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花的成语和诗句各3个

关于桂花的成语和诗句各3个,第1张

1 关于桂花的成语和诗句

关于桂花的成语和诗句 1描写桂花的词语和句子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雾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湿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奠桂酒兮椒浆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径自婆娑阵阵香,醉闻疑是在身旁。

金秋尤盼仲秋夜,花好月圆归故乡。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杜甫《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洛人凡花不曰花,独牡丹曰花。——《尘史》

娇花巧笑久寂寥。——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朱雀桥边野草花。——刘禹锡《乌衣巷》

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桂花,曾经并未使我心动,也未使我心欢,可是当我走进它,聆听漫天花之语时,它的无言,早已胜过了有声。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间,它告诉了我它所有的美丽,同时,它也向我倾诉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诉我它的香气怡人,它对我诉说它的舞姿缤纷……这怎不让人兴奋,我沐浴了一场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梦里全是它。

2与桂花有关的彦语,成语,诗句

与桂花有关的成语:

蟾宫折桂、桂馥兰香、桂林一枝、桂子飘香、兰薰桂馥、兰桂齐芳、爨桂炊玉、桂林杏苑、

桂折兰摧、桂子兰孙、月中折桂

与桂花有关的诗句:

1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

3 山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

4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6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 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3有关桂花的词语和成语

1 桂子飘香: 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2 桂林一枝: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3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形容气味芳香。

4 椒焚桂折: 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5 兰薰桂馥: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6 炊琼爇桂: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

7 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8 米珠薪桂: 珠:珍珠。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9 攀蟾折桂: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10 郤诜丹桂: 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11 谢兰燕桂: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12 月中折桂: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4形容桂花的词语

1、桂馥兰馨

读音:

释义: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出处:出自民国时期的结婚证文:“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意思是希望两个人白头到老,婚后的爱情越来越深厚浓郁 ,就像桂花兰花的香味一样馥郁馨香。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气味芳香。

2、折桂攀蟾

读音:pān chán shé guì

释义:攀登蟾宫,折取月桂。比喻科举登第。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价才觅着上天梯。”意思是,如今科举登第,踏上金价才寻到上天梯的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考试高中。

3、桂子飘香

读音:guì zǐ piāo xiāng

释义: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意思是,中秋时节寺中桂花飘落,佛香冉冉好似飘向天外的云雾。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

4、蟾宫折桂

读音:chán gōng zhé guì

释义: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处:唐·房玄龄等人合著《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考试得中。

5、桂子兰孙

读音:guì zǐ lán sūn

释义:对人子孙的美称。

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就婚》:“作夫妻天长地远,还愿取桂子兰孙满玉田。”结为夫妻,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多生些桂子兰孙。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5关于桂花的诗句

一、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二、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代: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

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美丽善良的织女,要与勤劳勇敢的牛郎在鹊桥相会。

穿针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

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

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二、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

《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四、声声慢·咏桂花 宋代:吴文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赏析 “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玉枝高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两句,以树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

言桂花树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羽林郎射鸟者通,……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舒无疹粟,射鸟者以为神仙。”

这里系反用此典。“浓香”两句。

言桂花的浓艳香气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气一旦转冷,虽然桂花的香气犹存,桂花却要像雨雪般地纷纷落下。

“绣茵展”三句承上。言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

“锸”,即锹也,系插地起土的农具。此言词人因见地上桂树,即抬头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广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词人不禁大声地询问世人:“有什么人能拿来把‘金锸’,索兴将月中桂树连同月宫一起移来凡尘,把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这样嫦娥就会亲自用白玉般的双手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

“秋来”两句,述现实中的自己。词人说:“进入秋天后,自己的头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发?头上的乌纱与白发衬映,更显得黑白分明。

我独饮闷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树,似乎感到它矮了许多。”

“正摇落”两句,自叹。词人说:“当桂花凋零,满地铺金的时候,我这个淹留在外的羁客,却还是不能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五、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

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理。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扩展资料: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故乡是近海,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

-桂花雨

桂花的花语——“吸入你的气息”,永伴佳人。

  桂花的象征意义——“吉祥”的象征。

  桂树可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的室树,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象征。

