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车里,手握着mp4,却没有想要听下去。真的很无聊的。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唉呀,干嘛好呢?
窗外的景象似乎已经定格,要么是一条树木繁多的林间小道,要么就是人生嘈杂的大街,呃突然脑海里想出了一个极为幼稚的想法:何不数一数一共转过了多少个转角,走过了多少条路呢?呵呵,那好吧。也不知道心里想的啥,就这样,经过了整整50条路(当时有点晕乎,数据不太准确,差不多吧)迷迷糊糊的到了。一进门,就闻到了那股熟悉的烟味。弟弟也不知道上哪儿了,自己只能无聊的到处走走,不敢走远了。
叔叔养了一只小白狗,我就和她玩了起来。我不敢和她“亲密接触”,因为我怕她咬我,只能和她保持一定的距离。可是,她好可爱~嘻嘻。听叔叔说,昨天晚上教会了那狗狗和人握手,为此,叔叔得意了好半天呢。
后来,我们来到了我也不知道是谁家了,反正跟着走就对了,发生了一些事,遇见了一些人。看着一些人在哭,听着一些人的呻吟,不觉得心也跟着难过起来。我认识了几个哥哥,还有姐姐。那天,下雪了。竟然下雪了,我没有想到。很白很白,像是纯纯可爱的天使的灵羽。美丽的邂逅,也就是一次偶然的相遇罢了。不过,我想,这次没白来。
人生的精彩,也不过是拥有一次次美丽的邂逅。这些温暖的片断,将会永远的珍藏进我的记忆中去。
魔鬼中的天使散文1
后来,我们都在合适里追觅幸福,在幸福的故事里沉淀时光的沧桑,在沧桑的日迹里要现世安稳,在安稳的岁月里荡漾丝丝曾经的波澜。
或许,这就是青春给我们烙下的印记,激情与遗憾,美好与错过,才有对往事的耿耿于怀,恋恋不忘。时光是最大的罪魁祸首,它将我们的思绪带回曾经,却对我们不闻不问,让我们在惆怅里迷失了理性。记得多年前有那么一个人,那么一段故事,那么一浅憾痕,在时光里不曾老去……
你是魔鬼中的天使,亦是天使中的魔鬼。曾几何时,全世界没有人搭理我的时候,你虔诚地为我守护,为我送上人生的第一抹阳光。原来,我的世界还可以这样不一样,还可以和童话故事里一样,有爱情的氤氲。原来,恋爱就是这般滋味。少了咖啡的苦涩,多了奶茶的清香,少了蒲公英的约定,多了玫瑰花的浪漫,少了一个人的孤独,多了两个人的寂寞。那时候,我十八岁,你二十二岁,你说未来的时光我们一起,我默默地低着头,抓着你的衣襟,心头却开出了满野的满天星。你是大哥哥,带着我走出我的小黑屋。
当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却在一瞬间化为泡沫。你的离开,将我的欢乐世界击个粉碎,所有美好的足迹一瞬间变得可笑。你的微笑竟是那般邪恶,你的关心亦是披着羊皮的狼,恐慌……遗留下孤独的身影在残风里模糊。我已经不敢在想你的样子了,害怕这个故事到最后只剩下对你的厌恶……
放手未必就真的放了心,不联系就未必不在乎,不回首未必就是心狠。我的傲骨只是想给彼此一些尊严,给这份我放不下的爱情最好的伪装。
分手后,你的每一次嘘寒问暖,其实我的世界早已经烟花缭乱,只是我还是要冷漠地拒绝,我不敢让自己每天遗忘一点点的记忆又再一次波涛汹涌。我不知道时间会不会让我遗忘你 ,我只知道四年了,你的模样一直还在。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愿你执手她的芳华,邂逅时光的琼宇。我也会在寻觅的人潮里,脱下曾经的山盟海誓的包袱,在两袖清风里留住我的轻风。
魔鬼中的天使散文2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使。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鬼。
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天使和魔鬼的大小。天使很大,魔鬼很小, 心理 就比较健康;天使很小,魔鬼很大,心理就不健康。
只有天使没有魔鬼,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人间毕竟不是天堂。 魔鬼的存在使人对危险保持警惕,一旦遇到危险,随时作出反应,逃跑,或者反击。 所以,要善待心中的魔鬼,不要过分排斥。
如果天使和魔鬼一样大,内心就会很纠结, 强迫症 病人就是如此, 出现一个想法,就会引出另一个与之相反的想法,两者互相对抗,相持不下,内耗很大,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为了消除冲突,有的人会把自己分裂为两个部分,各自为政,同时也把他人和世界一分为二,好的和坏的。爱好的,恨坏的;维护好的,打击坏的;爱憎分明,抑恶扬善,这是偏执的表现。这种应对方式通常是有效的,但过于简单化,非黑即白。如果进入“灰色地带”,仍然会纠结。
