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如何正确服用

阿司匹林如何正确服用,第1张

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能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的药物,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所谓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品都有它规定的服用剂量和方法,阿司匹林如何正确服用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阿司匹林的正确服用方法

阿司匹林是非心源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基石性药物,服用方法75~150毫克,一天一次,应在早餐前或睡前服用。因为目前用于预防的阿司匹林均为肠溶阿司匹林,在空腹或相对空腹状态下服用,可大大缩减阿司匹林在胃内的存留时间,从而可以减轻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减少副作用。另外,阿司匹林有引起过敏和出血等不良反应,所以在服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有无鼻出血、皮肤出血、牙龈出血、血尿等,特别是消化道出血,要定期进行大便潜血和血常规的检查;过敏者应更换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需要手术时,术前应停药7~10天。

阿司匹林禁用情况

①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时;

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③溃疡病或腐蚀性胃炎;

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该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

⑤痛风(该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

⑥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⑦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⑧肾功能衰竭时可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

阿司匹林慎用情况

①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

②对于甲亢危象而引起高热的病人慎用。

阿司匹林限制或禁止服用人群

①对阿司匹林、布洛芬、拿百疼等药物过敏者。

②蚕豆症患者,因为阿司匹林可导致溶血。

③有肾病、胃溃疡、糖尿病、痛风症等的患者,必须得到医生的许可才能服用。

④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伤风感冒。

⑤血友病病人或其他出血倾向者不宜服用。

⑥孕妇。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阿司匹林如果和酒精同服会增加胃出血危险,最好是与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阿司匹林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较少,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药则容易出现副作用,而大部分止痛药均有阿司匹林。较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较少或很少见的有胃肠道出血或诱发溃疡、支气管痉挛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及肝、肾损害等。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高速发展,一些新型的药物逐渐被研发出来。而最实用的药物一定要数止痛药了。我们知道,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有人还会由于长期疼痛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产生心理疾病,所以止痛这件事应该是刻不容缓的。那么目前市场止痛药有哪些牌子呢?

一、同仁堂

始于1669年,全国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民族医药的瑰宝,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医疗服务板块,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奇正

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以藏医药文化为基础,继承和创新为发展支点,立志成为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天然解决之道的现代藏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三、芬必得

芬必得,作为中美史克企业的著名品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有效止痛且安全副作用低的优质产品;其品牌知名度名列解热镇痛药品类榜首,零售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四、扶他林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始创于1964年瑞士,抗炎镇痛药知名品牌,中国外用止痛西药的领先品牌

五、羚锐

中国橡胶膏剂药业知名品牌,高新技术企业,国内知名上市制药企业

六、西藏药业

公司注巨资于生物制品和传统药品的研发,并构建了林芝种植基地和四个生产基地及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产品涵盖生物制品、藏药和中药、化学药的产品系列

七、白云山

白云山制药总厂创立于1973年,是全国著名的抗生素专业化生产企业和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也是广药集团旗下最大的制药工业企业和国内最大的单体制药工业企业,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年销售规模超过20亿元,且销售收入、利润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八、仁和

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于2001年,在党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及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通过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药品、保健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医药企业集团。目前,仁和集团旗下拥有1家上市公司,1个高科技工业园,3家医药科研机构,14家药品、保健品生产企业,15家销售物流企业,员工3万余人。自创业以来,仁和集团在销售收入、贡献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实现了连续6年翻番增长,10年增长70倍的优异业绩。

九、康缘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知名品牌,集中药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

十、中美史克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医用制剂知名品牌,始于1987年,较早在华设立的外商合资药厂之一,天津市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全球较大的药厂之一的葛兰素史克(GSK)与国内大型药厂共同投资设立的合资公司

止痛药有哪些分类呢?

第一类: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药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如伤风、发烧、肌肉酸痛、感冒、疲劳性头疼、神经痛。

第二类:中枢性止痛药。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

神药品。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第三类: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第四类:解痉止痛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和其它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痛,比如胃肠、胆道、泌尿道的绞痛代表性药物有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以上就是关于止痛药有哪些牌子的全部内容介绍了,选择一家优质靠谱的止痛药品牌,能够为我们科学有效的进行止痛,那么以上这些品牌你都使用过哪些呢?