  因“桂”谐音“贵”,所以桂花又有荣华富贵的寓意,有些地方的习俗新娘子要带桂花,则是寓意“早生贵子”。

  在“桂花酒”的传说里,善良的仙酒娘子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花酒传向人间。所以桂花又有了“收获”的寓意。为光荣,荣誉的代表。桂花花呈聚伞花序,簇生与叶腋下,五六朵成群生长,花及其芳香,有**、橙色等,是一种极具观赏的花卉,不仅如此,桂花也是茶类的优质原料,桂花可以制作桂花茶,香而柔和,清甜润口,是大众都喜爱的一种花茶。

你看桂花颜色素雅高贵,清爽利落,清新脱俗,所以桂花的花语象征着崇高、吉祥、美好与忠贞。我国古代就以桂花的枝条寓意仕途平顺,拔萃翰林;而欧美国家则将桂花枝视桂花的花语是什么?

  秋桂如金,代表“收获”。

桂花是在生活当中观赏性比较强的一种花,那么桂花的花语和寓意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桂花的花语一共是有三个的,第一个意思是崇高美好的意思,第二个意思则是友谊和爱情的意思,第三个意思则是忠贞的不屈品格。桂花自古以来就有着美好的寓意,在现在桂花的寓意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出类拔萃的仕途,第二个是光荣、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对于桂花的养育,需要选择酸性的土壤,也要保持尽量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天浇水一次,施肥也需要一周保持一次的频率。桂花的花语:吸入你的气息,永伴佳人、香满天下,誉满天下。桂花与“贵”花谐音,因而,在古代,桂花有着崇高、高贵的说法,代表了一个人的圣洁纯净,令人崇敬的品格,久久流传于世间,因而誉满天下,成为流芳千古的典范,被后人所传颂

 桂花在四季里,无论风吹雨打,风刀双剑,都坚强地挺立。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关于桂花优美的散文,希望您喜欢!

 关于桂花优美的散文一:又逢桂花飘香时

 老家院子里栽植了两棵桂花树,是从朋友那里移植回来的,多年一直没有开花。我每年都在盼望着奇迹的发生。为了她的花开,我费了不少的心思,为她浇水、施肥、治虫、修剪枝桠,让她正常发育生长。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去年的八月份,桂花树花开了,开得那么浓密,一粒粒花朵缀满枝头,橙黄滴翠,我惊喜万分。顿时整个院子馥郁芬芳,淡雅而深远,一抹金秋的芬芳装点了我的农家小院。我站在桂花树下,望着一簇簇金黄的花朵,静静地吮吸她淡淡的芳香,那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如痴如醉。

 不经意间又到了金风送爽,桂花飘香的时节,今年家里的桂花树不知道能否再开花,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兴许她会比去年开得晚些吧,我不由得自己安慰道。

 庭院深深深几许,院里有味是清欢。前天回老家,还未跨进小院,一股久违的桂花香味扑面而来,啊,花开了!必定是花开了。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桂花树旁,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我心爱的桂花树却成了另外一副模样,让我难过至极,心疼得如刀绞一样。原先枝繁叶茂,漂亮可人的桂花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下而上被一种叫“紫果”的藤蔓缠绕住了,就像一个妙龄少女遭遇到劫匪被捆绑住了手脚一样动弹不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一种怜香惜玉之情顿时油然而生。于是我连忙拿来了剪刀麻利地为她“松绑”,收拾残局,方才放下心来。

 母亲今年七十八岁,不识字,一辈子守着家园很少出远门,不怎么懂得桂花树的欣赏价值。在她看来,那些植物的藤蔓攀爬到桂花树上也就觉得无所谓甚或习以为常了,而在我却是心疼有加,我一直把她视为珍宝。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第一时间看看桂花树有没有什么异常,一旦发现她被其他植物的藤蔓“欺负”了,我便义无反顾地“拔刀相助”,立即给她解围。

 看着我心爱的桂花树,不知不觉心中便莫名地有了一丝淡淡的伤感与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曾经的岁月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用桂花做的汤圆,那家人温馨的团圆画面,时时在我的脑海浮现。每当想起这些,如缕缕烟云,夹着淡淡的空气,漂浮在我的眼前,让我呆在树下久久不愿离开……

