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浔:寻一处烟雨江南,觅一场人间清欢

在南浔:寻一处烟雨江南,觅一场人间清欢,第1张

诗人王心鉴曾写道:“几度梦江南,小桥旧曾谙。白墙竹窈窕,黛瓦燕呢喃。红袖怡酒兴,碧水润琴弦。雨巷寻杏花,邂逅乌篷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古镇梦。古镇之于我,有着近乎偏执的情愫。虽说我生长在湖湘鱼米之地,也从未离开过,但江浙的小桥流水、青砖乌瓦始终是我向往的地方,也由衷地喜欢那些深藏其中的旧时建筑、实木雕刻,喜于探寻古镇的美景与文化,并乐此不疲地辗辗转转,留连忘返。喜欢一个地方,有时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而是因为,它安静得可以让你与自己的灵魂相对,让你的心境如流水般舒展和闲适。                   

    (一) 烟雨之程,邂逅太湖

江南多水乡,掠过皆古镇。对于江南最初的印象,或是戴望舒的诗《雨巷》,或是那一袭温婉柔美的旗袍,亦或是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大概是十年前的仲夏,我在杭州去往乌镇的火车上,从一本当地的画报上认识了南浔,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石板深巷和宁静悠闲让我魂牵梦绕,念念不忘。而这次恰逢烟花三月,我随先生来江南处理事务,回程路上,因为要路过南浔,终于抑制不住对它的向往,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草长莺飞的三月,在江南,已经感觉到了雨季的来临,加上突然而至的“倒春寒”,这样的天气让行程变得有些艰难,尽管没有足够御寒的装备,也没有预约住宿,时间的安排也是很紧凑,加上疫情的影响,似乎有点仓促,但我和先生还是决定利用难得的休闲时间,奔赴这场南浔之行。去往南浔的路上,巴士上除了司机,就是我和先生两个人,不知是这样冷的天气,大家都不愿出门,还是因为我们要去的南浔低调得鲜为人知,而这样的旅程似乎更适合游览古镇,少了喧嚣和拥挤,多了几分舒适和安静。汽车一路沿着南太湖湖岸线行驶,透过雨打的玻璃窗,我望见烟波浩淼的太湖,水面极开阔、舒缓,远处帆影点点,堪与大海的辽阔相媲美,偶尔掠过几只白鹭,似海非海间让我感受到一种雄浑苍茫,本来艰难的旅程似乎也有了生机,眼前的景象让我一时忘却了身体的寒冷,我渴望时间可以慢一点,让我多一些领略太湖的景致。下了巴士,我们离南浔古镇还有几里的路程,换乘的士,的士司机很是热情,一路跟我们介绍南浔的过去和现在,他说,我们这个时候来南浔还真是时候,往年这个时候游客是很多的,相对会拥挤;而且他告诉我们,南浔古镇早已在政府的改造计划之内,里面的原居民大多已经搬迁,但因为一些原因还没能实施改造,可能过几年来,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到过的乌镇,一边是保留原状的、古朴陈旧的东栅,一边是经政府改造后的颇具繁华和现代气息的西栅,那种落差感让人恍如隔世。想到几年后的南浔或如乌镇的西栅一般充满商业气息,我感到些许唏嘘,也更加觉得此次来南浔,真是不虚此行。到达南浔古镇时已接近中午,我和先生抵不住刺骨的寒风,打算先到景区外找一家咖啡店,点上热饮和甜品先缓缓,让身子先暖和起来,我们边喝热饮边查看附近的客栈,幸运的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位于景区内的一家临水客栈 —“浔居河畔”,通过和店家的联系,导航一看,客栈就在古镇门口的旁边,从咖啡店走路过去也就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走出咖啡店,身体的疲惫和寒冷缓解了许多。终于来到了这个我一直想来,却未曾来过的地方,我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和兴奋,渴望一入南浔梦。                     

