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台湾阳明山温泉住宿怎么订?去桃园机场方便吗?

请问台湾阳明山温泉住宿怎么订?去桃园机场方便吗?,第1张

纱帽谷温泉音乐美食餐厅/台北市天母行义路402巷底纱帽路42号/02-28626199/大众池每人250元、汤屋每间500元起(限2人)

纱帽谷的大众池是这里泡汤的重点,男女汤的汤池达6池以上,每一池的面积都不小,泡起来没有被局限的感觉。汤池旁还有油压按摩的服务,让汤客们可以一口气呵护自己的身体。

汤池旁的咖啡座则是泡完汤休息的好地方,因为可以泡的池子够多、空气够通风,所以在这里泡大众池通常可以玩很久,泡个5分钟再起来喝水聊八卦再惬意也不过。

既然标榜「温泉音乐美食」餐厅,可见美食、音乐和温泉同等重要,一入夜,餐厅有驻场DJ放音乐、营造气氛。而餐厅面积大,提供多样菜肴,最推荐养生香菇锅,爽口热量低、汤头赞,店家也引以为傲

2川汤/台北市北投区行义路300巷10号/02-28747979/大众池或个人池每人200元

川汤的大众汤空间宽敞,尤其更衣空间很宽、梳妆台够长(附近一带许多温泉餐厅的梳妆台只能坐3个人),不会有一堆人在这里挤著照镜子的画面。大众池的情境营造的极好,女汤可以泡汤看老树,和自然融为一体。

店家极推荐每锅650元的「神农药膳锅」,该锅以药膳烹煮乌骨鸡,是补冬圣品。

3汤庐/台北市天母行义路402巷底(纱帽路40-6号)/02-28626633/泡汤每人200元

大众池面积不大,但由於走简洁风,所以不会有拥挤感。不过也因为太简约,在女汤更衣时,没有遮蔽的墙壁,凉风直接袭入毛细孔。

是最接近温泉露头的温泉餐厅,泉质好的没话说。且料理超美味,像「川红水煮肉」就是必点的超下饭!!

4樱岗温泉会馆/台北市天母行义路300巷3号/ 02-28718965/泡汤每人200元

服务人员态度冷淡,但是品质有口皆碑。女大众池在室内、靠玻璃的地方还有栏杆,没有景观可言,若能吸引那麼多死忠客,只能说温泉的泉质好。至於男汤则视野辽阔,意境远胜过女汤

美食-推荐「芦笋百合」味道很棒!!

5马槽花艺村/台北市阳明山竹子湖路251巷20号/02-28611771/泡汤每人150元

个人池没有特色,不过虽然不豪华,但一切都很天然,泡汤的时候阳明山的雾气还会袭来,很像在仙境。美食的话花艺村特别推荐山药鸡汤,质地细而松软的山药配著鲜嫩的土鸡,是冬季泡汤最暖的佳肴!!若觉得不够猛,还可以点烧酒鸡,熊熊烈火在客人眼前燃烧,这冬天里的一把火令你寒气全消。

2022年无锡元旦期间有一些景区是可以免费游玩的,小娄巷、无锡荡口古镇、清名桥景区等景区在元旦的时候有许多的游玩活动,并且这些景区还不需要门票,快来看看吧!

1、小娄巷

门票:免费

交通:地铁1号线、2号线至三阳广场站下,20B出口至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

光影大秀

时间:即日起-1月3日18:00-21:00

地点:金胜巷

此次金胜巷灯光改造在古建高墙巨幕下美轮美奂的全息灯光变换,加持另一侧禅意雅致的东方美学“金胜市集”,行走巷中,感受视觉冲击带来的奇妙沉浸式氛围小娄巷。

迎新纳福消费换礼

时间:2022年1月1-3日10:00-13:00、14:00-17:00、18:00-21:00

兑换地点:小娄巷游客服务中心(小娄巷酒馆对面)

12月17日-1月3日,小娄巷为游客准备了文创定制礼,活动期间,在小娄巷街区内消费,凭消费小票至指定兑换处即可兑换。(小票金额可叠加)

