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汤显祖的〈牡丹亭〉,原文是“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典出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意思是:纵有令人惬意的美好的时光,美丽的景色,却没有欣赏的心思,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杜丽娘另有心事,伤感于眼前美景无人欣赏,恰如美丽的她关在深闺大院无人爱慕。这个戏曲大肆谈情,以对抗理学家的“理”,不容于礼教,因此大家闺秀的薛宝钗要批评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一折《游园惊梦》惊艳了四百多年,至今仍然姹紫嫣红于回环徘徊之际。但听那压板一起,水袖一翻,琴声颤颤悠悠,唱词一咏三叹,莫不叫人销魂恍惚。忽而就想到了那句:你且记着,初见彼时的微笑……说这话时莫不惆怅寂寥,让人芳菲韶华已觉在三月落英缤纷的桃花瓣中湮灭了。又想起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美丽与哀愁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杜丽娘甫一露面,便觉淡淡的哀愁凄恻扑面而来,婉转于韶华易逝、好景不再的惆怅伤情之中,绕梁三日的唱曲直透人心,岂能是笔墨所能形容的。《皂罗袍》曲调一吟,便已定调,后来便是脉脉不得语的幽怨之情跃然而发。
歌德说,那个少年女子不怀春?杜丽娘就在自己家的后花园一走,撞见了一株梅树,遇上了她此生魂牵梦绕的柳梦梅。于是,看似荒诞离奇的幽媾上演了一出人生的春梦了无痕,而后柳梦梅就此烟消云散。梦醒来,人不见,杜丽娘就此心怀春意,梦魇附身,怎奈何良辰美景却都付与这般撩人的春梦中,无处与人说。恹恹生怀,女儿情丝系梅园。由此上,凄切之音犹如穿云裂石一般,偶遇的邂逅成了寻梦的过程,苦苦挣扎,几般相思,只为清苦,真是个世间都恨又爱的故事悱恻的缠绵。“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啊呀人儿啊,守的个梅根相见。”,到底儿女孩子无处诉衷肠,一片凄苦相思埋心中,种下了香飘玉殒的离别恨。真可谓“芳香直浸骨髓,幽凄遍满斗室”,那一出出、一句句、一离离、一脉脉,都让人惊魂痴长,都让人跗骨钻髓,都让人垂泪含黄连,都让人说不尽的儿女情长今日哀。不到梅园,不知春色如许。到梅园,方知离恨别有天。
我只看了《牡丹亭》的半场,便觉惊艳到青春怒放的哀婉凄离。《红楼梦》里“黛玉在梨香院墙角外,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之后就吸引黛玉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幽闺自怜”。黛玉仔细忖度,越发如醉如痴,情思萦逗,感慨缠绵,不觉心痛神驰”,且有多处谈及此句,可见曹雪芹对《牡丹亭》又是何等的喜欢和推崇,而《红楼梦》距《牡丹亭》时代并不久远,明末戏剧流传至清时不如家喻户晓,至少在上流的士大夫阶级当中已经是遍体珠玉早知晓了。
白先勇先生在其《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里详尽的阐述了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时代背景及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状况,以及对本剧当中人物的剖析以及后来参与编演青春版的《牡丹亭》都有细致入微的描述,读来让人对《牡丹亭》自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喜欢昆曲和本剧的读者都不妨一读,可大有长进的。
原著本我没读过,只是颇爱昆曲,虽有趋风附雅之嫌,但昆曲历来譬喻为阳春白雪,某只是一时喜好才略得一窥。一窥之下竟然欲罢不能之感,颇有杜丽娘梅根之春梦,总觉那片春光明媚的忧郁里有难以遣散的情怀深深让自己欲罢不能的。看昆曲之《牡丹亭》,唯有“此痴情,性情中人”之感。
皆非情之至也的意思是不能算是极致的感情。出自《牡丹亭记题词》,作者汤显祖。
原文:
‘’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翻译:
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
扩展资料:
《牡丹亭记题词》是《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的一篇散文。《牡丹亭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或简称《牡丹亭》或《还魂记》,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代表作。