    (二) 梦里水乡,静美南浔

不同于名声在外的乌镇、西塘和周庄,南浔古镇是内敛低调的,仿佛静静盛开在时光里的一枝莲,暗香盈袖。如果不是景区门口,一块大石板上赫然出现的“南浔古镇”四个字,我和先生还真没反应过来已然来到了古镇,门口除了三三两两的游客和当地人路过,一切是那么地静谧和朴素,没有喧闹,只有时空里留下来的安静的陈年印记。真正走进这里,才发现南浔古镇虽身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更是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镇,却低调得让人一再忘记它的存在,这样的低调,却让我有心中激荡起偏爱的情愫和久违的感动。踏入南浔古镇的那一刻,走在青砖铺成的幽径,仿佛一脚踩进了旧时光。白墙黑瓦,斑驳的石桥,错落有致的古旧陋屋,阁楼里旧时光的影像,时隐时现。伫立期间,仿佛能倾听到旧时吴侬软语的清唱,和那些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地方,即便去过很多的古镇,我依然觉得,它们同样是古镇,却因为有着不一样的底蕴,就会有不同寻常的魅力。藏在闺中人未识。相比于其他古镇,南浔还算是一方净土,曾经的繁华虽然尽作云烟,它或许不是最热闹繁华的古镇,却似隐于长三角中心腹地、静观岁月变迁的“大家闺秀”,深居闺中,却依然不乏有心人寻香而来。南浔并不大,但它却如江南女子一般精致耐看,里面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它区别于其他古镇的独特之处,尽管久经风雨,在如今看来仍是别有一番风味。可以说古镇里的每一处风景,都值得细细品味。曾经的南浔是江南最富庶的乡镇,这里面有着南浔巨富的豪宅旧居,有着辑里湖丝和湖笔的前世今生如今,历史隐去,它就像是一朵含苞的莲花,每日吹吹风,淋淋雨,过着平淡惬意的小日子,只是那偶尔不经意间露出的风情,就足以让你一不留神坠入它似水的柔波和诗情画意里;即便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恰逢烟雨朦胧,撑一把油布伞,在青石古道上信步而行,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缓缓地展开而来。

        (三)繁华落尽 ,人间烟火

南浔的美不在那些知名的景点里,不在那些名人的宅院里,而是在街头巷尾,在晨间,在日暮。几百年来,这里烟火人家依旧,古朴的民俗依然,旧时的江南风貌也从未改变,它的一草一木都展现出悠然自得,却没有沾染一丝市侩和娇贵。江南的雨下起来,能让人思绪万千,何况是下在南浔古镇的雨,就更多了几分迷离和韵味。在午后,放下行李,我和先生走出客栈,迎着这样的雨,走在浔河两岸,那搁置在心头的江南情结,就这样被一场春雨打开,顺着屋檐上的青瓦缓缓落下。古镇里很安静,不知是下雨的缘故还是南浔本就如此,少了摩肩擦踵的游客,偶尔碰见闲庭散步的居民,或是站在桥头扯谈的老人,让我一时忘了自己只是旅客,站在石桥上,置身水墨中,这里的一切看上去没有丝毫的花哨与装饰,却让人觉得朴拙得深厚和美好。南浔是特别的,在它清丽脱俗的外表下,又有着说不出的温暖,道不尽的乡味。它的魅力不止是一面面白墙下藏着的杏花烟雨般的风情,更是那千百年来日复一日的烟火人生。南浔人过的日子,就像门前的河水一样,宁静而缓慢地流淌。这里没有酒吧一条街,没有喧哗的叫卖声,没有古镇里标配的义乌手工品,更没有所谓的羊肉串串藏在巷子里的双浇面、小笋干、千张粉丝汤、小馄饨,似乎都可闻见儿时的味道;一条条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百间楼窗前和桥头悬挂着的红灯笼,这才是古镇本该有的模样吧。只有行走在桥头巷尾,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南浔,藏在这百年不变的人间烟火中,藏在这暮春的生机盎然里,只需要一眼,便久久无法忘怀。一条水港半堤柳,两岸人家百事秋。在南浔,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如果只是来散心,可以悠然地领略古镇风情,在闲情逸致中洗尽铅华;若是为探寻文化,则可以在历史残垣间思索冥想,在石桥巷道里品读江南史诗;若是为心中那份古镇情怀,可以轻举油纸伞,拐小巷穿胡同,在吴侬软语中感受别样的温软。

