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古镇游记——邂逅汶川最美民宿

水磨古镇游记——邂逅汶川最美民宿,第1张

久在城市的喧嚣尘埃里,让人觉得似乎是有些疲累。因此,便约上几个好友,打算去成都周边自驾游。一番商讨下来,最后决定去离成都较近的水磨古镇玩玩。周四下午三点半,我们一行四人从软件园直接出发前去水磨古镇。

水磨古镇离成都市区约80公里,几个人走了都汶高速,两小时左右就到了。大概是在城市里呆久了,一出城,见到城外的湖光山色,就让人无法自控地沉溺其中。对了,成都到水磨的过路费35左右。

路上还看到了滑雪场,滑雪对于常年生活在南方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其新鲜的体验,但是这次来滑雪场还在修建中,只能等下次修好了再来体验啦。

途经映秀地震纪念馆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多了很多敬畏之心。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512带来的伤痛真的是久久无法磨灭。

打算第二天再去古镇,因此周四下午我们就打算先在酒店里休息。来之前提前定好了酒店,是有汶川最美民宿之称的水磨庄园。刚到水磨庄园,我们就被山间的新鲜空气所吸引,感觉到自己全身的紧张和疲累都得到了纾解。本来打算去古镇上买点菜晚上做露营,但到的时候刚好是饭点,几个饥肠辘辘的人就达成一致——到水磨庄园的森林餐厅吃饭。

森林餐厅在民宿的最里面,要穿过一条长长的小道能到达。本来订的是大床房,结果走在路上却被这里的独栋木屋所吸引,我们便提出想要换成独栋。幸好是周内,还有空余的独栋房间,前台**姐便帮我们办理了换房。木屋仅从外观上看就让人十分的心动了。隐匿在山水之中,依山而建,临水而居。哗哗的流水声从河里传来,走在精心装饰的小路上,感觉自己的心灵都得到了洗涤。

听说森林餐厅是今年新翻修的,比之前更加宽敞,能够接待大型的团队。这里的美食很地道,听厨师罗哥说,水磨庄园有独特工艺的原生态高山冷榨菜籽油,菜的味道也格外的鲜美。罗哥的手艺很好,一顿饭结束,四个人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独栋木屋是三面落地窗,一眼望过去就可以将外面的景色一览无余。在夏日的夜里,在木屋里聚三两好友,听蝉鸣,赏繁星,聊人生,真实舒适又惬意。同时,窗帘的遮光度很好,晚上既不用担心私密度的问题,也不会受到外面的吵扰,拉上窗帘,是一个人的安静空间,拉开窗帘,是美丽壮阔的山水画卷。在这样的房间里,一夜好眠。如果要形容的话,水磨庄园不像一家民宿,反而像一个避世的自在之地,雨后的彩虹和夜晚的繁星,都是让人念念不忘的美景。

第二天约定好了前往古镇。水磨古镇是08年地震之后重建的,古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古镇,一部分是羌城。两个部分组合成了一整个水磨古镇。前一天到的时候很热,天气不算很好,但没想到第二天竟然是阴天,没有那么炎热。出门的时候,酒店的前台**姐还来提醒我们,说今天古镇上可能会热,让我们记得带遮阳伞。古镇的人不算多,很适合闲逛。错落有致的街道,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都显得绚丽多彩了起来。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回程的路上,我想到了陶渊明这句诗。我难得的觉得,这首诗像极了我当时的心情。将客房搬进山林里,欣赏许多城市里看不到的美景。在城市里相处得久了,这种难得的清爽与静谧,反而能够打动人心。

  下午近五点时,炎热的天气有了缓解,心中有事,在家呆不住,顶着太阳的余威,出门而去。

 车停好后,步行,准备跨过程公桥进入糊嘴大街,拜访泥人潘老师。记得是淮安之声网活动,到河下参加读书会时,走进泥人潘的工作室的。那个时候他正两手涅着泥巴,塑造一个威猛的将军。我张口就问:谁啊?他说:左宝贵啊!知道潘老师多会捏名人,或与河下有不解之缘的人。只不知抗敌英雄左宝贵与河下有什么渊源,潘老师说:是我们河下的女婿啊!想要了解左宝贵,我想从潘老师的塑像开始。