好礼一:古巷文创新春台历

好礼二:邂逅新生花艺摆件

好礼三:好事连连滋滋曲奇

2、无锡荡口古镇

交通:712路、721路、710路、708路

腰鼓表演

时间:1月1日-1月3日9:30、10:30

地点:孝义广场

青鱼文化节市集

时间:1月1日-1月3日09:30-15:30

地点:孝义广场

市集摊位:甘露青鱼特色产品/甘露牌甲鱼/秋香花大米系列产品/灵芝孢子粉产品/鹅湖玫瑰园农产品系列/无锡老字号花沿桥糕点/青鱼文化节文创展位/荡口古镇·暗香来/荡口古镇·真赏生活馆/荡口古镇·会通书局/荡口古镇·烘焙体验

Young工坊/飞鱼服古镇巡游

3、清名桥景区

门票:免费

交通:无锡地铁1号线至南禅寺站

今夜梁宵·南禅源集

活动地点:南禅寺寺前广场

活动时间:20211215-202216

今夜梁宵·双旦迎新嘉年华

活动地点:南禅寺寺前广场

活动时间:202213-202215

今夜梁宵·南禅迎春

活动地点:南禅寺寺前广场

活动时间:202218-2022128

古运河虎年迎新

活动地点:游船、歪歪楼、古窑、祝大椿

活动时间:20211231-2022215

南下塘&N1955园区元旦活动

活动地点:南下塘&N1955园区

活动时间:202211-202213

四月,懒先生到台北游学。我想着我们可能整个四月都要分开,便决定趁着小长假去陪读。然而,说是陪读,其实只想在他游学之前,能够凑个时间,两人可以在附近转转。

对我来说,台北熟悉得像家,只是莫名有些哀伤。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如同第一眼见到她时那样,坚定地认为在她的内里藏着一个隐性的人文根基。如果要追逐快节奏的摩登生活,那么台北显然不是一个对的选择。她的街道窄小古早,却充满了许多尚未被现代化进程而抹杀掉的风情。和当地人聊天,语速和腔调都会不知不觉被带过去。这些都是我喜欢的。

四月初的台北,气温已经飙到了30度。阳明山的海芋迎来了花季。

我最初听到海芋这个美好的名字,是在《第36个故事》。桂纶镁用一车的海芋支付了撞车的赔款,由此开始了物物交换。于是,就像某一次来台北,一定要去朵儿咖啡店那样,阳明山成了我这次的念想。

阳明山的海芋花季大约从3月底开始,我们到的真是时候。海芋喜欢生长在潮湿阴凉又多水之地,分旱海芋和湿海芋。阳明山的竹子湖常年阴雨多雾,是海芋生长的好地方。当我们坐小8线抵达竹子湖站,沿着人流往山坳里走,很快就看到了白色的海芋在一簇簇青绿色的山谷中静静开放。

海芋花季是台北人的一大盛事,当我们到达多雨的竹子湖时,竟然破天荒有了太阳。这里有免费的海芋步道,也有私人种植入园收费的海芋花园,一般100新台币可以采摘5支海芋。

不过,你知道怎么采摘海芋吗?

无论湿地还是干地,都要握住海芋花茎的低端,果断扭断,假如天气过热,海芋很快就要焉掉,所以让农家多储点水总是没错的。懒先生在游学的旅程里,有过一段自然美学设计哲学课程。我看到他穿上围裙和胶鞋,戴了口罩手套,很专业地在旱地花田挑选海芋。末了,还不忘在木舍里完成花艺手作,就很羡慕。他说,与大自然的互动,也是一次重新认识自我的探索。

第一次来台湾认识了住在宜兰的钟哥和张姐,因为他们格外的友善,宜兰也成了我心里“友善”的代名词。

这次从台北出发,途径宜兰到苏澳新——在北回铁路通车之前,苏澳是台北到花莲的转运站。大家到东部,都得先在苏澳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转苏花公路到花莲。我们去的苏澳新,从名字来看,就是苏澳的新站。

宜兰车站大概是全台湾最可爱的车站了,几米绘本外观的造型,和附近《向左走,向右走》的场景复现,还有一些手工艺人制作的朴素物件,将“友善”的感觉体现得淋漓尽致。至此,我大概是可以说,我对台铁的探索,从2012年开始,目前只剩下纵贯线南段这一路了。

