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第1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元日

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屠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旧符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符

 “日+丨=旧”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

 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二)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课件出示:中秋、端午等节日简介)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是为了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

 设计意图: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放爆竹 饮屠苏酒 贴桃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清明

 教学目标

 1会认“魂、酒”3个生字,会写“魂、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清明》。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清明)

 3.简介诗人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hún jiǔ mù

 魂 酒 牧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魂”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借问:请问。

 遥指:远远地指着。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加烦闷。)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  )朝的(  )所写的《    》。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欲魂酒借何牧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云+鬼”是“魂”,“酉+氵”是“酒”,“谷+欠”是“欲”,“昔+亻”是“借”,“牛+攵”是“牧”。

 形近字比较:魂一魄洒一酒猎一借牧一牡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1)“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2)“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3)“魂酒借何”都是左窄右宽,“牧”左右等宽,“欲”左宽右窄。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出示作者简介,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读出诗味。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古诗教学。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遵循“受人一鱼,不如受之一‘渔’”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板书设计

 清明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认识“兄、倍”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4]。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2.简介诗人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dú yì jiā xiōnɡ bèi

 独 异 佳 兄 倍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兄”是后鼻音,“异”整体认读音节。

 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

 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生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3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田字格)兄 独 异 佳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独一蚀 异一导 佳一挂 只一兄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独、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异”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介绍诗题和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案# 导语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一、我会写

 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

 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

 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

 刘liú(姓刘、刘海儿)

 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

 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

 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

 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

 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

 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

 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

 二、我会认

 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

 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

 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

 三、多音字

 行 háng(银行) xíng(不行)

 挑 tiǎo(挑灯) tiāo(挑选)

 四、古诗诗意

 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五、问题归纳

 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

 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

 《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

 3《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

 六、课文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篇三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用法。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

 预设:《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山行》: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径、斜。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结合,理解生字的意思。

 径:小路。

 斜:不正。

 石径斜:石板小路弯弯曲曲。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预设: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读古诗

 (一)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预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结合,解释重点词语。

 寒山:深秋的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风景。

 学生结合景物提示,描述风景。

 (三)小组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晓诗意。

 1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

 预设:

 “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如”效果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然后表达观点。

 预设: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入诗境,悟诗情。

 1出示古诗,简析诗歌中的风景。

 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景有何不同?前两句和后两句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预设:

 前两句抓住“寒”字,描绘了一种辽阔深远的远景。

 后两句抓住“红”字,描写了一种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欢哪两句?为什么?

 预设:

 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对比,用红叶比春花,在美的基础上渲染了一层坚强。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古诗中写秋的诗文大多是悲凉的,而这首诗却表达了一种喜爱的情感。古诗的诗意富有哲理,这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枫叶经霜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这句诗就有了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五、学写生字

 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现,这首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寒、径、斜、霜”等4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寒”宝盖儿宽,三横紧凑,撇捺要舒展。“径”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斜”左右结构,注意两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指导学习《赠刘景文》

 过渡:诗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红叶,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晚秋,其实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欢秋天的诗人也有很多。课文第二首诗歌《赠刘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先来认识作者——苏轼。

 (一)认识作者。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二)感知古诗。

 出示诗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预设: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想一想:《山行》这首诗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欣赏的。

 预设:字、景、情、理。

 1小组长领学生字。

 (1)出示会认的生字“犹、傲、橘”。

 (2)出示会写的生字“赠、刘……”等7个生字,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生字讲解,并示范书写,直至完成任务。

 (3)小组挑战,听写生字。

 2一起赏景。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预设:荷叶、残菊、黄橙、绿橘等。

 (2)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导悟情。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么用意?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点拨。

 预设: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有些迟暮之感。作者写这首诗告诉他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勉励刘景文奋发有为。

 4诗歌中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包含道理?

