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一的主要功绩

刘定一的主要功绩,第1张

刘定一,字牧夫,外号“硕虎”,1909年10月出生于崇阳县青山镇磨刀村塘边刘家。这是一个交通闭塞,缺水少粮,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定一的父亲刘寅保读过3年书,是个走过外乡的青年汉子,他认为要改变家境一穷二白的状况,必须选择一个好的宅基,送子读书,培育好人才。于是他选择了一个坐北朝南,背靠扁担山,门向纱帽山,右有李家塘,左有方家塘的地方,做了一连四间的土坯房。三年后,定一出生。年方6岁,其父便牵头集资办起了村庄第一所私塾,在十几名学生中,定一敏而好学、读书进步快、人也长得块头大,他性格坚强,关心同学,成了孩子中的头领。
刘定一8岁时,便懂得“爱”和“恨”,上屋有个叫吴麻子的,家境较富裕,租田给穷人,每斗田收租谷200斤,天旱年岁,谷没收成,逼得佃户外出逃荒讨饭,有的自绝身亡。刘定一对他恨之入骨,就用稻草扎了个“吴麻子”,下课后,招集同学用石块竞砸。当遇到乞丐到他家讨饭时,宁可自己少吃,也要慷慨赠与。
刘定一十岁时,就读完了《国文》、《幼学》、《论说精华》、《左传》、《周易》、《韩昌黎文集》、《古文观止》,并自学了《岳飞传》、《水浒》、《三国演义》、《朱元璋传》等。他一方面在校勤攻经史,一方面寻师访友练武,从不间断。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天下宽广,非一人之所能治,宇宙浩大,非一人之所能理,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乱而治,衰而兴,皆人之所为也”。刘定一不但会写文章,也会对对子,一次,老师出了一个上联“读万卷书志立四宇”,要全班学生对出下联。瞬间,刘定一对曰:“攻千重关胸怀五洲”,老师点首赞许。 刘寅保一心望儿子多读点书,将来当一名老师。14岁那年,定一因家穷,其父令其回家自学。
刘定一在家呆了2年,其间总是闷闷不乐。一天,他结识了一个卖印花布的商人,刘定一在偕同布商游村串户卖布的闲谈中,对方给他灌输革命道理和人生理想,双方话说投机,并渐渐得知卖布人是***的地下组织人员(后知为邓勋元所派遣)。过了几天,那个人又挑了一担印花布来邀刘定一同行。临走前,刘定一同父母商量。他母亲急忙拒绝儿子的要求。其父听后大怒,出门将那人轰走,并将儿子锁在房内。
刘定一十分恼火父母亲,半夜趁父母酣睡时,捡了几件换洗衣服,带了几本书家出走。早听说过江西那边有***,有红军,于是他朝江西方向晓行夜宿,上佛岭、经东堡、高枧,来到江西修水县,住到一个寺庙里,为了生存,他在那里帮和尚抄写经书,以得到饭吃。
秋去冬来,他在庙里一住月余,甚觉乏味。一天,听一香客说有个叫“梯垄”的村庄一户姓许的人家,膝下无儿女,要带一个儿子,养老送终。他找到许姓人家,答应给他做儿子。
他发现梯垄有70多户人家,没有学校,便同许家族长商量,办起了梯垄小学,由他任教。一天,其间,得悉湖南平江招兵。1935年正月的一个晚上,刘定一不辞而别来到平江县三眼桥,经人介绍,在三眼桥小学教书。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刘义愤填膺,决定投笔从戎。在国民党六十军十五师三团任文书,继升连长,后转入八十二师,任师部军械员,刘对所担负的工作尽职尽责,常得到上级嘉奖。 1938年7月,刘定一入黄埔军校受训三个月。学习回来后,提升八十二师三营营长,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在孙家坡阻击战中歼敌200多人。1938年秋武汉沦陷,八十二师溃退通山,刘捶胸跺脚,恨国军派系林立,各怀心事,不能协同作战,恨自己官小,不能施展克敌制胜的军事才能,他萌发了“独树一帜”的想法。1938年11月,溃退的国民党军经过崇阳,刘定一在县城恰巧遇到表兄程文南,表兄详告家里情况,得知父病,定一决定请假回家看望双亲大人。