苏澳新是个和台中彰化一样小而美的镇子。在七星山脚的地下2公里处,有难得一见的冷泉。这是只有亲眼所见才会觉得神奇的“从地底冒出的纯正碳酸氢盐水”,它们会像打开的雪碧那样,扑面而来充盈着二氧化碳那样的气泡,赖在皮肤上。冷泉的温度是22度,所以皮肤的触感是又冷又刺又麻,然后突然间打通了任督二脉,就感觉很烫。

尽管室外的温度已经逼近30度,然而要把整个身体泡进冷泉,还是需要勇气的。我没这个勇气,就只是泡了脚。

我们是打车去南方澳渔港的。这是台湾东部最大的陆连岛,与苏澳港相通。路上堵车的时光,依稀可见苏澳犹存的过往风华。司机跟我们聊起了南方澳和保钓的故事,抬头还可以看见旧的苏花公路。

这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刻——祭拜妈祖的花车正巡游归来,这里有台湾最大的纯金打造的金玉妈祖,她让整个苏澳人都相信,上天为了接续苏澳的繁荣,特地赏给南方澳的礼物。渔港里讨价还价的人声鼎沸,从午后延续到黄昏。出海返还的渔船尚未停稳,穿着塑胶套鞋和工作服的船主就将一桶桶战利品展示给围在岸上的客人。卖鱼丸的小妹手脚飞快,拿着汤匙搅动,嘴里念叨着“沙西米呀”,葱油饼的香味从一边飘向另一边。买上一份新鲜的三文鱼金枪鱼刺身,一大盒才150新台币,再叫了一份花生芋圆绵绵冰,坐在渔港前看人来人往,真的不要太惬意。

暖暖站是《暖暖》的取景地,但不是每一趟台铁都会在暖暖站停靠。

2012年来到台湾,在去瑞芳的途中惊喜地看到暖暖站,心里就想像MV里那样,可以坐在站台上晃荡一下。这一次,有幸坐到一趟往返于台北和瑞芳之间的区间车,停靠暖暖站,着实是弥补了2012年未完成的遗憾。

暖暖站很小,也没有常驻的站长,甚至进站出站购买车票都是用悠游卡自助搞定。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欢。跟其它支线火车的月台相比,暖暖站还是更孤单安静。一个月台,一座天桥,一个告示牌,和一段横穿而过的铁轨,便是暖暖车站的全部。沿着不长的月台走到尽头,长凳还在,但站牌早就不是MV里的模样了。

再次坐上台铁,到瑞芳转深奥线,大叔推荐的八斗子潮境公园,几乎没有游客团。不得不提的瑞芳,几乎成为北海岸、东北角海岸旅游的中转点,当初来这里只是为了去九份。而我们即将前往的八斗子车站,比邻滨海公路,因为能亲近山林又能远眺海景,与同样靠山面海的台东多良车站相似,所以被戏称为“北多良”。只是,八斗子车站依然在运营,只要看好时刻表,就能搭乘火车抵达北太平洋的天堂。沿路的一整段铁路与海岸并行,忍不住就想着下车看海,这可是最美海岸的支线火车哟~

一下火车就看到了整片大海,跟懒先生调侃说五渔村也不过如此啊。

八斗子位于基隆市的和平岛东侧,三面环海,一面靠着基隆山,也是基隆有名的渔村。日据时代,日本人填土造路,将岛与基隆山连接起来,早就了八斗子湾。

台湾的北边,海水蓝得沁心,海浪在礁石上拍打,修饰出极其好看的纹理。我爬得很辛苦才坐到高处的礁石上想心事,两条腿在半空中晃悠,说实话是有点心慌的。然而海风吹来,竟然很容易就参悟了佛法,看淡了一切由执念而起的焦虑。