 预设: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气节。

 七、总结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其实秋天不只有火红的枫叶,灿烂的菊花、还有很多像橙黄橘绿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让我们去寻找诗意的秋天吧。说一说你眼里的秋天。

 八、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观察回答。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什么?这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

 板书,齐读课题。

 2解读课题。

 夜:夜晚。书:书写。见:看见。

 夜书所见: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情景)。

 二、感知内容

 1认识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2听《夜书所见》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夜书所见》。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三、研读古诗

 (一)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好节奏。

 (二)抓住关键字理解诗意。

 预设:

 萧萧:风声。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义和用法。

 促织:蟋蟀。

 篱落:篱笆。

 (三)读一读诗歌,说说你喜欢的诗句。

 1赏析前两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两句诗中诗人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预设:孤单忧愁寂寞

 诗人的心被思念家乡的情感填满,朗读时要读出来。

 2赏析后两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预设:

 诗人看到了明灯,想到了“挑促织”——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内心又充满了开心快乐,被幸福感填满。进而有为思想丰富了内涵。

 3诗人的感情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跟读诗歌,读出情感变化。

 自由朗读诗文,读出诗人的感情变化。

 (四)背诵诗文。

 1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诗文。老师出示诗句中的一个字,学生背出相应的诗句。

 预设:送、动、挑、夜。

 随文识字,学习生字“送、挑”的写法。

 2这三首古诗都是关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诵课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记忆宝库里。

 小组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的背诵最有节奏感,最有感情。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背诵成果。

 四、主题阅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遍地美景的季节,在诗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说不尽的。

 1老师这里还有几首古诗也是关于秋天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

 出示诗文《秋思》、《夜雨寄北》。

 学生自读诗歌,说一说诗中的景,诗中的情。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歌,快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诗歌。

 总结:秋天的诗歌有古道西风的苍凉,也有一鹤排云的豪迈。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也能发现秋的美丽。

 五、巩固提高

 打开“阅读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它是语文课中重要的一篇课文,如何掌握它的教学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李白《蜀道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蜀道难》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要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

 3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走进诗歌神奇的艺术世界。

 4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诗歌中新奇的意象及意境。

 2多种艺术手法的分析,比如夸张、想象、比喻等。

 3诗歌主旨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方法 一:展示有关蜀道的,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蜀道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接着共同赏析几篇描写蜀道难的诗作,看看它们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出李白的《蜀道难》。

 2方法二:可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借用李白“谪仙人”雅号的由来引出李白的成名之作《蜀道难》。

 设计意图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导入部分是必须的,好的开端等于成功课堂的一半。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1作者生平。

 注:学生虽然熟知李白,但信息是零碎的,所以教师应梳理作者信息,让学生对李白的认知成系统。

 2创作背景。

 注:可结合唐代文人壮游天下以求功名为大背景,特别要注意理解李白出蜀时的精神世界,然后引入贺知章对《蜀道难》的赏识。

 (三)乐府诗和乐府古题

 1乐府诗相关知识。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创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收罗汉至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 故事 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

 2乐府古题常识。

 亦称“乐府往题”,乐府诗类别名。即“拟古乐府”。汉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为汉末魏晋以来诗人所继承。如曹操等模仿其思想和艺术风格,并沿用其旧题写了许多不再入乐的乐府诗。唐诗人更大量借用乐府旧题抒写时事,从而赋予旧题以新生命。

 设计意图虽然必修二中学习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乐府古题《短歌行》,但必修三有必要再介绍一下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

 (四)文本解析

 1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

 注: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听:字词读音、句式停顿、情感基调。

 (2)学生齐读。

 注:在学生齐读之前,教师应结合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2细读文本,梳理文句(重点)。

 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按字句段的顺序进行,类似于文言文的串讲,但不等同于串讲,在把诗句分离之后,要有句段的整体观。结合注释及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基本文意,并在描写内容和写作手法及作用上要做适当的点拨,原因是《蜀道难》里的词藻比较新奇丰富,意象和技巧运用较多,学生理解有难度,也是为下文问题探究作铺垫。

