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才子之首的徐志摩出身有多显赫?

民国四大才子之首的徐志摩出身有多显赫?,第1张

82年前的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他“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把痛惜和追思留在了中国诗坛。他生于浙江,留学于英美,一生看似与天津毫无关系,但从求学的学子到育人的导师,他与天津也曾有着两段不解之缘。朱自清曾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作为民国四大才子之首,被誉为“中国的雪莱”。他出生于江南望族,表弟是金庸,表外甥女是琼瑶。他少年荣宠,青年得意,与郁达夫同学,师从梁启超,与蒋百里、胡适是莫逆之交。他也活得坦荡热烈,与鲁迅、郭沫若笔战,与泰戈尔、罗素结为知己。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五年,却像烟花一样璀璨。

徐志摩第一次与天津邂逅是在1916年,当时年少的徐志摩放弃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考入以全英文授课著称的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读法律预科,选修的是逻辑学、心理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等课程,表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

第二年夏天该升正式本科了,但北洋大学却撤销了法科,与北大法科合并了,于是徐志摩自然就转入了北京大学,并加修了法文和日文。也正因为这个机缘巧合,才众所周知地拜了梁启超为师,这段时间的学习使徐志摩的思想境界大为开阔,开启了真正的文学之路。在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的同时,也广交了许多朋友,他的诗文开始关注民生疾苦。不得不说,两个大学法科的合并,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在他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中,看到有一首诗名叫《三月十二日深夜大沽口外》,其中写到“今夜守在大沽口外:绝海里的俘虏,对着忧愁申诉……”正是他对天津的回忆。这首诗写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春,当时,孙岳的军队守在天津大沽口以拒奉军。徐志摩则乘轮船北上,所以在大沽口被迫等了一个星期,于是徘徊在甲板作了这首诗。此时的徐志摩已经留学归来数年,但文中那种厌恶战乱、渴望自由的现实情怀依旧浓烈,这多多少少也来源于北上生活对他的影响。

如果说徐志摩与天津的第一段缘分是学生的身份,那么这第二段机缘则变身成为了导师的身份。1921年以后,徐志摩开始创作新诗,行文飘逸,语言优美,深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要领。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在国内引起关注。

徐志摩一生执拗痴迷地追求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爱、自由、美”。他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理想主义”的碰壁,使徐志摩对黑暗的现实环境产生不满与反抗,同时他也把理想寄托在幻想的世界里。这种感受也代表了当时一些年轻人的想法,所以当时很多文学青年都是徐志摩的“粉丝”。

说到天津,当时也新崛起一些年轻诗人,尽管诗歌作品不少,但局限于对外界了解不深,在作品上稍显欠缺,更希望与徐志摩进行交流。当时有个叫赵景深的年轻人,和几个文学青年在天津发起组织绿波社,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新文学青年的聚会根据地。如《夜哭》、《他乡》的作者焦菊隐,《晨曦之前》、《魔鬼的舞蹈》、《孤灵》的作者于庚虞等都是学员。这个社团的成员大多热衷新诗的创作,对徐志摩的“西洋体”诗颇感兴趣。因此社团的成员都很希望能听一堂这位大师的讲座。

没想到有些事就这么巧,1923年夏天南开大学开办暑期学校,就是暑假的时候举办系列讲座,果然就把当时刚刚出名的徐志摩邀请来了,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英文文学》十讲及一次讲演《未来派的诗》。这大好的机会当然得把握,于是绿波社就决定全体天津总社的会员一起报名听课。讲座持续两个星期,一共十个小时。这两种演讲都被赵景深记录了下来,收录在了1925年出版的《近代文学丛谈》里。

在赵景深写的那篇《志摩师哀辞》一文中,我们可以详细地知道这次讲座的内容以及给这群年轻人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徐志摩在讲课当中,曾拿一首英译的歌德的诗要全班听讲的学生翻译,结果赵景深得了第一名,得到第一是有奖励的,奖励的什么呢是一帧大幅的歌德的照片。此后他还得到过徐老师颁发的一张法郎士像的明信片的奖励,并一直珍藏,作为对徐志摩老师的纪念。