还魂记 (1960)故事梗概
根据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南宋年间,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生得十分美丽。杜宝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他一心一意想把丽娘培养成严格遵循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女,他请老儒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
但杜丽娘不甘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一日,丽娘和丫环春香到后园游玩,这里满园春色、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使长期生活在沉闷闺阁中的丽娘心情非常愉快。可是,美景不长、青春易逝,丽娘触景生情,忧上心来,感到身心俱困倦,回到房中伏几而眠。
在花神的帮助下,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邂逅,两人心心相印,结下良缘。可惜好梦不长,她被母亲叫醒。丽娘苦于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忧郁成疾,自觉寿命不长,决定自画其容流传人间。中秋之夜,丽娘病危,嘱咐父母在她死之后,将她葬在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丽娘病逝,杜宝升迁别地。
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路过南安,身染重病,幸为陈最良所救,住在梅花观。一天,他去后花园散步,见园中景物似曾相识,顿觉纳闷,又见太湖石畔一幅画轴,带回一看,正是梦里所见的姑娘,不禁大为吃惊,于是焚香叩拜,在丽娘画前诉说衷情。当天晚上,丽娘芳魂前来见他,两人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的爱情。
丽娘要梦梅次日去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掘墓相会。第二天黎明,梦梅不顾陈最良的劝阻,不顾擅掘别人的坟墓有被处死刑的危险,勇敢地挖掘丽娘的坟墓。杜丽娘在花神的帮助下,在一片阳春美景、百花盛开中,慢慢苏醒过来。丽娘与梦梅幸福地结合在一起。
-牡丹亭记题词
-还魂记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孔尚任写的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诗扇,而和其“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全剧其中穿插当时历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投河自尽等。
桃花扇 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悲剧结局挺感人的。。。
一、杜丽娘死而复生的文学积淀明代沈德福曾评:“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可见《牡丹亭》对当世人影响之大,文人雅士、闺秀名媛,争读此戏。如此佳作,并非成就于汤显祖一人之手,离魂故事由来已久,可以说是《牡丹亭》素材积累的丰厚土壤。上溯还魂故事的源头,其实远久于唐传奇小说,《山海经·北山经》中的“精卫填海”,其实就是写炎帝女儿溺死东海而精魂不灭,化为精卫鸟的复生故事,只不过这里没有能够复生为人而已。除了神话,史传中亦有离魂故事,例如,《左传·宣公八年》记载:“八年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晋人获秦间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流行于世,离魂故事也在此时得到了空前发展,《搜神记》、《幽明录》等专记奇异怪事的著作,保留了许多人还魂和死而复生的故事,不胜枚举。至少到魏晋时期,我们还可以说,对魂魄、鬼怪的记载是建立在古人对这些非生命体的存在真实相信的基础上的,而在《牡丹亭》中,我们却能明确感受到,汤显祖对离魂故事只是加以利用,以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牡丹亭》选材与改变的立足点,也是它具有底蕴、耐人寻味的根源。