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写柳树的诗啊?

谁知道写柳树的诗啊?,第1张

咏柳诗

柳树属于杨柳科,品种繁多,据知有三千多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的柳树品种也多达五十余种,尤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黄花柳、长叶柳居多。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人们借助抒情媒介,通过感情渲泄,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咏柳的诗。诗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诗借助柳絮依依,寄托怀往之情。很著名的咏柳诗当推古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了: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用丝条细带比喻柳条,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呕歌了迷人的春天。在春风吹拂之下,柳树抽芽长叶,正是细如剪刀的春风,“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这绿意盎然的春天。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诗道:

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这里,杨花即柳絮。夕阳胡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体现出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

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又有另番滋味:

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诗表的是对杨花的肯定。杨花虽然没有百花艳冶的颜色,但是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它不惧怕风吹雨打,反而凭借风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别具一格。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诗云:

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这首诗虽然题名为“柳”,却抒发了游子的离情。岸边长长的柳条仿佛舍不得游子远去,要牵住即将启程的船。柳树被人格化了。暮色苍茫中,船上的游子也频频回首眺望河边如烟的垂柳,好象在向亲人作别。

我国古代与柳有关的掌故就更多了,这里仅举一例。清代西征大将军左宗棠斩驴的故事和后人的颂诗,至今仍在西北地区广为传颂。

清朝同治年间,俄国军队霸占北疆领土,朝廷派左宗棠为大将军,西征抗敌。同治五年(1866年),左军挥师入甘,但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左即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候,否则,无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军令如山倒,很快地,大军明天到哪,树就先天栽到了哪。左率军一路厮杀到北疆。返回时,沿途已是“千里陇原,柳絮娜娜”。在凯旋途中,左宗棠见一些树皮剥落,以致枯死。左下车细看,发现一棵树下系着一头驴子,它正在啃柳树的皮,左宗棠当即火冒三丈,下令侍卫,将驴牵到酒泉城内鼓楼下,然后击鼓传令,集合军民、官吏前来听令受训。左站在鼓楼上,下令当众斩杀驴子,并宣布,若有人胆敢破坏柳树,与驴同罪,格斩勿论。人们心胆俱惊,谁也不敢再伤一棵柳树,几年以后,柳树成荫。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左大将军植树爱柳的功劳,就将左公西征时所栽的柳树起名为“左公柳”,甘肃巡抚杨昌浚,还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以赞颂此项功德。诗云:

大将西征人未还,

湘湖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柳树柳诗,令人感叹。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朝代:唐代|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晚春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作者: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树 一作:草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春雪》

朝代:唐代|作者: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听颖师弹琴》

朝代:唐代|作者: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凤皇 一作 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5《琴曲歌辞。猗兰操》

朝代:唐代|作者: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的诗有哪些

  1、《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晚春》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4、《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着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6、《春雪》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7、《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8、《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9、《游太平公主山庄》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10、《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

  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

  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听颖师弹琴

唐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亲亲昵昵学一对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衷曲。多豪放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作品鉴赏:

  唐人音乐诗较著名者,有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听蜀僧濬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韩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谓各有千秋。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密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比较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变化无穷。上联与下联,甚至上句与下句,都有较大的起落变化,例如首联“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柔细的琴声,充满和乐的色调,中间着一“怨”字,便觉波浪陡起,姿态横生,亲昵的意味反倒更浓,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又如首联比以儿女之情,次联拟以英雄气概,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柔一刚,构成悬殊的形势。第三联要再作起落变化,即由刚转柔,就很容易与第一联交叉重叠。诗人在实现这一起伏转折的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境界,它高远阔大、安谧清醇,与首联的卿卿我我、充满私情形成鲜明的比照,它所显示的声音也与首联不一样,一者(首联)轻柔细屑,纯属指声;一者(三联)宛转悠扬,是所谓泛声。尽管两者都比较轻柔,却又各有特色,准确地反映了琴声高低疾徐的变化。清人方东树说韩愈写诗“用法变化而深严”(《昭昧詹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明,却不粘皮着肉,故而显得高雅、空灵、醇厚。突出的表现是: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十分注意发掘含蕴其中的情志。好的琴声既可悦耳,又可赏心,可以移情动志。好的琴声,也不只可以绘声,而且可以“绘情”、“绘志”,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一一描摹出来。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韩愈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文学巨匠。他写作诗文,能够摆脱拘束,自辟蹊径。这首诗无论造境或遣词造语都有独到之处。以造境言,它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乐曲声在听者(诗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响。两者亦分亦合,犹如影之与形。从而使整个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闳隽永,饶有情致。以遣词造语论,不少诗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细,感染力极强。例如开头两句押细声韵,其中的“女”、“语”和“尔”、“汝”声音相近,读起来有些绕口。这种奇特的音韵安排,恰恰适合于表现小儿女之间那种缠绵纠结的情态。后面写昂扬激越的琴声则改用洪声韵的“昂”、“场”、“扬”、“凰”等,这些都精确地表现了弹者的情感和听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错运用,以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也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诗人匠心独运,不拘绳墨,却又无不文从字顺,各司其职。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也是韩愈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

1、雪中桃花夜来折,儿稚犯寒争欲摘。

出处:

十月桃 北宋 · 释德洪

雪中桃花夜来折,儿稚犯寒争欲摘。

老仙呵手捻吟笔,指以谓余还叹息。

已作匆匆十月开,人间安得千年枝。

2、惟有雪中桃,长开三尺花。

出处:

又五言绝句一首 北宋 · 刘允

武陵源上雪,片片杂云霞。

惟有雪中桃,长开三尺花。

3、小桃三四花,擢秀冰雪中。

出处:

道山堂后小桃著花颇有幽态 北宋 · 程俱

春阳入花骨,疏叶皆昌丰。

蓬山足松桧,不作倚市容。

小桃三四花,擢秀冰雪中。

頩颜澹无言,绰有林下风。

无人对清赏,似笑华发翁。

老来懒寻芳,挂杖无青铜。

不知春色深,但怪风日融。

颇闻西郊路,欲作朝霞烘。

何须逐流水,有马如游龙。

骑驴哦新句,醒醉同一空。

当年玄都观,葵麦栖残红。

却顾此幽绝,萧然对繁秾。

4、闻说君家十二阑,夭桃如锦雪中看。

出处:

岁寒桃实为叶盛温赋 明 · 李云龙

闻说君家十二阑,夭桃如锦雪中看。

朱唇吐出丹砂粒,青鸟衔登赤玉盘。

漫向绥山夸一得,已同方朔获三餐。

请观叶底春如许,可道梅花独耐寒。

5、最怜梅萼寒香里,却讶桃花朔雪中。

出处:

暖室中门人赠杂卉二首 其一 清 · 张英

温室垂帘气蚤融,绛纱弟子馈芳丛。

最怜梅萼寒香里,却讶桃花朔雪中。

素壁夜添孤干影,冰弦晓映数枝红。

黄柑绿橘青铜镜,位置聊同六一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321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