还有一种时间上的分裂,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是魔鬼。 天使出场时,一切都是好的,魔鬼出场时,一切都是坏的。 这是边缘人格的特点。
如果魔鬼大于天使,魔鬼压倒天使,世界就会变成地狱。 这样的人是邪恶的,他认为世界也是邪恶的,只能以恶制恶。他随时准备攻击别人,认为攻击别人是理所当然的。他抑善扬恶,以恶为善。 最典型的是反社会性 人格障碍 。
有的人比较温和,没有过激的行为,但观念上认同他人就是地狱,喜欢吹毛求疵,传播坏消息,对社会的阴暗面特别关注,愤世嫉俗。
在攻击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攻击,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有的人很享受被攻击,结果变成了受虐狂,避乐趋苦,以苦为乐。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精神很痛苦,但拒绝求医,原因是以苦为乐。 如果太痛苦了,他们也会求医,但对治疗有阻抗。症状稍微有点改善,很快就会恶化。精神分析称之为 “负性治疗反应” 。
他们不但对治疗有阻抗,对他人的善意帮助也有阻抗。你对他好,他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觉得自己不配,甚至怀疑你的动机。相反,你把他痛骂一顿,他却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才”,显然是针对这种人的,说明这样的人很多,见怪不怪,已是常态,因而得到文化的认可和配合,使棍棒教育流芳百世。棍棒教育就是魔鬼教育,以恶制恶,以暴止暴,结果复制出了更多的魔鬼。
为什么有的人天使大于魔鬼,有的人魔鬼大于天使精神分析认为,与童年经历有关,特别是0-3岁。 刚出生的婴儿无法整合舒服和不舒服的感受,把舒服和不舒服当成两个世界,舒服就是天堂,不舒服就是地狱。这叫分裂。妈妈如果让他觉得舒服,她就是天使;妈妈如果让他觉得不舒服,她就是魔鬼。这也是分裂。如果妈妈让他舒服的时候多,不舒服的时候少,也就是说妈妈“足够好”,天使就会大于魔鬼。孩子长大以后心态就会比较好,会避苦趋乐,抑恶扬善。如果妈妈让他舒服的时候少,不舒服的时候多,也就说妈妈不够好,魔鬼就会大于天使。孩子长大以后心态就会不好,会避乐趋苦,抑善扬恶。
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才算好呢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按人本主义的观点,就是满足孩子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按存在主义的观点,就是赋予孩子生命、爱、自由和意义。
赋予生命首先是把他生出来,然后让他吃好、喝好、穿好、睡好,满足他的生理需要,同时避免意外的发生,满足他的安全需要。赋予爱就是跟他在一起,处理好分离焦虑,接纳他,关注他,呵护他、肯定他。赋予自由就是尊重他,信任他,避免控制、打击。赋予意义就是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让孩子能够从容地组织自己的经验,获得对环境的掌控感和自我同一性。
不够好的妈妈常常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伤害孩子,激发出内在的魔鬼:1、忽视,冷漠,遗弃,忙于工作或其它事务,没有爱的能力,“无回应”;2、打,骂,凶,否定,贬低,虐待,羞辱,恶意的逗乐,激惹;3、控制,过度干涉,“标准化教育”(不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而是按所谓的科学的方法进行喂养和教育)。
天使和魔鬼,往往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获得正能量,乐观幸福,天使自然强大,心理自然较为健康:获得负能量,消极悲苦,天使自然打不过魔鬼,心理状况自然堪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