《牡丹亭》故事的现实依据,作者自述是:“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这里所说的李仲文事见《搜身后记》卷四,冯孝将事见刘敬叔《异苑》卷八,睢_王事见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另外,《牡丹亭》的直接来源是唐传奇《杜丽娘慕色还魂》,这些故事在《牡丹亭》魅力的反衬下,简直黯淡无光,情节相似而传播程度有天壤之别,可见汤显祖在表达方式、情节结构的改编和思想主旨升华上的苦心孤诣。二、由欲至情死而复生的杜丽娘是独一无二的,她的独特性建立在她死而复生的传奇人生上,却远远不限于这样的表面形式。正如作者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对“情”的巧妙而深刻的表白,是文中杜丽娘生死变幻的主要依托。汤显祖的“至情”,并不是一种排斥肉体的柏拉图式爱情,恰恰相反,杜丽娘懵懂青涩的爱情,正是从本能的欲开始,才逐渐完善为灵与肉结合的成熟爱情。从第七出《闺塾》读《关雎》、春香发现后花园,到第九出《肃苑》推课欲逛后花园,再到第十出《惊梦》游园伤春,春梦邂逅
如果仅仅在这部**中看到意料之中的主题——“信仰”,那这部**就干枯了。
因为它说的不是信仰的故事,不是宗教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是人的生活。
整部影片没有宣扬任何信仰,它没有告诉你冈仁波齐和胜乐金刚是什么关系,没有告诉大家那是“世界的中心”,它也没有说转山就能心想事成,整个行动的起因显得那么草率,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人烤着火,老人说了那么几句,这件事就定下了。
但我看完整部**后,脑子里出现的却是另一个故事。
有这么两兄弟,他们走过人生的长路,从青年到壮年,再到垂垂老矣,他们播下了繁衍的种子,又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死亡。他们都心想,这一生作为人来说,就要圆满了,来生又将去向何方呢?哥哥遵循喇嘛的教导,准备前往神山冈仁波齐,他要在那升华自己的灵魂,脱离日渐腐朽的肉体,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然而,他的灵魂比他的身体出发得更早,这是一场遗憾吗?至少在弟弟看来,是的。弟弟不希望有这样的遗憾,他一生为了照顾哥哥的家人无妻无子,除了哥哥再无牵挂,他立志要完成哥哥最后的事业,他望着自己生命的尽头,盘算着时日。
这一天,他对哥哥的儿子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你的父亲,我的哥哥,在死前总想到冈仁波齐去转山,可惜的是还没成行他就先走了。我不想留下这样的遗憾。”
哥哥的儿子,尼玛扎堆,听出了他叔叔杨培的话外之音,他的叔叔已经看到生命的尽头就在眼前,他的遗愿清单上只有一条,到冈仁波齐去朝圣。
尼玛扎堆很犹豫,他知道这件事很难,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很多的时间,而且一旦决定,是不能中途放弃的,所以他对叔叔的话不置可否,他知道,自己无论反对还是赞同,叔叔都一定会去,自己无论是否跟随,叔叔都会出发,哪怕孤苦无依地死在半路上。
他考虑了很久,他想起了他的父亲,他回想了自己的一生,他看着眼前的家人,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他是一家之长,是顶梁柱。当初是父辈对自己的照顾,才让自己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如今,他是大家长,他要担负起照料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责任,无论是活着的家人还是死去的家人。
尼玛扎堆在吃饭时,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他要带叔叔前往冈仁波齐。没有人提出质疑,因为这不是在和任何人商量,这只是一个通知。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了,许多人都来找尼玛扎堆,想要加入这支队伍,尼玛扎堆一一应允,这个沉默的男人就像大地一样沉稳,他不会拣择自己的同伴,因为他知道自己能照顾好他们,他的自信和他的从容,让他显得有些木讷,但却无比可靠。
整个队伍中,真正抱有神圣的精神的,只有尼玛扎堆。叔叔杨培求的是灵魂的升华,孕妇求的是自己孩子的平安,失意者求的是得到安慰,屠夫求的是洗清自己的罪恶,小女孩求的是回应长辈的期许,少年求的是见识外面的世界。
尼玛扎堆从不为自己和他人求任何事,他是整个行动的领头人,他拿出积蓄,杀牛取肉,准备行装,开着自家的拖拉机,他为的只是把这一行人带到目的地。
整条路,男女老少都有,也有着各自的内心诉求,尼玛扎堆作为掌舵的人,他没有杂念,他身在其中却仿佛旁观者,他领导着众人,也跟随着众人,他保护着所有人,支持着所有人,而这样的事对他来说习以为常,因为他就是所有人的大家长。