 桂花,又名木樨、岩桂,是中国特产名花,以其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百花中一绝。桂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即用桂花浸酒或作为香料。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时,把酒赏桂,芳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桂花多生于岩岭间,凌风霜而不凋,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香”。桂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清丽高洁,但她却以浓郁的芳香赢得了世人的青睐。

 古人常用桂花托物言志,咏物言情。颂其芳香,赞其气节,赞桂以颂人,“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一诗中的名句。诗人在赴任苏州刺史时,又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移至苏州种植,并期盼能上月宫种植,赋诗曰:“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成为千古绝唱。

 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中,桂树与月宫、吴刚以及嫦娥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那里自古就有崇拜月亮的习俗,宋朝范成大“月窟飞来露已凉,断无尘格惹蜂黄。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诗人将神话里的月中桂和眼前的月下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桂花抹上了神奇的色彩,赞美了桂花之香和内在的品格。

 由于桂花气节高尚,所以许多诗人通过称赞桂花来称颂友人,思念佳人。如唐诗人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桂花幽香,明月皎洁,冷露无声,诗人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情思悠远的秋夜望月思友图。

 桂花最核心的部位就是花,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桂枝、桂籽、桂根等皆可入药。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延年益寿的保健效果。桂花酒香甜醇厚,还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汉代时,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用桂花酒,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桂花茶可养颜美容,滋润喉咙,改善多痰、咳嗽症状,治十二指肠溃疡、胃寒胃疼、口臭、视觉不明等病症。

 我平时也很少喝茶,但唯独爱喝桂花茶。闲暇时泡上一杯枸杞桂花冰糖茶,慢慢品茗,顿感神清气爽。这时候,若是手捧一本心仪的唐诗宋词,把简约的时光交给阅读,细细品味诗人词人文字中的精髓,简直就像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也许在爱好文字的人看来,这就是最美好的享受了。

 每逢桂花盛开的季节,我都会折下几支带着一族族金**花朵的桂花树枝,插在装有清水的瓶子里,放置在办公桌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刹那间,那淡淡的桂花香便弥漫了整个办公室,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也忽然高涨了起来。

 我爱桂花,就像爱我的母亲一样。桂花在四季里,无论风吹雨打,风刀双剑,都坚强地挺立。而我的母亲,年年岁岁以其高尚的人格,任劳任怨的品质为家人付出着,操劳着。晨曦里,晚霞中,都有着她忙碌的身影,正因为有了她,全家人倍感温馨,倍感亲切。桂花的品质不就是母亲的缩影吗!

 桂花,我心目中圣洁的花、高贵的花。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我爱桂花,企盼又逢桂花飘香时,天涯有梦话团圆。

 关于桂花优美的散文二:桂花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王维笔下的桂花,说的是二月春桂,在二月盛开的桂花,花香比秋桂要清淡。香是那种山野寂静的芬香,有一种禅意的清净之美。是褪去繁芜,一种隐逸的安闲。像一场桂香月夜的春梦,在寂静里落着一个繁盛的大唐。

 而秋天的桂花,则是一种沉醉。

 当一树桂花香满院落时,那桂香,萦绕心间的是一种浓烈的思念。人会在沉醉中,不愿醒来,像一首秋的歌,又香浓又清凉。香浓里泛着淡淡的忧伤,似乎预示人们,桂花落尽,秋天即将离去。

 昨日路过相邻的院落,忽然闻见桂花香,我被这浓浓的香气沉溺着,心里忽略的事物,或许,在这一瞬间又从心中搬运出来了,原来不愿想起得或者说忘记得在这沉溺得夜晚又一一再现,就如这一粒粒盛开或蒂落的桂花,那么细小温美,那么令人不能不去一叠叠得打开。

 如果说院落里的桂花是带着故土的芬香,是一种人间烟火的味道。那古寺里的桂花,确实另一番景致了。

 前年秋天,我陪表姐在开封相国寺里看桂花,当在千手千眼佛前焚香后,我徒然闻到了一种桂香的味道。那浓烈的桂香,好像要把人的整个身体裹上香气一般。在看桂花,一树千年盛开的桂花,是那么慈悲,每一朵都带着禅意。你在这里,感受的不只是香火的气息,不只是桂花的香气,在相国寺,那种梵音袅袅,簌簌花落的那种禅意,是一颗清净心,拥有了整个宇宙的那种沉醉。让人不愿离开,很想如一粒桂花,一粒宋词,沉睡在这千年古寺的石阶,青苔,寺庙的屋顶。让灵魂与一粒桂花交换彼此,让光阴缓缓流过,一条桂香弥漫的河流。

