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和钢琴哪个难,大提琴和钢琴哪个好学

大提琴和钢琴哪个难,大提琴和钢琴哪个好学,第1张

一些人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想学大提琴或者是钢琴。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大提琴和钢琴哪个更难学一些,也想知道大钢琴和钢琴哪个好学一点。那么大提琴和钢琴哪个难,大提琴和钢琴哪个好学呢?

大提琴相对比较难学一些,首先就是音准不能较好的掌握。音准是大提琴的灵魂,但是大提琴指板是无品位的,音准是靠演奏人听觉、手之触觉找到的,而手指之位稍微出现小的改变,都会影响音色的高、低,因此需在日常花许多时间对音阶练习。大提琴音色也是不好控制的,大提琴音色是靠拉动琴弦而发音的,进而可控制弓子速度及姿势等,但是都有严格要求,没有经长时间练习的话,音色是不好听的,一般像锯木头的声音。持琴姿势也是重要的,在演奏时比较特殊。

钢琴是所谓的键盘乐器,相对弦乐乐器而言,在初学之时,是好学的。钢琴每个键音是固定不变的,按下去音准一般不会错。钢琴姿势也比较简单,是单纯的坐姿。

总之,大提琴和钢琴哪个难学些,一般就是大提琴了,其在音色掌握等诸多方面,都较钢琴难学些,因此需要注意掌握。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

1、《蓝色多瑙河》

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有着“圆舞曲之王”之称的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2、《悲怆奏鸣曲》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也被称为《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世界著名钢琴家贝多芬的作品,这首曲子音调庄严、情绪激昂,充满着悲怆之感。

3、《致爱丽丝》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致爱丽丝》也是贝多芬的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这首曲子也是贝多芬献给她的,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而且比较容易演奏,很受钢琴初学者的喜爱。

4、《蓝色的爱》

作曲:保罗·莫里哀

《蓝色的爱》曾是法国的一首歌曲,但并不受欢迎,直到保罗·莫里哀把这首歌改写成钢琴曲后,才优美的旋律才流行到全世界。

5、《秋日私语》

作曲:奥立佛·图森

《秋日私语》是法国作曲家奥立佛·图森作曲,法国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所演奏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非常浪漫唯美。

6、《爱之梦》

作曲:弗朗茨·李斯特

《爱之梦》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的作品,一共分为三首,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的死》和《爱吧》。

7、《月光》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月光》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整曲像是一出完整的悲剧,充满了忧郁和无限的愁思。

8、《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作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共分为3个乐章,在1785年3月10日于克鲁克剧场首演。

9、《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曲:柴科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柴科夫斯基作曲,旋律优雅,气势恢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非常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

10、《命运交响曲》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也叫《c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经历双耳失聪、恋人的离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创作的,一共有4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

还有一个叫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尊称他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光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扩展资料: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笃信宗教,是位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大多数作品也都是宗教音乐。他的音乐体现了生活在18世纪德国普通市民的思想。

他深受着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拥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虽然他消极、屈服,还没有看到改变生活的途径。但他觉得一个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就是巴赫在他的艺术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市民之间的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想。

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

巴赫的声乐作品中以康塔塔最为丰富多彩。巴赫的康塔塔一方面继承了接近歌剧的世俗“康路塔”的传统,另一方面继承了接近复调合唱的宗教康塔塔的传统,创造出一种声乐器乐综合的新型的康塔塔。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这首乐曲,名字是 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 (神秘园之歌)

乐队名字是:SECRET GARDEN(神秘园),由挪威 作曲家兼键盘手(罗尔夫 劳弗兰)和爱尔兰女小提琴手(菲奥诺拉莎莉)组成。1995年,首张唱片《神秘园之歌》面世,这张由宝丽金挪威公司制作,在菲利普厂牌下发行的唱片一经推出即获得空前成功。截止97年底唱片已发行超过65万张并登上美国Billboard音乐排行榜达一年之久这张专辑风格比较统一,乐曲舒缓柔美,充满了思忆与郁忧,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些许的忧愁,令人不得不沉醉于其中。

SECRET GARDEN第一张专集的伤感能杀死人,让人象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象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5463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