要回塔拉,因为母亲爱伦正在病危中。更重要的是她从小崇拜母亲,一有困难就寻求母亲的保护伞,当时她认为一回到家就可以卸下自己肩头的担子,天塌下来自有父亲母亲去顶,只要一回家她又可以无忧无虑地过回从前的生活了。殊不知,正当斯佳丽为塔拉没有被无情的战火摧毁感到庆幸时,一场更大的灾难正等着她。母亲已在前一天去世,父亲因母亲的辞世悲伤过度,神志不清。家里十来张嘴要吃饭,而塔拉种植园留给她的几乎一无所有了。面对这一切, 斯嘉丽也感到痛心,甚至是绝望,但她并非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时的她想起了她勇敢拓业的祖先本们,她需要的不是难过,难过解决不了问题。她需要的是把家支撑下去,她要像先辈们一样坚强地接受现实的挑战。她抛弃了贵族**的矜贵与骄傲,整日像一个黑奴一样劳作。饿过、痛过,受过屈辱和伤害,可 斯嘉丽还是坚持下来了。她指挥起一家人开始各得其所地工作,自己也事必亲躬,带头到田里去采熟了的棉花,在北方佬来临前带领大家将食品和牲口藏好。当一个北方佬骑兵威胁到她们的生活时,为了保护母亲的东西和辛苦得来的食物, 斯嘉丽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居然冷静地开枪杀了人。

斯嘉丽是勇敢的。可以想象在这时候的她,任何对她构成威胁的人或物,她都会冷静地将其消灭。她原本善良,连家禽都不曾伤害过,她本来可是连打猎时都不爱靠近被追杀的动物,连牲畜被宰杀时的哀号或罗网中野兔的尖叫声不忍听的姑娘。艰辛的生活已经让她完全明白了现实的残酷,也给予了她生活的勇气与魄力。谁又能够想象得到像公主一样的 斯嘉丽竟能在困境中勇敢坚强面对现实。同时,这个阶段的 斯嘉丽因为饱受了饥饿、贫穷的煎熬,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完全失去了以前对生活的幻想和憧憬,变

得更加实际,充分认识到土地和金钱的无与伦比的作用。她丧失了道德和廉耻,变得虚伪、贪婪。当她处于无钱无权交不起税款的困境时。她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顽强地站本起来做孤注一掷的挣扎,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良心。她想到了白瑞德的钱,“我要跟他结婚”,她冷冰冰地想道,“那么我就不用再担心钱的事了。”于是她用母亲的窗帘改做成衣服,精心打扮一番,第二次到了饿狼陀

三、战后残酷的现实促使 斯嘉丽贪婪、倔强、自私、卑鄙

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后, 斯嘉丽对生活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对现实的态度也更理智了。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理智地面对这个新兴的功利主义世界,才能保全她自己、她的家人和她的塔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金钱对她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为了能赚取更多的钱,她毫不顾忌那种以为女人应该是无知、无识、不能有自己意见的上流社会的传统观念,自作主张买下锯木厂并抛头露面亲自经营。刚开始,别的生意人都嘲笑她,女流之辈哪会做生意呢。因此嘲笑中还带点和善的轻视。 斯嘉丽没有在风言风语中退缩或让步,她有自己的原则,她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种倔强是生活压迫下的产物,更是 斯嘉丽内心坚强对生活的反抗,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利益,本她又一次不顾众人的非议,排除种种阻碍,雇犯人到工厂来做工。她的这一系列行为已颇有一些离经叛道的意味,她自己坦然地走着这条路,而并非仅仅由于生活所需的不得已而为之,这表明她从思想到行动都已向着自己阶级的对立面迈进了一步。她以非凡的勇气面对来自保守势力的种种侮辱、胁迫和打击,以她特有的机敏和果断,以一个接一个骇世惊俗的行动,不断地去顺应自己的时代和社会。她做生意使用的残酷手段令人骇异,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来的商人大做生意。她可以为了赚钱,丢开妇女足不出户的规矩,抛头露面地经营木材厂。为了更多的利益,采用“上等人”所瞧不起的“卑鄙”方法。还可以和一个被所有人责骂为无耻、下流的人结婚……但是 斯嘉丽已经根本不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了,她想的只是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不再贫穷挨饿。这些举动在当时来说都是疯狂的,就连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感到震惊, 斯嘉丽坚信这种冒险是值得的,而她一旦决定了的事就会全力以赴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生活就是生活,不能逃避,更不能后退,要想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积极面对生活,想尽办法战胜困难。然而就是这个幸运儿,在爱情上却是一个极不幸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演了一曲彻头彻尾的爱情悲剧。 斯嘉丽在生活上是个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者,而在爱情上她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浪漫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她爱阿希礼,爱得发了疯,几乎所有的追求、挣本扎、奋斗都是为了他。但那是她想象中的阿希礼,现实中的阿希礼是个脆弱、畏缩、虚伪的懦夫,他根本就适应不了战后的新时代。这一点 斯嘉丽与他是完全对立的他们根本就不属于同一类人。直到媚兰死后, 斯嘉丽才发现自己上了当,这时的她想到了白瑞德。只有这个人可以给她所需要的两样东西———爱和金钱。然而,此时的白瑞德也抛弃了她。最后 斯嘉丽被所有的人抛弃了,从物质到精神都被彻底地打垮了,她成了复辟逆流的牺牲品,不论在爱情上还是在事业上,她都成了一个悲剧人物,她创造了生活而最后又被无情的现实生活所抛弃。