  (四)诗书之乡,浔心之旅

南浔最美不过人间烟火,不过我还想带你去看看那些富贾深宅大院的前世今生。来南浔之前,我大概了解到了与之相关的很多关键词,百间楼、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张石铭旧居等等,这些得细细品味才是。但因为特殊时期,一些景点没有对外开放,我和先生只能选取其中几处游览,虽有少许遗憾,但也给自己留了念想。百间楼 不看百间楼,则枉游南浔。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从客栈的后门走出来,沿着河岸往前走,穿过几条青石巷,无需刻意寻找,我们便与百间楼不期而遇。如今,百间楼 还居住着南浔当地的居民,百间楼最靓丽的风景,便是沿岸的民居与清澈的河水相衬托,因为河道里不再行驶船只,河面上的倒影,让百间楼显得无比静默。这也是我到过的很多江南古镇里,所见过的最原生态的。百间楼的背后,还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百间楼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归隐南浔时为家中100名婢女所建, 但是如按照正常建的话就会挡住老百姓的路。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老尚书借天让地,上面建楼,下面留出路给百姓走,体现出一种自觉的善意。无论阵势多大,地位多高,心中有把尺子,对人事怀有一份敬畏,充满温度,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百间楼背后的“人情味儿”。这位尚书是南浔人,让他没想到的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百间楼成为了南浔古镇的旅游名片。小莲庄  小莲庄,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墉的私家花园,历经四十载建成,我们从客栈女主人口中得知,小莲庄也是南浔古镇的王牌景点。从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小门口进入,不曾想,里面藏着个大大的世界,小莲庄的十亩荷池,尽管只剩折枝,但依旧迷人,别有一番“枯禅”的意味。想必盛夏之时,满池碧荷映天的美景会更加迷人吧。绕着荷池,走近一处小园子,圆拱门外头刻着“曲径”二字,我正寻思着,所谓的“幽处”应该就在不远的地方……往里头走,我和先生不禁为之惊艳,果真是“别有洞天”啊,园内的亭台楼阁设计的十分精妙,利用地形以及长廊假山布置,做到步移景异,颇具匠心。假山上矗立着一座小凉亭,不难想象,园子主人定会和文人墨客在此谈古论今、小酌几杯。环顾四周,周围的景致一览无余,回头望去,这才发现,刚进来的拱门背面,果然书写着“通幽”二字,真是妙哉!小莲庄的刘氏家庙、碑廊、牌坊无不透着那厚重的历史,使人深思。如今园林即使有维护,也显得陈旧衰败,但是想着百多年前,住在其中,真是胜过如今价值过亿的豪宅,依然可以窥见它与过去那些文人达士追求闲情逸致的精神品位息息相关。嘉业堂藏书楼 与小莲庄隔溪相望的,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的嘉业堂藏书楼。它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建造的,那里曾经藏着珍贵书籍60万册。进入嘉业堂藏书楼,看这一层层的书架,想起刘承干最喜欢收藏各类古书,最喜欢听翻书的声音。多年后,他为人类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出身于富商之家,却如此珍爱书籍,喜爱读书,也实为一个奇人。曾经的南浔养育了多少文人墨士,岁月变迁,几经风雨,如今的南浔依然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默默地守候着她浓厚的文化积淀,等待着真正懂它的游人们,不惊不扰。这里的一石一桥,一砖一瓦,在历史云烟的熏染下显得越发厚重了,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和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能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生活。             

          (五)夜宿南浔,静听雨声

想要好好看看这座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古镇,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南浔住上一晚。夜幕降临,踩着石板路慢慢往回走,我们入住的客栈位于古镇景区内的河边,是一座临水而建的两层小阁楼,房间不多,这样的淡季里也只有我和先生入住。客栈女主人热情、精致,房间也是干净别致,细节之处都可见独具匠心。打开古色古香的木格子窗户,窗下流过的浔河、不远处的石桥,都让我怦然心动。夜晚的南浔没有其他古镇的“灯红酒绿”,安静得好似不食人间烟火。单单是在这里小住几天,喝茶,听雨,看小桥流水,就很幸福了。哪怕只是在阁楼的阳台上坐坐,吹风,发呆,与爱人闲聊,也是无比惬意。当夜幕降临,南浔被蒙上了薄纱,空气里透着微微的寒意,这样的烟雨季节里,微凉的雨水和南浔的温柔倒也相得益彰。下完雨后的古镇,充斥着雨露的气息,站在阁楼的窗台,透过朦胧的雾纱,望见沿河的红色灯盏逐一亮起,水中红色灯盏的倒影悠悠,氤氲出一种别样的温软和静谧;风儿吹动柳枝,摇曳的身姿,让沉静的夜晚多了几分灵动。此时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卞之琳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跳跃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的印痕。”  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先生沉思片刻,像是在喃喃自语,也像是在跟我说,“我们站在现在遥想那些风云变幻的历史,会感觉有一种不真实感,就像走在浔河岸边的巷道里,想起当年写出“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诗句的人,你会感叹是怎样的情境里才能让人有如此的抒发。可是,你是否想过,再过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我们就会是这个书写历史的人,或许某个傍晚,也会有人站在同样的地方,踏寻我们脚下的路,回想我们的现在“。我默然微笑,南浔古镇,真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地方,它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你是谁,抑或我是谁,其实都不重要,即便是隔着几千年,内在的灵魂一样可以有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如果某个地方,还能有纯粹,还能有旧时月光,还能唤回我们过去记忆里的东西,我想这个地方,就是古镇。午夜梦回,橹声蔼蔼,飘然而过,触手可及的氤氲里,传递着时光里的温软。南浔,或许并不适合遇见,更适合沉淀,你对古镇所有的期待和憧憬,它都可以满足得恰到好处。想要感受它的美,唯有放慢脚步,用心聆听

  《亭房道》

  作词:华伦组

  作曲:kinly小5

  演唱:许嵩&mimo

  mimo:

  笔一支 诗两行

  我描上翠鸟鸳鸯

  话一句 再相见

  我等到明年今天

  桃花落 送清风

  半空清风送桃花红

  情已深 爱已浓

  我们连理共度三生

  许嵩:

  青丝罗衣翠鸟手巾

  我在窗外窥视你一眼

  **描红妆

  低垂珠帘蜡红窗

  (风在手里是否清晰)

  仲夏蝉呤一首感伤

  烟花三月洞庭一线

  湖水已走远

  我在梦里 迷捕彩蝶

  mimo:

  似水年华 春去春又来

  台阶多了一行青苔

  小桥流水 绕过几个湾

  有谁会慢慢去猜想

  合:

  城楼屋檐风铃随风鸣响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我回到我们邂逅的亭房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许嵩:

  笔一支 诗两行

  我描上翠鸟鸳鸯

  话一句 再相见

  我等到明年今天

  桃花落 送清风

  半空清风送桃花红

  情已深 爱已浓

  我们连理共度三生

  青丝罗衣翠鸟手巾

  我在窗外窥视你一眼

  **描红妆

  低垂珠帘蜡红窗

  (风在手里是否清晰)

  仲夏蝉呤一首感伤

  烟花三月洞庭一线

  湖水已走远

  我在梦里 迷捕彩蝶

  mimo:

  似水年华 春去春又来

  台阶多了一行青苔

  小桥流水 绕过几个湾

  有谁会慢慢去猜想

  合:

  城楼屋檐风铃随风鸣响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我回到我们邂逅的亭房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城楼屋檐风铃随风鸣响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我回到我们邂逅的亭房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1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万木争春、万象更新、万紫千红、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风和日丽、和风细雨、鸟语花香、气象万千、欣欣向荣、莺歌燕舞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春风拂面 春意昂然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东风送暖 大地回春 雪化冰消 春风宜人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春和景明 莺歌燕舞 百花盛开 柳暗花明 草长莺飞 含苞欲放 花枝招展 阳春三月 春寒料峭 姹紫嫣红 春光满面 描写春天的词语(一) Artsdome 汇编 春: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如“四季如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可组成“春景”、“春光”、“温暖如春”等。

[同义] 春天 春日 春季 春今 阳春 艳阳 春上 大春 三春 九春 青春 艳阳天 春景天 [注] 春,也可以表示男女情欲。如“怀春”、“春心”、“春意”、“春情”、“撩拨春心”、“春心荡漾”。

初春:春季开头的时节。例:“初春之风仍有凉意。”

春季: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 春令:春季。

例:“严冬已过,春令已到。”注意:春令,也表示春季的气候。

如“冬行春令”。 春天:春季。

例:“明媚的春天,万物充满了生机。” 季春:指春季的末一个月。

开春:春初(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晚春:春之末。 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

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阳春:泛指春天而言。

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余春:犹暮春,晚春。 残春:余春。

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熙春:和煦的春天。 艳阳天:明媚的春天。

如“九九艳阳天”。 春风宜人: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

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春光明媚: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

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

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满园春色:春色满园,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大地回春:冬去春来。

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东风送暖:东风,春风。

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大地。”

雪化冰消:冰雪融化,表示春天来临。例:“雪化冰消,万物复苏,又是春到人间。”

描写春天的词语(二) Artsdome 汇编 与春关联的词和词组: 大地回春 春回大地 万象回春 春回地暖 大地苏醒 万物复苏 万木萌发 万象更新 蛰虫昭苏 春燕回巢 春生秋杀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播:春季播种。也作“春种” 春耕:春季的耕种。

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春联:春节用的对联。 同义还有:春帖 桃符 春条(方言) 春汛:春天的潮汛。

同义还有:桃汛 桃花汛 桃花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春游:春日郊游。 同义还有:游春 踏春 踏青 探春 寻春 双柑斗酒(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鹤) --------------------------------------------------------- 春风:开春后吹的风。

如“春风解绿江南树”。 和风:春天的温和的风。

一般只用于指温和的风,含有宜人的情味。如“和风拂拂”;“和风吹拂,杨柳依依”。

惠风:和风。书面语。

例:“惠风和畅,拂人脸颊,使人感到无限舒服。” 柔风:春风。

例“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东风:春风。

例“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杨柳风:春风。

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与春风关联的词:春风骀荡 春风荡荡 春风煦煦 春风送暖 春风曛暖 春风温煦 春风料峭 --------------------------------------------------------- 春光:春天的景色。

如“大好春光”。 同义还有:春景 春色(春色迷人) 韶光:美丽的春光。

例,“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也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韶晖:明媚的景色。例,“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例,“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韶景:美好的景色。