尼玛扎堆与其他人的反差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而整部影片在人物的设置上也充满了反差。
孕妇与老人的反差,是生与死的冲突与统一。
在行程开始后没多久,新生儿诞生。孩子在一路上渐渐长大,老人也愈加衰老。孩子总是越长越快的,老人也老得越来越快,最终,生与死在冈仁波齐交汇,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如果再加一点轮回上的猜想,这个新生儿也许正是杨培哥哥的转世,这一次,两兄弟得偿夙愿,相互道别,不禁让我想到汤显祖的名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这种生死相依的深情,不但不足为外人道,往往也是不自知的。
生的蒙昧,死的混沌,在冈仁波齐交织盘旋,最终消弭,只留下由虚无而生的充实,和从愚痴中生出的清醒。
小女孩和屠夫也是一种反差,如日月的起落,他们所象征的是消长。
朝圣路上磕长头,为的是什么?每个人所为的都不同。
小女孩很听话,她参加这次行程是为了回应长辈们对她的期待,而她磕长头,为的却是那一句“磕头长知识”。
屠夫前往冈仁波齐,则是为了减少自己杀生的罪恶,他是为了“磕头消业障”。
他们的反差很明显,一个在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
人总是擅长做加法,却难于做减法,影片中小女孩与屠夫的状态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小女孩磕头很卖力气,脸上有着完全不同于周围成年人的坚毅,即使生病发热,她也没有因此休息。
屠夫却不同,他脚步蹒跚,总是落在队伍的后面,眉宇间流露出深深的疲惫和悲伤。
屠夫磕头,磕着磕着,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头抵在地上,再不动弹。原本在后面的小女孩,一点点超过他,没有停留,只是在路过的时候让他加油,不要停下。
屠夫仿佛死了一般,过了很久,才挣扎着起身,继续向前。
这简单的加油,只有小女孩能说,也只有小女孩说,屠夫才听得进去,才不会变成一种说教。
磕头真能长知识吗?未必然也。
磕头真能消业障吗?未必然也。
这是一场心中的加减运算,此消彼长,为的是找到心中的平衡。知识有没有增加,业障有没有减少,在内心的平静面前,微不足道。
有时心中的预期与结果是有偏差的,本来只是想消消业障,涨涨福德,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佛了,当然这靠的也不光是自身的努力奋斗,也要考虑到事物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这也是佛教修行的原则,重点不在于当下行为的实际成效,而在于它对未来深远的影响。由此来看,只是偶然一句“南无佛”也可令人后世成佛。
但我先前说了,这部影片不只关于信仰或修行,它实际上很平实,很脚踏实地,所以让我们把之前那些虚的东西先放到一边。
小女孩与屠夫就像硬币的两面,前者仿佛纯净的白纸,可以任意涂抹希望的色彩;后者却像陈旧的抹布,似乎无论如何搓洗,也无法回归本色。但当他们走在同一条朝圣之路,在此消彼长的不断轮转中,硬币开始旋转。
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既是正面,又是反面。
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状态,才是人最常见的状态。我们心中有小女孩,坚毅却不明所以,努力却不知方向;我们心中也有屠夫,为了生存违背本心,在自我谴责中渴求原谅。
灵动与僵硬,活泼与沉默,单纯与世故,憧憬与悔恨……
人生的复杂就在于,所有的矛盾互不相让,却又不可分割,而你,必须把它们都带上路,直到终点。
小女孩一路走来似乎有所成长,屠夫渐渐露出又丑又憨的笑容,在这一场加加减减中,改变已悄然发生。
还有一位苦难的承受者,他在建新家时遭遇事故,两死一伤,为了赔偿,卖掉了家中的汽车、牦牛,还欠二十多万,这样的债务,是他无法承受的。
他,是队伍中的约伯,他在苦难中开始怀疑信仰,在他哽咽地叙述自己朝圣的理由时,他心中的疑惑与痛苦溢于言表:
“为什么?为什么我要遭遇这样的事情?神、佛、菩萨为什么不来帮助我?”
就像《圣经》中的约伯,他对过去自己所被教导的一切提出了质疑:如果一个人并非行为有亏,但却遭遇横祸,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受难者在灾难面前屈服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周围的人纷纷议论他肯定是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才会得此报应,他有口难辩。
这一次朝圣,是他对自己的救赎,他开始接受眼前的现实,他要振作精神,他要完成一项壮举,一个挑战,告诉自己,自己连这样的挑战都能完成,难道还会怕过去的苦难吗?