《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斯嘉丽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但其坚强面对生活的性格永远激励人心尽管她的一些做法显得有些偏激,但她面对本现实,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思想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浑身散发出来的张扬不羁,她的自信、主动,为了家庭一次又一次地牺牲自己与生活不断抗争,勇敢而直接地面对现实的精神和勇气正是小说历久而魅力不衰的原因所在。生活对每个时代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活着需要勇气,谁在困难面前低头谁就是生活的弱者。只有不畏困难,勇敢地面对现实才能积极地解决问题,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Margaret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M〕World B-ook Publish-ing,2001

[2]谢景芝《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2005,(2)。

[3](美)玛格丽特•米切尔《乱世佳人》(全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4]喻继红、李艳荣《水火交融的“乱世佳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我认为斯嘉丽年少的时候爱卫希礼,以为自己一辈子只爱他一个,后来的多次婚姻也只是利益而没有爱,可是瑞特改变了这一切,他比谁都了解斯嘉丽,她是一个刚强的、坚韧的、虚荣的、贪婪的、残忍的、自私的女人,却也有着最善良美好的一面,他把它当成孩子一样宠爱。

甚至容忍着她爱另一个人,等待着她幡然悔悟的一天,后来他们的女儿因为意外死去,他们之间也出现了裂痕,瑞特有他的骄傲与固执,他爱得太疲倦了,已不能再继续,后来他离开了斯嘉丽。也直到他离开,她才明白自己用尽青春去爱的卫希礼不过是将自己得不到的奉为珍宝,是一场虚梦。

白瑞德把在她身上倾注了很多的爱,随着小女儿的死亡,白瑞德最后的希望也落空了,他认为斯嘉丽是铁石心肠,一点也不爱他,所以离开了斯嘉丽。但他不知道的是,那时候斯嘉丽已经慢慢的爱上了他。。。可以说结局很遗憾!

她才发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瑞特,她要去找回他。当斯嘉丽赶回家里告诉白瑞德,她是真正爱他的时候,白瑞德已不再相信她。他决心离开斯嘉丽,返回老家去寻找美好的事物,被遗弃的斯嘉丽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看《乱世佳人》的第一遍起,就爱上了这个敢爱敢恨又坚强到骨髓里的女子。影片开头是一众男人围绕在斯嘉丽周围,对她的指示言听计从,这个女人,男人们为她倾倒,女人们嫉妒她,对于思嘉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她在乎的好像只有她自己,大概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说出“ 战争!战争!战争!战争的话题破坏了每一场春天的聚会,我闷得都想大叫! ”这种话。