蓝色是我喜欢的颜色,尽管人们总用blue来形容忧郁,但蓝色真的是有让人忘记烦恼的魔力。这是最疗愈的自然风光,如此美好的体验,只要来过就很难忘。

去四四南村的那天,云层有点低,天阴着。

很难想象四四南村与繁华的信义商圈只隔了一条马路,在眷村还保留着的旧屋前,一个竖着的框,正好把101大厦圈进了取景器,构成了新与旧、融合与孤立的世界。1948年底,青岛的联勤四十四兵工厂的员工及眷户门搭乘着太康轮渡,渡海来到基隆港,后来迁往台北市。这个位置本来是日据时代的日军陆军库房,后来就成为联勤第四十四兵工厂。因为他们聚在四十四兵工厂南面,所以就叫做四四南村。

这是台北的第一个眷村,和我在澎湖看到的眷村像又不像——这里更为局促狭小,为了生活需要四处乱盖违建,也是与闽南语世界完全不同的村子。

我在台北探索得太多太久了,从第一次来到现在,这座温暖的城市给了我太多惊喜。我看过破旧的街道,穿过卖槟榔的小店,也熟悉慵懒又恬静的生活。就像大叔一直说的,本地人的一大特点是倦怠。这确实不容易让人勤奋,但慵懒和享受当下,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啊。

台北的有趣在于,这些破旧的建筑总是那么相得益彰。台北不大,是一座完全可以用双脚来丈量的城市,有闽南式的老旧城区,小清新文艺气十足的巷子,各种特色十足的宫庙庙会,以及创意园区里前卫的展览,上山泡茶,海边冲浪,任何场景、玩法的变化和反差都如此之大,让人欲罢不能。

我妈妈特别不理解我对台北的执念——但这就像在朵儿咖啡馆,你无法用现金价值去衡量物物交换的原则,用理智交换感性,用故事交换感情,用梦想交换现实,这一切的标准,只是我们彼此之间认同的“心理价值”。所以,每次来台北,就像回到另一个家,文艺的淡水,破旧的西门町,安静的北投,总是吸引了我一次又一次。

对我来说,这是关于台北的第36个故事,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轮廓,我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感受这座温暖城市的包容和接纳。如师者方文山,在这个时代,可以选择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用一句歌词来结束这篇打卡文,在台北,“ 我所有的何妨,何必,何其荣幸。 ” ——献给2012-2019之间逝去的时光,以及我爱的你。

一直觉得,功夫在诗外,花艺的基础是美学的积累和审美的提高,花艺书籍或者作品的学习模仿,只是其中最表象的一环。

推荐几本书籍:

1秦莎《我的插花日记》、《我的插花故事》适合日常家居插花。

2郭少静《我的插画生活》适合日常插花。

3曾焱冰《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饭》适合餐桌花艺。

4凌宗涌《花艺大师到你家》适合空间布置。

5Florist编辑部《花礼设计图鉴300》台湾版本,很贵很超值。

6川濑敏郎的《一日一花》,日本花艺。本人不是很喜欢。

7唐秋子《花艺设计师成长手册》

8施慎芳《FanFanの新手花艺课:手作美好花时间》

9廖佩玲《Free Style时尚花设计》

10桥口学《花束制作的基础&应用》

11张加瑜《圆形珠宝花束》

补充:酒店花艺、婚礼花艺是相对比较好一些,关于酒店设计和婚礼布置的杂志和书籍等,也可以多看看。

推荐几本杂志:

1日本《花时间》,每期一个主题。

2全球花艺设计杂志《FLEUR CREATIF 》。

3美好家园杂志,偏园艺

4《花也》电子杂志,微博搜索:玛格丽特-颜,偏园艺。

推荐几个微信公众号:

1置爱(餐桌花艺和布置,内容很优质)

2花艺师爱学习

3花至In Flower

4早安园艺

5气质大自然

6简花艺

7环球花艺报

8婚礼素材搜集者

推荐购书来源:

1在淘宝、英文亚马逊网站输入“花艺”、”插花“、“FLORAL""FLORIST""Flower arrangement"等关键词,会有很多国内外花艺书籍。

2在Page one、诚品书店、方所书店等这种小众艺术类书比较多的书店,能淘到花艺图书。

3日本、台湾有一些花艺协会,可以网络搜索下。这些协会可能推荐相关书籍。

推荐几个Instgram账号:(上面很多,系统会推荐)

