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哪一位作曲家在巴赫c大调钢琴前奏曲的基础上加上了新的旋律,重命名是什么欣赏该音乐谈自己感受

浪漫主义哪一位作曲家在巴赫c大调钢琴前奏曲的基础上加上了新的旋律,重命名是什么欣赏该音乐谈自己感受,第1张

这是法国作曲家古诺(1818-1893年)独具匠心,将 巴赫十二平均律第一集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作为伴奏 、在其分解和弦之上另外创作出一个圣咏式歌唱性的优美旋律, 成为一首保持原有音乐风格的著名乐曲——《圣母颂》(又名《沉思曲》)。这首改编曲深受世人喜爱, 还被改成了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小号独奏曲。 聆听此曲旋律悠扬婉转,情绪凝重,充满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 音乐具有直达人们内心深处的力 量。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值得你永久收藏!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著名音乐家,由于他的创作和演奏活动,为后来欧洲启蒙时期的音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他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又因为他笃信宗教,是个虔诚的路德教徒,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所以,他还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

巴赫出生在一个欧洲著名的音乐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优秀的乐手和极具天赋的作曲家,他有着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然而,巴赫是不幸的,在他童年时,父母双亡,是哥哥把他抚养成人,并指导了他的音乐学习。

巴赫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充当宫廷和教堂的乐师以及乐队指挥,一直忍受着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压迫和剥削,他经常因为违背教会严苛的戒律而受到惩罚和责难。巴赫一辈子都没能摆脱厄运的困扰,他的创作环境十分压抑,工作待遇也很恶劣。晚年境遇更是悲惨,他双目失明,在痛苦中去世了。

巴赫生活的欧洲十八世纪中前期,宗教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因此巴赫的创作中,宗教题材的作品比重很大。但是巴赫受到当时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在处理宗教题材时并不刻意宣扬宗教的神秘和庄严,而是将音乐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融入了许多世俗因素。他的音乐经常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并以此来反映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民主自由信念,歌颂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面貌。

就像历史上许多天才艺术家一样,巴赫生前并不被人重视,他的作品也很少出版。巴赫去世后,他和他的音乐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正如梵高的画被用来铺鸡窝一样,巴赫的作品也成了废纸,被拿来包各种杂物。直到五十多年后的一天,门德尔松到肉铺去买肉,发现包肉的纸居然是一张乐谱,出于一个音乐家的本能,他仔细地看了这张乐谱,结果惊喜地发现,这张乐谱的创作水平极高,已经被湮没在历史中的一代音乐大师,由此重见天日。

当时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方兴未艾,巴赫的作品被再次发现后,因其世俗性和人民性,立即引起了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重视,尤其深受以门德尔松为代表的浪漫派音乐家们的推崇。

巴赫有过许多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是巴赫的代表作之一,可在我这个普通音乐爱好者看来,这是他最优美的作品,没有之一!

在音乐史上,经常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一部作品并不为人熟知,而这部作品中的某一段旋律,却因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被广为传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和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就是这种现象中的典范。

巴赫写过四部《管弦乐组曲》,以第三部《D大调第三组曲》流传最广。它由五首小曲组成,第二首小曲名叫《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就是在这首《咏叹调》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这首曲子原来是D大调,4/4拍子,二部曲式,速度缓慢,沉着平稳。虽然我们如今听来,显得这种曲调很古老,但在当时已经是经过创新的,与中世纪音乐有了很大不同。

这部作品的意境广阔深沉,令人遐想。既像一个思想者在沉思冥想,又像一个诗人在低声吟唱。

一般的二部曲式,第二段在速度、强度、情绪上会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首曲子不同,第二段仍保持了第一段舒缓的速度和沉思的意境。然而我们在倾听时,却能感觉到作者内心感情上的波动和起伏。这是作者采用了将曲调不断往上推动的手法所取得的效果,这样就使乐曲显得更加委婉动听了。

《D大调第三组曲》写成后的一百年里,一直无人问津。直到1838年,德国音乐大师门德尔松指挥演奏了这首作品后,它才为人所熟知。人们更被其中的第二段《咏叹调》,那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深深吸引。后来德国小提琴家海密把它改编成了小提琴曲,并将原来的D大调改成C大调,而且限定只能用G弦来演奏,因此这首曲子从此被叫做《G弦上的咏叹调》。由于在大提琴的G弦上演奏这支曲子的效果也很动人,大提琴演奏家们也把它当做了保留曲目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853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