      蜜罐里长大的小女孩儿总是以为蜜罐外是更大的蜜罐,斯嘉丽一直坚信她的好哥哥卫希礼总有一天会骑着白马来迎娶自己。无奈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的故事实在太多。傲娇如她,斯嘉丽实在不相信这种“ 我的挚爱今天订婚,新娘却不是我 ”的烂狗血剧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正当她满怀信心地对卫希礼说“我爱你”的时候,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答:“ 我怎么能不爱你,你有我所欠缺对生命的热情,但那种爱不足以造就一桩成功的婚姻,因为我们两个人完全不同。 ”是啊,斯嘉丽总是与众不同,她热情洋溢敢爱敢恨,是一匹无法被驯服的野马,卫希礼自知心中没有草原,所以选择了温顺如小绵羊的媚兰,任斯嘉丽这匹马驰骋天涯。卫希礼的选择是正确的,既然给不了她想要的,就狠心斩断她的希望。

    任性的女孩总是可恨又可爱 。或许因为赌气嫁给查尔斯的决定并不正确,但最终结果是她想要的不是吗?

      战场最是无情,查尔斯不幸将性命丢在战场。舞会上,瑞德一掷千金请佳人共舞,并不是让正在服丧期间的斯嘉丽难堪,相反,正是瑞德透过贵族绅士所谓的纲常理教看到了斯嘉丽内心的傲娇和渴望……

      她虚荣傲娇又任性,但骨子里仍然摆脱不了小女孩的天真烂漫,也许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活在当下是最贴切的形容。

    1861年的美国,一国两制,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必然敌不过经历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像瑞德所说“ 过去为生存而提出的目标已消失在我们眼前。 ”在战争的面前,生命是何其渺小,是沙漠中的一粒石子,不是随波逐流就是粉身碎骨。斯嘉丽看着眼前血肉模糊的伤员,懊恼又无奈,她受够了死亡与腐烂的味道,这样的气息让她恶心,任性如她,怎么能不想逃离。

      **拼不过洋枪,毫无悬念地像鸡蛋碰不破石头一样。乔治亚州不出意料地沦陷了。 没有武装的市民只有逃窜,残余的军队仍然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注定失败的战争不需要负隅顽抗,就算将死之人出现了回光返照,也摆脱不了离开的命运。此时的亚特兰大已经风雨飘摇……

      所有的女孩儿都曾经梦想过白马王子,有时候,王子骑的不一定是皇室御用的白马,也可能是驾的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偷来的马车。风雨交加的夜晚,斯嘉丽迎来了带她离开的“王子”。

      出门在外的人心中最温柔的地方一定是家乡。斯嘉丽心里的塔拉庄园没有战争,没有流离,也没有炮火连天的街道和遍地伤员的医院。有的只是父亲的宠爱母亲的温柔和生养她的肥沃土地。命运无情第一,又怎么会抛下圆满的结局,在我们想象着怎样笑迎新生活的时候,它便冷不防地浇下一盆冷水,冰冷的让人缓不过神。而这盆冷水准确无误地浇在了斯嘉丽头上。回家,等待她的是破败的庄园和母亲冰冷的尸体。

        撕心裂肺地哭过后就长大了。她爱她的土地,只有土地可以让她不再挨饿受冻,也只有土地不会背叛。长大成人的斯嘉丽把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土地上。还是那个乖张任性的她,现在的她拥有更多的是坚毅和果敢。她独自杀死不怀好意的入侵者,她又一次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全力经营木材厂,她一人驾车出行……没有别人,她一样活的精彩,也一样可以养活一家人。

      总觉得没有爱情的故事不那么入味,白瑞德的爱配得起这个勇敢的女人。她总是和自己不爱的人结婚,是时候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人总是不满足现状,也许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即便知道自己已嫁做人妇,即便知道卫希礼这辈子都不可能以恋人之心待她,即便知道……那么,能保留他的照片也是好的,思嘉太贪心了。就连观众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把一整颗心都放在斯嘉丽身上的瑞德怎么可能没有察觉。