  止疼药吃多了会怎样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就会出现疼痛问题,很多老人惯于吃止疼药来缓解疼痛,那么止痛药有那些型别呢常吃常用服用止痛药容易得高血压真的吗快捷

止疼药的型别

止痛药一般分为三类。

1、解热镇痛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不具有成瘾性。

  2、麻醉性镇痛药

包括、等,长期使用有成瘾性,国家对其已实行严格管理。

3、二类精神药

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二类精神药,有精神依赖性的药物,不用会很难受,长期使用也具有成瘾性。

1、掩盖症状

合理地应用止痛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但不适当的止痛,却会掩盖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出现某种疼痛时,最好不要盲目滥服止痛药,而要尽快去医院请医生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很多疼痛,特别是内脏器官的疼痛,患者很难辨别出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如果盲目过早地服用止痛片,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由于服用止痛药后掩盖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利于医生观察病情和判断患病部位,不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2、病情恶化

服用止痛药后让病人暂时感觉不痛了,可实际上疾病可能在进一步恶化,如宫外孕发生大出血、阑尾炎继发坏死和穿孔,这种暂时的止痛会掩盖真实的病情,会使病症发展加重,造成严重后果。

3、慢性成瘾

一些止痛药尤其是高效止痛药,长期应用成瘾,即对此种药物产生依赖性,尤其应注意的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性止痛药。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不合理使用二类 也会成瘾,因此,在使用时应予注意。

最易成瘾的药物,如和,使用者为避免停药引起的疼痛症状,不断强化继续用药的欲望,陷入恶性回圈中,迈克尔·杰克逊使用“镇痛鸡尾酒”上瘾就是一个明证。

4、过敏反应

许多止痛药可引起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也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可引起哮喘,2006年年底,美国医疗健康部门宣布,阿司匹林有可能导致胃出血。青霉素、碘制剂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常用服用止痛药容易得高血压

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Steven Nissen警告说: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始终存在,对部分患者而言,药物治疗的“弊”有可能大于“利”。所以AHA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止痛,不应该首选药物治疗。尽可能降低患者因服用药物而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相关专家还提出,临床医生必须尽可能地限制患者的用药剂量和频率,倘若必须服用药物来缓解各种急性或慢性疼痛,医生必须向患者交待明白,阐明这些止痛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后果。慢性疼痛的患者也应该注意首先选择非药物治疗,诸如运动、找朋友话疗、热疗、冷疗、理疗或减肥等方法来止痛。

通用名称 阿司匹林肠溶片[药典]

商品名称 拜阿司匹灵® Bayaspirin®

英文名称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药典]

成份 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9H8O4

分子量:1802

性状 本品为白色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的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路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规格 01g

用法用量 用法: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的发病风险:每天100-200mg,或每隔一天300mg。第一片应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每天100-300mg

中风的二级预防:每天100-300mg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每天100-300mg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每天100-300mg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路:每天100-300mg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每天100-200mg,或每隔一300mg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每天100mg或每隔一天300mg

不良反应 上、下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胃肠道和腹部疼痛。罕见的胃肠道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罕见的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和穿孔,伴有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可能与出血的风险增加有关。已观察到的出血包括手术期间出血,血肿,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龈出血。也有罕见至极罕见出血的报道,如胃肠道出血、脑出血(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和/或与抗凝血药合用),可能威胁生命。

急性或慢性出血后可能导致贫血/缺铁性贫血(例如由于隐性的微小的出血),伴有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例如虚弱,苍白,低血压。

过敏反应伴有相应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包括哮喘症状,轻度至中度的皮肤反应。

呼吸道、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极罕见的一过性肝损害伴肝转氨酶升高

药物过量时曾报道头晕和耳鸣。

禁忌 下列情况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 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

• 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

• 消化性溃疡;

• 出血体质;

•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 严重的肝功能衰竭;

• 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 与甲氨蝶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 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时使用阿司匹林应谨慎:

• 对止痛药 / 抗炎药 / 抗风湿药过敏,或存在其它过敏反应。

• 胃十二指肠溃疡史,包括慢性溃疡、复发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史。

• 与抗凝药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 肾功能损害;

• 肝功能损害;

• 布洛芬可能干扰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如患者合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应咨询医生。

•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危险因素包括支气管哮喘,花粉热,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这也适用于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反应的患者(例如皮肤反应、瘙痒、风疹)。