 是假期吗?还是近周末?这边的游人三三两两,外国人偏多。没走二十米,遇到六七个外国的少男少女。刚上程公桥,迎面两个高挑的白人小伙,没想到其中的一个一脸笑意地向我一扬手:HOLLE !稍一意外,随即举起手,轻轻一笑:HI!很想问一句:WHERE ARE YOU FOME?想想差劲的英语,还是算了吧,收起我的好奇心。却因为这来自异国人的问候好了心情,在程公桥上恰恰看到瑰丽的天空,一块云彩遮住阳光,光线与云彩在蓝天上折射出美丽的图案,难得一见的美景,跟心情一样美丽!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潘老师的店中。店中无人,却从后面传来欢声笑语,原来人在展架后面。我大声问好,引出潘老师,引出两位老者。一一问好后,我收起羞涩,询问有关汪筱川的事迹。说实话,对这样的名人我知之甚少,几乎没有听说过。其中一个老者,手持折扇,轻轻一点:你今天问我是问对人了。另一老者附和:你真幸运,他可是知识渊博的人!潘老师也说:真是太难得了,恰巧遇到。

 就站在柜台前,就在潘老师满室的泥人作品中,这位老者侃侃而谈。一下子就道出我欲寻找的四位名人的关系,且一一说出他们所在的位置。汪筱川居住在河下的粉章巷,他是谭继安、章湘候、玛继宗的老师,是一代名医。谭继安是他的大弟子,现居住在吴承恩故居的东面曲坊巷。章湘侯居住在估衣街二帝阁西边。玛继宗的老宅在河下的罗家桥巷。四个在我脑中踪影全无的人,一下子被老者串联到一块,言容笑貌都有了形状。

 见我们聊得愉快,一个讲得尽兴,一个听得入神,潘老师将我们引到后面,坐下细谈。我顾不上礼貌,询问老师的****,才得知他名叫孙智,今年八十二,耳朵有点背,听话吃力,说话顺畅,健谈,有水平,多少年前看过的诗词能张口即来。

 河下的中医形成山阳中医学派,是国医中的一个派系。汪筱川与他的弟子们都在这个派系中,同属山阳中医学派。河下汪氏医家,原籍清朝徽州府的休宁县,因经营盐业而入淮,边商边医,是当时的一种时尚。若生意不好,可以行医。就是生意好,也可养身。汪家从医者延续二百余年,列位医者中以汪筱川最为声名显赫,饮誉两淮!

 孙智老人说汪筱川老中医年事渐高后,听力下降,人们戏称他大聋爹。大聋爹到老仍念念不忘从医经历,时时牵挂自己学生:如今各事无闻问,但愿医能代代传!

 孙老先生还讲起了玛继宗的一则医案。

 玛继宗,回族人,幼读私塾,有扎实的文学功底。1928年师从于名医汪筱川学医,在年期满,开始行医。在他从医期间,遇到一女士前来看病。望闻问切一番后,得知这女士是一寡妇,一搭脉便得知她已经怀孕,是来求一副堕胎药的。

 当时中医看病,是要写医案的,写好医案后,才能写药方交给患者,去药店买药。面对寡妇有口难言之隐,又要顾及她的颜面,这医案可就难写了,总不能明明白白写上堕胎药吧,灵机一动,写上一首诗:

 劫后残枝剩一株

 春风何事苦吹嘘

 无端夜雨催花落

 只恐花残树叶枯

 开了药方,交与病者而去。不久这个医案被恩师汪筱川看到,当时就夸赞弟子有仁者之心,做得妥当。

 虽然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但从孙老师处得到的东西足以让我欢欣了,原本不知四人为何人,现在已经知道他们是谁从事什么住在何处等。接下来就是慢慢取证,慢慢探寻,再用心搜集。

 一直以为章湘候是曾为我看过病的那个老中医,再看生卒时间,才知我错了。

 记得九三年怀孕初期,一向肠胃很好的我,突然间拉肚了,又不能吃药,光喝米汤也不能止住拉肚。连续几天后,我整个人都失了精神,照此下去,非得用药不可,没准还有流产的可能性。就在危难时刻,婆婆不知从哪听到的,说是东门里面有个老中医,最擅长看妇科儿科,拉肚子是小事一桩,往肚脐上贴一副药就好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婆婆去了老中医处,这个老中医名字叫做章巷候(头)。果然听了我的情况后,他颤微微地走向房内,从几个透明瓶内取出药来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在一张膏药上,贴在我的肚脐上,说:明天拿下来,不拉肚就不来了,拉就再来贴一张。真的就一张膏药治好我的拉肚。一直很感激老中医,后来转到汪济良老中医跟前看病了,再没有与章中医打交道。多少年了,感激之心一直存在。今天忽然看到章湘候这个名字而让我想到了他,原来是两人,此人非彼人,要寻找的章中医暂且近搁在一边,让我先缅怀这个为我治病的章中医。谢谢这些医术高明者,为人类除疾苦,让人类得安宁,谢谢!