 3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从课文可知,李白对“蜀道难”一咏三叹,试概括三叹的内容。

 参考要点: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

 注:一咏三叹是本诗的行文特点,也是让学生宏观把握诗歌的线索,结合第一部分的整体感知,通过此小题检查学生的理解力和概括力。

 (2) 说说 全诗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参考要点:首先明确这是反复(复沓形式)的表现手法,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应结合具体文本分析,立足于形式结构和诗歌主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也是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的标志。它在第一段出现,像晴天霹雳震撼人心,开启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在第二段出现,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畏途巉岩不可攀”,引发后面的“其险也如此”;在第三段出现,曲终奏雅,再三致意,其殷切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从形式上看,每次呼出这句话,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即抒情、议论和描写之间的交替。

 (3)请结合具体文本,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要点: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夸张扬厉的笔法,流转华美的韵律。(这是主要的艺术特色,在学生回答后,需要老师点拨和补充,学生如果体会到其他特色,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肯定)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关于这首诗的立意,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A为忧虑房琯、杜甫而作,认为作者写此诗是担心身为剑南节度使的严武会危害在蜀的房琯和杜甫;B讽刺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蜀,首倡者为给李白集作分类补注的元人肖士;C讽刺四川军阀章仇兼琼;D“即事成篇,别无寓意”,以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和顾炎武《日知录》为代表。经今人研究,前三种说法,或于史实不符,或于时间不对,都很难成立。所以我们以第四种说法为基础,认为本诗的主题是“送友人入蜀”,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有关主旨的争议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有所了解,但应提醒学生注意主旨的理解应有理有据于文本,不可牵强附会。)

 设计意图古典诗歌解读应以文本为本位,进行细读,在学生整体感知后,由教师引导分层分析诗句,将诗歌压缩的内容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和思考,只有理解了诗歌的字面意义,文本的深入才有了基础和前提,体会诗歌的方法精髓在于文本细读,所以在“细读文本”部分重点是梳理字句,析词解句是诗歌解读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但是它不是跳跃性地选取应试性的考点讲解,而是注重发掘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会读诗,读懂诗,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感知”到“文本细读”再到“问题探究”,三个模块重视的是基础,能力层级是提升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诗的方法。

 4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可以欣赏不同的名家朗诵视频,帮助自己理解。

 设计意图李白作品,浑如天成,不可节解,所以要多多诵读,进行整体观照。通过反复诵读、美读,当能更好地领会这首诗的妙处。

 (五)课后作业

《蜀道难》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品味诗人热烈奔放的情感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雄奇险峻的写法。

 4感悟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味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简介作者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二十五岁起就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排挤,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

 三、写作背景: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王官)、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王番)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七五三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王官)、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一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唐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四、整体感知

 《蜀道难》乐府古题,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魄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五、朗读课文、正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欣赏诗歌的内容。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 文章 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

 3赏析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写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写蜀道的高峻。

 第一层: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这几句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其中有高山阻隔,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写法; “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两句叙述蜀道来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 典故 。

 问:引用五丁开山的 传说 有什么作用

 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第二层: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曲折盘旋,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在山上摸到星辰。

 4、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湍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人们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5、学习第三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6、小结: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用意不一样:

 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7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创新P29)(表现手法)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小结: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 山水画 卷。作者表面写蜀道之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遭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8艺术特色:

 (1)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豪放飘逸。

 (2)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 句子 长短不一。

 (3)反复咏叹,一唱三吧。

 

  《锦瑟》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 理解内部结构;

 3、 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清王士祯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县北部)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欣赏其才华,将女儿嫁给了他。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中。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僧儒)党”,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诗深婉绵密、典丽精工。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晚唐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鼓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受他影响的宋初诗派)好,独恨无人作郑(东汉训诂家郑玄)笺(注释)。”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46岁抑郁寡欢而死,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三、内容感知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诗多忧怀国运,抒写怀抱,慨讽时事。在艺术手法上,多用象征暗示情思,意境朦胧。古人评其诗为“深情缅邈”“沉博绝丽”“寄托深而措辞婉”。