当晚刘回到家乡,亲朋好友纷纷赶来看望,定一置酒款待,席间,有人提议,要定一带领他们抗击日本鬼子,且急需枪支弹药。此时的刘营长正是押运武器的长官,经过一番考虑后,刘命令当地保长刘福道,荆竹保长陈伯章,各派100人去白霓桥挑运武器。要全体脚夫在天明前将武器运到纱帽山上,指使专人看管,不得有误。
翌日,刘回原部队驻地,大部队已走,只剩下军需营的12人和4车武器,刘对大家说:“国军溃退,日本军来势凶猛,这些武器难运,暂把它丢在崇阳。我刘定一,要在崇阳阻击日寇,留下的,站过来,跟我走,不愿留的,快速去追赶大部队”。副营长李毛玉、陈有信(他们3人原在部队结拜成义兄弟),关四明(刘的马夫兼警卫)等8人纷纷走过来,其余4人当即被击毙。
刘回到磨刀,仅筹措了半个月时间,报名参军的达800多人,11月15日,在纱帽山树起“崇阳县抗日游击总队”的旗帜,下设三个大队,一大队队长李毛玉,二大队队长冯占魁,三大队队长赵白詹。另设一个“传令班”,一个“给养班”,一个“特务班”,由总队直管。起义部队在刘亲自指导下进行了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制订了严格的军事纪律。每人均发放军服、枪支,并给全体战士宣讲日本军烧、杀、掳、抢的暴行,激发战士要用生命保卫家园。发表告同胞书,使人人知道,刘定一部队是一支扎根人民群众之中抗日爱国的队伍,从而深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游击总队的成立象一声惊雷震动了崇阳大地。 1938年10月,崇阳沦陷,各类地方武装蜂起,互相吞并。刘定一被县政府委任为鄂南抗日游击师二大队大队长,收编各部,整饬军纪,处死纵兵殃民的雷承鸣、王其崇。
刘定一军纪严明,有人状告其侄儿刘国平(时任指导员)偷窃别人银元,刘派人查清,原来是艾家洲的吴二仁到磨刀老庚王应南家躲日本兵,吴将100块银元交给王应南藏在地窖里,其侄儿从王的口中得知此信息后,即将银元偷走。刘将侄儿国平斩首示众。
1939年,定一兵驻东流程家,师部派李六英来查看刘抗日情况。晚上,李六英打牌被刘查夜发现,罚坐禁闭三天,方放他回师部。
刘定一姐姐刘细员,未和原夫离婚,便和当地人吴越中姘居,刘知悉后,令特务班处决其姐及吴越中,其姐被处决后,刘即流出了眼泪。
1939年冬,军队粮食不足,刘派人找保长吴完仙(与刘是舅表关系),叫他速送200担谷到东流程家作军粮,吴完仙不但不送,还串联煽动其他保长也不送,刘得此情况后,亲带特务班到吴完仙家下令扣押吴完仙,督他送粮1 000担,令亲信程育南看守。
程育南看守了20天,督吴完仙送了800担粮后,请求换个人看守,刘叫吴云泉看守。吴去后不到一天,将吴完仙放走,刘知道后大怒,令人将吴绑缚起来,请刘定一的父亲刘寅保看守吴,刘寅保接受任务后,随即将吴云泉放走,刘定一正在喝酒,手下人向他报告后即下手令处决刘寅保。特务班见处决的是他父亲,暗中派人送信,让其父逃走。回去交差说已经完成了任务。刘听后,大哭不止,即准备回家安葬父亲,特务班长见状以实相告,刘忙说没处决也好。刘定一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的事迹传开后,人们无不对刘定一十分敬畏又十分畏惧。
刘治军亦严,他的下属吴指导员驻守石井陈家与赵龙祥之妻刘美云通奸,发展到公开同居,刘知情后,将吴指导员斩首。
刘对逃兵也是严加处理,他先后处死万子兵、程正南等8名逃兵。有一个叫刘东兵的军人逃走后躲到外地学做木匠,已一年多,一次饭局邂逅,刘令副官将其枪决。
刘定一治军有方,深得民心,军威大震,威慑四方。对日作战节节胜利,在马鞍山之战、思义之战、青山铺及三岔口之战共歼敌数千人。1939年7月,刘定一部受编为“湘鄂赣挺进军第九支队”,时任县长宋英华兼支队长,刘任副支队长兼前敌指挥官,其时枪决了破坏抗日的中共叛徒吴港济,国民党军统特务程定和、张宝山、陈富民等人。8月率队袭杀歇马山日伪维持会长孙源安、伪保长熊晚香、日伪密探庞五原。8至10月间,三度击败日伪千余人的进攻,刘升任支队长,兼任崇阳县代县长。