1CNflower

2Davidtutera

3Jamie Aston

4 McQueens florist

推荐几个微博账号:

1眼睫的毛

2野兽派花店

3简花艺

推荐两个App:

1好好住

2花田小憩

3形色(识别花的)

推荐几条视频:

1一条视频“中有一条是家居花艺的。关键词:6分钟学会4款插花,神速。

2花田小憩里有十几个视频,很实用。

阳光不骄,微风不燥。这样的日子里,多想在田野里,草地上,肆无忌惮的跑着,笑着。摇曳的裙摆,凌乱的发丝,眼睛里满满的笑意。这样的一场秋日邂逅,怎能不让人心动?

正当我天天企盼来一场这样的秋日之旅的时候,FlowerRecipe花艺设计开展了户外的花艺课,地点在前滩的屋顶花园。这简直是太赞了!既不用跑去遥远的郊外,又能体验到田园般的悠闲和惬意,满心欢喜。

这里,要多说一下FlowerRecipe花艺设计,他们每年都会组织多场户外的花艺体验活动,如果你想要短暂的逃离这生活中无数的烦恼,想要在大自然中释放疲惫的身心,亦或是纯粹的想要提高花艺技能,都可以关注他们。

一、随性采野花

来这里,可以采野花,这大概是最吸引我的一点了。这座英式屋顶花园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顶楼超大露台,有将近1500多平米的英式花境。醉蝶、花园玫瑰、各种各样的野花、还有新晋网红粉黛子,绽放得异常好看,灿然了这明媚的金秋。

William老师和桃子老师先带我们认识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花材,然后讲解了在挑选采摘这些花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采摘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采摘的过长,更不能将植物连根采起,这是为了植物可以再生长,我们在采摘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它们。

2要基于自己想制作的作品去选择花材,因为主题是自然系的餐桌花,所以采摘的花材要尽可能的丰富,包括形态上的丰富,比如要有块状、点状、线状和雾状的花材;也包括色彩上丰富。另外不能忘记叶子,这也很关键。叶材的选择同样需要多样化。

3采摘完之后的花材要尽快放到水里,保持它的最好状态,才能更好的用于我们的作品中。

4要心中有数,不能采过量的花材,造成浪费。

二、多生长点餐桌花制作

美丽温柔的桃子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自然风格的餐桌花制作过程,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多生长点制作的一种方法。​

如图所示,单生长点指的是植物从一个地方生长出来,这样插出的作品会更多的人工痕迹,会更精致一些。那如果你想做出自然风格的作品,就推荐多生长点的方法啦。当你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你会发现一簇簇一丛丛的植物大都是杂乱生长的,每束植物的生长点、朝向、高低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做自然风格的作品时,就要尽量遵从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状态哦~

其次可以利用不同花材的质感,比如花苞、盛开的花、开败的花、干枯的叶子,通过不同质感的花材表现大自然中的百态,更加的有趣味。

另外要注意餐桌花的高度不能太高,避免遮挡对面客人的视线,影响双方的交流。

明白了这些设计要点,便开始了今天的插花之旅了。秋日的阳光懒洋洋的打在身上,散发着无尽的温暖,又夹杂着初秋的一股凉爽,别提有多惬意了。小伙伴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作品创作中,时间慢慢的流淌,各自的作品在老师的指点下,都完美的完成了。

三、半圆型拱门制作

拱门制作由帅气潇洒的William老师给我们讲解,这是一个强调团队合作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整体协调。

1首先,要在拱门上固定花泥。花泥固定走S型,为了平衡前后的力量,使拱门受力均匀,避免侧翻,也能保证拱门前后都有空间插放植物。

2花泥固定完之后,整体检查一下,在比较空的地方补上花泥,尽量让花泥分布均匀。

3上叶材。上叶材的时候,可以基于叶材本身的形态去放置。比如有弧度的叶材,可以利用这个弧度放在拱门顶部。其次要注意叶材的分布要前后顾及到,不能只朝一个面去插。

4上花材。上花材的时候可以先上一些大花头的花材,再补小花材。注意花材的分布要比较均匀。

5插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站到远距离整体观察,注意整个作品的协调和完整。

完成作品的时候,恰逢黄昏。落日余晖里,伴着习习晚风,那若有若无的芬芳不经间流入心底,沁入肌肤,多希望时光静止,这美好的初秋啊,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的邂逅~