 孙智老先生很健谈,也很健康,个子不高,门面全是假牙,头发染成黑色,整齐地向后梳好,从他与妻子的电话中得知,今天原本是理发的日子,因理发师有事,他才在潘老师处停留,也才有了我的邂逅,有了我的收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整个过程中,老人都很高兴,讲得栩栩如生,说到高兴处,不时地挥舞着手中的折扇,很有古代才子们的风采,他是现代的老才子!老人在讲完后,便急着回家了,因为天暗了下来,怕要下雨了。于是和潘老师一起送老人到巷子深处,才挥手告别。

 送走老人后,跟随潘老师回到店中,这才开始拍摄左宝贵的塑像,这才是今天的正事。潘老师拣其主要的事迹为我介绍着这位河下的女婿,在来之前,我在网络上搜集了左宝贵的资料,此时听着比较着。心里一边感激着一边准备告辞,没想到人不留人,天留人,雨下了起来。

 站到走廊中,看着古镇中雨水流淌,一洗古镇灰朴朴的形象。一排排红灯笼被雨水洗去了往日的灰尘。巷子中斜斜的雨水,房屋上的滴水,以及从各个渠道的排水,让青石板上水珠四沾,尤其是楼上的排水管,水成直线之势砸向地面,水珠沾得老远。到处亮晶晶,到处水横流,没有人走过,只有雨声还有隐隐的雷声传来,我在古镇的雨水中站成一座明清建筑,接受风雨的洗礼!

不少朋友总想在闲暇的时候,

去乡下放松一下

游乡村、寻古迹、观花巷、品 美食 、享民宿

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 仙人洞村 ,

东倚十三陵水库,西邻神路 旅游 景点,

因村北蒋山天然溶洞——

“神仙洞”而得名

01

静中有景—仙人洞村

走在仙人洞村里,随处可见不同颜色的鲜花打扮的鲜花巷,颜色艳丽,香气袭人,村庄整洁,美丽而安静。

您在仙人洞村走一走,沿街的墙壁分别涂上了不同颜色,古老的泥墙也有所保留,镶嵌在现代色彩之中。绘画内容包括仙人洞村简介、村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佛教文化宣传等。

WALL

内容丰富、绘画精美的文化墙“二十四孝”的绘画、“二十四节气”绘画等内容,十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村中走一走,看看古井、古树、古洞,细细体会久违了的慢生活。

02

味美四溢—仙人洞素食

仙人洞的素食宴可谓是一桌 健康 美味的全素盛宴,主要原料是新鲜的豆类、面食、鲜蔬、菌类、芋类制成色、香、味俱全 健康 饮食。

蘑菇,糖醋里脊,黑椒牛肉粒、排骨,乾隆白菜,所有菜都是豆制品类制作的,而且口感不输肉菜。

秋葵、山药、紫薯……这些简单的食材被做得 健康 又美味,和大鱼大肉相比,这里的菜肴更能吃到食材最本真的味道。

03

悠然意境—庭栖慧舍

仙人洞村的民宿庭栖慧舍是以“静中取境” 为特色,无论是禅意风格、新中式风格、田园风格、原筑风格……不同风格的院子内不同意境。恬静的墙画、旧式的条案,藤椅及木质小桌营造了世外桃源之感。

原筑院落和庭院休闲是这里的民宿特色。在这里品茶、读书、聊天,怡然自得 。 摇椅悠悠,院落栖息,品茶赏景,轻奢、幽静来形容它更是恰当。

客厅、卧室、多功能厅、室内私汤泡池、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功能齐全。

夜宿禅意小院中,坐在落地窗的房间内,静静听院内的风声,品尝着主人准备的老白茶,有着说不出的安逸 。

江南民居中,最令人回味的便是长长的巷弄,粉墙乌瓦相持而立,夹着一条长长的石板路,通向望不到的尽头。

江南6大古镇,我也算走过一遍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同里古镇的 “穿心弄” 。这本是一条普通小巷,却凭借着极窄宽度,成了当地人眼中的 “邂逅巷”。