1940年4月,敌伪军2000多人,以飞机大炮作掩护,进攻崇阳县抗日根据地,刘定一率队力守马鞍山,并分兵到东堡奇袭敌后援,使敌军仓皇撤退,刘乘胜追击,夺获各种武器30多件。6月,新县长包光焰到职,刘专任支队长。12月,日军千余人来犯,刘与之激战5昼夜,击毙日军指挥官石山田川等70余人,敌军狼狈逃回。翌日敌军调集2500人强攻,刘依据熟悉的地域、地形、地势,避其强锋、兵分三路猛攻两翼,一支抄山地近路绕其后,断其退路而袭之。敌不敢深入,狼狈溃逃,是役毙敌60余人,缴获掷弹筒及轻重武器40余件,12月23日受第九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主任薛岳传令嘉奖。后自1941年春起,刘先后袭取毛家畈、金沙桥敌军据点,共歼敌伪川烟一郎、永吉等官兵100余人,缴获轻重武器几十件,弹药数十箱,令敌伪军闻风丧胆,龟缩碉堡不敢轻举妄动。 面对县境大沦陷,青年失学,1940年2月23日,刘在金塘主持召开各界代表及地方绅士联席会议,倡议创办崇阳中学。刘向上级亲自手书报告恳祈批准创办崇阳县立初级中学。
上级批准后,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师资的情况下,也难以动摇刘创办中学的决心。没经费,他带头将自己代县长的每月薪饷1000元捐献出来(直至离任前)。又从九支队给养项下一次拨出1000块银元、100担军米,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富户为建立崇阳中学仗义疏财,捐献资金。没校具,刘下令在第三区各联保征集木料调木工,南远乡群众积极献工、献料;没教师,刘以代县长兼校长身份,下聘书,派筹委会成员登门拜访名师,几日内,汪瀚、刘人瑞、刘第青、陈文锦、苏子恒、郑梅舫等名师,按时抵达羊眼滩。3月10日,出示招生广告,仅3天,报到人数过60多人。崇阳中学终于按预定日期正式开学上课,原国民党县政府编写的《抗日史》载:“……。自成立至开学为期不及一月,有沦陷区创办学校,未有如此之易且速者,则以刘支队长威令素行,一闻号召无不踊跃奔赴,而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又能予以充分及强有力之援助,不受任何牵制,故事易举也。”
刘定一创办的崇阳中学自建校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崇阳一中55周年校庆之际,人们深深怀念崇阳中学第一任校长刘定一。
1939年,适逢天大旱,没有水源的大泉、磨刀、石井等村颗粒无收,农民无法生活。刘定一看到华陂畈的富户李义先、甘一义、骆汉文等每户年收租谷上千担,将粮囤积居奇,待来年青黄不接之际,高价卖出。6月1日,刘通知颗粒无收的农户,挑箩筐前往华陂、雷骆等富户家按平价买谷,有钱的付钱,无钱的打借条。
磨刀、大泉是个七年八旱、干死蛤蟆、饿死老鼠的地方,刘定一决定兴修水利。1938年10月,特务班通知磨刀、大泉、石井3村的保甲长及富户到磨刀冲梨树窝集会,宣布兴修水利。决定在磨刀冲两山之间筑10米高的拦水坝,灌溉磨刀村的大部分水田。定一出资1000块银元,每个富户捐资200块银元,磨刀村投放全部劳力,方圆10亩田必须挖一口1丈深、10丈见方的池塘,亦应于今冬明春完成,若有违者必处死罪,定一每半个月回乡巡查一次,另抽专人督办。 刘定一在抗战岁月中为稳定社会秩序,抗日杀敌,兴办家乡水利,创办崇阳中学作出了贡献。还曾帮助中共崇阳县委组建抗日武装。1941年5月,中共崇阳县委书记王佛炳被杀害,刘不胜悲愤,亲书挽联: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报国不同同保国;唯我知君,唯君知我,斯人不哭哭何人。七月,刘定一奉命前往湖南九战区集训团学习,有怀私嫌者,趁机罗列罪名向长官诬告定一“酗酒杀人,草菅人命”,刘被扣押查办,九支队支队长由熊铭缨接替,刘被关押期间,适逢国民党二十军副军长夏炯到长官部述职,夏对刘抗击日寇的赫赫战绩极为赞赏,积极向长官部进言,力白刘冤,刘方获释,离开崇阳,于1945年病卒汉阳,时年仅36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22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