01

当文旅融合、“诗与远方”牵手,关于“旅行意义”的探寻,从单纯“去别处”延伸向了更为广阔的诗意栖居、生活美学范畴。

01

何谓诗意栖居?走进四川彭州民宿, 香港知名花艺师、美学设计师曾稀 显然寻觅到了答案,“让我最开心的是,平日城市中难得一见的花材在这里俯拾即是,这种贴近大自然的氛围中,身心灵魂都会自然的慢下来,对花艺的创作回归本真与自然。”

近日,作为2019四川花卉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第三十五届成都(彭州)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 “美丽彭州·春天游” 系列活动子活动—— “彭然心动·春赏花”KOL大咖趣游彭州 邀请曾稀体验“花与民宿”主题线路之旅。

“走上葛仙山奇峰绿道,瞬间就被眼前宽阔的绿色空间俘获了,视野开阔、植被种类繁多,整个人感觉心旷神怡,这难道不是一种生活之美么?”“俘获”曾稀的不止是绿道,民宿后院 与阳光融为一体的玻璃房子、漫山遍野已经开始结出鲜红透亮果实的樱桃树林、仙山花谷内滑草、山地越野等游乐体验……

带着“给彭州民宿设计一款专属插花花艺作品”这样一个命题,曾稀走访体验了彭州葛仙山奇峰绿道、仙山花谷、花园沟及果徕咖啡庄园等地, “自然”与“野趣” 成为她勾勒这段旅途的关键词,“民宿生活融入葛仙山优越的生态环境中,一切都浑然天成,没有人为捏造的痕迹。”

“这里的自然景观的确适合情怀落地。” 彭州网红民宿果徕咖啡庄园老板陈鑫告诉记者,历时两年精心建造完工的果徕民宿,也是自己和家人理想生活的具象化,“我们把对田园乡村民宿的理解,混搭式地放在了果徕,来此的客人们都很沉浸于这里的生活。”

事实上,彭州民宿“情怀”的落地亦正在加速推进——将民宿产业作为当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旅游产业弯道超车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彭州提出了 “以民宿点亮乡村,用艺术对话世界” 的民宿集群发展构想,计划在5年内建设100家精品民宿,形成 “东有莫干山,西有龙门山” 的新格局。

彭州葛仙山民宿:果徕咖啡庄园

彭州海窝子古镇民宿:鱼凫人家

彭州宝山村民宿:青青花园

“睡在山水间,住在人情里。” 在曾稀看来,“花艺+民宿”所传递的正是一种以“亲近自然”为核心的生活美学态度, “在旅途中寻觅诗意栖居的片刻,将‘向往的生活’带回日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吧!”