如“滇春好,韶景媚游人”。 与春光关联的: 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色弥望 春山如笑 春和景明 韶光淑气 春日阳和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万紫千红 百紫千红 千红万紫 万红千紫 春花怒放 花红柳绿 柳绿花红 柳媚花明 柳暗花明 花明柳暗 桃红柳绿 柳绿桃红 桃红李白 桃李争妍 桃李争辉 桃柳争妍 杏雨梨云 杏雨梨花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百卉含英 百卉千葩 飞花点翠 草长莺飞 莺飞草长 柳亸莺娇 莺歌燕舞 燕舞莺啼 花香鸟语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红杏闹春 红杏出墙 红情绿意 绿肥红瘦 红瘦绿肥 绿暗红稀 --------------------------------------------------------- 春雷:春天打的雷。

如“春雷一声惊天地”,“春雷催耕”。 同义还有“。

2描写春天的词语大全

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色弥望 春山如笑 春和景明 韶光淑气 春日阳和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万紫千红 百紫千红 千红万紫 万红千紫 春花怒放 花红柳绿 柳绿花红 柳媚花明

柳暗花明 花明柳暗 桃红柳绿 柳绿桃红 桃红李白 桃李争妍 桃李争辉 桃柳争妍

杏雨梨云 杏雨梨花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百卉含英 百卉千葩 飞花点翠

草长莺飞 莺飞草长 柳亸莺娇 莺歌燕舞 燕舞莺啼 花香鸟语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红杏闹春 红杏出墙 红情绿意 绿肥红瘦 红瘦绿肥 绿暗红稀

3描写春天的词语大全

词语:

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含苞欲放 春风拂面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河水解冻 春意正浓 烟花三月 满园春色 万木竞秀 春雨如油

春江水暖 缕缕花香 风和日丽 枝繁叶茂 奇争艳斗 春风习习

春雨绵绵 春雷滚滚 春花烂漫 春色迷人 万紫千红 万木逢春

百鸟鸣春 布谷催春 枯木逢春 好雨知春 大地复苏 积雪初融

小草含青 千枝吐翠 草绿花红 繁花似锦 欣欣向荣 杨柳抽芽

柳絮飘飞 群莺乱飞 山花烂漫 百花吐艳 百花齐放 百花争艳

冰消雪融 草木萌发 万木萌发 万绿丛中 万花丛中 桃李争艳

生机勃勃 姹紫嫣红 新枝茁壮 飞花点翠 群芳竞秀 莺啼燕语

花木灿烂

句子:

1、几场潇潇的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淙淙流动的一条小溪,愈发湍急秀丽起来。

2、温暖的春雪没有一丝寒意,悠然的雪花反而黑这早春的夜晚带来一种诗意的宁静。

3、每当春末,大花蝴蝶成群飞聚蝴蝶洞,似一片片流动的晚霞,又恰如一朵朵灿烂的云锦。

4、当春天来临时,积雪融化,春暖花开,万物苏醒,嫩绿的小草也偷偷地钻出了地面。

5、这是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春天。

6、山上,树木被春风摇醒,睁开睡眼,张开了柔嫩的臂膀,扭着腰肢。

7、冬去春来,杨柳叶绿,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8、柔和的春风吹青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

9、春天,是人们播种希望的季节

4形容春天的成语

形容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万紫千红、春和景明。

一、春暖花开

解释: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出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示例:春暖花开,我好引着孩子们园里做活。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0回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良好的时机,美好的时光

近义词春回大地、百花齐放、春光明媚、春和景明、大地回春

反义词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二、草长莺飞

解释: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自: 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示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形容春天的景象

三、鸟语花香

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自:一路行来,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真是个好风景也。 清·李渔《比目鱼·肥遁》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近义词桃红柳绿、柳绿桃红、花香鸟语、莺歌燕舞、穷乡僻壤、莺啼燕语、赵歌燕舞、燕语莺声、山清水秀

反义词穷乡僻壤

四、万紫千红

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示例: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五光十色、百花齐放、五彩斑斓、景色宜人、千红万紫、繁花、五彩缤纷、紫气东来、花红柳绿、春色满园、五颜六色、姹紫嫣红、奼紫嫣红、花团锦簇、百紫千红

反义词一枝独秀、枯木朽株、一花独放、落花流水、流水落花

五、春和景明

解释: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近义词春暖花开、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风月无边

5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10个)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姹紫嫣红、满面春风、生机勃勃、莺歌燕舞、人面桃花等。

1、姹紫嫣红

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译文:原来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观赏。

示例:见垂柳拖丝,拂境清幽;~,迎风弄鸟,别有一种赏心之境。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六十九回

2、满面春风

解释: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出自: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译文:满面春风,一团和气,暴露于内心的诗词之中。

示例:只见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举止大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3、生机勃勃

解释: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生机勃勃,发展非常迅速。

近义词:生意盎然、春意盎然、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旭日东升、勃勃生机、未艾方兴、朝气蓬勃、生气勃勃、生气蓬勃

反义词:老迈龙钟、萎靡不振、不生不灭、昏昏欲睡、不死不活、半死不活、回光返照、死气沉沉、老气横秋、奄奄一息

4、莺歌燕舞

解释: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译文: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莺啼春天长舞。

