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心魔”,佛与魔的区别

谈谈“心魔”,佛与魔的区别,第1张

封神时代,魔其实是不存在的,虽然有所谓的魔家四将,但是他们仅仅是姓“魔”而已,并不是魔族。

西游时代就已经有了魔,这些魔要么从神堕落为魔,要么从佛堕落为魔,还有的直接从妖修炼而来。

无论原本的身份是什么,成为魔之后,他们就有了一个新的代名词,那就是叛逆者,是为所谓的正道之人所不齿的。

既然是叛逆者,那肯定不愿意受体制的束缚,所以魔也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形式,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

“他们虽然震怒,向你扰乱,但是他们在尘劳烦恼里,你若能住灵明妙觉的自性寂照中,好像《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

他们虽然依靠神通之力,等于外客想来喧宾夺主,是否能够成就破乱,全在你心中的五阴主人。

如果自己心中着迷,不能自主,外来的客邪,就得到方便了。若是能够在禅定境界中,当下不迷,即使群魔乱舞,也就无奈你何。否则,就会为之迷惑,堕入魔道,以形神俱灭,无可哀救。“

我们常听人说:“一念成佛、一念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见佛与魔在某些方面是有具有相通性的。

佛与魔也都有大神通,都可变化,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佛没有嗔恨心,魔却有嗔恨心,不同之处就在于此。

魔成佛是因为魔的帮助而成佛,因为佛在菩提树下,将要证道时,天魔生嗔恨心,派魔兵魔女来威胁来诱惑,可是佛不动心,用定力克服魔力,所以证得佛位,因此,佛是不嗔恨魔的。

那么,成魔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魔有争强论胜的心。

所谓“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魔争不到第一,便生嗔恨心、嫉妒心、障碍心。谁有这种思想和行为,就是魔,永远不能成佛。

佛与魔谁的神通更大呢?

魔的神通力远远小于佛的神通力。不过,佛的神通力是正派,魔的神通力是邪派。

所谓‘邪不胜正’,魔始终不能胜佛,故甘拜下风,五体投地,皈依于佛。

佛是慈悲,有怜愍众生之心,绝对不对付魔,而是用德来感化魔,令魔心服口服。在八相成道之中,有‘降魔’一相,不如说佛‘感化’魔,更为贴切。

因为佛不会用什么压迫或强暴的手段来降魔。若是降魔,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了这四相,就不能成佛。

佛陀在世的时候,是怎样令魔王投降皈依的呢?

因为佛具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无论魔王怎样来侵害佛,佛仍然用慈悲对待魔,用德行来感化魔。佛知前因后果,就是魔来损害他,他知这是在往昔所结的怨仇,所以不计较,心安理得来接受这种魔扰。

魔是怎样成魔?

是由恨怨恼怒烦五毒所成就的,这五种毒气帮助他成魔。

所以魔时时刻刻找人的麻烦。尤其是对修道人,视为眼中钉,一定设法破坏出家人的道业。因为出家人修行成佛,他就少一个眷属,因之,极力破坏。

凡是出家人,要谨慎预防,不可中魔的圈套,落在陷阱,永不翻身。所以参禅的人,对境界弄不清楚,便上魔的当。所谓‘走火入魔’,这是件十分危险的事。

什么是佛?

就是讲理。理就是讲因果。

什么是魔?

就是不讲理,不讲因果。讲因果是合理的,不讲因果是不合理的。

所以佛和魔的分别,最明显的不同点就是:佛有慈悲心,魔有嗔恨心。

热心网友 回答的很好,在佛眼里没有魔,魔只是一时不觉悟而已,有的可能还是自己的老师,专门来提醒修行的,南怀瑾国学大师讲过这个故事;

佛到八十一岁快要涅盘时,堂兄弟阿难怜悯堂兄提婆达多,请佛救他,佛说不是不救他,是他不肯出来(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阿难问为什么?佛告诉阿难,提婆达多在地狱里有三禅天之乐,比在色界天当天主还快乐。阿难不信,佛示神通带阿难入地狱,果然看到提婆达多,阿难求他忏悔出离地狱,他告诉阿难在此有三禅天之乐,印证佛所言不虚,把阿难搞得莫名其妙,向佛请示。佛说罗汉知道八万劫以内的事,八万劫以外的事不知,提婆达多是早已成就的大权菩萨,专现魔王身跟佛捣蛋,岂只捣蛋一辈子,佛多生累劫开始学佛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提婆达多,后来生生世世跟佛捣乱。有一生佛变成虱子,提婆达多就变成跳蚤害佛。虱子问跳蚤在哪里吃得又黑又亮蹦蹦跳跳,跳蚤叫虱子到打坐的胖罗汉身上,结果初果罗汉杀生习气未断,一指头把虱子掐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74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