 “吸入你的香气,我便不愿醒来。 这一夜,是心灵水域,我将一地暗香温柔地收起”。这是我写给南国的桂花,写给一个美好的曾经。那里得桂花带着青春得记忆,一直留在青春的记忆里。

 曾看有人也说南方八月桂花,说张爱玲先生在桂花蒸阿小悲秋里,也写过这样的一段话,"秋是一个歌,但是,桂花蒸的夜,像厨里吹的箫调,白天想小孩子长的歌,又热又熟又清又湿"。而我不太了解南方,那个桂花蒸的夜,是不是像在厨里吹的箫调。在我们北方,桂花盛开的八月,已是天凉好个秋了。即使有热,也不会闷热的像桂花蒸了。尤其是,若在一个风清明月的夜晚,微软的风吹过,满院都是桂花的香气,香气里叠加着蟋蟀的鸣声,休闲人的脚下,落了一层新鲜的香桂花或花生壳。你会在这清凉的夜晚,赏月天如水,嗅桂香弥漫一场秋的别宴。毫无倦意。

 我在想,这桂花色的月夜,定会让你想起一个身穿桂花色衣裳的女子,会想起一个在清晨打扫桂花的人,桂花簌簌如落雪,那么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桂花的世界。幽闲,赏心,禅意。

 让人赏着,有一种彻底的清净,这清净之美,惊动了天地,也惊动了心。

 就如光阴,能把爱情苍绿,也能沉寂一颗苍绿的心。那苍绿,是带着幽香的芬芳,是班得瑞神秘园里的梦境。细微的爱,就在你的身边。

 就像张爱玲,低到尘埃里的爱,又热又熟又清又湿。

 爱这桂花的秋天。也如清少纳言说,不值一看的芦花,在德富芦花看来,是这不值一看的芦花,他便坐上火车去看的茫茫一色,如雪芦花一样的爱。

 那纷纷坠落的心事,就是眼里的一团花事,宁静于心,桂色一样的明净。

 坐在月色里,念着一个人的名字,一个从前去过的旧地,一曲爱过的音乐,一次美好的遇见。

 那落在一张白纸上的几粒光阴。美好而忘我。

 关于桂花优美的散文三:染一缕雪魂,静待春天

 时光深处,雪,像是从梦里走来的精灵,带着暗香,带着清丽,带着质感的美,奔赴一场天涯的邀约,染了灵魂的香,倾了素白的念,在寂寂的红尘里,静待春天。

 ——香雪若兰

 北国的冬季,一月仍是雪漾琉璃,绵软,细碎。时光的年轮,在素白里辗转,静倚窗台,听雪落的声音,特别轻,特别柔,好似怕吵醒沉睡的大地,只静静地飞舞于天地之间。

 雪,似樱花,纯洁,浪漫,幽香,听闻樱花雪,好似春盛开;如梨花,纯真,唯美,空灵,一首梨花曲,戏里读人生;若兰花,简单,寂美,高洁。风起,千万朵,雪落生香,惬意在心,悦目在眉。

 聆听,风与雪的私语,羞涩吻过冬的枝头,给苍茫添了几笔诗韵,几笔浪漫与晶莹,那些静雅的思绪,染着雪的灵魂,摆渡一池不结冰的恋,独倚岁月,倾诉这份久居心灵的暖念,慢慢盛开。

 一直相信雪是有灵魂的,如一颗修行的心,洁净,清澈,纯白。而染了雪的思绪,如梦幻,如童话般,在心灵深处黯然滋生至美的纯粹,那纯粹又痴又禅,端坐其中,有种难以言表的况味,与眸里,与心底,与灵魂处袅袅升腾。