示例: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5、人面桃花

解释: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46432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出自: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6描写春天的成语得的反义词

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结构复句式。

用法多用于比喻。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华;不能读作“huā”或“huà”。

辨形华;不能写作“花”。

近义词开花结果

反义词华而不实

例句~;没有农民们的辛勤栽培;哪有这硕果累累的大好收成呢?

mimo:

笔一支 诗两行

我描上翠鸟鸳鸯

话一句 再相见

我等到明年今天

桃花落 送清风

半空清风送桃花红

情已深 爱已浓

我们连理共渡三生

许嵩:

青丝罗衣翠鸟手巾

我在窗外窥视你一眼

**描红妆

低垂珠帘蜡红窗

(风在手里是否清晰)

仲夏蝉呤一首感伤

烟花三月洞庭一线

湖水已走远

我在梦里 迷捕彩蝶

mimo:

似水年华 春去春又来

台阶多了一行青苔

小桥流水 绕过几个湾

有谁会慢慢去猜想

合:

城楼屋檐风铃随风鸣响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我回到我们邂逅的亭房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许嵩:

笔一支 诗两行

我描上翠鸟鸳鸯

话一句 再相见

我等到明年今天

桃花落 送清风

半空清风送桃花红

情已深 爱已浓

我们连理共渡三生

青丝罗衣翠鸟手巾

我在窗外窥视你一眼

**描红妆

低垂珠帘蜡红窗

(风在手里是否清晰)

仲夏蝉呤一首感伤

烟花三月洞庭一线

湖水已走远

我在梦里 迷捕彩蝶

mimo:

似水年华 春去春又来

台阶多了一行青苔

小桥流水 绕过几个湾

有谁会慢慢去猜想

合:

城楼屋檐风铃随风鸣响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我回到我们邂逅的亭房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城楼屋檐风铃随风鸣响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我回到我们邂逅的亭房

翠鸟和鸳鸯在池塘嬉闹

蔷薇依附在古老青砖墙

烟花三月下扬州

王稻

西湖

囿居在这个弹丸小城,光阴日复一日地消磨在生活的琐碎里,难免会生出逼仄的情绪。又到草长莺飞之季,同事在一起思忖着利用周末时间到哪里去放飞一下心情,于是在商讨中定了杭州,周五定夺下来,周六清晨便打起背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杭州就是人间天堂。据载,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同时也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大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遗址,还有著名高校浙江大学,它的美景美名早已享誉海外,所以在阳春三月带着一份憧憬去邂逅这样一座城市,是有着孟浩然“烟火三月下扬州”般的洒脱的。

到达杭州正是午饭时间,大伙一起品尝了杭州特色菜“西湖醋鱼”,真的是鲜美异常,回味无穷呢。饭后去游西湖,西湖做为杭州的标致性景点当属首游之选。车子从浙大豫园校区绕行,停到距西湖不远的停车场内,大伙下车步行一段去西湖,也就十多分钟的路程,不过路况不好,到处是施工人员和材料。导游告诉我们,现在西湖一带均在修路,是为了迎接九月份习主席率二十国集团首脑在此召开“G20峰会”做准备,到那个时侯,这个城市整个都是焕然一新美不胜收的。中国做为主席国将又一次聚焦全世界的目光,相信我们大国的风范及气魄也会又一次让世人瞩目,这个美丽的城市也一定会引起国际性的关注和景仰。当然有许多重大的国际要事及决策都将在这美

丽的西子湖畔达成。想想所有这些即将发生的事情都让人心情激动热血沸腾呢。

微风徐徐,阳光分外明媚,坐在游船上,目光所极处,一湖碧波茫茫,船只往来,岸上柳丝垂绿,游人如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这首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在800多年前抒怀的是一种忧国之思,只是今天,此诗后两句被我调皮地发到微信上配上图景来调侃此游之乐了。这般的断章取义是因我把杭州西湖与庐山西海相比,直把西湖比做家乡边的西海了。只是西湖边遗迹太多,历史太过于厚重,在我眼中这一湖水也附带了许多色彩,美当然是美的,倒自认为不如庐山西海的水碧透清亮。若用女子来形容,西海是一个刚长成的清丽的小姑娘,西湖则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女子。一个用来赏,一个用来读的。心知这一种认知及对文化的扭曲有悖历史,不过也纯属于个人的观点,如这水中的波光一样一闪即过了。

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杭州的一颗明珠,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也是热闹非凡的。想起余秋雨先生写过的《西湖梦》,说西湖“成名过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游览可以,贴近去却未免吃力”,此时此地我似乎有贴切的认同感。