穿心弄的确是爱情诞生的好地方,这条小巷长300多米,平均宽度80厘米,两侧是高耸墙壁,头顶是一条线的蓝天,形成了与世隔绝的幽静空间。

因为太过狭窄,两人相对走过时需侧身而行,两人是同性还好,若是异性则不免有些尴尬。在这般静谧的巷子里行走,本身就是放松的一件事,若异性双方年龄相当,极其生出浪漫之情。

我在同里古镇时,专门前去走一走,只是天公不作美,虽路途中也邂逅了异性,但都不是翩翩少女,多是当地居民,手里拿着买来的蔬菜,寻不到几分浪漫气息,多了几丝烟火气。

穿心弄两个入口处较宽一点,但也不过1米, 中间很窄,部分路段只有60厘米 ,是真正的小巷。江南巷弄中,我也走过类似宽度的,不过像同里这么长的还是第一次见。

这还是一条会唱歌的巷弄,因为石板下是居民的排水道,内部中空,走在上面会发出咚咚声响,皮鞋会更为明显。假如走来的女性身着高跟鞋,踩在上面发出叮咚声音,传遍整条巷弄,更为撩人心扉。

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不知戴望舒写这首诗的灵感从何而来, 但放眼江南,再没有比这更像雨巷的巷弄了。

行走穿心弄最佳时刻,应是薄雾烟雨时,你撑着一把伞,静悄悄走在淋湿的石板路上。对面走来一位姑娘,两人必须有一个合伞而行,侧身而过时衣服相贴,摩挲出不被察觉的静电,此时心动往往就在一瞬间。

希腊神话中,爱情比丘特有一把神弓箭,射向谁谁就会心动。在同里,这条巷弄便化为了“神箭”,穿心而过,两人内心小鹿乱撞,爱意升起,因此才叫做了“穿心弄”。

有意思的是, 在巷弄的中间路段还有两家民宿 ,据说两位老板因为喜欢“穿心弄”的故事,专门到此开店。多么美好的故事,文艺的民宿守护着浪漫爱情,让这条小巷也变得更为妩媚动人。

有机会到同里古镇,不要错过这条爱情巷,还可以多走几遍,说不定能遇见心动的人。若是夫妻或情侣更好,两人一前一后,手牵着手,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奔向美好的爱情。

地址:江苏苏州吴江区同里古镇内,不收门票

交通:在苏州市区乘坐4号线地铁抵达同里站,之后转乘公交抵达古镇。

宿州境内的人文胜迹

宿州这片饱经沧桑的大地上,曾因战略地位的重要而引起历代兵家的激烈争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事闰社稷兴亡的战争惨剧;又因大运河漕运的繁盛而带来商旅云集、帆樯林立,文人学士流连忘返,可泼洒翰墨,或纵情歌唱,留下了一篇又一篇感怀淋漓、意味隽永的诗文华章;还因历代统治者崇尚文治,这里也就少不了肃穆庄严的文庙、香烟缭绕的佛寺、笙竽袅袅的道观,甚至在近代还出现了来自西洋的教堂。“往事越千年”、“俱往矣”,但前人活动的踪迹雕刻在宿州大地上,水冲不去,火焚不掉,就是战乱也无法将它彻底毁灭。时间愈久,魅力愈强,令身在异乡的游子梦萦魂牵,令五洲四海的人们心仪神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徜徉宿州,游览名胜,或沿着运河遗迹考察访古,或身临虞姬墓凭吊英雄美人,我们并非仅仅为了泄思古之幽情,更是为了借助历史的巨大穿透力,瞻望宿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泽乡笔会过后,善军驱车,同纵瑞法先生及夫人,徐华老师,崔振院长一道,来到了涉故台。

大泽乡涉故台

在这座覆斗式的高大土堆上,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面对陷入绝境的九百戍卒,发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号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戍卒们不再犹豫彷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场震天动地的农民战争爆发了。从此,这座土堆与陈胜英雄的名字紧密结合在一起,有了穿透时空的名称——涉故台。