      还好,女儿邦妮承载了瑞德全部的爱,他好像不知道累似的没日没夜的陪着邦妮,恨不得把世间最好的东西都给她,陪她玩耍,教她骑马。

    最开怀的时候总是容易和意外不期而遇,悲剧和死亡挂钩一定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失去邦妮的瑞德像丢了魂魄,整日整日的把自己关在女儿的小房间里。他怪命运,怪思嘉,更怪自己,怪自己没能更加小心翼翼,怪自己在女儿最危险的时候无能为力。已成定局的事情没有一丝挽回的余地,从房间走出来的瑞德还是没有原谅自己,早出晚归,借酒浇愁,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斯嘉丽的成长永远都伴随着别离。人到中年的斯嘉丽终于发现自己寻找的爱人一直陪在身边,以前的她从来都是欣然接受瑞德的爱和付出却没想过自己爱的始终都是丈夫白瑞德,卫希礼,不过是小女生爱而不得的执念而已。

      在爱情里,谁都想要自己的付出得到回应,除了父母,没有人会一味不求回报的对你好。 上天眷顾,斯嘉丽又怀孕了。正当她穿上漂亮的礼服画好精致的妆容满怀希望的跑下楼准备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爱人时,火急火燎的瑞德却要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他受够了,受够了在爱情里一味地付出却没有回报,也受够了那个和自己同床而眠有血有肉却没有心的女人,他想,离开,离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混乱中,斯嘉丽还没来得及将这份喜悦分享给瑞德,便滚下楼梯,瑞德回头看了一眼,踏出了大门。

      既然两个人都眼含泪水,为什么要错过? (哎呀心好累,四个多小时的**,到这里居然还这么悲催既然我们斯嘉丽这么坚强这么美丽,怎么不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呢?要知结局如何,哈~我就不剧透了。)

   

    写在最后:《飘》伟大就伟大在这里,它把不确定和人性的复杂最大化,让两个躁动的灵魂相遇、碰撞、吸引、纠缠、决裂。欢喜冤家式的初相识,战火纷争里共驾马车的刺激浪漫,都满足了标准剧情的套路,所以接下来应该男女主相爱了。可惜的是我们的斯嘉丽还是忘不了她的卫希礼,所以白瑞德在一种近乎绝望的单恋中放弃了,这也不难解释成熟如白瑞德,即便早早知道斯嘉丽忘不了卫希礼依然愿意去追求最终却在巨大吃醋失意中选择决裂的举动。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白瑞德看不出来斯嘉丽其实是爱他的呢。现在想想,爱偶尔是排他的,不理性的,它有时会攻城略地,超越你原本设想的领地。

 

     

        谨以此文纪念玛格丽特米切尔夫人,她这一生只创作了一部作品,却让全世界着迷。《乱世佳人》看了十几遍,陪我走过心中有雾霾的日子。文笔稍烂,字字真情,多多担待。

       

       

《飘》这部小说,是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创作背景,讲述了四个人的感情纠葛的故事。这部小说中,数人物最丰富的无疑是斯佳丽,她美丽热情,浪漫高傲,敢爱敢恨,但同时追求虚荣和自负,她是整篇小说里面性格最鲜辣的最有个性的,但是同时这也造就她一生的曲折与不幸。

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虽然阿希礼在爱情上是喜欢斯佳丽,但是精神上和思想上他确实是爱上玫兰妮的,因为只有玫兰妮在精神思想上和他是一致的,他们两人之间能够进行精神交流,思想上可以相互理解和体谅,而理解和体谅这些东西在夫妻关系中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是使两人可以长久厮守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就是斯佳丽没有的和不能给予阿希礼的。

说实话,假如当初阿希礼同意了斯佳丽的追求和她在一起,事实上他们也不能走远,因为斯佳丽会慢慢地厌倦阿希礼,而阿希礼根本就无法驾驭斯佳丽,他们两人在思想上根本就无法交流,他们的观念不一样,冲突也大,矛盾也多,所以硬凑在一起也不会有幸福,而满足的只有斯佳丽一时的虚荣和自我的肯定。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lwQn1XTK_5iSak3-lhV6gpwd=2wdu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南方农场塔拉庄园的千金斯嘉丽(费雯·丽 Vivien Leigh 饰)爱上了另一个农场主的儿子艾希礼(莱斯利·霍华德 Leslie Howard 饰),遭到了拒绝,为了报复,她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艾希礼妻子梅兰妮(奥利维娅·德哈维兰 Olivia de Havilland 饰)的弟弟查尔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109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