 《锦瑟》一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品之一。题目是截取篇首二字而成,实为无题诗。诗的意旨隐藏很深,历来众说纷纭。对此诗的欣赏重在体味诗的朦胧意境,把握诗人运用的艺术技巧。意志薄弱用眼泪洗眼睛,意志坚强用汗水学手艺。

 四、疑难妙句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剖析]诗的首联用民歌的起兴手法。诗歌以幽怨悲凉的锦瑟作兴,点明了“思华年”的情感基调。瑟这种乐器本可以弹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与哀怨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杜甫有“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曲江对酒》)。”鲁迅也有“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悼丁君》)之句。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正好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一言难尽,感慨万千。(此说只算作一家之言。)

 [翻译] 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首联]佳人鼓瑟,思忆年华。听瑟诉说,回首当年;想念往昔,一言难尽。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剖析]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分不清你我。

 面对动荡不安、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也正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

 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用此典故,似乎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辙,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翻译] 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成翩跹的蝴蝶,是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

 [颔联]庄周梦蝶,望帝啼鹃。曾有美好梦想,曾经沉迷其境,似真似幻,如痴如醉;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勤思念,一往情深,至死不悔。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剖析]前一句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借鉴而来的,但又有着作者的创造。“珠有泪”,即言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既让人怅惘,又会让人生出无限美好的联想。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干却化作了人们非常喜爱的珍珠,这是多么的富有情味!

 后一句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深埋于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湿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化为烟雾般升腾于空中,为群山增辉。这一想象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长安志》载:“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从玉被掩埋这方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方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是一言难尽的。

 这里的“珠”“玉”,可认为是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也可认为是喻指诗人美好的向往、美好情感。但不论“珠”“玉”喻指什么,诗句都充满了怅惘、悲伤之感。

 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翻译] 明月临大海,闪烁着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

 [颈联]鲛人泣珠,蓝田产玉。梦想破灭,泣泪成珠,珠光泪光,无限惆怅;玉生地下,尚能生烟,想象丰富,迷茫悲伤。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剖析]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张中行用“一切都如隔世”为此句作注,实乃一语破的。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翻译] 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尾联]岂待追忆,早已惘然。此番感概,哪里是等到今天才有当时就有,今日追忆更无限迷茫。

 构成如下整体板书:

 首联 佳人鼓瑟——听瑟诉说,回首当年 比兴

 思忆年华——想念往昔,一言难尽 联想

 颔联 庄生梦蝶——痴迷梦想,似真似幻 引用 清词丽句

 锦瑟 望帝啼鹃——相思情深,至死不悔 典故 工巧用典

 颈联 鲛人泣珠——梦想破灭,泣泪成珠 引用 意境迷离

 蓝田产玉——玉埋地下,尚能生烟 典故 基调哀怨

 尾联 岂待追忆——此番感慨,未等追忆 设问

 早已惘然——茫然隔世,惆怅无限 自答

 五、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六、常见的几种理解:

 1、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见诗句分析)

 2、 亡妻的深情悼念(妻王氏);

 3、 作者的自伤(美人迟暮)。

 4、以古瑟自况诗(才德不为世所用)。

 5、爱情诗(婢女锦瑟)

 6、咏物诗(描绘音乐的适、怨、清、和四声,中间四句各咏一调)

 7、诗集总序说。

 七、 分析其他几种理解

 1、 下面摘录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以备参考: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2、 课堂活动:点读练习。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

 八、小结:一支《锦瑟》把要说的,没说的,都说尽了。无题,无解,无数解这无可指实,正是李商隐的独特之处,沉吟时,万念俱出而又万念俱灭,唯留下那不可言说的幻美真实的存在。无题的绝美是诗人最后的舞,是诗人渐渐绝望的美!“词林枝叶三春尽”,“鸟啼花落人何在”