他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证明自己,看起来很傻,但当所有人都不再信任你,不再看得起你,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做些能让你看得起自己的事,即使知道这件事对于改变现状收效甚微,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就永远无法爬出暗无天日的深坑。
为了未来,他迎着未知,走向了冈仁波齐。
这部影片说的不是山,而是人,是人生。
老中青三代,在这个队伍中汇聚,七十多岁的老人杨培,四十多快五十岁的中年人尼玛扎堆,十八岁的青年人达瓦扎西。
年轻的达瓦扎西,想要出来见见世面,对发廊的理发师依依不舍。迷茫、害羞、好动,充满幻想,却不知如何作为。他还是个大孩子,开始自觉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但又不知道怎么迈出那一步,还不知道怎样成为大人。
中年的尼玛扎堆是肩上能跑马的汉子,担起一家的重担,话不多,但言出必行。面对车祸,坦然接受,指挥众人继续前进;面对钱粮已尽的窘境,毫不畏惧,指示大家打工攒钱再出发。他一呼百应的背后,是无声却有力的付出,他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可靠的男人。
年老的杨培看似衰弱,但却是所有人最强大的精神后盾。他的存在,是这次朝圣最原始的意义;他的存在,是队伍中所有人的榜样。那么大的年纪,一路上从未叫苦叫累,得空时还会以自己的经验教导大家。所有人只要看到有他在,只要他没有倒下,心里就觉得这件事总是能干得成的。
这也是最终杨培去世时所有人惊愕静止的原因,在那短短的几秒,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空掉了,但尼玛扎堆没有迟疑,一句“你去请喇嘛过来”在打破沉默之余,也接过了叔叔杨培的担子。他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叔叔将会走的,所以只有他没有惊讶,只是平静地安排后事。
事实上,这三个人都处于一个转型期,或者说更年期。达瓦扎西的十八岁,是未成年与成年的转折;尼玛扎堆的四十八岁,是中年向老年的过渡;至于杨培,跨过的是生与死的门槛。
这一切的转变,都在这条路上静静发生着,他们各自的行为,也是男人各个年龄阶段的典范。
年轻时,需要走出家乡的志气,但不是脱离家人、胡作非为的邪气。你会遇到珍爱的人和事,但无论如何,你得完成你该完成的事,循着长辈引领的路,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壮年时,一言一行都要为家庭成员负责,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家人孩子,也要学会照顾那些曾经照顾你、有恩于你的人。沉稳、有力、可靠,这些应当成为你的代名词。
老年时,也许气力不济了,反应迟钝了,也没办法照顾所有人了,但存在就是最重要的意义。经验、阅历、思维,都是你的宝贵财富,肉体虽然日渐衰老,灵魂却蓬勃向上。
男人的一生,女人的一生,人的一生,都该这样度过。
整部影片,平淡之中藏着一头一尾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婴儿的降生,喧闹、焦灼、喜悦,再归于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后又回到行程中;
第二个高潮,是老人的离世,安静、平和、哀伤,再归于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后又回到行程中。
迎接与告别,都令人猝不及防,却又是意料之中。
生与死,也不过是行程的一部分,经历过,走过,就过去了,整理行装再次上路,才是生活的常态。世界不会为你而停留,你也不会为世界而停留,彼此互为行者,互为过客,互为知己。
走下去,无论遭遇了什么,无论处于什么阶段,走下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现在的人不缺乏信仰,不缺乏立场,最欠缺的恰恰是走下去的勇气。是勇气,不是毅力,毅力有时只是一种执念,但勇气则是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纠结,应该以怎样的词句来为《牡丹亭》做一个提炼呢?
是写杜丽娘的至死至生至性情?
还是写柳杜爱情的梦作幽人总成双?
亦或是对封建礼教来一个大力批判?
最后,我还是敲下了这句,“不在梅边在柳边”。
这是在《牡丹亭》的第十四出《写真》中,丽娘自作画像,以记幽梦时,在画像上题的诗。
丽娘“偶成一诗,暗藏春色”。
其中多少伤心泪,都到眼底眉间。
《牡丹亭》的全称是《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
由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据明传奇《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牡丹亭》的第一出《标目》为整个故事作了梗概:
太守杜宝家有位**叫丽娘,喜欢在春日里踏青。
有天她梦见一个手拿柳枝的书生,一往情深,相思成疾。
丽娘留下一幅自己的画像就死了,被凄凉地葬在梅花道院。
三年后啊,有个叫柳梦梅的书生来到梅花道院,梦见和美女杜丽娘欢好。
然后杜丽娘死而复生,和柳梦梅定了婚配。
柳梦梅带杜丽娘到临安应试时,淮阳有流寇作乱。
流寇把杜太守府团团围困,杜丽娘惊惶失措,叫柳梦梅前去探望。
柳梦梅声称自己是三年前已故太守之女的丈夫,反遭杜太守疑恼。
正当柳梦梅被杜太守绑了用刑的时候,捷报传来,柳梦梅高中了状元。
粗粗一看,剧情和《西厢记》有类似之处。
两者都秉承着“才子佳人”模式,以男女爱情对抗封建伦理。
其实啊,细看来,《牡丹亭》是略胜《西厢记》一筹的。
《西厢记》和此前所有涉及男女爱情的小说、传奇一样。
在这些作品里,男女之爱依旧没有挣脱世俗的“大茶小礼,三媒六证”。
莺莺和张生的相遇,来源于媒人红娘的撮合。
在两人亲亲我我,你侬我侬之际,他们惦记着的,依旧还是来自双方父母的认可。
由此,《西厢记》的大部分情节,都是作为获取社会伦理的认可而存在的。
而《牡丹亭》则不同于此。
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人在梦中相遇,邂逅一场偶然。
梦醒时分,你还是你的太守**,我依旧做我的岭南书生。
这人间广阔,天地浩大。
除了你我,谁也不知道我们之间有过故事。
杜夫人耳提面命:
“春来闺阁闲多少?长向花阴课女工。”