•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可能导致手术中或手术后增加出血。

• 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痛风。

• 如未咨询医生,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不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伴或不伴发热的病毒感染。某种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流感A,B和水痘,可能会发生少见的危及生命的Reye综合症,需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合并应用阿司匹林时发生Reye综合症的风险可能增加,但相关性尚未得以证实。持续地呕吐可能是Reye综合症的信号。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

几个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中,怀孕的头3个月使用水杨酸盐可能与畸形(颚裂、心脏畸形)危险性升高有关。但现有的资料不足以评估阿司匹林用于长期治疗(剂量大于150mg/天)时导致畸形的可能性。常规治疗剂量时危险性降低。在一项32,000对母子参与的前瞻性研究中,未显示畸形危险性升高。

孕妇服用水杨酸前应审慎权衡利弊;作为预防措施,长期治疗的剂量尽量不超过150mg/天。在妊娠最后3个月,服用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大于300mg/天)可能导致孕期延长,母体子宫的收缩受抑和胎儿的心肺毒性(例如动脉导管提前关闭)。

此外,母亲和胎儿的出血风险增加。

分娩前短期服用高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胎儿颅内出血,尤其是早产儿。因此所有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禁用于妊娠最后3个月的妇女,除非在正确的临床专家建议和严密监测下极有限的应用于心血管和产科。

哺乳期妇女

水杨酸盐及降解产物能少量地进入母乳。

目前未发现偶然服用时对婴儿产生不良反应,一般不需停止哺乳。但常规服用或高剂量摄入时,应尽早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如未咨询医生,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不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伴或不伴发热的病毒感染。某种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流感A,B和水痘,可能会发生少见的危及生命的Reye综合症,需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合并应用阿司匹林时发生Reye综合症的风险可能增加,但相关性尚未得以证实。持续地呕吐可能是Reye综合症的信号。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若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肾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应慎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禁用:

甲氨蝶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

增加甲氨蝶呤的血液毒性(通过抗炎作用减少甲氨蝶呤的肾清除,并且水杨酸和甲氨蝶呤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见禁忌)。

合用时应慎重:

甲氨蝶呤(剂量小于15mg/周):

增加甲氨蝶呤的血液毒性(通过抗炎作用减少甲氨蝶呤的肾清除,并且水杨酸代替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甲氨蝶呤)。

布洛芬

合用布洛芬会干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具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可使阿司匹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受限(见注意事项)。

抗凝血药,如香豆素衍生物、肝素:

增加出血的风险。

高剂量的其它含水杨酸盐的非甾体抗炎药:

由于协同作用,增加溃疡和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促尿酸排泄的抗痛风药,如丙磺舒、苯磺唑酮:

降低促尿酸排泄的作用(竞争肾管尿酸的消除)。

地高辛:

由于减少肾清除而增加地高辛的血浆浓度。

抗糖尿病药,例如胰岛素、磺酰脲类:

高剂量阿司匹林具有降血糖作用而增强降糖效果,并且能与磺酰脲类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利尿药与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合用:

减少肾前列腺素的合成而降低肾小球滤过。

糖皮质激素,除用于Addison病替代治疗的氢化可的松外:

皮质类固醇治疗过程中减少血液中水杨酸的浓度,并且由于皮质类固醇增加水杨酸的消除,在停止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会增加水杨酸过量的风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与高剂量阿司匹林合用: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而减少肾小球滤过。此外,降低抗高血压的作用。

丙戊酸:

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而增加丙戊酸的毒性。

乙醇:

由于阿司匹林和乙醇的累加效应,增加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损害,并延长出血时间。

药物过量

水杨酸盐毒性(剂量大于100mg/kg/天、超过2天可导致毒性)可能致需治疗的慢性中毒,以及潜在的威胁生命的急性中毒(过量),儿童偶然摄入导致中毒。

慢性水杨酸盐中毒可表现为隐性无特异症状。轻度慢性水杨酸盐中毒,或水杨酸反应,通常在大剂量反复服用后发生。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耳鸣,耳聋,出汗,恶心和呕吐,头痛,以及意识错乱,减少剂量后可得以控制。血浆浓度为150-300mg/mL可出现耳鸣。血浆浓度为300mg/mL以上时,可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的主要特征为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可能随年龄和中毒程度不同。儿童常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中毒的严重程度不能仅根据血浆浓度进行评估。胃排空减缓,胃内形成凝结物,或服用肠溶剂型,阿司匹林的吸收可能延迟。阿司匹林中毒的治疗取决于中毒的程度、阶段和临床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规范。主要措施应加速药物的清除以及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征兆/症状 表现 治疗措施