 八、 作业。同步作业本上的练习。

 九、 教后记:

 1、 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

 2、 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习风气。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理解了李商隐诗歌的迷离风格,学习了多种表达技巧,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习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十、补注:

 1、题解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着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或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2、品典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3、结构与主题

 1—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

 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思念亲人。

 5—6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眷恋。

 7—8句:追忆悲欢离合仍是一片茫然。

 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我认为是作者追忆心中思念的亲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自己品味。

 4、 鉴赏要点

 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5、朦胧美(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新的语言,工巧的用典)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这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 马嵬(其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回忆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训练诵读能力,体会李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训练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方法

 以诵读感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充分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二、课文简介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极真切地写出兵荒马乱的情状,在多方对照和咏叹中,着重责备玄宗荒*致乱的行为和为保全自己而牺牲贵妃的不义之举。此诗讽意深而用笔细,在众多咏马嵬的诗歌中,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属别开生面之作。

 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三、咏史诗鉴赏流程:研读诗句→弄清史实 →体会意图 →领悟感情→分析写法→评价内容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学生齐读课文。

 五、分析课文

 李白《蜀道难》优秀教案1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诗基本内容及其寓意;

 2、感悟并品味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诗的寓意

 2、诗的风格

教学设想:

 1、布置预习: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粗通本诗,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2、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讨论。

 3、教学时间:2教时

 4、拟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1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设想:1、由温习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导入。

 2、由背诵李白诗歌竞赛导入。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释题: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2、范读全诗(或师范读,或指名范读)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思想,读出气势。

 3、自渎并讨论全诗基本内容

 提问一: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三、研读全诗,重点感悟

 1、提问二: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讨论)

 明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

 2、提问三: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讨论,交流)

 明确:关于本诗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说: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没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经。因此说缺乏根据。

 三说: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此说也属臆测。

 3、讨论: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对此说,你持何态度

 点拨:不妨结合此诗具体内容,尤其是第二、第三节内容加以思考。

 明确:胡震亨的说法很有道理,“言其险,更著其戒”,七字尤其下得准确。如据文直解并联系安史之乱前后蜀地动乱频仍的情形,就可以看出诗人的用意很可能正是这样。

 4、诵读全诗,感悟其思想内容。

第2课时

 一、诵读全诗,突破难点

 1、回顾旧知,指名表情诵读(配乐)

 2、提问四: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对此,你怎样看(讨论,交流)明确:这段话既形象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就《蜀道难》的艺术特色而言的。

 3、提问五:《蜀道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讨论,交流)

 明确:章法灵活,气象宏伟。

 先说章法灵活。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再说气象宏伟。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二、拓展迁移,鉴赏美点

 4、提问六:这首诗中有许多精美诗句,你能就你最喜欢的诗句,作一简要的赏析吗(讨论,交流)

 点拨:仁者可见仁,智者可见智,不强求一致。

 明确:①“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秦蜀之间,重山叠岭,一览无余。地貌之雄奇,世之罕见。

 ②“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想钩连”——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神力和人工的伟大由此可见!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一幅神气而美妙的画面:六龙拉着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急流被大山所阻激起无数旋涡!极言山之高大。

 ④“清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言登山之难,壮山之高大。如一组镜头,从眼前闪过。这是奇特的想象,这是蒙太奇的手法。

 ⑤“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途中所见景物,画面如此凄清,使人感到孤寂可怕。

 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画面极为惊险,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

 ……

 小结: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二、研究性学习:

 1、结合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再查阅相关资料,就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及其表现手法作一探讨。

 2、李白是投江自尽的。这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性格豪放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归宿呢你能从他的生平和诗歌中找到答案吗

 要求:①选做一题;

 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③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李白《蜀道难》优秀教案2