 寻常烟火,看雪舞阑珊,在一份安宁,自在,清静的世界里邂逅你的影子,盈盈细香,让念染上温柔,轻轻地落入一盏心思,煮上一壶梅花雪,入口纯香,淡雅,妥帖了岁月,婉约了为你而写下的一字一句。

 红尘内外,一场盛雪染白了世界,洗涤了纷杂,掩盖了喧嚣,只有缕缕念想,透过那雪的晶莹,依然在时光的枝头盈盈摇舞。

 岁月风尘,愿为你染一树雪,天地间驻留。风一吹,念起,落了一地白,白的透明,白的晶莹,也白得彻骨。我看见雪灵魂里的花骨开满了**,我听见春的脚步轻轻,已在不远处,遥望这场雪,吸雪的灵气,让心涤去尘埃,露出本真和最初的暖

 漫步开满素白的小径,撩开雪的帷幔,裁取片片精灵,多想寻一个精致的小盒,掬一捧雪,折一枝梅,连同那皎洁的思绪一起寄你,地址是心的水岸。

 雪花,写着六瓣真言的物语,我想你懂,我那瘦山瘦水里滋长的清念,已插上了丰盈的翅膀,而你正好在岸边,等我幽幽飘来的思念,用你的双手轻轻捧起,洁白无暇里裹着的满满的爱,暖暖的情,深深的念,还有淡淡的草香,那是春的味道,暗藏的隐语,然后,妥帖于灵魂深处,与心紧紧相拥。

 遥想,遇见,花一样地开在心里,仿若春天,温柔了过往,旖旎了时光……此刻送你的这一帘梅花雪,正簌簌地落你一肩缱绻,明亮了夜色,馨香了诗句,清雅了一缕念暖过的寒凉,你嘴角微扬,我读懂了什么是心与心的默契,什么是灵魂与灵魂的相容,我在此岸你在彼岸,彼此凝望着远方,让那穿越心城的爱恋,且与梅花扑鼻香,且与雪落共倾城,可好

 也许会很久,我都会在一纸墨里写下心里的情旖,久到南国不花开,久到北国不下雪,都不会停歇我的爱,那染了雪的爱,是你的极致,是你的遥想,是你诗词里饮醉的篇章,香在雪飘,念在雪落,倾一地素白,旖旎你我灵魂的色。

 当一抹纯净,摇曳出一个素白的天地时,春已在不远慢慢回眸,等你用片片雪花串起一份精致,为我戴上你真挚的爱,暖我心怀那潜藏的不安与濯濯的深情,春已在心底慢慢滋生。

 当香在指尖流淌,当暖在爱里蔓延,当念在风里摇曳,当雪在银碗里盛满,我就会用一颗纯净的心,拢一丝暖,写几行字,将纷杂与喧嚣关在门外,只蘸着雪色写一段光阴小字,落墨,琉璃

 春天,我栖息在桃蕊里等你,桃色映红了脸颊,露出了心思。夏天,我在青山秀水中等你,莲荷为舟,素笔为桨,写一首蒹葭,旖旎一心的天涯;秋天,以水为念,以月为媒,画一幅长天,只为圆这场遇见。只有冬啊,我在一缕雪魂里等你,染上它的灵气,动感于天地之间。

 雪,玲珑,透彻,传递着人世间至真,至美,至纯的意境,是开在冬里的一朵洁白,曼妙中生出的柔情是灵魂的暖色,素雅,淡然,明媚。念是长在心底的一树琉璃,风月里,摇曳的缱绻是幸福的绵长,是倾心的陪伴,是寂静的欢喜。

 此时,雪在广袤的世界铺了一层柔软,拂袖,抖落的一地光阴,是我纸上的碎念,是我墨里的暖香,是我忽闻你也正想我时的欢喜。雪,它掩盖了喧嚣,掩盖了浮华,却掩盖不了一缕尘念种下的葳蕤,正以慈悲的姿态,奔赴一场天涯的邀约,染了灵魂的香,倾了素白的念,贴近你的暖,在寂寂的红尘里,邀你一起静待春天。

不太好。1 光照条件:紫藤树通常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茂盛,而桂花则对光照要求较为适中。如果紫藤树的树冠较为茂密,可能会对桂花的光照造成一定的遮挡。因此,在紫藤树下种植桂花时,要确保桂花能够获得足够的阳光。