“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拈花翦朵。问绣窗针指如何?逗工夫一线多。更昼长闲不过,琴书外自有好腾那。”
杜太守抱憾连连:
《易经》以道阴阳,义理深奥;《书》以道政事,与妇女没相干;《春秋》、《礼记》,又是此孤经;则《诗经》开首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儿顺口,且是学生家传,习《诗》罢。其余书史尽有,则可惜他是个女儿。
陈夫子以伦理教人:
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
在多方教导之下的杜丽娘,实则并未泯灭人性的本能。
关于爱,关于性,关于这世间的美好与憧憬。
在《牡丹亭》第七出《闺塾》中,有这么一段颇得趣味:
春香,作为丽娘的丫鬟,可以说,其每一句都是在说出丽娘的心声。
丽娘的不敢言、不能言之处,在春香的插科打诨里挥发的淋漓尽致。
陈夫子说,让两人学习女戒,早起上学,作闺中典范。
春香就替丽娘回答说:今天晚上不睡啦,咱们半夜三更就开始上学啊!
陈夫子说,雎鸠鸟“在河之洲”。
春香偏偏要理解为,斑鸠鸟跑到了何知州家,呀,“在何之州”嘛!
还有一处:
读来实在是引人发笑。
然而,笑过以后,掩卷深思。
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四书五经通达的陈夫子,竟然一点都不认识女子闺阁之物!
女孩子已经被困在小庭院中太久了。
久得这世间只记得书桌上的笔墨纸砚,却不记得闺房中也有螺子青黛,画眉细笔。
丽娘长叹一声:
困守楼阁的杜丽娘在后花园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在梦里,有一书生折柳而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
“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于是,杜丽娘的春天就永远的停留在了这个长长的梦里。
这个梦,就好像是她的一生。
后来忧思成疾,后来自画写真,后来梦入地府审判,后来幽会梅花道场,后来还阳宜室宜家。
尽管有太多的后来。
可是,杜丽娘永远还在这个梦里。
梦里,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辞冰雪为卿热。
梦里,玲珑骰子安红豆,巴山夜雨涨秋池。
梦里,他缓步而来,微微一笑,“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
丽娘倚门回首:这生素昧平生,因何到此?
汤显祖在《牡丹亭》开篇题词说:
《香艳丛书》中也有记载:
牡丹亭里杜丽娘,牡丹亭外比翼连。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篇一
艾叶飘香、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
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
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雄黄酒、
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关于端午节的精选好词释义:
屈志从俗
屈志从俗的意思是曲意迁就,随从世俗。确切地说,它不算端午成语,但它的确跟端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的“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而《九章》的作者正是端午节祭奠的主角之一屈原。其次,有一则谜语说端午节吃粽子,打一成语。谜底正是屈志从俗,因为从字面来看,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真是严丝合缝。
头悬国门
头悬国门是一个典故,典故的主人公是端午节祭奠的另一楚国人——-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大臣,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只身逃往吴国,发誓报仇。他做到了,他和兵圣孙武率领吴军攻破郢都,把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得报大仇。后来他辅佐吴王夫差,窥破越王勾践疲吴的计谋,多次进谏。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夫差闻言大怒,命人把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绝妙好辞
端午起源源流颇多,其中有一个跟东汉孝女曹娥有关。曹娥父溺死江中,她号哭十七日,于端午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从此,她所住之镇更名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东汉书法家蔡邕去访碑,时值暮夜,蔡邕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和杨修曾猜过此谜,《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都记载过这个故事。
以毒攻毒
端午节起源有一个恶日说。古代自先秦起,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那古人怎么办呢他们采取了以毒攻毒的招数,纷纷在端午这天举行除瘟、驱邪、求吉祥等活动,这才形成了今天卓有特色的端午文化。古人为了避讳,甚至把端五改做了端午。
形容端午节的优美句子:篇二
1、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3、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4、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5、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6、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7、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欢粽子呀!