讲座之余,绿波社的学员常常到徐志摩的宿舍里去拜访。徐志摩还曾询问学员是否看过莎士比亚,他引导学员要看一些莎士比亚的原书,以了解真正的英国文学。

在徐志摩此行讲学结束后,绿波社天津总社的社员还请这位老师喝茶聊天,也为了话别。湖畔草坪,阳光透过绿荫,照射在学员身上,鸟语草醇伴着徐志摩优雅而 的谈吐,使学员感受一次次灵魂的洗礼,最后大家还一起合了影。期间徐志摩问赵景深:“你是否以文学为业呢”赵景深说:“我是这样的想。”徐志摩就摇了摇头说:“大难,大难!文学是只好作为副业的。”对于希望了解外国文学流派与发展历史的年轻人,徐志摩还开出了有代表性的书单。

这位赵景深在徐志摩走后依然和他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友谊。赵景深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逐渐成长为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学家、作家。同样在徐志摩讲学时倾耳聆听的焦菊隐,在日后也成为享誉全国的戏剧大家。可以说,虽然徐志摩此行只在天津停留了短短的十五天左右,但却为天津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来中国演讲时,徐志摩正是随行的翻译,二人亦师亦友、感情深厚。徐志摩这一生就宛如泰戈尔诗中所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只是这片秋叶,未免也凋零得太匆忙了,没能留给这世间更多斑斓的色彩。82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会记得,徐志摩曾为中国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天津新文学带来了一缕春风。

周末约了去天津闺蜜家看娃,QQ提前说好让我带她外出放风,我就选了天津文庙,正好她这个天津土著也从来没去过,然而打车的时候出租车司机竟然也是第一次听说,还用了导航,可见文庙在现在这个时代过于低调了。到了正门挂着“518 国际博物馆日”的条幅,买票还半价,真是巧合,完全不知道还有博物馆日这个日子。一开始就犯了个错误,坐在阴凉里的正门门槛上等她,吹着风惬意得不行。结果我们检票进门时,看门大爷才开玩笑地说,我看你等人可怜都没说你,孔庙的门槛那能随便坐吗,学生来参观我们连踩都不让的,那是对圣人极大的不敬,所以小伙伴们下次去寺庙之类的地方切记遇到门槛要迈过去哦。

天津文庙是全国唯一一个府县合一的古建筑群,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庙,天津文庙其实是东西并排有两座文庙,府庙和县庙一墙之隔。东边的府庙建筑风格是标准的皇家建筑风格,与西边青砖青瓦的县庙相比,规模更宏达、色彩更华丽、等级自然也更高。

府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了。时任提学御史的程富奏请设“卫学”,天津左卫指挥使朱胜将住居一所施为学宫。正统十二年(1447年)大成殿落成,史称“卫学”,成为天津地区官学与尊祭孔子合一的场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天津卫改天津州,后再升州为府,另设有天津县。由于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县里的官员不能进入府庙来祭祀,所以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府学之西增建了县学,形成府、县学宫并列的格局,该格局一直保留至今。

由于刚刚去过岳麓山书院文庙,难免要进行一下对比,从布局上来看,天津文庙显然规模要大很多,并且也要更加完整,几乎书上提及的关于文庙该有的建筑这里全都有。例如,在岳麓山文庙没有看到的棂星门、泮池、泮池上的石拱桥等在这里都见到了。

天津府学文庙从南至北由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以及东、西配殿组成,县学文庙在布局上与府学文庙一致。正门两侧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牌坊

一下出租车,就看到了“德配天地”牌坊,就竖在马路旁边,在过往的车辆、热闹商场的烘托下,很难让人联想到在这座牌坊的后面竟然还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所以CC来的时候也惊讶不行,表示小时候就总见到这个牌坊,但是不知道后面有文庙。查了牌坊的始建时间无果,但是知道其和西边的“道冠古今”牌坊都是天津书法家华世奎提写的,而华世奎的生卒日期为(1863年--1942年),那么便可以推测现存的这两座牌坊的大致年代了。虽然名称是统一的,但是各地文庙两边的牌坊建筑式样却可以不同,就拿天津文庙和岳麓书院文庙的牌坊对比来看,从材质来看,天津文庙的牌坊是木质结构,而后者是石结构;从风格来看,前者玲珑秀丽,尤其是上面的三座小楼式瓦顶异常奇特,边角飞翘、造型灵动,脊上嵌有小兽和鸱吻,斗拱密密叠叠十分精巧。梁枋上画有旋子彩画和镂空的华板。后者相比无论是从造型还是梁枋匾额上来说都则朴素太多,石雕处处透露着沧桑,当然它的确年代也更久远一些;从色彩上来看,前者整体以蓝绿色调为主,柱子是红色,牌匾上的字是鎏金**,后者则是石头的原色。