2 土壤条件:紫藤树和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紫藤树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而桂花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壤。在种植桂花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测试,确保土壤质量适合桂花的生长。

3 竞争与空间:紫藤树的树冠较为茂密,根系也较为发达,可能会与桂花的生长空间和养分竞争。在种植桂花时,要确保为桂花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并定期修剪紫藤树的树枝,以减少对桂花的遮挡和竞争。

与桂花有关的神话传说有吴刚伐桂、桂花仙子等。

1、吴刚伐桂

据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不遵道规,被罚月中伐桂,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倒,始终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在这个传说中,月亮和桂树是两位一体的,桂树能与月亮一样象征长生。毛主席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于这一典故。

2、桂花仙子

传说八仙中的何仙姑到南岳山采药,将金簪埋在山上长出桂花树,化为仙子。一位书生擅长画桂花,结果感动仙子,与其结为夫妇。湘江河中的龙子听说此事,十分嫉妒,派龟相加害他们。结果,仙子将龟形化为石龟,压在南岳庙御碑亭的大石碑下面。又提起书院一只石鼓,压在湘江龙宫的出口,化为石鼓山。

桂花的别称:

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圭而称“桂”;纹理如犀,又叫木樨;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桂花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浓香致远,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

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为“仙客”;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

 不知不觉间,小区的桂花开了,千层翠绿间,衬托着万点淡黄。下面是我整理的描写桂花的散文,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桂花的散文1

 桂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文化记忆中的一种树木。金秋来临,圆月经天,这时空气中就会弥漫着一股甜香,那就是桂花的香味。这种香味,跟月饼的滋味,跟与家人团聚时的欢笑,从童年时代起,就镂刻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道:“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则记载过于简略,许多应该有的细节都没有。比如说“月中有桂,有蟾蜍”,这桂与蟾蜍究竟有何关系而吴刚“学仙有过”,跟谁学仙所犯何过又被谁谪令伐树都没有说清楚。中国古代神话多半失传,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不过,月亮从盈满到亏缺,再从亏缺到盈满,这样地循环不已,在古人看来,一定是一颗非常神奇的星球吧。它象征了长生不死,不,简直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生命循环吧。

 那么,为何偏偏选中桂树呢我想,这大概跟桂花是常绿树(在古人看来,常绿本身就跟长生有关),而且又在月亮最大、最圆的季节开花有关吧。挺然竖立的常绿的桂树,是不死的阳性原则,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也许还能看出更意味深长的象征来。蟾蜍则为月亮的代称。南朝梁刘昭为《后汉书·天文志》作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桂花本来常绿而且长寿。据《中国桂花栽培与鉴赏》一书记载,我国现存最老的一株古桂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郊县圣水寺院内,相传为西汉初年官拜相国的萧何所植,树龄已有二千二百多年。

 关于月中有桂花树的神话,引发了陈后主一些造园方面的奇思妙想。后唐冯贽所作《南部烟花记》有云:“陈主为张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惟植一株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

 关于桂花的花期,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写《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这里,李渔表面上是在写桂花,其实是在写人事了。

 人生的花,确实不必一下开完,可以留着“次第开”的。李渔认为“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但他并未注意到,不算四季桂,一般的金桂、银桂、丹桂,在秋天也能开两到三次。所以,尽管桂花单朵花的花期不长,只有五到六天,但一年之中,赏花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其实桂花也不是只有花可赏,它春天萌生出来的红色嫩叶也很美。有些园林植物,比如石楠,本来就是种了来让人们欣赏它的嫩叶的。桂花的嫩叶一点也不输石楠。

 而且桂花还会结籽,也就是“桂子”。冬天和初春的幼果为嫩绿色,在上海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初才成熟,变为紫黑色。这些果子在树上可以挂好久,也是桂花树可以观赏的一个元素吧。但多数园艺品种的桂花雌蕊退化或败育,不会结籽,这就是我只能在小区里找到两株结籽桂花的原因。我居住的小区里桂花大概有上百株,但唯有这两株大树会结果。散步时我常常去看,长卵圆形的果子会垂挂大半年,形状就像许多很小的芒果一样,即便成熟了也不会马上掉落。