8、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9、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10、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11、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2、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13、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14、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15、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16、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7、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18、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19、在粽子的小脚上放一颗赤豆,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甭提多美味了!
20、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
形容端午节的名人美文:篇三
1林海音:最富童趣的“缠粽子”
女作家林海音在 《我的童玩》 中描述了她童年时由各种玩意儿带来的快乐,其中包括端午节前的“缠粽子”,“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地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穿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纽襻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2老舍:最以苦为乐的端午诗
作家老舍抗战初期居重庆,在友人家过端午节时写下这样一首 《七律·端午》: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老舍绝对是个大才子,小说散文戏剧评论诗词样样拿得起。这首端午诗即写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满纸亲切泥土气息,旧社会文人在端午节的窘迫和苦况隐约浮现纸上,耐人寻味。
3沈从文:最浪漫的湘西端午
沈从文曾在 《边城》 里记录湘西过端午时热闹欢腾的场景,他说,“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在先生的笔下,端午是充满童趣的,“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当然,在先生的记忆里,赛龙舟才是最值得书写的,“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场面之宏大热闹可见一斑,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最吸引人的当然要数龙舟竞渡的那个场景,“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这段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端午日紧张热烈氛。
除了赛船,还有其他娱乐项目。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勇敢英俊的心上人。
4汪曾祺:最有滋味的端午鸭蛋
在汪曾祺先生笔下,鸭蛋成了端午节的主角,在 《端午的鸭蛋》 里先生对家乡鸭蛋的喜爱溢满了字里行间,“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特别是用北京的咸鸭蛋和故乡的咸鸭蛋对比,先生用了句“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直白而朴素的话语,将先生对家乡鸭蛋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跃然纸上。故乡的鸭蛋还勾起了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具体到“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更是记忆深刻:“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说到底,端午的鸭蛋其实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先生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形容端午节的优美段落:篇四
1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4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5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7菖蒲是我很喜欢的植物,在城里一年中唯有端午看得见,每年端午节那天少不了买几根长得很漂亮的。挑菖蒲叶片长长、绿得发亮的,根也是干干净净、白中带红的。和着艾草一起带回家。挂在门边,有个端午的意思。
8除祖国大陆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外,清朝乾隆年间,台湾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而在香港、澳门等地,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
9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10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11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12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赛龙舟。
13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14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5又是端午来临,又是一段回忆,我放下了笔,继续沉思着,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是亲切的,是温馨的。河下镇在我的记忆里,是一幅版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
16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17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1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19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20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形容端午节的诗词:篇五
《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译文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宋代文天祥 :端午节过得很欢愉,却暗含着一丝无奈。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宋代苏轼 :端午节日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偕佳人参与缠线、挂符等端午节俗活动。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宋代欧阳修 :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译文 :
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清代纳兰性德 :坐着画船看水中端午景色,作赋投江以凭吊屈原。一片伤心,沉默不语。饮酒至半酣,迎风而行。
《摸鱼儿·午日雨眺》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译文 :雨后水涨,嫩绿的水面已涨至半篙,蒲柳和荇叶无数。亭台楼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鸟衔着鱼儿飞掠欲舞。画桥外,路幽长。画船齐发,箫鼓阵阵,在水中央流连。随着轻柔的划桨之声,船早巳拂过新荷,沿着河堤忽转,冲破新荷出生时所下之雨。
长满芦苇的洲渚,丝毫不亚于潇湘深处。雨纷纷而下,迷迷蒙蒙,如雾一般,恰似鲛人的眼泪,亦如正作赋投江以凭吊屈原。愁意难以谱写,只是用彩线缠裹香菰以纪念屈原的习俗,千古流传。一片伤心,沉默不语。记得那日在酒楼中,待到水上游戏做罢,人群散尽,我饮酒至半酣,迎风而行。
元代贝琼 :端午节感伤怀才不遇,不过仍旧洒脱。
《已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唐代殷尧藩 :端午节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看着年轻人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
《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唐代杜甫 :端午佳节得到皇帝赐予名贵的宫衣,心情很好!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宋代陆游 :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高兴地喝起酒来。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元代舒頔 :没有到处采撷艾蒿、蒲草,没有用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而是追悼屈原,读《离骚》,感到悲伤。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宋代黄裳 :看赛龙舟,场面激烈,热闹非凡。
《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译文 :
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明代汤显祖 :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准备过端午。心中质疑,屈原不是沉溺在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