另外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天津文庙内外侧牌坊是分开的,外侧是“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院内又有两个牌坊分别是“礼门”和“义路”(这里先只说府庙),而岳麓山文庙则是合二为一的,同一块牌坊外侧刻着“德配天地”,内侧则刻“圣域”,另一块则外侧刻着“道冠古今”,内侧则刻着“贤关”。当然,这些都是以儒家思想中的礼仪道德教化为主旨。

从上图中可见,礼门和义路两个内侧牌坊明显更古老一些,很多地方都斑驳腐朽了,向我们诉说着几百年的光阴岁月,四季轮回。

说完牌坊,来到现在的正门售票处,其东西两侧分别是府庙和县庙的照壁,照壁的东西侧前方又分别竖着一块“下马石”,“下马石”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人们就对孔子的伟大贡献无比的景仰,所以举子们在此学习,来日功成名就后,会骑马来观拜,快到孔庙门口时候,必须下马,以示对孔夫子的尊敬!

今天先写到这里,会陆续来更新。

  姓名 胡炅

  体重 65kg

  身高 180cm

  学历 北京中曲演艺学院声乐系

  血型 O型

  出生年月 1989年1月12日

  喜欢的运动: 游泳

  喜欢的零食: 可乐

  最喜欢的歌手:celine Dion(席琳·迪翁)

  喜欢的颜色: 白色 黑色 蓝色

  喜欢的水果: 苹果

  喜欢的季节: 秋季

  想去的国家: 法国

  最大的心愿: 成为一名伟大的歌手

  最难忘的时刻:第一次登台唱歌

  演 艺 经 历

  天津市首届“爱我中华歌手”电视大奖赛少儿组一等奖

  天津市第三届“青少年歌手”电视大赛进入决赛

  天津中北第三届校园艺术节大赛二等奖,演讲《做生活的主人》一等奖

  签约北京央都文化·温可馨舞蹈俱乐部有限公司(1年研修肚皮舞)

  北京中曲演艺学院第一届音乐艺术节独"挑选赴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演员"

  中国教育电视台《校园点歌台》版块《校园SUPERSTAR》海选进入复赛

  橙风飞天津时尚媒体〈假日100天〉主题曲歌手选拔大赛复赛

  天津市第九届“颂祖国赞西青”大型文艺晚会特邀嘉宾

  第一届北京qq群帅歌K歌大复赛著,名导演程青松评委

  2007年受邀“中北镇政府”文艺团体走进天津8634部队慰问演出

  中国时尚品牌纽曼数码产品商业展销活动演出

  北京竞报采访男肚皮舞专版(有“肚皮舞王子”美誉)

  北京光线传媒男士肚皮舞展示采访

  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华旗山楂果茶杯”才艺大赛获周冠军

  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与花旗山楂果策划茶主题音乐剧《华子与旗琪的故事》饰华子

  天津电视台“当红不让”歌手选拔大赛(未入围 遗憾)

  天津乐购超市婚庆主题展 演唱歌曲《i surrender》肚皮舞《“王子”的邂逅》

  天津万科集团“万科文化艺术节”受邀表演肚皮舞《土耳其之吻》

  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龙计划》节目特邀嘉宾 主持人以“肚皮舞王子”之称介绍其出场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魅力平安夜”文艺晚会特邀其演唱女声版《婴儿》及肚皮舞表演

  2010年元月 国际品牌“美的集团”电器商业展销会现场表演肚皮舞《中东古韵》

  补 充 说 明

  胡炅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校园歌手的代表人物,自称对作词有一定的造诣,他学生时代便开始崭露头角在各个歌唱比赛中备受好评。2003年便开始歌手生涯,唱败了三里屯的各个酒吧,歌曲《没有你我怎么过》是由其作词(未出版)由于歌手这一行竞争太强烈,胡炅在不知所错的情境下,让他遇到肚皮舞这神秘异域的舞蹈,而一发不可收拾。让他没想到的是肚皮舞影响了他,频频受邀演出或采访邀其约,而后更有“肚皮舞王子”之美誉。

  ------------

  和何老大没什么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416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