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第1张

据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使野生东北虎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1958年,中国就在东北虎之乡的黑龙江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丰林红松原始自然保护区。

1962年,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977年,中国相关部门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2005年,吉林省珲春东北虎生活区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中、俄、美三国专家联合调查统计,保护区内的东北虎有三五只,还有部分东北虎经常游荡于中俄两国之间。保护区内的东北虎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青龙台、春化和马滴达保护站辖区内,偶尔也活动于敬信和杨泡保护站境内。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不仅起着联系中、俄、朝三国将虎豹种群自由迁移,维持种群繁衍的生态通道的作用,而且在世界虎豹保护战略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备受国内外所关注。

东北虎

野人教授林海雪原追虎16年,他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山峦叠嶂,丛林散生,降雪未过小腿肚。2022年1月10日,冯利民身背包,独自一人踏雪进到丛林最深处,去查询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郊外监测设备运作状况。

“我掌握东北虎,能否立即零距离,实际上并并不是很重要的事儿。”谈起碰到东北虎的期望,冯利民也许没有坦白说。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修读博士生的他,赶到东北林海雪原寻觅东北虎。16年以往,他早已是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野外作业责任人,在精英团队勤奋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早已创建起全球最大的野生动植物实时监测系统软件。过去16年来,冯利民千余次走入林海雪原,顺着虎豹踪迹向前,一天比较远徒步40千米,以至他有一个尤其头衔——“原始人专家教授”。

尽管经他亲眼评定了超出2万只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相片视频,令人震惊的是,与近期本地住户不断遇虎反过来,追虎早已16年的冯利民,却与东北虎难有一面之缘。1月10日,他在吉林珲春市一处丛林中工作中4个钟头,等他返回驻扎地,在同样线路通过的过路人,却用手机拍到了东北豹爬树的短视频。

“事实上,在山林中与野生虎面对的几率是很低的,即使是在虎主题活动经常的地区。既非是根据捕获,全世界野生虎遍布国的绝大多数学者、底层巡护员也在终生没缘在山林中立即看到百兽之王一面。”冯利民说,事实上,她们长期在山林中走动调研,“从检测系统数据信息中表明,大家常常与虎擦身而过,可是并没有缺憾,不然现在我得每天倍感缺憾。”

这2年,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的珲春地域本地住户逐渐经常的与野生虎冤家路窄并拍下视频照片,这好像也激起了冯利民的缺憾。1月5日晚,从珲春市敬信镇回城区的道路上,经过虎豹出现区,冯利民让车辆开慢一点。

“这一时间段很有可能会出现虎通过这一道路,看能否搂草打兔子拍上。”坐到前座,冯利民取出手机上,趴到挡风玻璃下,手指头停在视频录制键前,双眼不断环顾着路面两侧。20分钟,他一直维持这一姿态,直到大城市的灯火出现,他才会收起手机,落寞离去。

虎年说虎,我们刚刚迈入了虎年,野生东北虎就再次下山了,这一次老虎下山的地点在吉林省珲春市板石镇板石村附近的山林中,一头黄牛疑似被野生东北虎咬死,之所以说疑似是因为从现场的脚印以及黄牛尸体上的咬痕,具体是不是东北虎,是多大的东北虎,还有待于专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确认。

从这头黄牛的尸体看,它的整个臀部都被掏空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斑鬣狗的攻击手段,但其实,这并不是东北虎的攻击手段,而是它的进食优先级,因为这里有牛肌肉最发达的部分之一臀大肌,还有富含着多种微量元素的消化道。

其实,在珲春地区东北虎捕杀黄牛已经不是首例了,早在2014年,珲春地区一架红外相机就拍下了东北虎捕杀黄牛的全过程,这头黄牛也是被咬穿了脖子,然后老虎从臀部开始啃咬黄牛,可见从动物的臀部开始吃,是东北虎最喜欢的进食方式。

当然,东北虎捕杀家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家畜是人饲养的,东北虎捕猎家畜除了会对人造成经济损失外,还对人的安全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那么,东北虎下山攻击家畜,到底是生态变好还是变坏的标志呢?我认为是“好坏参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野生东北虎捕杀家畜是生态变好的标志

野生东北虎捕杀家畜是生态变好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首先这意味着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增加。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虎亚种,但同时它也是最濒危的老虎亚种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由于人为的偷猎、山林的砍伐和破坏,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前几年甚至已经不足20头了。