我们在导游的指引处看到湖岸的“楼外楼”,就是这一栋普通又非凡的小楼这一百多年来也记录了许多的故事和变迁,接待了许多名人佳士,它伫立在西湖边上,与西湖相互添彩。还有那在阳光下闪着金字的岳王庙,透过这些似乎还能追溯那些远去的历史,自古以来,

英雄身上的民族气节与凛然大义是耸立千年不倒的。

坐在船上一边观赏美景,一边听导游讲断桥残雪景的典故、长桥梁祝情的传说,还有苏小小与阮郎,许仙与白娘子。这里是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发源地,其中的苏小小墓,雷峰塔,总是游客满满,多少人在这西湖边上抛诗洒泪,一颗心早被融进西湖中百转千回了。一个青楼女子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活着,还有着不算轻的份量,究其原因是另一种价值或是精神的份量使然吧,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里的一种存在现象。而白娘子这个亦仙亦妖的女人倒受到了无数人的厚爱,直走进了人们的精神,也成了中华文化中另一抹不同的色彩。所有这些都给西湖增加了那么多的神秘和亮色,如此怎能叫人不爱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一时间脑海中跳出了许多有关描写西湖的诗句。而面对西湖边那些高楼耸立,群塔入云的现代化建筑,我在想象着白居易与苏东坡当年在此为官、生活的场景。这两位文学大师在此地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为西湖的美名传扬作了宣传呢,那些佳作也都是中华诗库中的瑰宝。难得的是两位大师不光是可以泛舟湖上,饮酒作诗的,在那时为官时也是万民景仰的好官。他们为这一方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大事实事,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这个地方的经济、民生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繁荣,应该成为现在所有官员学习的榜样,成为中国官员的楷模。

也许是描写这个人间天堂的文章太多,诗作太盛,我想在腹中酝

酿一些字句算做游记观感,却语乏词穷。也许是西湖太美了,而底蕴又太沉了,我又太肤浅,只觉得无从下笔落墨。望着远山近水,吹着悠悠清风,让古今的故事和场景在脑海中错乱交织。因为时间的仓促,我们不能去到每个景点,心中不免是有遗憾的,不过想想这样也好,越是美好的东西越要存放在心里不要轻易去达到,反倒留有一番意味在心头。我在想今晚会不会做一个有关西湖的梦呢?梦到与寄情山水的文人雅士同行,在这块灵秀之地上留下一篇断章或几行散句?如此也算此行圆满,甚好不过了……

西塘印象

西塘,一个有着诗意名字的地方,是我们此行的又一站。坐了几百分钟的车程去看它,也足够生出几百种想象了。不过,因晕车,我思绪空白,只是沉沉地闭着眼,企盼西塘的风能吹走我行程的疲倦。

导游说西塘不过是中间一座桥,两边两条街,非常简单。也许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是这种看法,在外地游客眼里一定是另外的风景。我想大凡有点名气的地方总会是有点特色的,当然也不乏有“起哄”的成份在内,因为现在太多人爱追捧了。

走进西塘,一排排的古建筑映入眼帘,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一幢幢错落有致却整齐统一,屋檐廊畔挂满了红灯笼,显得古朴又喜庆。

这些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建筑群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确实是不易的,难怪会被联合国授予“历史文化保护杰出成就奖”呢。尽管大多房屋都做了临街的店面或是家庭旅馆,但房屋的外观和整体的结构都没有改变,木板门,格子窗,深浅不一的弄堂与河上的石拱桥相互连接,从哪个地方走都能走到小镇的另一个地方。这些历经沧桑的房屋老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块建筑史上的纪念碑,处处无不彰显着前人工匠的超群智慧。

一条不算太宽的小河蜿蜒在其中,河水的颜色竟是污浊的黄绿色,呈现出受污染严重的病态之色,这不免让我心生忧虑与失望。河里纵横泊着的乌篷船有着一种古旧的美,河里有咿呀的橹声,让人想起这是否就是鲁迅笔下的故乡,是先生小时候去看社戏坐的船?时间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入到了经年前。行走在这样古老的江南水乡,一种雅致的韵味蓦然散开,这里的青石板路,石拱小桥,每条弄堂巷陌,还有那些扯着竹竿晾晒衣服的家庭主妇,都有着闲适的况味。我们与许多游客一起行走在这一幅水墨江南图中,来来往往的脚步,也都随着时光慢了下来,变得安详又从容,随意的行走换来精神上的放松。这里虽然各色小店应有尽有,繁华又热闹,但没有那种重金属元素的商业气息,没有叫卖和嘈杂,呈现的是一幅兴盛又祥和的市井图。

走马观花地看了几处私宅,西园、醉园、种福堂等,都是曾经的大户人家的住宅,里面的结构精致、布局合理,在当时应该算是豪华的了。其中的西园据说是一个富商的花园,面积不是太大,但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俱全,还有假山侧的一棵高大松树,风来有声,遂谓侧