教学内容分析

 《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

 《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高中的学生在思想上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

 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学生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

 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李白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李白”。第一条线属于“表”,第二条线属于“里”,正是如此,让学生表里结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诗人李白之“大”。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把握诗歌,让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朗诵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能够主动的去诵读。这样既起到引导学生敢于诵读的作用,又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诗歌。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 点拨法。

 3、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4、 多媒体影音。

教学过程

 一、请您欣赏

 PPT展示画面,引入本文教学(PPT展示)

 二、写作年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书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进士,活了八十多岁,一生只有此作,其说当有根据。

 研究者认为李白十六岁创作《蜀道难》 东方网03年9月3日消息:四川平武县学者曾维益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成名作《蜀道难》的时间是在其20岁之前,而且该诗作于古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皮日休说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三、经典评论(PPT展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千古一诗人—-----杜荀鹤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四、走进新课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集体朗读,教师注意其读音及停顿。

 2、释题: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3、听读全诗 注意读音(PPT展示,播放录音)

 噫吁戏(yī xū xī) 鱼凫(yú fú) 猿猱(náo)

 (mén)参(shēn)历井膺(yīng) 巉(chán)岩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pīng)崖 万壑(hè)

 峥嵘(zhēngróng) 崔嵬(cuīwéi)吮(shǔn)血 咨嗟(zījiē)

五、讨论分析(学生听名家范读,再次朗读并思考)

 1: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险要,想杀人惨景——叹蜀道的高峻、艰险、可畏。

 2: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之要。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

 3: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高峻(PPT展示)

 4:诗作是如何表现蜀道的险

  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5:诗歌对蜀道之要是如何表现的

 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要 所守 化为狼与豺

 杀人如麻

 这一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别人都说此段有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的`意图,“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这样理解可能有些道理,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但我以为如果诗人真有此意的话他绝对不会如此小气,所以我认为诗人的重点就是为了表现蜀道之难的。

 六、能力提升

 1: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2: 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PPT展示)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之要,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七、全诗总结(PPT展示)

 八、知识补充(PPT展示 )

 2、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PPT展示)

 九、课外欣赏(PPT展示)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马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地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惟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教学目的:

 1、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2、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3、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一、导入

 六百三十年前的元代,济南名士张养浩来到潼关,面对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心中伤感无限,于是一声长叹便化作千古名曲《山坡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其时,千年古都咸阳早已荆棘遍地,蔓草丛生,已经一千一百年不复见三百里阿房宫了。

 遥想当年,始皇登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大业已成,意气风发。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令工匠仿照该国的宫室式样,再造于咸阳。将虏获的各国美女、珍宝,纳入其内。昭示自己扫六合,混天下之丰功伟业。据《史记》载,秦代宫殿,关中有三百座,关外有四百多座。如此犹嫌不足。统一中原后第九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和他功过三皇,德配五帝的身份大不相配。于是,他在昔日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都城之间,大兴土木,开始兴建一座规模空前绝后,壮丽无与伦比的不世之宫。此宫还未正式命名,有人称为朝宫。阿房宫仅仅是此宫的前殿。

 这是一座怎样的宫殿啊!《史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书》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换算成现代计量法,阿房宫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我们一个标准的教室大约是56平方米,我们一整个学校才8万平方米,而阿房宫的一个前殿就有我们一个学校那么大,容纳万人绰绰有余。而在西安的阿房宫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堪称震烁古今的第一大宫!遥想其曾经的雕栏玉砌,朱粱画栋,我们真恨不得掀开历史的重重面纱一睹它的风采,或是坐时光机器去拦下楚霸王那野蛮的一把火,保留下这千千万前人无数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可惜,如今的我们,也只能透过杜牧的一篇辞赋,来寻觅其往昔的绝世风采了。

 朗读

 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见书)他最有名的是他的咏史怀古诗和七言绝句。大家熟悉的有:

 怀古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河湟)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赋: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是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而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华美的词藻。此外,赋很讲究声韵的美。它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二、整体感知

 1、读完文章,我们明显的可以发现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两部分:[幻灯]

 第一部分1-2节 体物,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和宫中荒*、奢侈的生活。

 第二部分3-4节 写志,交待作这篇赋的本意,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梳理第一小节

 (1) 下面我们先来看体物中的第一小节。这一节介绍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结合课后练习一的123看看第一小节。

 (2) 请同学回答第一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来历

 [明确][幻灯]六王毕阿房出

 请同学回答第二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外在形势

 [明确][幻灯]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

 请同学回答第三题,阿房宫的本体构筑

 [明确][幻灯]五步一楼而气候不齐

 这样一理,大家很清楚这节可分为几层呀(三层)

 (3) 第一层

 我们请位同学来翻译第一层

 强调:毕:完了,指被秦国所灭。一:统一,数词动词

 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尽。形动

 我们说第一句四个三字句,短短的12个字写得非常好,对的十分工整,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既写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家想想,要把蜀山上所有的树木通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运到关中,阿房才出,这是多么劳命伤财呀。这12个字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是褒是贬呀(贬)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等我们学完本文,将请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4) 第二层

 阿房出了,那么它的规模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第二层。请同学翻译。

 强调:构:构造,建构。折;转折。走:奔向,趋向。注意走在古时是指跑,如《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本文这里是奔向,趋向。

 这四句交待了阿房宫的地理位置,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接着又由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过度到第三层对阿房宫建筑特点的介绍。

 (5)第三层

 同学翻译

 强调:五步一楼的一:数词,和前面的不一样。

 缦:萦绕。回:曲折,迂回。象我们今天所说的回廊、峰回路转都是此意。

 檐牙高啄;比喻,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

 抱:环绕。

 钩心斗角:古今异同。古:宫室建筑的结构错综精密。今: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互相倾轧。

 落:量词,犹座。

 霁:和《滕王阁序》中的云霄雨霁的霁意思相同,本指雨停,引申为风雨停,云雾散,天放晴。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通感修辞。用触觉去状摹听觉,象《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气候:古今异同。古: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今:天气(雨雪阴晴)

 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写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现象。

 在这一层里,大家看看一共写到了哪些建筑

 〔明确〕楼,阁,廊,檐,长桥、复道

 (6)从刚才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节从三个方面写了阿房宫的宏伟瑰丽。我们齐声朗读一遍。

 7梳理第二节

 (1) 第一节说到歌台暖响舞殿冷袖,这些载歌载舞的是谁呀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小节。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看看这节说了什么。

 〔明确〕这节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上文所说的唱歌跳舞的是妃姘媵嫱,王子皇孙。

 (2) 请同学翻译前两句

 妃姘媵嫱;注音读音。

 王子皇孙:这里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不包括男性

 下:方位名词动词。辇:原义:人拉的车,这里名动,乘车。

 朝歌夜弦:歌、弦:名动。为:成为

 妃姘媵嫱,王子皇孙这些人为什么要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明确〕因为六王毕。这既回应了六王毕,又暗示秦统治者的前途,再次显露了作者的贬义。

 那么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写妃姘媵嫱的由来)

 (3) 下面我们从明星荧荧读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这几句写的什么内容(宫人的生活情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请同学翻译。

 强调;明星:明亮的星光,而现在专指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

 绿云:比喻女子乌黑的头发。腻:脂膏。

 杳:状语,深远,不见尽头,不见踪影,杳然的意思。之:动词。到去。

 尽、极:互文,极力,尽量。

 缦:同慢,迟缓的引申义。缦立:久立。和前面廊腰缦回的意思不同。

 这里不直接写宫人众多,而是用明星、绿云、渭涨间接写出宫人的众多,手法十分高明。写宫女,是为了写秦始皇的荒*无道。宫车天天过,尚且还有宫人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在表现宫女命运悲惨的同时,揭示了秦始皇骄奢*逸的生活。