而如今我国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经超过了30头,在短短的几年内增加了接近一倍的数量,这不仅仅是对东北虎保护力度加大的原因,还有我国对东北虎栖息地保护的原因,因此,东北虎下山捕杀家畜,必然是生态变得更好才出现的。

其次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增加与迁徙也有一定的关系。除了我国对野生东北虎保护力度的加强以及对其栖息环境的保护使东北虎的数量提升外,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增长中也有迁徙的原因,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的东北虎从俄罗斯跑到了我国境内。

这一点通过科研人员多次发现东北虎在中俄边境活跃就可以看出来了,而东北虎为何从俄罗斯跑到我国呢?答案很简单,生态好坏,因为老虎是没有国籍的,它们挑选栖息地唯一的标准就是哪里更适合自己生存就去哪里。

因此,野生东北虎捕杀家畜,其背后是数量增加,而数量增加的背后,是生态变好的重要体现。

东北虎攻击家畜是生态在变坏?

其实,如果非要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确切地说不是生态在变坏,而是生态已经越来越不够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野生东北虎数量增加是个现实,而原本只有十几头东北虎生活在东北的山林地区,它们各自占据了接近200平方公里的领地,互不打扰。但是,它们的数量增加之后,适合栖息的环境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简单地说,增加10头东北虎就要同样增加至少上千平方公里的栖息地。

但是,几年内增加上千平方公里的、适合野生东北虎生存的环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树木生长需要周期,而且树木的种类要贴近自然分布下的植被种类,并且这里还必须要有足够的有蹄类动物和野猪等作为东北虎的猎物。

因此,当野生环境重建和恢复满足不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增加时,一些刚成年急需要领地的年轻东北虎必然会下山,一方面它们要通过迁徙来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地,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猎物的密度已经无法满足它们的日常所需。

人虎和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东北虎下山它自己本身也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它们在与人的互动中,始终处于劣势,而且自古以来的打虎、偷猎也让它们对人类有了恐惧。最关键的是东北虎本身就属于一种谨慎小心的大猫,它们能够远离人尽量的远离。

但是,在栖息地不足、猎物不足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它们还是要铤而走险的下山捕杀家畜,因此,想要达到真正的人虎和谐,首先要解决的是老虎栖息地的问题,只有不断的恢复和扩大老虎的栖息环境,才能够让虎远离人类活动。

当然,在这个路上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人虎冲突,比如尽量不要在有野生东北虎活动的地区散养家畜、不要去有虎的山林中捕杀“野味”、不要在有虎的山林中活动等等。同时,对于虎捕杀的家畜,地方也要有相关的赔偿政策。

东北虎下山攻击家畜,这是生态变好的标志,因为它们下山的背后是数量的增加。但同时,又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东北虎数量增加的同时没有配套它们所需的生存空间和猎物,这就让老虎不得不下山捕猎家畜。

因此,想要实现真正的“人虎和谐”,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继续保护东北虎,一方面增加它们的生存空间,一方面有相关的补偿政策。

《西游记》里有个小调让人记忆深刻,大王叫我来巡山,但是,在吉林的珲春境内出现了,大王亲自来巡山的盛况,还是4只组团出现,冬季刚刚结束,一只东北虎妈妈带着三个一岁左右的东北虎宝宝雄赳赳气昂昂的巡山,两只虎宝宝在后面时不时的打闹嬉戏,春游踏青,优哉游哉,其中一只小虎还在尝试亲密接触监控设备。

这段通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实时传回生态大数据云平台的视频,瞬间燃爆了大家的朋友圈,网友们也是纷纷评论,有感叹1岁的虎宝宝就这么大只的,也有感慨环境和动物保护方面做出的成就的。

东北虎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野生的西伯利亚虎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因此也有丛林之王之美称。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像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但是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世界上仅存野生西伯利亚虎仅500头之内,成为国家的保护动物,而在东北国家也是建立野生保护区,去保护它们,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国家公园内的东北虎家族呈现旺盛繁殖态势。

这几年,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国家公园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处,东起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的吉林省珲春青龙台林场,西至吉林省汪清县的南沟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奋斗林场,总面积达到146万平方千米。而地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腹地的吉林省珲春市境内虎豹种群更是日益增涨,已经再现了众山皆有虎的历史盛况。而这4只春游的东北虎可能经过了很多地方,毕竟在巡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69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