旁的茶室为“听涛轩”。据载柳亚子先生曾于1920年来此园小住,与友在此吟诗并摄影留念,西园便从此声名鹊起。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九十年代仿建的明清风格的西园了,老园在五十年代被毁,现在的西园也只能是恢复柳亚子先生曾经会友雅聚的一个场所了,我在心里颇觉遗憾,竟生出偏执来,认为虽然费了心思,但意义已不同了。

还有一个长长的烟雨长廊是这个古镇又一个特别的地方。长廊很长,有数百米左右,它的一侧是主街,另一侧则临河,是西塘又一道独特的风景。长廊就是在所有的房屋中修起了廊棚,连成一片,即可遮阳避雨,还以它独特的面貌吸引着四方游客。这一带廊棚的外围一样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在镜头里一切是那样的诗意悠悠,其实它们承载的是成百上千年来无言的变迁与沧桑,因而此刻留在我心头的是一种有着穿过时光之后的莫名的淡淡感伤。那些如棋子样排列的店家同样排列在长廊的每个屋檐下,大多是客栈或是小食店,有芡实糕、粉蒸肉、茴香豆等等诸多吃食,珍、薇薇和我都受到了这些美食的诱惑,在一家小店坐下享受特色美食和老板娘热情的招呼。

我以为这个季节不会有太多游客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古旧的江南水乡小镇角角落落都填满了游人,站在小桥上想照个相取个景都有点困难,那些写生的摄影的人也到处在找地方选角度。天气有点阴沉,象要落雨,若在雨中,那烟雨长廊倒真有十足的韵味了。我想《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一定是从西塘哪条弄堂里款款地走到了戴望舒的笔下,那淡雅宁静的忧伤直抵人心房,成了一种斑驳的情绪挥之不去。这个古朴的小镇里有着宁静的淡泊的质朴的沧桑的气

质,幽然闲适得让人只想在此守住光阴,安度晨夕。无由地想起“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这样的句子,此地此景让心产生的就是这样的向往。

西塘是古朴雅致的,却也是时尚繁华的,奇怪的是这两种风格一点也不冲突,相反在这里还得到了最好的结合。自不言喻,那些有着小资情调的特色小店也比比皆是,流露着浓浓文艺风的服饰最能吸引我的眼球,无奈众人同行,由不得我一人驻足流连。

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让心灵安然安放的,而西塘可以。它就这样让人在不经意的行走中喜欢上了。来过以后,这一幅江南水墨画就会一直嵌在心里梦里,总会在不经意间翻动记忆,桨橹声厚,吴侬腔柔,还有那一声声的越剧唱调,这些历史的声音有着穿透光阴的力量,和这个古旧的小镇一样带有一种洗尽铅华的味道,千年的风尘蕴藏在西塘的一瓦一檐里,成了一卷诗一轴画,历经千年,意不改,色不变……

作者简介:王稻 江西德安人 九江市作协会员 作品有散文、诗歌、小小说等,散见于省市级杂志报刊

通讯地址:江西德安县第一中学罗平华转王淑芬收

****:电话[1] 邮箱284374573@qqcom

本首诗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所以被称为七绝创作的典范,无外乎其在平仄格律的运用,以及在这看似平淡朴素的诗中蕴含着的不凡之处。

这首诗之中,杜甫首句采用了不起韵的格式,对于近体诗格律规则可谓是有着标杆作用。而在讲究以诗传情,以诗寄情的古代,这首诗仅仅以28字便将40余载的时间包含在内。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更是作为诗圣的杜甫以及朋友李龟年往昔旧梦的写实。

作此诗时,杜甫已经年逾58岁,而在颠沛流离之间,想必他也能预感到自己的垂垂老矣。大唐往昔的盛世不在,安史之乱、百废待兴的社会背景之下, 他与故交好友李龟年在江南相逢。

旧时风华,彼时的杜甫青春年少,正是达官贵人府中的常客,李龟年又何尝不是岐王、殿中监等府邸上的演奏者,然而几十载过后,江南的风景美好,但朋友间的相遇却显得突兀了些许。曾在岐王、殿中监上演奏的歌者李龟年,竟已经沦落到江南卖唱的田地。

而反观诗人自己,又何尝不是此般落魄。今昔对比,既有个人命运的殊途同归,又更有四十余年间大唐的由盛转衰。

而在小编认为,最令人称奇的是作者在见到李龟年后的戛然而止。逢君之后做了什么?想必这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还有情的最高境界了吧。

作为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远影响的诗人,杜甫以其诗歌更颇有几分史书的意味。出身名门望族,有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却终究在优游之后换来的是仕途上的不顺,在见识了大唐的极盛之后,更见识了大唐的盛衰转圜。“沉郁顿挫”的诗风,更是时代的写照,而这写照在《江南逢李龟年》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49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