 (4) 接下来,由写人到了写物,同学翻译。

 这里的收藏、经营、精英指的都是金玉珠宝等物,大家看看经营和我们现在的意思一样吗

 铛:名作动,把它当作铛。

 这些六国的珍宝,在秦人眼里,却不爱惜,这里由写人的被欺辱写到物的被践踏,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对秦始皇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5) 那么,大家看看这节可以分为几层呀(三层)

 (6) 读第二小节

 8 总结一、二节

 在这两小节里,作者以精练、生动的笔墨写了阿房宫的兴建、规模、用途,虽然没有发议论,却已寓议于叙中,至于作者究竟怎样议论的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讲解第三四节,完成课后练习

 二、 教学内容及其步骤

 1 昨天我们讲了课文的第一、二节,我们知道这是体物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写志的三、四小节,首先请大家读三、四小节。

 2 昨天给大家留下了一道思考题,为何六王毕,四海能一,请同学回答。〔明确〕第二节中燕赵之收藏倚叠如山这段描写写出的六王的骄奢荒*,不爱惜自己的人民,我们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了篇末,更明确的指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拘秦。这就是六王毕的原因,而秦能一统四海的原因就不言可知了。如果秦能耐吸取六王的教训,那么就不会迅速族灭,可是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3 讲解第三小节

 (1)嗟乎一词经常在文言文中出现,什么意思(唉)表示感叹,一个嗟乎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2)请同学翻译嗟乎用之如泥沙

 强调:秦:秦朝统治者。爱:喜欢。念:顾念。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省略主语秦,之代搜刮到的东西。

 锱铢;这里用它的引申义,指细微。

 尽锱铢和如泥沙状语后置。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这是什么心思呢(想要过得好的心理。)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明确〕斥责秦统治者只图私利而不顾人民,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幻灯〕

 (3)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连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排比句,尽情得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幻灯〕

 同学翻译

 使:致使。南亩:不是指南边的田亩,这是个典故,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因为古时农家田亩多向南面向阳之处,后来文言文就常用南亩代替田亩。

 磷磷,参差:定语后置。

 九土;九洲,泛指全国。

 城郭:城墙。城市。古代的城指内城,郭指外城,两字连用表示城。

 呕哑:象声词。这里形容乐器声嘈杂聒耳。市;闹市,集市。

 秦统一四海,功不可没,然而却不思如何巩固政权,横征暴敛,使得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我们反复强调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那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同学翻译

 强调:独夫。骄固:骄横顽固。归纳固的用法:顽固;稳固(《谏太宗十四疏》固其根本本来,诚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叫:呐喊,引申为起义。举:被动,被攻占。一:数词。

 可怜:这里指可惜。古今异同。今:值得怜悯。

 这里概括写出了秦始皇的无道,导致农民起义,宫殿被毁,进而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可怜焦土中的可怜二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流露出作者无穷的感慨,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土崩瓦解下,迅速灭亡,而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唐朝当时正处在秦的景况之中,杜牧目睹现实,感慨万千,不安和忧愤溢于言表。

 (5)读第三小节

 4、讲解第四小节

 同学翻译。

 强调:族:名作动,灭族。天下:指代天下的人民。

 使:假使。 爱:关爱,爱护。

 这里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叫云,并且向当世统治者发出了警告。最后一句:秦人不暇自哀。后人指的是谁(唐朝的统治者) 鉴:意动,以之为鉴。

 后一个后人指的又是谁(唐统治者之后的人)

 这里作者以四个哀警示世人,提醒当权者一定要爱其子民。

 5、学完了整篇课文,我们请位同学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确〕〔幻灯〕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6、那么再请位同学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1)想象。整篇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

 (2)比喻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都是比喻。

 (3)夸张 一日之内,而气候不齐使负栋之柱

 (4)排比 第二三节用了大量的排比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59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