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含解释

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含解释,第1张

1、背水一战: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望梅止渴:意为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4、破釜沉舟:比喻决一死战、亦即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6、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古服刑;请罪,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希望让对方原谅。原指廉颇向蔺相如请罪,后被人用作表示真心诚意地向人道歉;

7、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借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8、单刀赴会:原意为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9、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情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0、初出茅庐: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导语: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成语典故(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典故 篇1

 不舞之鹤

 拼音bù wǔ zhī hè

 解释: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

 示例:方宰淄时,松裁弱冠,过蒙器许,而驽钝不才,竟以~为羊公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

 近义词:无能之辈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来讥讽人无能

成语典故 篇2

 鹏程万里

 传说,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名叫天池。天池里有一种鱼,其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鲲变成了一只大鸟,就是鹏,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开双翅,宛如遮天的乌云一样。

 大鹏鸟乘着旋转的狂飙盘旋向上,搏击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它乘着旋风,直向高飞去,扶摇直上,冲入云霄,一下子就可以飞出几万里。如此远的距离,大鹏鸟要过半年才能飞回到原来的住所休息。

 沼泽中有只小小的雀儿,看见大鹏在高飞,不以为然地笑笑说:“它将飞到哪里去呢?我跳跃飞腾,悠然向上,不过几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自由自在,这也是极得意的飞行啊。它飞飞向几万里外的地方,是为什么呢?”

 后来,人们常用“鹏程万里”作为祝贺或自勉的话。李白在《上李邕》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道:“九万里风鹏正举。”

成语典故 篇3

 纵虎归山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成语典故 篇4

 养虎为患

 远古的时候,地广人稀。那时的人们除了种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渔、猎为生。每当北风吹来,大雪飘飘之际,人们便进山打猎。这次进山他们收获不小,竟用陷阱连着捕获了一雄一雌两只猛虎。大家将两只猛虎绑住,一个猎人便循着猛虎的踪迹,在深山的洞穴里找到了一只小虎崽。这只小虎崽还刚刚睁开双眼,连奶还没有断,他睁着双眼看着猎人,一点也不害怕。猎人看到小虎崽毛绒绒、胖乎乎。憨态可掬,分外喜爱。猎人一时高兴便将小虎意抱回了家中。猎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猎人带回一只小虎崽,觉非觉好玩,小孩子去抚摸小虎崽,小虎崽更不怕他,就与他玩耍开了。

 小虎崽在猎人家人的饲养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变成了一只大老虎。但它并不伤人,吃饱了便在村里村外闲逛,逛累了就找个树荫趴下睡一觉,这样,人虎处得十分融洽,虎见人不避,人见虎也不躲,都习以为常。春风吹拂,冰消雪化,河水解冻了,人们收起猎具,开始下河捕鱼了。

 猎人沿河捕鱼,十几天后才回家,可到家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他发现家中饲养的那只老虎嘴角上残留着血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却都不见了。猎人感到一种不祥正向他逼近,他被一种巨大的恐惧笼罩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那只老虎猛地向他扑去,只几口便将他咬死了。

 释读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典故 篇5

 小巧玲珑

 注音xiǎo qiǎo líng lóng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词人辛弃疾在瓢泉别墅开山路时发现一座石壁,他喜欢它的高峻就取名苍壁。消息传出后,很多人来参观,结果他们嘲笑辛弃疾吹牛骗人。辛弃疾当众作词回应他们:“莫笑吾家苍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出处莫笑吾家巷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壁解嘲》词

 解释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东西小而精致

 英文toy

 近义词玲珑剔透、短小精悍

 反义词庞然大物、硕大无朋

 成语例句

 ◎ 除了这些不同的表而外,瑞士人还擅作小巧玲珑的表。

 ◎ 精瘦的男人是在山洼里发现那座小巧玲珑的宅院的。

 ◎ 小金是那种年轻小巧玲珑中年发胖的身材,骨骼小,肉多,整个人成了一个圆滚滚的树桩。

 ◎ 我是一只精工制作、小巧玲珑的放大镜,刚刚走出工厂,就被陈列在商店橱窗里。

 ◎ 那只小巧玲珑的姬蜂,象喜欢梳妆打扮的少女一样,正安详地在竹笼角落里梳理自己的触须。

 顾头不顾尾

 拼音gù tóu bù gù wěi

 成语故事王熙凤连了宗的远方亲戚王狗儿,生了一儿一女,家里靠种农活为生,王家祖上也是京官,后家道衰落。王狗儿不如意在家生闷气,岳母刘姥姥数落他:“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典故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释义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考虑不周