轻度至中度中毒 洗胃,反复给予活性炭,碱化尿液

呼吸急促、换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 碱血症,碱性尿 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出汗

恶心,呕吐

中度至重度中毒 洗胃,反复给予活性炭,碱化尿液,严重者血液透析

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 酸血症,酸性尿 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高烧 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呼吸系统:换气过度、非心原性肺水肿、呼吸暂停

心血管系统:心律不齐、低血压、心跳暂停 血压、心电图改变

体液和电解质流失:脱水、少尿至肾功能衰竭 低钾血症、高钠血症、肾功能改变 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糖代谢降低、酮血症 高血糖症、低血糖症(尤其儿童 )、血酮升高

耳鸣、耳聋

胃肠道:胃肠道出血

血液系统:血小板抑制、凝血通路受影响 PT延长、凝血酶原活性降低

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抑郁,表现为嗜睡、精神错乱、昏迷、癫痫

药理毒理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理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合成;由于血小板内这些酶不可再合成,所以此抑制作用尤为显著。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还有其他抑制作用。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为酸性非甾体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特性。通常口服03-1g阿司匹林用于缓解疼痛和低热,如感冒和流感,可降低体温和解除关节肌肉疼痛。

阿司匹林也可应用于慢性、急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一般每天服用4-8g的高剂量可治疗上述疾病。

临床前安全资料

动物试验显示高剂量水杨酸引起肾损害但无其它器官损害。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无致畸性和致癌性。水杨酸盐在不同种类的动物可能有致畸性。也有报道称孕期服用可影响孕卵着床,致胚胎毒性和胎毒性,子代学习能力障碍。

药代动力学

阿司匹林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阿司匹林吸收后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0-20分钟和03-2小时。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

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均和血浆蛋白紧密结合并迅速分布于全身。水杨酸能进入乳汁和穿过胎盘。

水杨酸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为水杨酰尿酸、水杨酚葡糖苷酸、水杨酰葡糖苷酸、龙胆酸、龙胆尿酸。

受肝酶代谢限制,水杨酸的清除为剂量依赖性。因此清除半衰期可从低剂量的2-3小时到高剂量的15小时。水杨酸及其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泄。

贮藏

密封、在25℃以下保存。取出后应立即服用。请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包装

铝塑包装

30片/盒

有效期

60个月

有效期后请勿使用。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H20050059

生产企业

Bayer SpA企业名称 Bayer SpA

地址 Viale Certosa 130, 20156 Milano, Italy

电话 +390239782254

传真 +390239782254

生产地址

Via Delle Groane, 126, 20024 Garbagnate Milanese MI, Italy电话 +390299088287

传真 +390299088287

包装企业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企业名称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7号

邮编 100176

省份/国家 北京

电话 010 65998282

药物安全咨询电话

800-810-1828

拜耳糖尿病关怀热线

800-810-0360

Acarbose Tablets-OE18-CNL02

Change No(06)075/15

传真 010 65998181

养生导读: 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也可提高植物的出芽率,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的基本:

1、镇痛解热

通过血管扩张短期内可以起到的效果,该药对钝痛的优于对锐痛的。故该药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钝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及月经痛;同时可以使被细菌致热原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降至)正常水平,故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该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与治疗。

2、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该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3、治疗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该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该品用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4、抗血栓

该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减轻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6、抑制血小板凝集

高海拔登山时使用阿司匹林,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限制或禁止:

1、对阿司匹林、布洛芬、拿百疼等药物过敏者。

2、蚕豆症患者,因为阿司匹林可导致溶血。

3、有肾病、胃溃疡、糖尿病、痛风症等的患者,必须得到医生的许可才能。

4、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伤风感冒。

5、血友病病人或其他出血倾向者不宜。

6、。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阿司匹林如果和酒精同服会增加胃出血危险,最好是与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以减少对胃肠的 。

阿司匹林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较少,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药则容易出现副作用,而大部分止痛药均有阿司匹林。较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较少或很少见的有胃肠道出血或诱发溃疡、支气管痉挛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及肝、肾损害等。