涉故台位于宿州市东南约25公里的大泽乡刘村集,今天又称为埇桥区大泽乡镇涉故台村。东距京沪铁路7公里,西至206国道8公里。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达44278平方米。台上有古柏数株,台东沿尚存古井一口,深20多米,名曰“龙眼井”,为明朝以前楼台寺的遗存。明朝万历年间,乡人集资修建的钟楼、寺庙和铸造的铁钟,今已荡然无存。明朝万历,清朝道光、光绪和民国年间树立的四通碑碣,虽经历风雨剥蚀,已是遍体鳞伤,仍然默默伫立在高台上,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2300多年来的人间沧桑。

涉故台的得名,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一是大泽乡起义,陈胜在此筑台盟誓,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盟誓之坛称为“涉故台”。二是大泽乡一带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成为一片泽国汪洋。义军树帜后,为驻扎宿营,操练兵马,击鼓演武,筑起这座高台名曰“射鼓台”。三是民间传说,当年陈胜筑台盟誓时,看见一只梅花鹿倏然跃出草丛,朝东北方向的紫芦湖飞奔而去。他立即弯弓搭箭,对九百戍卒说:“我的箭若能射中此鹿,起事必能成功!”弓弦响处,那只梅花鹿应声倒地。从此以后,这座曾被称作“射鼓台”(射箭、击鼓之台)的土台,便被称作射鹿台了,而紫芦湖也被称为死鹿湖。

大泽乡,顾名思义是一片地势低洼的地方。遥想当年,这里应是荒草丛生、野兽出没、鱼虾畅游的水乡。正是这种低洼的地势,汇聚了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能量。涉故台,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标志,它的周围还有与这场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相关的“鱼腹丹书湾”、“篝火狐鸣处”,还有自蕲县集到刘村集的72座土台,当地民间称为义军屯兵的“七十二连营”,当然其中的涉故台最为高大。民间还传说,陈胜就是涉故台一带的人,他有个妹妹叫陈雪花。陈胜起义后,她被称为雪花公主。雪花公主武艺超群,在战场上提刀跨马,冲锋陷阵,赛过男儿。她随兄南征北战,辅佐兄长登上王位。起义失败后,雪花公主壮烈牺牲。部下把她马革裹尸,送归故里。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把她葬在涉故台下。自涉故台南行约1公里,有一座土丘立于平畴上,当地百姓称为“雪花山”,也就是“雪花公主墓”。涉故台附近有西陈村(又称铁棍陈)、小吴家村,当地人认为,陈胜、吴广是这两个村庄的人,至今两村陈姓、吴姓村民仍自以为是陈胜、吴广的后裔。

涉故台下,有一株铁干虬枝、古朴苍劲的柘树。树干斑痕累累、坚如铜铁,九曲八弯,昂首苍穹,酷似一条扶摇直上九霄的苍龙,大泽乡人便把它称作“柘龙”。柘龙,是大泽乡风雨沧桑的又一见证。无人知晓它的出生年月,它也不管人世间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事件,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历史文化遗产。

鉴于大泽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多年来,专家学者对涉故台高度关注。20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先生曾致函宿县党政领导,对涉故台的保护提出宝贵意见。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就将其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保护标志。1992年,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数十年来、宿州各级政府对涉故台的保护和建设极为重视。自1983年以来,政府对涉故台实施一系列较大的维修工程,尽量恢复它的历史原貌。

今天的涉故台,前方70米中轴线上,矗立着陈胜吴广起义大型浮雕像一座,通高11米,地面高9米,宽62米,厚17米,总建筑重量达120吨。雕像生动再现了当年陈胜吴广振臂高呼、斩木揭竿的历史场景。涉故台东南160米处,建有纪念性仿古建筑“鸿鹄苑”,在彰显陈胜鸿鹄之志的同时,又集碑廊、文物陈列和管理机构于一处。现馆藏海内外400多位书画家的作品超过500余件,多为赞颂大泽乡的诗联字画。革命战争年代在宿州奋战过的张爱萍将军,欣然为鸿鹄苑亲笔题词:“义旗动天地,丰碑昭日月”。

清朝光绪年间,宿州州学训导李心锐游历蕲县一带的古迹,感慨系之,诗从中来:

汉家功业效驱除,大泽乡中振臂呼。

燕雀焉知鸿鹄志,莫从垄上笑农夫!

谁人耻笑农夫?司马迁由衷赞叹:“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毛泽东主席多次在诗文中肯定陈胜、吴广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首创精神。这是宿州人民的骄傲,涉故台为之熠熠生辉,千古流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796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