台北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早期属日本占领时代总督府园艺所用地,后来成为蒋介石在台湾的住处,也是台北市第一座生态公园。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士林官邸 外文名称 :Shilin Official Residence 地理位置 :台湾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约25公顷 开放时间 :上午9:30-12:00,下午13:30-17:00 门票价格 :100元新台币 著名景点 :生态园区、木栈道音乐台 建议游玩时长 :建议2-3小时 所属城市 :台北市 所属国家 :中国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官邸风景,分区,外景,内景,实用信息,交通信息, 地理环境 台北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内现只保留私人别墅一栋,其余皆开放民众参观,景观自然,提供市民亲近绿地和休闲的去处,花园内现有丰富的动植资源,于2000年9月又添了两处景点:生态园区、木栈道音乐台,让游客观赏各式草生昆虫,和享受席地而坐聆听不拘形式的音乐飨宴。 包括:士林园艺所、园艺展览馆、欧式花园、中式庭园、兰亭与喷泉,及做礼拜的凯歌堂,外花园有温室盆栽和玫瑰园内花园为中西合称庭园,有假山奇石造景,花木扶疏丝荫遮天,在艳阳高照下,可让你清凉一下!又可享受席地而坐聆听演奏,一种不拘形式的音乐盛宴。到处可见婚纱摄影,留下人生珍贵的彩页!最核心建筑为“蒋公”公馆(居住26年,陈设典雅简朴,台北市府有意规划为史迹博物馆。紧邻的园艺所则致力于兰花培植,富风雅或喜爱养花莳草者不可错失。士林官邸就像你的秘密心园,四季交替的花卉,感觉如沐于皇宫的后花园。 官邸公园配置图 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早期属日本占领时代总督府园艺所用地,光复后由台湾省 农林厅农业实验所接收,并成立士林园艺实验分所。1949年台湾省 在此兴建外宾招待所七幢。蒋介石迁移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 主席陈诚亲自甄选所谓“总统府邸”地点。因此地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选定这里为所谓“总统官邸”。 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中山北路五段和福林路交界,周围福山山系环抱,为蒋中正、宋美龄官邸,分为山区和平地,平地开放民众游览。这里庭园造景设计精致,虫鸣鸟叫、景色秀丽,是休闲游憩的绝佳场所。当年因占据极佳地理位置,故成为蒋中正官邸。1996年,官邸首度开放市民观赏园艺与休憩使用。士林官邸出口处有一座咖啡馆,很多人都坐在咖啡馆门口的露天吧区内休憩闲谈,咖啡馆的招牌是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这是蒋介石与宋美龄世纪婚礼的照片。士林官邸由外而内共分为外花园、内花园、正房几个区域;温室盆栽区及玫瑰园,是蒋夫人最喜爱的花园;西式庭园中浪漫美好的风光,是新人婚纱照最常取景的地方;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则令人仿佛置身中国古代。其他如园艺馆、新兰亭、凯歌堂等等,都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建筑。 历史沿革 原属台湾日据时期总督府园艺所用地,光复后由台湾省 农林厅农业试验所接收,并成立士林园艺试验分所,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台湾省 在此兴建外宾招待所七幢。 国民 逃亡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主席陈诚亲自勘选所谓“总统官邸”地点,因此地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所以选定这里作为“总统官邸”。 官邸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动工兴建,于1950年初完工落成。蒋介石来台后,先居于草山行馆(阳明山),士林官邸落成后的1950年五月,蒋介石正式迁居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病逝,在官邸度过了整整26年的时光。因此,这里是蒋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并曾在此接待各国政要。由于所谓“总统”居住在此,士林官邸、园艺管理所及附近地区,很早就被台湾防务部门划入大直要塞的军事管制区内,并严禁各种新建或改建,就连改变地形、地貌的各项工程亦在管制之列。 官邸正馆,为二层楼水泥构造,局部采瓦顶,外墙为深绿色,楼下为大会客室,二楼卧室则为蒋先生夫妇起居空间,建筑虽属西式,但内部陈设呈现的气氛仍保有中国传统风格。 官邸风景 分区 官邸由外而内共分为外花园、内花园、正房几个区域;外花园中有温室盆栽区及玫瑰园,据说蒋夫人最喜爱的花园;内花园是中式庭园和西式庭园的合称,西式庭院里的苗圃、花艺、雕塑、水池都洋溢这浓浓的西方风情,我们那天还看见一个女子身穿和服在西式庭园中拍摄 集;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则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国。