阿司匹林、、

你好!!! 阿司匹林- 本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 消炎、抗风湿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注意事项 扁桃体摘除或口腔手术后7日内应整片吞服,以免嚼碎后接触伤口,引起损伤外科手术病人,应在术前 5天停用。以免引起凝血障碍用于治疗关节炎时,剂量应逐渐增加,直到症状缓解,达有效血药浓度(其时可出现轻度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等,在小儿、老年人或耳聋患者中,这些症状不是可靠指标)后开始减量;但用量的调整不宜频繁,一般不超过每周一次,当然如出现了副作用还应迅速减量;水杨酸类药血药浓度达稳态一般需要7天有脱水的患者(尤其是小儿)应减少剂量。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测定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疗效并不加强,而胃肠道副作用(包括溃疡和出血)增加;此外,由于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加强,还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险。本品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肾脏病变的可能。 与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肠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同用时,可有加重凝血障碍,引起出血的危险。 与抗凝药 与抗凝药(双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与尿碱化药 尿碱化药(碳酸氢钠等)、抗酸药(长期大量应用)可增加本品自尿中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但当本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而停用碱性药物,又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碳酸酐酶抑制药可使尿碱化,但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不仅能使血药浓度降低,而且使本品透入脑组织中的量增多,从而增加毒性反应。 与尿酸化药 尿酸化药可减低本品的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本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的患者加用尿酸化药后可能导致本品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加。 与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同用时为了维持本品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应增加本品的剂量。本品与激素长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应用时,当激素减量或停药时可出现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甚至有增加胃肠溃疡和出血的危险。 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可因与大量本品同用而加强、加速。 与甲氨蝶呤 与甲氨蝶呤(MTX)同用时,可减少甲氨蝶呤与蛋白的结合,减少其从肾脏的排泄,使血浓度升高而毒性反应增加。 与丙磺舒或磺吡酮 丙磺舒或磺吡酮(sulfinpyrazone)的排尿酸作用,可因同时应用本品而降低;当水杨酸盐的血药浓度>50μg/ml时降低即明显,>100—150μg/ml时更甚。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杨酸盐自肾脏的清除率,从而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它与其他非激素类消炎药或糖激素类合用,有加强对胃的刺激作用。激素有一些降低水杨酸浓度的作用,二者合用后如停用激素,则血中水杨酸浓度升高而中毒。它有加强甲氨蝶呤、磺胺及丙戊酸的作用。它降低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时,阿司匹林可促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吲哚美辛 适应症 1解热、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故可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也可用于滑囊炎、腱鞘炎及关节囊炎等。 2能抗血小板聚集,故可防止血栓形成,但疗效不如乙酰水杨酸。 3治疗Behcet综合征,退热效果好;用于Batter综合征,疗效尤为显著。 注意事项 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溃疡,有时并引起胃出血及穿孔)。饭后服用本品胶囊剂,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眩晕等)的发生率也不低(20%~50%),若头痛持续不减,应停药。 3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 4抑制造血系统(粒细胞减少等,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5过敏反应:常见的有皮疹、哮喘。与乙酰水杨酸有交叉过敏性,对后者过敏者本品忌用。 6有报道,与氨苯喋啶合用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7溃疡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癫痫、支气管哮喘病人,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孕妇忌用;儿童对本品较敏感,有用本品后因激发潜在性感染而死亡者,故忌用。 8外用软膏只适用于无破损皮肤表面,忌用于皮肤损伤或开放性创口处 布洛芬 作用和用途 布洛芬是有效的PG合成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用于扭伤、劳损、下腰疼痛、肩周炎、滑囊炎、肌腱及腱鞘炎。牙痛和术后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其他血清阴性(非类风湿性)关节疾病。 注意事项 肠胃病患者慎用、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并用抗凝血剂的患者,应随时监测其凝血酶原时间,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头痛、呕吐、倦睡、低血压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 [其他名称] 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拔怒风,芬必得。 [适应症] 本品的镇痛、消炎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刺激性递质的合成而在炎症组织局部发挥作用。 本品适用于解热,减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炎、神经痛、肌肉痛、头痛、偏头痛、痛经、牙痛、感冒及流感症状。

用于解热镇痛的话,两者差不多。用于抗炎作用,还是布洛芬更好些。 两者不良反应以布洛芬更少。 不过, 药店不愿意卖阿司匹林,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它便宜、利润低。 追问: 那么,如果发炎也可以吃 布洛芬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26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