 相近词顾前不顾后

 相反词瞻前顾后

 成语造句

 ◎ 他这是顾头不顾尾,头戴棉帽,脚穿拖鞋。

 ◎ 毛泽东像孩子一样喜形于色:"杀你个顾头不顾尾!"最初劝说毛泽东游泳,并非一帆风顺、直截了当。

 天马行空

 注音tiān mǎ xíng kōng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西域大宛国出产一种名马可以日行千里,被称为“西极天马”或“天马行空”。汉武帝派使臣带上金银珠宝去换这种千里马,大宛国国王毋寡杀了使臣侵吞财物。汉武帝大怒,派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国,取得西极天马3000匹。

 出处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

 解释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才思敏捷

 相近词挥洒自如、龙飞凤舞

 相反词束手束脚

 成语造句

 ◎ 尽管这只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但是这种负面讯息还是被大脑储忆。

 ◎ 自从有了文燕,我才知道,我原来那曾一度洋洋自得恋恋不舍的天马行空的单身生活,如今才算是河伯见了东海。

 铁面无私

 拼音tiě miàn wú sī

 成语故事王熙凤酒后无德大骂平儿,事后觉得自己的行为过火,就向平儿道歉。李纨、探春等来拜访她们,她们与王熙凤说已经成立一个海棠诗社,要求增拨开销,并拉王熙凤入社,做一个铁面无私的'“监社御史”。王熙凤看出了她们的目的,也只好做顺水人情了。

 出处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

 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讲情面

 相近词明镜高悬、大公无私

 相反词结党营私

 成语例句

 ◎ 对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属哪个单位,不论他的职位高低,都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

 ◎ 会议强调指出,对这种顽固搞不正之风的人,必须铁面无私地进行查处,以保证整党不走过场。

 ◎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铁面无私的刑警队长有时却不重小节,甚至是知法犯法。

 ◎ 对各级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 廉政监督小组:铁面无私司汉守迈出的第一步是成立廉政监督小组。

 黄耳传书

 拼音huáng ěr chuán shū

 成语故事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浙江会华亭到京城洛阳做官。他很久没有收到家信,就写好一封信装入竹筒套到猎犬黄耳的脖子上,让它送到浙江老家,聪明的黄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华亭并索取回信,来回只用25天时间。

 典故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晋书·陆机传》

 释义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

 近义词黄耳寄书

 蜗角斗争

 拼音wō jiǎo dòu zhēng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典故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

 释义蜗:蜗牛;蜗角:比喻极微小的境地。比喻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用法作宾语;指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相近词蜗角之争

 成语举例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

1、秋高气爽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2、神清气朗 [ shén qīng qì lǎng ]

形容人心神清爽。

3、神清气爽 [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

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4、水木明瑟 [shuǐ mù míng sè]

形容风景清爽洁净。

5、天高气清 [ tiān gāo qì qīng ]

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少言寡语、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指平时说话不多。

中文名

少言寡语

出 处

刘亚舟《男婚女嫁》

目录

1成语解释

2成语典故

3词语辨

1成语解释编辑

名称:少言寡语

拼音:shǎo yán guǎ yǔ

解释:指平时说话不多。

2成语典故编辑

出处:刘亚舟《男婚女嫁》第二章:“在苗文珍的眼里,潘翠枝的少言寡语,温柔娴静,是内心里安宁的反映。”

3词语辨析编辑

事例:想不到~的青年司机,说起他的老赵叔来,竟这般滔滔不绝。 ★林雨《你喜欢谁》

反义词:滔滔不绝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豪言壮语

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豪情壮志。

中文名

豪言壮语

出 处

《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

目录

1成语解释

2成语典故

3词语辨析

1成语解释编辑

豪言壮语 ( háo yán zhuàng yǔ )

豪:豪迈 壮:雄壮

解 释 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2成语典故编辑

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

举例造句: 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那么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指出方向……的革命浪漫主义。 ★茅盾《老兵的希望》�

3词语辨析编辑

用 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近义词慷慨激昂 口若悬河

反义词 唉声叹气 长吁短叹

灯 谜 英雄各抒己见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神清气朗: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水木明瑟:瑟:洁净鲜明的样子。形容风景清爽洁净。

天高气轻: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天高气清: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月朗风清: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月下星前:指清爽幽静的环境。借指谈情说爱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585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