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目光交会的一刹那,就如同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不少人或许认为,此情此景似乎只有在言情小说或**之中才可能发生。爱情,经过人类数十年透过显微镜加上白老鼠的分析研究与理性思考之后,便仿佛如阿姆斯壮登陆月球般,将它美丽浪漫的梦幻面纱一丝丝地抽离;而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一见钟情,似乎听来不可思议,也逐渐成为一个美丽遥远的神话。 不过,根据美国最近一项街头调查显示,相信一见钟情的人升高为百分之47,持相反意见的则占了将近百分之45,与十年前两者大约2:3的比率,明显改变了许多,或许正暗示浪漫爱情观又再次度卷土重来。
如果以科学的角度而言,爱情是两性体内荷尔蒙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晶:催产素Oxytocin会引发自然界一夫一妻制中的雌性寻找伴侣;而荷尔蒙之一的Vasopressin ,则刺激雄性的占有欲,并忠于自己所选取的另一半。
然而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一见钟情」发生的可能性发现,虽然有时候很难界定原因,然而除了上述的化学作用与两人互相性情相投的性吸引力之外,另一个要素则是深藏在潜意识中的爱情指标,也有人称之为“Love MAP”或磁场;它就像密码锁一般,只要暗码相符,爱的大门便能够应声而开。
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在不知不觉中释放出来的信息几乎吻合,一股强烈的占有欲便会立即触发;从对方的外表,声音,触觉甚至气味,到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够牵连内心深处的悖动。如果两人的关系持续而稳定地发展,在经过相当时间的相处和了解,心灵的无形契合与相存相依,难以分割的归属感将会比一般情侣更加快速滋长。
心理学家访问22对自认在「一见钟情」的情况下结婚的夫妻之后发现,他们的经验非常类似:在见到对方的刹那,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并且双方都觉得似乎找到了原本属於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女星妮柯基娜回忆第一次邂逅汤姆克鲁斯的时候便表示:「天啊,我好像己经认识他一辈子!」
而其中不少对夫妻原本在习惯、个性、观念、或宗教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是即使经过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两人之间一触即发的热情却仍然与初识的时候同样炽烈,而且经常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默契极佳。 然而,一见钟情可不见得是白头偕老的绝对保证,如果缺乏持续的沟通和彼此的了解,马前失蹄的可能性恐怕与一般爱侣不相上下;奥斯卡影后艾玛汤普逊和影坛才子肯尼布兰纳便是最有名的例子。 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一见钟情可遇不可求;不论如何,「天雷」与「地火」经过炽烈燃烧之後,还需要双方长时间的努力经营和交流维护,爱情才得以永远发光发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中情人”,一见钟情大多是你认为见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伴侣,另一半形象与你的期望高度吻合,于是就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另外,生物的进化性也使得人们快速爱上了那些帅哥美女。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崇拜的人,这个人可能是我们的亲人,也可能是某个偶像。当生活中出现一个人,即使你和他素未谋面,他却按动了你记忆的开关,让你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甚至产生强烈的爱慕之情。事实上,这就是对方的某一方面激起了你脑中的那份深沉的感情,他可能和你崇拜的人在性格、外貌上吻合或者是与你的亲人相似。人们不自觉把他当作心里那个期待已久的人,并深深地迷恋。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替身效应”,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双重性格是人与生俱来的。在人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到荷尔蒙和社会对男女不同要求的影响,人们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久而久之,人们就相信自己只有一种性格了。然而,人们长大之后,与另一性格相关的气质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集体潜意识是与生俱来而自己又意识不到的一种东西,但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体的行为。当一见钟情发生在人们身上时,很可能是被心中的另一个自己所吸引。
一见钟情的对象往往是帅哥美女,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这些人具有更加优越的基因。当一张新的面孔出现时,大脑在几秒之内就会进行快速的反应,释放出多巴胺使人们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一见钟情也是一种生物本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