 桂花,实在是一种四季可赏的花木。

描写桂花的散文2

 农历八月一到,天气凉爽了许多,平常走过的小路旁,深绿的林荫里便会悠然飘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不用细想,便知道那是桂花散发出来的香味,浓而不熏,随着秋日的凉风送入鼻孔,肺腑一下子清新了许多。若不细心观察,那浓密的叶子间,你很难看见桂花的模样。那些细碎的花瓣簇拥在一起,素雅的鹅**被墨绿色的叶子遮挡着,似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着容颜。在茂密的林子似乎看不见她的存在,然而,那醉人的馨香告诉你,她实实在在地就在你的身边,容不得你有半点的怀疑。

 我着实迷上这八月的桂花了,不仅仅是她远远可以嗅到的特有的香味,更因为她不张扬的恬淡与幽雅,还有她生长环境的质朴与随意。想想看,玫瑰能从容地生长在寻常的路边吗我想应该不会,那稚嫩的妖身弱不禁风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只能在园丁的精心呵护下长出娇姿欲滴的媚态招揽风情,然而,与桂花的香味比起来差劲许多。牡丹倒是挺大方的,只是我觉得,她的花朵开得近乎夸张,多了几许炫耀的成分,而且牡丹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苛刻很多。我以为花的美要恰到好处的才行,如小家碧玉,欲说还羞的清纯便是极致的好。梅花,也是我喜欢的物种,只是她的冷峻与孤傲,似乎与其他物种格格不入的孤僻,不免让人敬而远之。如此种种理由,自然而然的,我对桂花情有独钟。直白地说,我爱上桂花了。

 细品起来,花的美,应是外表的含蓄幽雅,内蕴暗香,不必娇气地择地而生,如此才能进入平常人的心里,桂花因她的质朴而笑傲在八月的时空里。

 八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气温不冷不热,万物成熟,一派丰盈的世界。这样的季节时常会勾起我对乡间的眷念,那里到处都是秋的痕迹。最为朴素的风景都可一览无余地看见,闭上眼便可想象出秋的韵味。无需修饰,秋的美与成熟就在眼前。也无需用心寻觅,秋已入了你的心扉。这样的感觉恰好如桂花幽然飘来的香味相辅相成。

 今年盛夏季节,我把倒塌的老屋翻新一下,也算是旧貌换了新颜,白色的墙,高高的平顶,比起以前的老屋神气了许多。新式的门窗,干净整洁的前檐后廊,摒弃了旧宅老态的模样。老屋潦倒的踪迹变成了回忆,唯有后院几棵桂花树依旧葳蕤地生长在故居的土地上,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春夏秋冬在时光中轮转,人生经历了生命初始的雍容,随后步入成熟。人之中年,早已看淡了浮华。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旅程,都如风云一般的清淡。心不再躁动于生活中沾沾自喜的所得,把得失珍藏在心里。不去追星赶月获得身外的浮名,不用殚精竭虑地渴求生命的辉煌。心安了,独自拥有自己的快乐。

 此时,忽然感觉人到中年,有了桂花一样的品质。不会竭力追寻阳光明媚下释放的芳菲,不会在意花房内得天独厚的沃土,也不会因无人亲睐黯然神伤。活出自己的精彩,我想这就足够笑傲人生了。

 我在桂花的香味里闻到生命的表白,已是中秋的季节,如果说秋应落黄遍野,为何她却如此优雅从容的绽放异彩。看似含而不露素白的碎花却能释放惊人的香味,在八月的时空里独占鳌头。或许可以诠释出,生命未必在最美好的时光才能达到人生的辉煌。心中执念,风霜奈何。

 我不仅倾心桂花的香味,更欣喜于如同人类一般低调的情怀。春天里,百花竞放,一束束姹紫嫣红,如同一首诗句里那样“乱花渐欲迷人眼”可谓热闹非凡。然而能有几人辨别出他们的名字,又有多少能让人铭记于心,最终不过是哗众取宠短暂的虚荣罢了。

 素朴,是一种美;矜持,更加迷人。能进入寻常百姓内心的美,未必需要大紫大红的招摇。仅有一缕缕漫过枝头的暗香足以让人在流年深处回味。

 八月桂花香,我在秋的深处守候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77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