中西两种风格同时聚合在一个地方,并没有显得突兀和怪异,却有种别样的美。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和宋美龄各自的喜好和风格,一个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和一个仍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军阀官僚的结合,却犹如这花园般令人惊异地和谐。 士林官邸主题园区 外景 官邸出口处有一座咖啡馆,很多人都坐在咖啡馆门口的露天吧区内休憩闲谈,远远地我就看见了咖啡馆的招牌,那是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身穿婚纱的宋美龄和西装革履的蒋介石含笑相依,这是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的世纪婚礼上的照片。那场“世纪婚礼”震惊了当时的旧中国,也使整个世界为之侧目,历史学家们把这一婚姻形容为权力与财富的结合,象征著旧中国从此进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统治的时期。 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 士林官邸原为日据时总督府的园艺支所,台湾光复后,被省 士林园艺实验所接收,1949年在园内兴建招待所,即后来的正馆。士林官邸占地甚广,分为山区和平地两部分,山区约20公顷,为警卫地带,52公顷的平地则是蒋家公馆及侍从人员住所。 整个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景色清幽。外花园种植著蒋介石与宋美龄喜爱的梅树、玫瑰、芒果、杨桃等花木,是二人挽手散步的好去处。 被铁栏圈住的内花园,假山奇石围绕水池,池旁有个一人多高的大鸟笼,当年曾饲有文鸟、小黄莺等常见鸟类。解说员说,蒋介石最爱临池观鱼,自称“爱养鱼胜过钓鱼”。池子后面的两层瓦顶水泥洋房就是正馆,外墙漆成深绿色,与背后的青山绿树融为一体。 正馆长期由所谓“台北总统府”管理维护,2006年编列116亿元新台币进行修复,到2009年修复完成,又花1年时间修复保养地毯家具及点交文物。2011年1月对外开放。 内景 展示感性温馨的蒋家生活 走进正馆大门,迎面是一尊大型龙凤根雕玄关,穿堂墙上挂4幅宋美龄亲笔国画(复制品),桌椅家具款式中西合璧,地铺暗红地毯。 宋美龄来到台湾后,迷上中国画,拜国画大师黄君璧、张大千等为师,画兰、画竹、画山水,几达废寝忘食境界。负责导览的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讲了一段趣闻:外间怀疑宋美龄之画有人捉刀代笔,宋美龄于是选在孔子诞辰纪念日,邀请各大国画名家餐叙,餐后当场挥毫,展现画技,从此无人再持疑心。 穿堂之后是小客厅,壁炉上方悬挂著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油画遗像。邵铭煌说,蒋介石常在这里与儿孙下跳棋、围棋,享受天伦之乐。宋美龄后来则颇爱下象棋,常邀亲友对弈,下棋时心情舒畅,还会唱歌助兴。小客厅也兼做**室,蒋介石夫妇常坐前排,亲友宾客陪坐后座,一同观看香港、欧美进来的新影片。 餐厅有西式长桌和中式圆桌各一张,人少时就在圆桌用餐。蒋介石对饮食不求精细,平时吃得很简单。 1952年扩建的大客厅地方宽广,布置了4个中西式会客区。墙上有西式壁炉,还有4个苏州园林风格的大圆窗,其中3个可以饱览内花园秀色,1个则嵌贴宋美龄手绘的画作。邵铭煌说,宋美龄常随心情更换这幅画作。 以往的戒备森严,让社会大众难以想像蒋家生活,今天庐山真面目掀开,原来士林官邸里,也有与市井小民一样的家庭和乐、感性温馨一面。 官邸下面还藏有秘道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辞世,永远告别士林官邸。同年9月,宋美龄搭机赴美国纽约,过幽居静养的生活。官邸人去楼空,不复兴盛荣景。 此后,宋美龄三度回到台湾,都居住在士林官邸。第一次是蒋介石逝世周年纪念。第二次是1986年,蒋介石百岁冥诞,这次一住4年之久,中间历经蒋经国、蒋孝文、蒋孝武先后病逝的天伦丧痛。第三次则是1994年,探视重病的外甥女孔令伟。 作为曾经的蒋家居所,士林官邸还藏有秘密。爆出其中最大秘密的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意逃亡的陈水扁。他2010年10月上庭时说,士林官邸下面有秘道,与台军指挥所的秘道相连,并且通向直升机停机坪。 在士林官邸的外花园,还能看到花草覆盖下的碉堡,不仔细看,完全是个花坛模样。如今台海波澜渐平,碉堡也好,秘道也罢,其原有功能都在走进历史。士林官邸,已经由戒备森严的禁区,变为游客休闲踏青与寻访历史之所。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30~12:00;下午13:30~17:00(每周一闭馆休息) 门票金额(新台币):全票:100 元;团体票:80元(团体人数20人以上);优待票:50元 交通信息 捷运

乘坐捷运淡水线、信义线至士林站,2号出口,左转过中山北路即可到达。

公车

乘坐公交109、203、216副、220、220直、260、260区、267、277、279、285、612、612区、646至捷运士林站(中山路)站下车过马路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021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