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名称:火烧曹营
故事内容:
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
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
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
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扩展资料:
此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后世有两种看法:
一方认为是书中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
书中提及作法借东风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对话中说起,并无作者叙述行文直接确认是法术所为。
-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关于诸葛亮的谚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志当存高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亲贤臣,远小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非宁静无以成学。
非静无以成学。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三个臭匹匠,赛过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
神机妙算,鞠躬尽瘁。
巧用天时。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的下一句是巧用天时。出自《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现用来比喻及时、正确的利用了天气的变化来作战,使自己得到胜利。形容可以提前预测、巧借外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